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lock.csharp.dll:2011年8月读书书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56:49

《他们的岁月》  彭小莲著

作者是原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彭柏山的女儿。这本书既是一个传记,又是一部报告文学;既记述的是一个家庭的悲惨遭遇,又诉说的是一代知识分子的辛酸史。

彭柏山——30年代参加革命的老一代革命家、作家,鲁迅的学生。1931年参加左联,曾任上海“左联”大众教育委员会书记,并开始写小说。抗日战争时,任新四军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四纵队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四军副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长。

彭柏山既是一个老资格的革命家,又是一个痴迷的文学创作家,他这种双重的身份造就了他的人生悲剧。他的处女作《崖边》一出手就得到了胡风、鲁迅、茅盾、巴金等人的高度评价,随后又有诸多作品问世。而正是由于他痴迷文学认识了胡风,又由胡风介绍给鲁迅,成为了鲁迅的学生。而也正是由此,他成为了钦点的“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成员(官阶最高的成员)。被捕后,因实在找不出“罪证”(因为彭到新四军后由于信息割断,几乎与胡风断绝了来往),只得说彭属“胡风一般分子”,送农村改造,在青海等地流放后,最后发到河南农学院图书馆当数据员,“文革”中被打得体无完肤、头发被几乎揪光后自杀身亡。1980年恢复党籍和名誉。

《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李辉著

作者称自己这本书是“一个‘记者’的书,而不是‘作者’的书”。他说:“与其说自己是个作者,不如说是个‘记者——名副其实的记者。所尽到的责任和完成的任务,无非是记,记当事人的谈话,记从报章上抄下来的文字,记侥幸从不同角度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什么呢;没有精心设置的结构,完全是按时间发展顺序平铺直叙;没有深刻而酣畅的议论,仅仅在实施的叙述中间或流露急剧不痛不痒感叹;没有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心理剖析,一切都让位于也许是枯燥的、直截了当的叙述。”依我看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让它真正记录下一段艰难的历史,记下一群人,乃至所有中国知识分子在历史进程中的命运。”而且,当一个如实记事的“记者”也不易,在历史和现实中有多少人连如实“记”都做不到哇。

《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  杨继绳著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梁晓声著

这两本书书名有些相像,内容都是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状况的。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学者写的,科学理论性强一些,注重引用了大量的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是一本典型的政治理论书籍。后者的写作者是个作家,所写的可读性就强一些,书中虽数据、理论差一点,但实例较多,可当故事书读。我是先看了杨教授的书,见杨教授说梁的书写得比他有意思,这才找来梁作家的书读了一遍。

我们这代人都读过老人家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这篇文章(估计大都都背过)。这篇文章被列为五卷的开篇第一文。文章是以阶级斗争的理论为基础来论述的,上来就写到:“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我们的父辈以及我们这代人正是在这理论的指导下,向“敌人”展开猛烈的进攻的,以至于父辈斗争了毕生,而我们则在斗争中度过了最美好的年龄段。

杨、梁二位所写的书不是以阶级斗争为理论基础来分析社会的。所以他们的书不是说“社会各阶级”分析,而是叫“社会各阶层”分析,从书名就看出与“老人家”之不同。按专家们的说法,阶级与“阶层”的区别在于有没有阶级意识(老祖宗马老先生曾有过“自在阶级”和“自为阶级”的分法)。“阶级”也好,“阶层”也好,反正是说人在社会里是有区别的,是分着不同群体的。有区别、属于不同的群体,就活得有差别。闲得没事,读读杨、梁二位所写的这种差别,看看他们的分析,听听他们说说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

《三家村札记》  吴南星著

说起《三家村札记》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作者吴南星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人的笔名。这三个人就是邓拓、吴晗、廖沫沙,“文革”一开始批的就是这三个人。我看的这本书是由三联出版社在1966年5月出版的,是专为批判而出版的。在出版说明中说:“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家村”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丑恶面目已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广大工农兵群众和革命干部对“三家村”反党集团进行了义正辞严的批判。……”为批判一本书而出版这部书也是“文革”的一大特色。

这本书是一本杂文集,总的感觉不如邓拓的《燕山夜话》有意思。整部书的文章政治性太强,说教成分太浓,可读性较差。但就是这样,还没能逃脱批判的命运,还被说成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大毒草,这就是那个年代。

《活法》  稻盛和夫(日)著

这是一本写如何励志的书。说实在的,近年来我不大愿意看写励志的书,因为这类书现有一个通病,即:过分强调“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种说法误导了不少“80后”们,也正在误导着“90后”。我对此说法颇不以为然,我的看法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一个人能否成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老人家曾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话虽如此,但有时候外因起的作用是很大的,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鸡蛋也孵不出小鸡。

本书的作者稻盛和夫是成功的。他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52岁创办第二电电,这两家公司全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而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位一生缔造 2 个世界五百强的人。因此,他不可不谓是成功人士。他这本好就好在,在书中既强调了成功需要努力,但他同时也说到了努力不一定准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