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联通光纤覆盖查询:药膳 《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19:27:39
什么是药膳
中华药膳--这枝医苑奇葩,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岁月,发展成像今天这样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制作方法的一门学问。“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由此受到启发,春秋战国是药膳的萌芽时期,《内经》中记载了“半夏粳米汤”,《金匮》中记载了“当归羊肉汤”,药膳经历代医家的整理、收集,逐渐发展成今天这样内容丰富,疗效肯定,影响深远的保健方法。现代营养学的研究大大推进了药膳的发展,药膳正走上中西医结合的良好发展之路,必将对百姓健康和生活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药膳食品,不是一般的营养食品,是现代所称的功能性食品。中药与食物相配,就能做到药借食味,食助药性,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所以说药膳是充分发挥中药效能的美味佳肴,特别能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且易于普及,取材广泛,可在家庭自制,是中药的一种特殊的、深受百姓喜爱的剂型。
药膳的分类
药膳一般是按原料的性质和制作方法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米面食类:以米、面粉为基本原料,制成的馒头、面条、米饭、汤圆、包子、馄炖等各种饮食。
  2.菜肴类:以肉菜为基本原料,可以制成冷菜、蒸菜、炖菜、炒菜、炸菜、卤菜等各种食品。
  3.粥食类:以米、麦、豆等为基本原料,加入其他成分如枸杞子、山楂、百合等煮成的半流体饮食。
  4.糕点类:此类药膳是按糕点的制作方法制成的,花样繁多。如茯苓饼、栗子膏、核桃稣等。
  5.汤羹类:以肉、蛋、奶、海味品等原料为主,煮、炖、褒而成的较稠厚的汤液。
  6.饮料类:将药物和食物浸泡和压榨,煎煮或蒸馏制成的一种专供饮用的液体。如山楂汁、秋梨汁、萝卜汁等。
7.茶类:将药物直接冲泡而成的液体,如菊花茶、决明子茶、山楂茶等。
  8.蜜饯类:以植物的干、鲜果实或果皮为原料,经药液煎煮后,再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白糖而制成。
药膳的特点
药膳是药物与食物巧妙结合而配制的食品。通过烹调加工,制作出既具有食品作用,也具有药品作用的美味佳肴,是中医饮食保健的一大特色。药膳食疗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比普通食品更优越,并具有鲜明的特点:
1、药膳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注重辨证用料,凡是气虚的,当用补气药膳;凡是血虚的,当使用补血的药膳。作为辅助治疗,使药物与药膳相互补充,相互辅佐,有异曲同工之妙。
2、食物的选择突出本草学理论的特点。根据疾病的特点选择食品,热性病选择寒凉性质的食品,如防治中暑用冬瓜、苦瓜、绿豆等;而寒性疾病选择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腹中冷痛使用肉桂、茴香等。
3.药膳以传统的烹调艺术为手段,通过蒸、煮、炖、浸泡等方法,尽可能地保证食物成分不被破坏,充分发挥食品、药物的医疗保健作用。
4.药膳以辅助治病、保健和强身为目的。药膳与治病服药不同,它是在治疗疾病期间通过适当的进食,对疾病加以调养,增强体质,辅助药物发挥疗效。对于无病之人,药膳还可以起到防病强身的作用。
药膳的应用原则
药膳具有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在应用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药物是祛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多用以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药膳在保健、养生、康复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不可滥用。
1.因证用膳:中医讲辨证施治,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补血的食物大枣、花生,阴虚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只有因证用料,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作用。
2.因时而异:中医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在采用性质寒凉的药物时,应避开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避开炎热的夏天。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药膳。
3.因人用膳:人的体质年龄不同,用药膳时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这都是在药膳中应注意的。
4.因地而异: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差异,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有不同,有的地处潮湿,饮食多温燥辛辣,有的地处寒冷,饮食多热而滋腻,而南方的广东饮食则多清凉甘淡,在应用药膳选料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药膳食品的烹调方法
药膳食品的烹调方法:
1.炖:有隔水炖和不隔水炖之分。隔水炖是加好汤和料封口,把容器放入锅中,武火炖3小时即可;不隔水炖为直接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再用文火炖至酥烂。
2.熬:先在锅内加底油烧热后,放入主料稍炒,再加汤及调味品,后用文火煮烂。
3.烩:将多种原料用汤和调料混合烹制成的一种汤汁菜。
4.汆:将汤和水用武火煮沸,投下药料及食料,加以调味即可。
5.焖:先在锅内放油,将食物和药物同时放入,炒成半成品,加姜、葱、花椒、汤及调味品,盖锅盖,用文火焖烂。
6.烧:将原料放入有少量油的锅中加调料煸炒,进行调味调色,待颜色转深放入调味品及汤(或水),用文火烧酥烂后,武火收汤稍加明油即可。
7. 蒸:就是将食物与药物拌好调料后,放入碗中,利用水蒸气加热烹熟的方法。
8.煮:将原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汤或水,先用武火烧开,改文火烧熟即可。
9.卤:先调好白卤或红卤,然后将原料加工,放入卤汁中,用文火煮烂,使渗透卤汁至酥烂。
10.炸:将油用武火烧至七八成熟,再将原料下锅,注意翻动,防过热烧焦,通常炸至橘黄色即可。
药膳的配伍禁忌
药物与食物配伍禁忌是古人的经验,后人多遵从。其中有些虽无科学证明,但在没有得出可靠的结论以前还应参用传统说法,以慎重为宜。主要包括: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胡黄连、百合、苍术;猪血忌地黄、何首乌、蜜;羊肉反半夏、菖蒲,忌铜、丹砂;狗肉反商陆,忌杏仁;鲫鱼反厚朴,忌麦冬;蒜忌地黄、何首乌;萝卜忌地黄、何首乌;醋忌茯苓。
食物与食物的配伍也有一些忌讳。其道理虽不充分,但是在药膳应用中似仍宜慎重从事,把它们作为重要参考为宜。这些禁忌是:猪肉忌荞麦、鸽肉、鲫鱼、黄豆;羊肉忌醋;狗肉忌蒜;鲫鱼忌芥菜、猪肝;猪血忌黄豆;猪肝忌荞麦、豆酱、鲤鱼肠子、鱼肉;鲤鱼忌狗肉;龟肉忌苋菜、酒、果;鳝鱼忌狗肉、狗血;雀肉忌猪肝;鸭蛋忌桑椹子、李子;鸡肉忌芥末、糯米、李子;鳖肉忌猪肉、兔肉、鸭肉、苋菜、鸡蛋。
药膳滋补面面观
什麽叫滋补呢?
通俗地说,用食物和中药来调节身体功能,也就是给人体输送营养,便于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断消耗掉的精力和能量得到及时补充,在提高抗病能力和抗衰老能力的同时,达到健康延年的目的。
滋补有讲究
进补是为了补充身体的不足,也就是身体缺少什麽营养物质,就进补什麽,所以,中医认为:药症相符,吃泻药也是 补;药不对症,参茸也是毒。记住,进补要讲究对象和方法,有的放矢。
进补有那些好处呢?
