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hange 2016 imap:“特供”中国,不是个滋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41:38

“特供”中国,不是个滋味

  如今喂养新生儿,除了母乳就是奶粉了。新生代经不起“毒侵”,城市家庭大多只生一个宝宝,吃,肯定要给他最好的。可是,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国产品牌信誉扫地,“崇洋”心理更是随波逐流,国人纷纷外购或网购洋奶粉,至于这盲从中到底购的是什么质量的奶粉,大多数人不那么清楚,总认为洋货反正要比国货好。这恰恰是国货“坑爹”带来的悲哀。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一名网友爆料,称打算“网购”一批“纽瑞滋”奶粉,却发现该产品在原产地“无迹可寻”,疑似“假洋牌”。记者调查后发现,“纽瑞滋”奶粉由新西兰两家公司代理生产,目前只针对中国市场,是又一款“中国特供奶”。偌大的中国,新生儿要靠“洋奶”和“特供奶”喂养成长,这岂不是悲哀。有什么办法,你国产货不争气,我只好花更多钱去买洋货;我本不崇洋媚外,而是被逼无奈。

  造成这样的悲哀与无奈,是谁的失职?毫无疑问,是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质量标准人为降低甚至“双重标准”惹的祸。为什么会有“只针对中国市场的‘中国特供奶’”?这个“特”,并非是中国宝宝的口味和肠胃与外国宝宝相比有什么特别,恰恰却是因中国制定的产品标准“特别”,一些在外注册公司的华人看穿了其中的弱点,于是在外企加工生产,源源不断、长驱直入,“特供”中国市场。

  我倒不认为,这种类似“出口转内销”的东西一定质量存在什么问题,只是搞不懂,同样是人吃的食品,为什么会有“特供”?不得不再次思忖蒙牛“出问题的几率要比内地小得多”的那句话,到底是何种含义和影射?

  其实,泱泱大国的中国国民本不崇洋媚外,国人自有志气。可悲的是,如今商品流通领域,一些企业对内充满“霸气”,对外却是一派“奴性”,这种“奴性”甚至衍生到了内外标准的制定和监管机制上,使得一些打着洋品牌身份的“顶级”奶粉在国内大行其道。如自诩“法国身份”的广州合生元,自诩奶源全进口的“美国施恩”等奶粉,都一直广受质疑,直至被媒体曝光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管是国货、还是洋货甚至是假洋货,奶粉质量是不能不管的。面对特供“顶级”品牌奶粉泛滥网购市场的现象,监管不能缺“奶水”,更不能与利益“勾兑”,该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把守好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