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id 3.3.8 配置:漳州人向台湾的迁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28:59

一、开台始祖

    所谓开台始祖,是指从漳州迁徙台湾,在台湾开基创业,并传衍子孙后裔的移民的第一代。他们是血缘家族从漳州向台湾分衍的肇基者,是漳台之间姓氏家族血脉相承的衔接者。在漳州祖地的族谱中,有他们“迁台湾”、“往台湾”、“住台湾”、“移东都”的记载。在台湾漳籍人家的族谱和供奉的祖先牌位上,他们享有“开台一世祖”之尊(若父子同迁台,则父为“一世祖”,子为“二世祖”)。这种由开台始祖迁台而生发的漳台两地生生不息的血缘关系,是漳台其它各项关系的基础。

    了解开台始祖的情况,主要靠民间谱牒的记载。尽管旧时并非每个家族都有修谱;即使有修谱,因贫富卑尊之差、宗支房头强弱之别等因素,也并非迁台者皆能人谱;早先动乱中外迁者,家族不知其去向而未予登谱,实则迁台者也非少;加上年代久远,天灾人祸,族谱湮毁严重,幸存下来的也搜集不易,近些年,我们还是在漳州地区发现载有开台始祖原始资料的民间谱牒二百多部。从过眼的谱牒中,统计出明清时期漳州府计有九十八个姓氏、六千多移民迁台开基。这些有谱可查的移民数量,虽然仅及清代漳州开台祖五十余万人的百分之一左右,但已经构成非常珍贵的研究资料,为在台宗亲寻根谒祖提供了可靠的佐证。

    根据谱牒记载,漳州府明清时期向台湾移民的九十八个姓氏是:陈、林、黄、张、李、王、吴、蔡、刘、杨、许、郑、谢、郭、赖、曾、洪、邱、周、叶、廖、徐、庄、苏、江、何、萧、罗、吕、高、朱、詹、胡、简、沈、施、柯、卢、余、翁、潘、游、魏、颜、梁、赵、方、孙、钟、戴、连、邓、曹、温、傅、蓝、姜、冯、涂、卓、石、汤、马、巫、董、田、欧、康、邹、尤、薛、严、程、童、韩、倪、阮、柳(以上为台湾百大姓之内)、纪、向、伍、管、阙、左、辛、范、官、陆、蒲、俞、谌、陈林、陈蔡、姜林、柯蔡、王游、张简、张廖。在涉及移民迁台的族谱中,最少者一谱一人,最多者一谱记载近四百人。其中迁台人数一百名以上的家族如:南靖梧宅赖氏三百多人,梧宅林氏二百多人,梅林魏氏三房三百零九人,梅林简氏一百四十三人,和溪乐土黄氏二百多人,竹溪沈氏一百一十五人,下版寮李氏二百三十一人,下版寮刘氏一百零九人,奎洋庄氏二百五十五人,云霄何地何氏三百九十七人,漳浦大坑陈氏二百三十一人,平和壶嗣吴氏一百七十九人。

    族谱中关于族人开台的记载,包括世次、名字、生卒年月、婚姻生育、墓葬地点和迁徙情况等内容,有的对迁台地点的记载甚为详细。兹择录数例于下,以供参考。

    漳州市郊浦南镇溪园村《林氏族谱》:

    据该族“世系图”云:其始祖林行实是开漳将军陈政的九女婿,唐高宗时随陈氏父子入闽,政殁,佐元光,贞元间有子孙卜居现址。迁台者有:“三十二世长房,光翰,维崶子,往台湾”;“三十四世次房,光纵,移家过台湾”,“三十五世长房,成温,讳厉,嗣勇次子,移居台湾。成谦,讳榜,嗣勇六子,往台湾。成萃,讳撮,嗣勇七子,往台湾。国愠,嗣敬七子,往台湾。”

    龙海市东园镇《圭海许氏世谱》:

