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天空免费下载:南方周末》——中国海军:远航于监听与封锁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6:19:46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于冬 2012-01-04

2011年,中国国民心态正在告别对器物的单纯崇拜,这远比航母成功下水意义重大。很多人认为,海军是“海上的钢铁长城”,这显然是不了解海军本性,也不了解海军的历史。

与关注度极高的航母一再试航相比,渐近年关,很多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容易被淡忘。2011年3月初,在澳大利亚西部,中国建立起了一座卫星地面跟踪站,这只引起了少许西方媒体的注意。

6月8日正午时分,海军舰队冲过通过冲绳-宫古公海水道东海舰队,浩浩荡荡驶向太平洋海域,另一艘潜艇则在冲绳近海附近航行。

11月下旬,湄公河上中国船员的鲜血,举国悲愤,也换来了多国联合护航行动,中国已部署数百名水上安全力量参与行动。

12月初,塞舌尔外长亚当邀请中国海军在该国建立补给点,中国军方非常谨慎地解释,这不是“军事基地”,仅仅是为三年前就开始参与的国际护航提供后勤补给。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护航行驶在浩瀚的印度洋上。 (江山/图)

航母下水,没有顶礼膜拜

“中国海军处于19世纪末德国海军的境地,被强大的英国海军看守在牢房里。”军事问题专家戴旭所说的“牢房”,是指美国率领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南海周边诸国可能形成的包围圈。

正是在包围圈掩护下,一些周边国家才肆无忌惮地触动中国的海洋利益:中日钓鱼岛争端此起彼伏,越南、菲律宾等国明火执仗,占领南海岛屿、单方面掠夺式开采南海油气资源。海之上,国之殇,多年的愤怒和无奈,最终落在了航母上。

“不要指望拥有航母,就能收复南海,夺回被日本控制的钓鱼岛。事实上,我们在很多年前,就拥有了比航母厉害数百倍的核武器。”2011年8月10日,在大连港一片鞭炮声中,“瓦良格”号航母下水首航,有网友如是评论。

这是来自民间的声音,没有了一百多年前对于海洋的冷漠。2011年,国民心态告别对器物的崇拜,这远比航母成功下水意义更为重大。

“100年前,也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西方航母就投入生产了。而我们如今还是在改造前苏联的航母,经过多长时间的改造呢?8年。”国防大学军事科技与装备研究室教授乔松楼将军说。

“瓦良格”号航母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其战斗力,而是它所代表的海洋精神。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唯一尚不拥有航母的国家——这对十几亿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

任何大国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海洋化的进程,中国对航母的热切关注背后,可以认为这是一次海洋意识的全民传播,尽管呼唤觉醒的传播,来得太晚。

有总比没有好。这可以是对航母的解读,也可以用来解读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

深蓝之路,遍布监视之眼

2011年,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行动,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三年来,海军共派出10批25艘舰船、8400余名官兵执行护航任务,对403批、近4400艘中外船舶实施了护航。

但是,护航编队却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后勤挑战。目前,中国海军护航行动的后勤保障,采取的是自我保障与靠泊补给相结合的方式,行动不便,成本高昂,舰队每行动一步,就像轮番把百元大钞扔进大海之中。

“中国建立相对长期的岸基补给基地,周边国家和其他参与护航的国家都是能够理解的。”海军少将尹卓表示。

这一年,中国海军开始苦寻海外战略支点,首选地为吉布提或者塞舌尔。尽管西方国家海外军事基地遍布全球,中国将设一两处海军补给点,西方的猜忌无法避免,更没有阻止其监视、封锁中国海军的步调。

2011年夏天,日本自卫队开始沿着西南岛链密集布设监听设施,极力把中国海军的活动纳入视野之中,“东海构建弧形半包围圈”轮廓初现。

当然,日本的这些海上监听站只不过是美军的“附庸”。目前,美军在日本已设立大小十几座雷达站。其中,位于日本北部的三泽基地设有远东地区最大的雷达系统,驻扎着大量美军情报人员,是美军在亚太最大的情报搜集基地。美军还在冲绳建造了楚边通信所,设有被称为“象栏”的巨型雷达天线网,可以精确测定东亚海域的电波信号及其来源,主要目标就是对华监控。

在西太平洋地区,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拥有六种侦察机、二十多艘海上间谍船。其中,嘉手纳空军基地是对华实施情报侦察的重要支柱。

15年差距,仍缺乏海外投射力

“中国缺乏向海外投射影响力的许多能力。”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的观点带有普遍性。

兰德公司的分析师科迪斯·库珀(Cortez Cooper)则表示,“未来三五年之内,中国可能会做出决定,决定未来20至30年其海军力量的投射方向。”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CRS)在稍早前的一份报告中分析,中国海军的第一层次目标是,一旦台海冲突爆发,能够吓阻或防止美军进入台湾海峡。该报告还推测,在海上领土纠纷中捍卫自身利益,为中国进口石油和其它矿物保护海上航道,这是中国海军的中层目标。中国海军的最终目标是,有意取代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影响力。

实际上,中国可能还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才能赶上美国海军。当前,美国海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投送武力,实施有效作战,属于第一层次。而俄罗斯、英国能够在远洋局部海域遂行海空作战,属于第二层次。中国、法国、印度、日本等具备近海海域攻防作战能力的海军属于第三类。

通常,一个国家海军的实力由多种因素构成,包括舰队规模、舰艇数量、兵力结构、装备水平、训练状况以及国家海洋地理环境、海军运用传统、海军战略指导思想等方面。2011年,中国海军开始塑造国家软权力。

2011年9月16日至12月29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疗船从浙江舟山启航,横跨太平洋,穿越巴拿马运河,赴古巴、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四国,执行代号为“和谐使命-2011”的国际医疗服务任务,成功为万名海外患者提供了救助。

中国海军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一样,采取了“模仿+吸收”的模式。法国海军上校、《战斗舰队》一书的作者贝尔纳·普雷泽兰认为,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仍还是一支只拥有上世纪50年代技术装备的海岸防卫力量。但从1990年代起,它开始拥有现代化舰船,先是从俄罗斯订购,后逐渐实现本地生产。

“仅仅就装备技术而言,中国海空军要落后美国海空军15年。”乔松楼将军并不认同普雷泽兰的捧杀。他认为,中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和技术力量有待为海上军事实力的发展提供推动力,中国海军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中国海洋形势日益严峻,南海大有成为“亚洲巴尔干”之势。南海问题正是在大国角力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变得越发躁动不安。中国海军转型,如今成了最高层的期待。2011年12月6日,胡锦涛主席在全军装备会议上,再次提出要求,“加快推进海军转型建设,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扎实推进海军现代化。”

这或许也是2012年中国民众对中国海军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