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打印机怎么设置:开放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23:50:43
2009-10-12 15:31:56   华中科技大学
编者按:今年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会议讨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草稿)》,并就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会议交流。华中科技大学在会上作了题为《开放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交流发言,提出了在开放视野下办高等教育是提高质量的关键,并就如何开放办学提出了具体的策略。本文对我们开阔视野,转变教育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对于学校即将开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孙书记指示精神,现予以转发,希望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和交流。
开放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华中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是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怎样办出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的问题。我们的思考是:在开放的视野下办高等教育,才是我们提高质量的关键。
一、在开放的视野下提高办学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之后,工作重心也逐步由规模增长转移到内涵发展上来,即从满足民众享受高等教育的升学需要转移到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上来。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胡锦涛同志在与北京大学的师生座谈时也强调“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不断创造一流学术成果”。在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从本质上讲,“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就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办学质量是学校实现科学发展的硬道理”,这些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在此,以什么样的视野看待高等教育的质量,就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我们认为,只有以开放式的视野,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满足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还是不够的。我们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开放,办开放式的高等教育,是因为我们认为教育实质上正如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一个学校只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一个生物个体一定要融人生态系统中,向系统吸取并供给养分,才能达到与其它生物个体的和谐共生。我们认为,开放式办学的意义,至少可以让大学在开放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开放的过程中抓住机遇,在开放中促进高等教育生态的繁荣。华中科技大学对自身的定位是“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就是要把开放作为其鲜明的特征,并作为争取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手段和武器。这就是我们提出在开放式视野下办教育的初衷。
开放式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有三个特性:一是开放性,诸如其标准制定应从高教系统独享转向社会参与;质量评价主体应由精英操控转向大众评判;评价过程应由教育系统内部评价转向社会多种群体、多种媒体的参与。二是动态性。开放条件下,质量标准与时代变化更加密切,指标体系更多考虑了教育的超前性、体现未来社会的需求。三是多元性。现代开放条件下,应该承认在质量评价上,不同定位高校的质量要求应该有差异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水平要求应该有差异性;应该承认教师工作侧重点(教学和研究并重型、教学型、研究型等)的多样性,承认不同学科的人才模式和要求的差异性;同一学校不同学科发展水平应该承认差异性;应该追求学生个性化教育,等等。
(二)开放式高等教育的特点
那么,到底什么是开放式高等教育?如何办开放式高等教育?我们认为,如果某一高等学校把融教育于社会视为其内在的教育理想;其主要的教育活动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甚至在某一点上能一定程度地引领社会或业界发展进程;其主要活动、资源等的边界延伸到社会之中,这样的高等教育就可称之为开放式高等教育。其特征的具体内容如下:
——教育的内在理想紧密结合社会。这一点应该是开放式高等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在某些教育管理者眼里,开放可以作为向同行学习的手段,或者作为教育的功利性手段,也可以是指抛弃保守思想的某些改革行动。然而这些手段或行动所针对的情况或者欲达到的目的并不能成为教育的内在理想,因为它们并未深层次涉及到教育的目标和对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目标则是把学生培养成学校所希望的人才。开放式高等教育认为,学校培养的学生总体上应该能适应甚至引领社会需求,能承担社会责任。这就是说,要真正从内在理想上把教育融于社会,即把教育的目标和对象都和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因此,一所真正开放的大学应该把开放上升到她的理想和精神的层次。
——教育功能与社会紧密结合。内在理想和精神层次上的开放势必导致教育功能的开放。如高等教育的最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即教与学,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实践。不仅从专业的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直到实践环节都应该与社会或业界紧密结合,而且很多内容就应该源于社会或业界的实践。高等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科学研究,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很多研究活动也应该源于社会。高等教育的第三个主要功能是社会服务。多年来,华中科技大学秉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真正把社会服务作为实现其内在理想(即转移知识)的基本而重要的功能和举措。今天中国的很多大学也都接受了“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理念。
