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 人肉:华夏与蛮夷戎狄融合的具体过程(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53:11
关于[华夏与蛮夷戎狄融合的具体过程(六)]的字幕:
  • 刚才我们讲的华夏周边民族也就是蛮夷戎狄华夏化的一些事例,讲到了楚国,那是南方的,叫蛮夷,或者叫荆蛮,讲到了戎人,在晋国的戎人,戎子所表现出来的华夏化的一种程度,
  • 那是在北方的戎人。那么刚才讲到郯子,郯子,有人说他是华夏族,那一般的说起来不是,他是东夷之人,为什么呢?因为孔子就听了以后,听了传说,孔子当面没见他,听了贵族们讲,郯国的郯子,他讲他们的祖先用鸟官,用鸟的名字来命官,
  • 讲得非常有道理,他是从黄帝讲起的,内容非常丰富。孔子大为惊叹,说这一个人可以当我的老师,我要拜访他。果然,孔子拜见了他,向他请教,他也讲了一些什么内容,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是孔子他有一个感叹的话,
  • 他说的“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这个话是在历史上很有名的,“天子失官”,就是中原地区的,特别是贵族,乃至于国君,那在周天子那里的,“失官”,就把学问已经丢掉了,一些历史事实搞不清了,但是,“学在四夷”,它作为一种学问,存在于周边的民族,
  • 周边的民族认为是文化落后的,蛮夷戎狄嘛!所以孔子借助了郯子听了他所讲的内容,有这样的感叹。所以我认为郯子至少他的祖先是东夷之人。那么现在我再讲第五个例子,就还有西方,那么南、北、东都讲了,西方,
  • 西方是戎狄之人聚居的地区。当然,周朝在那里发源,那么周朝的祖先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周朝的人可能是羌人的后裔,和戎狄是同源,这是一种看法。那么我要讲的是秦国,因为原来的周朝,西周后来灭亡了,就逃到东边来,
  • 建立了东周,在洛阳。那么西边那块土地,也就是今天以西安为中心,渭水流域那一带地区,原来是戎狄之人很多。当时帮助周王室东迁的有一位,就是秦襄公,是秦的祖先,他受封当了诸侯,因为有功受封当了诸侯。
  • 慢慢地在那里扩大地区,后来发展起来,就把渭水流域的大部分统一了,那么这就是秦国,历史上的秦国了。那么这个秦的祖先是什么人呢?有人说他是东夷之人,也有的说的是西戎之人,总而言之,没有说他的祖先是华夏之人的,没有。那么后来他在那个地区
  • 建立了国家,发展了,那当然,至少他的群众是戎狄之人。那么这个国家后来发展得还是比较快的,因为到了春秋初年,已经有了用文字记载历史的事情,那就说明了他用文字了,用的什么文字呢?应该是用了中原的文字,
  • 和华夏地区使用的,我们现在考古学上发现的甲骨文,应该是同一个系统的文字,但是现在没找到。历史上记载,“有史以记事”有史官来记载秦国的大事情,那是公元前753年,
  • 那是春秋初年。后来,到了公元前409年,下了个命令,国君下命令,“令吏”,让官吏们“初带剑”,开始可以身上配着个剑,剑是一个防身的武器,也是一个装饰品,也是一个贵族高官的标志,配着一个剑,那么这种装饰,这是中原地区的装饰,
