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电脑没有wifi功能:全球智库从中国药方中找灵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5:55:26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其每一个发展规划都引来各方瞩目。而改革开放30余年来,从未有一个五年规划像“十二五”这样,在降临之前,便引发全球的热议。
从去年到今年,“十二五规划”就像披着神秘的面纱,在人们好奇、疑惑、猜忌、神往……各种复杂的眼光和心态中,一步步走来。因为,让世界都措手不及的金融危机,打断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既定轨道,“十一五”规划中的部分改革未能如期实现。同时担负着“十一五”重任的“十二五”,既有着改革开放30年后继往开来的战略意义,更可看作是60年之后新一个60年启动的开始,是中国启动新一轮改革的节点。
如果说前11个五年规划的主题都是“国富”,提高经济总量,而第12个五年规划的主题则是“民强”,让民众共享改革成果。“十二五”面临太多的转型:从经济总量导向转向国民收入导向,从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从经济增长转向经济发展,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等等。
这是一次向GDP崇拜的挥手作别,这是科学发展、民生保障的幸福基石。不仅世界各国投射下关注的目光,国人也对其有着莫大的期许。而当2011年夏季达沃斯将主题定为“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之时,人们发现,达沃斯的主题竟与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有着主旨意义的重合。
这使得“十二五规划”注定在达沃斯论坛上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昨天上午进行的“解读十二五规划”论坛中,几乎座无虚席。世界经济动荡中,全球智库又一次对“中国药方”按图索骥,寻找内心应对危机的最佳答案。
经济
解读1向GDP崇拜挥手作别
五年规划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实践证明是一个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特别强调了要把加快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主线,不再唯GDP论英雄。在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强调,“这是‘十二五’规划中最为突出的特色。”
解读2发展质量有约束性指标
相比起发展速度更多体现出预期性目标的特点,“十二五规划”所强调的发展质量,则有着明确的指导性和引导性。“对于一些关系到民生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它有约束性指标。”张晓强说,“比如对我们的节能减排,它有约束性指标。如果这是一个很僵硬死板的计划,那它肯定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到今年出现美国主权信誉降级,欧债危机不断蔓延,大家所关心的是不是会有世界经济的二次探底。”
因此,他透露,中国“十二五规划”在制定的时候,对国际国内形势做了深入的分析。“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就做了适当的调整,从去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解读3提高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虽然在“十二五规划”的框架下,涉及到许多具体问题,比如金融领域如何深化改革,财税方面怎么深化改革,关于价格体制如何进一步改革,包括资源性价格,甚至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怎么完善等等,但这并不能影响规划对提高中国经济增长强大动力的作用。
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树清认为,这种作用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引导,不会再支持那些低端的制造业盲目扩展,产能过剩,而且消耗资源也很多。“这一点,不仅对制造业如此,也包括严重滞后的服务业、金融业和银行业。”而《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则认为,为了完成转型,有三条主线:第一条是政府职能从发展型政府或者是建设型政府,转化成服务型的政府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第二条是政体方面的转型,这也是温家宝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报告中所提到的重要一点;第三条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社会适当的与之相适应的监督体制的建立。
而完成这些转型,嘉宾们认为正如总理说的那样,要坚持改革开放。这实际上也给那些担心中国政策变化而对投资犹豫的外商,咽下了一颗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