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歌曲改编的古筝曲:让文化穿行过生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5:02:56

让文化穿行过生命

于丹

主持人:谢谢章老师,的确我们应当向传统深深致意。于丹教授就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传统表达敬意。在《百家讲坛》上,她用文化体验解读经典,让那些遥不可及的先贤的光芒,穿越千年时空,照耀当下,也让很多人的生命历程,因为多了传统文化的陪伴,而变得厚重和温暖。接下来让我们欢迎于丹教授为我们演讲。(全场鼓掌)

  谢谢在座的各位朋友!其实我现在的情绪还沉浸在章含之老师讲的内容中,我觉得我演讲的题目其实是她讲的内容,她给我们讲的,就是文化怎样穿行过一个人、一个家族、一段历史和一个民族的命运。她演讲的内容最好地诠释了我这个题目,导致我现在的心情,就像是含之老师的演讲题目,让我们深深地向传统致意。

  文化永远不是一块化石,它是活着的,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种基因

  什么是文化?文化其实就是一种朴素的情怀。刚才在听含之老师讲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个人走过年轮,生命可以变得如此坦荡,有这样一份赤诚的情怀,可以面对社会大众,以一种勇敢的责任担当,说出这样一些热情的话来,这是我们年轻人不可企及的。因为我们的生命境界没有那么辽阔,我们还没有那么勇敢,无私才能无畏啊,所谓“心底无私,天地乃宽”。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讲不出来她讲的东西,是因为我的阅历和我的心胸,在岁月的这一端还无法向文化去致敬。

  在《周易》中,文化大概有一个最浅显的解读,叫做“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人文,就是人间世相、世间百态。观察了世间的百态之后,用文言也好,用白话也罢;用传承的方式也好,用当下的解读也罢,最终完成的是一个使命,那就是整个流化天下,聚集起一种文化生态。文化永远不是一块化石———肃穆、崇高,让我们毕恭毕敬,向它去作一种深深的学理的致意。这仅仅是文化的一种价值。更多的文化关乎生态,更多的文化是给我们一种生命的力量,让我们在此生有限的长度中,让生命的宽度更加宽广。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含之老师这样,可以有幸被历史抉择。我刚才就跟含之老师说,我小的时候看报纸,老是看见她的名字。因为整个中国走过的那一段,在中国的外交上、文化上、历史上,这是镌刻在那里的一段故事,是不可磨灭的。也许我们大多数人是庸庸的,在寻常的生活中穿梭而过,但是当我们没有被历史选择在一个位置上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认为历史没有从我们的生命中走过吗?我坚信文化是活着的,文化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种基因。就说我们当下,很多人说人生苦短,几十年而已,但是我们没有见证历史吗?每一个普通人,就想想最近几十年,我们见证了多少价值判断上面的剧变甚至是断层。

  上世纪70年代,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说,中国比美国要民主多了,他们选总统的时候,有51%的人投票通过,这个人就当了总统,那还有49%的人都反对他呢。你看我们中国选人大代表,从来都是百分之百通过的,一张反对票都没有,(全场大笑)所以我们真的比他们民主啊!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怎么认知法治呢?经常有人指指点点说,那个人他打过官司啊,他投机倒把了吧?那时候,打官司是生命的污点,大家认为好人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找组织啊,可以调解啊,在家有居委会,在单位有工会,什么事儿不能调解,非得诉诸法律啊?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如果有的白领精神压力大了,可能有了一些心理上的困惑,去看心理医生,就会有人指指点点说,哎哟,你看他都累出神经病了。(全场笑)

其实今天,我们离上世纪70年代不过30年,离80年代不过20年,离90年代不过10年。站在这个世纪的门槛上,我们能说民主的概念小、法治的概念小、健康的概念小吗?今天我讲这些,大家哈哈一笑,但是我们想一想,就在现在公元2007年,我们所通行的某种价值标准、笃信不移的一些观念,再过10年、20年、30年,会不会也被我们的孩子笑话呢?