(1) 在治疗方面,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帮助疾病早愈;
(2) 在预防方面,具有增强抗病毒能力的作用,减少疾病的发生;
(3) 在养生方面,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延年益寿。
滋补的方法有那些呢?
从滋补的种类来看应该包括两大类:药补和食补。如果细分的话应该有单味补药、补益方剂、补益中成药、单味食补、粥补、汤补、酒补及茶补等等。
菜肴加进中药材究竟补啥
冬至一到,天气转冷,沪上不少饭店、宾馆纷纷开始推出药膳“招牌菜”。有的在火锅内加入活血驱寒的中药,名曰:“补益火锅”;有的在煲汤里、热炒中加进名贵药材,号称“宫廷药膳”。
昨晚5时许,记者走进同济大学附近一家大酒家,底楼大堂人气旺盛。听预先订座的消费者说,他们是冲着这里的药膳来的。走到现烧现卖的药膳烹饪处,只见六七只腰子形的沙锅炖在煤气灶上,呼呼冒出的热气中,飘散着中药材的香气。煲类品种有天麻土鸡煲、党参乳鸽煲、首乌乌鸡煲等,每款售价大煲98元,小煲48-58元不等。
记者就此询问现场烹饪的年轻小厨师:“这些药膳吃了对身体补啥?”厨师回答说:“我们只管煮,补啥不知道。”记者又问:“天麻、党参、首乌等中药材,每款煲里加的量是多少?”厨师憨厚地摇了摇头。
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市食疗协作中心秘书长、上海药膳协会常务理事赵永汉。据介绍,药膳是药物与食物合理配伍后,再经烹饪制成具有某种治疗和强身作用的菜肴。药膳中不少中药材需经过预先炮制等工序才能加入菜肴中,加什么药不能随心所欲,药量更不能乱来一气。
赵永汉向记者透露,现在一些饭店推出的药膳离了谱。如“十全大补火锅”,店主不分青红皂白,投进八角、桂皮、茴香、当归、黄芪等辛燥活血药,再加入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有阴虚内热的顾客食之岂不火上加油?又如“当归黄芪乌骨鸡”是款经典药膳,此方配伍,当归和黄芪二味中药与乌骨鸡的重量比应为1:100,即一只重1000克的乌骨鸡,当归和黄芪加入10克为宜,但很多厨师将中药入菜前,根本不称分量。
据悉,中药材药性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之分。中医讲究辩证施治,根据每味中药不同的“气”和“味”,对不同身体状况和体质者对症下药。一桌就餐者,各人体质状况不可能都相同,显然每款药膳并非人人皆宜。如“沙参玉竹老鸭汤”,适用肺燥、干咳、便秘等患者,可对阳虚、寒痰者则适得其反;有些补益类中药材,正常人多吃会产生头晕、烦躁、口干、流鼻血等副作用;有些药膳,老人食之补益身体,而小孩吃了可能会引起性早熟等不良后果。
中国药膳历史悠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但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对药膳厨师还无专门的资质评定,哪家饭店想推出药膳,似乎谁都可以烹饪。就此,消保部门认为,消费者到餐饮场所就餐,理应享有知情权。药膳中加入何种中药材、其分量是多少、又适用哪些人群等,饭店宾馆都应该在菜谱上明示。
烧汤:三煲、四炖、五忌
餐桌上有碗热气腾腾的鲜汤,常使人垂涎欲滴。
煲汤往往选择富含蛋白质的动物原料,最好用牛、羊、猪骨和鸡、鸭骨等。其做法是:先把原料洗净,入锅后一次加足冷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持续20分钟,撇沫,加姜和料酒等调料,待水再沸后用中火保持沸腾3~4小时,使原料里的蛋白质更多地溶解,浓汤呈乳白色,冷却后能凝固可视为汤熬到家了。可怎样才能使汤鲜味美呢?这里也是有技巧可言的,就是三煲、四炖和五忌。
三煲四炖:煲,就是用文火煮食物,慢慢地熬。煲可以使食物的营养成分有效地溶解在汤水中,易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煲汤虽被称作厨房里的工夫活,但并不是因为它在烹制上很繁琐,而是因为需要的烹调时间长,有些耗工夫。事实上,煲汤很容易,只要原料调配合理,三煲四炖(厨师俗语:煲一般需要两至三小时,炖需要四小时),慢慢在火上煲着即可。火不要过大,火候以汤沸腾程度为准,开锅后,小火慢炖,火候掌握在汤可以开着即可。
炖的时间长是一个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五忌:
一是忌中途添加冷水;二是忌早放盐;三是忌过多地放入葱、姜、料酒等调料;四忌过早过多地放入酱油;五忌让汤汁大滚大沸。
春日去湿汤
春季天气反复无常又潮湿,人易疲倦和昏昏欲睡,更易患呼吸系统毛病、肠胃不适和皮肤病。因此,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日,我们应该顺应天气的变化,做些“去湿行动”。广东人对付“湿”,大多数喜欢用“去湿汤”解决,那么现在就介绍几款“去湿汤”给你。
广东人对汤水最有研究,懂得用不同汤料配搭、烹调不同的汤水,仅仅是春日去湿汤就有许多品种。例如:
健脾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和中化湿汤
(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清热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鹌鹑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去湿,润肺化痰。
横月利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猪横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去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草龟去湿汤
(3~5人分量)
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
克,新鲜土伏苓250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伏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有清热去湿及解毒功能。
黄瓜去湿汤
材料:老黄瓜800克(去核囊)陈皮25克,粳米25克,鸭肾2个,清水适量。
做法:1、老黄瓜去核囊、切大块,陈皮略浸泡、刮囊、洗净,鸭肾洗净、飞水、切片,粳米淘洗干净。
2、砂锅加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猛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有清热解之效,适应烦热,咽喉痛,小便赤热等症。
去湿食材
花旗参:吃得过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虚,可喝花旗参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荷叶: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去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
白术: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疗效。