    谱载,其先许衍于宋末从江西随军入闽,居建阳,授武毅将军,抗元不屈而亡。衍之子元柯,“入漳得美江地而适处焉,肇启宗基”。移台者有:港滨派,“十二世,仕信,一鸿长子,仕牛,一鸿次子,俱住台湾中路宝大东新园尾”;“十三世,元,仕牛长子,住东都台湾中路新园尾。生子廷。升,仕牛次子,住台湾中路新园尾”;“十四世,方度,字越裴,名二水,功加都司,住台湾镇左营左厅,生四子”。文山派,“十一世,韬谅,住台湾南路,启盛,住台湾”;“十三世,学孕,父汝良,长子文孙,生承睿、承智、承建,次子文圣,生承口、承口,派下俱在台湾”;“十三世,学觉,父汝新,生文郡,文郡生承口,派下住台湾”;“十三世,学朝,生三子,俱居台湾”。美江派,“十五世,耍,宋之子,住台湾。传,豸之子,住台湾”;“十六世,恭、信、敏、惠,俱盛之子,住台湾莲池头”。

漳浦县佛昙镇大坑村《鉴湖陈氏族谱》:

    据谱载,鉴湖陈氏属南院派陈氏后裔.开基祖陈玛珖,系漳州南院始祖、唐太子太傅陈邕的二十五世孙。玛珖子史修,孙寿,居大坑;寿生六子,长翼,续居大坑,其余各子又分衍附近赤水、狮屿、西庙等地,子孙繁盛。往台者,从九世“子”字辈至十七世“宣”字辈,共一百一十五人,“住台湾北路急水溪、宜兰、大坑罟、南投、台南、赤嵌。”其中有,“敬述、敬枞、敬策,住台湾”;“振明,道光三十年住台湾”,“碧晶、中正、竹茂,道光三十年男妇老幼俱往台湾”。

    云霄县马铺乡何地《何氏族谱》:

    谱载,唐初有“安抚公”何嗣韩随陈元光自河南固始入闽。何嗣韩的十五世孙何逖基为漳州千户,生五子,长房元镇传七子,其中六子添河,分居平和南胜,添河之次子彦保开基何地,传下两房子孙,长房种德,次房温朴。该族迁台者,至乾隆二十年修谱时,入谱的开台男丁共三百九十七人,占外迁人数的百分之八十八。其中,种德派如:九世明玕、明珠,十世巽、志彬,十一世品、种、蔼、盛,十二世如榜、连、云,十三世沈、讽、罕,十四世斌、衍、聘,十五世  、解、体,十六世蛰、潮、猛等;温朴派如:九世唱、兆国、丕丈,十世长、琼、布,十一世迭、廷、欣,十二世万、存、崇,十三世曾,十四世丁、汉、大,十五世贡、良策、造,十六世深、颜、尧等,恕不一一列举。谱载,何氏迁台地点包括林仔头、青埔、竹仔脚、西庄、西势潭、毛蟹  、牛稠山、大竹围、燕雾、山仔脚、崎脚、何厝庄、三戴厝、旧社沟、荷包屿等。

    东山县康美镇康美村《林氏族谱》:

    康美旧名“坑美”,属诏安县五都,林姓聚居。明末有林日瑞任崇祯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其后裔多迁台,如次房林邦基派十三世,林正煊,娶许氏绰锦,乾隆四十四年住基隆,卒葬台湾大兴桥头鸡笼山前田中;四房林邦垣派下十二世孙林缘、五房林邦祯派下十二世孙林荇,移居台湾。康美迁台者以五世祖林彦佩派下为最多,共三十多人。如:“八世林角、林睿、林抱,往台”;十二世林曹、林腾、林耀、林俊、林艺,往台”;“十二世聪,结公之养子,住台湾”;“十二世尧、结、池三公俱移居台湾”;“十二世林煌,林甘携子林雨、林云移居台湾”;“十三世林沛、林裕、林忠、林养、林朋、林棹、林栋、林恐俱往台”;“十三世林源携子林忠、林养、林乾携子继祖往台”;“十四世林发、林训移居台湾”。

诏安县秀篆乡坝里炽昌堂《黄氏族谱》:

