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68.2.2:中国智谋:兵韬·兵略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4:54:29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中国智谋:兵韬·兵略大全
目录
兵韬·兵略
01、兵贵神速,曹操精兵击蹋顿
02、兵不厌诈,晋文公计胜楚军
03、兵不血刃,陶侃不战平叛乱
04、攻心为上,诸葛亮七擒孟获
05、先礼后兵,刘备大义劝曹操
06、以逸待劳,三通鼓曹刿败齐
07、后发制人,退三舍晋军获胜
08、坐山观虎,韩魏相争秦得利
09、坐收渔利,赵惠王纳谏止戈
10、隔岸观火,曹操遥斩二袁头
11、运筹帷幄,张良神算决胜负
12、因敌制胜,吴起坦言魏武侯
13、因势利导,孙膑诱歼庞涓兵
14、远交近攻,范睦助秦统天下
15、假途伐虢,唇亡齿寒虞国灭
16、有备无患,赵襄子坚守晋阳
17、饵兵勿食,蜀侯贪婪丧国土
18、趁火打劫,齐乘燕乱起寇兵
19、混水摸鱼,刘备乘机入西川
20、杀鸡骇猴,司马穰苴振军威
21、出奇制胜,田单火牛败燕军
22、开门揖盗,司马误入葫芦谷
23、关门捉贼,马谡自负失街亭
24、声东击西,曹操解白马之围
25、暗渡陈仓,韩信一举定三秦
26、反客为主,黄忠计夺定军山
27、围魏救赵,孙膑妙策见奇效
28、减灶诱敌,庞涓命丧马陵道
29、破釜沉舟,项羽奇勇赴绝境
30、背水一战,韩信列阵出奇兵
31、拔帜易帜,韩信大破赵王兵
32、虚张声势,李世民雁门救驾
33、釜底抽薪,长平坑赵四十万
34、一箭双雕,晋文公攻原得卫
35、乱而取之,曹操明智灭袁氏
36、打草惊蛇,陆逊佯攻探蜀营
37、无中生有,张巡草人变奇兵
38、苦肉近敌,要离断臂刺庆忌
39、离间挑拨,田单收复七十城
40、反间而用,蔡瑁张允成冤魂
41、连环圈套,周公瑾火烧赤壁
42、驱虎吞狼,刘袁吕浸战不休
43、围师必缺,朱■张超攻宛城
44、困兽犹斗,旬林父请罪获赦
45、勇斗则生,赵简子奋力败卫
1、兵贵神速,曹操精兵击蹋顿
【原典】
三国时,郭嘉投奔曹操帐下,担任谋士。在他的帮助下,曹操的霸业蒸蒸日上。
曹操东征吕布,三战三胜,迫使吕布退到城内坚守。当时曹操的士兵连连征战,疲惫不堪,曹操打算就此班师回营。但是郭嘉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力劝曹操对吕布发起急攻。结果此举将吕布生擒。
后来,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胜袁绍,袁绍随后病死。袁绍的幼子袁尚乘此机会自立为冀州牧,他哥哥袁谭对此心怀不满。郭嘉随曹操讨伐袁氏兄弟,连续作战,屡屡获胜。
一次袁氏兄弟战败逃跑,曹军将领想乘胜追击,郭嘉却说:“袁绍很喜欢这两个儿子,生前没有确立继承人。现在他俩肯定会发生内讧,不久就会崩溃。现在我军急攻,他俩会相互支持;如果缓攻,他们之间会争权夺利。
不如让他们斗出事来再去进攻,就可以一举平定。”
果然,袁氏兄弟不久就发生争斗,袁谭最后被杀,袁尚和他的次兄袁熙投奔了北方的蹋顿单于。蹋顿决心支持袁氏兄弟,经常派兵南侵。
几年后,曹操决定亲自领兵讨伐北方,消除北方边患。由于曹军的人马辎重太多,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河间的易城。
郭嘉见此心中焦急,对曹操说:“用兵以行动神速为可贵。眼下我们进军千里袭击敌人,辎重太多,难以取胜。再说敌军听到风声后,必然会有所防备。我们不如留下辎重,轻装前进,昼夜兼程,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曹操接受了郭嘉的意见,亲自率领数千精兵,轻装秘密北上。部队翻山越岭,直奔蹋顿单于所在的柳城。在离柳城一百多里的白狼山,曹军与蹋顿的几万名骑兵遭遇。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但曹操没有慌乱。他登高■望,见敌军队形不整,命令先锋张辽带兵猛冲。曹军将士以一当十,奋勇拼杀。蹋顿的军队大败,蹋顿单于和众多将领死在乱军之中。
【新说】
兵贵神速,在对方毫无准备、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迅速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对方以毁灭性打击,使之一败涂地。因此,这一谋略撞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这首先要求对敌方有充分的了解。运用这一谋略的情况,往往是敌手比较强大,占有数量和力量上的优势,或占有地理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单纯硬拼只会吃亏。无论敌手多么强大,都有弱点,都有疏恩的时候。事实上,越是强大,自恃优越,就越容易疏忽麻痹,因此,行动前掌握敌手心理,抓住其弱点,找准攻击要害,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行动前切不能打草惊蛇,否则结果会如以卵击石,自取灭亡。甚至可以制造假象,施放烟幕,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样就为成功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在迅速行动中集中精锐力量,以气势、准确和力度取胜。拖泥带水,犹豫不决,面面俱到,是最大的忌讳。
决策者和行动者的决心,意志尤为重要。至少应作好成败在此一举、“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思想准备。既要敢于冒险,又要善于冒险。
【典源】
兵贵神速:语出《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曹操精兵击蹋顿:事见《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2、兵不厌诈,晋文公计胜楚军
【原典】
春秋时,晋国和楚国将进行城濮之战。当时晋军力量不如楚军强大,晋文公重耳担心难以取胜,便问他的舅父狐偃说:“我军即将同楚军开战了,敌众我寡,您看怎样才能取胜呢?”
狐偃回答说:“我听说,'喜欢礼物的国君,收受礼物再多也不嫌华美;喜好打仗的国君,打仗再多也不厌诡诈’。就请用诡诈的办法打楚国吧。”
晋文公把这个看法告诉了大臣雍季,征求他的意见。雍季劝谏说:“放干了池塘里的水捉鱼,哪里会捉不到?但是第二年池塘里就没有鱼可捉了。
烧光了丛林中的草木打猎,怎么会打不列猎物呢?但是第二年这里就没有猎物可打了。用诡诈的计策也是如此。现在偶尔用一次会取得成功,但下次再用就不灵了。因此,这不是长远之计。”
晋文公经过考虑,决定采纳狐偃的意见。
战斗开始后,晋文公命令下军副将胥臣给驾车的马蒙上虎皮,首先向楚军的右路陈国和蔡国军队发起攻击。晋军的突然袭击使战斗力不强的陈、蔡军队立刻土崩瓦解,蔡国公子在战斗中被杀。同时,晋国上军主将狐毛扯起两面大旗,装着撤退,中军却潜伏下来。下军主将栾枝让士兵们砍下树枝,绑在战车后面拖来拖去,扬起漫天尘土,伪装晋军主力溃逃。
楚军元帅子玉和左军主将子西不知道自己的右路已被晋军击溃,信以为晋军由于畏惧而逃跑,还以为狐毛率领的是晋军主力,便下令追击狐毛。子西立功心切,枪先追赶,形成孤军深入,两翼空虚。
晋军见楚军中计,主帅先轸、副帅■漆指浑精兵拦腰冲击,狐毛也率兵杀回马枪,前后夹击,歼灭了大批楚军。子玉见楚军大部分被消灭,立即下令收兵撤退。
晋军在城濮之战获得了重大胜利,歼灭了大批楚军,缴获战车百辆,俘虏楚军上千人。晋军吃着楚军留下的粮食,在城濮休整了三天,才带着战利品班师回国。
【新说】
兵不厌诈,其实说的是在前提既定的情况下,手段的选择和运用的问题。
就打仗而言,前提无疑是要取得胜利;为了取得胜利,可以运用一切手段,包括伪装和欺骗的手段。换句话说,为了达到取胜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把这个道理再往前推一步,似乎可以说,只要目的正确,为了达到目的,可以采用一切手段。这当中包含着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
狐偃的看法和雍季的看法之间的区别,在于狐偃抱着清醒的实用主义的态度,而雍季却抱着糊涂的理想主义态度。不能说雍季的看法没有道理,但放长线钓大鱼的办法丝毫无助于解决眼下面临战胜楚军这一极其现实的问题。因此,从现实出发,面对现实选择手段,便是这一谋略的要义所在。因为,现实常常是难以超越的;幻想代替不了现实。
“诈”即伪装,欺骗。这一点最容易受到道德家们的指责。他们往往撇开现实情况,撇开目的将手段孤立出来,然后空泛抽象地批评欺骗不道德、不符合人们行为的准则。然而,这种指责,如果不是迂腐,就是别有用心。
因为,很明显的是,兵不厌诈是将目的与手段联合起来说的。在这里,手段为目的服务,手段与目的的一致,才应该是行为的最高准则,因而也是最符合道德的。
“诈”,可以使对手防不胜防,造成种种假象,使对手迷惑昏乱,从而乱中取胜。“诈”的手段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全看你怎么在具体情景中加以运用了。基本的原则应是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人的智慧便在手段的运用中显现出来。
但愿我们在面临和处理各种难题时,做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切不要做愚蠢的理想家或伪善的道德家。
【典源】
兵不厌诈:语出《北齐书·司马子如传》:“事贵应机,兵不厌诈。”
晋文公计胜楚军:事见《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
3、兵不血刃,陶侃不战平叛乱
【原典】
陶侃是东晋著名将领。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坎坷境遇的磨练,使他成人后具备了非凡的才能,但并没有得到朝廷重用,仅仅在县城里当了个小官,后来经过一位名士推荐,陶侃被召到郡里任职,并被推举为孝廉。从此,他的名声逐渐增大。
陶侃四十六岁时被荆州刺史刘弘起用,当上了江夏太守,接着受命去迎战叛乱将领陈恢。这时有人怀疑陶侃的忠诚,背地里对刘弘说,弛恢的哥哥陈敏是叛将头领,与陶侃是同乡,假如陶侃倒向陈敏一边,荆州便危在旦夕。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陶侃那里。为了表明自己对刘弘的忠诚,陶侃叫儿子和侄子去见刘弘,作为人质留在荆州。刘弘被陶侃的忠诚感动,不仅让陶侃的儿子和侄子回家去,而且还给陶侃加了官,表示完全信任他。
陶侃消除了后顾之忧,全力与叛军作战,结果大获全胜,威名大振。
当时有个屯骑校尉郭默,骁勇善战,曾与后赵的创建者石勒等人打过仗,石勒等人十分惧怕他。郭默恃才自负,骄横跋扈,目中无人。他为了发泄私愤,杀了平南将军刘胤,并伪造诏书,诬谄刘胤谋反,向各州郡通报。宰相王导知道这件事后,生怕朝廷无法惩治郭默,不仅不向他问罪,反而为他加官晋爵。
然而,陶侃对此事愤然不平,上书朝廷请求讨伐郭默,同时写信力劝王导,要求他采取果断措施消除隐患。陶侃斩钉截铁地说:“郭默杀害州官,朝廷就任命他当州官。要是他杀了宰相,就让他当宰相吗?!”
王导被陶侃的劝告打动,决定派陶侃带兵去讨伐郭默。
郭默驻守在江州,得知陶侃率兵来讨伐,内心十分恐惧,他深知陶侃作战非驰骁勇,难以匹敌。他打算放弃江州向南逃跑,还没有来得及出发,就被出兵神速的陶侃大军围困在江州城内。
陶侃知道郭默色厉内荏,并不急于攻城。郭默在城内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想坚守城池,却又知道敌不过陶侃,一旦城破性命难保;如果打开城门投降,又可能被朝廷砍头,要打要降都不是办法。
郭默手下的一名叛将见他陷入困境,大势已去,便将他抓起来,打开城门向陶侃大军投降。最后陶侃不费一兵一卒取得了胜利,平息了这次叛乱。
叛将们对陶侃也更加畏惧。
【新说】
陶侃大军未动刀枪,未经血战就取得了胜利,可说是达到了用兵之法的最高境界,即不战而胜。
这是历代兵家和谋略家们所向往的境界。
孙子早就作过总结:“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用今天的话来说,最好的用兵之道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靠外交手段取胜,然后是凭借武力取胜,最下等的办法是攻打城池,这是在不得己的情况下才用的手段。
看来,陶侃是深明用兵之道的。目标已明,决心已定,而手段必须考究。
用兵不是目的,只是威慑手段;目的是克敌制胜,而克敌制胜最好不过是征服人心。所以陶侃围而不攻,因为他对结果早已胸有成竹。
作为谋略,“兵不血刃”自有其前提:心理上和实力上的优势作后盾。
在心理上,坚信自己行为的正义性,有坚强的意志,能够从容不迫地剖析并利用对方的弱点,使之最终屈从于自己的优势。在实力上,应具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对方放弃努力的威慑力量,使对方明白任何抵抗最终都是无效的,唯一的出路是尽早归降。
因此,陶侃不战而胜,正是胜在心理上和实力上。兵战如此,商战如此,一切的竞争都是如此。
【典源】
兵不血刃:语出《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陶侃不战平叛乱:事见《晋书·陶侃传》。
4、攻心为上,诸葛亮七擒孟获
【原典】
三国时,蜀国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起兵反蜀。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仅作战英勇,在少数民族中很得人心,就是在汉族中也有一定威望。因此决定亲自率军南征,收伏孟获。
孟获虽然英勇,但不善用兵。第一次交战,见蜀将败退,就不顾一切地追下去,结果闯入诸葛亮布置的埋伏圈,被魏延活捉。
孟获认定自己要被处死。不料诸葛亮竟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
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倔强地加以拒绝。诸葛亮也不勉强,好酒好菜招待了一顿,然后放他离去。
众将都感到不理解,问诸葛亮说:“孟获是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既然被抓住,南方也就平定了。丞相怎么把他放了呢?”诸葛亮笑笑说:“我要捉他,就像在口袋中取东西一样容易,但只有使他口服心服,南方才会真正平定。”众将听了都不以为然,认为像孟获这样的野蛮人是不会口服心服的。
孟获回去后重新组织力量与蜀军对抗,又重罚抵抗蜀军不力的头领。殊不知醉后被手下两个头领绑了来献给诸葛亮。
这一次孟获更是不服,认为是被自己手下人暗算,不是被蜀军所捉。诸葛亮不仅不计较,反而还让孟获参观蜀军的兵营情况,然后把他放了。
孟获在蜀军兵营里看得仔细,觉得蜀军兵力并不雄厚。于是当晚便去偷袭,结果正中了诸葛亮的算计,第三次被活捉。不过,与前两次一样,诸葛亮还是把他放了。
这一次,孟获纠集了数十万大军,决心与蜀军决一死战。但诸葛亮却坚守军营,并不出战,气得孟获暴跳如雷。数日后,蜀军竟在一夜之间撤离,只留下了空空的兵营。孟获大喜,认为必是蜀军国内有事而匆匆撤退,于是挥师急追,没想到又落入蜀军的包围之中,孟获再次被捉。
第四次被捉又被放后,孟获再也不敢蛮战了,居然跑到一个叫秃龙洞的险要之地躲起来负隅顽抗。蜀军虽然历尽艰辛,但在当地土人的引导下,还是战胜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奇袭秃龙洞,第五次抓住了孟获。
接着,蜀军又分别战胜了孟获请来的各部族首领,大破怪兽兵,火烧藤甲兵,第六次,第七次抓住了孟获。
孟获被第七次抓住后,诸葛亮派人去对他说:“诸葛丞相已羞于与你相见了,叫我放你回去,再招人马来一决胜负。”孟获流着眼泪说:“七擒七纵,自古以来没听说过。我虽然是边野之人,也懂得礼义,难道真的这样不知羞耻吗?”于是率兄弟妻子及各部族首领一起跪拜于诸葛亮面前,甘心情愿永远归服,绝不再反。
南方就此平定,诸葛亮凯旋而回。
【新说】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武侯祠上的这一联集中表达了诸葛亮的思想。
为了攻心,不惜七擒七纵。这在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就是能理解,也很难有耐心做到。所以,运用这种策略,必须有远大的眼光和过人的耐性,否则是不能成功的。
当然,诸葛亮之所以敢七擒七纵,还有赖于军事上的绝对优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能够做到捉孟获“如囊中取物”般容易。不然是开不得玩笑的,那就很可能成为放龙归海,放虎归山,有自食其果的危害了。
由此看来,攻心还得与攻力结合起来,或者说,攻心有赖于攻力,文斗有赖于武斗,礼有赖于兵,政治有赖于军事。
不过,攻力、武斗、兵、军事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攻心,只有政治才能长治久安。
诸葛亮完全懂得这一点,所以,他导演了一出七擒七纵的好戏,虽然以很多“演员”的性命作为了代价。
后世演这一类戏的人就太多了,可以说是举不胜举,直到现代。
无论如何,作为一种智谋来说,攻心为上还是值得重视的,哪怕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
【典源】
攻心为上:语出《三国志·马谡传》裴松之在引《襄阳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诸葛亮七擒孟获:事见《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又见《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至第九十回。
5、先礼后兵,刘备大义劝曹操
【原典】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北海相孔融被黄巾军包围,处境危难,孔融派人请来刘备的军队解了围,紧接着,徐州太守陶谦又向刘备告急,称徐州被曹操兵马围困,请刘备派兵解围。
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和赵云等人冲入曹军,杀出一条血路,进入徐州城内。
陶谦请刘备进入府衙,拿出徐州印信交给刘备说;“现在国事纷乱,朝纲不振。你是汉朝宗亲,正该力扶社稷。我年老昏庸,愿将徐州相让。”
刘备推辞说:“我功微德薄,今天来救助本是出于大义,哪敢有吞并之心?”
在一旁的官员们见这样推来推去难以有结果,劝解说:“现在曹操兵临城下,最好先商议退兵之计,以后再议让位之事。”
刘备认为这个建议不错,便说:“我先给曹操写封信,劝他退兵,要是他不同意,再同他交战也不迟。”他在信中写道:“国内现在忧患无穷,董卓的余党还没有肃清,到处都是造反的农民,你应以朝廷为重,不要图报私仇。如果你撤走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将是天下的幸事!”
曹操看完信后大发雷霆地说:“刘备是什么人,竟敢来教训我!把送信的人拖去斩首,我倒要看看刘备到底有什么能耐!”
曹操的谋士郭嘉劝解说:“刘备远道而来,先以礼相待,行不通再动兵。
我们应该用好话去安慰他,以松懈他的斗志,然后以兵攻城,这样就可以获得成功。”
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劝告,善待送信的使者,并给刘备写了回信,正在这时,有人报告说吕布已攻克兖州,正在进攻濮阳。
曹操得到消息后心惊肉跳,大叫:“兖州丢失,我们无家可归了,立刻撤出徐州!”
郭嘉下令撤兵,并对曹操说:“我们可以趁机给刘备卖个人情,说看在他面上,我们退兵了。”
曹操心领神会,重新给刘备写了一封信。
【新说】
常言说:“兵不厌诈。”这话虽有道理,但时常如此,不免让人觉得有偷鸡摸狗的小人之感,老是靠阴谋诡计取胜,正如专门趁火打劫,会遭人们耻笑。
倘若对胜利有充分的信心,或者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正义性与合理性有充分的信心,总应该表现出大家风范,以信义为准则,一举一动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先礼后兵”,正是这一精神的体现。
公平的竞争,必须依规则行事。没有规则,就谈不上公平,不公平的竞争,即使赢了,却在道义上输了,很不光彩;公平的竞争,即使输了,却在道义上赢了,虽败犹荣。照此来看,“先礼后兵”也充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规则。
鲁迅先生生前最痛恨那些专门躲在阴暗处放冷枪射暗箭的无耻之徒,并且认为在亮处明火执杖的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阴暗之处的敌人。因此,在遵守竞争规则的同时,也应防范阴险之敌,以免作出无谓的牺牲。
“先礼后兵”是不适用于小人的。因为小人寡廉鲜耻,毫无规则的概念,应该毫不客气地把他们逐出竞争场,或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先礼后乒”并不意味着软弱;“兵”(强硬手段)是“礼”(规则)
的后盾,二者相辅相成。
照规则行事,自有王者的气度。
【典源】
先礼后兵:语出《三国演义》第十一回:“郭嘉谏曰: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刘备大义劝曹操,事见《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6、以逸待劳,三通鼓曹刿败齐
【原典】
鲁庄公十年,齐国的军队进犯鲁国。曹刿随鲁庄公出战,与齐军对垒于长勺。
齐军求胜心切,战鼓齐擂,主动出击,恨不得一下子抓住鲁庄公。庄公也想擂鼓迎战,曹刿劝阻说:“不可以。”庄公于是传令按兵不动,只是严守阵地。
齐军一鼓作气冲锋过来,却没有遇到迎战,要冲阵又冲不进去,只好退回。
过了一会儿,齐军再次擂鼓冲锋,庄公又想迎战。曹刿说:“还是不可以。”于是鲁军依然不动。齐军冲了一阵冲不破鲁军的阵营,只好又退回去了。
齐军首领大怒,跟着又命令擂响第三通鼓。这一次,齐军虽然还是高喊着冲锋,但心里却想着鲁军不敢出来迎战,加之已连续两次鼓足劲冲锋,疲惫不堪,无形中已松懈了斗志。
还不知曹刿一听到齐军擂响第三通鼓,便连忙对庄公说:“现在是出击的时候了,擂鼓迎战吧!”