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薏仁:即薏米,主理去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木棉花:具除湿毒及清热功能。
茅根: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湿之好材料。
减湿妙招
以下6点能减少湿气
不要久居潮湿之地,尽量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劳作。
湿气大、阴雨天时不要常开窗,但最好仍进行通风。
注意室内的抽风和抽湿。即使衣服难干也不要勉强穿不干的衣服。
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适当温补,让湿气随大小便外排。
天气好时要多出外晒太阳,适当运动。
职业女性对症喝汤
睡眠不好,皮肤灰暗的女性
虫草老龟——冬虫夏草与老龟一起饮用,有健脾、安神、美白皮肤的功效,是白领女性四季适宜的补品。
脾胃不强,火气很大,满脸豆豆的女性
土茯苓老龟——清热解毒、健脾胃,假如你小便赤黄,那就喝这道汤吧。土茯苓的味道比较重,所以在烹调时应通过调味来进行遮盖,这也是检验厨艺的好方法。
工作太忙、压力太大的女性
西洋参甲鱼——比起人参来,西洋参由于品性温和,适合更多的人进补之用,而且四季皆宜,而甲鱼的滋补功效是尽人皆知的。这个汤品对于那些工作繁忙、压力过大的白领女性特别适合,可以补气养阴、清火除烦、养胃。
秋冬干燥,肺热、咳嗽多痰的女性
虫草煲水鸭——主要作用是补肺益肾、止血化痰,但中医讲究鸭肉属凉性,所以更加适合夏季食用。但要注意,脾胃虚寒和胃溃疡的人最好不要食用,以免适得其反。
冬季咳嗽、气短女性
霸王花排骨汤——清火润肺、补气,可以经常食用。
月经不调,皮肤粗糙的女性
红枣乌鸡汤——红枣自古以来是补血佳品,而乌鸡更能益气、滋阴,特别适合女性朋友,对于月经紊乱有一定疗效,经常食用还能美容呢。
压力性头痛的女性
天麻乳鸽汤——天麻对于头疼眩晕、肢体麻木效果特别好,而乳鸽营养丰富,口感滑嫩,所以深受用脑过度的女性朋友的青睐。
欢迎进入女人世界>>
喝汤讲究学问
感冒的时候不适合用煲汤进补,就连品性温和的西洋参也最好不服用,因为这些油腻的汤容易加重感冒症状。
女性例假前适合补性温的汤,千万不要因为补的过火导致经血过多。
这些具有食疗作用的汤要常喝才能起作用,每周2-3次为宜。
煲汤注意事项:
如果想自己在家煲一锅靓汤,让家人共享口福与快乐,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选料:中药选材时最好选择经民间认定的无任何副作用的人参、当归、枸杞、黄芪山药、百合、莲子材料。
另外,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温和的汤料。如身体火气旺盛,可选择如绿豆、海带、冬瓜、莲子等清火、滋润类的中草药;身体寒气过盛,那么就应选择参类作为汤料。
水温:冷水下肉,肉外层蛋白质才不会马上凝固,里外层蛋白质才可以充分地溶解到汤里,汤的味道才鲜美。
下料:肉类要先汆一下,去了肉中残留的血水,保证煲出汤色正。鸡要整只煲,可保证煲好汤后鸡肉的肉质细腻不粗糙。另外,不要过早放盐,盐会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来,也会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味。
火候:火不要过大,火候以汤沸腾程度为准。开锅后,小火慢煲,一般情况下需要三个小时左右。因为参类中含有一种人参皂甙,如果煮的时间过久,就会分解,失去其营养价值,所以,煲参汤的最佳时间是40分钟左右。
煲过汤的肉料处理:无论煲汤的时间有多长,肉类的营养也不能完全溶解在汤里,所以喝汤后还要吃适量的肉。
固肾养生美食汤谱
关于吃,中国人的造诣颇深,可是在营养上呢?很多时候,我们确实忽视了膳食的滋补功效。天气越来越冷,我们应该重拾老祖宗的教诲,把“养生文化”进行到底!
对广州人来说,火车东站再熟悉不过,但是对“养生文化”了解得还不多,养生美食,不仅能让人一饱口福,还可除病强身,延年益寿,达到强身、健体、美容之功效。近日有幸随各美食家一访品尝,果然名不虚传。
一道圆形拱门,迎来送往着很会享受的人。拱门后绿影婆娑,是许多小资喜欢的调调。在这里,寻找预订好的包房,如同进行一场文化之旅———包房名称都来自中国古代典故,服务小姐对这些典故都十分熟悉,甚至还能将《兰亭集序》、《长恨歌》朗朗背出呢!
如此环境,吃当然最讲究,而重头戏就是“药膳”,其中不得不提两款靓汤。
一是“固肾锁阳汤”
一看名字就知道是专为男士们烹制的。“锁阳”是一种具有神奇功效的中药,它只生长在甘肃安西,野生于戈壁、沙丘上,因此此汤具有补阳气、补肾益精、暖腰肌、润燥、强筋之功效。
养颜护肤补血汤
既有专为男士饮用的汤,当然少不了女人的汤品至爱,“养颜护肤补血汤”就是专为女士们度身订做的。此汤由乌鸡、云灵、红枣等温补药材构成,有补气和血,去肾虚不足、耳鸣及腰膝无力、贫血等功效。
据了解,养生菜早在我国古时两千年前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它顺应一年四季变化调理,选用即可食用又可药用的动植物原料,按中医学的特殊要求烹制成美食,可以达到食疗养生的目的。
王婆卖瓜时间:养生菜系从普罗大众口味到其顶级出品,都让食客享受到五星级的精湛品质,无论是靓肤滋润的粥品,益精补血的汤品,清润顺气的茶点,都可令你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好睡”七道汤
饮食是最安全的方法,妥善运用有安神、镇静功效的中药调理,即可自然又健康的吃出睡意。以下推介七道汤饮,不妨试试:
一、酸枣仁汤:
酸枣仁三钱捣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时服用。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恒定的镇静作用。对于血虚所引起的心烦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
二、静心汤:
龙眼肉、川丹参各三钱,以两碗水煎成半碗,睡前30分钟服用。可达镇静的效果,尤其对心血虚衰的失眠者,功效较佳。
三、安神汤:
将生百合五钱蒸熟,加入一个蛋黄,以200c.c.水搅匀,加入少许冰糖,煮沸后再以50c.c.的水搅匀,于睡前一小时饮用。百合有清心、安神、镇静的作用,经常饮用,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四、三味安眠汤:
酸枣仁三钱,麦冬、远志各一钱,以水500c.c.煎成50c.c.,于睡前服用。以上三种药材均有宁心安神镇静的作用,混合有催眠的效果。
五、桂圆莲子汤:
取桂圆、莲子各二两煮成汤,具有养心、宁神、健脾、补肾的功效,最适合于中老年人、长期失眠者服用。
六、养心粥:
取党参35公克,去子红枣10枚、麦冬、茯神各10公克,以2000c.c.的水煎成500c.c.,去渣后,与洗净的米和水共煮,米熟后加入红糖服用。可达养气血安神的功效,对于心悸(心跳加快)、健忘、失眠、多梦者有明显改善作用。
七、百合绿豆乳:
取百合、绿豆各25公克,冰糖少量,煮熟烂后,服用时加些牛奶,对于夏天睡不着的人,有清心除烦镇静之效,牛奶含色氨酸能于脑部转成血清素促进睡眠。
推荐几款冬季清润的炖汤
麻辣烫吃完半边脸肿起
记者近日在广州市中医院的急诊科碰到了正在打吊针的陈先生。陈先生虽然是地道的广东人,但却天生爱吃辣,春夏两季广州天气炎热,陈先生牢记母亲“广州天气燥热,容易上火”的教诲,不敢吃太过辛辣的食物。可最近,随着广州步入秋冬季节,市面上各种重庆火锅、麻辣火锅陆续登场,在朋友的怂恿下,陈先生忍不住诱惑连续吃了两顿麻辣火锅。吃完火锅的第三天,牙肉就开始肿胀疼痛,整个左脸都肿了起来,痛得睡不着觉,不得不连夜到医院看急诊。
