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雕哪里看:经典精萃短文(99)——宁做水桶,不做饭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37:43
2012-01-05 09:05:57|  分类:心灵悟语 |字号 订阅
    经典精萃短文(99)   编辑制作:林夕梦









































宁做水桶,不做饭桶
罗西
“英超”教练发掘球員的基本准则是:不怕有缺点,就怕没特点。特点就是你的专长,你的优势。姚明的长处是他的高,高身材、高情商;卓别林的长处或许就是他的鸭形步和表演天赋,甚至是小丑的天赋。
人如桶,有短板有长板,修补短板难度极大,收效甚微,甚至弱化长板,得不偿失。
同样的一个“桶”,为什么有人宁做水桶不做饭桶?“能”做什么决定你可以做到什么位置,而不是你单方面的“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人生的智慧就是经营你的长处,扬长避短。
对自己,要有锦上添花的仁慈而不是自暴自弃的苛刻;对他人,要习惯表扬,其实就是纵容、助长其长处,而批评常常是提醒一个人的短处与痛处。表扬比批评更聪明,更人性,也更高贵。
传统的“木桶理论”是:你的成绩决定于你的短板,即弱点、缺点或盲点,这有其意义与道理,但是总觉得不够尽兴,有些憋屈与不甘心。
更积极的“木桶新论”是: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不应把一生的重点放在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把自己培养成“完人”上;而应善于分析发现自己的优点,并持续不断将之发扬光大,形成自己独特的亮点、优势,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强人。
木桶旧论,强调的是你最好处于“不败”之地;木桶新论,更在乎你是否处于“常胜”之态。一个是避败原则,一个是趋胜原则。
补短确实更辛苦,毕竟要加大投入,是件费力而不容易做好的事情。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要合理挖掘现有要素的潜能,在“用”上多下功夫,而不是在“补拙”上花精力。
有人因此担心,只挖掘长板,会不会人生变得单一无趣?韩寒在中学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短板是数学、考试,长板是作文、长跑。后来他退学,只有初中文凭,但是他照样可以把作文与长跑的长板经营得风生水起。
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是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的人,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成功的关键。在发挥优势的过程中,缺点自然也慢慢被弥补或淡化;别把自己的缺点当负担,淡化缺点也会让人更自信,然后集中火力演绎自己的长处。
摘自《青年文摘(彩版)》2011年第20期
做人当有底气
桑林峰
一个人立身行事,当有底气支撑。底气足,则事业兴、道路广。
与人交往,缺少人缘,这是人气不足,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他人。任务面前,有人不敢接,能推则推,这是因为才气不足。遇到困难,需要克服,有人退缩,这是豪气不足。总之,人气、才气、豪气构成了做人的底气。
底气决定着一个人的魄力和办事风格,底气足,则处事雷厉风行、果断有力,做人昂扬向上、独领风骚。底气不足,则畏畏缩缩、优柔寡断,让人不可信、不放心,必失之于软、困之于力、流之于俗、毁之于形。因此,做人需要底气,做事更需要底气。
有没有底气,取决于有没有下真工夫、苦工夫、实工夫。一个人博览群书、知识丰富,而不是头脑空空,就有底气;艰苦奋斗、以苦为乐,而不是贪图安逸,就有底气;遵纪守规、以身作则,而不是违法违纪,就有底气;正气凛然、刚正不阿,而不是阴谋诡计,就有底气;胸怀全局、顺应大势,而不是井底之蛙,就有底气。底气,实质是良好品德的表现,是能力素质的体现,是严格自律的彰显。
底气从何而来?
底气从高尚的人品中来。人生在世,德为第一。没有良好的人品官德,就会失去为人行事的根本,底气自然缺失。试想,如果做了亏心事,整天魂不守舍,战战兢兢,何谈底气?只有自觉加强人格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则必然底气充盈,行为世范。
底气从高超的本领中来。“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山之下,必有深谷”。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知识内蕴、成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人不断前行的底气支撑。否则,英雄气短,难酬壮志。可见,欲增强为人做事的底气,必长于学习、精于学习。学习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益气强能的根本途径。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只有拨冗潜学,做到立足于勤、持之以恒、根植于博、专务于精,并注重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则必然能学富五车、底气十足。
底气从高度的自律中来。底气也是一种气节,节高则气壮,节破则气消。如今,我们面临的诱惑与日俱增,如果没有严格的自律,一有好处就无所顾忌,心役于名缰利锁的禁锢,丧失气节,自然也会失去底气。因此,保气节、增底气,必洁身自好、公道正派,自觉做到坚持真理不退步,面对矛盾不却步,把握原则不让步,无论何时何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襟怀坦荡,正义凛然,敢于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做不懈的斗争。如此,“任尔红尘翻滚,我自清风明月”,心有浩然之气,底气自从心生!
总之,做人需要有底气。一个有底气的人,才会淳朴、善良、执著,才算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摘自《做人与处世》2010年第3期
20分钟和15分钟
孙道荣
大学毕业前夕,我们一大群同学去和一位教哲学的教授道别。临走时,老教授说,我没有什么送给你们的,就送给你们两个关于时间的故事吧,一个是20分钟的,另一个是15分钟的。
1910年,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下野后,作为第27任总统威廉·塔夫脱的特使,参加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葬礼,并安排葬礼后与德国皇帝会晤。德皇傲慢地对罗斯福说:“两点钟到我这里来,我只能给你45分钟时间。”罗斯福回答说:“我会两点钟到的,但很抱歉,陛下,我只能给你20分钟。”
老教授说:“这是一个关于人格尊严的问题。世界上没有比尊严更重要的事情了,我们只有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老教授接着说,我要说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15分钟的。
林肯的妻子玛丽·托德·林肯做了总统夫人之后,脾气愈来愈暴烈。她不但随意挥霍,还一会儿责骂做衣服的裁缝收款太多,一会儿又痛斥肉铺、杂货店的东西太贵。
有一位吃够了玛丽苦头的商人找林肯诉苦。林肯双手抱肩,苦笑着认真听完商人的诉说,最后无可奈何地对商人说:“先生,我已经被她折磨了15年,你忍耐15分钟不就完了吗?”
