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 一天修改的文件:探访徐汇风情老房子(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02:30:54

 

   “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  上海的徐汇区拥有2000余幢历史建筑,法国式的浪漫、英国式的精致、西班牙式的简洁,中西合璧式的融合,渗透在建筑物的外墙、内饰,以及庭园。这些风格各异的经典之作遍布徐汇区的大街小巷,是历史留给上海的珍贵遗产。

  老房子将自己的“灵魂”与“影子”,凝固在城市的文化精神和文化遗存里。要读懂一座城,首先应该从那一个个饱含沧桑、蕴涵丰富的老房子读起。

            复兴公寓:黑石公寓涂“面膜”  

    黑石公寓建于1924年,带有巴洛克风格的公寓住宅。建于1924年。带有巴洛克风格的公寓住宅。建筑四层,主立面左右对称,填充墙体和部分构件采用黑色石材,据传“黑石公寓”由此得名。建筑正立面底层有一挑出的较大门廊,石雕科林斯双柱支撑。上为露台,形状由正弯及反弯三段弧线组成,立面中部墙体也采用了弧线形,加之屋顶中部弧形山墙及装饰,显示了巴洛克风格。二战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曾在此办公,现公寓底层由徐汇区房屋土地管理局使用,二层以上大部分为居民住宅。

    寻踪提示: 现公寓底层为徐汇区房屋土地管理局使用,楼上为居民住宅。据说2009年翻修的时候,黑石头外面被涂了灰色的油漆。老房子涂了“面膜”后,看起来是精神了点。

                        徐汇中学 崇思楼

 

  徐汇中学始建于1849年,1918年扩建,崇思楼是1915年始酝酿新建的校舍。当时由比利时神父、建筑师第斯尼(中文姓为叶氏)设计草图并任督工,1917年1月8日安置第一块基石,清朝上海县知事沈宝昌出席奠基礼。1918年6月20日落成,时称“新校舍”。1992年原任校长汪劲松将其重新命名为“崇思楼”。江泽民同志1940年代在交通大学就读时曾寄宿于徐汇中学,曾在新校舍的小礼堂前留影纪念。
  

  崇思楼属于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学校建筑。这种风格的建筑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影响,强调立面构图的水平线条,采用古典柱式,有重复使用的三角形或弧形山花式窗楣,使立面构图富有韵律感,但同时又更强调对称的立面构图,更追求严谨的构图比例。在法国文艺复兴建筑的盛期还大量采用意大利巴洛克的装饰。

 

 

    该建筑原为假四层,孟莎式屋顶,上有法国式老虎窗。1981年拆除原屋顶,改建成四层,现有屋顶系重新设计。建筑立面为清水红砖和青砖相间砌筑,整个立面竖向分为三段,底层为一段,其特点是红白两色相间,窗楣上有巴洛克式卷涡装饰。二、三两层为一段,有通贯两层的巨柱式壁柱,柱头为经过改造的组合柱式。


  寻踪提示: 徐汇公学初以国文和法文上课,主要培养神职人员及法租界公职人员。1932年改为“上海私立徐汇中学”,由张家树担任第一任中国人校长,开始中国学制。1951年开始男女生兼收。1953年6月15日改为公立学校,称为“徐汇中学”。著名教育家马相伯毕业于该校,并曾担任校长。

 

                     白公馆:白先勇在这里长大

 

   所谓“白公馆”,是指上海汾阳路150号那幢气势非凡的灰白色洋楼,因为白崇禧、白先勇父子居住过而名噪海上。其实,白氏父子在这儿居住的时间并不长,而在他们入住之前的数十年间,这幢洋楼早就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了。也许是因为白氏父子名声太大,所以人们习惯上就把这栋洋房称为“白公馆”。


  白公馆建筑立面构图严谨,属于法国文艺复兴鼎盛期的建筑风格。东侧突出半圆形房间的外墙为连续圆拱券窗,有楣窗,窗间有仿爱奥尼式壁柱。盘旋而上的楼梯有花瓶状古典式栏杆。北立面圆拱券窗券心石呈涡卷形,部分窗户上方有垂花雕刻装饰,体现了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影响。由于建筑的外墙与直上二楼阳台的大理石螺旋形楼梯都呈白色,所以人们又习称“小白宫”。

 

 

    解放以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收了这幢花园洋房,曾先后作为上海画院和上海越剧院的院址。改革开放以后,上海越剧院迁往淮海中路,这儿成了越剧院与梅龙镇酒家合办的越友酒家。越友酒家的开头几年生意挺好,可是没几年,生意就淡下去了,只得把宅院旁边的越剧院练功房租给台湾宝莱纳餐饮有限公司开设德国啤酒餐厅。后来,越友酒家的生意更清淡了,而德国啤酒西餐厅却越来越“火”。一到夜间,灯红酒绿,鼓乐铿锵,菲律宾乐团的热情演出,把三层楼面的近千名食客们鼓动得心脏摇荡……最后,宝莱纳把越友酒家也“吃”掉了。

