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教学实训平台:从脑研究的观点对"意识"概念的否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05:35
BBS 水木清华站 -- 文章阅读 [讨论区: Science]
[分类讨论区] [返回版面] [返回文摘区] [快速返回] 发信人: dych (lao), 信区: Science
标  题: (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May  5 22:47:37 2000)
从脑研究的观点对"意识"概念的否定
脑研究中一些问题的提法大多牵扯到哲学上我们称为"主观"的东西, 从科学角
度上讲它们总有些含糊不清。这些概念大多源于人的自我体验。本文从脑科学研究
的角度, 通过事实和例证指出: 所谓的"意识","感觉"是根本不存在的,  它们的使
用不但使脑研究人为地变得复杂化, 也是造成人类精神生活不健康因素的最重要根
源。
实际上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思潮的主题是一场否定哲学本身和哲学概念的运动,
哲学的基本问题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哲学家们试图用各种方法, 从各个角度从根
本上否定"意识", "感觉"等哲学最基本概念, 把它们的产生归结为人类自己理解自
己时由语言引起的一种幻觉。
西方哲学是从语言分析的角度去否定"意识""主观"的概念, 我们试图用一些脑
生理、病理的例子来分析和支持这种提法。在本文中我们首先说明运动构成了" 知
觉"的参考系, 然后指出语言给人带来了"意识".
(一)知觉到的不是真实的客观刺激, 而是运动对刺激的一种操作关系. 运动构成
了"知觉"的参考系.
1.1. 没有肢体运动系统的存在, 就没有所谓的"感觉"
Richard Held,Alan Hein在1963,1972年做了一个关于深度知觉的经典实验:
两只初生猫,一只猫拉着另一只绕圈行走。一只猫可以主动行走, 另一只猫只能被
动地被拉着运动。两只猫都能看到一般的视觉环境。虽然两只猫接收到的是完全相
同的视觉信息,但经实验训练后, 用视崖测验却发现主动行走的猫获得了正常的深
度感觉,被动行走的猫对深度没有感觉 。(Held,R. , and  Hein,   A  Movement
-produced stimul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ly- guided  behavior.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1963,56,872-876.)
在猴主管视觉的大脑皮层纹状质被破坏后,视觉辩别只有通过积极的运动训练
才有可能得到恢复,只让猴被动地接收光刺激是无效的(A.Coway,1967)。在一个实
验中,猫的一只眼"被动地"暴露于环境(眼球不能正常运动),另一只眼"主动地
"暴露于环境。最终是那只主动的 ,   而不是被动的眼建立起了正确的视觉反应
(Hein, Held and Gower, 1970, Miller Walk 1977)。许多实验证明如果缺乏主动
的运动行为,如行走、眼动等, 仅让眼被动地暴露于视觉环境,  眼根本就不可能建
立起正常的视觉。
这些实验与我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有矛盾之处. 一般观点认为, 刺激进入脑后就
能产生感觉, 感觉到后才引发出运动, 两者可以视作是互相独立的过程。这些实验
证明如果缺乏主动的运动行为, 只让感觉器官被动地接受刺激, 动物对这些刺激无
法建立起所谓的"感觉". 因此脱离运动而单单谈论什么"感觉"很可能是无意义的.
1.2 "知觉"的适应发生于运动和感觉通道之间的重新协调, 而不是单独发生于感觉
通道内部.
视觉空间在视网膜上的成影是一个歪曲、变形的图像。视网膜上神经元对中心
外周敏感的不一致也会引起的图象的畸变,再加上盲点(blindspot)、血管造成的
视野缺损等原因会使脑实际接收到的是一个完全被歪曲了的图像,但主观上我们知
觉到的却是一个完全正常的视觉空间。使人感到更为疑惑的是, 我们反而无法知觉
到图像是如何因诸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怎样畸变的。同样,视网膜成影是倒像,而且视
野被分为左右两半分别送入两半脑处理,这些都不能影响我们对外部物体的正常视
知觉。在人类没有认识到成像原理和基本的解剖知识之前, 人们从来没有靠自己的
主观知觉认识到视网膜图象是反相这一客观事实。自从17世纪开普勒(Kepler)揭
示出视网膜象与景物的关系是颠倒和反转的以来,科学家和哲学家对世界为什么看
起来是直立的就困惑不解,而现在的脑研究者则更是对脑如何恢复, 处理这个复杂
的视网膜图象而感到无比困惑.
