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性能怎么测:宏观和微观下康熙民窑青花瓷器及其仿品的辨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5:08:17
宏观和微观下康熙民窑青花瓷器及其仿品的辨识 标签:

宏观和微观下的康熙青花瓷极其仿品的辨识

陆沉   2010年12月

微观对比试验所用设备:
1、40倍带光源放大镜(古玩市场均有卖,加电池带皮套的那种)
2、柯达DX6940照相机(带微距聚焦的那种)


本文参考样本:

1、康熙中晚期青花盘残片


2、康熙青花松鼠葡萄纹盘

3、康熙早期青花碗残片


4、康熙晚期葫芦瓶

5、康熙青花花觚


6、康熙青花大罐

7、清晚仿康熙青花兽耳瓶


8、光绪仿康熙青花敞口瓶

9、现代放康熙青花盘


10、现代仿康熙青花罐

11、现代仿康熙青花罐

12、康熙青花侍女葫芦瓶

 

前言:

    康熙青花瓷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更是玩家眼中的收藏珍品,同时也是历代仿家的主打产品。不少藏友对现今鱼龙混杂的瓷器收藏市场望而却步,对市场价值较高的康熙青花瓷更是如履薄冰。本篇,笔者运用自己在瓷器收藏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针对康熙青花瓷器的真伪,在宏观和微观角度用对比青料质感、釉质气泡等较直观的方法来鉴别康熙瓷器及历代仿品。以其抛砖引玉,或可使一些在海量古瓷辨识理论及纹饰时代风格辨认方面感觉枯涩而踌躇不前的藏友们多劈一条路径。同时也期待藏友前辈们给予多多的指正和交流。


正文:

  第一章  康熙民窑青花瓷 

首先,我们都知道青花瓷都是由瓷胎、釉料、青花料这三大原料组成。其次,应该要了解什么叫“正烧”,正烧就是烧成后的瓷器的胎骨达到标准的瓷化烧结程度,同时青花的发色也达到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迷人湛蓝,及釉面达到宝光熠熠坚不可摧的华丽视感。也就是说,在非常合适的窑温下让组成瓷器的三大原料的化学及物理变化同时达到极致,即为“正烧”。古代窑业工匠们为了使瓷器达到真正的正烧效果,而不断地在改进着三大原料的配方和窑烧技术。至康熙中期,发达的正烧技术,再加上受清初四王等大家画风的影响,民窑中出现了很多登峰造极的正烧级青花瓷器精品,而形成了官民竟市的局面。当然,产生这样优秀成绩的前提,主要得益于当时高岭山优质高岭土的大量开采,和优质“浙料”及“珠明料”等青花锢料的大量使用,更重要的是釉料和以上两种原料的精炼技术和配方的精益求精。所以说,康熙青花瓷器中的精品,永远是历代瓷艺者无法企及的楷模。后世的仿品也大都只能做到直观视觉下的相似而已,我们要是细究一些细节方面的特征,真假康熙瓷器还是有迹可循的。

     这里,我先大致说说康熙时期比较标准的正烧级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和直观下的视感特征。康熙朝历61年,时代跨度较长,目前学术界一般将其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系元年至二十年,中期是二十一至四十五年,晚期为四十六年至六十一年。正烧级的青花精品大都出现在中期和晚期,得益于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体系,当时大窑场瓷器制作的过程十分繁复(工序多达72道),同时制作工艺也十分精良。制作这类青花瓷的胎土都是采用经过精细淘研后含着色元素(铁、钾、钠)很低的瓷石矿料,再加以高品质高岭土的优良配方配比而成。青花锢料多用上好的浙料和珠明料,而且这时的锢料提纯工艺大都已采用了更先进的煅烧法。釉料也大量采用质地很精细的亮青釉以及较次之的青白釉(或叫坚白釉)等。以上三大原料要素的精密结合,再加上窑师给以的精确窑位和窑温的烧造。使得当时实力派窑厂每每开窑,都能有不少流芳百世的优质正烧青花瓷面世。这类瓷器,无论一碟一罐,整体外表都能给人以豪华、霸气的视觉冲击。上手看露胎处,质感坚密细白如糯米制品,在胎足小磕处常见绸缎般的光泽,而且几无火石红现象。修胎爽利,瓶罐等立件露胎处的面与面之间常有明显的折角。青花发色大都呈现出略具毛绒感的湛蓝迷人的“翠毛蓝”色,更高一级的还有具蓝宝石般深邃质感的“宝石蓝”色。釉光,尤其是亮清釉质的瓷器,往往呈现出宝光熠熠的华贵气质,给人以亮、坚、紧的视感,整体气质可以用一个“硬”字来形容。

