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注册:安德义德行卷4——宁静篇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4:55:29

安德义德行卷——宁静篇解读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作者:安德义

【题解】

浮躁是做人的大忌,宁静是做人的修养,浮躁者急功近利,多有短视,只知眼前,不见未来,宁静者负重致远,眼光犀利,既知眼前之艰难,也知未来之曙光,浮躁者心浮气躁,恨不能九天揽月,五洋捉鳖,凡事期寄于一蹴而就,愿望大,着力少,恨他人名声大,财富多,怨天道不公,怨人道不平,从不不怨自己功力不够,静力不够,宁静者,多有实际行动,少有空幻不着边际之浮想,宁静者也有目标,也有理想,但他从不怨天,也不尤人,他知道只有耕耘,才有收获,耕耘与收获从来就是孪生姊妹,谁也离不了谁,耕耘者不可能没有收获,收获者不可能没有耕耘。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有仁德修养的人,从来就有宁静修养之气。诸葛亮在告诫他儿子时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宁静是修养,宁静是品德,宁静可以致远,宁静可以成学,宁静可以励志,可以励精。宁静是修身是要务,宁静是心静,不是身静,身静心不静,不是宁静。明代思想家吕坤说:“沉静非缄默之谓也,意渊涵而态闲正,此谓真沉静,虽终日言语,或千军万马中相攻击,或稠人广众中应繁剧,不害其为沉静,神定故也。一有飞扬动扰之意,虽端坐终日,寂无一语,而色貌之浮,或意虽不飞扬动扰,而昏昏欲睡,皆不得谓沉静。”意念渊深静穆态度闲雅端正,才是宁静的真含义,端坐终日,寂无一语,心浮气躁,杂念纷呈,用志不专,皆不得谓真沉静。培养青年学子宁静之心,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原文】

1、子曰:“知者乐水①,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篇》

【注释】

①知:通“智”,聪明。乐(yào):喜欢。

【翻译】

孔子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解读】

本章谈孔子第一次提出“宁静”的概念。

知者,仁者,互文足训,不能分开解释,不能说知者喜欢水就不喜欢山,也不能说仁者乐山就不乐水,应该说仁者智者,既乐山,又乐水。“动”“静”“乐”“寿”,均是互文。本节应从三个方面去谈, 一是仁者智者何以乐山水,二是何以要“动、静”,三是何以“乐而寿。”限于篇幅,本章仅谈智者为什么喜欢水,仁者为什么喜欢山,关于山水的论述,尤其是水,前人论述颇多,兹摘录数则以备读者流览:

关于“智者乐水”:

1、子贡曰:“君子见大川必观,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偏与之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所不及者死,似仁;其流行痺下倨句,皆循其理,似义;其赴百仞之溪,不疑,似勇;浅者流行,深渊不测,似智;弱约危通,似察;受恶不让,似贞;苞裹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必出,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厉;折必以东西,似意;是以见大川必观焉。 《大戴礼记•劝学第六十四》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关于“仁者乐山”:

子张曰:“仁者何乐于山也?”孔子曰:“夫山者,嵬嵬然。”“嵬嵬然,则何乐焉?”“山,草木生焉,鸟兽蕃焉,财用殖焉,生财用而无私,为四方皆伐焉,每无私予焉。出云风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此仁者之所以乐于山者也。”  《太平御览》四百九十引《尚书大传》

【原文】

2、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③,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④,险躁则不能治性⑤。年与时驰⑥,意与日去⑦,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⑧。

诸葛亮《诫子书》

【注释】

①夫:发语词,没有意义。  ②静以修身:以静修身,以:介词,“用”、“凭借”的意思。  ③非……无……: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无以,“无所以”的省略,即“没有……的方法、方法”。直译则是“没有淡泊则没有明志的方法”。  ④淫慢:过分的怠慢。  ⑤险躁:急躁,浮躁。  ⑥年与时驰:年龄与时间同时飞驰。  ⑦意与日去:意志与时间同时离去。 ⑧将复何及:将又怎么赶得及呢。

【翻译】

君子的行动,用宁静修炼身心,用俭朴培养品德,不以淡泊没有办法明确远大的志向,不以宁静没有办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需要宁静,才智需要学习。不学习没有办法扩大自己的才智,不立志没有办法成就自己的学业。过分的懈怠则不能磨励自己的精锐之气,过分的急躁则不能锤炼自己的性格。年华随时间而飞驰,意志随时间而消磨,于是枯槁败落,一代不接一代,悲凉地困守着自己的破旧的房子,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解读】