——主要教育活动、资源等的边界延伸到社会或业界。对于很多大学而言,其教育活动的边界及资源利用的边界基本上限于校内。如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本来是最该延伸到社会或业界中去的,但是近些年更多的学校却把实践活动的边界基本上局限在校园内。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可能是扩招后基于成本的考虑。然而,真正的开放式教育可以使大学与业界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避免至少是部分避免成本的增加。对于开放式高等教育而言,社会与业界应该是其师生活动的极好的舞台。社会舞台之宽广乃不言而喻,其背景在于它无比生动和丰富的内容;而业界人士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判无疑具有更高的欣赏和检验水平。
二、努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我们的思路
现代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就是我们以开放视野抓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线索。
(一)建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机制
开放式高等教育主要应该体现于人才培养机制上,而首先应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包括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科体系等。那么,教学活动的开放具体又有哪些表现?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到社会或业界中去。高等教育中,大多数学科都是有应用背景的(即便一些人文社会学科也如此)。既然如此,学生就应该有相应的在社会或业界中的实践活动,课堂的边界完全应该延伸到社会或业界中去。现在大学都在加强实践教学的投人,如建设工程实训中心之类的设施。这对于改善学生的实践条件当然是大有裨益的。然而目前存在一种不良倾向,即认为校内实验室或实训中心等可以取代校外开放的课堂,这是极大的谬误。相对于业界的实践环境而言,校内的实践环境难以充分、全面地反映工程实际。如高校工程实训中心的工作流程和需求背景相对于企业而言显然是不完整的。学生在校内,很难体会到企业或实际工作的需求;把有关实践环节仅局限于校内,不利于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我们觉得:未来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需要避免的不良倾向之一恐怕是随着校内实践环节的改善而使课堂更加封闭。因此,这些年,华中科技大学一直尝试着在校外建设更多的实习、实践基地。
——让业界或社会人士走上大学的讲台。教学活动开放的另一个表现是让社会或业界人士走上大学的讲台。业界人士的知识和经验肯定有与大学教授互补的一面。他们不仅可以在大学作一些讲座,而且可以参与讲授某些课程的部分内容。业界不乏大量优秀的技术精英,尤其在像微软、通用、华为这样的公司。精英们对新技术的理解和研究可能毫不逊色于大学教授。因此,他们的参与不仅可以使学生受益,还可以使学校的教师也得到提高。有人可能认为这只是一相情愿,其实一些好的公司对教育是非常关注的,如微软就愿意为一些高校提供某些课程。关键还是看大学是否真正开放,是否与业界有良好的关系。近几年,华中科技大学主动出击,聘请了二批业界专家担任学校特聘教授,邀请他们走上讲台,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就是很好的印证。
——专业设置、教育改革等应该充分征询业界人士意见。教育本身需要不断进化,没有进化就没有发展,而进化需要变革。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到课程内容,常常需要变革。其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科技的发展、社会或业界需求的改变。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变?殊不知,只有好的变化才是进化,否则可能是退化。怎样才算好的变化呢?业界至少应该有很大的发言权。遗憾的是,很多大学及其教授们漠视了这一点。关起门来搞改革是不可能有好的成效的。教师们应该多到社会或业界中去,充分了解社会和业界对当下专业人才现状的评价以及对未来专业人才的希望、需求等,由此而进行相应的变革。
——实践活动尽可能依靠业界人士。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践计划都是靠老师及教辅人员制定的,而且往往是闭门造车。一方面,这种实践活动往往缺乏目的性,并不适应业界的需求。业界人士参与指导的实践活动则紧密结合业界的实际需求,这种实践活动是活的,更有生命力。另一方面,老师制定的实践活动往往容易程式化,很难跳出旧有的框框。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实践通常就是“被动”实践。而业界人士指导的实践因为是针对新的对象,也不囿于固有的程式,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可能是“主动”实践。
——开放的教学模式。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还是“满堂灌”,尽管现在已经涌现出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90年代初,荷兰Twente大学的机械学院、电气学院和教育研究中心合作,设计的“以项目为导向”的新课程;美国WPI(乌斯特理工学院)的“基于项目的教育”(Project-based Education);国外某些医学院、我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正在推行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Problem - Based Learning);韦默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等等,都是很好的尝试。
教学模式开放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概括为:“教”对学生开放,“学”对实践或问题开放。“教”对学生开放,就是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高层次的教一定是点燃学生思维及进一步学习的火把。“学”对实践或问题开放,就是使学生不仅在实践和问题中巩固学到的知识,而且要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质疑、甚至创新。