鲁兵早就憋足了气,现在一听鼓响;便像饿虎出山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去。齐军措手不及,一下子慌了手脚,只有招架之势,哪有进攻之力,被杀得七零八落,大败而逃。
战斗胜利结束以后,庄公满怀欣喜地问曹刿:“为什么要等敌军三通鼓后才迎战出击呢?”
曹刿回答说:“凡是打仗,凭的是一股勇气。第一次鼓响,是士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应该避其锋芒。第二次鼓响,士气开始减弱、但还是有一定力量。等到两次冲锋都没有碰到对手,又被迫进行第三次冲锋的时候,体力上疲惫,心理上麻痹,战斗力必然大大下降。而这时正是我军士气旺盛的时候,擂鼓迎战,出其不意,自然是稳操胜券了啊!”
【新说】
曹刿可真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啊!以逸侍劳,后发制人。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以逸待劳”,本出自《孙子兵法》的《军争篇》:“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意思是以养精蓄锐之师对待疲劳的敌人,乘机出击取胜,曹刿在长勺之战中运用的显然是“以逸待劳”之谋。
以逸待劳实际上是如何掌握主动权,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的艺术,它所体现的,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运用之妙在于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情势下牢牢抓住中心控制权,支配局势的发展变化,既能静观其变。又能不失时机地主动出击。
如此说来,以逸待劳之谋当然不仅仅用于军事斗争,举凡政治风云、经济跌宕、生意算计、股市观望、期货投资、棋局厮杀,乃至日常生活谋划,只要以简驭繁,沉着应变,就能做到以逸待劳,百战不殆。
【典源】
以逸侍劳:“三十六计”第四计:“因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语出《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以近待远,以佚(逸)
待劳,以饱侍饥,此治力者也。”
三通鼓曹刿败齐:事见《左传·庄公十年》。
7、后发制人,退三舍晋军获胜
【原典】
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骊姬为了要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作太子,逼死了原来的太子申生,逼走了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
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辗转八国。当他到楚国时,楚成王预见他有可能回国做国君,因此非常热情地接待他。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问重耳:
“公子如果回到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
重耳回答说:
“美女和金银财宝,大王都有的是;珍贵的鸟羽兽皮和象牙,也是贵国的出产,流散到晋国去的,都只是大王不要的了。我还有什么东西可报答大王呢?”
楚成王笑着说:
“话虽如此说,但你总得拿点什么来报答我吧?”
重耳想了想说:
“如果托大王的福使我回到晋国,我一定不会忘记大王的恩德,今后要是晋楚两国交兵,我就先退九十里地让大王,如果大王仍然不肯罢兵。那我才敢执鞭操弓与大王较量。”
后来重耳果然回国做了晋文公。
几年后,楚国进攻宋国,宋国向晋文公求援。晋文公派兵先打败了楚国的盟军曹国和卫国,然后准备援救宋国。楚成王命令尹子玉从宋国撤兵,不要与晋军交战,因为他始终觉得晋文公经过了十九年颠沛流离的锻炼,非常不简单。可子玉却认为晋军没有什么了不起,坚决要求与晋军对阵。
子玉率军气势汹汹地迎击晋军,晋文公要求晋军后退九十里以让楚军,一些军官们对此不理解,纷纷抱怨。跟随晋文公一起流亡过的子犯解释说:
“我们从前得到过楚成王的帮助,退避九十里地是对他的报答。如果我们退避后楚军也撤退了,那不是很好吗?如果我们退避后楚军还要继续进攻,那就是他们理亏了。那时,我们以逸待劳,后发制人,胜利必然是属于我们的。”
大家这才理解和信服,于是便退军九十里地。
子玉见晋军退避,认为晋军不敢和他对阵,于是便大举进攻,逼晋军交战。由于晋军退避时就早有准备,又通过有理有节激励了士气,而楚军骄傲轻敌,仓促冒进,结果在城濮决战时,楚军被晋军拦腰横击,大败而逃。子玉也没有脸面再回楚国去,到连谷时便自杀了。
【新说】
与先发制人抢先一步相反,后发制人是先让一步。
抢先一步固然厉害,但如果不能置人于死地,必然暴露自己,这就给先让一步的人造成机会,变后发制于人为后发制人了。
还是以班超斩匈奴使者或项羽杀会稽太守的事例来说,如果在那风高月黑夜里班超不能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干掉匈奴使者,或者,项羽不能一剑结果了那会稽太守,只要留有一点喘息的机会,那么,无论是班超也好,项羽乃至项梁也好,都绝对是死无葬身之地的了。
如此一说,似乎还应给先发制人补充上一条,就是必须做到心狠手辣。
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不然的话,天下就是后发制人的了。
后发制人的事例极多,晋文公退避三舍固然是后发制人,但其中还有先礼后兵的因素,不是纯粹从计谋角度考虑。纯粹从计谋的角度来说,以逸待劳、减灶诱敌、欲擒故纵、开门揖盗、假痴不癫都是后发制人。所以,后发制人其实是一种战略思想,具体的实现,亦即到底如何“后发”,如何去“制人”,往往还得与其它谋略手段结合在一起来运用。
关于后发制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举了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有名的战例,但最精采的还是下面这一段: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
《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这是对后发制人生动而传神的描写。
问题是,一会儿先发制人,一会儿后发制人,到底是先发制人好呢还是后发制人好呢?
这就和武学上说的“一寸短一分险,一寸长一分强”一样的道理了,武器的长短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发挥它的优势,针对具体情况用得恰到好处。决定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也是这样,一般说,先发制人用于突然袭击,后发制人用于正面交锋。不过也不绝对是这样,两人面对面决斗,先开枪的一枪把对方打死,不就让他没有后发制人的机会了吗?
说到底,还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谋略,才能做到稳操胜算,制人而不制于人。
【典源】
后发制人:语由《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转义而来,反其意而用之。
退三舍晋军获胜:事见《左传·值公二十三年、二十八年》。
8、坐山观虎,韩魏相争秦得利
【原典】
秦惠王时,韩国和魏国交战不止。惠王想出面调解,但又不知是否妥当,大臣们也各持己见,莫衷一是。这时,恰好陈轸从楚国来到秦国。惠王于是问陈轸有什么高见。
陈轸问惠王可听说过卞庄子刺虎的故事。有一次,卞庄子看见两只老虎正在争食一头牛,便想拔剑刺虎。馆竖子制止他说:“且慢!现在两虎相争,必然会厮咬起来,到时候小虎被咬死,大虎也一定会受伤。你那时再去刺杀那只受伤的老虎,不就可以一举两得了吗?”
卞庄子听从了劝告,结果是以逸待劳,一举而杀死了两只老虎。
陈轸讲完这个故事后说:“现在韩、魏两国相争,虽然暂时不分胜负,但总有一天会弱国失败,强国也受损。那时候,大王再出兵攻打受损的国家,必然会一举两得,就像卞庄子刺虎一样。”
惠王听后连声叫好,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结果果然不出陈轸所料,韩国失败,魏国受损、秦国出兵伐魏、大获全胜。
【新说】
“坐山观虎斗”的要点是使其两败俱伤后抓准时机出击。这实际也是以逸待劳。
说到底,是一个时机问题。
时机抓得不准,劳神费力,大动干戈而未必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时机抓得准,轻而易举,四两拨千斤而事半功倍。
如何抓准时机呢?
那得有赖于对事物发展现律的认识和把握。
馆竖子是基于对老虎本性的认识,陈轸是基于对战争规律的把握。
“坐山观虎斗”之计在政治、军事中的应用可以说是例不胜举,在当今市场经济的角逐中,在现代日益复杂的人际纠葛和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老谱将不断被袭用”,它是不是也会不断地为人所用呢,警惕啊,当你正在拼全力一搏时,说不定就有人坐在那高高的山上观看着哩!
【典源】
坐山观虎:通常说“坐山观虎斗”。语出《史记·陈轸传》:“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韩魏相争秦得利,事见《史记·陈轸传》。
9、坐收渔利,赵惠王纳谏止戈
【原典】
战国后期,有七个大国互相之间兵戎相见,为的是争夺霸权,一时间厮杀得昏天黑地。七国之中,最强的要数秦国,它雄心勃勃地想吞并其他六国,从而一统天下。
赵国和燕国并不算强,彼此间却经常打仗,连年的战争使两国百姓叫苦不迭,民生凋敝。有一年,赵惠王又准备向燕国发动进攻。苏秦的弟弟苏代知道这个消息后,决心阻止这场残杀,他主动去拜见赵惠王,向赵惠王陈述互相残杀的害处。
苏代没有引经据典地讲大道理,而是以一个寓言故事开始了谈话。他讲了以下这个故事:
从前一个出太阳的大晴天,一只河蚌出了水,张开两片硬壳躺在河滩上晒太阳。这时,有只鹬在天空中看见了,以为这下可以美餐一顿,便猛地向下俯冲,把长长的嘴伸到蚌壳中去啄肉,不料河蚌迅速将两片硬壳合上,死死地夹住鹬嘴不放。
鹬使出浑身的力气想拔出嘴来,但却拔不出来,于是狠狠地威胁说:“你不松开壳子,有你好看的。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块河滩上!”
河蚌不堪示弱,反唇相讥地说:“我就像这样死死夹住你的嘴不放,你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吃不到东西,我看也要饿死在这片河滩上!”
鹬和蚌就这样在河滩上相持着,互不相让,双方都搞得精疲力竭。这时有个渔夫路过河滩,看见这只肥硕的蚌和一只漂亮的鹬死死咬扯在一起,都动弹不得,心里一阵高兴。他顺手把这两个争得不可开交的对手抓住,一点力气都没费。
故事说完了,苏代才言归正传,对赵惠王说:“赵国和燕国是实力差不多的国家,已经打了多年的仗了。赵国这次再去攻打燕国,结果肯定是双方长期相持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强大的秦国就会像那个渔夫一样,轻而易举地从中得利。希望大王三思而行。”
赵惠王觉得苏代的故事和话很有启发意义,决定不再自相残杀,停止了攻打燕国的准备。
【新说】
不战而胜,是军事家孙子认为的打仗的最高境界,这实际上就是说的不付出一点代价,轻轻松松地坐收渔人之利,这样的好事,谁都不愿放过。
有句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意思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相近,谁都乐意做黄雀、渔翁一样的第三者,隔得远远地坐山观虎斗,以看戏一般的鉴赏眼光来欣赏第一者和第二者你死我活的争斗,等戏演得差不多了,便顺手牵羊似地将厮杀双方收入囊中,然后高唱凯歌得胜回营。
所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实际是说内部纷争倾轧,为他人坐收渔利提供了条件和前提。反过来说,在对手内部制造内江,挑起矛盾,把水搅浑,便为坐收渔利创造了条件和前提。
因此,坐收渔利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静观其变,坐看对手因内乱而自相残杀,杀得两败俱伤时将其掳获。一种是主动出击,潜入对手内部去挑动自相残杀,或者制造矛盾,各个击破,然后得利。
渔翁之利是诱人的:不付出或少付出而获得大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典源】
坐收渔利:语出《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赵惠王纳谏止戈:事见《战国策·燕策二》。
10、隔岸观火,曹操遥斩二袁头
【原典】
曹操败袁绍,斩袁谭,破乌桓后,袁绍的儿子袁熙、袁尚领着剩下的数千名骑兵投奔辽东去了。
夏侯■等人劝曹操说:“辽东太守公孙康仗恃自己处于边远地区,一向不服从曹公您。现在袁熙、袁尚兄弟又投奔他而去,必定成为后患。不如现在就乘势征伐,一举平定辽东。”
曹操笑着说:“不需要烦劳诸位征战了,数日之后,公孙康自己会把二袁的脑袋送来的。”
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不肯相信。
再说袁熙、袁尚兄弟二人领着数千名骑兵投奔辽东。公孙康得到消息后,连忙召集部下商议是否接纳。公孙恭说:“以前袁绍在的时候,经常想吞并辽东。现在袁熙、袁尚兵败将亡,走投无路才来投奔我们。这就好比■鸠投鹊巢,一旦等他们休养生息,羽毛丰满后,就会取我们而代之。所以,不如现在就骗他们入城,砍下他们二人的头去送给曹操,这样,曹操就会和我们友好相处。”公孙康说:“我们过去不大服从曹操,就怕他这次率兵前来攻打我们。如果这样,还不如接纳二袁来协助我们抗曹。”公孙恭说:“那我们可以派人探听,如果曹操的军队不来攻打,我们就斩二袁的头送给曹操。”
公孙康觉得有道理,便依计而行,派遣探子去打听消息。
袁熙、袁尚到辽东后私下商议说:“辽东拥有数万兵马,完全可以与曹军抗衡。我们现在暂且投奔,过一段时间后杀掉公孙康,夺了他的权,然后再养精蓄锐抵抗中原,收复河北。”二人商议已定便去求见公孙康,公孙康只派人安排他们住在宾馆里,自己却装病不予接见。
几天后,探子回来报告说:“曹操屯兵易州,并无攻打辽东的意思。”
公孙康大喜,先埋伏下刀斧手在大堂左右,然后才派人请二袁相见。二袁进来后,公孙康请坐。二袁一看,天气严寒,坐榻上居然未铺褥垫,于是便对公孙康说:“希望太守能赏给褥垫。”公孙康怒目圆睁说:“你二人的脑袋都要搬家了,还要什么褥垫呢?”二袁大惊失色,公孙康大喝一声:“左右为什么还不下手?”说时迟,那时快,刀斧手一拥而出斩了二袁的头。公孙康叫人用木匣子装好给曹操送去。
曹操还在易州按兵不动。夏侯■、张辽又劝曹操说:“既然不攻打辽东,就回许都算了吧。”曹操说:“等二袁的脑袋来了,便立即回许都。”
众人都暗自好笑,在下面悄悄议论。忽听一声报告:“辽东公孙康派人送来二袁脑袋!”众人惊诧不已,纷纷向曹操请教奥妙所在。
曹操说:“公孙康素来畏惧袁尚等,但如果我逼急了,他们就会合力来对付,使我们短期内不能取胜;相反,我放松一点,他们就会自相残杀。根据形势推测,必然会如此。”
众人听后无不叹服。
【新说】
隔岸观火,离得不远不近的以静观动,其实,也就是坐观成败,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
有所不同的是,后面几种“坐观”往往都是悄悄地进行,神不知鬼不觉。
而隔岸观火却是明目张胆地在那里“观”,让你知道我正在看着你呢,看你如何动作。
这样一来,距离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了。
距离近了,没有岸相隔,那就会逼得太紧,像曹孟德所说的那样,“火”
就燃烧不起来。你观什么呢?
距离太远,“观”不清楚,缺乏威慑作用,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更基本的前提是要有燃火的条件,假若袁氏兄弟与公孙康原本友好,原本有和平共处的外交关系而没有矛盾,没有利害冲突的话,那曹孟德眼前就只能是一团漆黑,无火可观了。
说得哲学一点,这是一种以静制动。利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转化的规律来激化矛盾,为自己服务。
【典源】
隔岸观火:“三十六计”第九计:“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
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以顺动。”语见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又见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五·呵旁观者文》:
“旁观者,如立于东岸,观西岸之火灾,而望其红光以为乐。”
曹操遥斩二袁头:事见《三国志·武帝纪》、《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
11、运筹帷幄,张良神算决胜负
【原典】
张良是汉初的大臣,在汉高祖刘邦手下任谋士。他的五代祖先都是韩国的相国,后来秦国消灭了韩国,年轻的张良拿出全部家产,寻求刺杀秦始皇的勇士,为韩国报仇。
张良终于寻找到一个大力士,造了一百二十多斤的铁锤。秦始皇到东方巡游时,张良和大力士用铁锤袭击秦始皇,但铁锤打在了副车上,谋刺失败。
逃亡途中,张良与奇人黄石公相遇,得到《太公兵法》。秦末农民起义时,张良率众投奔刘邦.成了刘邦的重要谋士。
张良既有政治远见,又身怀高超谋略,常在决策方向起重要作用。在同秦军和项羽的作战中,他提出了不立六国后代,争取项羽的大将英布,重用韩信等策略,还主张追击项羽,彻底消灭楚军。这些建议被刘邦采纳,都取得了成功。
刘邦当上了皇帝,一次设宴招待文武官员,他说:“大家不要瞒我,要说实话。我何以取得天下,项羽又何以失去天下?”
有两位将领回答说:“项羽待人轻慢,爱侮辱人,陛下仁给大家,与大家同享利益。项羽却嫉贤妒能,打了胜仗得不到奖励,夺取了土地不给别人好处。这正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刘邦却摇头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说在军帐之中出谋划策,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畅通,我比不上萧何;统帅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俊杰,我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
项羽虽然有个谋士范增,但却不信任他。这就是他被我打败的原因。”
司马迁说,刘邦多次遭遇困厄,而张良常在这种危难之际建功效力。我原以为此人定是高大威武之貌,待看到他的画像,那模样却像个漂亮的女子。
所以不能用相貌来评判人。
【新说】
的确,以貌取人,往往失之偏颇。常有许多旷世奇才,其貌不扬,却内藏大智大慧,大勇大谋。惨烈的沙场角逐,铿锵的金戈铁马,竟逃不出一女子般相貌的张良的神算,可见他堪称旷世奇才。
运筹帷幄,即在军帐之中谋划军机。不出营门,怎么能够知道战场上的情况,怎么能够对敌我双方的态势、运动、动机了若指掌,从而作出取胜的决策?其实,除了大智大意外,要运筹于帷幄之中,还得靠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分析判断推理,从而找出解决办法。
正如下围棋,每走一步,心里部盘算着往后的几步、十几步乃至全局。
现代的电子计算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机器。没有信息的来源,再先进的计算机都不过是一堆废物。
因此,信息是运筹帷幄的第一要素。有了事先存储在心中的信息,并随时有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的补充,才可能做到知己知彼,然后凭借智慧作出取胜的决策。
由此来看,张良之所以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最重要的是善于掌握信息,重视收集信息的工作,从而为决策提供了基础。不能设想闭目塞听而能提出什么高明的谋略。
【典源】
运筹帷幄:语出《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神算决胜负:事见《史记·高祖本纪》。
12、因敌制胜,吴起坦言魏武侯
【原典】
魏武侯对吴起说:“如今秦国在西面威胁着我们,楚国在南面像衣带一样横阻着我们,赵国在北面扼制着我们,齐国在东面紧逼着我们,燕国在后面可以横断我们,韩国在前面据守着我们,六国的军队在各个方面团团把握和防范着我们。我为此十分忧虑,您能给我出个解决难题的好方法吗?”
