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中继器使用说明:“读书亏本”论将是一场社会灾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4:44:47

“读书亏本”论将是一场社会灾难

 

  □袁 浩

  时下在农村, “读书亏本”的观念正在蔓延。“读高中读穷一个家,读大学读垮一个家”,这是不少农村孩子家长坚持的理论。我省周口市太康县的乡村教师陈女士,日前对《河南商报》记者如是概括了当前农村教育的困境。她强调,很多农村家长勒紧裤腰带供孩子上大学,得到的结果却是孩子就业困难,不得已滞留他乡,被高房价、高物价挤压而挣扎、蜗居于城市之中。受这些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们”的影响,导致了一些孩子不再怀揣大学梦,不再梦想跳出“农门”。

  读书改变命运,曾经是多少农村寒门子弟的信念。可如今,这一信条正受到挑战与质疑。

  “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实,使得农民重金投资教育却“血本无归”,以致“恼羞成怒”而抱怨“读书亏本”、“读书无用”。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也呈逐渐加长之势。而且越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国家,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就越长。可见,没有大量高素质的劳动人口,中国就不可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在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了“读书亏本”论,这不仅让人悚然而惊,更值得全社会深刻反思。

  近年来,高校收费成倍增长,与此同时,农家子弟考入高校的比例却在不断下降。高昂的学费,让低收入家庭望而生畏。而伴随着就业过程中“背景”、“关系”、“人脉”的作用日趋加强,“毕业即失业”、“没关系找不着好工作”,更让许多贫寒人家在衡量“成本与收益”后,不得不做出更为现实的选择——放弃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就更降低了由社会底层向更上阶层流动的可能性。

  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国家对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投入长期不足、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弊端、农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社会竞争加剧、潜规则蔓延等问题,挤压了贫困学子向上发展的通道;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读书对人生的成就也不可能像早年的学子那样一蹴而就、水到渠成。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加大国家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创造更加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使人们从现实中看到并坚信,无论是在任何时代,读书、受教育永远是提升一个人素质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渠道。

  总之,“读书能否改变命运”这道深刻而犀利的考题,折射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好这个问题,使得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里,知识、教育以及个人的努力会显得微不足道,但长此以往,就会演变成为一场社会灾难。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从中读懂“读书亏本”论所蕴涵的信息,积极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多推出得力措施以消弭农民的怀疑和绝望心理。否则,年复一年,就业难得不到缓解,农民的信心迟早会被吞噬,“读书亏本”、“读书无用”就会真的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