据广州市中医院呼吸科苏丽玲主任介绍,按照中医的理论,秋冬本来确实是进补的大好时机。然而,广州今年的气候非常特殊,虽然已经立冬,但不仅没有一点寒意,反而让人觉得伏热尚未完全消退。再加上已经两个月没有雨水,天气非常干燥,人体的唾液分泌减少,呼吸道干燥,血管的脆性增强,本来就很容易感染细菌。如果再吃补品或者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会加速血液的运行,中医称之为“血热妄行”,将病菌带到全身,引发牙肉肿痛、流鼻血、干咳、喉咙发炎等症状。
为此,苏主任指出,如果不是长期患病、体质虚弱的人,现阶段不宜进食燥补的补品,更不应该贪吃容易上火的辛辣刺激食物,饮食应该以清润为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盲目进补相对的是另一个极端。就是有的市民认识到今年秋燥盛行,为了避免上火而服用大量板蓝根、苦瓜干、凉茶等苦寒的食品。殊不知,体质本来就虚寒的人如果吃多了这些食物,会出现口淡、头晕等症状,而且还会削弱免疫力,结果导致感冒反复发作,防病不成反而惹病上身。因此,专家建议,市民在进补前最好先请中医把把脉,搞清楚自己属于何种体质,然后再针对具体情况来食疗或者药膳。
雪梨苹果可成最佳汤料
荔湾区名中医沈坚华主任中医师指出,其实现阶段广东人擅长的“煲汤”可以成为预防秋燥的佳品,其中雪梨和苹果两种廉价的水果更可以成为这一特殊季节中最适合不过的汤料。最简单的一种就是用雪梨或者苹果与猪展一起煲汤,既清润又有营养。此外,还有广东人熟悉的“清补凉”汤也很适合最近这种天气。
几种清润的炖汤
橄榄雪梨炖瘦肉:
用料:橄榄15克、雪梨50克、瘦肉100克、蜜枣1个
功效:清肺热,利咽生津,清热解暑,滋阴润燥
制作要点:将瘦肉洗净,沸水略煮后切块,雪梨洗净切片再与洗净的橄榄、蜜枣放入炖盅内加清水250毫升,隔水炖2小时即可。
适用人群: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烦热口渴、痰多咳嗽或干咳无痰等肺胃热盛者。
银耳雪梨炖瘦肉:
用料:银耳3克、雪梨50克、瘦肉100克、蜜枣1个
功效:养阴润肺,生津润肠,降火清心
制作要点:将瘦肉洗净,沸水略煮后切块,再与洗净的银耳和切块的雪梨、蜜枣放入炖盅内,加水300毫升,隔水炖1小时即可。
适用人群:咽喉干涸,肺燥干咳或痰带血丝,心烦不寐,大便干结等。
花旗参炖水鸭:
用料:花旗参5克、水鸭120克、生姜1片
功效:益气养阴,清虚热,滋阴养胃,补气利水
制作要点:将水鸭去毛剖好切块略煮,花旗参洗净切片,加生姜一片,放入炖盅内加水250毫升,隔水炖2小时即可。
适用人群:气因两虚,虚热内扰,眠差口干,午后潮热,盗汗,水肿等症。
沙参玉竹炖山斑鱼:
用料:沙参10克、玉竹10克、山斑鱼100克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制作要点:将山斑鱼洗净,切段,再与洗净的沙参、玉竹放入炖盅内加水300毫升,隔水炖2小时即可。
适用人群:秋燥咳嗽无痰,声音嘶哑,口干烦热,手心热,口腔多发性、反复性溃疡等阴虚内热者。
健身良方 美味补汤
补汤——味美强身
不少健身爱好者常把服用营养补剂作为促进肌肉生长的“良方”。这些补剂的确有食用方便、见效快的特点,并有丰富的医学研究数据做支持。但实践证明:中药对加强人体肌力,加快恢复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疗效。中国人素有“煲汤”调理身体的习惯,西方的常用补剂固然有其功效,但中药食疗也有不少独到的优点。
事实上,早在西医运动研究出现之前,中国、韩国、前苏联的运动员一直服用传统药物如人参、鹿茸血来强化身体。当然,我们不可能每天都喝参汤,但偶尔服用,也不失为强身健体的上佳补品。
人参——健体之皇
人参的功效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但由古至今一直流传的有关人参的神奇功效有多少是真的呢?人参也许是最早受西方关注的中药,相关的研究从未间断。研究人员发现:人参除了令患癌症的白老鼠增加抗体、加速康复外,也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一定加强作用。为此,瑞士的30名运动员进行8分钟的指定运动,并进行记录。当这批运动员服用人参后,他们的最高心率由155降至140;运动后,心率恢复到100所需的时间由5分钟缩短至3分钟;血液中的乳酸浓度也由10.5个单位下降至6.2个单位。
瑞士另一项研究指出:人参不仅可令心肺功能加强、反应加快、延迟疲劳出现,还能减少肌糖元消耗。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举重运动员在锻炼后,直至次日心率仍然有所上升,而一旦服用人参后,第二天心率便可恢复正常。
从众多实验中可以发现,人参能明显加强体力及加速运动后的恢复。对于各位健美人士而言,人参是不可多得的“灵丹妙药”。
鹿茸——生长之源
除人参外,鹿茸可谓是中药营养补品的另一王牌。鹿茸的生长速度是惊人的,鹿茸含有卵脆激素、雌酮。这些都是刺激生长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和恢复同样有很大帮助。美国新墨西哥州一项研究显示:服用鹿茸可加快肌肉、骨骼与软组织受伤后的康复。除此之外,鹿茸也可增加食欲、增强体力、改善情绪及减少伤患痛楚。韩国的一项研究发现:鹿茸可增强免疫能力以及延迟疲劳的出现。
增肌良方——激增睾丸酮
中国及意大利都进行过“人参加鹿茸”的功效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共同作用会令荷尔蒙的分泌出现很大改变。其中一种为LH黄体生成素的荷尔蒙足足增加了10倍之多,而LH又刺激雄激素(即睾丸酮)的分泌增加了近1倍之多。这种反应能够直接对运动员肌肉的增长发挥作用。睾丸酮激素增加分泌的同时,肾上腺素的分泌也同样增加,从而使体能达到极限。
两种分别以人参和鹿茸为主的补汤交替饮用,对身体会大有益处,但是切勿同时饮用。
十全大补汤
配料切片人参3钱、川芎、北芪、白术、茯苓、当归、芍药、熟地、桂枝各2钱、甘草1钱。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加水,一同放入锅内用猛火煮10分钟,然后转用文火煲2~3小时,最后加入少许油盐调味便可。
十全大补汤功效
人参增强体力、减轻疲劳、抗衰老、增加抵抗力
北芪强化心脏、扩张血管、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强化肝脏
白术增强消化能力
茯苓增强消化能力、舒缓神经紧张
当归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率
熟地补充铁质
芍药减轻身体及手脚疼痛
川芎减少肌肉酸痛及关节痛、降血压、扩充血管
甘草强化呼吸系统、减少肌肉酸痛
桂枝减少关节痛及腰酸背痛
淮杞鹿茸乌鸡汤
配料切片鹿茸5钱、乌鸡1只(除毛及内脏)、生姜2片(去皮)、红枣数粒(去核)、淮山、杞子、桂圆肉各3钱。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先把乌鸡在沸水中煮15分钟,然后捞出切块,与所有材料同放入沙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盖好煨炖5小时,最后加入少许盐调味便可。
淮杞鹿茸乌鸡汤功效
淮山增强体力和消化能力,强化呼吸道
杞子强化肝脏、防止血管硬化、抗氧化
鹿茸提高体能、减少肌肉疲劳、增加食欲、改善睡眠
桂圆强化循环系统防脱发
红枣减少肌肉疼痛、开胃
最后请一定记住:饮汤后,不要丢掉“汤渣”,因为约七成的营养还留在其中。喝完了汤,不要忘记锻炼哟!
