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删除dhcp:李根源姑苏结文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03:24

1928年,李根源择地苏州西郊的小王山安葬慈母阙太夫人,发誓守服三年,决不踏出吴县半步,结果隐居阙茔近十年之久,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前来拜访、谒见者不绝于道。苏州及周边几个县的文人墨客,更是趋之若骛。李根源倾心结客,热情相待。

这里介绍李根源与吴江文人的交往,留有墨宝,更留下了佳话。

早在袁世凯称帝的1915年,柳亚子等南社部分社员,在黎里开始成立酒社,参加者多达37位,持续到1923年结束。每年中秋前后至少集会三昼夜,喝酒赋诗,针砭时弊。其中已未(1919)中秋的酒社,参加者主要有柳亚子、黄娄生、顾悼秋、凌莘子等13人,作有诗词50余首,黄娄生将所作之诗词与和作汇成《闹红集》,请画家绘成《闹红秋禊图》,作为酒社雅集的纪念。后来,李根源读到了《闹红集》,观赏了《闹红秋禊图》,兴奋地作了《题<闹红集>》一首七绝:“湖上闹红十三贤(柳亚子君),新诗句句尽堪传(唐句)。何时有兴重归去,我愿相随黎里船。”可惜当时,酒社雅集已成历史,要不然,李根源先生也许真要到黎里,游弋在金镜湖头的闹红舸上,喝酒吟诗呢。

李根源没能到黎里来,而黎里有好几位深慕李根源大名的文人,在南社社友的引荐下,拜访了李根源。李同他们平等相交,还赠予墨宝。黎里的青年王骥就是其中一员,王骥,字孟嘉,毕业于嘉兴第二中学,身高1米85,华东地区著名短跑健将,百米短跑跑进了11秒,1926年大厦大学教育系毕业,出任浙江象山县教育局局长,由于不习惯官场陋习,到任仅一年就辞职不干,取别号“退思居士”以自嘲。孟嘉家道殷实,为人慷慨,喜欢结交进步知识分子,平时喜好书画,与吴湖帆、于右任、君武、楼辛壶、肖退庵等书画家时有交往。1928年12月的一天,王孟嘉到小王山,拜见李根源。王向李根源先生谈了自家的历史,原来他家祖籍山西,由于战乱而辗转迁移,其中一支经安徽迁至黎里。孟嘉家的正厅“三槐堂”一直沿用老祖宗的堂号。还说老家堂上一直张挂着曾国藩拟就的一副对联:“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留一点子种孙耕”。接着,孟嘉拿出一副红对,恳求李根源先生的大笔,要求将对联“世事”“心田”书写一遍。李根源二话没说,当场挥毫写就,因为孝服在身,所以书写之后,所钤的印章用上了蓝印泥。

一年以后,王孟嘉再次来到小王山,李根源再次为之泼墨挥毫,引用朱熹的成句,书写了一幅四尺整张中堂,宣纸芯高132厘米,宽52厘米,文曰: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落款:孟嘉先生  属正  已巳十月李根源下钤两方篆体印章:李根源印(白文),雪生(朱文)    

黎里的王孟嘉是现代知识分子,同里的张良伯则是旧式的儒子。张良伯(1875—1959),名麟书,字吐玉,良伯是他的别号,1895年进学,次年入廩。丁酉与庚子,两次参加乡试名落孙山,此后良伯退出名场角逐,一度开馆授徒,后弃教从商,开了米店,兼营桐油、豆饼等杂物。平时喜欢收藏古董,尤其是字画,倪云林、董其昌、陆恢、任薰、任预等等的丹青他都有,笔床茶灶大有云林倪迂之遗风。1929年,张良伯拜见李根源先生,专门求得了李氏的一副对联:

旧书不厌百回读,佳客来时一座倾。上款:良伯先生  正;落款:李根源  下面钤有篆体印章二方,“李根源印”(白文)“印泉”(朱文)。联语分别取自苏东坡和陶渊明的成句,组合得相当贴切。透露李氏的好读与深思、好客与共勉等多种信息。

李根源先生寓居姑苏期间,与吴江周麟书两人留有一段佳话。

周麟书(1888-1943),字嘉林,号迦陵,家居吴江松陵镇,南社社员,早年毕业于苏州府中学堂,历任吴江中、小学校长,吴江乡村师范学校教师,是吴江知名诗人,有《笏园诗钞》存世。说到“笏园”的命名,其根子要追溯到李根源。

李根源寓居姑苏,与苏州一班文人学子交往密切。除了章太炎之外,就数同里的金松岑与费树蔚(1884-1935)了。费氏字仲深,号韦斋,吴江同里人,说起来他还是南社主帅柳亚子的亲舅舅,宣统元年任员外郞,辛亥革命后补肃政史,袁世凯阴谋复辟,费直言进谏不被采纳,就返回苏州,创办苏州电气厂、织布厂等实业。费氏的韦斋堂上,天天高朋满座,李根源与周麟书都是韦斋堂的常客。

周麟书喜爱收藏,尤其是搜罗祖上的象笏、官服、腰带、印章等等珍贵遗物。1927年冬的一天,李根源与周麟书前来参加韦斋堂的九九消寒会。麟书拿来了祖上周用(1476-1547)的《归牧图诗》墨迹,李根源欣赏之后,知道明工部尚书周用就是周麟书先祖。于是:“焱然起,拊迦陵之背曰:‘子恭肃公之裔耶?恭肃公有巨泽,吾以巨金得之开封,今当贻子矣!’”(金松岑《迦陵生传》)恭肃公,是周用的谥号。原来,李根源先前在开封用巨金购得一柄周用的象笏,现在决定赠予麟书。于是不多时,就在韦斋堂上,众人看到了四百余年前的象笏,仔细摹挲,上面还有周氏六世孙镌刻的文字。

得到祖上的象笏,周麟书高兴得不得了,在松陵镇北下塘故宅园内大兴士木,专门筹建华屋,作为藏室。堂屋将成,李根源题写了“传笏堂”匾额,金松岑作了一篇《作堂记》,麟书又请名家绘制了一幅《还笏图》中堂。“堂成大觞宾客,骈列其家珍冠带,自远而至,当是时也,可谓至盛。”(金松岑《迦陵生传》)麟书真是有心人,他时时处处,搜集祖上象笏,四十余年坚持不懈,最后搜得象笏一百五十余种,既是家珍又是国宝。柳亚子观赏之后,赋赠五律《题周迦陵<还笏图>》一首,其中“偶然遗尺笏,合浦珠光灿”等句,咏叹李根源先生的善举,也赞美周麟书的美意。柳亚子之后,芦墟南社社员沈昌眉有《周迦陵招饮传笏堂,出示先德遗制百五六十种,琳琅满目,蔚然大观,赋此纪盛》,其他社友及文人墨客也都纷纷作诗填词予以赞叹,成为轰动一时的吴江盛事。

据周氏家谱,恭肃公周用是周麟书13世祖,此后周家又有周宗建、周灿等名臣,周永年等诗人和文学家,麟书撰写了不少诗篇,以纪念周氏一脉的传承。

周家传笏堂后原有一花院,麟书接下来陆续增建亭台廊轩,培植花木,命名为“笏园”。园内有小匏叶龛、柱笏亭、藤花廊、松石坞、绿槐深处、又一村和学圃,加上传笏堂,称为“笏园八景”。周麟书的《笏园诗钞》有《笏园八咏》可证。

  李根源居姑苏14个年头,与我地文人墨客结缘,有留下的墨迹可证,更有留下的口碑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