     本文开头,之所以首要突出当时的正烧精品。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越是精品的东西就越具有时代特征,同时收藏价值也越高,也是后世仿者孜孜以求的范模。玩家只要对这些精品有了一定的认识,就能在收藏过程中对真品的优劣和后世仿品的辨伪会有更深层次的辨别能力。

     有了初步的精品意识,接下来我们可以就物论物了,图片样本五和样本十二以及他们的微观细图,这两件康熙中期正烧级的青花瓷器,它们直观下的共同特征可以基本归纳为“紧皮亮秞翠毛蓝糯米胎等”上节已讲过,此处不再赘述。微观视感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1、釉下气泡大都非常细小而密集,釉质有乳浊感似掺水的牛奶。2、青花质感深沉厚重如云雾状、无颗粒现象。(请看插图)


     
     图片样本六,康熙中期宝石蓝发色的青花罐,这类器物的质量极高往往官民难分。直观下特征和上面两件的区别主要在青花质感如蓝宝石般清丽秀气且几无毛绒感,更特别的是青料颜色最深处都有秞面下陷现象,用手触摸也能有明显的感觉。微观方面的特征:1、釉质、气泡和以上两件没有明显区别。2、釉下青花的质感更深沉更凝重,同样无颗粒现象。(请看插图)
  以上三件是我们首要认识的康中正烧级精品青花瓷,我们一定要花时间和精力来反复对比、反复寻味,才能加深对其特征方面的认知。另外,我们还应该认识一下康熙时期相对差一些的青花瓷器,这类东西大量出现在康熙早期和晚期。据史,康熙早期青花瓷之所以质量平平,是因为很多工艺较之中晚期落后很多,再加上政治和社会因素···然康熙晚期青花瓷质量为什么相对下降了呢?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因为社会政治稳定,海内外市场需求量猛增,当期产量迅速扩大的同时整体质量也随之滑坡···那么,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康瓷早期青花瓷。图片样本三,较具代表性的康熙早期民窑青花大碗残片,直观下青花发色较深邃蓝中带灰,秞色明显发青有浑浊感,修足较马虎露胎处常见火石红现象,碗外底常见跳刀痕及凸乳状下垂,其实这都是因为工艺水平不够发达所致。微观方面特征,1、气泡相对大而密集,釉质视感较为清澈,乳浊感较不强烈,似水中明显少掺了牛奶。2、青花料色泽较蓝,灰感相对不明显,色深处常见黑褐或黄褐色斑纹,少见青料颗粒现象。3、镜下看青料时有明显被釉料遮挡感。(请看插图)

这里有一点比较特别的请注意,在宏观下早期的青花瓷和中期的精品相比,明显粗糙很多。但在微观下似乎差距并不大。除了釉下气泡相对较大、青料常有色斑现象外,青料的颗粒度和中期的精品相当接近、釉料反而更具清亮度乳浊感也不那么强烈。

     再谈谈康熙晚期常见的青花瓷器,先看图片样本一,这是一件双鱼款的盘子残件。直观下,胎质同中期的没有大的区别,但完整处足端修胎已明显浑圆。釉面质感青有余而亮不足且比中期的釉较薄。青花发色比中期的淡,蓝中带灰且晕散。画面也不比马虎。再看他的微观方面,釉质视感如中期,但气泡大小较不均匀。青料也很细腻色偏淡微带灰,笔触有较明显的起框现象,显得轮廓分明。(请看插图)

再看图片样本二,中晚期常见的青花碟子。直观下,胎质修足都类似上面一件,但釉质更清亮且明显粉白感,青花发色也偏淡且灰感更明显。再看镜下微观方面,釉质视感相对上一件清亮得多,气泡大小较不均匀且有个别不成比例的大气泡零星分布。青料灰蓝色淡,明显有颗粒状且大都散落在笔触的边缘,但笔触轮廓框感不太明显。(请看图片)

图片样本四,康熙中晚期青花葫芦瓶。直观下,胎质和修足和中期精品的没有明显区别,釉面光泽度也很高,釉色显得浆白,不少行内同仁称之为亮白釉。青花呈色较蓝但不够清丽且还是有灰感,但也有中期翠毛蓝的“毛绒感”。微观方面特征,釉质视感如中期精品,气泡小而密集。青料的镜下视感类似中期精品,但色偏灰一点,同样无颗粒现象。但色料易堆积,且堆积处常呈黑褐色。(请看图十一)