吴起回答说:“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办法,以早有戒备这件事最为重要。
您现在就已经有了危机感,思想上戒备起来了,以这样看,灾祸已远离魏国了。
“请允许我在此分析一下周围六国各方面的情况:
“齐国人性情刚烈,国家富裕,君臣骄横奢侈,轻视民众,政令松驰,军心不齐,后阵兵弱。如果用兵分三路的方法,以左右夹击,另一路追击,就可以攻破了。
“秦国人性格倔强,国家地形险隘,政令严酷,不尚谦让,战斗力强,虽然分散却能各自为战。所以必须先用小利引诱,然后乘混乱之机袭击散兵,并设伏兵,待机歼灭。
“楚国人性格柔弱,政令紊乱多变,民众疲困,军队难以持久战斗。所以攻击他们应是袭击和骚扰他们的驻地,先动摇和挫伤他们的士气军心,然后以机动灵活的战斗部队实行突然性攻击,这样就可击垮他们了。
“燕国民众朴实谨慎,少诈谋。军队善防守而不善机动出击。打击这种军队的办法是和他们接触而逼迫他们,或是凌辱后迅速远离,奔袭他的后才,然后进行周旋。考虑好自己军队的调配,避免打遭遇战,就可以打败他们并俘虏将领。
“三晋人民性情温和,政令稳定。民众疲于战乱,兵士缺乏拼斗的意志。
所以说赵韩二国缺乏实战的价值。摆开阵势进行压制再迅速追击,可以制胜。”
【新说】
初听魏武侯描述魏国的边界形势,似乎觉得魏有了“四面楚歌”的威胁,不禁也为魏国捏一把汗。然而,待听了吴起的一番分析之后,顿时又觉魏国之围并不难解,只要把握住了敌人的特性、优点或缺点,便可以避开他们的优点,针对着他们的缺点,以具体不同的策略来逐一攻破。这就是所谓的“因敌制胜”。
看起来,这个道理似乎颇为简单,其实这是个重要的又往往被人忽略的谋略。说起谋略来,人们总是会头头是道地讲起空城计、美人计、苦肉计什么的,而遇到战事时也总想拿些计谋来对号入座,以便得神力而制胜。有时由于事物的繁杂性,难以找到适当的计谋,就使人有不知从何下手之难。
其实,古人的每一个谋略都是根据具体不同的情况而制定的,由于情况的多变而使得谋略变化万端。
就如孙子曾说:“人们都知道我取胜的一般战法,但不知道我是如何取胜的。所以,每次战争取胜的方法都不同,战术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用兵的规律就像水一样,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那么用兵的规律就要避开敌人的坚实精锐之处而攻击他空虚疲弱的地方,水总因地势的高下而制约它的流向,用兵则要依据敌情来决定取胜的方针。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情状一样,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
【典源】
因敌制胜:语出《孙子·虚实》:“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装胜。”
吴起坦言魏武侯:事见《吴子·料敌》。
13、因势利导,孙膑诱歼庞涓兵
【原典】
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膑,曾经和庞涓一同学习兵法。庞涓后来到魏国,在魏惠王手下任将军。他深知自己的才能在孙膑之下,十分妒忌孙膑,便悄悄把孙膑骗来,以捏造的罪名砍掉了他的双脚,还在他脸上刺上字,以为孙膑从此会藏起来不见人。
有一次,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孙膑知道后想法会见了使者。使者通过谈话发现孙膑是个军事天才,悄悄地用车把他接到了齐国。齐威王和大将田忌都很赏识孙膑的才能,把他当作老师对待。
后来,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派人向齐国求援。齐威王让孙膑随同田忌带兵去为韩国解围,直奔魏国都城大梁而去。庞涓知道魏国后院起火,赶紧从韩国撤兵,返回都城大梁。
孙膑见此对田忌说:“魏军一惯勇猛凶悍,看不起齐军,认为齐军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军,应该顺着这种趋势加以引导。兵法上说:'用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可能损失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专利,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你可以命令军队进入魏国之后,头一天砌十万个灶,第二天砌五万个灶,第三天砌三万个灶,”
田忌听后点头称是,依计照办。不出所料,庞涓追踪齐军时发现齐军的炉灶在一天天减少,得意地说:“我早知道齐军胆小怯懦,到我国才三天,就有一半以上的人开小差!”
庞涓自此只带一些轻装骑兵追击齐军。孙膑算好了庞涓的行程,在马陵设兵伏击。这里道路狭窄,地势险要,是伏击的好地方。孙膑叫士兵们削去一些树木上的皮,在露出的白木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并让一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在路旁,约定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
这天晚上,庞涓带着骑兵赶到马陵,看见一些树上露出白木,似乎写着字。他走到树前,叫人点火照明,看树上写的什么。火光刚亮,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乱作一团。庞涓知道这次插翅难逃,拔剑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将魏军彻底击溃,抓住了魏国太子申带回国。
【新说】
因势利导如同顺水推舟,借着对手造成的局面或提供的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好比体育竞技中的撑竿跳高,对手造成的局面或提供的条件如运动员手中的竿子,撑竿一跳,顺势跳过横竿。很有趣的是,在这种策略中,对手成了我方成功的垫脚石,或者说为我方的成功助了一臂之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功劳有我的一半,也有对手的一半。一旦对手事后醒悟过来,准会气得暴跳如雷,捶胸顿足。
抓住机遇,利用表面上看来似乎对自己不利的条件,主动而巧妙地将它转化为自己的优势,显得特别重要,孙膑抓住的是庞涓自恃的敌弱我强的骄兵心理,及时加以利用,然后反客为主,笑在了最后。
有时可以制造假象来迷惑对手,你说我怯懦,我就怯懦给你看;你说我是孙子,我就真装孙子,甘拜下风。等到对手正自鸣得意之时,使个绊子将其绊倒,或者反手将其打翻在地。“兵不厌诈”,这是随时可以灵活运用的策略。
谁笑在最后,谁就笑得最好。在激烈的角逐场上,虚荣是一大祸害。聪明人只看重最后的结果。
【典源】
因势利导: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谓田忌日:'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孙膑诱歼庞涓兵: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4、远交近攻,范睦助秦统天下
【原典】
范睢原本是魏国人,家境贫寒。由于没有钱财去接近魏王,只得先去待奉魏国中大夫须贾。后来遭须贾诬陷,被相国魏齐打得死去活来丢在厕所里。
幸亏魏人郑安平救了他,改名换姓为张禄。不久,秦国使者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让他见了范睢,王稽与范睢谈话后,觉得他的确很有才能,便设法把他带回了秦国。
范睢到秦国时是秦昭王三十六年,当时,秦国在南方打败了楚国,东边攻破了齐国,又屡次围困韩、赵、魏三国,形势大好。因此,秦昭王讨厌那些说客辩士,这使得范睢到秦国后一年多时间还没有得到秦昭王的接见。
后来,秦相国穰侯想越过韩国和魏国去征伐齐国的纲寿,借此扩充他在陶的封地。范睢知道后,就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托人呈交给秦昭王,秦昭王读信后终于同意接见他了。
范睢见到秦昭王后,谈古论今,话说天下大势,分析秦国现实,深得秦昭王信服,两人谈得十分投机。话到关键处,范睢说:
“现在穰侯想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齐国的纲寿,这是极不明智的。”
昭王正为此事举棋不定,听范睢一说,连忙问范睢的理由。
范睢陈述说:
“如果秦国出兵太少,根本就打不了齐国,如果出兵过多,又害怕国内空虚。何况,现在韩、魏两国对秦国本来就不够亲善友好,你还要越过他们的国土去攻打齐国,这妥当吗?从前齐■王曾南征讨伐楚国,破楚军,杀楚将,又占领了方圆千里的土地,可最终却没有得到这些土地的一尺一寸。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齐国不想得到这些土地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形势所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因为各国诸侯见齐国远征楚国,疲惫困乏,就乘机联合起来进攻齐国,使齐国顾此失彼,大伤元气。齐国失败的原因,正是由于它讨伐楚国而使韩国和魏国得到了好处。这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把兵器借给强盗,把粮食送给小偷,岂不是荒谬之极的行为吗?”
昭王觉得范睢说得完全正确,便进一步问范睢该怎么办。
范睢说:
“以在下的看法,大王不如远交近攻,即交好远方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样,占领一寸土地就得到一寸土地,占领一尺土地就得到一尺土地。
而不会像穰侯想做的那样,舍近求远,得不偿失。”
昭王听后茅塞顿开。接着,范睢又为他描绘了控制韩魏以威慑楚赵,制约楚赵以威慑齐国的蓝图。昭王于是拜范睢为客卿,发兵攻打魏国和韩国。
秦昭王四十一年,又拜范睢为相,封应地,号为应侯。
以后多年,秦国一直采用范睢远交近攻的策略,从秦昭王到秦始皇,终于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而统一天下。
【新说】
作为军事和外交上的策略,远交近攻的作用在于分化或防止敌人联盟,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所以,远交并不是永久和好,而是权宜之计,是为了避免树敌过多而采取的手段。简单说,远交是为了近攻。近攻的目的一旦达到,原来远交的对象就会变成新的近攻目标。如此循环注复,各个击破,步步兼并,天下也就统一于我了。
远交近攻是囿于地理空间的限制而生发出的军事和外交策略,因此,随着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尤其是核武器的使用,远交近攻的思想虽然仍可借鉴,但却不可能成为左右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了。相反,意识形态的标准,即政治的标准,往往压倒远和近的标准而成为交或攻的决定性因素。
倒是在生活中待人处事,远交近攻的思想仍可以有广泛的运用,凡事总有轻重绥急,囿于条件暂时不能做到的,实行“远交”,先放它在一边,而集中力量“近攻”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一步步接近“远交”的目标,变远交为近攻。如此循环往复,逐步获得成功。
说起来,知识的积累,学业的进修,不正是这样一个远交近攻的过程吗?
【典源】
远交近攻:“三十六计”第二十三计:“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语出《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另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范睢助秦统天下,事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15、假途伐虢,唇亡齿寒虞国灭
【原典】
春秋时,晋国想吞并南边的虢国。但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还隔着一个虞国,所以,一直未能得手。
晋献公当政的时候,大夫荀息向他献计,请求用晋国最好的马和宝玉送给虞国的国君,以便向他借路去讨伐虢国。献公有些舍不得。荀息劝说道:
“只要向虞国借到路,这些宝物放在他那里不就像放在我们国外的库房里一样?将来还不是大王您的。”
献公同意了。于是,荀息带了宝物去虞国借路。
见到虞公后,荀息先向虞公提到过去晋国帮助虞国打冀国的事,然后才提出借路伐虢。虞公接了贵重的礼物,满心欢喜,不仅一口答应了荀息的要求,而且还主动提出自己先起兵作先锋讨伐虢国。大臣宫之奇劝虞公谨慎从事,虞公根本不听。
这年夏天,晋国的里克、荀息率军与虞军会师攻打虢国,灭了下阳。
过了三年,晋国再次向虞国借路去讨伐虢国,宫之奇劝虞公说:
“虢国和虞国唇齿相依,虢国一旦灭亡,虞国也必定跟着灭亡。晋国的野心不能助长,借路一次已经是过分了,怎么还能够借第二次呢?俗话说,唇亡齿寒,嘴唇掉了牙齿也难保。这不正好是说的我们虞国和虢国吗?”
虞公说:
“晋国是我们的同宗,难道还会害我们吗?”
宫之奇说:“其实,虢国、虞国和晋国都是同一祖先分化出来的,要论起来,虢国与晋国比我们和晋国的关系还亲一点,晋国连虢国都要消灭,还会放过我们吗?”
尽管宫之奇说得有理,虞公还是不相信晋国会害自己,答应了晋国的要求,宫之奇只好带着自己的家族离开了虞国,临走时,他悲伤地说:
“虞国的灭亡等不到年终,晋国这次出兵,可以一举两得,不用再发兵了。”
果然,十二月里晋国一举消灭了虢国,军队回来的时候驻扎在虞国休整,然后发起突然袭击,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虞国,活捉了虞公回国。后来晋献公把女儿嫁到秦国去,就把虞公作为陪嫁一并送去了。
【新说】
从国王到陪嫁,虞公的心里作何感想呢?那带领全族人出走的宫之奇知道这个消息后又有什么反应呢?
这些都留给历史学家们去研究追踪吧。
就智谋而言,我们关心的是借路的一方面。
假途代虢,不就是借一条路吗?
然而,事情远远不是如此简单。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要从此过,留下买路钱!”
莫说是借一个国家过兵,就是要过一个山头,也得要留下买路钱,所以唐僧师徒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这样说的意思是,若不靠智谋,要借路本身就谈何容易。因此荀息要献计用献公舍不得的宝物去贿赂虞公,又正好遇到虞公是个利令智昏的小人,才有借路的成功。
更为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假途伐虢?借路的奥妙在哪里?亦即,为什么不先伐虞再顺次伐虢呢?
合理的解释是,如果先伐虞,虞可能会向虢求援,两国联合起来,则一国也伐不了。所以,假途的目的是先行安抚一国,利用它侥幸图存的心理,使它信赖我方,孤立第三者,然后再各个击破。
这就是假途伐虢的奥妙所在。
那么,这岂不是近交远攻而不是范睢那著名的“远交近攻”策略了吗?
由此看来,计谋的运用贵在各宜其所,千万不可教条死板。
话说回来,不管你是否“假”什么,“伐”什么,也不管你是近交远攻还是远交近攻,有一点是不会错的,那就是你千万不要被他人所“假”,反过来又把你送去做了陪嫁。
唇亡齿寒的教训是何等的深刻啊!
【典源】
假途伐虢:“三十之计”第二十四计:“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语出《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唇亡齿寒虞国灭:事见《左传·僖公二年、五年》。
16、有备无患,赵襄子坚守晋阳
【原典】
春秋末期,智伯瑶联合韩、魏两国军队攻打赵国。
赵襄子和张孟谈商量防御的方法,张孟谈说:
“董安于是先王赵简子的才臣,过去治理晋阳时,一直因善政被人赞美,其遗风仍留传至今。依我看,还是到晋阳去坚守为好。”
于是赵襄子便转移到晋阳,到了晋阳城才发现,不但城墙不高,仓库没有存粮,府库没有金钱,兵器库没有武器,就连四周的村落,也没有任何防御设施,他不由得大为惊恐,赶紧把张孟谈找来商量。
“在一无所有的状态下,叫我如何来防御敌人呢?”他问道。
张孟谈回答说:“圣人之治,储藏财物于民间,而不在府库;致力于教化人民,而不注重营造城墙,这样民则无不心服。因此,如今可下今要人民保留三年的生活必需品,多余的金钱和粮食都交出,让那些年轻的人修筑城池,人民是会服从命令的。”
下令之后,第二天人民就送来了难以估量的粮食、金钱及兵器。五天后,城池修理完毕,一切用具也都重新整治,赵襄子又找张孟谈商量道:
“一切都已经齐备了,可是没有箭,该怎么办呢?”
“董安于治理晋阳时,官署四周都种植了荻蒿■楚等高杆植物,现在已长到一丈多高了,可以用来做箭杆。”张孟谈答道。
赵襄子立即将其砍下,制成箭杆。这箭杆比起洞庭湖产的竹箭,毫不逊色,但有了箭杆却没有箭头,又该怎么办呢?于是赵襄子又把张孟谈找来说:
“虽然有箭,但却没有箭头。”
“官署的柱子。是炼铜打造的,您尽管使用就是了。”
赵襄子马上利用柱上的铜,来制造所需的箭头,结果怎么用也用不完。
不久,智伯的军队来攻,赵襄子坚守晋阳,最终大破智伯军,并且还将智伯杀死了。
【新说】
天下安定,国家间没有战争,还需要备战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所以说,作战全靠平时的准备。如果平时没有备战,一旦打起仗来是无法取胜的。
战争的爆发,很难准确地预料到。一旦爆发却又无法阻挡。而且战争的消耗又是巨大的,这个时候再来做准备,是根本无法应付的,如果事先准备好了,在战争中能做到有求必应,而不至于使自己输在了第一步。
可见,平时贮藏了很多财富,战时也就不必忙了。现代,一些超级大国拼命扩军备战,目的也正是着眼于未来战争。而且,战备的扩大,本身是一种威慑力量,在未进行战争时,单是通过强大的战备,实际上就已可使许多对手屈服了,可是,在现代战争中,战备的意义已有所增加了。
“有备无患”其实是个简单明了的道理,而且,不只在战争中,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只要在平时能多多准备,就不会在紧要关头慌了手脚。
【典源】
有备无患:语出《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赵襄子坚守晋阳: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另见《韩非子·十过》。
17、饵兵勿食,蜀侯贪婪丧国土
【原典】
战国时代,蜀国因物产丰富,地势险要,外敌难以入侵,偏居一方,国家较为稳定富裕。秦国的惠文王对这块富庶之地馋涎欲滴,一直想吞并它,但是苦于入蜀的道路艰难险阻,每次出兵都没有成功。
惠文王叫大臣们献计献策,到底怎样吞并蜀国。有个大臣知道蜀侯昏庸贪财,献上了一个计策:让石匠把大石头凿成石牛,把牛腹掏空,塞进去一些金帛,可以产金,叫做“牛粪之金”,然后传话要把石牛当作入蜀的礼物送给蜀侯,等蜀侯中计后设法进入蜀国。
秦惠文王认为这个主意不错,下令立即照计谋去做。
不久,一批石牛雕刻好了,消息接着传到蜀国。蜀侯知道天下竟有能产金的石牛,好奇心和贪财欲顿时高涨,一心盼望秦国早点把这些宝物送来。
果然,惠文王真的派了使者来蜀国,向蜀侯表示愿与蜀国永久和好,为了表示诚意,特地将稀世宝物产金石牛送给蜀侯作为见面礼。
蜀侯听了心中喜不自禁,忙问石牛什么时候能送来。秦国使者说,进入蜀国的道路十分艰险,至少需要一两年才能运到,蜀侯一听犯了愁,由于得石牛心切,马上表示派民工开山凿路,以便石牛早日运到。
蜀国的大臣们知道此事后劝诫蜀侯说,秦国如同虎狼,一直想吞并蜀国,决不会无缘无故地送礼物给蜀国,一定要提防,决不可轻易受礼。然而,蜀侯早被秦国的的虚情假意迷住了,丝毫听不进大臣们的忠告,调集大批民工加紧开山筑路。
秦惠文王得知蜀侯调集民工开山筑路的消息后,知道蜀侯已经中计,立即抽调精兵强将,打着运送石牛的幌子,向蜀国进兵,等蜀国的民工修好了路,秦国军队也随着石牛进了蜀国。还没有等蜀侯清醒过来,秦军就消灭了蜀国,将它并入了自己的版图。
【新说】
谁都知道敌人设下的诱饵是吃不得的,特别是虎视耽耽的强敌,哪有不收取回报就白白奉送礼物的!可偏偏就有人不断上当受骗,像蜀侯一类的笨蛋,不在少数,这种事一再发生,是怪不得设置诱饵的人的,因为只要地球还在转,专想诱人上钩的敌手就不会死绝。
问题在上当者自身的贪婪。贪婪为万恶之首,受骗上当的根源。凡为贪婪左右的人,不但智商降低,在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问题面前脑筋转不过弯,而且异常固执,不进油盐,正像酒鬼不停唠叨“我没有醉”一样。人到了这种地步,便只有不见棺材不掉泪才是最好的清醒剂。
侥幸心理也是吞食诱饵的原因,存有侥幸心理的人,总以为别人不如自己聪明,自以为生有火眼金睛,可以识破一切阴谋诡计。于是,胆子大起来,气粗起来,等到上了当,仍然不肯承认自己不如人,怪这怪那找台阶下。
对贪吃诱饵而落入陷阱的人,怎么批判也不过分,一点不值得同情,甚至可以冷眼旁观其下场。但是,对于误中奸计的善良的人们,却应该洒下真政的同情之泪,如有可能,还应该伸出友情之手进行救助。
切不可忘记,天上不会掉下陷阱。豺狼不管披上多少层羊皮,毕竟是豺狼,无论它们表现得多么可怜,对付它们只能用猎枪。
当然,真正的聪明人也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计就计,把设下圈套的人引入他自己设下的圈套之中,对这种聪明人,我们会报之以会心的微笑。
【典源】
饵兵勿食:语出《孙子·军争》:“锐卒勿攻,饵兵勿食。”
蜀侯贪婪丧国土;事见北齐刘昼《新论·贪爱》。
18、趁火打劫,齐乘燕乱起寇兵
【原典】
燕哙王三年,苏秦的弟弟苏代从齐国来到燕国。哙王问苏代说:
“齐宣王这个人怎么样?”
苏代回答说:
“不怎么样,他不可能称霸天下。”
哙王问:
“为什么呢?”
苏代说:
“因为他不信任臣下。”
苏代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刺激哙王,使他更信任相国子之,因为子之与苏代是姻亲。哙王根本不知苏代个人的意图,完全听进去了,对子之信任有加。
过了一段时间,苏代又支使鹿毛寿去见哙王说:
“过去尧帝把天下禅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尧帝既未失去天下,又得到了让天下的好名声。大王不如把国政让给子之,子之也必然不会接受,这样,大王既不失国政,又可以得到让国的好名声,岂不是与尧帝齐名了吗?”
哙王又听进去了,果然把整个国政都让给了子之,子之坐了王位,哙王退居二线,反倒像臣下一样了。
子之当政三年,燕国大乱,百姓怨声载道。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反进攻子之,子之反攻,杀了市被及太子平。内乱数月,死人数万,整个燕国战火纷飞,一片大乱,老百姓离心离德、人人惶恐不安。
早在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反前,齐宣王就采纳了相国储之的建议,悄悄派人原太子平联络,表示齐国愿意作坚强后盾,支持他们进攻子之。这实际上是火上浇油,加速了燕国的内乱。
当市被和太子平被杀死后,燕国已乱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这时,孟轲对齐宣王说:
“现在讨伐燕国,简直正是时候。机不可失啊!”
齐宣王于是命令章子率重兵讨伐燕国。燕国的士兵根本不战斗,甚至连城门也不关闭。齐军长驱直入,很快就占领了燕国的首都,杀死了燕哙王,把子之剁成肉酱。
【新说】
想不到,文质彬彬的亚圣人孟子还是个趁火打劫的高手!
