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7 ntp服务器搭建: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7:00:53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商朝     当美色变成权力时:苏妲己
                                           李兰香 发表在 参考文摘 华声在线 http://hs.hnol.net

        很多王朝灭亡的时候都会出几个祸国殃民的妖女,我国古代的夏、商、周三代就是这样。夏桀时的喜、商纣王时的妲己、周幽王时的褒姒,都是用美色诱惑帝王,玩弄权力,最后使国家灭亡。
  
  事实上,历史上这类女子多是被冤枉的,商纣王时的妲己就是其中一个。把一个政权的灭亡完全算到一个女人的头上是欠妥当的,是欠公允的。
  
  妲己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妲己这个女人是随着《封神榜》的流传而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说她艳如桃花,妖媚动人,美丽多姿,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蛊惑纣王纵情女色,荒淫误国,不务正事,使商朝灭亡。当周人灭商后,在杀妲己时,连刽子手都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愿替其死。
  
  《封神榜》毕竟属于神话小说。还有许多稗宫野史,传说妲己是一个蛇蝎美人,千古淫恶的罪魁祸首,比如:
  
  纣王为了讨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珍禽奇兽,放在鹿台和鹿苑之中,每每饮酒作乐,通宵达旦,荒废国事。
  
  有一年严冬,妲己看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生理构造特殊,和常人的不同,叫纣王命人将他双脚砍下来,研究那两只脚不怕寒冻的原因。
  
  有一回,妲己看见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为了好奇,不惜叫纣王命人剖开孕妇肚皮,看看腹内究竟,白白送了母子的性命。
  
  妲己怂恿纣王杀死一个叫比干的忠臣,还残忍地剖腹挖心,以印证传说中的“圣人之心有七窍”的说法。种种传说,已家喻户晓。
  
  纣王正确的名号应该是商代的第32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
  
  根据正史的记载:帝辛20岁嗣位,当时商朝开国已经300年了,国力雄厚,物阜民丰,人心稳定。帝辛血气方刚,威武有力,能与猛兽格斗,神勇在当时无人可比。同时,他又能言善辩,还兼通音律,性好美色,更刚愎自用,于是凭丰沛的国力与自己过剩的精力,大举向
  
  东南方向发展,征服了土地肥沃的人方部族(今日的淮河流域)。
  
  那是他在位的第40年,也就是公元前1047年,因为苏部落叛变,政府大军讨伐,苏部落抵挡不住,酋长只好把女儿——苏妲己献出来乞和。帝辛带着战利品妲己凯旋回归时,他已是60开外的人了,已是垂暮之年,而妲己正值青春年少,骨肉性感无比,眉宇清秀而含情,浑身充满了青春的火热气韵,加上游牧民族那种粗犷而开放的气质,迅速地在帝辛的内心深处,重新点燃起生命的火焰。
  
  当时商朝国力如日中天,十分强盛,那时新的都城正在风光明媚、气候宜人的朝歌(今河南湛县)建造起来,四方的才智之士与工匠,也纷纷向朝歌集中,形成了空前的热闹与繁荣。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丝竹管弦漫天乐音,奇兽俊鸟遍置于园中,从此戎马一生的商纣王帝辛,在妲己的引导下,开始沉醉于声色之娱与酒食之乐,并为妲己建起了摘星楼,专门让她遥望家乡。
  
  就在帝辛宠爱妲己,醉生梦死时,在陕西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逐渐发展壮大。周部族原是夏朝后稷的后裔,早有东下图商的企图,后来,周部族沿黄河东下,把触角伸向商都朝歌。
  
  事实上对付强大的商朝,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但是,商朝内外矛盾重重,加快了它自身的灭亡。
  
  在外部,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曾因前往朝歌朝觐时,垂青于妲己的美色,因而触怒纣王,被剁成肉酱,做成馅饼。残酷的纣王让姬昌吃了馅饼,并把姬昌囚禁了两年。由于周部族的臣子们多方营救,并向纣王行贿,姬昌才获得释放,由此对商纣王种下了深仇大恨。
  
  在内部,商纣王执政后期,纣王的臣子们顾此失彼,大力经营东南,重心已经转至长江下游地区,使得中原一带空虚,给了周人绝好的机会,让周人乘虚而入。
  
  姬昌首先吞并了泾、渭平原上的一些部落;之后越过黄河,征服了黎、刊等部落。黄河以南的部落也已望风归附,周人的势力渐渐威胁到商朝的中心地区。
  
  后来姬昌亡故,由二儿子姬发继位。他的第四个儿子姬旦(周公)有贤德远名,谋略过人,政略的掌握和战略的运用十分娴熟。他们争取马国,离间商朝君臣,振作民心与士气。兄弟又自封其二哥姬发为周武王,贬抑纣王为商纣王,并宣布帝辛的罪状,联合起天下诸侯,以堂堂之阵,正义之旗,有名之师进军商朝的新都朝歌。
  
  纣王的哥哥率军,把周武王的联军拒于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周人望见商军整齐的阵容和精良的装备,先是为之胆怯不已,但想不到的是这些夷人组成的军队,忽然一夜之间哗变,周人居然不费吹灰之力,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纣王眼看大势已去,举火自焚而死。
  
  周文王和周武王立誓要灭掉商朝,是基于政治发展与私人仇恨的原因,丑化妲己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和措施。周人夺了纣王的江山,很不放心商朝遗民。毕竟纣王也没有对他们干过什么坏事,难保这些商朝遗民不会怀念纣王恩德起来造反(后来果然起来造反了),于是就开始大肆造谣,给纣王身上抹黑。
  
  周武王在《尚书》中开列了纣王六条罪状:
  
  第一是酗酒;第二是不用贵戚旧臣;第三是重用小人;第四是听信妇言;第五是信有命在天;第六是不留心祭祀。
  
  帝辛暮年热中于声色之娱与酒食之乐确实是事实,说纣王“惟妇人之言是听”,就是对妲己的话言听计从,这一条罪状,并不切合实际,因为商代人颇重迷信,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吉凶,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是有确切记载的。妲己能够影响政治决策的力量,实在微乎其微。
  
  妲己只能算是商纣王晚年生活的伴侣,对妲己,商纣王谈不上言听计从,倘若妲己在被帝辛宠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政治权力,何以妲己的族人,始终就没有能够得势呢?
  