冬令进补 煲汤八要
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无论是品尝丰盛的佳肴,还是普通的家常便饭,汤都是餐桌上的宠物。嗜汤、喜汤、品汤已是时尚,可谓“无汤不成席”。民以食为天,而食的本质是营养,到了冬天,正是宜于进补的时节。在外面工作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喝上一碗滋味鲜香、营养丰富的汤,感觉真是不一样。然而,要使喝汤真正起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增强健康的作用,在汤的制作和饮用时一定要注重科学,做到“八要”。
● 选料要得当 选料得当是制好鲜汤的关键。用于制汤的原料,一般为动物性原料,如鸡、鸭、禽骨、猪瘦肉、猪肘子、猪骨、火腿、板鸭、鱼类等,但必须鲜味足、异味小、血污少。这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琥珀酸、氨基酸、核苷酸等,家禽肉食中能溶解于水的含氮浸出物,包括肌凝蛋白质、肌酸、肌酐、尿素和氨基酸等非蛋白质含氮物质,它们是汤鲜味的主要来源。
● 食品要新鲜 新鲜并不是历来所讲究的“肉吃鲜杀鱼吃跳”的“时鲜”。现代所讲的鲜,是指鱼 、畜禽杀死后3~5小时,此时鱼或禽肉的各种酶使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氨基酸、脂肪酸等人体易于吸收的物质,此时不但营养最丰富,味道也最好。
● 炊具要选择 制鲜汤以陈年瓦罐煨的效果最佳。瓦罐是由不易传热的石英、长石、粘土等原料配合成的陶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其通气性、吸附性好,还具有传热均匀、散热缓慢等特点。煨制鲜汤时,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能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份溢出得越多,煨出的汤的滋味就越鲜醇,被煨食品的质地就越酥烂。
● 火候要适当 煨汤的要诀是:旺火烧沸,小火慢煨。这样才能使食品内的蛋白质浸出物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以便达到鲜醇味美的目的。只有文火才能使浸出物溶解得更多,既清澈,又浓醇。
● 配水要合理 水既是鲜香食品的溶剂,又是食品传热的介质。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对汤的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用水量一般是煨汤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同时应使食品与冷水共同受热,即不直接用沸水煨汤,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的营养物质缓慢地溢出,最终达到汤色清澈的效果。
● 搭配要适宜 许多食物之间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使营养素起到互补作用,即餐桌上的“黄金搭配”。例如,海带炖肉汤,酸性食品肉与碱性食品海带起“组合效应”,这是日本的长寿区(冲绳地区)的“长寿食品”。为了使汤的口味比较纯正,一般不用很多品种的动物食品同煨。
● 操作要精细 注意调味用料的投放顺序,特别注意熬汤时不宜先放盐,因盐具有渗透作用,会使原料中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鲜味不足。一般地说,60℃~80℃的温度易引起部分维生素破坏,而煲汤使食物温度长时维持在85℃~100℃。因此,若在汤中加蔬菜应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C的破坏。汤中适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葱、蒜等调味品,使其别具特色,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汤的原味。
● 喝汤时间要讲究 常言道:“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这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吃饭前,先喝汤,等于给上消化道加点“润滑剂”,使食物顺利下咽,吃饭中途不时喝点汤水有助食物的稀释和搅拌,有益于胃肠道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同时,吃饭前先喝汤,让胃部分充盈,可减少主食的纳入,从而避免热量摄入过多。而饭后喝汤,容易使营养过剩,造成肥胖。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片面地认为鱼、鸡等原料熬的“精汤”最营养。实验证明,无论你熬得多久,仍有营养成分留在“肉渣”中。只喝汤,不吃“肉渣”是不科学的。
几款降脂的保健好汤
血脂高意味着血黏度增高,成为心脑血管病的危险诱因,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和脑动脉硬化等症。注意科学饮食,少食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已被人们证实是降血脂的有效措施。
因此,对于血脂偏高但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可以通过坚持食用以下的保健汤,达到降低血脂、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海带木耳肉汤
【做法】取海带、黑木耳各15克,瘦猪肉60克,味精、精盐、淀粉适量。海带、木耳切丝,猪肉切成丝或薄片,用淀粉拌好,与海带丝、木耳丝同入锅,煮沸,加入味精和淀粉,搅匀即成。
百合芦笋汤
【做法】取百合50克,罐头芦笋250克,黄酒、味精、精盐和素汤适量。先将百合发好洗净,锅中加入素汤,将发好的百合放入汤锅内,加热烧几分钟,加黄酒、精盐、味精调味,倒入盛有芦笋的碗中即成。
山楂鲤鱼汤
【做法】取约500克重的鲤鱼一条,山楂片25克,面粉150克,黄酒、葱段、姜片、精盐、白糖各适量,鸡蛋一只。先将鲤鱼洗净切块,加入黄酒、精盐浸泡15分钟。将面粉加入清水和白糖适量,打入鸡蛋搅成糊,将鱼块入糊中浸透,取出后粘上干面粉,入爆过姜片的油中炸3分钟捞起,再将山楂加入少量水,上火煮透,加入生面粉少量,制成汤,倒入炸好的鱼块煮15分钟,加入葱段、味精即成。
山楂首乌汤
【做法】取山楂、何首乌各15克,白糖60克。先将山楂、何首乌洗净、切碎,一同入锅,加水适量,浸泡两小时,再熬煮约一小时,去渣取汤,日服一剂,分两次温服。
山楂金银花汤
【做法】取山楂30克,金银花6克,白糖20克。先将山楂、金银花放在勺内,用文火炒热,加入白糖,改用小火炒成蜜饯,用开水冲泡,日服一剂。
紫菜黄瓜汤
【做法】取紫菜适量,黄瓜100克,精盐、味精、酱油、香油适量。紫菜水发后切段入锅,放水烧沸后再放入精盐、酱油、生姜末、黄瓜片,烧沸,最后加入味精和香油即可食用。
中药和绿豆不一定是“冤家”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功效的绿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绿豆的吃法较多,其中绿豆汤是男女老幼皆宜的夏季清凉饮料,然而民间有“吃中药不能吃绿豆,以免解药”的说法,于是那些正在服用中药的朋友便对绿豆敬而远之了。那么“绿豆解药”的说法是否有道理呢?
