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2960:红色年代,激情岁月,一代人的青春画展【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0:16:57

红色年代,激情岁月,一代人的青春画展【二】

这个时期的知青美术不过是“文革美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承接着“红卫兵美术”的革命惯性,乘势又衍生出一种类型。其形貌、色泽虽仍旧表现为文革样式中的“高、大、全”与“红、光、亮”,但气势、锋芒却已明显收敛,不再如“红卫兵美术”那般高亢激昂、剑拔弩张。这种从城市政治旋涡中挣脱出来转而表现农村劳动生活的作品,事实上已经有血有肉,不再空洞。它们在颂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讴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实际过程中,切实起到过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由于知青作品的题材多取自各地知青的现实生活,故画面上常常流露出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北方地界比较敏感的有延安(革命老区)、内蒙(中蒙边境)、黑龙江(中苏边境);南方地界比较敏感的是福建(台湾海峡)、云南(中越边境)、海南岛(南海海域)。因备战年代前方与后方的地理差异,使得身处边疆的知青又多了一份军人的职能,一手握锄,一手拿枪。历史谓之“兵团战士”或“海岛民兵”。这种特殊的国情,造就的是一批“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知青战士。1969年的珍宝岛之争见证了战争的可能性。所以这个时期的知青油画一度也充斥着阶级斗争的警惕性和生产劳动的战斗性,画面气氛依旧是“文革美术”的总体态势。

七十年代末,中国知青油画开始发生“逆向式”变化:一是色彩不再象“文革”时期那么阳光明媚而变得灰暗阴郁,二是造型不再如“文革”期间那般精神抖擞而改为消极倦怠,三是情景不再似“文革”时代那样欣欣向荣而陷入凄婉苍凉……

本帖画作包含文革时期创作部分和文革后创作部分,阅览请注意区分。

 


 

 



 



 



 



 



 



 



 



 



 



 



 1960年代末,中苏关系交恶,边境吃紧。沈嘉蔚作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知青画家,从边防哨所中找到了创作灵感。为此他亲临20多米高的了望塔体验生活,到边防部队现场写生,并采用红色年代的一首歌名作为标题,强化了画面的抒情意味。画中哨兵表现出顶天立地、严阵以待的架势,脸上一派庄严、自豪的神情。作者在当时发表的创作体会中谈到,构图中安排一个自下而上的查哨指挥员,是为了将地面和高耸的哨棚联系起来;窗户里设置一个兵团战士打电话,是为了将哨棚同后方、同北京联系起来。如此巧妙的立意,非常贴近毛主席提出的“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标准。因此作品问世后便一炮打响,并迅速走红大江南北。

 

这一幅画面让人怀疑其真实性,那个男子手里拿的是什么?结婚证?女知青刚刚下乡下车伊始,挎包还未解下,就和一个不认识的男人领结婚证?就能与当地的男子结婚?令人匪夷所思。况且从女知青的神态也能看出不是情愿的。知青与下乡当地人结婚的不在少数,如此着忙,如此草草,似乎是虚构的情景。新房无对联,只有横批,结婚是大事,断不会匆忙的连对联都忽略,只写个横批。如此看来,此幅作品脱离实际,虚构了一个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