据谱载,该族乃邵武黄氏大元祖峭山公派下裔孙。开基祖黄九郎自宁化石壁村迁广东饶平,再迁秀篆,传九子,称“九大房头”。迁台者有:“长房十二世,奕标携妻带子往台湾,奕奇及二子,奕心带六子,全家去台”;“二房十二世,奕选,全家迁台”;“三房十二世,奕知、奕特、奕勋,迁台”;“四房十二世奕瑳、奕壬,全家迁台”;“五房十二世奕赐、奕升、奕主、奕村,携妻带子迁台”;“五房十三世,世肇、世然、世魏”等三十七人迁台,“十四世昌全、昌潜、昌枫”等十二人,“十五世重腰、重鲁、重敏”等二十人,“十六世义济”等俱迁台,住“桃园南兴庄、更寮下、宜兰土城庄”等地。

    南靖县书洋乡下版寮《刘氏族谱》:

    谱载该族迁台者共一百零九人。兹将九世至十二世开台祖,每世各举一例:“九世汉政,宗龄之子,生于明崇祯十年二月初十日亥时,卒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八月十八日酉时,葬在台湾诸罗县走猪下庄,后骨骸带回祖地安葬在木仔畲岽顶,妣萧氏生子秀、文、全及一女卯娘。”“十世源康,字君寿,乳名戊生,汉胜次子,生于康熙七年七月十日子时,迁台湾卒于雍正六年正月十六日午时,与媳简氏合葬在台湾大甲庄里坑,妣邱氏生一子名早生,一女名姜娘。”“十一世益潭,讳秀滔,字观雄,若思长子,生于康熙三十七年八月十六日辰时,迁台湾,卒于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一日巳时,初葬大甲庄,后改葬诸邑梅仔坑元山,妣李氏生欣、钦、答、座四子。”“十二世秉绸,讳耀真,乳名曲,益逊过房子,妣魏氏细娘,生子瑞和、瑞昌,兄弟均过台湾。”

    平和县大溪镇壶嗣村《吴氏族谱》:

    谱载,始祖文应公于明洪武四年从漳浦六鳌迁徙壶嗣肇基。至乾隆二十三年修谱之时,入谱的迁台者共一百七十九人。其中有:十世公恕,十一世登高、九效、九法,十二世珠、家铭、朝称,十三世凤(随父吴珠迁大目根堡鹿麻庄)、芳、重浚、重涉等十人,十四世敦、玉、丕、欢等三十二人,十五世交、抄、练、清等四十三人,十六世灿、钟、衍、蔽等五十一人,十七世喊、曾、濠、乌耳等二十五人,十八世聪明、都等五人,十九世水养、红狗等六人。

    华安县丰山镇银塘村《赵氏族谱》:

    银塘赵氏乃宋代皇族后裔。从宋末以来族人世代修谱,今存谱共七部。谱载,宋太祖赵匡胤之四子赵德芳,封秦王,子孙世居汴京。传到八世孙赵伯述,随高宗南渡迁都临安(今杭州),居官七十余年。伯述传子师诰,师诰生二子:希庠、希裔,奉朝命入闽居漳。希庠鉴于“元愈猖獗,宋日削弱,欲为存祀宁宗之计”,于理宗二年(一二二六)令其子兴仿择北溪九龙里之银塘居焉。赵氏迁台者,谱载从十五世至十九世共六十八人,如:十五世与果、与本、与敖、与阵,“往台”;十五世与缉,传四子:孟珠、孟苏、孟昭、孟集,兄弟俱迁台;十六世孟盛,携子由应、由程、由亚、由沟,同往台,孟挥“住台湾乌树林”,孟殿“居台湾南路桥仔头”,孟壁、孟萃、孟焕等二十人“住台湾”;十七世由惠、由智、由省等二十人,十八世宜宙、宜仁、宜讲等七人,九世顺柳、顺桃等五人,皆迁台。

    长泰县枋洋乡江都村《连氏族谱》:

江都村为长泰第一大村。据谱载,连氏入闽,始于唐,至元代有连小六迁今漳平和睦里白泉社,传到明正统十四年(一四四九),有连法进长子连大袭扶母入长泰,开基江都。连大袭生二子:时冲、时崇。传时冲移居台南小脚腿。时崇之后迁台者,有十二世国盘“迁三貂堡”。谱载仅存的“世系图”所录开台族人名字:十世廷轼“往台湾”,回、燃君;钦公之子,“往台湾卒”,迁君公之子岩、巍,皆“往台湾卒”;十一世,天锡,廷表五子,荣祖,廷明之子,都“往台湾”;十二世,拙,“往台湾卒”;十三世,衣国,“在台北”。

