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的活动形式:纳税评估培训 4.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20:06:57

第四章   评估分析

 

 

第一节    评估分析的内涵

 

在确定评估对象后,就进入了评估分析环节,这个环节是整个纳税评估工作中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一个环节。

一、评估分析的概念

评估分析是指根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以及主管税务机关掌握的相关信息,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进行估量、确认、评价的过程。

评估分析一般以评估对象当年或当期申报情况为主,根据工作需要,也可以对以往年度未经稽查的情况一并评估。

二、评估分析的信息来源

评估分析的信息来源渠道是广泛的,既包括税务机关内部掌握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各类信息:如登记信息、发票信息、财务报表信息、申报征收信息;也包括从外部取得的与纳税人有关的涉税信息:如土地信息、建筑项目登记信息、房屋转让信息、车船登记信息等等。

内部信息主要来源于:各类纳税申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财务会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支付个人收入明细表、稽查案底以及其他与申报纳税有关的资料。纳税评估人员可根据评估工作需要有选择地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收入明细、成本费用明细、固定资产明细、发票使用情况等其他有关涉税资料。

外部信息是独立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之外的第三方所提供的信息,相对来说可靠性较高,更容易确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虽然目前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原因,税务机关与工商、国税、银行、房产、土地等部门之间尚未建立稳定有效的信息传递制度和渠道,但通过内外部信息的交换和比对,产生疑点信息,应是我们纳税评估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评估分析的财务环境

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是纳税人财务核算的标准,也是纳税评估开展的重要依据之一。首先,主管税务机关应有完善的财务制度或办法备案措施。虽然税收征管法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报送税务机关备案。但是,目前大多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按规定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绝大多数税务机关也没有按规定责令纳税人限期改正,并作出相应的处罚决定。其次,评估人员应充分了解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适用的会计标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评估人员必须熟悉的基本业务。财务会计标准总体上包括:会计法及各类行业、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只有熟悉掌握评估对象适用的财务会计制度及相关的核算办法,才能有效地实施评估分析。

在评估分析过程中,纳税评估人员应将确认问题或发现疑点的详细情况列入纳税评估工作底稿。

经评估分析,对未发现问题的,或者发现的问题事实清楚不需要进一步进行核实的,可直接进行评定处理。对于存在疑点,根据现有资料仍不能明确判定,需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解释说明的,可转入约谈举证阶段。

 

 

第二节    评估分析指标

 

一、增值税评估分析

(一)增值税税收负担率

1.含义、公式

它是增值税应纳税额与应税收入的比值。

增值税税收负担率=增值税应纳税额÷应税收入×100%

2.分析方法

1)根据申报数据计算,并与行业预警值对比。

如果税负率过低,则说明应纳税额过少,而相应的应税主营业务收入过多,则可能存在进项税额抵扣不规范问题,导致应纳税额过少,需要对相关帐户进一步分析;

如果税负率过高,则说明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需要对相关帐户进一步分析;

如果税负连续为零,该纳税人要作为评估重点对象,对零申报情况做进一步分析。

2)相关指标配比分析

税负率往往需要和其他指标结合配比分析。如:应纳税额变动率与销售收入变动率在正常情况下,两者保持同向。

如果企业实际税负与行业参照税负不符,且应纳税额变动率与销售收入变动率不同向,则增值税申报不实的可能性很大。

当初步判断纳税人有申报不实的可能性时,可进一步对其报送的申报表、申报附列资料、发票领用存月报表、发票使用明细表、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分析。

一方面对是否属于外部因素的影响进行调查。生产经营是否有季节性或政策性因素影响;进、销项税额是否异常;货物的进、销、存是否异常;商品价格是否异常。

另一方面从会计报表、发票使用等资料进行重点分析:是否少计收入;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而不计收入;是否存在货款未收而迟开发票等。