本章记载诸葛亮第一次提出的“宁静修养身心”。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本章是写给他儿子的一封书信,告诫他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孔子时代提出了“仁者静”的概念,孔子亦未展开论述。“静”之一字,尽管在《论语》中仅仅出现一次,但宁静浩瀚之气却贯穿《论语》的始终。“静”字内涵扩大,直接用于修身,当属诸葛亮首次提出,“以静修身”。“宁静”当是儒家修养心性的重要内容。

“夫君子之行”一句总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两句分叙,以宁静修养身心,以勤俭培养品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两句分承“淡泊”和“宁静”。淡泊于名利,淡泊因养德而成。宁静于心定,宁静因修身而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无……”两个双重否定句,否定之否定便是肯定,强调。强调“淡泊”是“明志”的唯一条件,强调其唯一性、重要性。淡泊不为俗务所蔽,方能志存高远;宁静不为喧嚣所动,方能致远不泥。“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迭进一句,强调“学”、“静”是“学”的内在条件,“才”是“学”的外在结果,“学”由“静”而成,“才”由“学”而得。“学”“静”“才”“学”四者之间构成循环因果,因静而学,因学而才,因才而学,因学而静。四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但“静”却是根本。“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是“广才”的唯一途径,连孔子都说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可以“广才”的唯一之途在于“学”。“学”与“志”又相因相生,“志”又是成学的唯一条件,胸无大志,难能成学。“志”乃“学”之因,“学”乃“才”之因。反之“才”是“学”之果。“学”是“志”之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非……无……”,又是两个双重否定句,强调“学”为“才”之因。肯定“志”乃“学”之因,强调“志”,强调“学”。这两句承“淡泊明志”句。“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淫慢”,过分懒堕,懈怠。懈怠因宁静涵养之气不够,静定持敛之功不到,所以懈怠淫慢,因其懒堕则不能磨励自己的精锐之气。“险躁”,急迫,浮躁。心浮气躁内无宁静之功,外无神定之态,心气翘任浮薄,因其险躁则不能陶冶锻治自己的浮躁性格。“则不能”、“则不能”两两相应,构成一组对仗工稳的对偶句。这两句紧承“宁静”、“致远”句。前面从道理上讲,从诸多因果关系上讲,以下各句进一步从时间上讲“宁静致远”,“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作者一改严谨论证的口气。用感叹叙述性的口吻。岁月悠悠,时光飞驰,年齿骤长,意志日渐衰竭,终至于枯槁败落,一年不接一年,一代不接一代,悲天悯人,困守穷庐,茕茕孤独,后悔亦无回天之力,“将复何及”。

【原文】

3、沉静非缄默之谓也①,意渊涵而态闲正,此谓真沉静。虽终日言语,或千军万马中相攻击,或稠人广众中应繁剧②,不害其为沉静③,神定故也。一有飞扬动扰之意,虽端坐终日,寂无一语,而色貌自浮,或意虽不飞扬动扰,而昏昏欲睡,皆不得谓沉静。

明•吕坤《呻吟语•存心》

【注释】

①缄默:缄:封口。默:沉默。  ②稠人:众人,很多人。繁剧:繁忙,急剧。  ③不害:不妨碍。

【翻译】

宁静不是人们所理解的闭口沉默不说话,意念渊深而有涵养,态度闲雅而又端庄,这才是真正的宁静。尽管整天说话,或者在千军万马中拼搏撕杀,或者在大庭广众之中繁忙应酬。这些,并不妨碍真正的宁静,这是精神稳定的缘故。一旦有飞扬动扰的意念,尽管整日端坐,寂静而一语不发,然而气色和相貌已呈浮躁之状,或者,意念虽不飞扬动扰,却昏昏欲睡,这些都不能称之为宁静。