    必须指出,清代特别是康雍乾年间从漳州迁台的移民,许多是单身男子。乾隆五十五年前,清政府限制妇女入台,造成台湾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而漳人赴台后,迫切需要垦荒耕植以谋求生存和站稳脚跟,“立业”比“成家”更要紧。他们中的不少人,包括业主和佃户,艰苦劳作,“立业”有成,却“成家”无望,一辈子不能娶妻生子,传宗接代,以致无后而终。因此,今天当我们看到众多家族兴旺发达的时候,不能忘记台湾开发史上,曾经有过为数甚多的不完整家庭和绝嗣家庭。故台湾各地有不少“无祀坛”、“义塚”之类专门为无后者办理丧祭的设施。那些绝嗣的第一代移民的开台业绩,今天依然荫庇后人。   

    此外,迁台的漳州移民中,也掺杂着一些游手无赖和品行不端的“孬囝”;加上不少单身移民入台后不能组成正常家庭,无家室之累,无固定职业而“游食四方”,构成一个被称为“罗汉脚”的游民阶层,成为清代台湾特有的社会现象。“台湾之难治在此。”据陈孔立教授的研究,游民约占台湾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三十,不同时期所占比重有所不同。游民三五成群地行乞、抢劫、闹事,为社会所不齿,人们所厌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终被社会所淘汰,命运都很悲惨,当然更谈不上传嗣了。这部分不能传下子孙的移民,数量也是不少的。

    由此可见,开台始祖凭着毅力,智慧和友爱互助,在台湾肇基创业兴家,传下一脉子孙,创下一份家产实非易事。他们的功德受到后世缅怀和颂扬是理所当然的。各家族都世代相传着始祖开台的动人故事。这里我们不妨摘录几则(见附录)。读者或许可以循着创业者走过的足迹,从中体味台湾草创阶段生活的咸酸苦涩,领略漳州人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

附录一:挝公来台创业记

    我们的祖籍是福建省南靖县大坪林溪尾社,来台祖是徐家第十五世挝公——徐士挝。

    挝公幼年丧父,母亲再醮林家,公随母长于林家……挝公十六岁那年的清明节,与母同往祭扫父坟,是夜不归,睡于父亲墓前,夜半因寒冷而起,闻东方有“咚、咚……”之水声,以为此乃父亲指示“汝当往东方求发展”之语。当时,人人皆称“台湾好东部”,公便与人乘船,来到台湾。挝公乘坐帆船至沪尾,今之淡水,沿淡水河向东南大嵙崁即今之大溪前进,到达埔顶找着工作,在当地李家做长工。挝公身材高大,力气过人,性情温纯而勤勉。李家遂以长女顺娘妻之。顺娘弟妹年少,就以“嫁出招入”方式成亲。居李家六载乃独立生计。岳父赠公些许资本,用以经营豆腐店——李家原经营茶园兼豆腐店。

    祖公祖妈夫妇感情燕好,治家勤俭,渐渐有了积蓄,因欲建置家业,乃以六百银元,在中路买了二十余甲田地及茶园。目前中路徐家所拥有的田园住宅,大抵都是挝公夫妇勤俭所致,此即徐家子孙发达繁荣的基础。

    当初挝公买定中路土地以后,卖主房亲有人控告淡水县知事,谓祖公所买土地产权不清。欲收回该地。县老爷将原告与被告,用双人枷扣锁在一起,押入监牢,不闻不问。两人同锁于一双人枷中,却以背相向。过了一星期以后,因枷重,二人不堪其苦,才面对面取得谅解,原告撤回告诉。被告再增原告十二元,双方和解,县老爷便将他们释放了事。