其实,绿豆本身也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利水消肿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绿豆气味甘寒,无毒……解一切药草、牛马、金石诸毒。”意思是说,绿豆能解药中金、石、砒霜、草木诸毒,因此,严格地说,绿豆解的是药物与食物中的毒性,而不是解药。民间也常用绿豆煮汤来解救药物或食物中毒。那么,服用中药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吃绿豆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这和所患疾病的种类有关:如患有中暑、咽喉疼痛、咳嗽且咳吐黄痰、腮腺炎、口干、口苦、皮肤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等热症实症时,在服中药的同时服用绿豆汤(粥)或绿豆糕等,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绿豆所具的解毒的功效,系绿豆中的绿豆蛋白、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与有机磷农药、汞、砷、铅化合物结合形成沉淀物,使之减少或失去毒性,并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因此,农药中毒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可服用绿豆汤或用生绿豆研粉冲服,以增加疗效。由于绿豆偏寒,故对脾胃虚寒、身体阳虚者无益,如患有慢性胃肠炎、肢体关节冷痛、麻木、活动不利、腹痛、腹泻、痛经等虚症寒症时,在服用中药治疗的同时应禁食绿豆。否则,不仅会降低中药的药效,而且会加重病情。
服中药时能否服用绿豆,还和所服中药的药性有关:在服用黄连、黄芩、黄柏、大青叶、板蓝根、牛黄、金银花、石膏等清热类中药时,可与绿豆同服,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在服用人参、黄芪、肉桂、附子、丁香、高良姜等温补类药物及桂枝、干姜、细辛等温经散寒类中药时,未经医生许可,不要擅自服用绿豆,以免减低药效,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服中药能否同时吃绿豆,应根据所患疾病的寒热虚实及服用中药的药性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但如果对病情及所服用中药的药性不了解时,未经医生的许可,最好不要将绿豆与中药同服。
中考高考前考生喝点粥
随着中高考考期的临近,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改变了以往的正常饮食习惯,除了给孩子吃些保健品外,还安排每顿饭有鱼有肉来增补营养。虽然家长用心良苦,可有些孩子却反而食欲不振、肠胃不舒服了。那么,怎样才能确保考生吃得营养、吃出健康呢?
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大夫刘英华认为,碳水化合物是脑力劳动者经济又实用的热能来源。考生在平时用餐中,最好一日三餐都能有适量的主食(米饭、面食)。如早餐配点饼干、点心、粥、面食;午、晚餐配点儿米饭、面条等各种面食。另外,要保证蛋白质和脂肪的充足供给,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可使大脑蛋白质量减少,导致记忆力减退。因此,考生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必需的氨基酸。早餐时可配点儿牛奶、鸡蛋、豆浆、豆腐脑、豆包等,午、晚餐配点儿清蒸活鱼、酱牛肉、香菇炖鸡、脆皮豆腐等。早餐最好能保证一个鸡蛋,可以吃煮鸡蛋、蒸蛋羹等。
考生备考期间,家长不要盲目地让孩子吃各种保健品和大鱼大肉。如果突然改变了孩子的正常饮食习惯,反而会引起胃肠不适,甚至出现腹泻、便秘等。刘大夫给考生提供了“每天八个一”食谱,即1~2杯牛奶、一个鸡蛋、100克瘦肉、吃一次鱼、100克豆质品、一斤蔬菜、一升清淡茶水、一斤主食。
另外,饱食和素食不利于考生智力发展。刘大夫指出,如果一日三餐顿顿饱食,就会使血液过久地积存于胃肠道,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妨碍脑细胞发育,从而导致大脑迟钝、记忆力下降、思维不敏捷。而经常素食,会导致脂肪摄取量太少。脂肪是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亚于蛋白质。所以,有荤有素、粗细粮搭配才符合考生的营养需要。加餐时可进食各种时令水果,但不要贪食零食,尤其是油炸食品,如薯片、薯条等。
海军总医院冯理达教授认为,如果家长有时间,可以经常给考生熬些粥,喝粥既能保证营养,又可以通过喝不同种类的粥达到不同功效。比如大枣粥可以补血、健脾胃;酸枣仁粥有安神宁心的作用;核桃粥可以健脑;绿豆粥可以清热解毒、止渴消暑;莲子粥有清热降火、增强智力的功效;扁豆粥可以消暑、除湿、解毒;藕粥有清火、令人欢愉等功效。除此之外,我们平时吃的大米粥、小米粥也有保护胃黏膜、益气和补血的作用。
冯教授强调,粥不同于稀饭。熬粥,一定要先用旺火让粥迅速沸腾,再用文火慢慢熬煮,使其质地糜烂稀软、口味甘淡适口。喝粥时宜温热食用,不要喝凉粥。
巧选药粥补“四虚”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并称“四虚”,并由此可导致诸多疾病。虚当补之,而药粥则是很好的滋补佳品。现将一些疗效较好的药粥列举如下,供患者参考自身症状选用。
气虚证
气虚证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妇女白带过多,舌质淡,脉细弱。
可选用下列补气药粥:
黄芪粳米粥 取黄芪、党参各15~30克,粳米50克。先将两味中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沸后用小火煎20分钟,合并3次药汁1000亳升,加入粳米煮粥食服。功具补脾益气。适用于脾气虚弱、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自汗气短、常易感冒者。
苡仁粳米粥 取苡仁、粳米各50克,白糖适量。将粳米、苡仁同入锅内煮粥,待粥稠时加入白糖少许,糖溶即可服食。功具健脾除湿。适用于脾虚湿盛、久泻不止、不思饮食、舌淡苔腻者。
山药扁豆粥 取山药、茯苓、苡仁、赤小豆、泽泻、扁豆、粳米各100克,捣成细粉置锅中小火加热,不断翻炒,炒至粉末成黄色发出香味时,取出放凉,分10次服用。食用时热开水适量,加炒粉调成糊状,加少许白糖调味。功具补气健脾,渗湿止泻。适用于脾虚失运、湿自内生,表现腹痛腹泻、肠鸣腹胀、脾虚水肿者。
血虚证
血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月经量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可选用养血药粥:
黄芪当归粥 取炙黄芪15克,当归30克,粳米50克。先将黄芪、当归加水煎煮2次,每次沸后用小火煎30分钟,合并药汁1000亳升,将药汁与粳米共同煮粥食服。功具补气生血。适用于气不生血、头晕心悸、失眠多梦、月经量少者。
芝麻花生粥 取芝麻15克,红皮花生20克,粳米50克。将芝麻炒至微香,与粳米花生共同煮粥食服。每天1~2次。功具补肝肾,生阴血,久服延年益寿。适用于血虚头晕、贫血、头发早白、血虚便结者。
枣仁熟地粥 取酸枣仁、熟地各15~20克,粳米50克。三味共同煮粥食服。功具补肾、养血、安神。适用于血虚心悸、血虚失眠、血虚不孕、血虚不育者。
阴虚证
阴虚证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夜间盗汗、虚烦失眠、手足心热、口鼻干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可选用下列滋阴药粥:
