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凡道具兑换页面:跟古代名医治疗消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23:31:01
一老人冬月口舌生疮作渴,心脉洪大而实,尺脉大而虚,此消症也。患在肾,须加减八味丸补之,否则后发疽难疗。不信,乃服三黄等药降火,次年夏,果发疽而殁。东垣曰∶膈消者,以白虎加人参汤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数。《脉诀》云∶干渴饮水,多食亦饥,虚成消中者,调胃承气汤、三黄丸治之。下消者,烦躁引饮,耳叶焦干,小便如膏脂。又云∶焦烦水易亏,此肾消也,六味地黄丸治之。《总录》所谓未传能食者,必发脑疽背疮,不能食,必传中满鼓胀,皆谓不治之症。洁古老人分而治之,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术散,倍加葛根治之。土中既平,不复传下消矣。前人用药,厥有旨哉。或曰未传疮疽者何也?此火邪盛也,其疮痛甚而不溃,或赤水者是也。经云∶有形而不痛,阳之类也,急攻其阳,无攻其阴,治在下焦。元气得强者生,失强者死。
一位老先生冬天口舌长疮,而且口渴,脉象心脉洪大而实,尺脉大而虚,这是消症,病根在于肾,应当服用加减八味丸来补肾,否则就会发坏疽,难以治疗。老人家不相信,还是服用黄连,黄芩,大黄等药物组成的三黄丸之类的药物降火,第二年夏天,老人家果然得了坏疽不治身亡。李东垣说,消的病位在膈的部位的,应该服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中消的患者,有非常喜欢吃饭但是身体消瘦,不动就会出汗,大便硬,小便次数多的症状。《脉诀》里说:口干,需要喝大量的水,要吃很多的东西又会感到饥饿,虚证所成的中消的,应该使用调胃承气汤、三黄丸治疗。下消的病人,往往会烦躁,要喝水,耳朵干枯,小便浓稠如同尿出来油脂一般。书中又有说:病人身体干燥烦热,身体里的水易亏,这是肾消,应当服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圣济总录》里曾经说,身体之热没有传变三消而且能够饮食的,一定会在头部或者背部发痈疽疮痈,不能饮食,一定是出现了传变,腹部胀满鼓胀,这都是不治之症。张元素将三消的患者分而治之,能够饮食同时口渴的病人,服用白虎加人参汤,不能饮食同时口渴的病人,服用钱氏白术散,加倍方中葛根的用量来治疗,如果能够将中途调服使之没有疾病,也就不会再由中焦传到下焦。过去的中医用药,都是有自己治疗的原则和宗旨,成竹在胸的。有的人问:没有三消传变,发疮疽这是为啥呢?这是因为病人体内邪火亢胜,出现病人身体的疮非常痛但是却不溃破,或者是流红色的血水的症状。《内经》曾经说过,出现有形的病变,却没有疼痛的感觉,这是阳病,应当赶紧用药治疗阳,而不能伤到他的阴,应当主要治疗下焦。病人元气强的,尚且能够生存,元气不强的人,则不久于人世。
张景岳治省中周公,山左人也,年逾四旬,因案牍积劳,致成羸疾,神困食减,时多恐惧,自冬徂夏,通夕不寐者半年有余,而上焦无渴,不嗜汤水,或有所饮,则沃而不行,然每夜必去溺二三升,莫知其所从来,其半皆脂膏浊液,尪羸至极,自分必死。诊之,脉犹带缓,肉亦未脱,知其胃气尚存,慰以无虑。乃用归脾汤去木香,及大补元煎之属,一以养阳,一以养阴,出入间用至三百余剂,计服人参二十斤,乃得全愈。此神消于上,精消于下之症也。可见消有阴阳,不得尽言为火。
张景岳给周先生治病,周先生是山东人,四十多岁,因为公务繁忙身体繁劳,导师身体瘦弱容易生病,精神困倦,饮食减少,经常会感到恐惧,结果从冬天到夏天,彻夜睡不着,而且没有上焦的渴症,不喜欢喝汤水,有的时候喝了水,就会积在体内不能运行,而且每天晚上都要小便两三升,因为他也不怎么喝水,也不知道这些水是哪里来的,这些小便一半如同油一样。周先生身体瘦至极,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任何希望了。张景岳就给他诊病,他的脉象好像还有缓脉的样子,身体也不是大肉尽脱的样子,于是可以知道他还是有胃气的,于是安慰病人,你虽然病得比较厉害,但是还是不要太担心。于是就给患者服用归脾汤去木香以及大补元煎的药物,一方面给患者养阳,一方面给患者养阴,结果服用了大概三百多剂药物,用了人参大概有二十多斤,患者就痊愈了。这是患者之神消在上,身体之精消在下,从中能够看到消症还是分有阴阳的,而不能完全说是火为原因。
