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的打印机找不到:人类感官的蜕变-1 饥饿与干渴的缺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0:54:33
人类的生存阈度——感官世界之一
饥饿与干渴
1
你饿吗?你渴吗?
你最近一次感到真正的饥饿是什么时候?
你最近一次感到真正的干渴是什么时候?
上述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给不出确切的答案,甚至于一些人在看到上述问题时会出现一脸茫然的表情。
尽管我们能在新闻图片中看到饥饿与干渴的画面:那些瘦弱的生命;那些脏乱的环境;那些饥渴的眼神……,或许这些能唤起你心理的一丝怜悯, 然而却怎么也产生不了自身机体感官的共鸣。大多数人已经很难用语言去确切描述真正的饥饿与干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饥饿与干渴——对生物界的捕食、进食行为活动起着主要调控作用的两个最基本、最强烈的基础感觉,在当今人类社会中,在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变得陌生。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基本上不知道什么叫饥饿与干渴。饥渴感的衰弱、缺失,使人类的进食行为缺少了有效的、自然的、自身机体内在的调控机制,整个进食行为完全按照生活的节奏、各自的习惯、口味的好恶、感官的享受、心理的满足来进行。人类机体真正的能量、营养、水分等实际的物性需求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这是当今人类社会“感官消费”现象(参见《人类感官的蜕变》第6部分)在人类饮食行为方面的具体表现,是极不正常的饮食习惯。
我们随处可见脑满肠肥、体态臃肿、行动迟缓的人,同时也有身体纤细、软弱无力、弱不禁风的人,即便是外表正常的人也可能正身痪与饮食相关的疾病。
当代社会中人类的各种常见的疾病绝大多数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饮食行为所造成的。如:消化系统的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糖尿病等。
当代社会对人类的上述疾病的治疗花费了巨大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
当代社会人类不良的饮食行为造成的饮食资源的过度摄取,以及由此带来极低的饮食资源物性价值的利用率,对饮食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
与此同时,极低的饮食资源物性价值的利用率,必然产生过多的废弃物排放,进一步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破坏。
……
由此可见,饥渴感的衰弱、缺失;不良的饮食行为;给人类自身以及自然界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2
饥饿与干渴是生物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基本能量、营养、水分缺乏的生理状况所产生的最初的基础感官信息,并由此诱发生物的捕食、进食行为,而这些感觉的消除,成为评价、停止上述行为的依据。这些行为是生命体与外界发生的最基本、最主流的、维持自体生存的交互作用。
因此,饥渴感是生命系统生存运转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指令信息:饥渴感的产生和消除,引导、控制生命体及时地、适度地补充必须的外界资源,这样既有效地维持了生命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又保证了生命体与外界交互作用的均衡发展。
生命特性的不同;食物的选择不同;饥渴感的表现程度也不相同。一些生物需要经常性的进食;一些生物需要阶段性进食。长期的进化使得自然界形成了区域性的良好的生物链、食物链,由于有着正常的饥渴感的调控,在自然环境中不存在对资源的过度摄取所造成的浪费现象。
回顾人类社会,饥渴感在促使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过程中,曾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蒙昧时期:
从人类产生到史前文明时期的漫长历程中,人类的生产方式一步步从原始的狩(渔)猎、采摘进化到游牧、农耕,期间饥渴感的调控一直起着主要的引导作用。随着食物获取方式的变化;食物种类的增加;食物稀缺的相对缓解,人类机体对饥渴的感觉也在发生变化。