枣皮粳米粥 取大枣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将枣皮洗净,去核,与粳米同入沙锅煮粥,待粥熟时,加入适量冰糖即成,每天1次。功具润肺止咳,养心安神。适用于肺阴不足、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虚烦失眠、神志恍惚者。
百合粳米粥 取百合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洗净,与粳米同煮粥,加入适量冰糖即成。顿服。适用于肺阴不足、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虚烦失眠、神志恍惚者。
麦冬粳米粥 取去心麦冬20~30克(过去在炮制麦冬时多有去心,然而今人研究认为麦冬是否去心,其功效差别不大。编者注),冰糖适量。先将麦冬煎煮3次,每次沸后20分钟,合并药汁1000毫升,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稍煮即成。顿服。功具滋养肺胃,生津止渴。适用于肺胃阴虚、心阴不足、阴虚内热、手足心热、咽干口燥、干咳少痰、午后低热、夜间盗汗者。
阳虚证
阳虚证主要表现为腰酸怕冷、手足冰凉、小便清长、性功能低下、舌淡苔白、脉沉或迟。可选用下列阳虚药粥:
苁蓉粳米粥 取肉苁蓉10~15克,粳米50克。先将肉苁蓉置砂锅内煮烂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天1次,顿服。功具补肾壮阳,润燥滑肠。适用于肾阳不足、性功能低下、阳虚便秘者。久服可延年益寿。
黄芪韭菜粥 取黄芪30克,粳米50克,韭菜50~100克。先将黄芪加水煎煮2次,每次沸后30分钟,合并滤液1000毫升,与粳米同煮粥,粥熟时加入韭菜再煮一会,顿服。功具补益元气,提神暖胃。适用于阳虚水肿、阳虚自汗、慢性腹泻、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疮疡久不收口、脾胃虚寒、口吐清水者。
鸡汁粳米粥 取母鸡1只,粳米50克。先将鸡去毛剖洗干净,浓煎取汁,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加入盐、葱、味精等调料食服,每天1~2次。功具温中益气,温养五脏。适用于体质虚弱、病后调养、营养不良者。经常食用,具有延年益寿之效。
药粥“消灭”“红鼻子”
酒渣鼻俗称“红鼻子”,是螨虫侵入鼻部的毛囊和皮脂腺中引起的。现推荐几则行之有效的药粥疗法:
芦根竹茹粥取鲜芦根150克,竹茹20克,粳米60克。将芦根、竹茹用布包好同粳米煮粥,每日服2次,半个月为1疗程。适用于酒渣鼻红斑期。
马齿苋苡仁粥取马齿苋、薏苡仁各30克,金银花15克。用水3碗先煎金银花至2碗,去渣,加马齿苋、薏苡仁煮粥,每日1剂,应连续食用。适用于酒渣鼻丘疹脓疱期。
银花知母粥取金银花9克,知母15克,生石膏30克,粳米60克。将金银花、知母、生石膏加适量水煮20~30分钟,弃渣取汁,再与粳米一起煮成粥,每日服1次,7天为1疗程。适用于各期酒渣鼻。
四款软化血管粥
玉米粉粥
玉米粉、粳米各50g。先将玉米粉加清水适量调匀,待粳米煮粥将成时加入玉米粉同煮至稠即可。每日服食1-2次。具有益肺宁心、调中开胃等功效。适于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服用对软化血管有功效。
大蒜粥
紫皮大蒜30-50g,粳米100g。将大蒜皮放水沸煮1分钟左右后捞出,再取粳米放入煮蒜皮的水中煮成稀粥,然后将蒜放入,同煮为粥即可服食。每日1-2次。具有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何首乌粥
何首乌30-50g,粳米50g,大枣5枚。先将何首乌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与粳米、大枣同煮为粥即可服食,可加冰糖适量调味。每日1次。此粥具有降血压等作用。
甜浆粥
新鲜豆浆500g,粳米50g。将粳米淘洗干净后,与豆浆一起煮粥,粥成后加冰糖适量,每日1-2次。甜浆粥具有健脾、补虚等作用,适用于年老体弱、营养不良者,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世间第一补--粥
我国人民自古就有食粥的习惯,仅据文离记载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达室粥最早是由黄帝始创的,并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饮食生活实践,粥的制作方法不断发展,种类也增加到上千种。其中,特别是历代医家所研制的各咱营养食疗药粥,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粥品,可谓是我国的一大发明,也是对人类健康的一大贡献。
粥是指在较多量的水中加入米或面,或在此基础上再加入其他食物或中药,煮至汤汁稠浓,水米义融的一类半流质食品。其中,以米为基础制成的粥又称稀饭;以面为基础制成的粥又称糊。《随园食单》在谈到粥时曾指出"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进一步明确了汤、饭、粥的区别。
粥的种类很多,如以原料不同可他料粥、面粥、麦粥、豆粥、菜粥、花卉粥、果粥、乳粥、肉粥、鱼粥及食疗药粥等。在烹调上,一般将粥他为普通粥和花色粥两大类。其中,普通粥是指单用米或面煮成的粥,花色粥则是在普通粥用料的基础上,再加入各种不同的配料,制成的粥品种繁多,咸、甜口味均有,丰富多彩。以广式咸味粥为例,常见的如鱼片粥、干贝鸡丝粥、肉丝粥等。
粥还包括了食疗药粥。它作为我国食粥的特色,集传统营养科学与烹饪科学于一体,对增进国民的健康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从"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观念出发,根据传统营养学的理论,以各种养生食疗食物为主,或适当佐以中药,并经过烹调加工而成的具有相应养生食疗效用的一类粥品,又属于药膳的一个组成部分。
粥的制作,一般有煮和焖两种方法。煮法即先用旺火煮至滚开,再改用小火煮至粥汤稠浓的方法。焖法是指用旺火加热至滚沸后,即倒入有盖的木桶内,盖紧桶盖,焖约2小时即成,具有香味较浓的特点。通常粥多采用煮法。此外,花色粥的制作,还有以煮好的滚粥冲入各种配料,调拌均匀即成的方法,如生鱼片粥等。粥在制作时,应注意水要一次加足,一气煮成,才能达到稠稀均匀、米水交融的特点。煮粥用的米既可先用清水浸泡5-6小时,然后下锅再煮,也可淘洗干净后直接下锅煮粥。先浸后煮,可缩短煮粥的时间,但浸泡易致养分损失。若配方中有不能直接食用的中药,则可先用中药煮取汤汁,再加入米或面煮粥,或先将中药研成粉末,再入粥与米同煮;若粥中的配料形体较大,应先进行刀工处理,再下锅煮粥,以使粥稠味浓。
粥在传统营养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与汤食一样,也具有制作简便、加减灵活、适应面广、易于消化吸收的特点,甚宜养生保健长期食用,曾被誉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不仅如此,清代黄云鹄在其《粥谱》中还谓粥"于养老最宜:一省费,二味全,三津润,四利膈,五易消化",对食粥养生大力推崇。陆游也极力推荐食粥养生,认为能延年益寿,并专作一首著名的《食粥诗》,诗中写到"世人个个学长年,不司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粥多在早晨进食,以适应人体肠胃空虚的生理特点。正如北宋文人张耒在《粥记》中所说"每晨起,食粥线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不仅晨起宜食粥,苏东坡还提倡晚上进食白粥,认为它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后一觉,尤妙不可言。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饮食养生保健需求的日益增加,粥也将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身体不适“粥”调理