例:对某纳税人(××酒销售公司)20096月增值税评估。096月销售收入444790.60元,应纳税额17710.225月销售收入175235.04,应纳税额29789.96091—6月负担率1.6%,行业参照税负1.96%

分析:6月税负率=3.98%5月税负率=17%6月实际税负率超过参照税负率,但偏离过大,而且与5月比较,严重下降,与1—6月比,又上升较多,而正常情况下,同一企业的税负应该比较稳定,因此税负波动异常;

销售变动率=53.8%,应纳税额变动率=-40.55%,配比分析异常。需要针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视同销售、进项抵扣进行审查。

(二)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分析

1.含义、公式

是应纳税额增长率与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比值。根据弹性系数与1的大小关系来评估申报的应纳税额的真实性。

弹性系数=应纳税额增长率/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

工(商)业增加值=工资+利润+折旧+税金

评估分析方法

在正常情况下,增值税额的增长率大于增加值的增长率,即弹性系数>1,因为法定增值额大于实际增加值;如果弹性系数<1,则说明申报的应纳税额可能存在隐匿,应通过其他相关评估指标与方法,并结合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对申报真实性进行评估。

例:某化工厂09年应纳增值税额45.5万,0836.7万,09年增加值8500万,086000万。

应纳税额增长率=23.98%,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41.67%,弹性系数=0.5755<1,说明存在少缴税的可能。

(三)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分析

1.含义、公式

是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与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之间的比值。通过比较判断是否正常。

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差异率=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1

评估分析方法

根据同行业总的平均生产情况和纳税申报情况,计算出行业平均增加值税负,作为参照系数。如低于,可能存在隐瞒收入,少缴税款,同时结合其他指标和方法,进一步分析。

(四)销售收入评估分析指标

1.含义、公式

税率是固定的,适用17%13%,销项税额取决于销售收入的多少和适用税率高低。通过销售收入变动率,判断收入是否出现异常。

2.评估分析方法

首先选择基期,然后根据申报数据计算销售变动率,最后结合纳税人所属行业的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判断变动率是否正常。例如季节性经营企业。

例:某空调企业为一般纳税人,现对其7—9月的增值税额评估。该企业第三 季度申报收入150万,第一 季度申报收入130万。

销售增长率=15.38%,销售增加额=20万元。三 季度是空调销售旺季,一 季度是淡季,但增长幅度并不高,没有体现旺季的特点,有违常理。因此可能隐瞒收入,需要进一步对有关帐户核实。

(五)应收帐款评估分析指标

1.含义、公式

应收帐款变动率是应收帐款变动额与应收帐款期初数的的比值。

应收帐款变动率=应收帐款变动额÷应收帐款期初数×100%

评估分析方法

这一指标应和销售收入结合分析。如,应收帐款变动率增高,而收入反而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收入挂帐问题,需详细核实应收帐款明细帐。另外要注意其期末余额的方向,如果有贷方余额,要结合购销合同,看是否有销售滞后的现象。

例:某一般纳税人4月销售收入85万,5月销售收入68万,5月应收帐款期初为15万,期末50万。

应收帐款变动率=50-15/15=233.3%,收入变动率=-20%,两个指标不同向,说明有收入挂帐而隐瞒收入的可能,需进一步核实分析。

(六)投入产出评估分析指标

1.含义、公式

是当期原材料(燃料、动力)的投入量与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使用量之间的比值。即测算出的实际产量。

评估分析方法

通过计算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情况是否正常,根据测算出的实际产量,库存商品量的变动,推算出销量,结合单价,推算销售收入,从而与申报的收入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少计收入。

运用时,需事先设置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使用量的行业标准值,如测算的收入大于申报的收入,则可能存在隐瞒收入问题。