  如果说苏妲己有罪,顶多只是苏妲己入宫以后,由于争宠而与其他的嫔妃引起纷争,那些失宠的妃子各有氏族背景,因而加深了纣王与诸侯小国之间的冲突而已;如果硬要说苏妲已是亡国的祸水,也未免太高抬她了。其实,她是完全做不到的。
  
  周人给纣王与妲己泼脏水并不厉害,只是上述六条的就事论事而已,也不过于涉及两人的人格,没有焚炙忠良、滥杀无辜、嗜血成性之类的指责。总之,周人并没有把纣王与“暴虐荒淫”四字挂上钩。真正把纣王脸涂黑,还不是他的敌人——周人干的,而是五百年后战国时代的那些学者。
  
春秋战国和秦朝:“美人计”第一主角:西施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北宋诗人苏轼的一首诗。诗中“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就是西施,她一个山野浣纱女,担起了复国的重任,最终不辱使命,为越国复兴和吴越战争越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西施,名夷光,越国人,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父亲以在苎萝山上砍柴为生。苎萝山下有东、西两个村子,西施家住西村,因为村子里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称谓,意思是西村姓施的女孩子。
  
  因为家境贫寒,所以西施很小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平时经常在溪边浣纱。她怎么也不会料到,日后自己会成为“美人计”的主角,被派去吴国执行任务。
  
  西施位居我国“四大美女”之首,她的美是有目共睹的。“东施效颦”的故事就讲了西施的美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西施的美貌远近闻名,但她的身子却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发她都皱着眉头,捂着心口,缓步前行,人们管这姿势叫“西施捧心”,可见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动人。不巧这事让东村的丑女东施知道了,于是便也学着西施的样子走路,但走起来十分难看,比她平时的样子还要丑很多,成了大家的笑料。
  
  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称雄,吴国和越国开战,结果越军大败,越国国王勾践向吴国国王夫差乞降。吴王夫差不听大夫伍子胥“杀掉勾践,以绝后患”的劝告,却采纳被越王买通的权臣的主张,允许越国投降。把勾践夫妇和越国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苏虎丘,为夫差养马。勾践君臣含垢忍辱,装得非常恭顺,夫差以为他们已真心臣服,3年后就把他们放回越国。
  
  勾践安全回到越国后,立志复国,卧薪尝胆,励精图志。经过“10年生聚,10年教训”,越国逐渐强盛起来,一心要打败吴国,但是,当时越国的军事实力远远不敌吴国。勾践在训练军队、发展农业的同时,对吴王夫差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计”。
  
  “美人计”的具体导演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范蠡曾随越王勾践到吴国做人质3年,深知吴王夫差的致命弱点。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特点,范蠡便策划实施了“美人计”。
  
  范蠡按照越王勾践的要求,在民间寻觅美女。担任这个历史重要任务的美女,不仅要美丽过人,而且要胆量过人,要机智过人。经过千挑万选,范蠡选定了西施和郑旦。当时范蠡和西施一见面,西施的美貌与纯真便打动了范蠡,而西施的心里对这位年少英雄、气度不凡的将军也是一见倾心。范蠡向西施说明了选美的原委,西施被范蠡的那份爱国热情感染了,表示愿意担此重任。
  
  勾践亲自接见她们,并让人教习歌舞、化妆和礼仪,让人为她们讲解历史、时局和权谋。勾践还亲自给西施面授机宜。勾践把神圣的政治任务交给她们,交待了三件大事:沉溺夫差于酒色之中,荒其国政;怂恿夫差对外用兵,耗其国力;离间夫差和伍子胥,去其忠臣。过了3年,西施拿到“公关专业毕业证”,于是范蠡将西施等送往吴国,两个相爱的人终于有机会在一起了。一路上二人备尝爱的滋味,由于难分难舍,范蠡有意拖延,送亲竟然送了一年多。等他们走到嘉兴县南一百里的时候,西施生的儿子已经能牙牙学语了。后人在这里建造了一个“语儿亭”,用来纪念西施与范蠡的爱情结晶。这在唐陆广微《吴地记》里有记载,并谓此地“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是西施入吴之前与私生子说话的地方。从感情上来说,范蠡是对不住西施的,范蠡是为事业牺牲了爱情,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充当越国复仇的工具。但为了国家利益,为了自己的爱人,西施愿意做出牺牲。范蠡和她约定,吴国灭亡后,自己定要娶她为妻,白头偕老。
  
  本身好色成性的吴王见了西施,自然十分欢喜。伍子胥认为这是“美人计”,苦心劝谏,夫差却充耳不闻,立刻将西施纳入后宫。
  
  西施聪明伶俐,颇具爱国主义情怀,时刻牢记自己来到吴国的政治使命,她用尽浑身解数让吴王宠爱她并听信她的话,夫差果然对她宠幸有加。
  
  吴王夫差命人在灵岩山为她建了馆娃宫,在馆娃宫附近修了玩花池、玩月池、吴王井、琴台,还有采香径、锦帆径和打猎用的长洲苑等;还修了响屐廊,就是在地上凿一个大坑,把一口大缸放进坑里,然后在上面铺上木板,再铺平。夫差让西施穿着屐在上面走,锤铺有声,所以叫响屐廊。
  
  到了春天,夫差就和西施到采香径、玩花池游玩;到了夏天,夫差就和西施在洞庭的南湾避暑,享受自然的“空调”。南湾有十多里长,两面环山,吴王将此处取名为“消暑湾”,并令人在附近凿了一个方圆八丈的白石池子,引来清泉,让西施在泉中洗浴,起名为“香水溪”;秋天两人一起攀登灵岩山,看灵石,赏秋叶;到冬天下雪的时候,夫差与西施披着狐皮大衣,令十多个嫔妃拉车寻梅,全然不顾嫔妃们汗流浃背每次都要尽兴后方才返回。如此挖空心思地玩乐,可见吴王夫差此时的心思已不在朝政社稷上了,而在西施身上。
  
  吴王夫差对西施是越来越喜爱,而西施时刻想着怎样让吴王高兴,怎样让吴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好让吴王能成无道之君,荒废国事。庆幸的是,她有一个得力的助手伯韶。伯韶是吴国的大夫,深得吴王宠信,为人奸诈贪婪。越国利用他的这一弱点,经常给他送些金银珠宝,有时也给他送美女,因而他对越国也是死心塌地,与西施两个一道说越国的好话。
  
  夫差自从得了西施,就一直住在姑苏台,一年四季享乐游玩,已经不理政事。朝中大臣有劝谏的,都被他或训斥,或驱逐,或罢官,于是大家渐渐也就不敢说了。只有老臣伍子胥,见吴王如此无道,就在姑苏台下进谏劝阻,但吴王还是不理。伍子胥觉得吴王如此势必取祸,劝谏又不听,于是称有病不再上朝。
  
  当时,越国在勾践的治理整顿下,国力日益增强,军队也已训练有素。吴王夫差感到威胁,想要征伐越国,被伯韶大夫巧言阻挠。
  
  后来齐国与吴国关系恶化,夫差想要攻打齐国。伍子胥认为,越国才是心腹大患,不宜远征齐国。但伯韶大夫却力主攻打齐国,并保证出师必捷。
  
  一向与伍子胥有矛盾的伯韶大夫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乘机挑拨吴王和伍子胥之间的矛盾。结果吴王将伍子胥赐死,提拔伯大夫为相国,还要给越国增加封地,被勾践谢绝了。正如后人所说:“吴之亡,应由昏君夫差、奸佞伯韶大夫负责。”
  