在生存手段落后、食物匮乏时期,人类只有在机体能量、营养、水分出现明显缺乏的生理情况下,才会产生驱动具体行为的饥渴感。因为手段的落后;食物的匮乏;使得食物获取的成功率较低;而为此付出的机体劳作较大,食物获取的成本很高。因此人类机体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具有足够的对食物、水分缺乏的耐受力,以便等待、寻找最佳的食物获取机会,并且还要相应的保持着极高的食物价值的利用率(很强的消化、吸收功能)。就是说:这种情况下人类的饥渴感官阈度较窄,对食物、水分的缺乏的耐受力较高(与其他自然界的动物基本相同),同时人类个体的生存质量相对较差。
饥渴感的存在,始终引导着人类不断地去捕猎、寻找食物和水源。在原始蒙昧时期,这是人类最主要的行为活动。随着生存手段落的提高;食物种类的增加;食物的稀缺相对缓解;食物获取的成本的降低,使得人类个体不必要对食物、水分的缺乏保持较高的耐受力。机体对能量、营养、水分的适度缺乏能够较快地作出生理反映——产生驱动具体行为的饥渴感,从而导引人类的捕食、进食行为。由此促使人类的饥渴感官阈度逐渐拓展;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渐迅速,个体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慢慢地,食物有时出现短期性的剩余,由此人类开始根据饥渴感的程度以及食物的剩余情况有目的地调整、控制自己的饮食行为。
传统社会:
进入文明社会后,随着农耕、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物稀缺进一步缓解,个体的生物性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相同的原因也促使人类的饥渴感官阈度进一步拓展,对饥渴的耐受力进一步降低。进食行为也变得具有规律性,并且逐渐养成了相对固定的饮食习惯。与此同时,个体的饥渴感的产生也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化具有了规律性。由于传统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时间节奏相对松散,个体、家庭的独立性较强,饮食的习惯还不尽相同。
尽管传统社会人类的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食物的稀缺得到有效缓解,但是由于人类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加上不时出现的兵荒马乱、社会动荡,促使人类绝大多数(少数皇亲、官宦、贵族除外)保持着理智、节俭的饮食习惯,以及对食物的尊重。由此,适度的饥渴感的调控,则成为导引上述行为的依据。这种适度的饥渴感在传统社会的平稳发展时期既保证了个体及时摄取机体必需的外界资源,又不至于造成浪费。
食物适度的紧缺使得人类在传统社会时期过着节俭、平和、感恩、互助的生活,这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性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社会中人类饥渴感的自适应性变化,具有对社会整体的生产、生活进行基础性调控的功能。
工业化社会:
首先,工业化使人类的各项生产技术都出现极大的进步。新工具、新技术的应用使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对人类传统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人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迅速提高。两者相加,使得人类的食物变得充足、丰富,基本上告别了先前持续的紧缺状况,人类机体能量、营养、水分的缺乏能够较快地得到补充。于是,人类对饥渴的耐受力也进一步降低,饥渴感官阈度被进一步调整、拓展。与此同时,食物在人类社会中的心理价值也有所降低,人类个体早期的对食物的那种尊重开始缩水。
其次,工业化社会中生产、生活节奏的一体化,对人类的饮食习惯带来强制性调整。在这种相对同一的步调中,人类机体诱发饥饿与干渴的物性需求本身被习惯性的进食行为所满足。人类的饥渴感对进食行为的导引作用开始降低,而原本饥渴感的消失对进食行为产生的评价、调控作用,也由于食物的相对充裕而降低了约束力。如此,适时的、适当的饥渴感在人类的感官信息系统开始减弱。
再者,工业化社会造成的人类感官体系的整体调适(参见本人拙文《人类感官的蜕变》第5部分)所带来的转移性压力,使得人类的进食行为开始超越机体生理的实际物性需求;转而追求“感官刺激”,这就产生了进食行为与饥渴感官信息的导引、调控的内源性脱节的现象。这种饥渴感官信息对人类进食行为的自然调节的减弱、丧失,必然改变人类在食物摄取方面与自然的均衡关系。
另外,工业化社会造成的外部自然对象与人类感官体系之间亲情关系的丧失(参见《人类感官的蜕变》第5部分),也进一步降低了人类对食物资源的尊重。
总之,上述变化为人类对食物资源的过度摄取、浪费埋下了祸根。
3
当代社会农业机械化作业的程度提高,尤其是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生产带来革命性的进步。至此,人类的食品数量变得充裕;种类越来越丰富;“成本”相对降低,人类社会彻底告别了食物稀缺的状态。