例:某工业企业为一般纳税人 ,在正常情况下,单位产品耗电15度,3月份用电45000度,库存产品增加500件,其申报的销量为2000件。

测算的实际产量=45000/15=3000

实际销量=3000-500=2500>2000,因此有可能隐瞒收入,具体是如何隐瞒的,需进一步分析其会计处理情况。

(七)进项税额的评估分析指标

1.含义、公式

本期进项税额控制数=(期末较期初存货增加额+本期销售成本)*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固定资产购进增加*17%+本期运费支出数*7%

2.进项税额控制数指标的使用

比较方法包括:1、纵向比较;2、横向比较;3、与申报额比较;4、与其他数据比较,如:会计报表数据、管理员掌握的实际情况等。通过比较发现异常。

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存货期末较期初增加60万元,运费支出10万元,销售成本100万元,外购货物税率17%,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65万元。

本期进项税额控制数=60+100*17%+10*7%=34.2<65

初步判断申报不实,有虚抵进项的嫌疑,具体哪些方面的问题,有待核实。

二、所得税评估分析

(一)所得税税收负担率

1.含义

所得税税收负担率是应纳所得税额与利润额之间的比值。

2.计算公式

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

3.应用

运用该指标与纳税人所属的当地同行业情况进行横向比较,以及与纳税人历史数据(上期、去年同期)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应纳所得税额是否正常。

例:某企业申报本年度企业所得税,其申报应纳所得税额750万,该企业本年度利润总额2359万。已知所属行业本年度平均税负42.3%,该企业上年度税负水平41.5%

该企业本年度税负率=750/2359=31.79%

比较结果:低于同行业和上年度的税负水平,且差异较大。初步怀疑存在少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的问题。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核实。

(二)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

1.含义

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是应纳所得税额与主营业务利润之间的比值。

2.计算公式

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

3.应用

当企业的大部分收入和成本费用支出来自于主营业务,这指标的评估较准确,通过与预警值、同行业同期、本企业基期所得税负担率比较。如果偏低,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的问题。

例:某企业本年度申报应纳所得税额63.4万,主营业务利润215万。已知当地所属行业同期利润税负率35.2%,该企业上年度利润税负率36.8%,设置预警值36.5%

该企业本年度利润税负率=63.4/215=29.49%

通过横向、纵向以及与预警值比较,明显偏低,需进一步分析利润税负率异常是否存在主观故意的因素。

(三)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

1.含义:应纳税所得额的变动额与基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值。

2.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评估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基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基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3.应用

尤其是在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前后,该指标的运用更为有效。

如果该指标变化比较大,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列成本、人为调节利润、费用配比不合理等问题;

例: 2009年是某企业享受减半征收税收优惠的最后一年,本年度申报应纳税所得额350万,而该企业08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50万。

09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300/50=600%

企业可能将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调节到09年度,以更多地享受税收优惠,因此需要对收入、费用类帐户作进一步的分析。

(四)所得税贡献率

1.含义

所得税贡献率是应纳所得税额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比值。

2.计算公式

所得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额/主营业务收入

3.应用

测算纳税人实际的缴税情况,并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或者与当地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比较,初步衡量纳税人的申报数据是否出现异常,以确定是否有进一步评估的必要。

例:某企业09年度申报所得税额为80万,该企业本年度主营业务收入342万, 05年度行业所得税贡献率33.8%

该企业所得税贡献率=80/342=23.39%

计算结果远低于同行业的标准值,企业可能存在少计或不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的问题。

