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监控平台:“九一三”事件考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17:00

林彪出逃事件真相:“九一三”事件考证

作者:张聿温        分类:政治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定价:38元    状态:选载
新浪独家连载,不得转载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神秘莫测、功过鲜明的人物,当属林彪;最惊心动魄、错综复杂的事件,当属“九一三”事件。“九一三”事件之前,毛泽东在党内遇到挑战,他需要林彪的鼎力支持;林彪在党内受到抵制,他更需要毛泽东做他的强大后盾。林彪关于“政变”的讲话令毛泽东感到某种程度的担心和忧虑,随着运动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毛泽东和林彪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和尖锐对立,五一节天安门上的5分钟对峙,预示着毛林分道扬镳的日子已经为时不远……本书将带你走入历史,深入探讨围绕“九一三”事件的种种猜测、传闻和争论,并考据史实,纠正误传,还原林彪出逃事件的真实历史,解开林彪坠机疑团,拨去林彪出逃迷雾,澄清当事人争议。

更多简介... 关 键 字: 出逃 九一三 历史 林彪 毛泽东 真相 政变   

网友点评

325
247
183
复制链接给好友
手机阅读   

目 录

[进入目录页]  [注册VIP会员]  [我要充值]  [VIP帮助]

“九一三”事件考证 文前部分

当林彪的座机起飞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不知道他的真实意图和最终去向。周恩来只知道情况有异,问题严重,于是下令打开雷达,严密监视。飞机自北戴河起飞后,开始是向着北京方向飞的,但当14分钟后飞机缓缓转弯,然后向西再向北,情况愈发显得不妙之后,周恩来果断地向空军司令部调度室发出命令:“请你们向256号飞机呼叫,希望他们飞回来。就说不论在哪个机场降落,我周恩来都到机场去接。

  • 前言

“九一三”事件考证 第一章 坠机之谜

当林彪的座机起飞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不知道他的真实意图和最终去向。周恩来只知道情况有异,问题严重,于是下令打开雷达,严密监视。飞机自北戴河起飞后,开始是向着北京方向飞的,但当14分钟后飞机缓缓转弯,然后向西再向北,情况愈发显得不妙之后,周恩来果断地向空军司令部调度室发出命令:“请你们向256号飞机呼叫,希望他们飞回来。

  • 有关林彪坠机的种种说法(1)
  • 有关林彪坠机的种种说法(2)
  • 有关林彪坠机的种种说法(3)
  • 有关林彪坠机的种种说法(4)
  • 有关林彪坠机的种种说法(5)
  • 有关林彪出逃的种种说法(1)
  • 有关林彪出逃的种种说法(2)
  • 探析“九一三”事件的必要性

“九一三”事件考证 第二章 机毁人亡

林彪一家三口能登上256号三叉戟飞机出逃,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他们的幸运和成功,因为他们是在驻北戴河8341部队的严密监视下,在周恩来对停候在山海关机场的256号三叉戟飞机下达了封锁令,并且前有拦截、后有追击的情况下,得以脱身的。

  • 前言
  • 林彪座机在温都尔汗坠毁(1)
  • 林彪座机在温都尔汗坠毁(2)
  • 林彪座机在温都尔汗坠毁(3)
  • 林彪座机在温都尔汗坠毁(4)
  • 林彪座机在温都尔汗坠毁(5)
  • 林彪座机越出国境中央做了全面准备(1)
  • 林彪座机越出国境中央做了全面准备(2)
  • 林彪座机越出国境中央做了全面准备(3)
  • 林彪座机越出国境中央做了全面准备(4)
  • 林彪出逃激起的外交波澜(1)
  • 林彪出逃激起的外交波澜(2)
  • 林彪出逃激起的外交波澜(3)
  • 林彪坠机的原因探析(1)
  • 林彪坠机的原因探析(2)
  • 林彪坠机的原因探析(3)
  • 林彪坠机的原因探析(4)
  • 林彪坠机的原因探析(5)
  • 林彪坠机的原因探析(6)
  • 对于林彪出逃事件的主要评论

“九一三”事件考证 第三章 迷雾·疑团·争论

这一方面是由于有些疑团和迷雾,当初就客观存在,30多年来从未廓清,也无法廓清,因为主要的当事人都已消失,死无对证;另一方面是由于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党实事求是的作风得到了恢复,有些过去讲得不妥的地方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有些过去没有披露的材料现在披露了出来。

  • 前言
  • 关于林彪手令
  • 关于《“571”工程纪要》
  • 关于林彪最后的心态
  • 关于林彪是否知道“两谋”
  • 关于林彪出逃前是否“吃过安眠药”
  • 关于林彪出逃前是否流泪和说过
  • 关于李文普是被打伤还是开枪自伤
  • 关于林彪座机是否返回过山海关机场
  • 关于林彪座机机组成员未上齐
  • 关于林彪座机空中航线的偏移
  • 关于是否不让林彪座机降落
  • 关于林立衡的报告及对林彪的态度
  • 关于256号三叉戟上的黑匣子(1)
  • 关于256号三叉戟上的黑匣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