  公元前482年夏初,越国伐吴,大获全胜。
  
  西施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她感觉已为国尽忠,但夫差对她百般疼爱确实出自真心,在与他相处的日子里,西施越来越感觉他的好,到完成任务的时候,她发觉自己已真正地爱上了夫差,而战争又让她失去了夫差。回到范蠡身边,她已不爱范蠡了,也无颜见范蠡,同时深感对不起夫差,于是投湖自尽;一是范蠡找到了她,两人泛舟五湖,成了一对神仙眷侣。在《吴地记》中记述有关范蠡与西施在越国破吴后破镜重圆、泛湖而去以及其他有关他们的结局的不同说法。相传范蠡、西施曾寓居宜兴,今天的蠡墅就是他们当年居住过的地方,而江苏一些地方的“施荡桥”、“西施荡”等名称也都与西施有关。
  
春秋战国和秦朝:一生妖娆不减分:夏姬
  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自幼就生得杏脸桃腮,蛾眉凤眼。长大后更是体若春柳,步出莲花,一直是各国君臣追逐的对象。其实,夏姬小懂权术,例如:孔宁和仪行父两位大夫同时与夏姬有染,一天仪行父对夏姬说:“你赐给孔大夫锦裆,今天也请你给我一件东西以作纪念。”夏姬嘻嘻笑着说:“锦裆是他偷去的,不是妾所赠。”又附耳说:“虽然同床共枕,也有厚薄之分。”于是解下她穿的碧罗襦赠给仪行父。仪行父自此往来更密,孔宁自然也不甘落后,因为他在拿到夏姬的锦裆时,同样听到过夏姬“虽然同床共枕,也有厚薄之分”之说。孔宁与仪行父不自觉地陷入了由夏姬创造的竞争氛围中。
  
  然而,更多的传说是夏姬的采补之术。
  
  夏姬小时候由于母亲管教严格,对男女之事便没有私相授受的机会。但她却异想天开地编织了不少绮丽的梦境。也许是幻想,或者是真有其事,在她及笄之年,曾经恍恍惚惚地与一个伟岸异人同尝禁果,从而也得知了返老还童、青春永驻的采补之术。之后她曾多方找人试验,当事者无不对外宣扬,因而使她艳名四播,同时也让她声名狼藉。父母迫不得已,赶紧把她远嫁到陈国,成了夏御叔的妻子,夏姬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
  
  夏御叔由于是国君的孙子,因此在株林地方有块封地。夏御叔除了在国都供职以外,多半的时间,都与夏姬住在株林背山面水的一座豪华别墅之中,过着优游林泉寄兴烟霞的悠闲生活。
  
  夏姬嫁给夏御叔不到九个月,便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虽然夏御叔有些怀疑,但是惑于夏姬的美貌,也无暇深究。这个孩子取名夏南。夏南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身体结实得活像一头小牛犊,十多岁就能骑在高头大马上驰骋如飞,时常跟着父亲在森林中狩猎,有时也与父亲的至交孔宁、仪行父等人,一齐骑马出游。
  
  夏南一边读书一边习武,十二三岁便显示出一股逼人的英爽之气,为了承袭父亲的爵位,他被送往郑国深造,以期将来能够更上一层楼。
  
  夏御叔死后,夏姬成了寡妇,花开花落,独守空闺,但她不甘寂寞。夏姬年近40的时候,还像个20来岁的少妇。当时经常进出这个寡妇门的有孔宁与仪行父,他们先后都成了夏姬的情人。原来,孔宁和仪行父与夏御叔关系不错,到夏御叔家喝酒时,曾窥见夏姬的美色,心中念念不忘,却忘记了“朋友之妻不可欺”的道理。孔宁与夏姬交欢之后,把从夏姬那里拿来的锦裆给仪行父看,以此夸耀。仪行父心中羡慕,也私交夏姬。夏姬见仪行父身材高大,鼻准丰隆,也有与之交好的心思。仪行父广求助战奇药以媚夏姬,夏姬对他越发倾心。这种三角关系一直持续了数年,终于在长时间的争风吃醋心态下,把当时的国君陈灵公也拉了进来,使得彼此的关系进入白热化的高潮。
  
  大约是孔宁遭受了冷落,他为了抵制情敌仪行父,于是向陈灵公盛赞夏姬的美艳,并告诉陈灵公夏姬有娴熟的房中术,不可失之交臂。
  
  陈灵公是个没有威仪的君主,他为人轻佻傲慢,沉于酒色,逐于游戏,对国家的政务不闻不问,专门研究女人的“技术”问题。灵公对孔宁说:“寡人久闻她的大名,但她年龄已及四旬,恐怕是三月的桃花,未免改色了吧!”孔宁忙说:“夏姬熟晓房中之术,容颜不老,常如十七八岁女子模样。且交接之妙,大非寻常,主公一试,自当魂销。”灵公一听,欲火中烧,恨不得立刻见到夏姬。
  
  正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政简刑清,闲来无事。于是陈灵公的车驾在陌上花开、阳春送暖的季节里来到了株林,一路游山玩水,薄暮时分到了夏姬的豪华别墅。夏姬事先已经得到通知,她命令家人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简单地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并预备了丰盛的酒馔,自己也精心梳洗,准备停当。等到陈灵公的车驾一到,夏姬婀娜出迎,招呼之声如黄莺啼鸣,委婉可人。灵公一看她的容貌,顿觉六宫粉黛全无颜色,哪个都比不上她。陈灵公见轩中筵席已经备好,就坐了下来。孔宁坐在左边,夏姬坐在右边,酒摆在中间,灵公目不转睛,夏姬也流波顾盼,两人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陈灵公方寸大乱,酒不醉人人自醉,又有孔宁在旁敲边鼓,灵公喝得大醉。夏姬娇羞满面,频频敬酒,俩人越靠越近。
  
  当夜,灵公拥夏姬入帷,解衣共寝。灵公虽然喝得酩酊大醉,但怀抱夏姬,只觉肌肤柔腻,芬芳满怀,欢会之时,宛如处女。当然,伺候一国之君,夏姬使出了浑身解数——有少女的羞涩,表现出羞不胜情的模样;有少妇的温柔,展示出柔情万种的态势;有妖姬的媚荡,流露出分外的新鲜与刺激;有中年女人的成熟等。整夜风月无边,不觉东方既白。灵公领略到真正的房中之术,不由叹道:“寡人遇天上神仙也不过如此而已!寡人得交爱卿,回视六宫犹如粪土。但不知爱卿是否有心于寡人?”夏姬猜想灵公已知她和孔、仪二大夫之事,于是回答说:“贱妾不敢相欺,自丧先夫,不能自制,未免失身他人。今日得以侍侯君主,从此当永远谢绝外交,如敢再有二心,当以重罪!”灵公欣然说:“爱卿平日所交之人能告诉寡人吗?”夏姬说:“孔、仪二大夫,因抚遗孤,遂及于乱,再没有其他人了。”灵公大笑说:“难怪孔宁说卿交接之妙,大异寻常,若非亲试,怎么会知道?”灵公起身,夏姬再施心机,把自己贴身穿的汗衫给灵公穿上说:“主公看见此衫,如看见贱妾。”
  