(五)所得税贡献变动率

1.含义及公式

所得税贡献变动率= 评估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

2.应用

进行所得税贡献率的横向、纵向比较,判断评估期所得税贡献率的变化是否正常,从而推断当期所得税贡献率是否符合标准,为以后的调查核实提供依据。

例(承上例):该企业08年申报应纳所得税额96万,主营业务收入402万,所属行业04年度的所得税贡献率35%

04年度所得税贡献率=96/402=23.88%

该企业所得税贡献变动率=23.39%-23.88%/23.88%=-2.51%

行业所得税贡献变动率=-3.42%

纳税情况没有异常,不过还需与其他指标结合分析。

(六)所得税负担变动率

1.含义及公式

所得税负担变动率=(评估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

2.应用

通过与其他相关数据变动的比较发现异常

例:某企业本年度所得税负担率为21.79%,上一年所得税负担率41.5%;本年度所属行业所得税负担率为42.3%,上一年行业所得税负担率41.2%

该企业所得税负担变动率=-23.40%

所属行业所得税负担变动率=2.67%

该企业税收负担率降低了,但所属行业税收负担料增加了,因此初步判断所得税申报异常,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深入评估分析。

(七)生产经营收入的评估分析

1.计算公式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

通过该指标一方面看是否有变动异常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可与所属行业的平均水平作比较,看差异是否过大。从而初步判断所得税申报是否存在问题。

2.应用

例:甲企业09年度纳税申报数据中,主营业务收入490万,08年度纳税申报数据中,主营业务收入630万,设置的预警值为25%

09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490-630/630=-22.22%<0,说明可能存在少计收入的问题,需结合其他指标分析收入减少的原因是否正常,最后得到确切的结论。

(八)劳务收入的评估分析

应税劳务的划分一般以提供的劳务是否超过12个月作为划分标准。这里主要针对超过12个月度劳务收入进行评估。

1.计算公式

本年确认的劳务收入=劳务总收入×本年度末劳务的完成程度-以前年度已确认的收入然后与纳税人申报的情况对比,看是否存在异常。

例:某企业09年度中核定的劳务收入3000万,09年末已完成75%,以前年度已确认的劳务收入500万。09年申报劳务收入1300万。

本年度确认的劳务收入=3000*75%-500=1750万,申报收入明显低于估计收入,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需进一步分析。

2.不同劳务收入的评估分析方法

不同类型的劳务收入的确认,税法的规定有所不同,因此分析时需分类进行,不同项目的劳务收入的分析也各有所侧重。

1)安装费收入

税法规定,如果安装费是与商品销售分开的,则在年度终了根据安装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如果是商品销售的一部分,则应与销售的商品同时确认收入。在分析时,首先分析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中是否存在安装费收入,若存在安装业务,要调查安装费的计算方式,并检查在对销售收入确认的同时,是否对安装费做了如实、规范的确认。

2)特许权费收入

特许权费收入包括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及专门技术等方面的收入。税法规定:属于提供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的部分,在所有权转移时确认收入;属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部分,在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尚未确认的特许权费收入通过递延收益核算,在核实时首先对纳税人的特许权费收入进行划分,看属于哪一部分,从而看收入确认时间是否符合规定;另外核实递延收益,看有无将确认的特许权费收入计入其中,达到少缴、晚缴。

例:甲、乙企业达成协议,甲允许乙经营连锁店。协议规定,甲共向乙收取特许权费90万,其中,提供家具、柜台等收费35万,这些家具、柜台成本32万;提供初始 服务,如帮助选址、培训人员、融资、广告等收费37万,发生成本25万;提供后续服务收费18万,发生成本6万。假定款项在协议开始时一次性付清。

甲收到90万时,其中72万作为预收帐款,18万作为递延收益;

家具、柜台的所有权转移时,确认35万收入;

提供初始 服务时,确认37万收入;

后续服务提供时,再确认收入。

3)定期收费

定期收费是指企业与客户签定合同,长期为客户提供一种或几种重复的劳务,客户按期支付劳务费。税法规定,对于定期收费,应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在进行核实时,重点注意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并核对当日的帐目情况。

例:某物业管理公司和某住宅小区物业产权人签定合同,为该住宅小区所有住户提供维修、清洁、绿化、保安及代收房费、水电费等服务,每月末收取劳务费5万元。该公司应在每月末将收取的劳务费确认为收入。