【解读】

本章谈吕坤第一次给“宁静”下定义。

吕坤,明代思想家,著有《呻吟语》一书,本章选自《呻吟语•存心卷》。孔子提出宁静的概念,“知者动,仁者静。”诸葛亮将宁静用于修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吕坤的沉静即孔子的“静”,诸葛亮的“宁静”。吕坤第一次给“宁静”下定义:“沉静非缄默之谓也”。从概念的外延角度说,沉静或宁静,不是闭口沉默不讲话。“意渊涵而态闲正。”从的概念内涵角度去说,“意念渊深有涵养,态度闲雅端正。”这个概念十分严谨。宁静关乎两面,一是内心,一是外形,一句话仅七个字,内外兼顾,严谨周密。以下各句围绕宁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展开,先从外延说起:“虽终日言语,或千军万马中相攻击,或稠人广众中应繁剧,不害其为沉静,神定故也。”或言语,或攻击,或应酬,均是神定形动,沉静的根本在于“神定”。神定气闲,犹如大海,碧波万里,海浪汹涌,波翻浪滚,而海底却是一派静谧,纹丝不动。海底的深沉、稳定,便是宁静。海底的宁静并不影响波涛的涌跃翻滚。与“神定形动”相反的便是另一番景象,“形定而神动”。“一有飞扬动扰之意,虽端坐终日,寂无一语,而色貌自浮,或意虽不飞扬动扰,而昏昏欲睡,皆不得谓沉静。” 意绪飘飘,飞扬动扰,形如枯槁,端坐终日,一言不发,而游动的思绪早已驰越飞荡,色躁貌浮,即便是昏昏欲睡,似静而非静,都不能称之谓沉静。

【原文】

4、(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①。”“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②于心,则馁矣。……”

《孟子•公孙丑篇句上》

【注释】

①浩然:盛大。  ②慊(qiǎn欠):憾;恨;不满足。

【翻译】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

【解读】

本章谈“宁静”之气。

浩然之气,是一种宁静之气,由体内而至于体外,继而充塞于天地之间,浑然一体,浩瀚无垠,无边无际;它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无所不在,“至大至刚”。这种浩然静气,需要用正直去培养,用道义去养护,用正义去积累,天长日久,自然形成。伤直、伤道、伤义的事一件不能去做,稍有不慎,其气外泄,则前功尽弃。只要做一件有愧于心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原文】

5、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天地间真情景,惟静者能题得破。

明•吕坤《呻吟语》

【翻译】

天地间的真滋味,只有心里宁静的人才能品味得出来;天地间的事物的关键,只有心里宁静的人才能看得透彻;天地间的真情景,只有心里宁静的人才能品评得开来。

【解读】

浮躁者品不出天地间真滋味,浮躁者识不破天地间真机括,浮躁者题不破天地间真情景。宁静是浮躁的大敌,天地间真滋味,惟宁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情景,惟宁静者能看得透;天地间真情景,惟宁静者能题得破。

【原文】

6、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①,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②。危以动,则民不与也③;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

《易•系辞下》5章

【注释】

①易其心而后语:易,交换,以心换心,以致心心相应,心灵相通。  ②全:两全其美。  ③民不与:指人们不配合。与:给予。

【翻译】

君子先安定其自身而后有所行动,先沟通至心灵相通而后进行深入交谈,先确定其交情而后求益于人。君子能修成这三种美德,所以于人于己两全其益。自身倾危而急于行动,人们就不予拥护;内心疑惧而发表言论,人们就不予响应;无所交往而求益于人,人们就不愿给予。没有人给他利益,于是损伤他的人也就跟着来了。

【解读】

本章是“宁静”品德在生活中的运用。

“君子安其身而后动”,“安身”是做人为政的基本要求.“子张问入官于孔子”,孔子回答:“安身取誉为难矣。”“安身”之安又是《大学》修炼要求六个环节中的一个环节:“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第一要求找到自己的位置,接着使自己稳定,稳定而后宁静,宁静而后安泰,安泰而后能考虑,考虑而后才能有所收获。“安身”之“安”,即“静”后的一个环节,“宁静”不是目的,“安身”不是目的,思虑也不是目的,“后动”才是初始目的,“收获”才是终极目标。“收获”当然既指物质的,又指精神的。由“动”而“得”之间还需两个环节:“易心”,“定交”,“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易心而后语”,先要沟通,以心易心,以心换心,做到心心相应,心灵相通,然后才能主动进行深入交谈。不知对方背境,不知对方心境,漫天海谈,山吹海聊,“闭塞眼睛捉麻雀”,下车伊始大发议论,皆是“未易心而先语”。如此轻浮妄躁者,谈话未有不失者。孔子善于易心后语,察言观色,审时度势,把握讲话契机,有“躁” “隐” “瞽”三愆之说,皆因浮躁,语之不当而产生的病妄之态。

“定其交而后求”,“定”也有“知止而后能定”的“定”的含义,在这里引申则又有“确定”的意味,“定其交”,即“确定关系,确定交往”。“定其交”的范围很广,是学术交往,还是经营交往,还是邻里交往,抑或是友情交往,或是清谈朋友。总之,朋友交往要因人而异,确定交往的方式、内容、对象,然后再“求”。学者,求其思想;贸易,求其财利;邻居,求其和谐;恋人,求其感情;清谈者,求其轻松愉快;“求”则“得”之。求而得之,必经三步曲,“安其身”,“易其心”,“定其交”,这便是君子处事的“三步曲”,也是为人、为政的三步曲。三步曲,全以“宁静”为根基,静中求动。“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如若不如此,“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 危而动,惧而语,无交而求,违“三步曲”而动,一句话“民不与也”。大家都不理睬你,那么,灾祸伤害也就来到了。