——教师活动的边界。今天,中国高等学校的多数青年教师,尤其是应用学科的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来到学校去,不晓业界的实际,这是当前应用学科培养学生的一个严重问题。且不说他们自身的创新能力如何,他们教学生时恐怕也底气不足。由此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创新能力欠缺,甚至普通的工程能力也严重不足。德国大学教授中有不少具有在企业长期工作的经验,这可能是他们能培养出很多优秀工程师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建立开放式的科技创新体系
——让业界或社会需求成为创新的源泉。大学的研究与开发应该与业界相结合,这当然不是新的话题。遗憾的是,大学的很多管理者和研究者未必真正领会到这一点。现在,很多大学研究者查查文献,看看什么是国外最新的研究课题,然后凭籍自己的想象,加上一点所谓的基础理论,申请基金甚至重点课题的确不难得手。这似乎是一条申请课题乃至出文章的捷径。然而,由此而带来的原始创新恐怕少之又少。原因很简单,业界或社会需求应该真正成为应用学科研究创新的源泉。而要想深入了解业界的需求,就需要开放,就需要让教师及学生尽可能多地到业界中去,或者与业界人士合作研究。有一种误解,认为适应业界需求的研究往往水平不高。其实,有些企业提出的问题比教授们更为深刻、更具有前瞻性。大学如果能介入企业所提出的前沿研究课题,一定有机会做出高水平的成果。荷兰Twente大学的化学工程系与工业界联系紧密,在化学工程领域发表文章的数量与质量仅次于MIT,可见应用与质量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
——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或基地。对于企业而言,这是它获取外部智力资源的一种很好形式;对于学校而言,这是面向企业需求并寻求需求驱动的很好形式。这种形式要做得有实效既难也易。难在持久性,往往经过短暂的热度之后,企业的兴趣逐渐减退,最终“共建”名存实亡。易在于开放,即教授们要真正做到心态开放,时常想到适应企业的需求,想到为企业培养人才。能站在业界的立场开展共建,企业何乐而不为?2008年,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投人2500万元组建华中科技大学一WISCO联合实验室,翰名教育科学基金捐赠331万美元组建创新研究院,丝宝集团捐赠2200万港元组建启明学院等,就是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平台或人才培养基地的范例。
——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在转移与孵化。大学的科技成果应该转化成产业,这已经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所广泛接受。然而,在如何转化的问题上却有开放与封闭之分。当下中国大多数大学都不愿意把科技成果给社会上的企业去转化。的确,十多年来中国大学所办的产业对国家和学校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多数有高校背景的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往往就停滞不前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学教授们的优势并不在于市场开拓,不在于经营管理,更不在于资本运作。开放式的大学并不一定视自己办企业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形式。她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移给社会,让社会上的企业家把成果商品化。另外一方面,中国很多著名大学已有一些自己控股的产业,对于此,经营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应该采取退出机制,即退出主要的股份,让社会上的企业去经营。因此,中国大学即便要自己创办产业,主要也应该是孵化,而不是规模经营。、这才是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的开放心态。
——创业意识培养。开放式大学向社会转移知识的另一个表现是鼓励学生创业。很多著名大学都很注重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激励MIT师生不断向前的是具有学术抱负、先锋精神和企业家欲望浑然一体的校风。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大学开放精神直接向学生转移的更高层次的表现,这是因为创业需要多方位地向社会开放。创业者必须以不断进取的开放精神和多方位的开放能力集中在某一个具体的科技成果上,从而开创一个新的企业。一所大学若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业者,显然是她开放、创造、活力的高层次表现。
(三)建立开放式的社会服务体系
“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追求开放式的高等教育,我们就应该坚持把责任作为高等学校服务社会、大学生报效国家的基石。我们要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们也应该能在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中去发展自己,使自己更具特色。
——把业界的难题担当起来。有很多人质疑中国大学为什么对开发、产业化工作那么有兴趣,而国外很多大学却不屑于为之。当代教育家克尔非常强调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他认为,一方面,大学有责任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致力于知识传授与探索。大学应该把那些自己能够做好、而别的社会机构不能做好,至少不能像大学做得那样好的社会责任承担起来。这个见解是非常精辟的。美国大学多不致力于开发及产业化工作,自有其道理。这是因为美国业界的研发能力非常强,很多公司都积聚了高层次的研究开发队伍,做此类工作,公司比大学更有优势。然而,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目前,中国企业还远未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帮助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把学校的研发平台或基地延伸到地方去。业界与大学在校园中共建研发平台或基地,这当然是大学求之不得的。换一个思路又如何,即把大学的科技平台或基地延伸到地方去,也就是说在校园外甚至千里之遥的异地建设研发平台或基地?对此,有些学校可能就不那么热衷了,认为似乎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其实,延伸的意思并非要把大学基地的部分设施搬到地方去,而只是要利用大学基地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合作在当地建立起相应的基地。依靠当地政府的投人,华中科技大学在东莞、温州等地建立了服务于当地区域经济的研究院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一所学校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她融人社会、服务社会、引领区域经济和科技进步的能力。大学延伸到地方的研发平台或基地就是服务社会的很好平台。
总之,以上这些思考,也正是华中科技大学今后着力实践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