 

  寻踪提示: 现在,这幢花园豪宅成了宝莱纳的“仙炙轩”极品烧肉餐厅。餐厅保留了楼内原有的建筑特色及装潢,又重新作了规划整建。“仙炙轩”奉行“品质至上”的服务特色,每天迎来大批海内外的美食家。昔日的将军故居,今日依旧名流汇集。

 

                武康大楼:诺曼底公寓聚名人

 

  建于武康大楼是著名匈牙利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的作品,原名诺曼底公寓,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楼身狭长,侧面看是很像一艘轮船。公寓坐北朝南,楼身狭长,从西侧看像一艘轮船。骑楼、券廊、转角挑阳台、边疆三角形古典山花窗楣等,都凸现了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光辉。楼内的电梯也非常传奇,像老式电影一样,用半面钟的样子显示电梯到达的楼层。大楼里的每一户房间都朝南,走廊向北,所以客人站在屋外是觉不出房子的特别之处的。整栋楼房有梁而没有承重墙,所以每户人家的房型都不相同,留着旧时的痕迹。 

 

    寻踪提示: 武康大楼里住过不少名人。孔祥熙的二小姐、吴茵、王人美、郑君里、赵丹和黄宗英以及孙道临、王文娟夫妇等都曾是这里的住客。如今仍旧承担着民居的功能。 

                   徐家汇藏书楼

 
  徐家汇藏书楼,一座小小的白色建筑,在繁华的徐家汇商圈,被无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环抱。1847年,耶稣会修院从青浦横塘迁至徐家汇,耶稣会首任会长南格禄已开始从事藏书工作。其后的意大利耶稣会士晁德莅及其助手法国神父夏鸣雷、学生马相伯、李问渔都热衷藏书事业,此后中国神父茅本荃、徐允希、张渔珊、杨维时等继续藏书工作。20世纪20年代末,徐光启后裔、耶稣会神父徐宗泽任藏书楼主任,藏书楼事业取得很大发展。

  
  现存徐家汇藏书楼的建筑是由南北两幢砖木结构楼房组成。四层的南楼又称神甫楼,始建于1867年,曾是耶稣会士饮食起居之所。 旧楼为砖木混合结构二层楼房。书库结构融合中西文化内涵。二楼书库设计思想取自于罗马梵蒂冈教会大藏书楼,内存放自十六世纪初期以来出版的6万余册各类西文文献。一楼书库设计思想取自中国传统文化周易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语,主要存放中文古籍线装书。这种图书馆形式目前在中国绝无仅有,极具保护价值。

 

    1991年,上海修建地铁一号线,藏书楼一楼的藏书室被掏空,成为行人行走的通道 。与此同时,全部的中文书籍,包括地方志的珍贵古本节被转移到上海图书馆(淮海路总馆),更为妥善的保存。

 

               圣母大堂:难得一见的俄罗斯圆顶


  从襄阳路拐过去站在路口看,那几个圆葱头的屋顶一点折扣都不打,出现在眼前,那是新乐路55号。这建筑原为东正教圣母大堂,1901年始建于闸北,1932年毁于日军炮火,后来俄罗斯茶商捐建新堂,典型的古俄罗斯式教堂。屋顶有五个葱头形穹顶,外表铜皮制作,饰孔雀色。大堂平面十字形布置,四壁布满油彩画。


  圣母大堂由俄国协隆洋行建筑师、画家利霍诺斯设计。该教堂外形类似莫斯科救世主教堂,属拜占庭建筑,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建筑特征。教堂的穹顶是以木构架支起的一层金属外壳包裹,浑圆而又饱满,底部略为收缩,状似洋葱。主穹顶高达35米,由4个小穹顶拱卫,蓝色的穹顶群和蔚蓝色的天空融为一体,显得端庄、肃穆。教堂的外形线条简洁,主体部分已近简单的多面体,正墙顶头露出拱顶尽端,这些半圆的尽端,使轮廊充满活力而又变化,令人感到活泼舒展。教堂内部宽敞,前台可容纳300人的大型合唱队,大堂可供2500名信徒做礼拜。

    寻踪提示: 1962年2月,圣母大堂举行最后一次宗教仪式后停止了宗教活动。1988年7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教堂进行了维修。 曾作为研究所、证券公司及一高级私人会所。现为“阿罗哈圆顶音乐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