在对每月申报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5月、6月都没有对劳务费作收入处理,原因是小区物业产权人5月、6月没有及时支付劳务费,而是在7月一次性支付了3个月劳务费。 5月、6月不作收入不符合税法规定,应按合同规定日期确认收入。

(九)建造合同收入的评估分析

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资产(如房屋、道路、桥梁、水坝、船、大型机械设备)或者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数项资产而订立的合同。

1.评估分析指标

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完工程度)-以前年度累计已确认的收入

2.应用

通过完工进度计算确认的收入,并与申报的收入进行比较,如果相差较大,说明申报的收入异常,可能存在少计收入的可能;如果差异不大,说明申报的收入基本正常。

例:某企业2009年度,核定的合同总收入1500万,本年度完成45%,且以前年度已确认的合同收入300万。

2009年度确认的合同收入=1500*45%-300=375

该企业申报的合同收入257万,低于估算的收入,初步确定合同收入的确认存在问题,需进一步分析,了解收入不符的原因,合同收入确认哪些环节出了问题。

(十)转让固定资产收入的评估分析

固定资产转让一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进行核算,如果余额在贷方,表示已经获得转让固定资产净收入,应该依法纳税。

1.评估分析指标

对固定资产的评估分析主要通过固定资产净值的变化情况来进行的。

固定资产净值变动率=(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

2.应用

如果企业本年度未新增固定资产,而固定资产净值的减少额大于累计折旧的增加额,说明固定资产有所减少,应进一步核实减少固定资产是否在营业外收入有反映。

例:对某企业09年度的固定资产的收入情况进行评估。已知04年末固定资产净值6000万,年初为8000万,而年末的固定资产较年初却增加了。

固定资产净值变动率=6000-8000/8000=-25%,而累计折旧变动率18%,可见,固定资产增加了,而固定资产净值的减少额大于累计折旧增加额,说明04年度固定资产有减少情况,再看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收入,分析是否存在隐瞒固定资产收入问题。

(十一)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及其他财产转让收入的评估分析

一般通过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投资收益进行核算。在实际工作中,纳税人主要存在以下不规范处理:转让财产收入不入帐或部分入帐、溢价转让有价证券或股权收入不入帐、以实物投资获得股权转让而实现的评估增值部分不入帐;利用关联企业转移财产转让收入或人为扩大转让成本等。

(十二)成本类评估分析指标

1.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

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产成品成本

通过与设置的预警值比较,如果差异过大,说明企业在成本类帐户的处理上可能多少存在问题。

如果大大高于预警值,说明可能存在帐外销售和虚购材料,增加成本的问题;如果大大低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多列产成品成本中的工、费问题。

例:某企业09年生产共投入原材料3000万元,最后结转的产成品成本6000万元。行业物耗率预警值为75%

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3000/6000=50%,结果远低于预警值,说明其他成本项目可能存在多列问题。

2.原材料投入产出比率

投入产出比率=当期原材料投入量/单位产品原材料使用量(单位定额)

估算的生产能力与纳税申报的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看差异是否过大,尤其当申报数据大大低于估算值时,说明存在少计产成品的可能,从而隐瞒收入。另外运用该指标可推算销量,结合平均售价,可对销售收入进行评估分析。如估算的销售收入大于申报的销售收入,则可能有隐瞒收入的问题。

例:某企业05年度投入原材料3500万,行业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使用量预警值为75%,则:投入产出比率=3500/75%=4667万元

核实申报数据2000万,远低于估算的生产能力,说明存在少计产成品的可能,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

3.在产品成本

    结算期末的实际数=审查时在产品实际盘点数-本期投产数+本期完工数

需要进行实地盘点,并结合产品成本明细帐,另外要了解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按耗用原材料费用计算;约当产量法;按定额成本计算)。这样把推算结果与帐面上的在产品成本比较,从而判断企业对在产品的核算是否存在问题。