老教授说:“这个故事是要告诉你们,在家庭里,和自己的亲人或相爱的伴侣相处时,必须学会忍耐!家庭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即使你贵为总统,可以号令天下,但在家里,你也只不过是一名家庭成员而已。家和万事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我们毕业快十年了,同学们聚在一起,还是会提起老教授这两个关于时问的故事……
摘自《家庭》2010年第5期
他把金子扔了
苏怡红
课上。老师问学生:“假如你居住在一个偏僻的乡村,有一天,你从溪水里淘到了一大块金子,你会进城把它卖掉,还是把它丢进屋后的水塘?”
学生们笑,谁会那么傻?到手的金子,随手扔掉?
老师接着说:“卖掉金子,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向这个乡村淘金,会修起公路,建起集镇,这里会成为繁华的工业区。当然,也会带来污染,会打破你平静的生活……请问,你选择卖掉还是扔掉?”
卖。学生们打定主意。
“你亲手用土坯搭建的老屋会被拆掉,你开垦的菜园会被铲平,你屋后的池塘会流满污水……”老师面无表情地继续往下说着。
卖。学生们不为所动。
“山雀、天空、草原、溪流、明朗的阳光、温润的花香、清澈的流水……都不复存在。”
卖。学生们的声音低下去了,但依然坚持。
“你的孩子衣食无忧,可他不知道,风,可以多么干净,夜空曾经静谧,让人充满遐想,草叶上会有露珠,池塘里的蒲苇一浪一浪起伏……”
学生们表情复杂。
“你的孩子不曾在草地上打滚儿,不知道树梢曾经有鸟雀的家,分不出鸡鸭鹅狗,弄不清五谷为何。有一天,他可能会问,爸爸,西红柿是不是长在树上?”
学生们面面相觑。但没人改变选择。
“这就意味着,我们宁愿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
学生们无言。但可以肯定,大家都认为到手的“金子”不能轻易丢弃。
“现在,我们换个内容。”老师接着说,“一夜之间,你拥有了一大笔财富,33岁时就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43岁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企业。让我们来想象一下,53岁时,你的生活该是怎样的?”大家松了一口气,气氛又热烈起来。
周游世界、尝遍美食、疯狂购物、豪华Party……大家七嘴八舌,计划着如何花掉这一大笔钱。
老师等大家安静下来,说:“我”虽然拥有了100万,但财富来得太快了,由于担心会失去,所以,除了保住这笔钱。让它赚更多的钱,根本没有时间游玩,没有时间休息。
在学生们不可理解的嘘声中,老师继续说:由于身体透支,消化系统紊乱,医生只准“我”喝酸牛奶吃饼干。
购物呀。女同学不甘心:有多少平时只敢看不敢买的好东西呀,这下全搞定了。
老师看着同学们,很遗憾地说:由于过度忧虑,“我”失眠、消化不良、头部已经光秃秃的,不得不戴假发和帽子,那些时装呀、化妆品呀,买了也没用武之地……
看着学生们难以置信的表情,老师说:我讲的是两个真实的故事——前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墨西哥人。当年,他和淘金的同伴分手后沿阿肯色河一直走下去。后来杳无音信。直到50年后,一个重2.7公斤的自然金块在他屋后的鱼塘里被捡到。这位墨西哥人留下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话:昨天,在溪水里又发现一大块金子,进城卖掉它吗?那就会有蜂拥而至的人群,我和妻子亲手用一根根原木搭建的棚屋、忠诚的猎狗、美味的炖肉、宁静的夜空……都将不复存在。我宁愿看到它被扔进鱼塘时溅起的水花,也不愿眼睁睁地望着珍贵的静谧和自由从眼前消失——于是,他把金子扔了。
教室里疑声四起。
等大家安静下来,老师接着说:后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世界上第一位亿万富翁洛克菲勒,为金钱而疯狂,使他在53岁时,已经双肩下垂,步态踉跄了。他的皮肤失去了光泽,像一张皱巴巴的牛皮纸包在骨头上。他所吃的食物每周两块钱就可以解决。之后,他听从了医生的劝告,停止去想自己有多少钱,而开始思索这些钱怎样能换来幸福。他致力于慈善事业,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及无知。他开始改变,并健康地活到98岁。
我不主张你们把到手的金子扔掉。老师说,但许多人往往拿是拿得起,放却放不下。我希望你们明白:要么你驾驭金钱,要么金钱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摘自《青年文摘(红版)》2010年第5期
乌鸦和兔子
李冬梅译
乌鸦整天蹲在高高的树枝上,什么也不做,悠哉游哉。兔子每天在树下跑来跑去,疲于奔命。看见乌鸦如此清闲自在,兔子顿生羡慕。于是,兔子问乌鸦:“我也可以像你这样整天什么也不干,只是休息玩乐吗?”
“那当然了。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听完了乌鸦的话,兔子就躺在了一棵老树下,怡然自得地闭上了眼睛,把所有的危险都置于了脑后。
这时,一只狐狸从树丛中跑了出来,看见正在做梦的兔子,立刻扑了过去,抓住它把它吃掉了。
你可以无所事事,也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但前提是你必须得先站在高高的枝头。
摘自《青年文摘(红版)》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