虽然在他弟子们记录的那本经书里,孟子翻来覆去地安慰齐宣王说,这一次讨伐燕国是救燕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不算是侵略,但在我们听来,与近代殖民主义者和现代国际宪兵的腔调又是何其相似乃尔!
其实,就在当时,正当齐国人打劫得欢,又是烧杀掳掠,又是搬运国宝的时候,各国诸侯就已看不下去了,召开联合会议准备出兵讨伐齐国,孟子又连忙给齐宣王出谋划策,要求停止劫夺,为燕国新立一位国君,然后赶快撤兵,以免遭到联合军队的打击。
不仅趁火打劫,而且还添了一把火,这一历史公案是清清楚楚,不容置疑的了!
趁火打劫是一种钻空子的谋咯,趁着人家失火的当儿去劫掠财物,占领土地,夺取国家。即《孙子·计篇》所说:
“乱而取之。”
这说起来有一点强盗行径,不过,人类的是非有时是很难说得清的。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小打小闹的趁火打劫是窃钩者一类,大大地捞它一把,像齐国伐燕这样,反而说不清了,就连圣贤如孟子,不也为之而辩护吗?
抛开是非判断,单说智谋,则趁火打劫的关键在于抓准时机,如“三十六计”所说,敌方内部矛盾越是尖锐化,就越是有利于我方乘机用兵取胜。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趁火打劫,在此一举。
反过来说,要预防别人打劫的最好办法是自己多成立消防队,火根本不起固然是万幸,就算一旦起火,也可就地扑灭。大火烧不起来,别人自然无劫可打。
【典源】
趁火打劫:“三十六计”第五计:“乱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语另见《清稗类钞·盗贼类·趁火打劫》:“有所谓趁火打劫者,临时之盗也。遇有人家失火,即约一二伴侣,飞奔入内,见物即取,或持之,或负之,或扛之,主人加以呵常,则曰:'将为汝寄顿于吾家也。’盖仓卒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也。”
齐乘燕乱起寇兵:事见《战国策·燕策一》。
19、混水摸鱼,刘备乘机入西川
【原典】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群雄割据。刘备起兵涿郡。先后投靠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等人,一直未能得意,后来投奔荆州刘表,又得诸葛亮辅佐,联吴破曹后才赖在荆州算是有了一个喘息的地盘。但总归是借东吴的,不是长久之计。
这时,恰好汉宁大守张鲁准备攻打西川,益州牧刘璋平生懦弱,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属下张松自告奋勇去许都说服曹操兴兵讨伐汉中,使张鲁自顾不及,无力进攻西川。
谁知张松游说曹操失败,诸葛亮早已密切注视,打探得清清楚楚。只等张松路经荆州回川,便安排人马热情接入荆州,刘备待若上宾,关心备至,使张松感动得主动邀请刘备入西川,自己愿为内应。
张松回川后,与友人法正、孟达串通,说服刘璋请刘备入川,共同抵御张鲁来犯。刘璋认为可行,属下黄权、王累等人力陈危害,反对引狼入室。
刘璋认为刘备是同宗,不会害自己,因此,不听黄权等人的意见,派法正、孟达去荆州迎接刘备入川。
刘备入川时,刘璋不仅要求沿途州郡供给钱粮,而且还亲自带领三万人马列涪城迎接。黄权、李恢、王累拼死苦谏,刘璋仍然不听,认刘备为兄弟。
刘备留诸葛亮等人守荆州,自己带了军师庞统、武将黄忠、魏延等率兵五万浩浩荡荡向西川进发,在涪城与刘璋相会。庞统与法正第二天就想重演鸿门宴故伎,借舞剑杀掉刘璋,幸好有刘璋部下张任等挺身而出,才保住了刘璋一条命。
几天后忽然有消息说张鲁将袭葭萌关,刘璋于是请刘备率军防守,自己回到益州,二人暂时相安无事。
张鲁兵倒未来,却有荆州消息说曹操大军进攻东吴,庞统于是献计要刘备向刘璋借精兵三万,以支持荆州为名,另有它图是实。刘璋接信后犹豫再三,属下多不赞成借兵,加之有涪城之险,刘璋也提高了几分警惕,便只拨老弱军四千给刘备。刘备借此机会大怒,翻脸不认人,起兵掉转枪口,过关斩将。庞统命丧落凤坡后,又从荆州调来诸葛亮和张飞、赵云直杀益州,大败刘璋军队,逼得刘璋出城投降。刘备受降时还握着刘璋的手流眼泪说:“不是我不行仁义,实在是形势所迫啊!”
就这样反客为主,刘备入主西川,得巴蜀四十一州、加之据有荆州等地,遂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形成鼎立的三国局面。
【新说】
猫哭耗子假慈悲。
趁着水浑摸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条鱼,却还要流眼抹泪。
这恐怕只有刘备才做得出来罢。
水浑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水本来就浑,我趁着这浑水去摸鱼。另一种是水原本不浑,为了摸鱼,我把水搅上几搅,等它浑了好摸鱼。
不管哪种情况,有两个条件是共同的:
一是那鱼必须要弱而无主,水一浑头也就昏了,眼也就花了。就像刘璋一样,认盗贼作兄弟。
二是那摸鱼的人必须要眼疾手快,水一浑就不失时机地捕捉,否则,水不可能老是浑下去,鱼也不可能老是昏花下去,就像刘备一样,稍有延迟,狠子野心就暴露无遗,结果还是赔了个凤雏先生进去。假如当初听风雏计,早在涪城时就结果了刘璋,虽然演不成猫哭耗子那一场慈悲戏了,但却不会断送了凤雏。卧龙凤雏左右辅佐,那以后的历史会不会改写还真难说呢。
最后还有很要紧的一点,就是要注意那鱼是否摸得,摸起来后是不是会咬手,不然的话,伸手被捉,或摸起鱼来后脱不了手,那可就偷鸡不着倒蚀一把米,霉透顶了。
【典源】
混水摸鱼:也说“浑水摸鱼”。“三十六计”第二十计:“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刘备乘机入西川:事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至六十五回。
20、杀鸡骇猴,司马穰苴振军威
【原典】
司马穰苴姓田,名穰苴,司马是他后来担任的官职。
齐景公时,晋国和燕国的军队入侵,齐国的军队节节败退,晏婴向景公推荐穰苴,认为他文武双全。景公与穰苴谈话后非常满意,决定拜他为大将,请他率领军队去抵御晋国和燕国的军队。穰苴对景公说:
“臣下素来卑贱无位,又默默无闻,现在承蒙大王一下提拔到高位上来,官兵们未必肯服气,因此,恳请大王另派一位有威望的大臣来担任鉴军。”
景公认为他说得有理,便派出自己宠信的大臣庄贾去担任鉴军。
穰苴与庄贾约定第二天训练士兵,请监军正午准时到军营。
第二天,穰苴提前来到军营,命令士兵立表下漏,以确定准确的时间。
殊不知庄贾素来骄贵,仗着景公的宠信有恃无恐,虽然做了鉴军,但根本就没有把穰苴放在眼里,只管和送行的亲戚朋友大吃大喝。穰苴一等不来,二等不来,只好自己集合部队进行训练,直到太阳落山,庄贾才醉醺醺地来到军营。穰苴问他为什么来得这样迟,庄贾满不在乎地说是亲戚朋友留他喝酒,所以来迟。穰苴说:
“身为将军,既已受命就不能眷恋家庭,服从军纪就顾不了亲人,战鼓一响就顾不了生命。现在敌国入侵,上下骚动,士兵们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老百姓都在看着我们,连我们的国君都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你竟然还敢饮酒作乐,视军纪如儿戏!”
于是问军纪执法官:
“将军误期不至,蔑视国纪,该当何罪?”
执法官回答:
“按军法,当斩首示众。”
穰苴大喝一声,叫左右军士把庄贾推出执法。
庄贾这才大惊失色,一面连声高叫:
“本官跟随君王多年,劳苦功高,你敢斩我?”一面叫随从赶快向景公禀报,请求赦令。
穰苴不由分说,叫军士立即执行。三军将士眼见庄贾血淋淋的头,无不震惊惧服。一会儿,景公的使者手持赦令冲入军营高喊:“刀下留人!”守营的军士挡他不住,穰苴说:“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一面又问执法官:“使者擅自闯入军营,又违反在军营中不能奔驰车马的军规,该当何罪?”
执法官回答:“按军法当斩首。”穰苴说:“虽然是君王的使者,不能杀,但也应惩戒以服众。”于是叫军士斩去使者马车左边的立木,杀死左边的马,以示三军。
由于穰苴军令如山,又能和士兵同甘共苦,将士们无不奋勇杀敌。晋军和燕军望风而逃,穰苴很快收复了所有失地,凯旋而归,景公亲自率群臣迎出郊外,晋升穰苴为大司马。
【新说】
杀鸡骇猴就是杀鸡给猴看,或称杀一儆百、是一种抓典型予以严惩而告戒其他人的手法,很多名将都用过它。著名的除了司马穰苴斩庄贾外,还有孙武训练娘子军,韩信斩殷盖等,它对于整肃军纪,振奋军威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其中道理,诸葛亮在挥泪斩马谡时说得很好:
“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夏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
作为什谋,杀鸡骇猴实际上是一种权术,是驾驭人的手段,因此,不仅可以用于治军,更可以用于治国治民。
君不见,五十年代张子善、刘青山一杀,全国上下为之震惊;九十年代“严打”一打,撞上枪口的便成为“鸡”。要整肃党纪政纪,整顿世风民风,不斩不足以儆贪官,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这就是杀鸡骇猴或杀一儆百的效用。
说得不那么严重,就是管理一个单位,带好一班学生,只要不真的动刀斩人,杀鸡骇猴的原理也是用得上的。
【典源】
杀鸡骇猴:语见《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拿这人杀在贵衙署旁边,好教他们同党瞧着或者有些怕惧。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司马穰苴振军威:事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21、 出奇制胜,田单火牛败燕军
【原典】
战国时,燕昭王为了报杀父之仇,任命乐毅为主帅,联合赵、楚、韩、魏四国,率大军讨伐齐国。齐■王抵挡不住,逃离都城临淄,然后退守莒城。
在齐国当小官的田单带着家人,随逃跑的人到了安平。他叫家人把车轴两端的突出部位锯下来,安上铁箍。燕军攻破安平时,人们恐慌地争着出逃,很多车子在碰撞中折断了车轴,乘车人被燕军抓住。田单的车因事先作了准备,安全地逃到了即墨。
除了莒城和即墨外,燕军攻下了齐国的大小城池,最后集中兵力攻打齐■王所在的莒城。燕军久攻莒城不下,便转而攻打即墨。即墨守军得知田单善于打仗,推举他为守城将军。
后来,燕昭王死了,燕惠王即任。田单得知惠王与大将乐毅不和,利用反间计散布谣言,说乐毅怕被杀而不敢回国,打算与齐国合作,在齐国称王,因此故意拖延攻打即墨的时间。燕惠王轻信谣言,撤了乐毅的职,派另外的人代替了他。
田单接着派人在燕军中散布说,齐兵最怕被割下鼻子,如果进攻时让被割了鼻子的齐兵走在前面,肯定可以攻下即墨。燕军信以为真,照样做了,结果使守城齐军坚定了守城决心。燕军还中了田单的计谋,在城外挖开齐人的祖坟,烧毁尸骨。此举使齐军怒不可遏,誓死与燕军拼杀到底。
田单见时机已到,开始反攻燕军。他先派人用金银收买燕军将领,谎称即墨守军即将投降,使燕军放松了警惕。然后,田单集中了城内的一千多头牛,给牛扳上画得五颜六色的布,在牛角上绑好锋利的刀,尾巴上捆着浸过油的芦苇。进攻时,牛尾的芦苇被点燃,牛从城墙洞口被赶出去,五千名精兵跟在牛后。随着狂奔的牛杀向燕军。
燕军被突如其来的进攻吓得手足无措,四散逃命,有的被牛撞死踩死,有的被齐军杀死。田单在城楼上擂起战鼓,一片杀声震天。燕兵大败而逃。
田单出兵追击,很快恢复了失地。
获胜后,田单拥立襄王为齐君,返回都城临淄。齐襄王将田单封为安平君。
【新说】
“奇”指超出常规,超出人们意料。要以出人意料的方法取胜,就要以超常规的思维方式想出一般人按常规思维方式无法想出的方法。因此,这一谋略贵在一个“奇”字。
要想不同寻常、出人意料,需要创造力,而创造力的核心是想象力。一个毫无想象力的平庸之辈,是不可能因出人意料而使人惊奇的。田单以火牛攻入敌军阵营中的方法,是一项非常富有想象力的创造,完全可以想见到,在冷兵器时代,头上插刀,尾燃火把而四处狂奔的牛,不仅可怕,而且威力无比,非人力所能抗拒。这种怪物恐怕是前所未有的。
既然是创造,目的是出人意外,最怕的是重复。假如田单创造的怪物不断出现,必定有别的富于创造性的人想出相应的对付办法,怪物也就不怪了,失去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善于运用这一策略的大师,就如创造力旺盛的艺术家,总会不断地推陈出新。
以奇取胜的时机,往往选择在对手麻痹松懈之时,俗话说,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这是利用自然条件去干坏事。以奇取胜不但可以利用自然条件,而且可以主动地创造条件去迷惑对手,使其不知虚实,不辨真假,紧接着使出奇招将对手制服。田单就是这么干的。
应该说,出奇制胜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典源】
出奇装胜:语出《孙子·兵势》:“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田单火牛败燕军:事见《史记·田单列传》。
22、开门揖盗,司马误入葫芦谷
【原典】
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与魏大都督司马懿相持于渭水之上。几次较量后,司马懿又采用他的一贯战略,坚守不出。因为他深知蜀军劳师远征,粮草运输困难,所以深沟高垒,以此来拖垮蜀军。
殊不知这次诸葛亮是有备而来。他创制了木牛流马解决运输问题,又实行屯田政策,让军士与当地的老百姓一起种田,军队分三分之一,老百姓分三分之二,以此作久驻的打算。
这一下司马懿可稳不住了,便派兵去抢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抢了一些木牛流马,又抓到一些驱赶木流牛马的蜀兵。司马懿审问这些蜀兵,都说诸葛亮不在祁山军营大寨里,而在葫芦谷西十里下营安住,每天在那里指挥屯粮。
司马懿听后大喜,召来众将安排,要各位将领率兵去攻打祁山大寨,自己却原两个儿子一起带兵去葫芦谷烧蜀军的粮草,活捉诸葛亮。
再说诸葛亮因司马懿深沟高垒不出战,早就在想引他出来的办法。这一天踏看地形,忽然看见一道山谷,其形状像个葫芦。谷内约可容纳一千余人,背后两山环抱,只可以通过一人一骑。诸葛亮见了不禁大喜,问随军向导官,说这叫上方谷,又叫葫芦谷。诸葛亮说,擒司马懿就在这里了。于是叫马岱领五百军士造成木栅在谷口,并挖下深堑,多多堆积干柴等引火之物。又在周围山上用柴草搭成窝铺,内外都埋下地雷。然后布置马岱带兵把葫芦谷后路塞断,另埋伏士兵在山谷两边,若见司马懿来,敞开谷口让他进入,然后把地雷干柴一起点燃。
安排妥当后,诸葛亮一方面派高翔带一些木牛流马去山道上行走,故意让魏军抢去,另一方面派魏延去引诱司马懿入葫芦谷。司马懿果然抢了木牛流马,抓了蜀兵去问口供,还安排下声东击西的战法亲自来葫芦谷烧粮草,捉诸葛亮。却不知正好是自投罗网。
却说魏兵齐攻蜀军祁山营寨,蜀兵四下呐喊一齐奔走,虚作救应的样子。
司马懿见蜀兵都去救祁山塞,便与司马师、司马昭一起率中军护卫人马杀奔葫芦谷而来。魏延正在谷口盼司马懿来,大喝一声便舞刀迎战。战了一会儿魏延便败退。司马懿见只有魏延一人带了几百个士兵,便放心追赶,魏延和士兵都退入谷中去了,司马懿先派兵入谷打探,回报说并无伏兵,山上尽是草房。司马懿说,这必然是屯积粮食的地方了,于是驱兵尽入谷中。入谷后,司马懿忽然看到草房上尽是干柴,魏延也不见了,心中大惊。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魏兵四散奔逃无路,山上又射下火箭,地雷也纷纷爆炸起来,火势冲天。司马懿手足无措,下马抱着两个儿子大哭说:
“我们父子三人都死于此处了啊!”
正在这时,一阵狂风吹来,雷声大震,大雨倾盆,满谷的火都被浇灭了,地雷火箭也丧失了作用。司马懿父子一阵惊喜,上马奋力冲杀,总算是死里逃生了。
【新说】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
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诸葛亮开门揖盗,司马懿父子被请进了葫芦谷,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话说回来,真把他们父子三人烧死了,又哪里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局面,哪里有三国归晋的历史呢?
“开门揖盗”本来是孙策死时张昭劝孙权的话,意思是说开门引强盗进来会自招外来之祸,即“引狼入室”的同义语。作为智谋,则反其意而用之,指故意订开大门引诱强盗进来,然后关门捉贼。
所以,开门揖盗与关门捉贼是紧密衔接的两个环节。或者说,开门揖盗是手段,关门捉贼是目的。开门揖盗就是为了关门捉贼。
诸葛亮正是在关门捉贼的一环出了问题,才使司马氏得以在死里逃生。
天降滂沱固然是命不该绝,关门的兵力不足是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呢?
如此说来,诸葛亮也该引咎自责了。
诸葛亮所应自责的还只是让司马懿得以死里逃生,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须引起我们注意,那就是,要开门揖盗得先衡量衡量自己有没有关门捉贼的本事,不然的话,像吴三桂引清兵那样,盗倒是引进来了,结果却变成了王,那就弄巧成拙成了本来意义上的开门揖盗——引狼入室,与作为什谋的开门揖盗相去甚远了。
【典源】
开门揖盗:语出《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司马误入葫芦谷:事见《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
23、关门捉贼,马谡自负失街亭
【原典】
蜀汉建兴六年春,诸葛亮兵出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都反叛魏国而响应诸葛亮,关中震动。
魏明帝曹■只得再次派司马懿率军拒敌。诸葛亮得知军情,料定司马懿出关必然要首先攻占秦岭西边的要塞街亭,于是便派人前去抢占。参军马谡自告奋逾前往。诸葛亮说:
“街亭地方虽小,却是一个战略要塞。如果被魏军占去,我军就十分危险了。”
马谡再三要求,并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便给了他二万五千名精兵,又派王平作为副将随他一起去。
二人领兵到街亭看了地势后,王平建议把营寨扎在路口,马谡说:
“当道怎么能够扎营下寨呢?这侧边有一座孤山,与四面都不相连,是天然的险要之处,我们应该把营寨扎到山上王平说:
“把营扎在山上,万一魏兵大军把山四面围死,断了我军取水的路,那怎么办呢?”
马谡嘲笑说:
“你真是女人的见识!兵法说:'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孙子也说:
'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从小熟读兵书,丞相有事都经常问我,你怎么不听我的呢?”
王平再三苦劝马谡不听,于是便提出分兵在山下扎营。马谡只给了他五千人,王平便离山十里驻扎,一面派人连夜回报诸葛亮。
司马懿率大军来到,发现蜀军已守街亭,先是一惊,感叹自己不如诸葛亮,后又是一喜,因为发现蜀兵居然把营寨扎在山顶上。于是大驱军马,一拥而上,把山四面团团围住。
马谡在山上看时,只见魏兵漫山遍野。马谡摇动红旗,命令蜀兵冲下山去。蜀兵你推我挤,无一人敢动。马谡大怒,连杀二将。士兵们只得努力冲下山去,魏兵围得铜墙铁壁一般,端然不动。蜀兵只得又退回山上来。
魏兵从上午直围到晚上,山上无水,蜀兵没有吃的。军心涣散。到半夜时分,山南蜀兵大开寨门,下山投降,马谡禁止不住。司马懿又派人沿山放火,山上蜀兵大乱。马谡只得驱赶残兵杀下山西逃奔,虽有王平和诸葛亮后来派来的魏延、高翔等人接应,仍被魏军打得落花流水。
街亭失守,蜀军惨败。诸葛亮只得兵退汉中,挥泪斩马谡,并自请于后主官降三级。
【新说】
马谡自负拒谏,扎营孤山,结果被司马懿关门捉贼,兵失街亭,致使诸葛亮前功尽弃,伐魏失败。教训是非常深刻的了。
说来也是,马谡自幼熟读兵书,临阵也是一套一套的。无论是“凭高视下,势如破竹”也好,“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好,都很有道理。韩信不就背水列阵——陷之死地而后生——大败赵兵于井陉口吗?