魏玉横曰∶胡天叙年五旬,素豪饮,而多思虑。自弱冠后即善病,近则两足及臂,常时痹痛,甚则肝肾之气上逆,或致晕厥,汗出不寐,齿痛龈露,夜卧阳事暴举,时时梦遗,面有油光,揩去复尔。脉之,两手俱豁大,关前搏指。据症脉,乃二阳之发心脾,今已传为风消矣。询其小便,云颇清白,令以器贮,超时观之,果变稠浆,面结腐皮,遂恐甚。告以平昔洪饮,纵欲劳神,数十年所服桂、附纯阳之药,不可胜计,未知尚能愈否?曰∶幸未至息贲,但能断饮绝欲,多服养荣之剂,尚可为也。今病但有春夏,而无秋冬,非兼清肃之治不可。乃与生熟地、杞子、麦冬、沙参、地骨、知母、黄柏、黄连、石膏,出入增减,十余剂,诸症渐平。惟齿痛转甚,自制玉带膏贴之而愈。次年,因诊其媳产病,告以前方出入常服,计用石膏不下四五斤矣。此则初为寒中,后为热中之变症也。然初之桂、附,未为痈疽,岂非天幸乎。
魏玉横说了这么一个案例。患者胡天叙,五十多岁,平时喜欢大量饮酒,而且思虑很多。从他二十岁之后开始就非常容易生病,最近的病情是双脚和双臂经常疼痛、麻痹,严重的时候肝肾的气机上逆,甚至能够导致昏厥,身体容易出汗而且经常睡不着觉,牙齿痛,而且牙龈萎缩能够露出牙根,晚上睡觉的时候容易遗精,脸上油乎乎的,擦去之后过不了多久还是会油乎乎的。摸他的脉,双手都是大脉,关部之前甚至搏动得能够震动摸脉人的手指。根据他的症状和脉象,这是阳明在心脾处亢盛所致,如今已经传变为风消。问他小便的情况,回答说小便很清白,让他用容器装小便,待过一段时间之后,小便变得粘稠,他脸上皮肤容易腐烂,于是患者非常的害怕。魏玉横告诉他说,这是因为他平时太喜欢喝酒了,又纵欲无度,从身体不好以来又吃了大量的肉桂、附子这种纯阳的药物,患者就很担心自己能不能痊愈。魏医生说,还好病人的身体还不至于肺积,只要能够戒酒、降低自己的欲望,多服用一些滋阴养荣的药物,还是能够治疗的。病人现在的身体,就如同一年四季中只有春夏,而没有秋冬,一定要用清肃的药物才行。于是就给他服用生地、熟地、枸杞子、麦冬、沙参、地骨皮、知母、黄柏、黄连、石膏,加加减减给患者服用了十多剂,患者的症状才渐渐好转。但是牙齿痛的症状更加严重,于是贴自制的玉带膏才好起来。第二年,魏医生给他的媳妇治疗妇产科的疾病的时候,告知患者按照之前的方子坚持服用,结果患者光石膏,一共就服用了四五斤这么多。这个病案,患者最开始是有寒气在体内,之后演变为热,而患者服用了肉桂、附子这类纯阳的药物,没有发痈疽,则实在是太幸运了。
朱丹溪治徐兄,年四十岁,口干,小便数,春末得之,夏来求治。诊其两手,左涩,右略数而不强,重取似大而稍有力,左稍沉略弱而不弦,然涩却多于右,喜两尺皆不甚起,此由饮食味浓生热,谓之痰热。禁其味浓,宜降火以清金,抑肝以补脾,用三消丸十粒,左金、阿魏丸各五粒,以姜汤吞下,一日六次。又以四物汤加参、术、陈皮、生甘草、五味、麦冬,煎服,一日三次,与丸药间服。一二日,自觉清快,小便减三之二,口亦不干。止渴未除,头晕眼花,坐则腰疼,遂以摩腰膏治腰疼,仍以四物汤,用参、芪,减川芎,加牛膝、五味、炒柏皮、麦冬,煎饮,调六一散服,反觉便多。遂去六一散,令仍服药丸而安。
朱丹溪给一位姓徐的先生治病,这位徐先生四十多岁,有口干、小便次数多的毛病,他是春天患病,夏天跑过来治病。朱丹溪摸他的脉象,右手稍稍数,但是不是很强,重按下去,脉象是大而且稍稍有力的,左手比右手涩得多,稍微沉弱但是不是弦脉,患者即使是心情很好的时候,双手的尺脉都不是很强。根据脉症可知,患者是因为长期吃肥甘厚腻的食物导致食物在身体里生痰、生热,所以叫做痰热。于是就禁止患者吃那些味道厚重的食物,以降火清热、消弱肝脏的亢奋来补脾,就用了三消丸十粒,左金丸五粒和阿魏丸五粒,用姜汤送服,每天吃六次。还用四物汤加人参、白术、陈皮、生甘草、五味子、麦冬为方,煎药服用,一天三次,和丸药错开服用。服用了一两天,患者就觉得身体舒爽了不少,小便明显变少,口干消除,但是渴症没有减轻,有头晕眼花,坐下就腰痛的毛病,于是就用摩腰膏外敷治疗腰痛,还是以四物汤为方,加人参、黄芪,减去原方的川芎,加牛膝、五味子、炒柏皮、麦冬,煎汤水服用,调六一散同服,结果患者服用之后觉得小便又多了起来,于是就停止服用六一散,服用药丸,结果患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