  陈灵公本是个没有廉耻的人,在表扬孔宁忠心耿耿,善解朕意,荐举夏姬办事有利后,又佯装批评仪行父说:“如此乐事,何不早让寡人知道?你二人占了先头,是什么道理?”孔、仪二大夫一听,他们与夏姬之事皇上已知,但还不敢承认,说:“臣等并无此事。”灵公说:“美人亲口所言,你们也不必避讳。”孔宁回答说:“这好比君有食物,臣先尝之;父有食物,子先尝之。倘若尝后觉得不美,不敢进君。”灵公笑着说:“不对。比如熊掌,让寡人先尝也不妨。”三个人完全忘记了君臣礼仪,竟然会心地大笑。从此,陈灵公有事没事便经常跑到株林夏姬的豪华别墅中来,夏姬事实上已成了陈灵公的外室。
  
  时光荏苒,夏南已经学成归国,不但见多识广,而且精于骑射。陈灵公为了讨好夏姬,立刻让夏南承袭了他父亲生前的官职与爵位,夏南成为陈国的司马,执掌兵权。但是,夏南已经懂事了,不忍听到有人说母亲的脏话,但是碍于灵公,又无可奈何。每次听说灵公要到株林,就托辞避开,落得眼中清静。
  
  有次酒酣之后,君臣又互相调侃嘲谑。夏南因心生厌恶,便退入屏后,但是还能听到他们说话。就听灵公对仪行父说:“夏南躯干魁伟,有些像你,是不是你做的?”仪行父大笑:“夏南两目炯炯,极像主公,估计还是主公所做。”孔宁从旁插嘴:“主公与仪大夫年纪小,做他不出,他的爹爹极多,是个杂种,就是夏夫人自己也记不起了!”之后,3人狂笑。
  
  夏南听到这里,羞恶之心再也难遏。是可忍孰不可忍,他暗将母亲夏姬锁于内室,从便门退出,命令随行军众,把府第团团围住,不许走了灵公和孔、仪二人。夏南戎装披挂,手执利刃弓箭,带着得力家丁数人,从大门杀进去,口中叫道:“快拿淫贼!”一箭射中灵公胸口,陈灵公即刻归天。孔、仪二人,见灵公向东奔,知道夏南必然追赶,就往西跑,仓惶逃到楚国去了。
  
  夏南弑君,然后谎称“陈灵公酒后急病归天”,他和大臣们立太子午为新君,就是陈成公,同时请陈成公朝见晋国,找个靠山。这时,陈国人倒没计较,但楚庄王偏听逃亡的孔宁与仪行父一面之词,起兵讨伐,杀了夏南,捉住夏姬。楚庄王见夏姬颜容妍丽,对答委婉,楚楚动人,不觉为之怦然心动,但楚庄王听说在她身旁的男人都会被诅咒身亡,便将这个女人赐给了连尹襄。
  
  不到一年,连尹襄就战死沙场。夏姬假托迎丧之名回到郑国。此事原本可以就此结束,不料楚国大夫屈巫久慕夏姬美艳,于是借出使齐国的方便,绕道郑国,在驿站馆舍中与夏姬成亲。
  
  欢乐过后,夏姬在枕头旁问屈巫:“这事曾经禀告过楚庄王吗?”屈巫也算一个情种,说道:“今日得谐鱼水之欢,大遂平生之愿。其他在所不计!”第二天就上了一道表章向楚庄王通报:“蒙郑君以夏姬室臣,臣不肖,遂不能辞。恐君王见罪,暂适晋国,使齐之事,望君王别遣良臣,死罪!死罪!”
  
  屈巫带着夏姬投奔晋国的时候,也正是楚庄王派公子婴齐率兵抄没屈巫家族之时。夏姬以残花败柳之姿,还能使屈巫付出抄家灭族的代价,可见其能量之大,古往今来独此一人而已。
  
春秋战国和秦朝:不恋小情助霸业:晋文公夫人
  历史上的一些女人在权力面前,要么自己独揽大权,要么助力丈夫成就霸业。晋文公夫人属于后一种。
  
  晋文公,名重耳,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与齐桓公齐名,为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是晋献公的五个儿子之一,因为受继母骊姬迫害,不得已带着贤士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及其他数十人背井离乡,逃到狄国。不久,晋献公死去,晋国发生宫廷政变,原来的国王——骊姬的儿子奚齐被杀,晋献公的五个儿子之一——夷吾当上国王。面对政治变化,重耳深感压力日益加重,于是再度流亡,又逃到齐国。当时,齐国很强大,齐桓公厚礼相待重耳,为他建造了华丽的住所,拨给他骏马20匹,并把自己宗室的年轻女子嫁给他做妻子。这位女子叫齐姜,就是后来的晋文公夫人。当时晋文公春宵美女,玉楼琼宴,千般温柔,万般滋润,竟然乐不思“晋”了。他把自己出逃的情景忘到了九霄云外。
  
  原来,重耳出逃时是42岁,来到齐国12年后已经54岁,是知天命的人了。这时,在晋国当国王的夷吾死亡,他的儿子继位为晋怀公,晋怀公残杀异己,造成了国内动荡。尤其是他又喜新厌旧,遗弃了他原来的妻子,就是秦穆公的女儿,引起秦国的愤恨和仇视。大家都认为重耳归国的大好形势已经到来,应该乘机回国整治局面。
  
  重耳这个人一开始也胸无大志,安于享乐,想想自己岁数也不小了,人生苦短,国事繁多,但求安乐,干脆就在齐国养老吧,于是一晃就过了12个年头。
  
  随他出逃来到齐国的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等人眼看一转眼十几年光阴过去了,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十分焦急。赵衰与咎犯等人日夜聚到一起商量办法,准备挟持重耳,以便相机返回晋国,重振晋国复兴之大业。在这关键时刻,齐姜表现得非常坚决,坚决支持丈夫回国扭转局面。按说,她现在生活稳定,有丈夫天天陪着,日子幸福。但她并不像一般女子那样希望丈夫守着她,而是要丈夫放弃眼前的舒适,为事业奋斗。
  
  一天午后,狐偃、赵衰叫了几个人,在一棵老桑树下,商量让重耳离开齐国的办法,却被一个采桑叶的侍女听到了,她回去就告诉了齐姜,齐姜虽然也舍不得和重耳分开,但一想,总不能让晋国公子无所作为吧,于是暗暗下了决心,准备送他回国,便和狐偃等人一块想了个办法。
  
  一天晚上,齐姜设宴,乘机把重耳灌醉,叫来几个人把重耳五花大绑抬到车上,然后朝宋国(在今河南省商丘)飞速而去。
  
  等到离开了齐国有一百多里路时,重耳清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车上,重耳问明原委,手持长矛,怒气冲冲、恶狠狠地说道:“如果事情成了,那就饶你们不死;如果不成,我就要杀了你们,还要剥皮抽筋,饮你们的血,吃你们的肉,以泄我心头之恨!”
  