 

   以上,我们通过图文,对比分析了康熙三个阶段较常见的民窑青花瓷器,也初

步说明了精、粗和早、晚的关系。这里有必要先做一个小结。

一、直观下:
1、瓷胎方面,康熙朝早期民窑青花瓷的胎质相对较粗,胎釉结合处常有火石红现象

,胎体呈色大都微黄。中期精品青花瓷的胎质极细腻洁白几无颗粒感犹如高质量的

糯米粉,基本不见火石红。厚胎的大件瓷器的胎质比小件略粗,也无火石红现象。

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这类大件传世器的底足洗净后常见铝氧的氧化层呈白粉状

薄薄的附在胎面上,犹如人为后加一般。晚期的胎质和中期没有明显的区别。
2、制胚修胎方面,早期制胚都以手工旋胚成型,立器常见横截式接胚痕。修足大都

较草率少见工整爽利者,可以用“熟练而随意”来形容。中期的尤其是精品青花瓷

的修胎往往显得很规整,棱角分明。胎釉分界线极明显,常见二层台效果。可用“

老辣硬朗”来形容。此时出现一部分旋胚和模压相结合的制胚器物,圆器多见琢器

少见。晚期,承袭中期的工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较随意的修胎,但修磨最工整最浑

圆的“泥鳅背”式底足此时也大量出现。所以说晚期的修胎工艺方面退步的同时也

有进步,似乎不够程式化。这个时候还出现了一些合模成型的立件,都呈竖截面式

接胎痕。整体康熙时期瓷器的底足,不管是什么样的修胎刀法都极少出现粘砂现象

,这主要归功于晚明时期匣具“渣捋”的发明和普及。
3、青花发色,早期的发色大都发灰蓝黑,鲜有湛蓝色。中期工艺精益求精,生产了

很多发色湛蓝的青花精品。这类青花瓷器具有相当强的视觉冲击力,放在瓷器堆里

往往一眼就能辨别。晚期的青花发色有一部分似中期精品。但更多的是蓝色偏淡而

带灰感的以及一些有明显晕散者。
4、釉子方面,早期釉色绝大部分泛青且有浑浊感,鲜有清亮者。传世器釉面光泽常

如晚明,往往泛水光和酥光。中期,青料呈色宝石蓝和翠毛蓝的细路精品瓷器都用

“亮清釉”,这种釉色也有等次分级,最好的自然光下白中微泛青、光泽强烈、透

视度较高。次一等的呈色偏青一点,但光泽和透感也极好。这种釉质都能给人以“

珠光宝气”的感觉。此时还有不少瓷器使用呈色浆白和粉白的釉子,光泽也较好,

但质地明显次于“亮清釉”,且此种釉下之青料发色很少湛蓝者。晚期高质量的亮

青釉已较少见,常见较佳者相当于早期次一等的亮清釉,且色往往更偏青,光泽相

对要差一些,透视感也不错,施釉往往相对较薄。这种釉下的青花发色往往也较正

。这时更多见的是粉白、浆白、米白感的釉子,这类釉子往往白度有余而清澈不够

,釉下发色正者鲜见。此时,还出现了一种白度极高的乳白釉,几乎无透视感,多

用于高质量的釉上彩瓷。这些釉子的光泽也都很好,但往往比中期最好的亮清釉较

次。

二、微观下:

1、 气泡,康熙早期的民窑青花瓷器气泡相对较大且分布密集。中期和晚期的精细

瓷品大都气泡小而密集,且大小比较均匀。晚期的中档及中档以下瓷品常见有较大

气泡零星夹杂于细泡之中。
2、 釉质,早期的釉质镜下的感觉较清澈,有轻微乳浊感。中期和晚期精品往往的

乳浊感更明显,晚期还常见镜下质感相对清亮,呈色粉白感的釉质。
3、 青料,早期和中期的都比较精细往往无颗粒感,早期的青料浓重处往往有色斑

。晚期较多见颗粒,且常堆积在笔触的边缘形成起框感。
4、 虽然用微观方法来辨别瓷器的早晚精粗,不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但作为玩家

,在了解宏观经验的前提下再多一个角度视物,应是有益无害的。

第二章  晚清仿康熙的青花瓷(待续)

第三章  现代仿康熙的青花瓷(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