Stratton曾进行过一项著名实验。让被试者戴上一幅装有反向陵镜的眼镜, 整
个的视觉世界就会全部颠倒过来。原来在上面的现在到了下面,原来在右边的现在
到了左边,一切事物看上去都上下颠倒,左右相反。令人惊奇的是,戴上眼睛几天
后,被试者报告说,世界看上去又正过来了,不再相反了。他们看到的世界,方位
又正常了,他们又能象戴眼镜以前那样行动了. 如果观察者再把眼镜去掉,这个世
界就会暂时地又成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必须要有更多的经验后,他才能把这
个世界再看作正常。
实验证明这种适应过程与运动经验有很大关系。Ivo Kohler报告道,当戴了一
段时间的反转眼镜后,摆弄过的物体看起来是直立的,但没摆弄过的物体看起来仍
是反转的。房内的物体是直立的,窗外的物体是颠倒的。  他会很快地再认出房内
物体的顶部和底部,以及预见它下落的方向等等, 而窗外的物体因较少看到和较少
摆弄过, 看起来仍会是上下颠倒的。
许多实验都证实了这种感觉上的适应行为实际上是由于感觉通道和运动通道
的重新谐调, 而不是发生于感觉通道的内部。(L.P.Howard,空间上遭到歪曲的刺激
所显示的效应, 知觉与经验,chap 9)。
从这些实验中我们发现知觉并不完全依赖于实际接受到客观刺激, 而是与主体
的运动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1.3 参考系的比喻
我们这里使用一个类似于物理学的参考系的比喻, 说明如果把运动比喻作感觉
的参考系,上述现象就可以很容易得到理解.
物理上, 如果我们认为坐标是地点的一种参考系,  地点的位置完全取决于坐
标的参考意义,那么我们就有以下推论:
1.如果不同的地点有同样的坐标, 那么它们就有同样的位置
2.如果两个地点有不同的位置, 那么它们必定有不同的坐标
3.如果一个地点没有坐标, 我们就认为它没有位置
4.如果存在某一坐标, 尽管没有实际对应的地点, 那么我们依然认为有一位置存
在(比如数学中虚设的无穷远点)
现在我们把概念替换一下, "座标"改为"运动", "地点"改为"刺激", " 位置"
改为"知觉",也就是说对刺激的知觉完全取决于运动的参考意义,  那么我们就有以
下推论:
1.如果不同的刺激只能引发主体同样的运动反应, 那么在知觉上它们就完全相同
、无法区别,不管这两种刺激是多么地不同, 或对主体的感觉器官的影响多么地不一
样.
2.如果两种刺激能够在知觉上区别, 那么主体必定对它们有不同的运动反应.
3.如果某种刺激不能引起主体的任何运动反应, 主体对这些刺激就不会有知觉.
从这个类比出发, 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前述现象:
无论视网膜成像多么歪曲、变形, 但通过适应行为, 主体对外部总会建立起
一种正常的操纵关系, 例如, 不管视网膜的图像是反的或正的, 主体通过拿东西或
眼动总能知道物体是逐渐"远"还是"近", 向"左"还是向"右", 而这种运动方向一但
与视网膜图像建立正常关系, 那么对主体来说, 所谓的"知觉"也就正常了. 这时我
们所谓"知觉"到的两个物体的左右关系,  并不是视网膜上两个物体的左右关系 ,
而是由于眼睛可以从注视到的一个物体出发向左或右移动注视到另外一个物体, 知
觉到的"左右关系"事实上是眼球的这种左右移动关系。所以说知觉到的并不是脑实
际收到的歪曲的视网膜图像, 而是运动行为对视觉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参考。实际上
大脑没有任何必要和可能在脑中恢复出一幅和外界世界完全相同的图像, 而且即使
恢复出这幅图像, 也无助于说明脑是怎样理解这幅图像的.