  狐偃、赵衰好说歹说,总算稳住了他,继续赶路。
  
  其实,这是齐姜苦劝丈夫无效的情况下使用的下下策。齐姜曾义正辞严地对丈夫说:“你贵为一国公子,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不快回国挽救危难,却沉醉于安乐,不害羞么?”任凭妻子好言相劝,甚至反唇相讥,重耳始终无动于衷。齐姜忍无可忍,只好把事情的真相讲了出来:“你的随从人员在桑园密谋,有个女子听到了,告诉了我。我恐怕泄露秘密,已将听到消息的女子处死,天若不亡晋国,则舍你其谁?你怎么忍心辜负天意,将来一定会后悔莫及!”原来,为了丈夫的大业,她早把那个为她通风报信的采桑女杀了。
  
  在这之前,齐姜也曾以齐国宗室之女的特殊身份,周旋于齐国大臣之间,多方为丈夫争取舆论支持,凝聚协助的力量,企图返回晋国。她甚至请求齐桓公派遣大军护送丈夫返国,但是齐桓公没有答应。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齐姜才演出了挟持重耳离开齐国,返回晋国的一幕。其实,她虽然劝丈夫走了,但丈夫离开了她,意味着她要饱受相思之苦和漫长的孤寂生活,还得想尽办法替丈夫掩饰、解释,以免齐国为了重耳的不告而别而心存芥蒂,也真难为了她。
  
  重耳路过各国受到了不同的待遇。他经过曹国时,曹国国君仅派人馈送饭食而已,不敢留宿,更不敢商谈政治;经过宋国,宋襄公刚刚被楚国打败,以国小民困为由而闭门不纳,连饭食都不敢给,怕受牵连;经过郑国,郑文公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害怕重耳惹来杀身之祸;到了楚国,楚成王虽以诸侯之礼相待,但却尊而不亲,敬而远之;到了秦国,秦国的态度却与以上各国截然相反。秦国为了结好公子重耳,除锦衣玉食供应不缺,好生接待外,还将宗室五女下嫁给他,当时就为他举办了婚礼。
  
  原来,自从秦穆公的女儿和晋怀公的政治婚姻失败之后,秦穆公始终对晋国怀恨在心,这回听说公子重耳到了楚国,迅速派人前往联系,以图借机报复晋怀公领导的晋国。于是重耳率领随从人员风风光光来到了秦国。远在齐国的齐姜听到这一消息,笑逐颜开地说:“公子返回的机会来了,时间不久啦。如果得到秦国鼎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她对重耳再娶没有丝毫醋意。
  
  这时,晋国与秦国已经形成里应外合之势。一是晋国的旧日官员长期以来不堪忍受晋怀公的酷政,听说公子重耳在秦国“做客”,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暗通消息,并做好了内应;赵衰等人则求见秦穆公,力求秦国慨然相助。他们提出晋国已是“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于是,秦国派遣重兵护送重耳一行返回晋国。晋怀公感到大势不妙,在各方势力的逼迫下,无奈让位。重耳登上国王宝座,成了晋文公。
  
  晋文公重掌政权后,迫不及待派人到齐国迎接他的妻子齐姜到晋国,封她为夫人,这就是晋文公那位识大体、明大义,有远见、更有魄力的齐国妻子。是这位夫人不以儿女私情为重,不恋夫妻一时的安逸和温柔,甘愿忍受独守空帏的孤寂,鼓励丈夫以事业为重,才使得重耳如愿以偿成为国君。秦国的宗室五女,也只能屈居于夫人之下。后来,晋文公夫人虚怀若谷,待秦国五女如姊妹,相处和睦,使得晋文公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地专心国事。正是由于晋文公夫人的精心辅佐,晋文公终于成为大半个中国的诸侯霸主。
  
  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有两种讲法:一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二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越王勾践。但这两种说法里不变的有三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晋文公的称霸与其他几位不同。晋文公称霸虽然得力于天时、地利与人和各项条件的相互配合,和谐发展,然而她的夫人宁愿独守空帏,苦劝丈夫抛弃安乐,冒险犯难,回国靖难,开创一番伟大事业,也是晋文公称霸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烈女传》中称赞晋文公夫人:“公正果断,言行不怠,劝勉晋文,返回无疑。公子不听,强与谋议,醉而载之,卒成霸基。”正是如此。
  
  
春秋战国和秦朝:荡妇与权力:齐文姜
  历史上的齐文姜从荡妇成为重权在握的军事家,这是事实。但是,对于齐文姜我们是应该欣赏,还是应该唾骂呢?
  
  齐文姜是何许人也?
  
  齐文姜是春秋时代齐僖公的次女,与她的姐姐齐宣姜,都是当时闻名的绝色美人。据传说,齐宣姜嫁到卫国,她的公公卫灵公为之心旌摇荡,竟然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精神恍惚,据说一天不见,就丢了魂似的。齐文姜的婚姻一波三折,她的风流韵事,轰动了天下各国,人们一面讽刺她的荡妇淫乱行径,一面又一再歌颂她的绝世艳丽,《诗经》上就留下了许多有关文姜的篇章,有毁有誉。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春秋时代初期,齐僖公的两个女儿成了当时各诸侯国君侯、世子竞争的对象,他们纷纷借机前往齐国都城临淄攀扯关系,讨好齐僖公,以达到娶齐氏女子的目的。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齐文姜特别欣赏郑国世子姬忽,认为他端正勇健,如玉树临风,十分可意。郎有心,妹有意,于是齐、郑两国便为儿女缔结了秦晋之好。
  
  谁知,原本是一桩两全其美、门当户对、令人艳羡的美事,然而郑国的世子忽然听到了“齐大非偶”的传言,提出了退婚的要求。这对齐文姜来说如晴天霹雳,又感到非常突然。当时退婚被认为是莫大的耻辱,等于是说你有缺陷,人家看不起你,人家不要你了。齐文姜从小就自负美貌,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男人抛弃,不免伤情悲春,气恼不已,但又能怎么样呢!长久的心情抑郁,逐渐转变成为自怨自艾和顾影自怜,齐文姜甚至产生了一种歇斯底里的自我摧残心态,面容日渐憔悴,终于恹恹成病。她的心思却偏偏被同父异母的哥哥姜诸儿看透了。
  
  姜诸儿与文姜从小就在一起游玩,兄妹情长,两小无猜,如今俩人虽已长大,但是彼此也不顾忌男女有别,授受不亲,照常往来。姜诸儿知道文姜病了,就时常来看望、安慰和照顾;妹妹的婚事遇到麻烦,做哥哥的也感同身受,时日久了,两人本来是兄妹之情,竟然莫名其妙地转变成为儿女私情、恋情了。从此,两人疯狂地相恋了。
  