十七世祖明南公,于光绪二十年恩科府试取中举人,长子登邦收回被原卖主所霸耕之部分土地作为祭祀公业……

    摘自桃园《徐氏大族谱》

    附录二:德建太祖公开台业绩

    乾隆二年,吾德建太祖公,系是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二十三都东仔蔡社人氏,午方二十四岁,抱有大志,背井离乡,携带眷属,渡海来台,由沪尾港口进入艋胛,到台湾府淡水厅大加蚋堡下内埔,并在内湖一带创建基趾。当时的台北,是一片旷野的蛮荒之地。吾太祖公用一把柴刀、一把锄头,在艰难中披荆斩棘,把荒地开拓为沃土……吾们绝对不会忘记祖公的辛劳。祖公不知费了多少苦心,流了多少血汗,牺牲奋斗拼命,为吾们置立产业,是为吾蔡家发祥地也……太祖妈吴氏同太祖公东渡以后生三子:长曰海,次曰照,三曰兴。三子所生子孙各分居于下内埔、内湖、八芝兰圆山、外双溪口等地。

    录自台北《金浦蔡氏族谱》

    附录三:柯清公渡台创业史略

    来台始祖表号柯清……独身空囊素手来到原斗六县沙连堡羌仔寮庄,小号板仔寮,即今南投鹿谷乡初乡村靖山。当时柯清年约二十余,身体强健,在此开垦荒地,作田耕种,从农为业,自给自足,并建立一栋简单草茅安居立足。过几年,勤则有功,乃娶妻组织家庭。共妻蔡氏名勤俭,生有三男……夫妻含辛茹苦,勤俭积粒成家,后有田地、园圃百余甲,佃租收得约三百余石租谷,令人赞扬,称谓板仔寮富翁。

不久其妻蔡妈因病别世,再娶后妻名曾黄妈,生有二男……后五子均长成,家室必需扩张,则与黄妈计议建立祖房之愿望。乃邀请地理名师择吉地,将原建地扩充改建。惟于兴建未完成之前,柯清突然患病,不久逝世”年约五十余岁。其后由遗孀黄妈领导其子等合力继建房屋,终于完成。嗣后将五子分居五大房。

    吾宗族有名叫同居、同海同胞兄弟,一八九五年日本占领台湾时节,参加抗日义军……又有柯清第五代裔孙有朋,在台南郡玉井地方,以卖符仔为记,企图联络起义抗日,因事露被日警察捕获,重刑拷打,判十余年徒刑……

    录自南投县鹿谷柯氏宗祠“南山堂”

    二、冒险渡台

移民渡台是一项冒险事业。今天“台湾土地精耕,无处不辟”,俨然一处海上乐土,是无数闽粤先民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

    移民到台湾,首先要征服台湾海峡。漳台之间虽仅一水之隔,但昔时往来船只,都是帆船,船小浪大,若遇狂风暴雨,白浪滔天,船翻人亡,葬身鱼腹;若遇海盗抢劫,杀戮生灵,更是冤死海底。故漳州人将海峡称为“黑水沟”。跨越这条“黑水沟”,充满了艰辛和危险。

    即使平安登岸,一抵台地,生番慓悍,出草杀人,互相拼斗,难免有无辜毙命者。垦荒中野兽毒蛇出没伤人,动辄死于非命。初辟时瘴气熏蒸,瘟疫丛生,移民水土不服,不幸罹病,无处求医而殒命者,也不计其数。

    重要的是,从康熙二十三年到光绪元年,清政府奉行严禁沿海人民偷渡台湾的政策和严禁无照携眷渡台的政策。虽然雍正十一年、乾隆十一年和二十五年曾三次开禁,但整个渡台禁令所设置的人为障碍,使移民渡台更增添了风险。乾隆年间福建巡抚吴士功《请准台民搬眷并严偷渡疏》描绘偷渡之惨景:“用小渔船夜载出口,私上大船,抵台复有渔船乘夜接载,名曰‘灌水’。经汛口觉察,奸艄照律问遣,固刑当其罪,而杖逐回籍之民,室庐抛弃,器物一空矣。更有客头串通习水积匪,用湿漏之船,载数百人,挤入舱中,将舱盖封钉,不使上下,乘黑夜出洋。偶值风涛,尽入鱼腹。比到岸,恐人知觉,遇有沙汕,辄赶骗离船,名曰‘放生’。沙汕断头,距岸尚远,行至深处,全身陷入泥淖中,名曰‘种芋’。或潮流适涨,随流漂溺,名曰‘饵鱼’。穷民迫于饥寒,罔顾行险,相率陷阱,言之痛心!”有的“不肖客头奸艄,将船驶至外洋,如遇荒岛,诡称到台,促客登岸。人烟断绝,坐而饥毙。俄而洲上潮至,群命尽归鱼腹。”“然卒未有因陷溺而告发者。缘事在汪洋巨浸,人迹罕到之地,被害者既已没于波臣,侥免者亦干禁令,莫敢控诉。”