1.4 一些推论和解释:
1)不管视网膜上的图像信息是多么的歪曲变形, 只要它们能被利用,产生适当、协
调的运动, 对这些信息的"知觉"就是正常的, 而这种正常性是靠刺激-运动的协调
操作关系保证的.
2)对产生运动没有帮助的信息, 即使作用在感觉器官, 也不会被知觉到.
3)因为物体总是以整体方式影响主体, 例如物体只可能是整体地被搬动, 主体只能
对其整体建立起运动反应, 所以我们总是把其作为整体进行知觉, 而不是知觉到物
体的每个细节,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格式塔现象。
4)同一物体无论其客观上的远近、角度如何变化, 例如苹果可能放得近或远,其视
觉形象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无论远近, 都会引发完全相同的运动反应,  因而在知
觉上它们就完全相同。这就解释了心理学上所说的恒常性现象,  恒常性现象是指
无论物体的视觉形象在其大小、角度上如何变化, 都常被知觉为同一内容的一种心
理现象。
5)与主体关系重大的、有意义的内容, 由于诸多运动反应的建立, 主体就会感知得
详细些, 关系不大的内容可能就感知不到,或者会以最常规的反应进行解释,  造成
心理学上所说的"错觉"。
(二)语言给人带来了"意识"
人除了和动物一样可以做各种肢体运动外, 他还有语言运动。从运动是知觉的
参考系这一比喻来讲, 丰富的语言使人对外部世界有了丰富的"知觉". 语言不但给
人带来了丰富的"知觉", 而且由于语言中的许多词汇是试图对外部世界进行" 客观
地描述", 它们的存在就让人"意识"到了外部的"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体意识"。
从(2)中物理参考系的推论4可知, 只要语言中有"意识"'感觉"这些词汇,  人
就会知觉到"意识", "感觉"'的存在, 尽管它们没有真实的客观过程相对应.
2.1 左右脑的语言能力差异可以帮助说明"主观知觉"与语言有直接关系
左脑是语言优势半球,右脑虽然有同样的神经结构和完全相似的工作方式,却
很少语言的能力。两半球的语言系统的差异为理解两半球"意识"上的差异提供了可
能。  Sperry用手术切断脑的胼胝体, 使两半球失去了联系。根据此实验, Sperry
研究了大脑两半球功能上的差异, 此项研究曾获诺贝尔奖金。他发现, 当刺激信息
只在右半球(非语言半球)呈现时,病人一般都否认他"看见"了任何东西。但该刺
激实际上是被感受了,这点可以通过非口头测试来证明。例如,把一个物体的图片
在左半视野(信息进入右半球)闪现后,病人能用其左手从许多物体中正确地指出
该物体。当病人这样做到时,他们常常感到很惊讶,他们曾否认"看到"这些东西。
只有显示给语言优势的左半球时,他们才认为他们能"知觉到"。这些实验都说明
了似乎只有具备语言功能的左半球才具有"意识".