  春秋时代,男女关系十分随便,男女之间都很开放,只要两人情愿就能相恋,并自然发生男女关系。但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妹发生儿女私情,还是为礼法和世情所不允许,在道德上也会受到谴责。姜诸儿与文姜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妹,男贪女爱,不顾廉耻,闹得沸沸扬扬。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久就一传二,二传三,在传到四面八方的同时,自然也就传到了他们的父亲耳中。齐僖公听了大惊失色,差点被气死。他认为这事有伤风雅,牲畜不如。然而家丑不可外扬,他只好一面把儿子叫来,痛责儿子;一面采取紧急且坚决的措施,严禁姜诸儿再与文姜接触,同时,急急忙忙为文姜择配。齐僖公的心情可想而知。
  
  正在这时,恰好邻国鲁桓公新立,一心想要与大国攀亲,以争取援助,就派遣公子翚赴齐说媒。齐僖公求之不得,当即欣然允诺。齐鲁选择吉期,商妥婚嫁事宜,齐僖公为了避嫌,还一反兄弟送嫁的惯例,亲自将女儿送往鲁国成亲,了却了他心头的一块心病。
  
  然而深陷畸情的男女,岂是老父一双眼睛能看得过来的?
  
  就在出嫁的前夕,姜诸儿与文姜虽然无法见面,却依旧以诗传情。
  
  姜诸儿写道:“桃树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直,吁嗟复吁嗟!”
  
  齐文姜比姜诸儿还要直白,答曰:“桃树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证无来者?叮咛兮复叮咛!”
  
  不过,“叮咛”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良辰吉日已到,文姜被如期送往鲁国,成为鲁桓公的夫人了。
  
  目送心爱的妹妹远嫁他乡,姜诸儿恋恋不舍。
  
  按照一般习俗,结婚之后两家要频繁来往,以加深感情。但是,国君夫人地位尊贵,自然不能随便活动,也不能说回娘家就回娘家。文姜一直在鲁国呆了5年,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姬同,次子名姬季友。鲁桓公对美艳绝伦的妻子十分满意,然而文姜却旧情难忘,花晨月夕,时常不自觉地想起热情如火的哥哥情人,常常茶饭不思,夜不安睡。
  
  鲁桓公十四年,齐僖公寿终正寝。姜诸儿继位当上了国君,即历史上的齐襄公。文姜所生的儿子姬同也已经13岁了。文姜本想随同她的国君丈夫一同前往齐都道贺,以便表达自己特殊的祝贺,借机重温旧梦,无奈当时诸侯大国新君初立,小国诸侯巴结大国,所以前往道贺的很多,深恐有所不便,便没有偕行,继续等待机会。
  
  转眼又过了4年,文姜终于要求鲁桓公带她一起到齐国,看一看家中的亲人,当然她最想看的是姜诸儿。鲁桓公觉得没必要推托,妻子自出嫁离家已经十几年了,一直还没有回娘家,于是就偕同文姜,大张旗鼓地前往齐都临淄访问。齐襄公听说鲁桓公夫妇来访,大喜过望,亲自到边境迎接。其实,他本心不是迎接鲁桓公,而是专程迎接18年来未见的妹妹——初恋情人。
  
  18年了,文姜未曾回过娘家,总有些有悖常情而令人难以置信。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先是齐僖公在世之日,生怕这一双男女寡廉鲜耻,死灰复燃,重述旧情,所以一再拒绝文姜回到齐都临淄探亲。待到齐僖公过世之后,鲁桓公早已风闻文姜与她的哥哥情感非同寻常,有乱伦之嫌,因而心中有意破坏文姜和她哥哥见面的机会,就这样一拖就是18个年头。所以,文姜不回娘家,不是道路远近的问题,齐、鲁两国是比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问题在此。其实,已经18年了,他们兄妹的感情应该如灰熄灭了,况且双方都有了家眷,应该各自珍重,各自倾心自己的家庭,甚至自己的国家了。
  
  然而18年未见,姜诸儿已为国君,举手投足间满是男人的威严英武,而齐文姜则已是风情万种的成熟美妇。如此的兄妹重逢,两人都是心荡神摇。
  
  一番眉目传情之后,心领神会的齐襄公借口后宫的嫔妃们想与小姑见面,将文姜迎进了自己的后宫。此时的齐宫,早已没有了妨碍好事的齐僖公,襄公的妃妾们也不敢逆君王的心意。终于得偿夙愿的诸儿文姜,遂在王宫里双宿双飞,抵死缠绵了。
  
  鲁桓公没有美女相陪,被冷落在馆驿里,孤灯照壁,冷雨敲窗,一夜又一夜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等到他直接到齐襄公的宫内找文姜时,眼前竟是她和齐襄公苟欢的情景。他感觉自己受到莫大侮辱,不免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居然狠狠地掌掴了他如花似玉的妻子,并口不择言地抖出他们兄妹的奸情,声言即日返国,绝不再稍作停留。说着,转身就走出了齐襄公的内宫。
  
  齐襄公自知理屈,又怕丑事让国人知道了,在无可奈何之下,假装没事,恬不知耻地在临淄的风景区牛山设筵,为鲁桓公夫妇饯行。鲁桓公身在齐国,虽然气急败坏,又觉得不可使场面弄到无法回旋的地步,强压着心头怒火,吩咐随从人员佑护夫人先行出城,自己则匆匆赴宴。
  
  这时的齐襄公欲火、妒火和怒火烧在一起,反而感觉是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杀心顿起。可怜那个鲁桓公犹懵然无知地借酒浇愁,终至酩酊大醉,不省人事。齐襄公喊来心腹公子姜彭生暗暗下达了谋杀的命令,在扶持鲁桓公上车时,悄悄地施一些手脚,这样鲁桓公没来得及哼一两声,就在沉醉中一命呜呼了。
  
  随后,公子姜彭生急忙驾车追赶文姜。在临淄城外十里长亭处,赶上了等在这儿的文姜一行车骑。公子姜彭生故作惊惧万状地向文姜报告说:“鲁侯酗酒伤肝,车行颠簸中竟然气绝身亡,一命呜呼!”
  
