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共享大师校园网:温病条辨方歌括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0:31:42
加减银翘散
加减银翘散,元参并麦冬,
犀角及竹叶,   心疟此为宗。
原文:热多昏旺、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日心疟,加减银翘散主之;兼秽舌浊,   口气重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方药:连翘、银花、玄参、麦冬、犀角、竹叶。煎成,点荷叶汁二三匙。
桑杏   汤
阳明司运燥秋时,   数大号乎右脉持。
燥伤肺卫当清气,桑杏参梨贝豉栀。
原文: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
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方药:桑叶、杏仁、沙参、象贝、豆豉、栀子磔皮。
沙参麦冬汤
沙参屯舢勿可贵,玉竹花粉豆桑甘,
燥伤肺胃咳或热,   久咳须加骨皮三。
原文: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方药:沙参、玉竹、甘草、桑叶、麦冬、扁豆、花粉。
注: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三钱。
翘荷汤
翘荷汤方草梗齐,黑栀绿豆取干皮。
缘为燥火伤清窍,   症见龈咽耳目疾。
原文: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方药:薄荷、连翘、甘草、栀皮、桔梗、绿豆皮:
清燥棚市汤
清燥甘桑膏杏参,救肺阿麦杷麻仁,
痰多贝萎血枯地,热甚犀羚一并吞,
原文:诸气愤郁,诸痿喘呕之因於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
方药:石膏、甘草、桑叶、人参、杏仁、麻仁、阿膣、麦冬、杷叶。
注:水一碗煮六分,频频二三次,温服。痰多加贝母、瓜蒌,血枯加生地黄;热甚加犀角、羚羊角或牛黄。
杏苏散
杏苏姜枣草桔前,苓夏橘皮枳壳全。
头痛恶寒鼻嗌塞,脉弦无汗嗽稀痰。
加入羌活因脉紧,泄谒腹满朴术添。
眉棱骨痛增白芷,热甚黄芩始可煎。
原文: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
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
方药:苏叶、半夏、茯苓、甘草、前胡、苦桔梗、枳壳、生姜、橘皮、大枣、杏仁
注:无汗脉弦甚或紧者,加羌活。微透汗,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热甚加黄芩。泄泻腹满者不用。
桂枝柴胡各半渤口
吴萸楝子茴香木香汤方
桂枝柴胡各半汤,草枣芩芍参夏姜。?
燥令头胸疝瘕痛,《叻口萸楝木茴香。—
原文:燥金司令,头痛、身寒热,胸胁痛,甚则疝瘕痛者,桂枝柴胡各半汤加吴萸、楝子、茴香、木香汤主之。
方药:桂枝、吴茱萸、黄芩、柴胡、人参   木香、生姜、白芍、大枣、川楝子、小茴香半夏、炙甘草。
燥入中焦脉证治大法歌
阳明燥证理实坚,临症方知用药难。
面必青黄脉短涩,未从热化苦温先。
诸如天台乌药散,   大黄附子细辛煎。
反此已从热化去,脉数面赤细察看。
方法须循三承气,纵观苦下有温寒。
原文:燥淫传入中焦,脉短而涩,无表证,无下证i胸痛,腹胁胀痛,或呕或泄,苦温甘辛以和之。
阳明燥证理实而坚。未从热化F之以苦温,已从热化下之以苦寒。
化症回生丹
化疵回生血搏坚,   乳没丁茴降麝研;
香附元胡苏木子,   良姜阿魏两头尖:
红花益母姜黄艾,棱各漆萸鳖桂添;
抵当四物合失笑,三十六位醋参全。
原文:燥气延入下焦、搏于血分而成疵者,无论男妇,化症回生丹主之。
方药:人参、安南桂、两头尖、畴香、片子姜黄、公丁香、川椒炭、忘虫、京刁麦、蒲黄炭、藏红花、苏木、桃仁、苏子、五灵脂、降香、千漆、当归尾,没药、白芍、杏仁、香附、吴茱萸、元胡、水蛭、阿魏、小茴香炭、川芎、乳香、良姜、艾炭、益母膏、熟地、鳖甲腭、大黄、米醋。
复亨丹
复亨丹里用硫黄,葱薜当lJ刁苓桂藏。
参茸椒炭与杞果,   苁蓉龟板小茴香。
老年八脉空虚甚,燥气久伏下焦伤。
方与化症为对看,温养温燥暂服良。
原文:燥气久伏—F隹,不与血搏,老年八脉空虚,不可与化痖回生丹者,复亨丹主之 
方药:倭硫黄、鹿茸、枸杞子、人参、云茯苓、淡苁蓉、安南桂、菇薜、全当归、川椒炭、炙龟板、小茴香。
霹雳散
霹雳灵脂细辛姜,降木丁茴椒已榔,
草果荜澄桂附薏,   菖萸乌药薤雄黄。
原文:主治:中燥吐泻、腹痛甚则四肢厥逆、转筋腿痛,肢麻、起卧不安,烦燥不宁。再甚,则六脉全无,阴毒发斑、疝瘕等症。亚一切凝寒固冷积聚,寒轻者,不可多服,寒重者不可少服,以愈为度。非实在纯受湿、燥、寒、三气阴邪者不可服。