冬季,也和其它季节一样,身体不适可以用相宜的饮食加以调理。其中,食用“药粥”是既简单又实用的防病方法。
韭菜粥:
先将洗净的粳米100克倒入锅内,加水煮沸,再加入洗净切碎的韭菜550克,同煮成粥,早、晚随量服用。韭菜富含维生素A、B、C和糖类及蛋白质,且有调味杀菌等作用。因其性热助阳,凡阴虚体质或身有疮疡者不宜食用。
芹菜粥:
将芹菜连根洗净,每次用150克芹菜,加水熬煮,取汁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早、晚随量服用。春季肝阳易动,常使人肝火上升,头痛、眩晕目赤,病患者或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对降低血压、减少烦躁有一定好处。
薄荷粥:
取薄荷15克,煎汤候冷。用粳米50克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冰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可,借早、晚餐温热服食。中医用薄荷作为发汗解热剂。中老年人春季吃些薄荷粥,可以清心怡神,疏风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枸杞粥:
取枸杞5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早、晚随量服食。枸杞子性味甘平,为肝肾经要药,是一种滋补肝肾的药食两用之品。此外,枸杞粥还有降低血糖和胆固醇、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
几款滋阴补阳的养生粥
冬季养生有喝腊八粥的说法,它的原料主要是多种米、豆、干果和坚果。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豆子中含有很多优质植物蛋白,干果则浓缩了鲜果中的营养物质,坚果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富含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能起到很大作用。
其实,除了腊八粥以外,还有很多养生粥也适合冬季食用:
桂圆粟米粥:桂圆肉15克,粟米100—200克。将桂圆肉洗净与粟米同煮。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熬成粥。桂圆肉性味甘温,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核桃粥:核桃肉20克,粳米100—200克。将核桃肉洗净捣碎,与粳米同煮成粥,能润肺止咳,补肾固精,润肠通便。但有痰火、积热或腹泻者忌食。
芡实粥:芡实30—50克,粳米100—200克。将二者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熬。芡实性味甘平,能固肾涩精、健脾止泻,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山药栗子粥:山药15—30克,栗子50克,大枣2—4枚,粳米100克。栗子去壳后,与山药、大枣、粳米同煮成粥。山药性味甘平,能补脾胃、益肺肾,尤其适用于脾肾气虚者;但一次不宜多食,否则容易食滞,造成消化不良。
生姜大枣粥:鲜生姜或干姜6—9克,粳米或糯米100—150克,大枣2—4枚。将生姜洗净切碎,与米、枣同煮成粥。它有温胃散寒、温肺化痰的作用,但阴虚者或孕妇慎食。
胡萝卜粥:新鲜胡萝卜50克,粳米200克。胡萝卜切成小片,与粳米同煮。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慢慢熬。它有健胃补脾、助消化作用。
鸡肉皮蛋粥:鸡肉200克,皮蛋2个,粳米200—300克,姜、葱、盐等调味品适量。先将鸡肉切成小块,加水煲成浓汁,用浓汁与粳米同煮。待粥将熟时加入切好的皮蛋和煲好的鸡肉,加适量的调味品。它有补益气血、滋养五脏、开胃生津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亏损的人。
世间第一大补品:粥
我国人民自古就有食粥的习惯,仅据文离记载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达室粥最早是由黄帝始创的,并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饮食生活实践,粥的制作方法不断发展,种类也增加到上千种。其中,特别是历代医家所研制的各咱营养食疗药粥,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粥品,可谓是我国的一大发明,也是对人类健康的一大贡献。
粥是指在较多量的水中加入米或面,或在此基础上再加入其他食物或中药,煮至汤 汁稠浓,水米义融的一类半流质食品。其中,以米为基础制成的粥又称稀饭;以面为基础制成的粥又称糊。《随园食单》在谈到粥时曾指出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进一步明确了汤、饭、粥的区别。
粥的种类很多,如以原料不同可他料粥、面粥、麦粥、豆粥、菜粥、花卉粥、果粥、乳粥、肉粥、鱼粥及食疗药粥等。在烹调上,一般将粥他为普通粥和花色粥两大类。其中,普通粥是指单用米或面煮成的粥,花色粥则是在普通粥用料的基础上,再加入各种不同的配料,制成的粥品种繁多,咸、甜口味均有,丰富多彩。以广式咸味粥为例,常见的如鱼片粥、干贝鸡丝粥、肉丝粥等。
粥还包括了食疗药粥。它作为我国食粥的特色,集传统营养科学与烹饪科学于一体,对增进国民的健康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从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观念出发,根据传统营养学的理论,以各种养生食疗食物为主,或适当佐以中药,并经过烹调加工而成的具有相应养生食疗效用的一类粥品,又属于药膳的一个组成部分。
粥的制作,一般有煮和焖两种方法。煮法即先用旺火煮至滚开,再改用小火煮至粥汤稠浓的方法。焖法是指用旺火加热至滚沸后,即倒入有盖的木桶内,盖紧桶盖,焖约2小时即成,具有香味较浓的特点。通常粥多采用煮法。此外,花色粥的制作,还有以煮好的滚粥冲入各种配料,调拌均匀即成的方法,如生鱼片粥等。粥在制作时,应注意水要一次加足,一气煮成,才能达到稠稀均匀、米水交融的特点。煮粥用的米既可先用清水浸泡5-6小时,然后下锅再煮,也可淘洗干净后直接下锅煮粥。先浸后煮,可缩短煮粥的时间,但浸泡易致养分损失。若配方中有不能直接食用的中药,则可先用中药煮取汤汁,再加入米或面煮粥,或先将中药研成粉末,再入粥与米同煮;若粥中的配料形体较大,应先进行刀工处理,再下锅煮粥,以使粥稠味浓。
粥在传统营养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与汤食一样,也具有制作简便、加减灵活、适应面广、易于消化吸收的特点,甚宜养生保健长期食用,曾被誉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不仅如此,清代黄云鹄在其《粥谱》中还谓粥于养老最宜:一省费,二味全,三津润,四利膈,五易消化,对食粥养生大力推崇。陆游也极力推荐食粥养生,认为能延年益寿,并专作一首著名的《食粥诗》,诗中写到世人个个学长年,不司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粥多在早晨进食,以适应人体肠胃空虚的生理特点。正如北宋文人张耒在《粥记》中所说每晨起,食粥线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不仅晨起宜食粥,苏东坡还提倡晚上进食白粥,认为它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后一觉,尤妙不可言。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饮食养生保健需求的日益增加,粥也将发挥其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