  • 特别是华夏族贵族的装饰。那么在秦国也有这样的记载,那么这个记载是不是说的他得学人带个剑?不是。就是在官僚贵族中一种华夏化的表现,它不是一把剑,它是一个服饰,服装,很讲究了,学习华夏。是这么样来看待。那么后来,
  • 这个国家就进行了很多的改革,都是学习中原的,比如我举个例子,中原地区的很大的社会改革就是赋税改革。比如齐国进行赋税改革,叫 “案田而税”,按照田地的多少,产量的高低来纳税,叫“案田而税”,也叫“相地而衰征”了这是齐国。
  • 鲁国叫“初税亩”,什么叫“初税亩”呢?开始税亩,开始按照你的土地的亩数,亩的大小,产量高低来纳税,这是历史上有名的,这就是在春秋的中期。那么到了春秋的末年,公元(前)409年,秦国也发生了叫“初租禾”,
  • 开始让按照土地产量高低来租禾,禾是庄家。就是根据你的产量高低,土地多少来纳税,“初租禾”和“初税亩”这不是意义是一样的嘛!所以西方的秦国不光他的祖先,统治者的祖先,或者他的群众是属于哪个民族,总而言之,原来不是华夏族。是,有人说,
  • 他的祖先是东夷之人,反说他的群众是西方的戎狄之人。那么那个地区也是在华夏化。那么我这五个例子就包括了中原地区的东西南北的各个民族都在华夏化,为什么呢?那就是因为华夏文化高度发展,它是一个软实力,它文化影响力很大,几百年的潜移默化
  • 就使得周边的民族很多的认同这种文化,认为这种文化很好就接受了,那么他们也就被改造了,改造变成华夏族的一部分。那么到了战国时期,是七个大国,齐、楚、燕、赵、韩、魏、秦,是七个大国,
  • 那么七个大国,哪个大国说我是蛮夷之人,没有。都是认为我们是华夏人,以华夏文化自居,以华夏文化的继承者自居。为什么呢?因为到了战国时期,这些国家,这些大国基本上都华夏化了,这就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就完了。第三个问题,我就讲一下,战国时期,
  • 就是西周、春秋、战国,现在就讲战国。战国是个什么样呢?战国是战争很多,为什么叫战国呢?就是因为天天打仗,那些大国不打仗也是准备打仗,打起来更要打仗,所以,天下分为战国七,天下打仗的国家是七个,七大国。“燕处弱焉”
  • 在这七大国里边谁最弱呢?燕国,北京地区的燕国,它的力量是最弱的,这是古人这么评论。那么战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转变来的呢?是由春秋转变来的,那么我现在就讲第一个问题,孔子、司马迁,他们对于春秋时代是怎么评论的。
  • 他们认为,春秋时代是一团糟,一天到晚打仗,“春秋无义战”。比如孔子怎么说呢?“天下有道”,这个“天下有道”,就是和平时期,就是按照文武周公的道理办事,那么这样的天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是制礼作乐,是典礼,征伐是打仗,边疆民族
  • 和他们叛乱了,斗争了,需要征服,都是由天子下命令的,那么“天下无道”,春秋时代是天下无道,周天子从西安那一带被赶回来,赶到洛阳去了,也不行了,那么诸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这是天下无道,不按照文武周公的道理办事。那么“礼乐征伐”下命令,或者干什么大的活动,
  • 谁来下命令,“自诸侯出”,是诸侯说了算。齐国、晋国这些大诸侯他们说了算,这是天下无道的时候,这是孔子的评论了。总起来,孔子写了一本《春秋》后人做了一些解释,那就是叫《左传》,那么这上边记载了多少事情呢?
