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10隐藏app图标软件:“止观”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2:37:23

“止观”简介

[2011-3-15]

  

止观是中国的译音,梵语名奢摩他(Samatha),译云止;梵语名毗钵舍那(Vipasyana),译云观。止即是止于谛理不动之意,也就是止息妄念的意思。观是观照,观智通达,能够契会真如。若就所修方便而言,止属于空门和真如门,缘无为之真如而远离诸相;观属于有门和生灭门,缘有为之事相而发达智解。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则止在前,先伏烦恼,观在后,后断烦恼,正证真如。而止观是二而不二的,以法性寂然即为止,法性常照即为观。观必寂然,观就是止;止必明静,止就是观。

佛陀在《解深密经》中指出:三摩地有修持小乘道的“声闻者之三摩地”,修持大乘道的“菩萨之三摩地”,及修持禅定直至究竟圆融的“如来或佛之三摩地”。这些又全涵盖于两种三摩地:“止”及“观”。在此经典中,佛陀对弥勒菩萨说:声闻圣者及诸佛、菩萨所具有的一切世俗及精神特质,都是“止”和“观”的成果。这说明了“止”和“观”的重要性,它们是一切禅修的根本。

1、“止”和“观”的涵义

“止”实际上是心专一地安住于一个对象上,所以没有许多念头升起,心因而变得非常稳定及平静,心安住于平和之中。但是,仅只使心保持专一并不是“止”的禅修,因为在真正的“止”当中,专注的对象应当是正面的。负面的对象会使贪执、瞋恚或愚痴等烦恼在心中升起,使心无法平静地安住在对象上。修持“止”可防止许多念头的纷纷升起。有些人或许会认为,“止”是一种无念的状态,甚而像是一块石头般。这是不正确的见解,因为在“止”的禅修中,心不仅非常平静及稳定,也非常清明,因此能分别及辨识一切现象,并把一切事物看得非常分明。这种特性即是“观”或“毗钵舍那”,它是经由“止”而开展出来的。

《宝云经》对“止”的本质或特性进行详尽的描述。诲经指出,如果心有许多念头,行者就无法专注于禅修的对象上,由于被念头分散了注意力,心就无法专注。如果心能不受念头干扰而专一不二地安住,行者就契入了“止”的境界。《宝云经》又说:“观”具有了悟的明性,清晰、分明地看见了一切事物;视相对的为相对的,视究竟的为究竟的,所以,行者如是地见到事物的真实本性,这就是“观”。“阿毗达磨”(论藏)大师世亲撰写了《宝云经》注疏。世亲说:在真正的“止”中,心安住于心。心变得如此放松,以致于能自然地、不为念头所分散地安住于心的自身之中。《宝云经》说:“‘止’是专一的心。”世亲的注疏解释道:“观”是“辨识现象”,意思是:一切事物都显现得非常清楚,有别于彼此。这就是“观”的本质。契入“止”和“观”之后,行者才能契入安住之心并明辨一切现象的真正禅定之中;若没有“止”和“观”的基础,行者无法契入真正的三摩地或禅定境界。

《摩诃止观》将止观各立三义,称为三止三观。止之三义,即:(1)止息义,谓烦恼妄想寂然而停息。(2)停止义,谓缘心谛理,系念现前而停住不动。(3)对不止止义,即对不止而明止之义。谓无明与法性不二,然称无明为不止,称法性为止,此乃就相待(相对)而论,为以不止而明止。观之三义,即:(1)贯穿义,谓利用智慧以穿灭烦恼。(2)观达义,谓观智通达以契会真如。(3)对不观观义,即对不观而明观之义。谓无明与法性不二,然称无明为不观,称法性为观,此乃就相待而论,为以不观而明观。同书又举出,止观具有相待(相对)与绝待(绝对)之义。相待止观包括上述之三止三观,即:(1)止息义与贯穿义乃就修门(实践门)上之断德(断烦恼德)而言。(2)停止义及观达义乃就智德(断烦恼后所生之智德)而言。(3)对不止止义及对不观观义乃就性德(本来的智、断二德为不二之法性之德)而言。绝待止观,又称不思议止观、无生止观、一大事止观。其非言说之道,非心识之境,灭绝绝灭之故,称为绝待止;颠倒妄想断除之故,称为绝待观。即超越对待之域,止观皆不可得,为言亡虑绝之境界;然若有四悉檀之因缘,则可有种种之说法。