现今社会的总体食物资源是十分充足的,部分人群食物资源的匮乏是因为人类对资源的占有不均衡和利用不合理所造成的。然而,就是在这种食物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人类个体的生物性生存质量相对而言却在明显下降。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全面、周密的社会保障条件下,人类个体生命的独立生存能力却在减弱;人类机体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也在降低;生命显得如此的脆弱,以至于一些轻微的疾病都要借助于药物治疗,而无法凭借自身的免役、抵抗能力去战胜。当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不仅仅是饮食问题,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不良的饮食习惯绝对是其中最主要的具体原因之一。
当代社会的“过度消费行为”(参见《人类感官的蜕变》第6部分)在饮食方面的具体表现就是:寻求感官(味觉)刺激的进食;日常习惯的进食;寻求心理满足的进食,成为人类个体的主要饮食方式。
这些无饥渴感的饮食行为使得个体的食物消耗量远远超出自身机体的实际需求量,也超过了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能力,甚至于使自身的机体不堪重负。于是机体不得不进行复杂的生理性调节,以便通过降低食物的有效成分的利用率来减轻负担,这必然造成了食物资源的浪费。然而即便如此仍有过多的能量、营养被机体吸收,久而久之必然产生相关疾病。
[到2015年“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人类的一个主要“杀手”,可能有超过3亿人因这类疾病提前死亡。——网摘]
就象本文开始部分提到的:饥渴感的衰弱、缺失;不良的饮食行为;给人类自身以及自然界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当然,给人类自身以及自然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的人类不良行为还有很多,人类在尽情享受各种文明成果的时候,很少冷静、仔细、深层地反思这些成就背后的代价,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
尽管目前有针对人类自身状况的各种健康计划、保健指南;针对外部自然界的环境保护计划、规划以及具体项目、工程等等,但是,这些反思性行为本身的层次还不够深刻,力度也远远不够。
应该认识到:这些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在自身的生存阈度的盲目拓展中产生的深层次的问题(参见本人拙文《人类的生存阈度——开篇——人类发展的困惑》),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仅仅采取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是不行的。
只有对目前人类在生存阈度拓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全面地进行分析探讨之后,才有可能找到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作者:越州寒露 提交日期:2008-05-11 12:20:31  1#
继续学习!
沙发
作者:金木 提交日期:2008-05-11 20:56:56  2#
谢谢编辑!
作者:岩芽雪柳 提交日期:2008-05-11 21:00:31  3#
人类在尽情享受各种文明成果的时候,很少冷静、仔细、深层地反思这些成就背后的代价,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
尽管目前有针对人类自身状况的各种健康计划、保健指南;针对外部自然界的环境保护计划、规划以及具体项目、工程等等,但是,这些反思性行为本身的层次还不够深刻,力度也远远不够。
----------------------------------------------------
这总结的非常深刻到位。
作者:金木 提交日期:2008-05-11 21:12:49  4#
欢迎雪柳君一起探讨!
作者:岩芽雪柳 提交日期:2008-05-12 16:13:53  5#
我觉得人类不但饥饿与干渴的功能在衰弱,其他许多功能都在退化,如嗅觉以及对自身和大自然的灵感等都在退化,人现在变得日益愚蠢,好象真成了"行尸走肉".不知金木君对此有何见解?
作者:金木 提交日期:2008-05-12 18:42:21  6#
雪柳君提的好!
对人类的整个感官世界,以及行为世界、理性世界、情感世界,我将会按照《人类的生存阈度——开篇》和《人类感官的蜕变》中的观点慢慢阐述我个人的看法。
也希望与大家一起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