如果负责语言的左脑完好, 右脑受到损坏, 语言解释系统就会和脑的实际能力
发生不谐调, 这种脱节会造成主观知觉发生奇怪的错误。事实上右脑损伤导致的知
觉混乱比左脑损伤导致的知觉的混乱的病例多7倍(H.Hecaen,1969), 例如一侧空
间忽视症: 患者(右顶受损)不知道左边的空间和身体的存在。让患者画一张表盘
时,他会把所有的时间数字集中在右边。穿衣只穿右半身,否定他的左臂和左腿是
他自己的。完全不知道站在他左边的人。不承认自己有病, 不承认对左边无知所产
生的错误。
2.3 "主观知觉"实质上是一种不出声的语言
"主观知觉"最重要的特点是它源于人的自我体验。对外部的观察者来说, 任何
动物和人的行为都可以解释为物理肌肉的活动。有实验证据说明在我们所谓的"感
觉" 、"思维"的过程中, 可以在我们的喉部记录到语言的肌电信号,  只是微弱
到不致于发出声来(我们称之为内部言语) 。 同样在梦过程中也会记录到似白天看
物体时的快速眼动和手臂的肌电信号。就是说在任何我们认为是"主观现象"的过
程中,从外部看来都是可以客观观察到肌肉的运动行为。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Waston)指出言语是外在的语言, 思维是不出声的语言。
用电极插入舌部并用仪器记录舌上的动作电流, 发现每当被试者进行思维活动时
, 可以在舌上记录到动作电流。生来聋哑的被试者当其思考或睡眠做梦时, 会在手
指上记录到动作电流, 但舌上没有, 而会说话并且会使用手势语的聋儿则在舌上和
手上都显示出动作电流。
这种"主观活动"时的内部言语只是言语的一种特殊形式。与外部言语比较起来,
它是一种不出声的默语。其特点是发言隐蔽且句子压缩。 内部言语是言语的高级
形式, 它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少儿在前幼儿期是没有内部言语的, 他们
不可能不出声而考虑问题, 他们一定边说边做, 只有到学前期在外部语言充分发展
的基础上内部语言才有可能产生。在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渡的过程中, 可以看到
介乎有声语言和内部语言之间的言语形式, 这就是出声的自言自语。自言自语在幼
儿期的言语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实验发现这些初期的自我言语对行为有引导作用,
后来它们逐渐发音微弱, 变成了没有外在声音的语言, 这就成了我们的"思维" 或
"意识"。
2.5 知觉与语言在发展上同步
与常识相反, 知觉的最基本要素, 如对形状, 方位等的知觉在儿童是很晚才发
展起来的。只有当儿童能用手或身体去接触物体,  产生运动和感觉的配合的时侯,
儿童才有有关事物大小, 远近,方位,形状等空间方位的知觉。三岁儿童只能辨别上
下,四岁能辨别前后, 五岁方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六岁时在以别人为中心判
断左右时仍有困难。许多研究都认为左右方位的相对性要在7-8岁时才能掌握, (叶
钧,方芸秋 <学前儿童方位知觉的初步实验研究> 心理学报 1958.1) 而时间, 空间
真正成为认识的对象, 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言语的发展最终
才使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人所特有的心理特点,诸如"自我意识
"的萌芽, 心理活动的概括性的萌芽, 正是这个时期形成的 。有了与词联系的思维,
也就意味着有了意识的萌芽, 特别是代词"我"的掌握更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萌发。
三岁以前儿童各种感觉都已具备, 但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 触摸感觉始终起着
主要的作用, 以后视觉、听觉的作用越来越多, 以致单靠视,  听觉就能认知事物,
这种感受性的提高是与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一岁以下的儿童是利用词的帮助才把
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来的, 如用"小狗"一词把小狗从其它玩具中找出来, 用"眼睛 ""
耳朵"一词把小狗的眼睛、耳朵认出来(许政援等<儿童发展心理学>)。 许多儿童心
理学研究表明小儿天生没有什么"意识",儿童到了2-3岁才有了"自我"的概念,
这与语言在发展上完全同步。
2.6 知觉和语言是一回事
聋哑人没有语言, 但却有与我们类似的"意识", 这是因为聋哑人有手势语的源
故。口语和手势语的神经控制机制是相似的。脑受损的病人在手势语中出现的错误
也和有声语言的失语症患者在说话和书写中发生的错误非常相似,如语法混乱、用
词不当等。因此手势语也是一种语言。实验证明聋哑人尽管有手势语,认知还是存
在明显障碍。许多实验证明听觉与其它感觉不同, 听觉损伤常会引起其它感觉通道
的知觉缺陷。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中已经确认,人的知觉是在言语的密切参与下实现的,( A.