  就按两头30年算,一共60年,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命都可以穿越的,我们还能说我们没有机会用生命见证历史的文化变迁吗?向文化致敬,是一种生命的态度,就是用我们的心,随着时光的迁徙,在整个社会生态中完成我们对文化的解读,更完成我们对文化的构筑。

  文化的化境不是一种毕恭毕敬、敬而远之,而是文化的温度如此可亲,把我们含蕴其中

  中国的儒家经典离我们远吗?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叫“君子不器”。你一旦把自己固化成一个器皿,就意味着你否定了其他的各种可能。流光穿越我们生命的时候,文化走过历史,有太多的机遇、太多的思维方式,都在瞬息万变地成长,如果我们真正对生命负责,那就不要拒绝生命中所有的可能性。

  文化的化境是什么?在我看来,“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而化之,它是一个流化的过程。文化的化境不是一种毕恭毕敬、敬而远之,而是文化的温度如此可亲,把我们含蕴其中。

  我读大学的时候,启功先生还在北师大中文系任教。那时候我大概十六七岁,很小,见到大师也不知道提什么问题。那个时候真是浅哪,不懂得大师的学养,只看皮毛,认为启先生就是书法好嘛,所以小孩子们都拿书法去找他问事。我问启先生,您看,我在少年宫的时候就学写大字了,老师教我们要用“凤眼法”———拿笔杆的时候虎口状如凤眼,上面要能托一枚鸡蛋,稳稳当当,这样运笔。我问启先生,我这个“凤眼法”标准吗?(右手作运笔时的凤眼状,全场笑)启先生看了一眼,说,你这个叫“凤眼法”呀,我看叫“鸡爪法”。(全场笑)启先生说,你上头托一鸡蛋,你还写字吗?你就光想着托鸡蛋了。然后他说,你会骑自行车吧?你要是两手死死捏着车把,老想着有个车把,不是撞大树,就是撞老头。(全场大笑)然后我就懵了,说,那什么叫“法”呀?启先生说,你别听那野史笔记上说的,什么王献之写字,王羲之从后头“啪”地一抽笔杆子没抽动,他说这是教他儿子习字啊,还是习武啊?(全场大笑)又不打架,那么攥着干吗呀?(全场笑)其实在听这些话的时候,我的脑子是懵的,小时候学的规矩全被打破了。而到今天,我多么感谢能在那么小的时候遇到真正的大师,多年过去以后,才悟得四个字,什么叫“法无定法”,就是说,所有具体的小规矩,最后都是要被穿越的。

  真正走到最高境界的时候,技巧一点儿都不重要。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生命中有一方田园,他在这个田园里面,活得天真而无畏。他家很穷,自己弄了个琴,叫“素琴”,这名字叫得很好听,其实就是一段木头,没有弦,所以素着,才叫素琴。每有朋友来的时候,他就把这段素琴搬出来,自己抱着一段木头在那涕泗横流,所有的朋友都很安静地看着他。他自己在那儿弹得痛哭流涕,喝得很高兴,没酒了,就开始轰朋友,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已经喝醉了,你们都走吧,就把朋友轰走了。

  这样的故事我们今天看来,会觉得他很狷狂、不懂事,但李白是他的知音。李白后来写过一首诗,他说,“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他说陶渊明自从辞了彭泽县令不当官了,他的心就如同一个蒙昧孩童一样,重新接于混沌太古,回到了人本性的那种天真单纯,了无畏惧,所以天籁在心,整个的生命被世界的音乐充满的时候,他是可以去奏一架无弦琴的。                            
 
    他的音乐不是一种技法,要演奏给别人鼓掌喝彩,他的音乐是从心中流出来与天籁接鸣的声音。李白了解他,给他改诗。“我醉欲眠卿可去”是一句轰人的话,李白改一字,续一句,变得无比风雅。他说,“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多美啊!

