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s3700交换机配置:全身经络的走向总的特点与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14:49
时间:2010-04-17 17:07:47  来源: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支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
络脉由浮络、孙络和十五别络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组成。
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为十二经脉,是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
其在人体躯干部的分布为: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胸、腹面,太阳经行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经。
其在头部的分布规律为: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足厥阴经行于巅顶。
其在四肢的分布规律为:阴经分布在肢体内侧,太阴经循行在前缘,少阴经循行在后缘,厥阴经循行在中线;阳经分布在肢体外侧,阳明经循行在前缘,太阳经循行在后缘,少阳经循行在中线。
[十二经脉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按照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次序排列)
[奇经八脉是]:冲脉、任脉、督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此八脉分布不象十二正经那样规则,同脏腑不直接络属,相互间无表里关系,故称“奇经”,又有八条,故称奇经八脉。
任脉:又称阴脉之海,其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
督脉:又称阳脉之海,其脉行于背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阳及阳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阳经。
[穴位]:
百会穴(在头顶,顾名思义,就素十分重要的地方)、印堂穴(在眉心处)华盖穴(在胸口,应该是个要穴吧)、玉堂穴、膻中穴(武侠小说里和丹田一样素属于存储内功的)、肩井穴(肩胛处)、中府穴(肩井穴下面)、大包穴、曲泽穴(前肢上)、巨厥穴(胸腹上)、气海穴(就素丹田)、大横穴(阴维脉上)、三焦穴、环跳穴(膝盖附近)、涌泉穴(脚底)、云门穴、侠白穴、列缺穴(腕脉上)、大渊穴、风府穴(后脑)、紫宫穴(任脉上)、幽门穴(冲脉上)、章门穴(带脉上)、晴明穴(阴跷脉上)、天井穴(肘腕中)
致命三十六穴部位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6.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8.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9.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10.关元穴:脐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12.中极穴:脐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7.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8.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9.左幽门穴:巨阙穴左开五分。
20.右幽门穴:巨阙穴右开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4.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5.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28.右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29.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31.气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32.鹤口穴(又名尾宫穴):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33.海底穴(又名会阴穴):前阴与肛门之间。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致晕十一穴部位
1.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
2.囟门穴(又名囟会):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4.前顶穴:百会穴前一寸五分。
5.后顶穴(又名顶门穴):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
6.风府穴(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7.头维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8.耳后穴:位于耳后静脉中。
9.哑门穴:位于风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顶穴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11.玉枕穴:位于脑户穴旁一寸三分。
如細心看經絡流注圖,便會發現經絡的流注有著特別的規律,當中包括表走裏,裏走表,手走足,足走手等關係。
表走裏,裏走表的關係
例如,從肺經﹝太陰﹞走大腸經﹝陽明﹞,肺與大腸是互為表裏的臟及腑,在五行均為金,中醫認為裏為陰,表為陽,故經絡的意義其實可理解為:從「金的陰」走至「金的陽」,這正合中醫陰陽學說中,陰陽互相消長以達至平衡的理論。
手走足,足走手的關係
從手的大腸經﹝陽明﹞走足的胃經﹝陽明﹞,這經絡的關係正是手走足的關係。
經絡流注的規律
經絡流注圖清楚顯示了經絡行走的微妙關係,橫看圖表的分類,左方六經均為手經,右方六經均為足經,故大體地經絡流注是從手走足,足走手,再由手走足,這樣平衡地循行著,並溝通了手足以及全身。
此外,在手的六經中,左三經均為裏,右三經均為表,而在足的六經中,左三經均為表,右三經均為裏,從這美麗的對稱關係,便可看到經絡是從「手之裏」走「手之表」,再從「手之表」走「足之表」,又從「足之表」走「足之裏」。
縱看圖表的分類,便會發現所有陽經次序都為陽明、太陽、少陽,所有陰經次序都為太陰、少陰、厥陰。而從足太陰脾經走手少陰心經,及從足少陰腎經走手厥陰心包經等,都可看到大體上,有太陰而少陰,少陰而厥陰的次序,可見經絡的運行,實按照著中國的傳統的陰陽互長的理論,微妙地聯繫全身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