Gelb & K.Goldstein 1920;J.Bruner,1957;K.Goldstein,1972;)。纯词盲和颜色失
认症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Gloning,Gloning and Hoff, 1968)。失语症专家Head说:
忘了颜色词的病人好象是断了把世界上的种种事物分类捆札在一起的绳子,在病人
面前,种种事物变得杂乱无章,它们的颜色千差万别,毫无联系。
不象形状可以用眼动、手动作为参考,色、嗅、 味只能由语言的词汇作为其运
动参考,所以人只能有为数不多的知觉类别,远远低于他的实际分辨能力。物理上
连续的色谱在人眼里却产生了不连续、跳跃的感觉。
语言和思维是否是一回事,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袄夫(B.L.Whorf)假设,
它的主要意思是说如果各种语言的结构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的思维方式就不同,
语言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感知世界和认知世界的方式由我们用以给世界
编码的语言来确定。袄夫根据他对印第安人的观察以及和英语所做的比较, 从两种
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两方面的差异提出许多语言对人们知觉的决定性影响的证据。他
指出当我们看彩虹时, 讲英语的人大多能看到红、橙、黄、绿、篮、紫及一些复合色 ,
这些都是基本色的名称。讲英语的人只所以能看到这些颜色, 是因为他们在学习英
语时学到这些基本色名称的缘故。  有些语种不象英语那样把颜色分成同样数目的
基本范畴, 如有的语言不分绿和蓝, 因此不会用和讲英语的同样方式来描述彩虹。
其实, 这些人实际上也是以不同方式来体验彩虹的。  他发现爱斯基摩人用不同的
词汇来称呼各种不同的雪, 如正在下雪的雪, 在地上的雪, 象冰块的雪, 溶化的雪,
风吹起来的雪等有多个不同的词, 而在英语中只有一个称呼雪的词。 菲律宾群岛
有一个部落,在它的语言中,92种稻子各有各的名称, 阿拉伯人对骆驼有6000种左
右的叫法。因此成长在爱斯基摩环境的儿童有更多的关于雪的认知范畴, 而成长阿
拉伯语言环境中的儿童有更多关于骆驼的认知范畴, 所以一种语言不可能完全等价
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译不准原理) 。 袄夫的语言知觉相关性假设自本世纪初提出
来以后曾成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 心理学家的讨论中心。 布朗和列内
伯格做了详细的关于对颜色命名的实验, 结果表明词语的差异影响了从记忆中再认
颜色的差异。
2.7  "意识"是人的唯一特征, 语言也是人的唯一特征
"语言行为是人类行为和其它哺乳动物行为最清晰的分野"。有些研究曾认为动物
有语言能力, 但更多的研究认为在灵长类动物用信号交往的证据中, 没有"真正的"
语言关键性部分。例如灵长类动物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很少自发地运用符号, 当物
体不在眼前时也很少用符号表示。黑猩猩任意的"咿呀学语"只是被富有同情心的解
释者视为用正确的语法形式进行的。相反我们人类, 无论是多么原始的部落, 都会
发现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丰富的词汇。
小结:
1. 问题的本质.
人是靠语言系统的帮助才认识到了一个客观的世界和"自我",才有了"意识",当
他用这种"意识"反过来试图理解自身的意识时, 不可避免会发生错误. 只要清醒地
认识到人只是一种动物, 行为的产生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存, 并不是客观地"认识"世
界, 或许对"意识不存在"这一命题不会感到惊奇.
2.新的境界
最终的结果是人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一种动物,并没有更高的价值,哲学将从根
本意义上被推翻. 许多事实说明人类对自己价值的过高估计和理想追求是许多现实
苦难的真正根源, 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文化许多内容是不健康的, 它导致了每个人意
识中的痛苦和矛盾. 应当在更真实和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人类的精神生活. 真正应
该存在的是乐观和实用主义.
3.这个事实被承认和接受的途径:
我们企图表明"意识是不存在的", 但如果靠解释的方法向别人阐述"意识" 不存
在这一事实, 我们就面临这样一个窘迫的局面: 我们认为主观感觉是语言造成的一
种幻觉,但在解释这件事的时侯, 还必须使用语言中的这些词汇, 而这些词汇的定
义本身是含糊不清的. 而且只要我们使用了这些词汇, 实际上我们也就默认了这些
词汇的某种含义的存在, 在没有任何其它客观标准的时侯, 想要否认这些词意义的
存在是困难的.
可以认为, 我们几乎没有可能用解释、论辩的方法把这件事说清楚。也许只有
靠对脑的更深刻认识和理解, 靠实证的方法,用科学对人类造成实用的影响,最终
使人接受这一事实, 而真正的解决在于这些"主观"词汇在人类语言中的消失.