问题还是出在实际运用上。
计谋的运用最贵从实际情况出发,同一计谋,用在这一处成功,用在那一处却失败;用在此时成功,用在彼时却失败,这是非常突出的现象。因此,最怕是生搬硬套,纸上谈兵。赵括因此而使长平坑赵四十万,马谡因此而兵失街亭,所犯的都是同样的错误。
说到关门捉贼本身,原义指小偷进家门来偷东西,则关上门把他捉住,勿让其逃走。引申出来,指围困敌人而歼灭之,不要把他放走。
关门捉贼经常与开门揖盗配套而行,但也不一定非要如此。一般说来,开门揖盗非要关门捉贼不可,关门捉贼则既可以捉“揖”进来的。也可以捉他自己闯进来或悄悄溜进来的,如司马懿之捉马谡。关键的一条是要把门关紧,不要让“贼”跑了出去。
跑了出去后,追贼可就比关起门来捉贼困难多了。按“三十六计”的看法,如果真让贼跑了出去,与其追,不如让他跑掉算了。因为,孙子云:“穷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
【典源】
关门捉贼:“三十六计”第二十二计:“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马谡自负失街亭:事见《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24、声东击西,曹操解白马之围
【原典】
建安五年二月,袁绍准备南渡黄河进攻许都,消灭曹操,派上将颜良为先锋率军攻打驻在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
当时,袁绍已吞并了公孙瓒,拥有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四州的地盘,数十万军队,势力强大。
曹操手下的将领听说袁绍要来攻打许都的消息后,都认为难以抵挡。曹操却说:
“我了解袁绍这个人,志向大而才智低,外表强而胆量小,嫉妒刻薄而缺乏威严,兵士多而部署不明,将领骄横而政令不一。所以,他的土地虽然广大,粮食虽然丰富,却正好用来奉送给我们。”
话是这样说,但军情来报,白马已被颜良军队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
一旦白马失守,形势将极为不利。所以,曹操决定先解白马之围。
谋士荀攸对曹操说:
“现在我们兵力不如袁绍,如果直接去救白马,必然敌他不过。所以,应当分散他的兵力。”
曹操说:
“先生说得对!但是,怎么来分散他的兵力呢?”
荀攸说:
“丞相可率军西去延津,声称要渡过黄河攻打袁绍的后方,这样,袁绍必然会分兵来同我军对抗。然后我们派出轻骑部队突然回救白马,打他个措手不及,颜良的军队就可以被攻破了。”
曹操听后大喜,立即采纳了荀攸的计谋。挥师西进延津,一路虚张声势。
袁绍听说曹操西进渡河,果然也率领大军到延津阻截,决心与曹操决一死战。
曹操见袁绍已经中计,便率领轻骑部队日夜兼程回救白马。到离白马还有十多里的地方,颜良才知道,一时惊慌失措,匆忙迎战。
那时,刘备刚被曹操打败,关羽为寻找刘备,也为了保护刘备的二位夫人,暂且投降在曹操军中。曹操派他与张辽做前锋。关羽一马当先与颜良对阵,曹操在山头上观看。只见那关羽奋然跃上嘶风赤兔马,倒提着青龙偃月刀,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敌阵。颜良措手不及,被关羽手起刀落,竟然斩于万马军中。袁军没了首领,顿时大乱,曹军乘势掩杀,白马之围就这样被迅速解除了。
【新说】
佯装渡延津,其实救白马;声称击东,其实击西。这就是声东击西之计。
说起来,暗渡陈仓不也正是这样一种声东击西吗?只不过是一种特例罢了。
声东击西的实质还是在于以假隐真,使敌人产生错觉,从而出其不意,攻击不备。
所以,保守机密,不让对方看出自己的意图是施行此计最关键的一点。
不然的话,被敌人识破,在你“击西”的地方张开口袋等着,那你就不是“击西”,而是送货上门,自投罗网了。
其次是要行动迅速,让“西”边的敌人措手不及,让“东”边的敌人来不及回救,这样才能速战速快,一举成功。否则,“西”边的敌人尚未击垮,“东”边的敌人又闻讯赶来,那就不仅要前功尽弃,恐怕还会有难以脱身的危险。
声东击西固然是一种军事谋略,但用在其它事情上,也同样可以显出奇效。以冯谖为孟尝君凿“狡兔三窟”为例,那其中的第二套,冯谖西去游说魏王聘孟尝君为相,其目的却在于使东边的齐王请回孟尝君。又如司马喜助阴姬为王后,不也是先南下赵国蛊惑赵王欲聘阴姬,然后再北回中山使中山王立阴姬为后的吗?无论是声西击东也好,声南击北也好,手段都是一样的。
说穿了,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或者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如此一说,那触龙说赵太后,淳于髡谏齐威王,不也多少都有些声东击西的味道了吗?至于现代社会,无论是政治舞台,外文谈判,还是商业竞争,人生追求,这种声东击西、掩人耳目的策略就更是随处可见了。而且,其花样翻新,奇谋迭现,稍不注意,便使你防不胜防,不知他到底在搞些什么鬼名堂。
怎么办呢?
一是自己争取主动,掌握调度权。适当的时候,也不妨来它一下声东击西或声南击北什么的。
二是学常山之蛇,首尾呼应,以不变应万变,不为他人所调动。
说到底,一是运用,二是防范。这两点,或许也是我们对于所有计谋应取的态度罢。
【典源】
声东击西:“三十六计”第六计:“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
利其不自主而取之。”语出《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另见唐·杜佑《通典·兵典》:“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曹操解白马之围:事见《三国志·武帝纪》。
25、暗渡陈仓,韩信一举定三秦
【原典】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仗恃军事实力,自封为西楚霸王,而把刘邦封为汉王,赶到偏僻的巴、蜀和汉中地区。又把富庶的关中地区分封给三个投降的秦将,以阻止刘邦再进关中。
刘邦虽然心怀不满,但当时的军事实力远不如项羽,也就只好率军去汉中了。途中,谋士张良建议烧掉所有走过的栈道,这样既可以防备其他诸侯的侵袭,又可以表示自己没有再进关中的意图,以便安住项羽的心。刘邦依计而行,项羽果然放松了对刘邦的防备。
入汉中后,刘邦日思夜想再入关中,但始终下不了决心。后来,在丞相萧何的全力保举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一上任就精辟地分析了关中形述,极力鼓动刘邦东进关中,平定三秦。刘邦听后大喜,全权委托韩信部署东进。
韩信拟定了东进的计划后,首先派出军士去修复烧毁的栈道,兴师动众,一副要从栈道出击的样子。三秦之一的雍王章邯得知消息后冷笑说:“当初刘邦自己烧毁了栈道,现在又来修复,山高路险,不知要修到何年甚月哩!”
说是这样说,他还是调兵遣将,加强了栈道口的防卫,并随时注意着汉兵修复栈道的进程。
忽然有一天传来急报,说是陈仓失守,汉军已经进入关中。章邯听了大吃一惊,连忙领兵去救,但已经来不及了。
原来,韩信明修栈道是假,暗里进兵陈仓才是真正目的。早在派军士修复栈道的同时,他就已率领大军从小道悄悄逼近陈仓,时机一到,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述攻下了这个入关的战略要地。
占领陈仓后,汉军又攻占了雍地、咸阳,章邯兵败自杀。韩信乘胜东进,没多久,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先后投降。
就这样,不出三个月时间,韩信便平定了三秦,为日后进一步战胜项羽,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说】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韩信的障眼法可真是玩得转啊!
虚张声势,声东击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些说来都是兵法的常识,关键是看谁用得恰到好处。
孙子说:“兵者,诡道也。”
暗渡陈仓就是诡道。
但是,诡要以不诡打掩护,“暗渡”离不开“明修”。而且,“明修”
还要“明”得有道理,换句话说,用来打掩护,用来障眼的东西要合乎常理。
这样才能给人造成错觉,为“暗渡”奠定胜利的基础。
一句话,还是“出乎意料之外,合于情理之中”。
这种障眼法,这种声东西击的打法固然是一种军事谋略,其实又何尝不可以运用于其它行当呢?
《金瓶梅》第六九回应伯爵说西门庆:“此是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还是哥智谋大,见得多。”
当然,生活中的暗渡陈仓并不都像西门庆那样去偷男女之情。举凡假树一个目标,做出一副追求的样子以吸引他人注意,暗地里却追求另一个目标,都是“暗渡陈仓”。
【典源】
暗渡陈仓;“三十六计”第八计:“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语另见《群音类选·(桃园记·独行千里)》:“就是韩信暗渡陈仓道,有贼兵来犯着,杀得他怎生逃。”又见《金瓶梅》第六十九回:“此是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
韩信一举定三秦,事见《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
26、反客为主,黄忠计夺定军山
【原典】
刘备入川后,曹操大军西征,先是灭了汉中张鲁,然后进逼西川。
诸葛亮派人去东吴,以归还江夏、长沙、桂阳三郡为条件,请孙权出兵攻打合肥。曹操闻讯回师北上,留下夏侯渊守汉中定军山隘口。
刘备、诸葛亮乘机率军攻取汉中,年近七十的黄忠老将自告奋勇去夺取定军山,孔明派法正为监军一起前往。
夏侯渊得知刘备亲率大军来取汉中,一面急报曹操,请求援兵,一面坚守定军山。
黄忠、法正兵临定军山商议对策。法正说:“定军山山势险要,易守难攻,不能硬行强攻。不过,夏侯渊性情轻率急躁,有勇无谋。我们可以激励士兵拔营前进,步步为营,这样来激怒他,引诱他出来攻打我们的营寨。这就叫'反客为主’法。”
黄忠依计而行,把带来的东西全部赏给士兵,士兵们欢呼雀跃,都愿意拼死一战。黄忠当天就命令撤营前进,进到一定的地方又扎营,扎营住上几天又撤营前进。这样步步为营地进逼,终于使夏侯渊忍耐不住了,准备出战攻击。张■劝他说:
“黄忠虽然年老,但智勇兼备,又有法正协助,不可轻敌。现在他们步步为营,用的是'反客为主’之计,我们只宜坚宁,不可出战。”
夏侯渊早就憋不住了,现在哪里肯听。只说是不出战杀敌立功,没有脸面去见魏王。于是派夏侯尚领数千士兵出战,直到黄忠营寨前。黄忠上马提刀迎战,生擒夏侯尚,曹军大败。夏侯渊亲自出马也未挽回败局。只好退回山上坚守不出。
黄忠兵逼山下,又与法正商议。法正用手指着定军山西边说:
“那里有一座高山,可俯视定军山虚实。我们如果占领了这座山,夏侯渊必定恐慌,又会出兵来打我们,那我们就可以取胜了。”
当天夜晚,黄忠领兵直杀山顶。山上只有夏侯渊的一个部将带了几百个士兵把守,见黄忠大军杀到,纷纷弃山而逃。法正建议黄忠领兵守在山腰,自己居于山顶,等夏侯渊来进攻的时候,以旗帜为信号。山顶举白旗黄忠就按兵不动,举红旗时才冲下去。
夏侯渊见黄忠夺了对面的山,果然大怒,不听张■的苦劝,一大早就亲自带兵围住对山,大骂挑战。法正在山上举起白旗,黄忠任凭夏侯渊叫骂,只是不出战。直到下午,法正见曹兵已疲惫不堪,才把红旗一招。一时间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冲下山来,犹如山崩地塌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竟被老黄忠赶到面前,大吼一声,手起刀落,一下砍为两段。
夏侯渊一死,曹兵崩溃,定军山被黄忠夺取。
【新说】
来者是客,据者为主。
法正巧施计谋,调动夏侯渊来攻,成为客,自己却反客为主,争取了主动权。使老黄忠快刀立斩夏侯渊,一举拿下定军山,为蜀军迸取汉中铺开了道路。
真是有其将必有其主,比起刘备及其军师诸葛亮来说,老黄忠与法正的这次反客为主不过是小小一举罢了。刘备诸葛亮借荆州、领益州,无一不是反客为主。尤其是入西川领益州,那可真是大大地做了一次蜀国之主。名流千古,在历史上占了整整一章。
反客为主是一种渐进的阴谋。如“三十六计”所说:第一步必须争取到客位,即能够让人家把你当客看待,如刘备被刘璋主动请入西川;第二步必须钻对方虚弱的空子,如刘璋不能抵御张鲁的侵犯;第三步就顺势插足对方的事务,如刘备替刘璋守葭萌关;第四步必须把握好反客为主从量变到质变这一转化的时机,如刘备兵反葭萌关;第五步便完成这一转化,由客成为主,如刘备打入成都,自领益州牧,成为巴蜀四十一州的主人。
推而广之,只要是变被动为主动,变被支配为支配,调动敌人,控制对方,都可以说是反客为主。所以,老黄忠计夺定军山是反客为主,江山换姓,皇帝老倌儿易位也是反客为主。
如此一说,反客为主之计的应用也就广而又广了。
【典源】
反客为主:“三十六计”第三十计:“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语出《李卫公问对·变客为主》:“因粮于敌,是变客为主也;饱能饥之,佚能劳之,是变主为客也。”另见《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夏侯)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黄忠计夺定军山:事见《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27、围魏救赵,孙膑妙策见奇效
【原典】
齐威王时,魏将庞涓领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国告急,向齐国求援。齐威王准备派孙膑为主帅救赵,孙膑辞谢说:“我是个受过刑的残废人,不便做主帅。”
原来,孙膑本来与庞涓是同学,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先到魏国做了魏惠王的将军,但他始终觉得孙膑比他厉害,于是派人把孙膑骗到魏国,又栽赃陷害使孙膑遭到斩断双脚,刺脸涂墨的刑罚。好在孙膑善用计谋,终于从魏国逃到齐国,并受到齐威王的重用。
现在,齐威王见孙膑谦让,就改派田忌为主帅,请孙膑做军师,坐在有篷盖的车里随军出谋划策。
田忌得令后立即就要率军直扑赵国,以解邯郸之围。孙膑劝阻说:“解开乱结不能抓住乱扯,否则越扯越乱;制止斗殴不能插手乱打,否则越止越斗。抓住要害,趁虚而入,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田忌问:“先生的意思是怎样去救赵呢?”
孙膑接着说:“现在魏国大举进攻赵国,精锐兵力必然都在前线,留在国内的都是些老弱残兵,相当空虚。将军不如乘虚而入,不去赵国而直捣魏国,围住它的首都,占领交通要道,魏军闻讯必然放弃围赵而回师自救。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举两得,既解了赵国的围困,又可以乘机打击疲惫的魏军。”
田忌听从了孙膑的计谋,挥师直往魏国。庞涓得知这个消息,连忙丢下邯郸回国。当魏军匆匆忙忙地赶到桂陵时,田忌、孙膑却在这里设下了埋伏。
疲惫不堪的魏军刚一交手,就被齐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新说】
好一步妙着!
围魏救赵是一种迂回,不直扑目标,却调动目标来就我。因此,也是一种反客为主,一种以逸待劳。
围魏之所以必然能救赵,是基于对敌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分析研究。对魏军来说,攻打赵国固然重要,但是,比起自己的大本营被围被捣毁来说,攻打赵就退居次要地位了,何况,赵国也不是唾手可得的。所以,魏军别无选择,只有回师自救一条路可走。相反,如果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抓得不准,不是围魏而是围其它什么地方,或者,围魏对身在赵国的魏军无足轻重,那么,就起不到救赵的作用了。
可见,围魏救赵实际上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不仅是一种军事策略,而且是一种思维方法,因此具有方法论的普遍意义。不仅可以运用于军事,而且可以运用于其它各行各业乃至日常生活;不仅可以在古代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在今天继续发挥奇效。
当你正在为解决某个棘手的难题而费尽心思时,当你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尴尬状况时,不妨潇洒一点,看远一点,跳开一点,想想有没有可以通幽的另一条曲径。说不定,你眼睛一亮,哈——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典源】
围魏救赵:“三十六计”第二计:“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少敌阴。”
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另见《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孙膑妙策见奇效:事见《史记·魏世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8、减灶诱敌,庞涓命丧马陵道
【原典】
齐国围魏救赵后十三年,魏国又以庞涓为大将发兵大举·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请求出兵支援。齐宣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援韩国。
这一次,田忌已有围魏救赵的经验了,不去韩国,却率领军队向魏国的首都进发,想再打一次围魏救韩的漂亮仗。
魏军连连取胜,正要逼近韩国首都,忽然接到国内告急:“齐国军队再次进犯我国,请将军火速撤军回国!”庞涓大吃一惊,连忙传令回国。
这时,齐军已穿过魏国的边境向西挺进。孙膑对田忌说:“魏军向来勇猛■悍而轻视齐军,认为齐军怯懦胆小。会打仗的人要善于因势利导。利用他们的这种看法来向对我们有利的方面引导。”田忌说:”对啊!怎样来引导呢?”孙膑说:“《兵法》告诉我们,百里之外的远征会折将损兵,五十里以外的急行军往往只有一半的人到达。现在,我们的军队正好是远征在外,可以假装逃兵很多来引诱敌人。”田忌连忙问:“怎么引诱呢?”孙膑说:
“我们今天在军营里垒十万个灶,明天后天逐渐减少。魏军见我军的灶减少,必然会认为我军士兵害怕打仗,逃亡过半。那时他们就会骄傲轻敌,我们还愁打不败他们吗?”田忌听了连叫好计,于是依计而行。
再说庞涓率军回国,心里念着攻打韩国又是功亏一篑,对齐军,尤其是对孙膑真是痛恨万分,恨不得食肉寝皮,才解心头之恨。这一日进入国境,知道齐军已经西进,只留下了安营扎寨的遗迹。庞涓叫人数一数齐军垒的灶,足足有十万个,心里着实一惊,传令说:“齐军兵力不少,不可轻敌!”第二天往前赶,发现齐军所垒的灶只有五万个,第三天竟然只有三万个了。庞涓大喜说:“我早就知道齐国士乓胆小怯战,进入我国才三天,士兵逃亡已过半数,还敢和我们对阵吗?”
于是丢下步兵在后,只挑选了精锐骑兵两万人昼夜兼程追赶齐军。
知道庞涓昼夜兼程而来,算一算路程,当天黄昏必然到达马陵。那马陵道夹在两山之间,谷深路狭,道旁树木丛密。孙膑叫士兵只留下一棵大树,其余的树木全部砍倒塞在路上。又把大树迎路的一面砍白,用黑炭在上面写了大大的六个字:“庞涓死此树下!”然后派一万名弓箭手左右埋伏,吩咐他们只要看到树下亮起火光就一齐发箭。
庞涓黄昏时果然来到马陵道。前面的士兵报告有树木塞路。庞涓说:“这是齐军怕我们追击而设下的路障。”正想发令搬开树木,忽然抬头看见大树上隐隐有字。于是叫士兵点火来照。几个士兵一齐点起火来,庞涓在火光下看得分明,大惊失色说:“我中了那残废人的计了!”话音未落,齐军早已万箭齐发。庞涓身负重伤,自知难逃一死,于是拔剑自杀。
魏军大乱。齐军乘胜追杀,杀得魏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新说】
减灶诱敌,故意露个破绽给敌人,使其麻痹大意,轻敌深入,然后打他个措手不及。
孙膑真不愧为杰出的军事家啊!
问题是,减灶是否就一定能够诱敌呢?
这里的关键在于知己知彼。
知彼在于两点:
一是知魏军素来认为齐军胆小怯战。只有基于这一点,他们才会轻易相信齐军兵土的逃跑。
二是知庞涓本身精通兵法,会通过数灶来了解齐军的实力。只有基于这一点,减灶才有意义,鱼儿才会上钩。
如果似我等冥顽愚夫,你就是减灶到零,也丝毫不起作用。
所以说,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一误,就误掉了一颗名将的脑袋,误掉了数以万计的魏军性命。
那可真是血的教训啊!
【典源】
减灶诱敌: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庞涓命丧马陵道: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9、破釜沉舟,项羽奇勇赴绝境
【原典】
秦将章邯率大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章邯乘胜渡过黄河进攻赵国,把赵王围困在巨鹿。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一起去援救赵国。军队到了黄河边,宋义下令驻扎,一连四十六天逗留不前。项羽多次要求渡河攻打围困巨鹿的秦军,宋义不许。于是,项羽奋起杀了宋义。楚军将士都拥护项羽,怀王便任命项羽做上将军援救巨鹿。
项羽率领所有的军队渡过河去。等到全军都渡过来了,他吩咐士兵,各人带上三天干粮,把军队做饭的锅都砸了,把船只都凿沉了。他对将士们说:
“国家兴亡,在此一举。这次咱们打仗,只准进,不准退,三天里头一定把秦军打败。咱们死也不回头,你们看行不行?”将士们举起拳头,一齐嚷着说:“行!行!”