  什么是文化?从李白对陶渊明的了解上,可以说,我们今天同样有能力去读懂他们的心。这也许是不凭言词,而是凭我们的阅历和我们的感悟,凭着我们内心的一种真诚与善意,凭着我们对自己生命的尊敬和对于他人的尊敬。

身边人,眼前事,现在做———我理解的“仁”,就是如此简单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更久远,在孔子的时候他提出什么呢?无非是最简单的东西。今天就只说《论语》中一个最核心的概念,就是两万多字的《论语》中,109次提到的一个字———仁。

  这2500多年,古今中外所有研究儒家思想的文章已经不知道有几亿言了,不知道把这个“仁”字说到了多么复杂的程度。而当初孔子怎么说?当学生问他什么是“仁”,他的解释就两个字———爱人,也就是说发自内心地本着一种善良和真诚去对别人好,这就是仁。学生问,如果要是有个大圣贤,他的能力可以广博地把他的恩惠都遍布于老百姓,让天下人都受到他的恩泽,这就是仁了吧?结果孔子特别不以为然,他说,你说的这个太难了,这个境界尧帝舜帝他们也做不到,人何必非得当圣贤呢?然后他说了个境界,人哪,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就是说,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想有所立,用想立己的心帮别人立起来;每个人都想发达,用想让自己发达的心帮别人发达,这就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离你最近的人有困难了,施与援手,帮一把。“可谓仁之方也”,这就是仁义最根本的方法。身边人,眼前事,现在做———我理解“仁”,就是这么回事,如此简单。

  刚才的介绍中说,敬大姐主持了这么多届《感动中国》。2007年的《感动中国》,我记得有一位河北衡水的阿姨叫林秀贞,我看她的事迹时非常感动。她与我们以往评出的“感动中国人物”相比,过于朴素。我记得往年评出的好多都是奋不顾身的英雄。

  她为什么能入选?就是从她嫁到这个村子里开始,就义务赡养村里所有的孤寡老人,有一个养一个,有一户养一户。她刚到这个村的时候,就发现有一家刘爷爷刘奶奶,无儿无女。她去那家说,我家也没有什么更多的东西,无非是我吃窝头,你也吃窝头,我喝稀饭,你也喝稀饭,但我保证不断顿,我天天来。她就这么日复一日地做。到了第8个年头,刘奶奶从炕席底下掏出一个烂纸包说,妮儿啊,这里面是安眠药,这是我和你刘爷爷给自己预备的,万一有一天不能动了,这就是我们的结局。8年了,你一点没变,天天来,我现在才觉得这个药用不上了,可以交出来了。在她嫁过来的30 年里,她自己的4个儿女陆续出生,这些孩子就认为村里的爷爷奶奶都是他们家里人,他们就和妈妈一样,给人家剪指甲、做饭。她就这样送走了一位一位老人。

  其实她没有太高的文化程度,也不见得读过《论语》,但是她做的是什么样的事情?给她的推选词里有这样一句话:“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什么是圣贤?什么是仁?《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给林秀贞阿姨的评价说:“善良在村庄流淌,她用30年的光阴,去温暖世道。”这就是一种大爱无声,这就是这个世界上的至仁至善。文化需要很久远的经典故事吗?我们用2007年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国妇女的故事,回过头去诠释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后来被孟子推演得更简单,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非就是推己及人。

  文化不是拿来写论文评职称的,文化是生命在苦难中一种救赎的力量

  很多学生会问我,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您能说一些可操作性的原则,让我们在今天这个竞争的环境里面知道怎么做到仁吗?其实这个问题孔子早就已经回答了。学生问过孔子,说您给我拆解一下,所谓仁,它的可操作性的元素是什么?孔子讲,仁,你从五个方面做,没有做不到的,叫做恭、宽、信、敏、惠。一个一个讲起来,大家都觉得不难。

  恭则不侮。当你对别人有一种真诚尊重的时候,你的生命是不会招致太多羞辱的。中国的古语里有一个词叫“自取其辱”,为什么总会有一些不好的东西加到你的生命上呢,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想,是不是你对人还不够恭敬。当你有攻击性的时候,别人把愤怒给你反弹回来,你的生命也会受到一种伤害。你对这个世界保持着一种真诚的恭敬,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去做。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书教大家,比如说社交技巧、人与人的交往准则,像说握手用多大力度,敬酒采取什么角度,这些东西不是不好,但我认为它太表象了。真正的恭敬是一种态度,当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时候,你怎么能不真正地去做一件事呢?