  • 说的春秋时代“弒君”杀了国君“三十六”,亡的国家“五十二”。那么还有些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就是逃跑了也不能当国君了,到处乱跑了,逃难去了,数不清。为什么呢?司马迁就评论说了,这就是“君不君则犯”
  • 君也不是个君了,国君不是国君了,那么下边就犯上。“臣不臣则诛”,臣也不像个大臣了,对于君也不礼貌,那么国君就杀他。父不父则无道”父亲不像个父亲,“子不子则不孝”那儿子也不像个儿子,也不孝。总而言之,“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这是天下最大的罪过,四条:
  •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春秋时代,在他们看是一塌糊涂,所以孟子说的“春秋无义战”,春秋打那些仗,没什么道理,“无义战”,都是相互打。那么这就是春秋时代的一种状况,可是,这是一种历史现象,社会发展了,在那个时代也是必然的。
  • 那么,现在我就讲一讲战国时代怎么样,人们的一个大的思想变化,就是这个国家观念。大家都知道,战国时代是一个大改革的时代,魏国,首先进行改革的就是战国初年李悝实施改革。那改革是很有效的,
  • 主要的改革的方向废除旧的“分封”制度,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度,要因人为仕,就是不再论身份而选拔贤才,任命他为当官僚,这是一个发展的方向。另外还有“尽地力”就是发展农业生产,再就是还有其他的了,
  • 比如像制订了法律,这是比较好的法律,叫“六律”,六条法律,这是在魏国进行改革,行之有效。所以魏国在战国初期是最强大的国家。魏国。那么还有改革的,比如楚国,帮着楚国改革的就是吴起,帮着楚国进行改革,
  • 也改革得很好,主要的改革方向也是废除贵族政治。他说过去搞分封,分封的官僚,三代,他爸爸受封,他儿子,到了他孙子时候,就把权力给他夺过来,“三世而收爵禄”,把那些贵族弄到边疆地区,让他去劳动改造,让他去受苦,不能够光享受,
  • 这是吴起搞的改革,也行之有效。反正总而言之这样的改革行之有效。较晚改革的是秦国,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那不是废除贵族政治,实行“二十级爵”,不要封诸侯,实行郡县制,土地可以买卖,这就是商鞅改革。这在历史课本上都讲,
  • 我不讲了。我要讲这个时候人们的一个大的思想变化,就是这个国家观念。古代的国家,“国”和“族”是不分的,比如华夏族,华夏族,他是一个大的民族,但分为诸侯国,他认同的是华夏族,虽然是他们各个国家也打仗,
  • 但是,如果要是和周边民族打的话,他们还会联合起来。那么这一种观念它是“国”和“族”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我们简单地说,中国的这个国家观念什么时候形成的呢?这个“国”是后来的概念,那么最早这个观念那时候是和“族”联系在一起,
  • 那么当时人的世界观,不像现在地球多大,那个时候,他所了解的范围是一个平面范围。四周是海,东西南北海围着,中间就是天下,大陆是天下,所以西周时期的国家观是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普天之下”,
  • 就是四海之内这块大土地,“莫非王土”,都是国王的土,国王的土地,国王是谁呢?就是周天子。土地都是他的,土地国有。“率土之滨”什么叫“率土之滨”呢?四海之内在水边上以内的人,叫“率土之滨”,这些人“莫非王臣”,都是国王周天子的臣民。这就是他们的国家观,可是这个周天子,
  • 西周的后期出了几个坏国王,周厉王,特别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了。那是一个昏君,政治很黑暗,为了让他的妃子笑一笑,点起了烽火。烽火是军事用途的,如果敌人来了以后,点上烽火好招兵,让各路诸侯来勤王的。
  • 那么他为了让妃子笑一笑,他就随便让当兵的点起火来,那么妃子是笑了,可是这样地骗诸侯行吗?后来犬戎,少数民族打进来,那么把他的国都丰镐糟蹋得一塌糊涂,一片瓦砾,妃子也被抢走了,周幽王也被杀了,所以周幽王的儿子
  • 就赶快在诸侯们的护送之下,逃到洛阳,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就是叫东周。那么东周时候天子行吗?根本就不行,很弱,依靠别的大诸侯来帮助他。那么这个时候,是不是还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呢?说是这么说,但是诸侯们说什么呢?什么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变成“封略之内”,你封的诸侯国内的土地,都是诸侯国的国君,不是周天子的。“食土之毛”,食土地上长的庄稼的人,“谁非君臣”,都是国君的臣民,不是周天子的臣民了。那么由“王土”到“君土”,由“王臣”到“君臣”,
