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网站制作:关于催眠的知识有哪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08:43:57

关于催眠的知识有哪些?

何为催眠?

催眠是一种潜代状态,此时人对于被外界(催眠师等)给予的知觉感受、记忆引入等其他即兴而富有画面感的表达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并且极易作出回应。

  
每个人都能被催眠吗?
我们每个人对于催眠的反馈都不尽相同。被催眠者的催眠状况除了受催眠师技术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能力天资和人生阅历息息相关。可以说,几乎大部分人都能够被适度催眠,只有相对少量的个人能不受影响,即时技术再精湛的催眠师也无济于事。

  
什么是催眠易受性测试?
关于催眠易受性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一部分临床从业者认为实际上每个人都能被催眠,关键需要催眠师找对方法。不过针对该论点,他们没能提供有效的论据进行支持。同样的,也有一批学者认为只要给予被催眠者积极的态度和适当的动机刺激就能增加其易受性,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只能使被催眠者从行为上附和催眠师的指导,而非主观意愿,这恰恰就违背了催眠的核心。

催眠易受性是可以被一整套的心理学测试测量出来的,例如斯坦福德催眠敏感性量表和哈佛催眠易感性分组量表。不过催眠易感性测试远不及其他医学测试那么精确。

  
催眠的过程究竟会发生什么?
一个典型的催眠过程首先是引入阶段,催眠师会引导被催眠者将视线集中在一个固定点上,放松身体和心情,然后要一直全神贯注的倾听催眠师的声音。虽然此时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催眠阶段,并且被催眠者的身体依然精力充沛,但他们还是可以按照催眠师的指示作出回应。接下来催眠师会给出进一步的放松指示,让被催眠者轻轻合上双眼,集中注意力。随后是更进一步具有画面感的指示描述,例如催眠师让被催眠者微张双臂,想象手上拎着重物,双臂被重力拉扯;又或者是想象着从喇叭里传出的声音正在询问自己问题等;催眠师甚至可能告诉被催眠者,当他们睁开双眼时已经看不见眼前的东西了。催眠师的指导和发出的指令在催眠过程结束之后,被催眠者可能根本记不起来,他们在催眠过程中的记忆已经缺失,但是他们的行为能证明的确是被催眠了:双臂是不是垂得很低了?是不是不由自主的开口回答了问题?睁开的双眼是否真的拒绝看见眼前的事物呢?
  
年龄会影响催眠易受性吗?
科学家对于该问题进行过取样研究,其中典型的年龄-催眠易受性的曲线图显示:儿童的催眠易受性是最不活跃的,曲线从青少年阶段开始呈上升趋势,并且逐渐达到峰顶,大概在中老年阶段开始下滑。一项长期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每个人的催眠易受性就像IQ一样是相对稳定的,通常可以持续25年时间。


我能把自己催眠了吗?
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研究的话,催眠都应该属于自我催眠。实际上并不是催眠师催眠了我们,他只是发出信号对我们进行指导和训练,让我们成为催眠师来催眠自己。只要在临床试验中根据专家意见进行长期和适当的训练,很容易就能成为一名催眠师了。催眠过程之中,需要在催眠师和被催眠者间(自我催眠时指的就是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那么接下来的步骤就顺理成章了,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个人的易受性。

  
脾气个性能影响催眠易受性吗?
催眠易受性和个人的能力和性格(又如智力和适应能力)并无太大本质上的连系。但是研究人员约瑟芬?希尔加德经过大量采访取样之后发现,个人的爱好会影响其催眠易受性,那些很容易被催眠的人往往喜欢阅读和戏剧,他们的想象力较一般人更为丰富。


被催眠时,我们的大脑究竟怎么了?
研究者一向喜欢通过笔头测试来研究催眠过程中的生物学连系。虽然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在催眠师的引导下进入极度放松的状态,有时甚至是进入睡眠状态,但其大脑和平时的清醒状态并没有什么差别。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掌管人的右边的一切活动,一般左脑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掌管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像、综合等功能。化研究者研究了催眠过程中大脑皮层的活动模式,这些研究显示受术者(被催眠者)大脑皮层的左半球活动减少,而右半球活动通常会增加。受术者在催眠过程中很需要被言语引导,因为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大脑的左半球活动不会减少到最低值。

  

催眠作为针对多种疾病的精神疗法,其功效非常明显。虽然它并不能治愈物理疾病,但是它能有效帮助人体放松、缓解疼痛和其他一切物理上的不适。

  
催眠术与止痛:

有人认为这是通过催眠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来起作用的。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可作为一种“替代物”以竞争的方式削弱了疼痛的信息传递。催眠就好像是位于患部与脑部之间的一个“过滤器”,能够快速地、戏剧性地改变感知觉。现代心理与生理研究的进展又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催眠止痛是心理学与生理学综合的过程。实验证明,催眠能够改变植物神经机能和降低代谢水平,阻断神经递质释放等作用。无论如何,催眠的镇痛作用已为人们所公认。曾有人对一位肺癌伴有肺气肿的病人施行肺叶切除术,因肺气肿不宜使用麻醉药而采用催眠麻醉法。在深催眠下,术者下指令让患者想象在冰水中处于感觉麻木状态,患者立即就沉浸在这种体验中,他想象已到了南极,还看到许多企鹅在周围走动。当医生用手术刀切开他的胸壁,剪断肋骨时,他只感到外科医生用铅笔在他的胸部轻轻划了一下。手术中,他与催眠医生保持交谈和密切合作。术后,他自己从手术室走回病房,继续处在痛疼已被“滤过”的催眠状态之中。另外,比如在牙科,它可使病人精神放松,分散他对牙钻和注射器的注意力;在治疗头痛时,患者可以被训练得将疼痛从头部“转移”到身上其他对疼痛承受力较强的部位。催眠术还可以作为助产术,使产妇在出现分娩阵痛时精神放松,减少疼痛感。妇女并不是被钟摆或眼神引入梦乡,而是被教会如何自主催眠,懂得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控制疼痛和精神紧张,进入深度放松状态,为自己增添力量。简短的暗示往往能收到奇迹般的止痛作用。为了保持无痛的感觉还可暗示:“催眠醒来后仍然不会有疼痛的感觉。”这说明催眠下的指令与清醒时是完全不同的。

  
催眠术与身体活动能力:

进入近代史以来,不少科研人员开始致力于研究这个项目并认为催眠暗示作用能提升人类的身体机制能力——增强体质,改善视力和学习能力,并且还能提高记忆力。但是并没有相关证据来证明催眠术有助于提高人类的身体活动能力。

  
催眠术与记忆: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下属机构人类机能强化技术委员会曾在1984年就报道说,利用催眠暗示作用换回记忆并非天方夜谭。催眠性记忆增强是利用催眠暗示作用达到增强记忆力的特殊例子。这种方法通常被应用于法庭之上,用来帮助健忘的目击证人或者受害者找回原本的记忆。它还能在医学治疗过程中帮助患者重拾儿时的记忆和曾经受到的伤害(尤其指外伤,因为这很容易被人遗忘)。催眠界一向认为催眠术在唤醒记忆方面具有惊人的力量,并且也常常能看见一些奇人轶事的报道。

  
催眠术与身心机能紊乱:

人的大脑皮层会对所接受的信息、既往的记忆、经验情感进行汇总分析,然后才作出恰当的反应,这个过程就是整合作用。正常人在清醒时整合功能是正常的,但在睡梦中,因大脑皮层大部分区域处于抑制状态,只有少部分区域功能相对活跃,这就造成了大脑皮层的协调性变差,整合功能就紊乱。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局部的过度兴奋会反过来抑制周边区域,使之兴奋的更兴奋,抑制的更抑制,造成大脑的协调性变差,出现整合功能紊乱。在整合功能紊乱的状态下,外来的暗示、自我暗示、内心欲望、惧怕对象均会被整合而成为被催眠者的体验,任何一个人他都会很相信他自己的感觉,多数被催眠者只根据他自己主观的感觉来判断真假与是非,所出现的感觉会进一步强化他对催眠的信念,从而使暗示更有效果。催眠术是一种诱导整合功能紊乱的方法,它常被用来治疗癔病,当排除了一切杂念,双眼注视眼前的钟摆一段时间后,有些人可以进入催眠状态,这时治疗者的言语暗示就可被整合,从而产生治疗作用。

  
催眠术与精神疗法:

催眠术的精神疗法不是强加于人并对患者进行控制,而是借助于创造性。有病的患者只看到失败和不好的事情,但是用催眠术,就能刺激出意想不到的幻觉,使患者打破僵死的信念接受新的事物,激发出精神活力。

  
催眠术与减肥:

根据基尔希研究(精神治疗法之一),将催眠技术于减肥治疗相结合的前景一片光明,而且很受大众欢迎。在修完常规的减肥课程之后,人们还会持续的接受催眠疗法来进一步的控制体重。科学家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减肥人员分为两组(全部为女性),第一组全部量体裁衣设计针对个人的催眠减肥疗法,通过自我监视和目标设置来达到类似于厌食症的效果;第二组只接受普通的减肥疗程。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的减肥量平均每人14磅(约合6.35公斤),这个数值是第二组的两倍。

  
催眠术与戒烟:

科学研究者经常尝试着用催眠术来控制和影响人类的某些习惯,但是催眠本身并不具备强迫的能力,也就是说具备职业操守的催眠师也无法唆使人们违背自身的意愿和嗜好,当然也就不能甜言蜜语的“哄骗”吸烟者戒烟了。但是科学家做过类似于上文的催眠减肥对比试验发现,吸烟者在接受适当的催眠刺激之后,其戒烟过程会相对顺利一些。有一种很受追捧的催眠戒烟疗法,它只有一个简单的步骤:通过自我催眠来重复传达一个简单而具有说服力的信息就行。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实验,其结果证明50%的戒烟人士利用这种疗法最终戒烟成功。

  

其实无论是实验室研究,还是临床教学,催眠所能发挥的威力都和受术者的催眠易受性直接挂钩。

以上内容来源于: 搜搜问问
 
201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