章邯听到楚军“破釜沉舟”,要跟秦军决一死战,已经召集了将士们商议对策,他说:“项羽十分厉害,决不可小看楚军。”章邯吩咐九个大将分头把九路人马布置好了,他自己带一路精兵迎了上去。
章邯首先碰到的正是项羽。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项羽咬牙切齿地直刺章邯。章邯原来打算假装打败,把项羽引进来,哪儿知道楚兵英勇非凡,越打越有劲儿。他们每一个人抵得上秦兵十个,十个就抵上了一百。章邯的军队不是有计划地假装打败,而是争先恐后地乱跑乱窜,反倒把后面几路接应的军队冲乱了。
项羽的士兵杀到秦军的第二路、第三路,喊杀声好似山崩海啸似地震动了天地。楚军所向无敌,势如破竹,三天里面打了九个胜仗。这一场大战真是非同小可,杀得天昏地暗。秦国的士兵四散逃命,大将军苏角死在乱军之中,另外几个也有被杀了的。
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军,成了一代英雄。
【新说】
人总是多多少少有那么点惰性,只要知道身后还有那么点退路,就不会尽全力干眼前的事。其实,这也是一个能够理解的情况,然而这往往就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关系生死的战争中,生与死是一个重要的甚至唯一的问题萦绕于士兵的头脑中。由于求生的本能,士兵总是在寻找趋生避死的路子。
而事实又证明,人的潜能是极大的,可以无限开发。一件在平时难以想象的事,在被逼急的时候竟能做出来,说穿了,人都是怕一个“逼”字。
项羽就是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打破了士兵做饭的锅,砸破渡河的船,目的就是让士兵们都知道退路没有了,如果不尽力打,必定是死路一条,而如果拼命打了,还有生的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正是求生的本能,激发出了惊人的“一以抵十”的能力。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当然这与项羽本人的奇勇是分不开的。断去自己的后路这一决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作出的。所以,他不愧是集勇谋于一身的英雄。
由这个故事或许我们都可得到一点启示,在缺乏必要动力的时候,我们不妨给自己断一下后路。
【典源】
破釜沉舟:语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项羽奇勇赴绝境:事见《史记·项羽本纪》。
30、背水一战,韩信列阵出奇兵
【原典】
话说韩信,张耳率军东进攻打赵国,很快进逼到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
赵王聚集了二十万大军在井陉口阻挡汉军,韩信传令扎营休息。半夜里,他精选了两千名轻骑兵,给他们下达了“拔帜易帜”的任务,即让他们趁夜晚悄悄抄小路到井陉口的后山去隐蔽起来,每人携带一面红色汉旗。待天明两军对阵时,见汉军败退,赵军倾巢出动追击,就赶快到赵军军营里去拔掉赵军军旗,换上汉军红旗。两千名轻骑兵依计而行。
天亮前,韩信又派出一万人作先头部队,对他们说:“赵军已先占领了有利地势扎营,没有看见我的大将旗鼓,他们是不会出来攻击你们先头部队的。所以,你们放心大胆地去面向赵军,背靠河水列阵。”
先头部队于是照韩信的安排去背水列阵。赵军见了汉军的阵势都哈哈大笑,嘲笑汉军愚蠢,列了一个兵法上大忌的背水阵,自己断绝了退路。
韩信却叫副将传令说:“等天明打败了赵军,全体官兵会餐,大吃一顿!”
将领们听了都觉得好笑,装作相信说:“好!”
到天亮时,韩信亲自率领后面的部队开出井陉口与赵军对阵,赵军出兵迎击。两军战了一会儿,韩信和张耳丢下大将旗鼓就往水边退去。赵军一看汉军败退,争先恐后地拥出军营,都想去抢夺汉军旗鼓,捉拿韩信、张耳,好立个头功。韩信、张耳退入背水阵地,赵军紧追不舍,由于再无退路,汉军官兵们个个都殊死拼搏一以当十。
这时,隐蔽在后山的两千名轻骑兵迅速冲进赵营,飞快地拔下了赵军军旗,换上了汉军红旗。
赵军与汉军拼杀一阵后不能取胜,正想收兵回营,回头一看,营垒里已全是汉军旗帜。赵兵大为惊恐,以为营地已被汉军所占,顿时军心大乱,各自夺路而逃。汉军乘势两路夹击,大败赵军,杀死成安君陈余,活捉赵王。
战后,韩信果然大摆庆功宴犒劳全体官兵。将领们纷纷向韩信请教说:
“兵法上说布阵要右倚背靠山陵,左前方临水泽,将军却叫我们反过来背靠着水列阵。还宣布说打败赵军会餐,当时我们都不相信,结果却真的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呢?”
韩信说:“这其实也出自兵法,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在当时的情况下,赵军占据了有利的地势,又是敌众我寡,使我非得把大家放进没有退路的地方不可,这样来迫使人人奋勇当先,个个拼命死战,才能以少胜多,取得胜利。相反,如果把大家放在有退路的地方,一旦敌强我弱,就会纷纷夺路而逃,哪里还能指望去殊死拼杀呢?”
众将领都心悦诚服地说:“对啊!将军的谋略不是我们能赶得上的。”
【新说】
背水一战当然走的是一着险棋,实事求是地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楚霸王项羽也曾经走过这样一着险棋,那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页:杀上将军宋义取而代之,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去救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赵军。军队渡过黄河后,项羽下令沉掉全部渡船,打破炊具,烧掉营房,只带三天的粮食,以此表示士卒们只许死战,不许有丝毫后退的念头。结果大败秦军,威震天下。这就是著名的“破釜沉舟”之战。
严格说,项羽的破釜沉舟是誓死的决心,智谋的成分不重。从这一点上说,它与韩信的背水一战有所不同。
不过,决心也好,智谋也好,都是基于“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认识。只是一明用一暗用罢了,明用就是决心,暗用便成智谋。
当然,并非所有的“陷之死地”的人都一定能“后生”,如果不能人人奋勇当先,个个拼命死战,那就只能束手就擒或引颈受戮,成为“陷之死地而后亡”了。
【典源】
背水一战: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韩信列阵出奇兵: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31、拔帜易帜,韩信大破赵王兵
【原典】
韩信一举平定三秦后,又接连攻占了魏国和代国,接着,在张耳的协助下,带了几万兵东下井陉,准备攻打赵国。
赵王知道后,与成安君陈余聚集了二十万大军在井陉口阻挡汉军。
赵将广武君李左车对陈余说:“汉军入关中后一路胜利,其锋锐不可当。
不过,井陉口的道路非常狭窄,车辆不能并行,他们的粮车一定会远远落在后面。我愿领三万人从小路抄到他们的后面去拦截粮车,你们则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阵地而不和他们交战。这样,他们前不能进,后不能退,又没有粮食吃,不出十天,韩信、张耳的头就会落在我们手中了。”
陈余却说:“正义的军队不用诡诈的计谋。兵法说,兵力比敌人多十倍就可以包围敌人,兵力比敌人多两倍就可以和敌人战斗。现在韩信虽然号称几万人,实际上不过几千人罢了,而且一路战斗,疲惫不堪。像这样的敌人我们都不敢和他正面交锋,其他诸侯会怎么看我们呢?必然认为我们胆小怯战,那都会来侵犯我们了。”因此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谋。韩信探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率领大军向井陉口挺进。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韩信传令扎营休息。到了夜半时分,他选出两千名轻骑兵,让他们每人携带一面红色汉旗从小路到井陉口后山隐蔽起来。同时对他们说:“天亮后我军要和赵军交战,交战后我军将败退,赵军见我军败退,必然倾巢而出进行追击。
你们就乘机进入赵营,拔掉他们的旗帜,换上我们的旗帜。”
天亮前,韩信又派出一万人作先头部队,叫他们面向赵军,背靠河水摆开阵势。到天亮时,韩信亲自率领后面的部队出井陉口与赵军对阵,赵军出兵迎击。双方大战了一会儿后,韩信、张耳丢掉大将旗鼓往背水阵地退去。
赵军一看汉军败退,果然倾巢而出来抢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进入背水阵地,由于再无退路,兵士们都殊死与赵军血战。
这时,隐蔽在后山的两千名轻骑兵冲进赵营,飞快地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的红旗。
赵军与汉军拼杀一阵后不能取胜,正想收兵回营,可是回头一看,军营里已全是汉军的旗帜。赵兵大为惊恐,以为营地已被汉军占领,顿时军心大乱,各自夺路而逃。汉军见赵军阵脚已乱,趁势两路夹击,大破赵军,杀陈余,活捉赵王。
【新说】
拔帜易帜是生死搏斗中的心理战。
造成占领你大本营的假相,使你心慌意乱,无心恋战,甚至丢盔卸甲,落荒而逃,他则乱中摸鱼,乱中取胜。
乍一想,这种计谋似乎局限于具体战例,无甚推广。
仔细想来,倒也仍然有所应用。
股市风云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会儿中东开战了,一会儿海湾打仗了,一会儿某国政变了,一会儿国家的经济政策又变了,如此等等,谣言蜂起。为什么,不外乎是为了告诉你,你手上的股票要被套牢了,分文不值了。快丢吧,快抛吧!你丢我捡,你抛我接。等你丢得差不多了,谣言没了,股票升值了,我发财了,你跳楼了!
仔细想想,这其实还是一种“拔帜易帜”。
所以,不怕不应用,只怕用不活。
【典源】
拔帜易帜: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韩信大破赵王兵: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32、虚张声势,李世民雁门救驾
【原典】
隋炀帝时,北方的突厥族始毕可汗的力量日益强大起来。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裴矩建议隋炀帝嫁一位公主给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把叱吉立为南面可汗,这样来分化削弱始毕可汗的势力。隋炀帝同意了,殊不知叱吉本人却不敢接受。这事被始毕可汗知道后非常怨恨。后来,裴矩又把始毕可汗手下最得力的大臣史蜀胡悉诱骗到马邑杀死了。这就更加激发了始毕可汗的反隋。
大业十一年八月,隋炀帝出巡北方边塞,始毕可汗认为时机已到,率领数十万人叛乱,把隋炀帝包围在雁门。雁门共有四十一城,其中三十九城都已被突厥攻破了,只剩下雁门城和崞县。隋炀帝被围在雁门城,城中共有军民十五万人,粮食只够支持二十天。突厥兵攻城非常勇猛,箭都射到隋炀帝的面前了。隋炀帝又惊又怕,抱着小儿子大哭起来,眼睛都哭肿了。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建议隋炀帝带几千精兵冲出去突围。其他大臣不同意,认为这样太冒险,不如请炀帝亲自抚慰官兵,激励士气,坚守待援。隋炀帝同意了后一种看法,一方面深入军中鼓励官兵努力奋战,凡守城有功的人一律升官赏财;另一方面把诏书绑在木头上抛入汾水之中,让它顺水漂流,招募救兵前来救驾。
当时,李渊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儿子李世民年方十六岁,于河中拾得诏书,便决心应诏前去救驾。
李世民找到屯卫将军云定兴,对云定兴说:
“始毕可汗之所以敢把皇上包围起来,是因为他认为中原一时之间不可能有救驾的援兵。而我们现在与突厥的兵力相比,也的确显得太单薄,要是对起阵来,敌众我寡,我们不但救不了驾,反而要被他们吃掉。所以,我们只有虚张声势,在军中多多增加旗号和鼓角,把部队的行列拉得长长的,白天军旗挥舞,几十里不断,夜晚也鼓角相应。这样来布以疑兵,使突厥认为我们援救的大军已至,必然会望风而逃。”
云定兴采纳了李世民的谋略,把军旗和鼓角弄得多多的,把队伍拉得长长的,白天军旗飘扬,夜晚鼓角相闻。队伍刚到崞县,被突厥的侦察兵发现了。他们看到前后几十里不断的旗鼓,果然飞报始毕可汗,说隋帝的救援大军正向这边进发,前锋已至崞县。始毕可汗大惊,知道中原大军是不好惹的,立即下令全军撤退。
就这样,十六岁的李世民以虚张声势之计解了隋炀帝的雁门之围。
【新说】
虚张声势与假痴不癫相反,不是示弱而是示强,如俗语说,是“提虚劲”,或者说是“打肿脸充胖子”,借以威胁、吓唬敌人。
示弱的目的是希望人家不要来打击自己,以便暗中积蓄力量,丰满羽毛,伺机发起攻击。所以是一种韬晦之计。
示强的目的却是告诉人家:我要来打你啦,你还不走吗?我可是力量非常强大啊!所以是一种恐吓之计。
有人说:“辱骂与恐吓绝不是战斗。”(鲁迅)
其实,这是指文斗而言,是太过文人气的说法。事实上,只要用得恰到好处,辱骂(如指桑骂槐)与恐吓(如虚张声势)都是战斗,有时候还是很厉害的战斗。
郭舍人一骂而救大乳母全家,李世民一吓而解隋炀帝之围,这不是很厉害的战斗吗?
用在日常生活中,虚张声势也不无作用。最典型的如人们常爱讽刺的“名片效应”:官衔职务一大堆、理事会员一大串,这面印了印那面,实在不够再翻篇。说穿了,还不是虚张声势,借以吓人。
问题是,人们就爱信广告,就爱看名片啊!不少人也口口声声说广告骗人,名片吓人,可广告、名片一来,自己不知不觉间便解除武装,束手就擒了。更为有意思的是,自己推销严品,自己与人文际,还不是广告照打,名片照递。
【典源】
虚张声势:语本《三国志·曹休传》:“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另见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三十六计”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其实说的就是虚张声势。
李世民雁门救驾:事见《旧唐书·太宗本纪》、《资治通鉴·隋纪六》。
33、釜底抽薪,长平坑赵四十万
【原典】
秦昭王四十七年,秦王派王翦率兵攻打韩国送给赵国的上党郡。赵王派大将廉颇领兵相救,在长平与秦军对垒。
从四月到七月,两军进行了无数次战斗,秦军来势凶猛,逐渐占了上风。
廉颇分析两军形势,认为秦军求胜心切,急于速战速决,决定用持久战拖垮敌人,以逸待劳。因此利用有利地形深沟高垒,拒不出战,弄得秦军进退两难,非常着急。
军情报回秦国,昭王连忙请相国范睢商量对策。范睢说:
“廉颇身经百战,精通兵法,是赵奢去世后赵国最厉害的名将。我们要打败赵军,只有从根本上想办法。”
昭王马上问:
“相国的意思是?”
范睢说:
“来个釜底抽薪,让赵王免去廉颇的将位,用另外的人来代替他。”
“那怎么办得到呢?”昭王感到不太可能。
“让臣下试试吧!”范睢说。
于是,范睢派人带着重金到赵国去贿赂赵王身边的人,并四处散布说:
“廉颇毕竟是老了啊,根本不敢和秦军交锋。其实,秦军最怕的是我国用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大将。”
赵王很快听到了这些说法。他本来就对廉颇的拒不出战不满意,这一下又听信了传言,便决定用赵括代替廉颇做大将去打垮秦军。
上卿蔺相如知道后,劝赵王说:
“赵括虽然是赵奢的儿子,但他只会读他父亲留下来的兵书,却不知应变,大王可不能用他去取代久经沙场的廉颇啊!”
赵王不听。赵括的母亲也告诉赵王说,赵奢在世时就说过赵括不可以做大将,因为他把打仗的事看得太容易,若以他为将,必然要惹下大祸。
赵王还是不听,终于让赵括去替回了廉颇。
赵括代替廉颇后,全盘否定了军中原先的规定,又撤换了许多军官。
秦昭王和范睢闻讯大喜,马上悄悄改派名将白起去做上将军,让王翦做副将。
白起派兵向赵军挑战,赵括出战。秦军假装败退,赵括乘胜追击。殊不知白起另派两路奇兵,一路断了赵括的退路,一路断了赵军的粮道,使赵军陷入绝境,只得就地筑营,坚守不出。秦军把赵军团团围住,一连围了四十几天,赵军粮草不济,军心涣散。赵括只得出兵决战,被秦军射死。赵军投降,四十多万人被白起全部活埋,只留了二百四十个年龄小的回国报丧。
【新说】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这是人所尽知的道理,所以有“釜底抽薪”一说。
釜底抽薪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者如有人所说,是一种“兜底战术”。
二人正在角斗,一方所站的地盘突然下陷。想想看,那会是怎样一种情景?
这就是釜底抽薪的感觉。
两军正杀得你死我活,不分胜负,一方的主帅忽然被一道金牌传回。想想看,那又会是怎样一种结局?
那就是长平坑赵四十万,那就是田单收复七十城,那就是岳武穆屈死风波亭,金兀术南侵迁宋都。
釜底抽薪之计实在是厉害啊!不仅可以转败为胜,变弱为强,甚至可以让英雄做刀下鬼,让历史改道行。
而且,它往往还不声不响,杀人不见血,用得妙时,真是出神入化,不阴不阳。
如秦桧的“莫须有”!
你有什么话说呢?
说得重了。实际上,生活中用釜底抽薪的战术可真太多了,商场、情场、政治舞台,处处都有人在你的锅底抽薪。总之是兜你的老底,使你失恋,赔钱,下台,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当然,釜底抽薪也并非只能用于整人害人,用得好时,解决矛盾,消弭事端,化干戈为玉帛;灭火救人,抗洪救灾,变沧海为桑田。
如此,则造福于人类,善也莫大焉!
所以,计谋本身无善恶,关键是看你如何用它。
【典源】
釜底抽薪:“三十六计”第十九计:“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语另见《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
只消央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
长平坑赵四十万: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34、一箭双雕,晋文公攻原得卫
【原典】
公元前633 年冬天,楚成王和诸侯共同包围了宋国,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援。
先轸说:“报答宋襄公的恩德,稳固晋国的霸业,就在此一举。”
孤偃也说:“楚国刚刚得到了曹国,又和卫国新近订立婚姻盟约。如果讨伐曹国和卫国,楚国肯定会出兵援救,这样宋国的威胁就可以解除了。”
晋文公接受了他俩的意见,组织三军向原城进攻。晋文公只准士兵们携带十天的粮食,规定在十天的作战中,不管能否攻下原城,到时都必须撤军。
晋国大军压境,向原城进攻。十天期限已到,晋军还未攻下原城。晋文公如约下令撤军。晋军撤退时,一名从原城跑出来的士兵说:“要是再攻三天,原城就陷落了。”
晋文公的谋士们也劝说:“原城粮食将尽,将士精疲力尽,再攻下去原城就陷落了,现在撤军太可惜了!”
但晋文公坚定地说:“我与士兵约定打十天仗,现在十天已过,如不撤军,我就失信于士兵。再用三天的确可以攻下原城,但城虽得手,我却失信于士兵,实在是不值得!”