  文姜听到丈夫突然去世的消息,也不明事情真相,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派人赶快报告齐襄公,并命令暂时停止行程,就地扎营护丧。
  
  齐襄公当然心中明白,很快便赶到,假作悲痛模样,命令厚殓妹夫,并以“酒后中毒,伤其肝脏而死”,向鲁国报丧。
  
  鲁国姬姓宗室及臣民听到鲁桓公的死讯,先是感觉非常意外,继而是非常愤怒,虽然怀疑其中必有阴谋,本想大兴问罪之师,但考虑到两个因素,还是没有轻举妄动。一是查无实据,出师无名;二是鲁弱齐强,倘若贸然出兵,犹如以卵击石。鲁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先由世子姬同继位,即鲁庄公,随即派人到齐迎丧。同时不甘心鲁桓公被害之痛,追究事变的前因后果,争取查个水落实出。
  
  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经调查后马上便有了结果,于是狡猾的齐襄公采取丢卒保车的战术,把责任推到姜彭生身上,嫁祸于人。齐襄公的理由是:“公子姜彭生护送鲁侯出城,车中护持不当,以致鲁侯丧命。”并命令立即将公子姜彭生处死,以谢鲁人,其实是杀人灭口。姜彭生被主出卖,不禁怒火中烧,既是将死之人了,当然没有什么顾忌,在大殿上当众喊冤,痛骂齐襄公与文姜乱伦,以致弑夫,现在又嫁祸于他。
  
  齐襄公捂着耳朵,连连挥手,武士便将姜彭生推搡了出去。
  
  临刑之时,姜彭生发下誓言,死后定为厉鬼,向齐襄公追魂索命。事情很快就传遍了齐都临淄,更沸沸扬扬地传遍了天下。
  
  这边鲁桓公的灵柩被运回鲁国。
  
  为了躲过鲁国臣民的责难,文姜没有随鲁桓公的灵柩回国,而是仍然滞留在临淄。按照那时的常理,新寡文姜,自应守丧含悲,替夫挂孝,安分守己才是;然而文姜照样服饰光鲜,巧笑情兮地与齐襄公朝夕共处,且曾同车出游,招摇过市。
  
  正当齐襄公与文姜兄妹两人,不顾血缘关系,不顾廉耻,如胶似漆地在临淄鬼混,沉湎在放浪形骸的情欲中,肆无忌惮之时,鲁庄公羞愤无比地派遣大臣前来迎接母亲归返鲁国。文姜心中却舍不下情人哥哥,又愧对鲁国臣民,借口暂住边境地区,待以后再归国。出于孝道,鲁庄公派人在禚地建造宫室,具体地点在祝丘,让母亲居住。齐襄公听说后,也派人在禚地附近的阜建造离宫,供他来游玩。两处宫室美仑美奂,遥遥相对,格外引人注目。文姜有时住在祝丘,有时越境住进阜;齐襄公借出猎为名,继续与妹妹幽会。
  
  历史有人评价:齐文姜是一个绝色的尤物,美艳自然是无与伦比,淫荡也为天下之冠,她的行为紊乱了伦常,被齐、鲁两国的百姓所不齿。
  
  那么,齐文姜后来怎么样了?不是说她大权在握了吗?
  
  后来,齐、鲁两国的政治格局都发生了变化。大夫鲍叔牙奉公子姜小白出奔莒国,管仲奉公子姜纠出奔鲁国。不久,齐襄公被大夫连称和管至父所杀。
  
  齐襄公死后,鲍叔牙拥戴的公子姜小白与管仲拥戴的公子姜纠,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最终姜小白获胜。他不念旧恶,任用管仲为相,使齐国的实力大大发展,成了春秋时赫赫威名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
  
  政治上的巨变,使齐文姜在边境地区自然呆不下去了。这时她已经是40开外的人了。齐文姜回到鲁国以后,一心一意地帮儿子鲁庄公处理国政,由于她在处理政务上展现了敏锐的直觉和长袖善舞的本领,同时在军事上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才能,没过多久,齐文姜就掌握了鲁国的政治权柄,还把鲁国这样的羸弱小邦发展成经济军事强国,在诸国战争中屡屡得胜。
  
  齐文姜在美色与聪慧双方面的成就,令诸侯们不得不刮目相看。
 春秋战国和秦朝:从妓女到太皇后:赵姬
  历史上,如果把吕不韦比喻为政治导演,那么赵姬就应该是著名的政治演员,这一男一女在秦朝政治舞台上上演了一场你唱我和,彼此照应,共同发展的千古史剧。
  
  赵姬本是一名妓女,却成了一代皇后;吕不韦乃是一介小商人,却左右秦朝的政治风云。至今,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秦朝历史的人无不万千感慨,无不惊叹!
  
  吕不韦是一位颇有政治眼光的商人,他精于心计,目光远大,借经商之际,遍游了七国,深深了解各国的情况。他看到了秦国用商鞅变法之略,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作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日益强大,为此,他认定未来的天下,就是秦国的。于是,他决定把经商赚来的巨大财富投入政治活动,把这块宝押在秦国身上,以秦国的发展带动自己的发达。
  
  说到吕不韦有政治头脑,这里有例为证。
  
  一次,吕不韦问他的父亲:“种地能有几分利益?”
  
  他父亲说:“十倍。”
  
  “做珠宝生意呢?”
  
  “一百倍。”
  
  他又问:“要是立一位国王,控制这个国家的一切呢?”
  
  他父亲兴奋地说:“好小子,你想入非非,若能这样,那得到的利益就没法计算了。”
  
  吕不韦望着父亲诡秘地一笑:“好,这笔生意我就拿定了!”
  
  在吕不韦看来,搞政治与经商一样,都是为了一种利益,只不过是利益大小而已。
  
  当时,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火连年,诸侯争霸。一些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只剩下齐、楚、燕、韩、魏、赵、秦七个势均力敌的大国,也就是“战国七雄”。秦国地处西陲,虽然当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很多方面都落后于其他中原的六国,但是秦孝公为了振兴西秦,大刀阔斧推行改革,以“商鞅变法”,使国力逐渐强盛,兵精马壮。秦国强大之后,开始向东扩张,击败了六国合纵的战略部署,逐步成为七国中的头等强国,形成统一六国之势。这正是吕不韦认为秦国必定为王的依据。
  
  而吕不韦还认为,秦国新君必定是异人。
  
  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被软禁在赵国作人质。
  
  异人为什么要到赵国作人质呢?在当时六国之中,仅有赵国有能力与秦国抗衡。赵国在名将廉颇的指挥下,不仅两度击败了秦国的进攻,宰相蔺相如更挫败了秦王的外交攻势,迫使秦昭襄王让异人作人质,以保证从此秦国不与赵国为敌。
  
  秦昭襄王的这一手,正是将计就计,表面上与赵国和好,而实际上,他好集中力量远交近攻,以侵吞邻近的国家,扩充自己的势力,实现强国之梦。这样,把赵国孤立起来。但这一招也就苦了异人,作为人质,他的行动受到监视,身边既无亲人又无朋友,终日百无聊赖,抑郁寡欢。
  
  但这个人质,正给了吕不韦结交秦国的大好机遇。
  
  为此,吕不韦开始实施第一步宏伟计划。
  
  吕不韦首先花了一笔数额不小的金银,买通监视异人的警卫,然后接近异人。
  
  异人和吕不韦一回生,二回熟,很快成了至交,到了无话不说的地步。吕不韦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并肯定地说:“未来代周朝管辖天下的,非秦莫属,现在令祖昭襄王年事已高,令尊安国君即将继位,你的亲母已经去世。你虽有二十几个兄弟,全都是庶出,而令尊安国君在所有的姬妾中,最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又没生过孩子,你如获得华阳夫人的欢心,作为她的嗣子,再由华阳夫人出面,多吹枕边风,恳求立你为太子,今后令尊安国君仙逝,这秦的国君宝座非你莫属。你登上秦王的宝座后,就可以凭借秦国的国力,一步步并吞六国。君临天下,惟我独尊的愿望就能如愿以偿,这岂不是一着好棋?”
  