  这种恭敬会带来孔子说的第二点,就是“宽则得众”。一个真正对他人宽待的人,他可以拥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最多的朋友、最广的仁爱。什么是宽呢?学生问老师,“有一言可终身行之乎”?你给我一个字,让我一辈子受益。老师就说了一个字,“恕”。一个人能够原谅,这是一种生命的境界,这是一种自信的情怀,这是一种博雅,这是一种教养。一个人当你可以去原谅的时候,多么有力量,自信的人可以原谅,恭敬他人的人可以原谅,所以这样一种内心有忠恕的人,他可以得到最广泛的大众。

  第三就是“信”。孔子说,“信则人任焉”。人人都想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谁来使用你,就看你有没有信誉。我有一个感觉,往往毕业十几二十年后,发现在社会上事业做得最好的人,往往不是当年的专业尖子,而是为人特别质朴善良﹑笃诚守信的人。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社会宁可用一个专业平平、朴实敬业的好人善人,也不愿意去用一个八面玲珑、但毫无信誉的专业尖子。用自己的生命去执守信誉,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光傻干、实干还不够,敬业之外还要有大智慧,这就叫“敏则有功”。就是说你还要敏锐,有这种敏锐,你就可以去建立奇功伟业了。

  第五点叫“惠”,一旦当了团队的领导,要想着这种恩惠让大家都能够分享,从精神利益到物质利益上,这叫“惠则足以使人”。有恩惠心的人,才可能让别人“士为知己者死”。

  所以孔子说,仁难以做到吗?你记住“恭、宽、信、敏、惠”,五点都做到了,这个仁,也就做得差不多了。我们觉得不好操作吗?其实这些言词中没有太多隔膜,如果都记住的话,让它化入我们的行为,这大概就是文化穿行过了我们的生命。

  真正的文化大概不是字斟句酌,不是去背诵几句经典,而是我们生命的一种感受,特别是我们陷于苦难困顿时候的一种救赎。刚才我说的儒家,它给了我们一种社会的通行准则,它让我们在社会人格上完成自我实现,让我们知道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怀对于天下担当来讲,“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每一个渺小、脆弱的生命个体,我们面对的是自我的生命,当独对个人角色的时候,当你所有外在的光环都抛掉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坚强吗?我们有什么样的支撑和救赎呢?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化?文化不是拿来写论文评职称的,文化是生命在苦难中一种救赎的力量。文化可以在困顿的时候雪中送炭,也可以在安稳的时候锦上添花。

  这个世界上永远只有麻雀笑话大鹏,没有大鹏笑话麻雀

  其实坦率地说,我自己个人更喜欢道家。我曾在北京郊区一个叫柳村的地方下放锻炼过两年,那时我的枕边一直摆着一本书,就是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我从书里面,看到了一种境界,那是一种困顿、贫穷、苦难都不能剥夺的生命的自由和骄傲。

  庄子的境界是什么?他让我知道生命无待的境界,可以不依附外在的一切,有一种内心的气定神闲。《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种大鸟,它在北海里的时候叫鲲,化为鸟叫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这样一个大鸟,凭借海运之势,“抟扶摇直上九万里长空,背指青天,莫之夭阏,然后图南”,往南冥飞去,它穿越世间苍山林海,它穿越那么多人间世相,就为了去完成一个大的使命。在这个过程中,地上有很多小鸟都笑话它,唧唧喳喳地说,你看咱也会飞呀,我们叫“决起而飞”,撞到榆树、枋树,就“控于地”,掉地上了,“时则不至”,有时候还飞不到,但是咱也叫“翱翔于蓬蒿之间”啊,(全场笑)在蒿子秆里飞也叫翱翔啊!(全场笑)“此亦飞之至也”,这不就是飞翔的极致了吗?“彼且奚适也”,你看那么大一个傻东西,它干吗去呀?(全场笑)