    尽管偷渡充满了风险,求生本能的驱使,民间传言“台湾钱淹脚目”的诱惑,加上沿海众多启航点的便利,漳州人还是勇往直前,东渡“淘金”,甚至冒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台湾知府沈起元描绘,其势“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故清政府禁止偷渡的政策,实行效果甚微,“禁者自禁,渡者自渡”。

    漳州六百八十多公里的海岸钱,到处都是渡台的启航点。其中主要的有月港、浯屿、镇海、井美、佛昙、赤湖、旧镇、陆鳌、古雷、铜山、沃角、宫口等二十余处。一般而言,九龙江沿岸移民皆乘船,沿江经石码、月港而至厦门启航;漳浦、云霄、诏安、东山等沿海移民,则取附近港湾登船出海,船小者到海上还要换乘大船。澎湖是入台的中途站,因此,偷渡者一般被载至澎湖,再转入台湾。

    由于偷渡的人很多,一种专事包办偷渡的民间组织便应运而生。雍正年间闽浙总督高其倬在奏折中这样记载:“自台湾至厦门,自厦门至台湾,俱必到澎湖,此实台厦之咽喉。凡一切往来人员,自台湾至澎湖可用杉板小船;自厦门至大担门外,亦可用杉板小船;惟自澎湖至大担门外,此中间一段,洋面水宽浪大,必用大船方能渡过。向有泉、漳一带奸刁船户,借称往澎湖贸易,驾驶赶会大船,名曰‘短摆’,既不到台湾挂号,又不到厦门挂号,终年逗留澎湖,往来于大担门外。有厦门不法店家客头包揽广东及福建无照偷渡之人,用杉板小船载出大担门外,送上‘短摆’大船,渡到澎湖,又用杉板小船装载,不入鹿耳门以避巡查,径至台湾北路之笨港、鹿仔港幽僻无人之处上岸,散入台地。”康熙五十年台湾知府周元文也记录了偷渡的严重事实:“奸顽商艘并营哨船只辄将无照之人,每船百余名或多至二百余名偷渡来台。其自厦门出港,俱用小船载至口外僻处登舟,其至台,亦有小船于鹿耳门外陆续运载至安平镇登岸。”

    从上述官员记载,可知当时偷渡风气之盛行。而既是偷渡,就难免遭官府围追堵截,使渡台受挫。据福建巡抚吴士功奏称,自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至二十四年十月止,一载之中,共盘获偷渡民人二十五案,老幼男妇九百九十九人,内溺毙者男妇三十四口……其已经发觉者如此,其私自过台,在海洋被害者,不知凡几。”

    各种天灾人祸,使移民迁台之旅布满荆棘而前途莫测。有的族谱载明族人“渡台”、“往台”,实则在海上就已遇难,壮志未酬身先死。有的族谱则明确记载“往台湾亡”、“沉船亡”。例如南靖卦山《王氏族谱》载:“十世井保,号维周,秉圭与罗氏子,有承三房派下仕政长孙,妻赵氏,生四男一女,养、使、回、锦。三、四房回、锦兄弟往东都亡。”“十四世定子,永济与余氏三子,王纪与简氏孙,往东都亡。”和溪山头《刘氏族谱》载:“十三世永喜,钦弼房世贞子,往台沉船亡。”金山新村半径《林氏族谱》载:“十二世瑞山,乾隆己卯年六月渡台,在海防港沉船。”尽管如此,漳州人面对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并没有丝毫的退缩,甘冒生命危险。所以说,今天台湾的繁荣,千真万确是无数先民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   