4.脑研究将变得简单
我们对脑的工作过程至今缺乏一个最基本的轮廓, 其主要原因是这个领域不自
觉受到"主观"概念的影响,这表现在许多问题的提法本身有很大问题。比如当研究"
人是怎样看见东西的"一类问题时, 对"看见"的真正含义并不理解. "视知觉" 一直
被认为是脑最基本和最初级的功能, 实际上它是人脑在某种文化下的产物, 与人
类的语言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理解脑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这一基本目标来说, 任
何与"意识""感知"概念有联系的问题根本不值得研究. "怎样看见外部世界"之类的
问题只能使对脑基本原理的研究走入歧途。
脑研究只需研究动机和运动的适应行为, 严格限于在这个界限内的脑研究
并不是很难的.  从许多角度看, 脑的工作原理要比我们现在想象的简单的多,  而
脑研究的真正突破才是推动人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
后记:
到了问题的终点却发现我一无所获. 但同时我也发现了最完美的答案, 那就是
去自自然然地做人. 历史真的值得感叹。我对那刚刚过去的历史仍留有一丝深深的
恐惧, 但同时, 我也知道了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境界的存在, 在人看轻自
己生命的同时, 会发现生活的真诚和美丽.
唯一深感遗憾的是在这样一个思想贫脊, 畸形的年代中自己却最终无所作为。
我无法面对自己曾面对过的那些情感, 更无法自安于明明清楚周围生活中必定不断
重复发生的事情。所有的结论在这些情感面前都显得过分的轻浮、虚妄, 多的不过
是自己的几分浅薄。 如果有一天看到新的儿童能自由自在地随其本能而生活 ,
那么我, 以及所有曾为之思考、奋斗过的人们还终能有一丝安慰, 至于其余的一切
只好归之于命运。
附录
一。哲学的毁灭
二。意识的语言根源
三。前途
附录.
一。哲学的毁灭
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界兴起了一股强大的反传统哲学的思潮,确切地说
,这是一股反哲学的思潮。哲学家已厌悟了几千年的争论。[7]
维特根斯坦极力反对许多传统上的认为是"哲学"的东西[3]。
哲学虽然是一种无止境的、真诚的努力,但却又是一种不断遭到失败的努力[12]
在哲学著作中出现的大多数命题和问题不是假的,而是无意义的。用不着奇怪
,一些最深奥的问题实际上根本不是问题[3]。
可悲的是,几代哲学家毕生致力于探求这些虚假问题的答案,全力维持这种空
洞理论的成立。现在我们要用纠正语言理解的范畴错误来全盘取消身心对立,
心物对立。将几千年来的重大思考归结为语言习惯的误用。[7]
被称为哲学的东西,就象形质二元的问题对于我们一样的陈腐过时。[1]
本世纪三位最重要的哲学家的工作: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和杜威,都曾试图
找到一条使哲学成为"基本"的新路,但他们每一个人后期都把自己早先的
努力看成自我欺骗性的,看成是在那些用以掩饰欺骗的概念(如十七世纪的知
识观和心的概念)被抛弃以后去维持某种哲学的企图。他们三人的每一位在自
己后期的研究中都摆脱了那种把哲学看成是基本性的康德式基本观点,并不断
告戒我们抵制那些他们早先曾屈从过的诱惑。他们的研究是治疗性的,而非建
设性的,是影响性的而非建设性的。目的是在于读者对自己的哲学动机质疑,
而非为读者提供一套新的哲学纲领。[1]
维特根斯坦、杜威、海德格尔是以启导为目的的哲学家--他们的目的是帮助
他们的读者或整个社会摆脱陈腐的词汇和态度。宣布:认识论死了,哲学也奄
奄一息[1]
罗素、罗塞尔热衷于保护哲学的"严格性"和"科学性",但在他们的声音里
包含着绝望的声调,因为此时世俗观念对宗教主张的胜利已无处不在了[1]
罗素晚年这么说:"我痛苦地被迫相信那种叫做哲学的东西十分之九是欺骗,
唯一明确的部分是逻辑,既然它是逻辑,那它就不是哲学"。罗素的悲剧是一
个相信"确实真理"必能求到的年轻人变为一个哀叹一切不可知的老翁的悲剧
。[1']
一个哲学的典型特征,也被描述成一种"精神上的束缚",哲学家被比作一只
扑蝇瓶里的苍蝇。维特根斯坦把哲学当作治疗,它的目标就是解除这种精神上
的束缚,解开这些难题,给苍蝇指明扑蝇瓶的出口,消除折磨人们思维的哲学
伪问题, 这就是哲学的根本和全部含义。哲学和宗教一样, 都是一种想则有,
不想则无的伪问题[3]。
传统哲学的四大罪状:(杜威)
1.对风俗习惯、信仰加以辨护,使其合理化。布拉得雷(Bradley)曾说过:
哲学的职务在于替人的偏执的见解和世俗找出一些坏的理由来
2.传统哲学总要找出一个永恒不变的绝对的本质,所以总和宗教狼狈为奸, 启
蒙时代以后,宗教解体了,正统哲学就代替神学满足人类宗教上的要求。
3.正统哲学遇见生活上或精神上有困难的时候,不积极改造世界,只消极改造
内心,这种情形实际上就是自欺
4.传统哲学问题,大多和实际没有关系,玄妙而不实用。
人们一定会把被哲学问题所困扰的人看作是在"精神束缚"或病态的固执中遭
受痛苦的人。当我们通过分析把这种病态的固执和困扰的根源清楚地解释出来
,使"病人"看清了这种病态的真面目的时候,他就不在说那些"无意义的东
西",不再问那些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了。因此,人们用表明这些问题是不能
问的方法回答哲学问题,用显示这些问题的不会产生的方法来解决哲学问题。
[2]
哲学家与疯子、精神病患者之间只有一点区别。这点区别存在于哲学家在被问
到为什么采取这种极端行为时所提出的滔滔辩解与合理证明之中。哲学疑虑经
常受到精神疑虑的支持、怂恿、加强,并且他们部分上是相同的。(威斯登)
哲学家的任务不是解决这类哲学问题,而是要取消它们。[2]
维特根斯坦及牛津的同事们认为哲学的残留的使命在于治疗:医治哲学家以为
有认识论的妄念。[1]
哲学本身消失了,没有留下什么实质性的主张,什么详细或特别的关于世界的
事实[3]。
哲学不能给任何以基础,哲学让一切顺其自然[3]。
哲学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我们不陷入概念的圈套,把我们从无用的精神渴望和哲
学问题中解放出来。被这样解放后,人们就可以在真正的建设性的活动中从事
他们的事业,无论在日常生活中,在科学中还是在艺术中[3]。
证实的不可能性就是事实的不可能性。如果有人说:每个电子内部存在一个核
子,这种核子虽然始终存在,但绝无外在的效果,因而它永远不能在自然之中
表明其存在。这就是一个无意义的判定。我们不得不问提出这个假设的人:你
说"核子"存在,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意识"就是这类东西(维也纳学派创始
人石里克)
"意识"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个浮泛的名称(詹姆斯)
二. 意识的语言根源
毫无疑问,全部哲学问题,事实上归因于语言上的混乱[2]
哲学困惑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语言混乱。形而上学争论仅仅是关于语词的。[2]
罗素(1924):我相信,语言在哲学中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而且几乎没有被
认识到。
语言与意识是同步发展的,它的作用是充当传达的标记[11]
语词一旦形成,就取得支配我们思想的能力。我们把语词看得比事物本身还重
要,生活在语词之中,与事物本身却越来越隔膜了。[11]
人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中。我们应当把
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animal symbolicum)[4]
语言的精神病理学已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由于大脑损伤而引起的言语能力的
丧失决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这样一种缺陷改变了人的行为的全部特性。他们
不再能用一般的概念或范畴来思考,由于丧失了对普遍物的把握能力,他们只
得纠缠于直接的事实和具体的情景[4]。
词好象绳子,把世界上的种种现象捆扎成一捆捆现成的东西。一个正常的人之
所以能从毛线中把绿色毛线挑出来,是靠他语言知识的帮助。[10]
人的意识是和词分不开的, 有意识就意味着在思想中把自己和客观现实分开,
意识到客观现实和自己的存在, 意识到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 以及自己和客观
事物之间的联系, 而达到这一点没有词的思维是办不到的。
当发展中的世界进入人类时代, 神经活动增加了一个极端重要的机制, 言语组
成了我们人类特有的关于现实的第二信号系统。人之为人正是有了精确的言语,