  • 这是个时代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观已经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是各个国家,各个诸侯国有自己的国家观,就是“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这是很大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天下分裂为众多诸侯,各自为政。到了战国,战国的国家观更往前发展,是孟子说的。孟子怎么说呢?“诸侯”,
  • 刚才不是讲到国君是诸侯,“诸侯之宝”,他有三宝,“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那么“土地”、“人民”、“政事”是诸侯的三宝,什么叫“土地”呢?他能够保住土地,这就是一宝,国家的疆土你要保,要保住你的人民,不要饿肚子,好好地种地,天下太平,这是第二宝,第三宝就是管理政治,把政治不要管得太混乱了,这也是宝。那么你看,由原来的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后来的“封略之内,何非君土”到这儿了“土地、人民、政事”这是国家观逐步在发展。这个“土地、人民、政事”到了秦始皇时代,就是国家、土地有四边,东边到东海,西边到哪了,南边到哪了,北边到哪了。那么人民,那就是他统治下的人民,政事是他的政治,建立什么样的政权,怎么样来管理,
  • 这就是中国的国家观在周朝,西周、东周这八百年,到战国,八百年的国家观的发展。那么各个时期的政治改革,也是在这个国家观的指导下进行改革的。所以到了战国时期,不谈民族问题,大家都是华夏族,不谈民族,政治上进行改革,都是按照刚才讲的“土地、人民、政事”按照这样的要求来改革。那么都建立了一些大国,主要的改革的目的富国强兵.要国家富庶起来,能打仗,
  • 强兵更是为了打仗,讲的就是这个。所以那个战争越来越频繁,国家越来越大,小国都灭掉了,形成七个大国。最后,南方楚国最大,占领了长江流域,一直到广东、广西那边了,北边过了淮河流域,往北推进到山东、河南。秦国往东打,出了陕西,到了山西,一直到了河南的西部,
  • 到了河南的东部,打到今天的河北一带,这是秦国。那么其他的七国,韩、赵、魏、燕国那不行,以后叫秦国给灭掉了。秦国在灭这些国家的过程中解决了楚国的问题。秦国灭楚国的时候,带着六十万大军,就是王翦带着六十万大军,秦始皇,那个时候叫秦王了,
  • 亲自送行,那就是和楚国进行决战。那么楚国,国王被捉了,被杀了,连楚国的大将就是项羽的爷爷被杀了,那个战争打得多残酷,这个样,秦始皇实现了统一。那么这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已经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个太老掉牙了,是按照“土地、人民、政事”,那是天下怎么能太平,孟子说的,要“定于一”,要统一起来就太平了,你不统一行吗?分裂割据一天到晚打仗。所以,秦始皇最后,秦王就实现了他的愿望,打了十年仗,灭了六个国家,建立了秦朝。
  • 那么,秦朝建立的过程中,是不是这里边进了一个少数民族,七个大国是主要的,都以华夏族自居,那山区也有少数民族,如蛮人,湖南、湖北,山里边有蛮人,那么江西、浙江、福建有越人,广东有越人。
  • 是有,但是基本群众是华夏族,所以,秦始皇统一,就民族学来说,也是汉民族、华夏民族成为统一的民族的标志。那么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为什么叫汉族呢?秦始皇统一了以后,这个国家统治了十来年就灭亡了,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赋税太重,徭役太重,
  • 老百姓受不了,陈胜、吴广一起义,旧贵族也跟着反抗,秦朝灭亡了。后来这四百年,从刘邦开始,经过汉武帝,刘秀,东汉的刘秀那么他们的统治合起来四百年,把秦始皇奠定的这一个疆域重新加以开拓,加以发展,就使得秦汉建立的
  • 这一个大的疆域稳定下来,发展了四百年,就使得华夏族转成现在的汉族。所以为什么叫汉呢?就因为西汉、东汉合起来四百年,就叫汉人、汉人、汉人,叫民族那就汉族,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秦汉这四百年
  • 是汉族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一个奠定时期。汉民族最后形成从西周算起的话,到秦始皇统一是八百来年,再加上两汉四百年,是一千来年,使汉族形成一个稳定的人类共同体。这个课我就讲到这了,反正大家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意见,
  • 可以提出来,多多地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