4.出库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通过计算主营业务成本率(根据申报数据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所设置的预警值或行业平均值或同行业其他企业比较分析,同时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从而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少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例:某企业09年度纳税申报数据中生产成本总额260万,其中耗用原材料150万,08年度申报数据中生产成本总额200万,其中设置的原材料耗用率预警值为60%,成本变动率预警值为20%—25%,运用成本类分析指标进行纳税评估。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30%,超过预警值范围原材料耗用率=57.7%,说明成本申报异常。

例:接上例,该企业09年度纳税申报数据中生产成本总额350万,其中耗用原材料160万,设置的预警值不变。对09年度成本评估。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34.6%>25%,原材料耗用率=45.7%,原材料耗用率低于预警值,成本变动率超过预警值,企业可能存在多计产成品成本的问题。

(十三)期间费用评估分析指标

1.营业费用

1)含义:营业费用是纳税人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费用。主要项目有运输费、装卸费、包装 费、保险费、广告费、展览费、销售佣金、代销手续费、经营性租赁费以及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福利费、差旅费等。

2)评估分析指标:营业费用变动率,同时结合收入变动率进行配比分析

例:某企业09年度营业费用75万,管理费用50万,财务费用45万,该企业08年度三项费用分别为50万、40万、40万,设置的预警值相应为30%。运用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指标进行纳税评估。

营业费用变动率=50%>30%,说明可能存在多列营业费用的问题。

2.管理费用

1)含义:管理费用是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而发生的费用。包括提取研发费、社会保障性缴款、劳动保护费、业务招待费、提取上交的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开办费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坏帐损失、房产税等税金、消防费、绿化费等。

2)评估分析指标: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变动率

例:某企业05年度管理费用50万,该企业04年度管理费用40万,设置的预警值相应为20%。运用管理费用变动率指标进行纳税评估。

管理费用变动率=25%>20%,说明企业可能存在多列管理费用的问题。并可对管理费用率计算控制数。

3.财务费用

1)含义:财务费用,是指纳税人为筹集经营性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其他非资本化支出。

(2)评估分析指标:财务费用变动率

它是本期财务费用与基期财务费用的差额再与基期财务费用的比值。这个指标反映了财务费用的变化情况,是根据纳税人申报数据分别计算的,并与所设置的相应预警值作比较,如果财务费用变动率与前期相差较大,从而初步评估申报年度纳税人财务费用的列支是否正常。

例:甲企业2009年度纳税申报数据中财务费用为45万元,该企业2008年度财务费用为40万元。设置的预警值相应为20%。运用财务费用变动率指标进行纳税评估。

财务费用变动率=125<20

以上结果表明,甲企业2005年度财务费用的列支基本正常。

(十四)纳税调整项目类评估分析指标

1.弥补亏损的评估分析

企业所得税法对亏损弥补作了一些基本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5年内不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期限计算。 这里所说的亏损,不是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亏损额,而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亏损额经主管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定核实调整后的金额。

亏损弥补的含义有两个:一是自亏损年度的下一个年度起连续5年不间断地计算;二是连续发生年度亏损,也必须从第一个亏损年度算起,先亏先补,按顺序连续计算亏损弥补期,不得将每个亏损年度的连续弥补期相加,更不得断开计算。

2.联营企业分回利润的评估分析

对联营个业分回利润的评估分析指标主要是将分回的利润还原成应纳税所得额,

具体计算公式为:

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投资方分回利润额/1—联营企业适用税率)

应补税款=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投资方税率联营企业税率)

运用计算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与企业已计算出的结果比较,看二者是否存在差异,如果二者存在差异,说明企业的申报数据存在问题,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3.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的评估分析

评估分析指标=纳税人申报的公益性、救济性捐赠扣除额/本年度调整前的会计利润

一般情况下,将计算结果与限额比例相比较,如果和标准值相差过大,则说明纳税人可能超额列支了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的扣除额,需要作进一步的评估分析,以找出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