然而支配着第一信号系统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定也支配着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这是不容置疑的, 因为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同样也是神经组织的活动(巴甫洛夫,
1934)
以精妙的方式向人们施加力量,并且最不能令人抗拒的是语言。获得一种语言
就意味着接受一套观念和价值[10]。
那是个奇怪的矛盾,人的最大天赋--概念思想与语言才能,这些使得他能够
凌驾于万物之上,而且使得他能够统治整个地球。假如是的话,必定是需要付
出极大的代价。所有危胁到人类存亡的最大危险都是概念思想与语言直接引起
的(强迫症,失眠,道德、哲学)。它们把人类从乐园中赶出来,在那儿,人
类本来可以无忧无虑地随本能冲动而作为,而且可以任其喜好行事。人类从适
应得很好的本能那里得到安全,由概念、思想发芽的知识却抢去了这项安全。
行为主义认为人与动物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奥斯古德说:"人类把自己看
成是超越动物的纯粹理性生物是人类的自我欺骗和傲慢"。
这个错误就是: 我们首先思考或理解, 然后用适当的语言行为来表达我们的思
想。根据这一看法, 思考和理解(也可以加上记忆 意图 甚至感觉)是隐藏在表
达它们的语言行使之前的事件和过程。维持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花了许多时
间来反对这种分离主义的理论, 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独立我们的语言行为或在
我们语言词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 它们就是或就在于这个行为。因此, 意义
、理解、思想、记忆、热爱和希望不是在某些方面可以内省或直觉到的特殊的
心理过程, 它们只是用某种方式在某中语境中的行为(2, p176)
思想不是赋予说话以活力和意义的精神过程, 魔鬼把莱米尔的影子与大地分开
了, 但思想却不是能够与说话分开的精神过程。
正如心理学家所问的"动物也思想吗?"这种问题并不是无意义的, 并且, 如果我
们也发现一些动物能够"思想",  那也许因为它也满足在我们说人"思想"时人所
满足的某种检验。
哲学家只是纠缠不清地做些非基本的心理学研究。
我的整个倾向及我相信的倾向都是要冲出语言的界限。但冲出我们笼子的四壁
是完全绝对无指望的。我个人对这种倾向不仅深怀敬意,并且终身不会嘲笑它
(维特根斯坦)
三. 前途
天堂的崩溃固然会留下令人恐慌的茫茫雾海,但也为人的自我反思提供了一个
最佳的起点[9]
人们就会发现他已完全改变了思想,从此以后,一切事物都已崭新的面目出现
在你的面前。
我不知道我们是否真的已面临一个时代的结束。[1]
雪莱:天在欢笑,宗教和王国成为过去
仿佛一个破碎梦境的残余。
四  参考文献:
1. 理查·罗蒂,哲学与自然之境
1'.杨熙龄:理智之梦
2. 查尔斯沃斯,哲学的还原--哲学与语言分析
3. M.K.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
4. 卡西尔,人论
5. 怀特,文化科学--人与文明的研究
6. 崩因,从逻辑的观点看
7. 赖尔,心的概念
8.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9. 刘晓波 ,形而上学的迷雾
10. L.R.铂默尔:语言学概论
11. 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12. 施太格纽勒:当代哲学主流
13. 许政援等 儿童发展心理学
14. 朱曼殊 心理语言学
15. 学习论
16.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
附录1.一个脑模型:随意运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附录2.二十世纪哲学潮流对哲学基本概念的否定和语言的关键作用
附录3.一个脑研究者的日记(1988-1990)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202.112.180.119]
[分类讨论区] [返回版面] [返回文摘区] [快速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