面向对象的数据库:韶山冲的世纪行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54:20
冯伟林 《 人民日报 》( 2009年10月24日   08 版)

  96年前,一个尚显稚嫩的脚步,从湘中一个叫做韶山冲的小山沟里,沿着弯曲的山道、浅浅的溪水和青绿的田畴,走了整整一天,才走到湘潭。在他渡过他平生所看到过的最大的河流湘江后,他还要花一整天的时间,才能走到他要到达的目的地长沙。他把一身汗水和一身疲劳寄存在湖南第一师范,在这里,他如饥似渴一头扎进汲取知识的海洋里,书写着他成为一代伟人的重要的作业──在这一趟行程,他一定想过:中国人不能老走这样难走的路。

  82年前,青年毛泽东身穿长衫、背着纸伞以及革命的理想和使命,走着千百年来不变的坎坷的乡间小路,回到他的故乡韶山冲,还走遍了像蜘蛛网一样密布在三湘大地上的同样的小路,写出了著名的篇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时候,他有了预感、也会坚定地认为:中国人一定会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50年前,毛泽东吟唱着“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的豪情满怀的诗句,乘坐车牌号为“1893”的小轿车,重回阔别已久的韶山冲。尽管是坐着汽车,从长沙到韶山,爬山越岭,七弯八拐,还是需要3个小时──虽说只花3个小时就走完两天的路程,但在主席的眉眼中和他的众多诗词里,对这次行程,并没有满足和赞美的文字。

  作为一个公路建设者,我想老人家肯定希望他和他的战友与人民缔造的这个国家,能拥有更好的路的,只是来不及在他们的手中完成。他没有看见过被世界一体化了的高速公路,但凭他诗人的想象和敏锐,更好的路也不外乎是这个样子。

  韶山应该拥有一条高速公路。主席的家乡人有理由享受这样的道路。自主席辞世后,去拜谒他老人家的中外朋友,络绎不绝,从不间断,从30年前的每年上百万,逐年递增到如今的300多万,这可是一个近乎神圣意味的数字,一个已故的国家领袖,几十年后还能够享此殊荣,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我们义无反顾要为那些可敬的虔诚的“朝圣者”们,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交通条件。

  在我们湖南拥有高速公路历史的第五年,湖南人将高速公路修到了韶山冲,被苍松翠柏掩映着的主席铜像,举目便可看见他期望中的人间坦途一直铺到了他的身边。从他的眼神中,我们感觉得到他一直在关注着这个国家的一切,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

  我们选择在主席认为最合适的时候来修这条路。我们知道:他老人家会要求我们在贯通国家的主要动脉京珠、上瑞等等高速路后,再来梳理地方交通。我们是这样做的。国人都知道:主席从来不允许给自己以及亲属和家乡谋私利。

  这是一条红色的路,是一条薪火不灭的路,在中国和世界友人的精神旅途中,永远需要这样一条路。

  随着高速公路的畅通,每年将有更多的人从世界各个地方来到这里,几十年几百年后,这条路上将留下多少宝贵的脚印?将铺洒多少信仰和追求?这是一个国家的珍藏和荣誉。

  为寻觅信仰、为追求理想、为国家荣誉,我们能够在我们的生命中把一条路修到让世人千秋万载瞻仰的地方,无上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