三、创业兴家

    清领台湾二百一十二年间(康熙二十二年统一台湾至光绪二十一年日本侵占台湾,一六八三至一八九五),是漳州向台湾移民的最重要时期。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人数之多,为中国移民史所罕见。

    研究这一移民现象,不能不注意到:漳州人向台湾迁徙,自始至终具有原乡血缘家族向台湾延伸和发展的显著特征。移民们离乡背井,拋妻别子,冒险渡台,虽然不能排除糊口谋生这一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但是他们的目标决不仅仅在此。由于闽南地区商贾之风和讲求实际,善于应变,敢冒风险,勇于开拓的文化氛围的长期熏陶,到台湾去闯天地,创业兴家,非致富不休,成为移民开台的普遍心态。

    康熙年间,郑萃排、林克明、翁应瑞、杨逞、蔡麟等五个朋友,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态相邀相携一起渡台的。他们在台湾走过的道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稍作介绍。

五个朋友中,以郑萃排为首。在安平登岸后,他们便北上寻找开拓之地。经嘉义,往东北进入云林、斗六、林内地区。中途翁应瑞留在嘉义拓垦。五个人皆垦得土地,创业有成,娶妻生子,然而结局却不同。

翁应瑞本是诏安县一个书生。他在嘉义苦心经营,垦地几十甲。去世后子翁裕承其业,招佃垦地,发展迅猛。到乾隆中叶,已是拥地数千甲的大垦户。嘉庆十二年(一八0七),嘉义、彰化两县发生漳泉械斗。翁裕被漳州人推为首领,身不由己卷入械斗。械斗平息后,翁家财产田亩被官府悉数抄封,翁裕被人谋财毒死。翁氏家族旦夕之间由盛而衰。

林克明也是诏安人,五个朋友中他年纪最大。到康熙末年,林克明招佃开垦的今斗六市梅林里、湖山里一带耕地达数百甲,并出资引湖山岩水灌田。到乾隆间,垦地扩至上千甲。他曾两度返乡,一次是携妻渡台,一次是为父母奔丧。林克明人缘好,在世时声望很高。他传衍下一脉林氏家族,如今是梅林里最大的家族,人口占一半以上。他的牌位安放在梅林里福天宫中,上书“开山垦主林克明公长生禄位”,受到林氏子孙香火膜拜。

杨逞是龙溪人,生性豪放。他开寻了斗六东北面九芎林地区,短短二十年间,拥地上千甲。乾隆初,杨逞回乡将父母和四个弟弟接到台湾。遗憾的是,他开始私欲膨胀,财大气粗;他靠垦地致富,却败在土地兼并上。杨逞很霸道,他看上九芎林一座山冈,就命名为“杨逞山”,据为己有;他相中人家一片良田,就放牛去踩庄稼,制造事端,人家只好便宜卖给他。由于结怨太深,害怕别人报复,他就自制枪械,强兵买马。而这样又触犯清廷法律。终于,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官府围剿了杨家豪宅,将族人抄杀殆尽,无一幸存。杨逞被押往福州处决。杨家的土地由漳州人继续经营、耕作。至今九芎林还是个富庶的农业聚落。

蔡麟是平和县人,入台时仅十六岁。开始帮郑萃排做事,以后结了婚,夫妻搬到九芎林拓垦。经过几十年艰苦打拼,勤俭自恃,居然垦荒成田,子孙繁衍,成为九芎林最大的家族。现在,蔡家子孙传衍到十一世,有二千多人,占九芎林的三分之二以上。其后世分六房,公厅悬挂蔡麟及夫人姚氏画像,祭祀香火旺盛。

郑萃排原籍漳浦县。他率四个朋友从安平北上,一路选择适合开垦的荒地,最后才为自己选择了云嘉平原东陲的林内地区。由于他的苦心经营,林内这块土地贫瘠、水利不便的山隅荒野,开发成了漳州人聚居的锦绣田庄。在垦地致富的同时,他以垦首身份,率众帮助朝廷讨伐盗贼和民变。他本人和子、孙三代做官。现在郑家子孙聚居林内的有一千五百多人,是林内第一大家族。郑萃排传二子,两房子孙各自有宗祠,祭祀郑萃排及各自房派祖先。