  异人听了吕不韦的话,虽然认为有理有据,全身热血为之沸腾,但他继而一想:“我现在作为人质在赵国,好似笼中之鸟,纵有这个想法,没有机遇,也是枉然啊!”
  
  吕不韦保证:“这事包在我的身上了。”
  
  异人对吕不韦的话将信将疑,但也激动万分。
  
  吕不韦首先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先拿出几千两金子,到秦国替你打通关节,分别见到令尊和华阳夫人,替你表述你的心愿;然后,我再设法让你逃脱赵国回秦。
  
  异人被吕不韦所说感动得声泪俱下,连连承诺:“如果大事成功,今后秦国的军政大权,全由你做主!”
  
  于是,吕不韦“大路朝天钱做马”,以经商的名义来到秦国,先以重金贿通了华阳夫人的姐姐,替异人陈诉了他的心愿。他说:“令妹华阳夫人现无子嗣,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如异人能为华阳夫人的嗣子,进而请华阳夫人在安国君面前进言,立异人为太子,以后异人接君王之位,华阳夫人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了。那时可以垂帘听政,主管军国大事,您也可以襄理一切了。”
  
  华阳夫人的姐姐得到重金,又听了这话,自然心花怒放。她赞同吕不韦的主意,并向华阳夫人进言。这时,华阳夫人也正在担心今后的地位,采纳了吕不韦的意见。于是在安国君面前极力说异人的好话,说这孩子心地善良、孝心可嘉、有雄才大略,出其类,拔其萃,是诸多公子中的佼佼者。再说将他送给赵国做人质,这些年也够他苦的了。细想起来做父母的应该心酸,虎毒不食子啊!……华阳夫人的枕边风,确实把安国君的心给说活了,对远留异国的异人产生怜悯之心,于是答应立异人为太子的请求。华阳夫人见大功告成,赶紧告知吕不韦。吕不韦闻讯,当然是欣喜万分,立即转回赵国,把这件事告诉了异人。异人闻之欣喜若狂,对吕感激涕零,一再表示此恩此德当全力以报,决不食言!
  
  尽管异人百般承诺,但吕不韦还要使异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人,于是便利用美人来栓住异人。
  
  这美人就是赵姬。赵姬原是赵都邯郸一个歌妓,她生得楚楚动人,又聪明、机智,被吕不韦选中,成为吕不韦实现政治抱负的载体。吕不韦遂不惜巨资买来为妾。过了三个月,赵姬怀了孕,吕不韦便向她倾吐了心中的意图。这赵姬也是有野心的人,吕不韦的话正中下怀,眼看就要做一国之妃,出人头地,怎不令人神怡心往,于是任由吕不韦安排调遣。
  
  一天,吕不韦邀异人过府欢宴,酒到半酣,令赵姬盛妆出来劝酒。异人见赵姬云鬓轻挑,蛾眉淡扫,玉步轻移,香风袭人,禁不住目眩心迷,赵姬也秋波宛转。赵姬敬酒,异人接酒,目不舍离。
  
  吕不韦见异人已经入迷,遂借口有事,暂行告退,命赵姬继续陪异人饮酒。异人一见吕不韦离席,求之不得。凭他的直觉,赵姬对他颇怀好感,似已入怀。异人再没法控制自己,便举步上前将赵姬一手搂定。不料吕不韦却闯了进来,见状怒不可遏,斥责异人怎敢调戏其爱姬,太不够朋友了。
  
  异人见状浑身颤抖,立即跪下求饶,连称该死。吕不韦冷笑道:“我与你多时交好,我为你的事,竭尽心力,好不容易弄得立你为安国君太子,未来的秦国,就得由你主宰。如今大业未举,你还未脱囹圄,竟如此无聊,唉!太叫人失望了!”
  
  异人磕头如捣蒜,说自己不知死活,斗胆冒犯,也是一时冲动,望格外开恩。
  
  吕不韦沉思了一会说:“好吧,起来!你既看中了她,就送给你。”
  
  异人开始以为是听错了。当他确定这是真的时,真是欣喜若狂,连连作揖,感谢洪恩。
  
  这时赵姬伏在一旁伤心啼哭,说:“事已至此,我也没脸面在吕家做人了。”并要求异人答应她两个条件:一,以后回到秦国,要纳她为正室;二,如果以后生子,需立他为皇储。
  
  异人为赵姬的艳色与娇姿所倾倒,觉得她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人。此时此刻,别说两个条件,就是十条八条也决然应允了。
  
  异人得到赵姬之后,与赵姬日夕绸缪,不觉八个月有余,赵姬生了一子,长得隆准长目,方额重瞳,生下来就有牙齿。取名为嬴政。
  
  3年后秦赵失和,邯郸被围,赵国打算杀害异人,吕不韦贿赂守吏,把他放归秦国。异人见了华阳夫人,并拜只比他大三岁没有子嗣的华阳夫人为母。从此早晚问安,格外殷勤。
  
  秦昭襄王病死,孝文王嗣位,便立异人为太子。才过了3年,秦孝文王归天,异人名正言顺地做了秦国的国君,是为秦庄襄王,尊华阳夫人为皇太后,立赵姬为王后,立嬴政为太子,吕不韦为相国,并加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值此,吕不韦苦心经营了几年的如意算盘,算是初步成功了。
  
  秦王嬴政的生父究竟是庄襄王异人还是吕不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嬴政为庄襄王之子,但又说其母曾为吕不韦姬,而《史记·吕不韦列传》则明确记载其为吕不韦之子。由此,嬴政生父案就成为千古之谜,致使学者们争论至今。由于现存的文献提供的证据都不能定谳,只有靠“理证”加以解决。当时与此案相关的最大的“理”是帝王对继承人血统的认定。嬴政是谁的儿子,庄襄王最有发言权。如果不是自己的儿子,他绝对不会确定其为太子,因为他还有可以确认的儿子继承王位。显然,嬴政为吕不韦之子一说纯系好事者虚构的故事。
  
  转眼间又是4年,异人过着糜乱的宫闱生活,不久便衰弱不堪,年仅36岁便身亡。
  
  庄襄王驾崩,嬴政登上国君的宝座。国事全部委任于吕不韦,并尊为仲父;赵姬从此走上皇太后宝座。赵姬从一名妓女成为一代皇太后,是动乱时代的产物,她逢迎了男人们爱美色的心理,又利用自己的聪明和机智,终于用自身换取了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