【原文】

7、简而当事①,曲而当精,精而当理,确而当时。一言而济事,一言而服人,一言而明道,是谓修辞之善者。其要有二:曰澄心,曰定气。

明•吕坤《呻吟语》

【注释】

①当:适应,与之相称。

【翻译】

简洁要与事情相适应,曲折要与精要相适应,精要要与事理相适应,准确与否要依当事的情景而论。一句话办成一件事,一句话就能说服对方,一句话就能说明深奥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善于说话的人啊!善于说话的要点有二个:一要心平气和,一要气定神闲。

【解读】

本章是“宁静”在语言上的运用。

繁事不能繁说,需求简洁;直事不能直说,需要迂曲;浅事不能浅说,需要精深;确定之事不能枝蔓以说,需要确凿。简洁不是苟简,简洁需要符合事理;迂曲不是不着边际,而要符合精深的要求;精深不是穿凿,而要符合道理。准确之事,不能看似准确,却又不符合当时的情景,不论是“简”“曲”“精”“确”,需达到一个总目标,“一言而济事,一言而服人,一言而明道。”一句话办成一件事,一句话就能说服对方,一句话就能说明深奥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善于说话的人啊!而要达到这个要求,要点有二:“曰澄心,曰定气”,合而言之,需宁静,宁静方能致远,宁静方能吐纳珠玉之声,宁静方能神定气闲,宁静方能一言而济事、服人、明道。

【原文】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篇》

【翻译】

孔子说:“君子安详、坦然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心情不得安宁。”

【解读】

本章是孔子谈“君子”和“小人”在“骄”“泰”二字上的区别。

有人说:“君子小人辨之最难”。为什么呢?明代思想家吕坤认为,“君子而近小人之迹,小人而为君子之态,此诚难辨”。“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泰”“骄”两种状态,形似而神异,因其形似,故而难辨,君子之泰“望之俨然”,只有走近他,才知他温和,“即之也温”。与之交谈,方知言辞犀利而准确,不苟和,“其言也厉”。“俨然”似骄而非骄,“言厉”似傲而非傲,皆为安祥宁静,坦荡通达,敦大老成,舒泰而不骄矜。小人之骄则不同,患得患失,多忧多惧,有所知能,而欲盖则弥彰,似匿则实露,矜庄于世,似泰而非泰,似谦而非谦。皆为“浮薄琐屑,浅躁刻薄,私欲内藏,矜张苟容,骄矜而不舒泰。泰然者,谦和也;骄矜者,狂傲也”。高享在《周易大传》中说:“谦者,才高而不自许,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誉,位高而不自傲。”骄矜者一概反此,形似而神不似。

附录:安德义先生谈宁静

“宁静”是一种涵养,是一种气度,由修炼而得;浮躁是做人的大忌,是修养的大忌,是事业发展的大忌。凝神静气,沉潜海底,认真思索,探求人生的轨迹,探求未来发展的方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如临大敌。心浮气躁,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只知眼前,不知将来;稍有业绩,便沾沾自喜,不可一世,傲睨群雄,唯我独是,此皆浮躁之气。成功者静气也,失败者躁气也。先成功而后失败,是先宁静而后浮躁;先失败而后成功,是先浮躁而后宁静。痛定思痛,思索失败的症结,静中方能悟因果。“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心躁则暗,心静则明,心躁者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然不可终日,心静者,七月流火,摇蒲扇于参天古树之下,八月萑苇,荡轻舟于万顷碧波之上,心宁气静,任它寒冬酷暑,一片自得祥和宁静的心境。孔子说:“知者动,仁者静”。明代思想家吕坤说:“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天地间真情景,惟静者能题得破。”静!静!静!静能参透天地人间,静能悟透世间冷暖炎凉,静能助你轻风扶摇九万里。静而能生。静而能明,静而能远,静而能动,静而能发展,静而能言语,静而能安定,静能养气,静是仁者风范。静能决胜于千里之外,躁则挫锐于百步之内。“当可怨,可怒,可辩,可诉,可喜,可愕之际”,其气平和,这才是真涵养,这才是真宁静。(原载2004年《长江文艺》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