    相传,郑萃排会看风水。当年他让每个朋友自己选择的垦地,从风水上说,有的“人丁兴旺”,有的“速发速败”,有的“富贵迟缓”。信或不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五个人开台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五个家族在台湾的发展轨迹。林、蔡、郑三家从第一代艰苦创业,历二三百年成旺族,代表了部分家族走过的发展道路。翁、杨两家本来也是有望成大家族的,其一、二代都为台湾的开发做过很大贡献,但因个人的局限性,加上台湾开发之初地方不靖,凡事“比拳头”,论势不论理,终于自酿苦果,由盛而衰。所以,家族荣辱兴衰的历史,也是台湾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

    漳州各家族有意识地到台湾创业肇基,从乾隆年间起尤为明显。这是因为:一、漳州原乡人多地少,迫切需要谋求向外发展。二、台湾属开发中区域,尚有可供发展的空间和条件。三、先期迁台的族人带回信息,并基于强烈的宗族观念,提携族中“亲同”结伴迁台。因此,乾隆后期到嘉庆年间,形成了移民的最高潮。漳州的很多家族迁台,不仅人多势众,而且入台地点比较集中。比如南靖梅林魏氏三房,就很典型。

    该房尊魏进兴为梅林开基祖。魏进兴在梅林传均信、均辉、均铭三个房派。其中均铭派传至十一世,开始有裔孙迁台。谱载共三百零九人,主要迁今彰化县员林、台中县丰原、潭子、大甲及台中市、南投县等地。台湾新编《魏家大宗谱》收录的均铭派下开台祖有:十一世文兆,十二世祉千,十三世习赋、秀明、俊生、文作,十四世振光、恭朴、元商、元相、联飞,十五世阿挂、康、苍林,十六世庆荣、四洪等。各开台祖传衍的后代,大致每二十五年传一代,每代实传平均二子二房,至今传十代左右。以十六世渡台祖魏四洪为例,其子孙蕃衍情形如图三。

    魏四洪派下子孙目前传至九世。整个家族主要聚居于台中县丰原市,一部分分衍台北市、台中市、彰化县、南投县等地。儿孙辈或务农,或执教,或从商,或行医,安居乐业,各有成就,家风雅范,门庭腾芳。

    家族带着原乡的文化印记向台湾延伸,把清代漳州几乎所有的姓氏都带到了台湾。漳州人口最为鼎盛的陈、林、黄、李、张、王、刘、杨、吴等大姓,在台湾同样是口旺丁繁的名门著姓。据台湾省文献会统计,台湾人口中,陈姓占百分之十一,林姓占百分之八,黄姓占百分之六,张姓占百分之五,李姓占百分之四。“陈林半天下”,这句在漳州老幼皆晓的俗谚,在台湾同样耳熟能详。赖、简、连、游、蓝等在漳州不算知名的姓氏,由于迁台者甚多,成为台湾颇负声望的巨族。张简、张廖、王游等因入赘风俗而诞生于漳州的姓氏,也由漳迁台而占有一席之地。许多姓氏,还由于祖籍地、唐山祖、开台祖不同,分衍出众多支派。例如黄姓,分“奥香派”、“浦西派”、“湖西派”、“文水公派”、“元喜公派”等几十个支派。“浦西派”以紫云黄氏传世元祖黄峭的七世孙、肇基漳浦的黄天从为始祖;“浦西派”又衍生“湖西派”,系漳浦湖西乡分衍台湾的一派;“湖西派”黄氏分支漳浦长桥乡后再迁台,又有“长桥派”。再如,全台萧姓分属八大支派,祖籍南靖的“书山派”、“斗山派”、“涌山派”是其中最为兴盛的三个支派,人口十多万,共奉宋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状元萧时中为始祖(萧状元墓在漳州市区新华东路,为市文物保护单位)。“书山派”的始祖是萧状元的五世孙萧奋,开基书洋;“斗山派”的始祖是萧状元的五世孙萧细满,开基书洋;“涌山派”的始祖是萧状元的六世孙萧猛容,开基金山。三个支派唐山祖、开台祖的来自,都条分缕析,脉络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