方药:桂枝、公丁香、草果、川椒、小茴香、薤白、良姜、吴萸、五灵脂、降香、乌药干姜、石菖蒲、防己、槟榔、荜澄茄、附子、细辛、青木香、薏仁:、雄黄。
大承气汤
中焦温病在阳明,语重声浊面目红。
但热不寒日晡剧,息粗下闭老苔增。
在经白虎还须透,脉浮洪躁可为凭。
沉数小实非无力,承钻¨L枳黄攻。
原文:面目俱赤,话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入中焦,   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方药: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减昧竹叶石膏汤
减味竹叶石膏汤。麦冬甘竹重辛凉,
脉浮而促阳明病,驱邪出外始安康。
原文:阳明温病,脉浮而促者.减味竹叶石膏汤主之
方药:竹叶、石膏、麦冬、甘草。
小承气汤
阳明证悉有而微,微则未至十分亢;
阳明署温热独存,   口燥咽干欲饮慌,
面目具赤舌燥黄,   取脉沉实药等量,
脉不浮者小承和,小承枳朴首为黄。
原文:阳明温病诸证悉有而微。脉不浮者,小承气汤微和之。
阳明温病,汗多、谵语、舌苔老黄而干者;宜小承气汤。
阳明暑温,湿气.已化热结独存,   口燥咽干,渴欲饮水,面目俱赤,舌燥黄,脉沉实者,小承气汤各等分。
方药:大黄、厚朴、枳实。
阳明肢厥歌
温病见阳明,肢厥不疽痕;
面目溲具赤,胸腹满坚凝;
拒按喜凉饮,沉浮咏几停;
甚时咏皆厥,神昏病非轻;
府实火似水,急下承气迎。
原文:阳明温病,面目俱赤,肢厥。甚则通体皆厥。不疤痕,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脉沉伏或亚脉亦厥。胸腹满坚,甚则拒按,喜凉饮者,大承气汤主之。
阳明脉实歌
阳明脉实下利谵,   昧或滑疾亦实然。
小承气汤通燥结,   不实紫雪牛黄丸。
原文:   阳明温病,下利澹语。阳明脉实或滑疾者,小承气汤主之;脉不实者,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哕 歌
实热壅塞为哕多,   阳明温病下能和。
连声断续中焦辨,   时微时甚下焦得。
原文:阳明温病,实热壅塞为哕者下之,连声哕者,中焦;声断续,时甚时微者,属下焦。
承气合小隔胸汤
小承气令小隔晌,   枳萎黄夏朴连同,
三焦俱急热渴躁,金黄舌色有痰壅。
原文:温病三焦具急。大热大渴,舌燥,脉不浮而躁甚,舌色金黄,痰涎壅甚,不可单行承气者,承气合小隔胸汤主之。
方药:大黄、厚朴、枳实、半夏、栝蒌、黄连。
增液汤?增液承气汤
增液元参地麦冬,上焦无澄下唯行。
阴虚当下咸须取, D丰不下时调胃承。
阳明热灼津枯燥,   肠间无水若舟停。
若兼有滞取润下,增液承气一眼通。
原文:   阳明温病,无上焦彳9。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单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服增液汤已,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F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遭有五。应下失—F,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停舟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阳明温病,—F后二三日,下澄复现,脉不甚沉,或沉而
无力。垦可与增液,不可与承气。
方药:元参、麦冬、生地。
如加大黄、芒硝名增液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热郁澹语溲汗无,先子牛黄继白虎。
便唯更须用调胃,硝黄甘草热结除。
口燥心痛便稀水,斑疹内壅暇即出。
调胃承气防内陷。热解气承津液复。
原文:阳明温病,无汗,小便不利。谵语者,先与牛黄丸;不大便,再与调胃承气汤。
阳明温病,纯利稀水无粪者,谓之热结旁流,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得通则已,不可大泄,大泄则内陷。
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无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服增液已,周—卜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
方—药:大黄、芒硝、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