2、“止”与“观”双修的必要性

行者或许会认为单独修“止”,或只修“观”而完全不修“止”是可能的。事实上,不论行者修的是佛教的哪一乘或派别,一定要同时修持“止”和“观”。我们可以用照明的酥油灯来说明例证。酥油灯的光非常清楚、明亮,要放出亮光,一盏灯必须具有稳定、不被风吹的特质;如果灯的火焰不光亮或不稳定,我们就看不到黑暗中的事物。同样的,要看见现象的真实本性,行者必须有清晰的了解,并能将心持久地专注于对象上;如果其中任何一项缺失了,事物的本性就无法被觉受到,行者必须同时具有“止”(不动荡的光)及“观”(明亮的火焰)。若两者兼具,行者就拥有专注于任何事物的全然自由,能净除一切烦恼染污,并开展所需的智慧;倘若行者只修持“止”而不修持“观”,行者将无法了解现象的真实本性,仅只能将心安住在某种事物上。如果只修"观"而不修“止”,行者将无法净除必须加以净除的恶业及恶习,因为缺乏“止”的“观”是不稳定的。所以,纵使了解“观”,行者的心仍然会被搅动。因此,行者必须同时拥有“止”和“观”。佛陀在经典及密续法教中都如此开示。

3、止观的渐进次第

那么,止观的修行是否有严格的次序呢?行者应该从“止”或“观”,或两者同时开始修持?答案是从“止”开始,然后再做“观”的修持,因为“止”是禅定的基础,且“观”是基于“止”。比如酥油灯的例子,“止”就像是酥油,“观”就像是置于酥油中的灯心,如果我们没有任何的油而试图点燃一盏灯,我们将得不到强烈的火焰;可是,如果我们的灯里有油,我们将得到强烈、稳定及明亮的火焰。同样的,行者必须有扎实的“止”做为禅修基础,然后开展“观”的禅修。  寂天菩萨在撰著的《入菩萨行》中,分别叙述了六波罗蜜多。寂天说:行者必须具有以扎实的“止”之禅修——行者已全然熟悉及习惯于极为平和的“止”境——为基础的“观”。如果我们的“观”具有这种甚深之“止”境,我们将能克服烦恼障。因此,我们必须先由“止”的禅修开始。在讨论禅修波罗蜜的那一章中,寂天说道:“观”的精要本质是毫不涣散、极为清晰的观见一切现象。这种辨识的智慧--妙观察智——视相对现象为相对的。

所以,具有妙观察智之后,行者能够见到心的真如本性。但是,行者必须先驯服自己的心,才能做到这一点。驯服的心表示:若行者想遣送它到某个地方,它就会去那儿;若行者想要它留在某一个特定的地点,它就会留在那儿。可是,我们从经验中得知,通常我们的心表现得仿佛它不属于我们,老是擅自徘徊到他处。所以,我们必须能完全控制自心,才能具有“观”的体悟而见到事物的本性。

天台智者大师,从南岳大师传受三种止观:第一是渐次止观,初浅后深,像登梯子升石阶一样。修的时候,最初要持戒,次修禅定,然后渐渐修实相。当时智者大师,曾按照这个义意和层次,说禅波罗密十卷。第二是不定止观,前后互更,像金刚宝在日中的时候一样,现象不定,无别之阶位,也随众生根器不同,或前浅后深,或前深后浅,或浅深事理顿渐不定,智者大师曾依之说六妙门一卷。第三是圆顿止观。一念具足空假中三观,缘真俗中三谛理,初后不二,自最初缘实相,至于最后,都是行解具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