晋国军队如约撤退了。
原城的人听说这个消息,心悦诚服地说,“像晋文公这样重信义的君王,我们能不归顺他吗?”于是原城向晋国投降,晋文公将原城封为赵衰的领地。
第二年春天,晋文公准备进攻曹国,向卫国要求通过其国境。卫国不同意借路,晋文公便绕道南渡黄河进攻曹国,得胜后又转攻卫国,很快打下了卫国的五鹿。
卫成公请求与晋国结盟,晋文公不同意。卫成公又想投靠楚国,但卫国人民说:“像晋文公这样重信义的君主,我们能不服从他吗?”于是卫国人民放逐了卫成公,投靠了晋国。
【新说】
晋文公伐原重信义,得原之后又意外地得到了卫国,以“信义”为“箭”,连得两果,可以说是运用“一箭双雕”计谋的绝佳范例。就连孔子知道这件事后也赞叹说:“攻原得卫,信义使然。”
这一谋略的要义在于“箭”的选择,说得再明白点,这“箭”就是手段,方法。概括地说,手段不外乎两大类:文的和武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选择的是前者,以最能征服人心的“信义”,达到了攻城掠地的目的。
战争必然要诉诸于武力,优秀的军事家们往往不能不凭借武力而实现自己的意图,武力仅仅是手段,不是目的;战争的目的是征服,征服城池容易,征服人心难,只要征服了人心,岂止一箭双雕,即便是一箭几雕,也容易做到。
其实,打仗可以一箭双雕,经商、从政、交友、治学,举凡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策略都有用武之地。
它所表明的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即如何以最好的手段,同时达到两个目的,有时甚至达到更多的目的。俗话说,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半功倍,这些话,从一个侧面为“一箭双雕”作了注脚。
不过也别忘了,要达到“一箭双雕”,还得有一个修炼过程。
【典源】
一箭双雕:语出《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晋文公攻原得卫:事见《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二十八年》。
35、乱而取之,曹操明智灭袁氏
【原典】
公元200 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惨败在曹操手下,从此忧虑和恐惧交加, 一病不起,两年之后死去,他的长子袁谭自命为车骑将军,幼子袁尚承袭父业,驻扎在黎阳。他们两人各立门户,互相争比高低。
不久,曹操亲自带兵进攻黎阳,讨伐二袁兄弟。袁谭、袁尚在曹军兵临城下之际,暂停了内讧,迎战曹军。士气不振的袁军一触即溃,袁谭、袁尚连夜逃往邺城。
邺城防守坚固,易守难攻,曹操无意恋战,领兵退回,留下贾信驻守黎阳,他想对两袁施行欲擒故纵之计,假装远征刘表,在西平驻扎下来。
曹操的军队刚刚撤走,袁谭和袁尚又开始了内讧,双方你攻我打,不可开交。袁谭在平原被袁尚围困,走投无路,便派遣辛毗向曹操投降,请求曹军前去解平原之围。
曹操为此征求幕僚们的意见。大多数人都认为,眼下刘表的势力日渐强大,应当尽早攻打刘表,以免后患。而袁谭和袁尚已被打败,内部又互相争斗,难以构成威胁,不足以为此担心。
但是,谋臣荀攸却说:“如今天下多事,群雄纷争,刘表镇守住江汉地区,没有能力向四面八方扩展,这是他胸无大志的表现。但是袁氏兄弟却占据了北方的四个州,拥有十万大军,如果他们两人团结起来共同战斗,就很难轻而易举消灭他们。现在他们忙于争斗,肯定顾不上两头,等到他们中的一人取胜,势力强大起来,也很难制服。我们正应该乘他们现在内讧时进攻,可以轻易取胜。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一定不要放过。”
曹操听后觉得有道理,决定同意袁谭的请求,出兵邺城攻打袁尚。袁尚出逃山中,袁谭不久也反叛。曹操在南皮攻杀袁谭,平定了冀州。袁尚在走投无路中投奔了三郡乌丸,曹操跟着又远征三郡乌丸,袁尚逃往辽东。曹军在柳城击溃袁军,辽东太守公孙康将袁尚斩首。
曹操终于乘乱攻灭了袁氏兄弟,取得了河北的广大地区,实力大增。
【新说】
不言而喻,趁着混乱和内讧向对手出击,可以轻而易举地取胜。对手陷入混乱和内讧,顾头顾不了尾,顾东顾不了西,是取胜的天赐良机。这样的机会失之交臂,将使人无限后悔。
可以说,这样做很有些“混水摸鱼”的味道。水过分清澈,伸手捉鱼必然不会得。池水浑浊,鱼儿分辨不清方向,正是捉鱼的好机会。池水自然浑浊,机会犹如送到嘴边的肥肉,不吃白不吃,不捞白不捞,无需费太大的劲儿。也可以人为地把水搅浑,有意识地、有预谋地、精心地制造混乱,然后坐收渔人之利。
重要的问题是抓住机遇,要想抓住机遇,就得有所准备,即随时注意对于动向,掌握有关信息,就像猫儿守在老鼠洞口,眼看耳听鼻嗅,爪子随时准备出击。千万不能躺着睡大觉,要不然一觉醒来,老鼠们早跑光了。
也有这样的时候:趁乱出击时,对手立刻醒悟,迅速停止内讧,携起手来共同抵御。这时要区别不同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倘若出现寡不敌众或者要付出惨重代价,就应及时住手,以后再作打算,倘若余勇可贾,能一鼓作气取胜,则一竿子插到底,以免再次出击。若能引蛇出洞,待其出洞后分而食之。
可见,任何一项看似简单的谋略,一旦付诸实施,将会涉及众多复杂问题。只有灵活运用,谋略才会活起来。
【典源】
乱而取之:语出《孙子·计》杜牧注:“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
曹操明智灭袁氏:事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36、打草惊蛇,陆逊佯攻探蜀营
【原典】
话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兵至亭。孙权派人求和,刘备坚决不许,定要灭吴才能解心头之恨。孙权大为惊恐,不知所措。阚泽保举东吴儒生陆逊为大都督抵御蜀兵。孙权力排众议,同意了阚泽的保举。
陆逊被拜为大都督,统帅东吴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即日出师,水陆并进,到■亭与刘备的军队对垒后,却下令诸将各守关口,不得出兵。
诸将都笑其懦弱,心中不服,陆逊手持尚方宝剑,宣布违令者一律斩首,诸将只得愤愤而退,各自坚守不出。
刘备派人挑战,百般辱骂,陆逊命令塞耳不听,不准出兵,吴将韩当百思不得其解,陆逊解释说:
“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所以我们现在只宜凭借险阻坚守不出,出则不利,蜀军求战不得,夏日又渐渐来临,必然会移营寨于山林树木间。那时,我自有奇计破敌。”
果然,天气日渐炎热,蜀军受不了在平原广野扎营,刘备于是下令移营于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涧,等过了夏天到秋天时,再大举进攻吴军。
谋士马良觉得不妥,征得刘备同意,画了图本回川向留守的丞相诸葛亮报告。诸葛亮一看大惊,连叹汉朝气数已尽。马良为理解,诸葛亮说:
“像这样连营七百里,全部都在林木茂盛之处,假如敌人用火攻,怎么办呢?”
于是连夜叫马良带了奏章回见刘备,务必改屯营寨。诸葛亮则调拨军马作刘备败兵后的救应。
这边陆逊早已升帐叫大小将士听令说:
“我自从受命以来,未曾出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所以想先攻取蜀军的一个营寨,谁敢去呢?”
诸将都争着要去,陆逊却只安排了末将淳于丹,叫他带领五千人马晚上去攻打蜀军第四营。
到了晚上,淳于丹率军杀入蜀营,蜀将傅彤引军杀出,淳于丹抵挡不住,拨马败走,被陆逊派去接应的徐盛、丁奉救回。
淳于丹回营向陆逊请罪,陆逊却说:
“不是你的罪过,我只不过用你去打草惊蛇,试探敌营虚实,看看他们是否有诈而已。现在情况已经清楚,我已定下了破敌之计,你不但无罪,反而还有功哩!”
于是陆逊调兵遣将,用火攻蜀军营帐,又四下放火烧山,大败蜀兵,刘备幸赖关兴、张苞拼死护卫,又得到常山赵子龙的接应,才逃入白帝城。
【新说】
“打草惊蛇”有不同的含义。
人们通常说:“不要打草惊蛇。”那意思是不要因为行动不谨慎,不严密而惊动了对方,使他有所防备或溜之大吉。
作为计谋的打草惊蛇却是故意打“草”而惊动伏在草丛中的“蛇”。这里的意图又有三种不同:
一是打草惊出蛇,使其自我暴露。这一种多用于军事斗争,也就是“三十六计”所说的:“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如陆逊用淳于丹佯攻蜀营就属于这一种。其目的是试探敌人的虚实。另外如敌人有暗堡设防,为了侦察出暗堡的位置,我方发起佯攻或以声音等惊动敌人开枪也属打草惊蛇的计谋。
二是打草惊走蛇,使其自行滚蛋。这一种是在不便或不愿与敌人或对手交锋的情况下,用间接的手段赶走他。
三是打草惊醒蛇,使其自己注意。史传南唐当涂县县令王鲁贪财受贿,其部属也多贪赃枉法。后来县民联名向王鲁控告主簿官的罪状。这些罪状大多与王鲁有瓜葛,所以王鲁在读状纸时胆战心惊,情不自禁地在状纸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意思是说,你们虽然告的是主簿,但我也已经受到了警告。这就是典型的打草惊醒蛇。
由此可见,打草惊蛇之计并不仅仅用于军事方面,而具有更为广泛的用途。
【典源】
打草惊蛇:“三十六计”第十三计:“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语出《祖堂集·七·雪峰和尚(唐代人)》:“雪峰招掴。龙云:
'养子代老。’慈云:'打草惊蛇。’”
陆逊佯攻探蜀营:事见《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八十四回。
37、无中生有,张巡草人变奇兵
【原典】
张巡是唐代真源县的县令,为官清正廉明,文武双全,尤其精通兵法。
安史之乱,附近州县纷纷投降了安禄山。真源县所属的谯郡太守杨万石也投降了叛军,并逼迫张巡相从。张巡率兵一千余人奋起反抗,讨伐叛军,后来与单父尉贾贲会合,共计两千余人驻守雍丘城。
叛将令狐潮率兵四万余人攻打雍丘,贾贲战死,张巡也受了伤。但他奋不顾身,坚持战斗,士兵们都深受鼓舞,拼死奋战。两个多月过去了,大大小小经历了数百次战斗,雍丘城仍自岿然不动。
可是,毕竟是狐城无援。粮食缺乏不说,就是守城用的箭也差不多射完了。如果敌人再来进攻,没有箭就很容易短兵相接,这对敌强我弱的形势是非常不利的。
怎么办呢?
张巡苦苦思索,终于想到了一条妙计。
这天晚上,月光朦胧,城里城外一片宁静。
忽然,围城的哨兵发现城头有情况!他连忙跑进营帐把正在熟睡的令狐潮金醒,令狐潮披衣而起,借着月光向城头望去。
果然,城头上一阵人影晃动,隐隐约约有无数身穿黑衣的士兵沿着绳索往城墙下滑。
“哼!他们居然想夜袭突围,给我射!”令狐潮命令一下,弓箭手们对着黑影万箭齐发。黑影纷纷坠落城墙,不少的又在往回爬。
“再射!再射!”
弓箭手们一阵阵乱射,直折腾到天蒙蒙亮,令狐潮才发现,那些黑影哪里是什么士兵,原来全是些身穿黑衣的稻草人。
就这样,张巡用“草人借箭”之计,一夜之间赚了令狐潮数十万支箭。
第二天深夜,城头上又是一阵人影晃动,隐隐约约又有身穿黑衣的士兵沿着绳索往下滑。围城的哨兵看见了觉得好笑:
“哼!又想来赚我们的箭啦。看你们耍些什么鬼花样?”
于是便不去报告。
谁知那些人影下得城墙后,竟然活了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敌人营帐,又是砍头,又是放火。叛军昨夜折腾了一宿,今晚正好呼呼大睡。
只听得杀声四起,火光冲天,令狐潮从睡梦中惊醒,也搞不清有多少敌军进了营帐,慌乱之中爬起身来就跑。士兵们自相拥挤践踏,夺路逃窜,守城士兵乘胜追击。直把敌人赶出十余里之外。
原来,第二天晚上下城墙的,是张巡精选的五百名敢死队员。敌人误认为又是草人,所以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大败而逃。
【新说】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作有时有还无。
老子说:“有无相生。”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就是无中生有的辩证法。
无中生有,稻草人变奇兵。
把诳骗变成真实,由虚无达到实在,极端的虚假便成为极端的真实。
于是出奇制胜。
这就是作为计谋的无中生有。“三十六计”把它列为第七计,也就是《尉缭子·战权》所说的:“有者无之,无者有之。”
至于另一种无中生有,无事生非的凭空捏造,谣言滋事,如“三人成虎”、“莫须有”之类,虽然在另外的意义上也可以算得上是计谋,但与我们这里所说的却是有所不同,这是应该特别加以说明的。
【典源】
无中生有:“三十六计”第七计:“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语出《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张巡草人变奇兵:事见《新唐书·忠义传》。
38、苦肉近敌,要离断臂刺庆忌
【原典】
春秋时,吴国公子光用刺客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
吴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奔到卫国,招纳人马,随时准备回国复仇。阖闾知道庆忌非常勇猛,视为心腹大患,但又找不到合适的办法除掉他。
扶持阖闾上台的伍子胥,知道吴王的忧患,便给他找来了一个人,名叫要离。
要离自称能够替吴王除掉庆忌,吴王一看要离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不相信他近得了庆忌的身。
要离说:“会杀人的用智不用力。庆忌现在正在收罗亡命之徒,我可以诈做罪犯投奔于他,取得他的信任,伺机行刺。”
吴王说:“这有道理。可是你怎么诈做罪犯呢?他又怎么肯信任你呢?”
要离说:“我可以当众激怒大王,请大王斩去我的右手,杀死我的家人,这样,庆忌就会信任我了。”
吴王不忍心如此做,说:“你又没犯罪,我怎么可以下此毒手呢?”
要离执意要这样做,伍子胥也在一旁支持。吴王想了好一会儿,终于同意了。
第二天,伍子胥带要离上朝,向吴王保荐,让他做将军率兵进攻楚国。
阖闾一看说:“此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怎么能带兵打仗?真是岂有此理!”
要离说:“大王可真是忘恩负义,伍子胥为大王得了江山,大王却不愿发兵替伍子胥报楚王之仇。”
阖闾勃然大怒,下令斩去要离的右臂,打入牢狱,伍子胥叹气而出,其他官员也莫名其妙。
过了几天,伍子胥设法让要离从牢狱逃出。要离一出国境就到处散布吴王的坏话,发誓要报断臂之仇,阖闾下令把要离的妻子也抓来当众活活烧死。
要离一到卫国就去投奔庆忌,开始庆忌不肯相信,等到看了要离被砍去的右臂,又听心腹报告吴王已将要离的妻子当众烧死后,便深信不疑了。
要离从此为庆忌出谋划策,庆忌对他言听计从。当庆忌的军事力量准备得差不多了时,便乘船渡江攻打吴国。庆忌和要离同坐一条船,庆忌坐在船头,要离持戟侍立。船到江心,一阵风起,要离借助风力,单臂挥戟向庆忌刺去。由于庆忌毫无警惕,结果被当场刺死。
要离终于为吴王除去了心腹大患,他自己也自杀身亡。
【新说】
吴王的心腹大患倒是除去了,可要离付出的代价不也太惨重了吗?
但这是他甘心情愿的。
这就是苦肉计——打者愿打,挨者愿挨!
除了代价而外,苦肉计的风险也是够大的。假如以代价换来胜利倒也还有得说。如果被识破,那岂不是白白冤枉了吗?
不过,代价尽管大,风险尽管大,甘愿做这计中主角的却不乏其人,最著名的如三国时代的周瑜打黄盖,宋代的王佐断臂入金营等,已成为家喻户晓,妇孺尽知的故事。其它如妻妾争宠,自己抓伤自己以陷罪于对方,王连举开枪打自己以蒙混过关等,虽然也是苦肉之计,但其目的已不是害那相信者了。
由此可见,任何计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领会其精神,掌握其奥妙,就可以活学活用用于不同时代不同场合。
当然,关键是要做得周密,不然的话,像王连举那样,遇到当过外科大夫的■山先生,自己白挨一枪不说,反而暴露了真实身分,结果还是做了叛徒。
那不是弄巧成拙了吗?
【典源】
苦肉近敌:通常说“苦肉计”。“三十六计”第三十四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语另见元·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那一个股肱臣诸葛施韬略,亏杀那苦肉计黄盖添粮草。”
要离断臂刺庆忌: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39、离间挑拨,田单收复七十城
【原典】
田单原来是齐国首都临淄管理市政的一个小官。齐■王时,燕昭王派乐毅为大将讨伐齐国,半年间连破七十余城,只有莒城和即墨两城还在齐国人手中。当时,田单带着家人也逃到了即墨,即墨守将出战被燕人杀死,人们公推田单为守即墨城的将军。
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继位。田单听说燕惠王与乐毅之间有矛盾,就派人到燕国去散布说:“齐■王都已经被杀了,齐国却还有两座城没有攻破。乐毅以讨伐齐国为名,实际上是想在齐国称王,只不过齐国人还没有完全归附他,所以拖延时间,慢慢地攻打即墨城以等待时机。现在齐国人最怕的是燕王另派他人来换下乐毅,那样一来,即墨很快就会被攻破了。”燕惠王听进去了,于是派骑劫换下了乐毅。
乐毅一气之下去了赵国,燕军的官兵都为乐毅忿忿不平,士气因此受到影响。
田单要求即墨城中的每户人家吃饭时都在庭院里祭祀祖先,引得飞鸟都在城的上空盘旋,下来啄食。燕国军士对此感到很奇怪。田单便扬言说:“有天神下来指导我。”又要求城里人散布说:“有天神做我们的军师。”这样来蛊惑燕国军士。
同时,田单又派人混入燕国军队中散布说:“齐兵最怕被燕国人割去鼻子。如果燕军把俘虏到的齐兵都割去鼻子押到队伍前去与齐兵战斗,即墨就守不住了。”燕军果然这样做了,守城的齐兵一看投降燕国的人都被割去了鼻子,全部义愤填膺,更加坚守城池,生怕自己落在燕国人手里。
接着,田单又派人混入燕军说:“齐国人最怕被挖掉城外的祖坟,怕祖先受到凌辱。”燕军一听,果然挖了齐国人的祖坟,把死人的尸骸弄来燃烧,大火冲天。齐国人从城墙上望见了,都大哭不止,决心出战与燕军拼个你死我活。
田单看到齐兵的士气鼓得很足了,就一面派使者到燕国去请求投降,一面派即墨的富豪悄悄送黄金给燕将,说是即墨投降后,请关照不要杀害家人。
燕将大喜,同意了富豪的请求,更是松懈了斗志。
时机成熟了,田单把城里的一千多头牛全部集中起来,给它们披上画有五颜六色蛟龙图案的彩布,牛角上绑着锋利尖刀,牛尾上缠着浸过油的芦苇。
到了晚上,将牛尾点燃,把牛从凿开的城墙洞口赶出去,牛的后面跟随着五千精兵。牛尾烧起来后,牛狂怒着冲向燕军,火光照着牛身上的蛟龙图案,吓得燕军惊惶失措,望风而逃。齐兵杀死了燕将骑劫,一路乘胜追击,所过之处,全部叛燕而归齐。曾被燕国占领的七十余城一举收复。
齐襄王继位,封田单为安平君。
【新说】
田单的最后胜利是“火牛阵”出奇兵,但其铺垫却是一系列的离间计涣散了敌人的斗志,尤其是离间燕惠王与乐毅,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离间与反间的界线本来是非常清楚的,这就是“三十六计”的解释:离间是使敌人自相怀疑和猜忌;反间是使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所以,周瑜用蒋干是反间,田单害乐毅则是离间。当然,也有反间和离间并用的,如陈平除范增就是。后人模糊了两者的界线,就连“三十六计”也只有反间计了。不过,反间也的确更为巧妙,更让人拍案叫绝。
离间其实就是挑拨离间。
这一说,离间就应用得太广泛了。生活中到处都是挑拨,可以说,有人际关系的地方就有挑拨。
不过,作为计谋的离间不属于道德品质的范畴。如果要作出区别的话,或许可以这样说:作为计谋的离间主要用于对敌斗争;如果把它用在同志身上,就进入道德品质的范畴了。这就好比同样是一把刀,用来杀了无辜叫杀人凶器,用来杀了敌人却叫战斗武器一样。
所以,要用离间计得看对象,千万不要随便弄得人自相怀疑和猜忌。那样就不是智谋之士,而成为挑拨他人,搬弄是非的宵小之徒了。
【典源】
离间挑拨:通常说“离间计”。语出《后汉书·李固传》:“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离间近戚,自隆支党。”另见《三国志·蜀书·马超传》:“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
田单收复七十城:事见《史记·田单列传》。
40、反间而用,蔡瑁张允成冤魂
【原典】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八十三万水陆并进,浩浩荡荡向东吴进发,在三江口与东吴水军初战失利。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为曹操献计,建议先立水寨,让不熟悉水战的北方军在中间,熟悉水战的荆州军在外,每日水上练兵,然后再与东吴军大战。东吴大都督周瑜知道后大惊,决心除掉蔡瑁、张允这两个投靠曹操的荆州降将。
这时,正好有曹操的幕僚,九江人蒋干来访周瑜。
原来,曹操初战失利,心中非常烦恼。蒋干曾经是周瑜的同窗好友,主动提出到东吴游说周瑜投降曹操,顺便也可以到东吴军中打探虚实,侦察情况。
周瑜明知蒋干此行目的,但佯装不知道。要求蒋干只叙友情,不谈政治。
并极其热情地接待昔日的同窗好友在军中大摆“群英会”。大张筵席,觥筹交错,直喝到夜深时分,酩酊大醉,呕吐不止。还硬拉蒋干同榻而卧,抵足而眠。
周瑜和衣卧倒便鼾声如雷,睡得死沉沉的,蒋干却根本睡不着。二更时分,营帐内灯还没熄灭,蒋干见周瑜桌上堆着一卷文书,心想正好偷偷侦察一下情况。于是起床偷看,却见一封信上写着“蔡瑁、张允谨封”。蒋干大吃一惊,打开一看,原来是蔡、张二人与周瑜联系,愿将功赎罪,故意把曹操军队困在水寨中,然后伺机斩杀曹操。正看着,听得周瑜翻身,蒋干连忙把信藏在衣兜里,一口把灯吹灭上床假睡。将近四更,忽听得有人入帐叫:
“都督醒没有?”周瑜惊醒问那人什么事,那人说:“江北有人过来。”周瑜忙叫那人低声,然后又连叫了两声蒋干,蒋干装睡不理。于是周瑜与那人走出窗外低语,蒋干仔细偷听,只听那人在窗外说:“蔡、张两位都督说,一下还下不了手..”后面的话声音更低,便听不清了。一会儿周瑜进帐又叫了两声,蒋干仍然装睡不应,周瑜便脱衣再睡了。
蒋干心想,周瑜是个精细人,天亮发现信不在了,必然要把我抓起来。
于是便轻轻起床,悄悄出了营帐。门口军士只问了问,因是都督的客人,也不阻挡。
蒋干一过江便向曹操汇报,虽没有能说服周瑜投降,但却探听到重要情报。边说边拿出蒋、张二人的信给曹操看。曹操一看大怒,马上叫来蔡瑁、张允,要他们立刻出兵攻打东吴。二人果然都说时机未到,不可进兵。曹操喝令军士推出斩首。可怜二位水军都督,莫名其妙中就已做了冤死鬼。
【新说】
这就是反间计的奇效。
《孙子·用间》说:“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利用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
敌人的间谍怎么会为我所用呢?