  其实大家想一想,当你们受到很多议论干扰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个境界,这个世界上永远只有麻雀笑话大鹏,没有大鹏笑话麻雀。大鹏肯定沉默地飞过去了,因为它知道它生命翱翔的目的在哪里,它知道它在担当什么,所以没有这种计较的可能。没听说大鹏鸟扎到草窠子里跟麻雀打一架,打赢了再接着飞。(全场笑)所以孔子说“仁者不忧”,一个人,当你的情怀无比宽广的时候,忧伤忧思是很少能侵袭你的。其实道家也是一样的,在我看来,儒与道看似两个体系,但是我们只以一个名义就可以打通,那就是生命的名义。我们不需要以学理的名义,也不需要以研究的名义,我们不需要学富五车、皓首穷经,我们只需要以生命的名义去感受它就够了,因为这种感受可以让它在我们遭遇很多困顿的时候,真正拯救我们。

  我们有许多强大的信息搜索引擎,却没有一个“心灵搜索器”,文化恰恰拥有指引我们看见内心的力量

  其实今天的社会正在文化生态上进行着转型,我想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需要这样一种生命的力量。

  在大学里,有时候我会看到一些令我痛心疾首的事情,就是那些专业尖子,那些学习这么好的孩子,但是他们的人格和心理那么的脆弱和忧伤,不堪一击。文化怎么样才能够真正成为我们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是外在于我们的知识,而是生命剔透的智慧,是需要我们扛过苦难,以一种轻灵的悟性,最终拥有坚定的内心。

  从小我们都在说,要做一个有觉悟的人,何谓觉悟?觉悟是一个佛家用语,我们回到它最简单的概念:“觉”,是觉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见”;“悟”呢,竖心旁加个“吾”,所谓觉悟,最简单的含义就是“见我心”———真正看见了我的心。

  在今天这样一个发达的信息时代,我们上网用百度,用Google,用任何一个搜索引擎去查一个关键词,几百万上千万条信息都在眼前,但我们永远也没有一个“心灵搜索器”,让我们看见“我的心”。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说,人要走到七十岁的古稀之年,穿越了“向学、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都穿越了,最后的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能够听从内心指引的方向,又不超越外在社会的规矩法则。那样一种内外合一,那样一种看似谦逊﹑朴素、简淡但是又那么崇高的人格。其实这就是我们生命的方向,每个人都可以走得到。

  儒家也罢,道家也罢,一切起自于心。曾经学生谈过自己很多经世治国的大梦想之后,问老师,您的人格理想是什么?孔子说,他的理想无非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他说,我这个人终其一生,如果让我的老人想起我,觉得可以安顿。安顿无非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安身,一个是安心。所谓“安身”,就是老有所养,孩子孝顺;所谓“安心”,就是不辱祖先、精神传承。“朋友信之”,我们生命中会有这样一种朋友,他从来不在你荣耀的时候晃在你的眼前,他永远站在你的背后,你困顿的时候,你需要依赖的时候,他永远在那里。对这种人,我们只有一种态度,就是“信”。朋友想起这个人,能信任,这叫“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孩子们想起这个人来,觉得他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他是我生命的楷模,我因尊敬他而感到一种欢欣,感到明天我可以成为他,这叫“少者怀之”。孔子说,我有多大的理想呢?无非就是我这个人,让老人想起我心有所安,朋友想起我觉得可以相信,孩子想起我觉得明天可以这样,无非如此。

  真正的经典和圣贤,永远都朴素到让我们热泪盈眶,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生命,这就是我们眼前的文化。儒也罢,道也罢,中国文化也罢,西方文化也罢,当学问不仅仅作为一种学理的研究,在文化的象牙塔里传承的时候,当它作为一种生命的力量,从我们每个人光阴中走过的时候,它可以获得一种更恒久的价值。那是一种草根的价值,是一种中国人可以分享的文化权利,是我们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人,在价值判断出现迷惑的时候,可以依托的一种血液中的文化基因。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完成同一件事情,就是用我们的生命激活经典,让文化穿行过我们的生命,让历史永远活在当下,让我们能够在文化的穿行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欢乐和生命的骄傲。谢谢大家。(全场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