办法有二:一是利诱,明明白白地争取他反过来为我所用;二是佯装不知他是间谍,让他获取假情报甚至完全相反的情报,他不知不觉地为我所用。
后一种似乎更为高明。
周瑜堪称施用反间计的大师。他不仅利用蒋干除掉了蔡瑁、张允,而且还利用他引庞统入曹营献给曹操以连环计,使“火烧连营”的计策得以成功,取得了赤壁之战的伟大胜利。
间谍的使用基于“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原理。因此,间谍战可以说与整个人类军事史相始终,而军事又是政治的集中表现。进入现代社会,高科技的运用使间谍活动日益神出鬼没,“反间”更是成为一门高难度的艺术,即使你是周郎再世,如果不精通若干高科技的特殊手段,也绝不是诸如克格勃之类间谍组织的对手。
当然,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间与反间的基本原理还是古今一例,中外相通的。只不过古代主要用于军事、政治,而现今已扩展到经济、科技乃至日常生活领域里罢了。
【典源】
反间而用:通常说“反间计”。“三十六计”第三十三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语出《孙子·用间》:“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
另见《长短经·五间》:“陈平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间范增,楚王疑之,此用反间计者也。”
蔡瑁张允成冤魂:事见《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41、连环圈套,周公瑾火烧赤壁
【原典】
赤壁之战时,周瑜利用蒋干行反间计,使曹操斩了蔡瑁、张允两位水军都督。然后又施用苦肉计,痛打黄盖,并派阚泽去曹营献降书,说黄盖愿投降曹操。曹操心中疑惑不定,想再派人去周瑜寨中探听虚实。蒋干又自告奋勇前往,曹操同意了。
周瑜听说蒋干又过江来,心中不由大喜,说:
“我破曹操,正在此人身上了!”
连忙叫鲁肃去请庞统先生来见。
原来,此时尚未归刘备的凤雏先生庞统刚好到江东,鲁肃把他推荐给周瑜。周瑜曾问他破曹乒的计策,庞统说:
“要破曹兵,必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其余的船都四散开了,除非用'连环计’,使曹操把所有的船钉在一起,就可以成功了。”
周瑜觉得庞统的计策很好,但不知怎样才能使曹操中计而把所有的船钉在一起。正在这时听说蒋干又来了,所以大喜,先找庞统来商议好用计,然后才通知接见蒋干。
周瑜一见蒋干便装作不高兴说:
“上次好意接待你,你却偷了我的书信不辞而去、今天怎么还好意思来呢?我不看在过去多年的同窗好友的情分上,就对你不客气了。本想赶你过江去,但我这一两天就要大破曹贼;想把你留在军中,又怕你再偷我的情报。
算了罢,现在先送你去西山庙里歇息,等我这两天破了曹兵再送你过江说完也不听蒋干解释,就叫兵士送蒋干去西山庙中。蒋干心里暗自叫苦,晚上在庙后散步排遣烦闷,忽然听到有读书声。循声找去,原来是一人正在草屋内读书,仪表非凡。叩门相问。原来是著名的凤雏先生。二人交谈,才知是周瑜自恃才高不能容人,所以在这里隐居读书。蒋干于是劝说庞统与他一起过江投奔曹操,庞统说自己早有此心,只因无人引荐。蒋干大喜,连夜带庞统过江推荐给曹操。
曹操久闻凤雏先生大名,听说来投自己,大喜过望,亲自坐帐迎接,并请教破吴计策。
庞统观看了曹军水陆阵势后,突然问军中是否有良医,因为北方兵多不习惯船上颠簸,必然生病。这一问正中下怀,曹操正在为官兵多晕船呕吐妨碍作战而烦恼,便连忙向庞统请教办法。庞统于是教曹操用铁连环把三十或五十艘战船牢牢地锁在一起,铺上宽木板,这样,既减少了颠簸,又可以使兵士们在船上如在陆地上一样施展开。曹操一听大喜,连夜便如计而行。
就这样,曹操不知不觉地中了连环计,以致被周瑜火烧连营,惨败赤壁。
【新说】
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
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
庞统的连环计是计曹操用铁连环自己把自己束缚起来,然后用火攻——
火烧连营。这里的连环是指束缚敌人的道具,是最本义的“连环计”。
《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闲凤仪亭”,把王允分别献貂蝉给董卓和吕布的计谋也称为连环计。这里的连环是指用貂蝉把董卓、吕布套在一起,使之反目成仇。是已经引申了的“连环计”。
又有人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谋串在一起来使用为连环计。这里的连环是指计谋像连环一样。是更引申了的“连环计”。
到底哪种更为典型呢?
按“三十六计”的看法,连环计的根本点是“使其自累,以杀其势”。
就是说,让敌人自己束缚住自己,这样来削弱他的实力,然后攻击他。如果要说是两种连环也可以,那就是“一计累敌”,使敌人自己束缚住自己,一计攻敌,我方乘机发动攻击。“两计扣用,以摧强势也。”所以,“三十六计”所举的例子除了庞统外,还有宋朝抗金将领毕再遇用加香料煮好的黑豆撒在战场上使敌军战马抢吃而自我束缚。
因此,连环计的要点就是让敌人自己把自己束缚起来,你用铁连环也好,用美人连环也好,用黑豆或其它计谋串起来也好,只要把你的对手束缚起来,然后加以攻击,就叫做连环计。
这样一说,哪种典型也就无足轻重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你把对手捆绑得起来,也就是高手一个。王司徒是高手,庞士元是高手,毕再遇同样也是高手。
【典源】
连环圈套:通常说“连环计”。“三十六计”第三十五计:“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语另见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又见《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第四十七回:“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
周公瑾火烧赤壁:事见《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至四十九回。
42、驱虎吞狼,刘袁吕浸战不休
【原典】
曹操大破吕布于定陶后,乘着军阀混战之机把汉献帝迎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赢得了主动权。
当时,刘备屯兵徐州,吕布兵败后投奔,刘备让他居于沛县。曹操担心刘备和吕布联合起来对自己不利,打算除掉这个心腹之患。谋士荀或献上“二虎竟食”之计:让皇帝下诏正式封刘备为徐州牧,同时送密信一封叫刘备杀掉吕布。若刘备事成,则除掉了吕布这头猛虎;若刘备事不成,则必然被吕布反过来所害。曹操大喜,依计而行。殊不知此计被刘备识破,主动把曹操的信给吕布看了,“二虎”没有“竟食”。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荀或又献上“驱虎吞狼”之计。曹操忙问荀或计将何出。苟■说:
“主公可一方面悄悄派人到袁术那里去报信,说刘备上书皇帝要求讨伐袁术。袁术知道后必然大怒而攻打刘备。另一方面,主公又真的让皇帝下诏命令刘备讨伐袁术,这样势必挑起袁、刘大战。袁、刘一战,吕布必生夺徐州之心,这一来可就有热闹好看了:不是虎吞狼,就是狼伤虎。无论如何都于主公有利。”
曹操果然又依计而行。
这一回,刘备虽然还是觉得是曹操之计,但皇命难违,只得让张飞留守徐州,自己与关羽率兵讨袁。
另一方面,袁术听说刘备竟然敢下书求战来讨伐自己,怒火中烧,派上将纪灵起兵士万杀奔徐州。
两军在盱眙对垒,相持不下。
这边张飞留守徐州,酒后大醉鞭打部下曹豹。曹豹恰好是吕布的岳父,遭打后连夜向居于沛县的女婿报信,希望他趁张飞酒醉来取徐州。
当初吕布投奔徐州,刘备要让徐州给他,怎奈张飞容忍不得,以致刘备只好叫吕布屈居沛县。吕布本已怀恨在心,又深感沛县太小不是久居之地。
但平时碍于刘备的脸面,又加之刘、关、张也不是等闲之辈,所以才相安无事。现在袁、刘大战胜负未卜,张飞又酗酒大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吕布听从谋士陈宫的意见,当机立断,星夜向徐州进发。四五十里地一会儿便到,有曹豹内应,张飞又大醉而睡,吕布轻而易举便夺了徐州。等手下卫士摇醒张飞时,酒还未醒,只好带着随身人员杀出东门而去。吕布素知张飞勇猛,也不追赶。
徐州就这样落入了吕布的手中,而袁、刘却还在浴血奋战。
【新说】
驱虎吞狼,这是典型的挑起别人自相残杀,自己却在一旁坐山观虎斗,看得哈哈大笑。
此计比“坐山观虎”更为凶险。坐山观虎是因利趁便,虎本身就在斗或本身就要斗,而此计却是驱使原本并不一定要斗或根本不会斗的双方相斗。
“驱虎吞狼”,好一个“驱”字了得!
这一驱,袁、刘、吕三方齐动,全部落入■中。不止是一箭双雕,而是一箭三雕了啊!
大体上说,这种驱虎吞狼还是矛盾的利用。利用矛盾,使自己跳出矛盾之外,而在人家的矛盾之间做文章,制造矛盾,激化矛盾。其实,也是一种借刀杀人。自己“兵不钝而利可全”,以政治谋略取得军事上难以取得的胜利,这就是本计的高妙之处。
当然,虎也不是说驱就可以驱的。弄得不好,反过来咬你一口,甚至虎狼一起冲你而来,那可怎么了得?
所以,要驱虎就得有驱虎的本事。
从客观方面说,你得识虎性,知道它与狼之间的微妙关系和矛盾所在,才能一挑一个准,使虎狼都闻风而动,落入你的■中。
从主观方面说,你得有驱虎的鞭子或其它什么法宝。以曹操驱袁、刘、吕为例,如果不是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汉献帝这个宝贝傀儡,那刘备这头虎就不会被驱动,荀■的“驱虎吞狼”之计就会像“二虎竟食”之计一样流产。
总之,计谋之施,因人而异,各宜扬长避短,才能出神入化,立于不败之地。驱虎吞狼如此,驱虎吞豹如此,其它各计又何尝不是如此?
【典源】
驱虎吞狼:语出《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操问荀■曰:'此计不成,奈何?’■曰:'又有一计,名曰驱虎吞狼之计。’”
刘袁吕混战不休:事见《三国演义》第十四回、第十五回等。
43、围师必缺,朱■张超攻宛城
【原典】
黄巾军的韩忠占据了宛城,朱■、张超两位汉末将领将宛城团团围住,在城外垒起土山以临城。
他们鸣鼓佯攻西南,黄巾军的人马都集中到西南边来,他们却掩攻东北,乘虚而入。
韩忠退守小城,并向朱■、张超请求投降。
众将都同意黄巾军投降,但朱■不同意。
朱■说:“兵有形同而势异者。以前项羽起兵的时候,民无定主,所以对投降的人都采取奖励政策。现在海内统一,唯有黄巾军造反作乱,对他们实行纳降政策,不足以劝善;讨伐他们,才足以惩恶。现在若接受他们投降。
这样纵敌、助寇,不是良策。”
于是朱■、张超加紧攻击小城,但仍然无法攻克。
朱■登上土山,对张超说:“我知道久攻不克的原因了!
贼军外面被我们层层包围,被逼得很紧,想投降,又不被允许,想逃又逃不走,所以只好与我们拼死一战,万人一心,势不可挡,更何况他们有十万兵马!这样被死死地围困,害处太大了。不如把包围的部队撤了,合兵入城。韩忠见解围,势必四出逃窜,一出城门,斗志就散了,这才是破贼最容易的办法。”
于是,汉军故意解围,敌军慌忙逃跑,拥向缺口,以逃出城外。汉军立即猛击,打得韩军无法招架,终于被击破。
【新说】
可以看出“围师必缺”和“破釜沉舟”其实只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角度罢了。“破釜沉舟”是在自己处于被动之时,主动断去自己的后路,逼着自己,激发出潜在的巨大能力,从而解围。
而“围师必缺”则是在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时,不能断了敌人的后路。
因为,如果那样的话等于是给了敌人一种“破釜沉舟”的感觉,从而使他们决心拼死一战,反而可能变不利为有利。所以,屯兵城下,去攻打没有活路的守军,并不是良策。因城必须留个门,要开其生路,让敌人特别是那些意志薄弱者,想到有可逃之路,便无心恋战,终于退逃。这时,我方乘机猛击,必使之败绩。
汉军的获胜,得力于朱■的过人才智,首先在于他能想到接受韩军的投降并不能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反而会使之更嚣张。因为他知道这时比起项羽起乓之时的情势已经不同了,所以他并不死板地按旧例行事,而是按当时的具体情况行事,可以说,朱■正应合了“随时变通”这一计。
可见要取得斗争中的胜利,靠单一的或单向的思维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头脑里牵顾八方,思古虑今,并且思维要紧凑连贯。如果朱■只想到了不能接受投降,便一味地死死围攻,那么也不一定会胜。然而朱■却运用逆向思维。从有利者角度去设想不利者的心理状况,最终取得了胜利。
【典源】
围师必缺:语出《孙子·军争》:“围师必缺。”
朱■张超攻宛城:事见《后汉书·朱■传》。
44、困兽犹斗,旬林父请罪获赦
【原典】
公元前597 年春天,强大的晋国派兵援救受到楚国进攻的郑国,兵临黄河时,传来了郑国已向楚军投降的消息。中军主帅荀林父知道情况发生了变化,主张撤军,想等楚军撤走后再去讨伐郑国,以惩罚它向楚国投降。
但是,中军副将先■坚决反对这样做,他说:“我们晋国之所以能成为各诸侯国的盟主,正是由于军队打仗勇敢,大臣们尽心尽力。眼下听说敌人强大就后退,这不是大丈夫的作为!”
先■不顾一切地率领自己统领的军队渡过了黄河。
掌管军政事务的司马韩厥急忙对荀林父说:“先■带兵过河,要是打了败仗,您作为主帅的罪过就大了。不如索性进军,万一打了败仗,也好由大家分担罪责。”
荀林父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率领大军渡过了黄河。谁知楚庄王已知道晋军过了黄河,突然进军。晋军在突袭下措手不及,都抢着渡河逃跑,被楚军打得大败。
后来荀林父带着残兵败将回国。他认为自己这次失败负有重大罪责,请求晋景公将他处死。
大夫士贞子这时上前劝说:“大王,千万不能这么做。回想三十多年前,文公率军与楚军在城濮会战,以弱胜强。晋军接连三天都吃的是楚军留下的粮食,但是文公却面带愁容。当时随从们都感到奇怪,都说:'有了高兴事反而忧愁,难道有了忧愁的事反倒高兴吗?’文公回答说:'只要楚国的相国成得臣还活着,我就高兴不起来。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挣扎抵抗,拼死搏斗,更何况一个大国的相国呢?’后来成得臣被楚王杀了,晋文公才喜形于色地说:'这下没有人来害我了。’可以说这是晋国的又一个胜利,楚国又失败了一次。楚国从此两代都强盛不起来。”
士贞子又接着说:“今天晋军的失败,是上天在警告我们。要是再杀掉荀林父,不是在为楚国帮忙,使他们胜上加胜吗?这样的话,晋国将很久都强盛不起来。况且荀林父进想着竭诚尽忠。退想着弥补过错。他是国家的捍卫者,怎么可以杀呢?他这次战败,像日食月食一样,是不会损害日月的光辉的。”
晋景公被士贞子的这番话感动了,赦免了荀林父,恢复了他的官职。
【新说】
这则故事由赦免一个臣子而引出了一个富有魅力的话题——困兽犹斗。
既是兽,必然有其勇猛的本性,搏斗也就是其专长。即使在被围困时,仍要拼死搏斗,不甘束手就擒。这虽是一种比喻,却也体现出一种精神——
不甘心,不服输,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现在人们怕言“斗”,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余悸。其实,人生一场,本身就是由大大小小的“斗”组成的,与自己斗,与别人斗,与自然斗,与社会斗,当然,这里的“斗”不能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理解为一方消灭另一方,而应当理解为一种进击拼搏的精神。
斗的方式有多种,智斗、巧斗、勇斗、蛮斗、持久地斗、迂回地斗等等。
困兽之斗只是其中一种。困兽之斗,结果已不重要,因为处境既定了是敌众我寡,下场肯定凶多吉少。重要的是那种明知是粉身碎骨也要搏斗的气概,是那种决不屈服的精神。
【典源】
困兽犹斗: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公曰:'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荀林父请罪获赦:事见《左传·宣公十二年》。
45、勇斗则生,赵简子奋力败卫
【原典】
赵简子包围卫国的时候,城中不断掷出石头,射出箭。赵简子用犀牛皮制的大盾做掩护,躲在安全的地方,用击鼓指挥大军。结果他的士兵却呆在原地一动不动,赵简子气得一把将鼓槌扔到地上,叹息道:
“唉,我军士气,怎么会如此低落呢?”
这时候,官员行人烛过脱掉盔甲走上前来说:
“这是主公您的错呀!怎么可以说是我军士气低落呢?以前的先王献公,并吞了十七个国家,使三十国屈服,八战十二胜,都是依靠晋国的人民。
献公死后,惠公即位,残暴傲慢,纵情于声色,秦国看到我国这样的情况便随意地侵入我国,甚至,已经到了距离都城十七里的地方。但即便是这样,还不是靠晋国的人民来防御的吗?”
“惠公死后,文公即位,围攻卫国取得了邺地之战、城濮之战的胜利,五次大败楚军,成为了天下的霸主,有的还是晋国老百姓。怎么说晋国军队没有勇气呢?这主要还是您做得不够好,而不是我军士气低落的缘故。”
赵简子听后,马上丢下大盾,冲到阵前,再次击鼓下令冲锋。士乓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个个奋勇争先,最后终于大获全胜。
“行人烛过的一番话,真是胜过了千辆兵车啊!”
赵简子这么赞美烛过。也正是因为烛过的劝谏,才使赵简子先把自己置于死地,产生出姜太公所说的勇斗。
【新说】
战争需勇,这是人人都知的道理。赵简子当然也懂。他死劲地敲鼓以激励士兵勇斗,士兵没有被激励起来,动也不动,赵简子气得直叹息军队的士气低落。然而,他忘了自己作为主帅却躲在犀牛皮制的大盾后偷生。
主帅是士兵眼睛的焦点,他的一举一动对众人都有很大的影响。士兵的天职当然是服从命令,而将领命令的权威从何而来?一个当然是职务赋与的,另一个,便是来自将领自身的言行了。一个好的将领,可以成为士兵的偶像,军队的灵魂,他的人格和智勇都会让士兵们敬畏不已。这样的将领的一声命令当然是威震如山,无人不应的。
汉朝的将军李广就是这样的将领,他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以身作则。行军中遇到饮水,先让士兵喝够了自己才喝,遇到紧急情况也是一马当先,所以李广极受兵士们的喜爱,战争中总能取胜。
反过来,如果士兵的上司是一个非常无能的,胆小的人,叫士兵上时,自己却躲在安全的地方偷生,士兵苦时,自己又在寻欢作乐,那么,这样的人威信何在呢?他下的命令又会有多少人听从呢?
人心是需要鼓舞的,军队的土气更是这样。作为一个将领,不能奢望士兵的士气会自然激发起来,而应懂得如何把握士兵的心理和情绪。要士兵勇猛,那么就必需给以勇猛的机制,创造勇猛的氛围。而将须自己首先做出榜样,是一个重要条件。
烛过及时地指出了赵简子的过处,才使赵简子先把自己置于死地,产生出了勇斗来。
【典源】
勇斗则生:语出《孙子·九地》:“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张预注:“既置之危地,又使之相救,则三军之众齐力同勇如一夫,是军政得其道也。”
又《孙子·九地》:“不得已则斗。”王皙注:“脱死难者,唯斗而已。”
赵简子奋力败卫:事见《国语·晋语九》。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职场技巧
音画图文
感悟哲理
星座运清
生活百科
史海钩沉
健康常识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秒   感谢光临
背景音乐:断桥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