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文怎么读:温暖生命的若干细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3:45:48


牵手、拥抱、亲吻、做爱,往往是男女之间亲密关系层层递进的象征性指标,亦或是情不自禁的爱情表达,充满浪漫热烈的美感。但我常常微醉在一些与爱情(至少不是双向对流的爱情)无关的细节里。这些细节不动声色的潜入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并在那里安下了家,像一碗姜汤一样为时不时感冒着凉的生命祛寒。

请 吃 糖

1982年那个杨柳春风的三月,我和几位同乡伙伴经三峡中的夔门、姊归来到湖北省兴山县的一个小山村,受雇于几户农家做砖瓦。此时我还是学徒,做的砖瓦质量差、速度也慢,没少遭雇主的数落与白眼。逢雨天时无法干活,便看小说。不时从雇主邻居家飘来如“清泉石上流”般的歌声,那是从一位比我还小的清纯少女嘴里发出的。曾碰见过她几次,用“嘿”这一个字打过几次招呼,可她连一个字的回应也没有,脸却莫明其妙的红了。虽然没有对我说过一句话,但她却跑20多里山路去她哥哥当教师的中学为我借过几本小说,再让她爸爸送给我,这在此时此地已是高级享受了。那天近黄昏,我去她家还书,她和她奶奶拉着风箱熬了一天红薯糖,此时刚刚竣工,我像是去剪彩的。奶奶舀了一碗递给我让我尝尝,当时的我受惯了冷眼突然面对这般礼遇反而手足无措,连连推辞。她便接过去捧到了我胸前再三相劝说:“你就尝点吧”。我却没出息地连连后退,从灶屋退到堂屋再退到了她的卧室。无处可退了,她仍在劝,我仍在推辞。这时带我的师傅闯了进来,大声说:“来来来,没人吃给我吃”。她重重地将碗往粮柜上一放,跑了出去。我这才知道,那份热情友好原来是因人而异的。不久我便转移了人生目标,离开了那个小村庄,我感觉到漫长的山路后面,一直有她惆怅送别的目光。当时没有品尝一点,至今仍觉愚蠢与愧疚。

共 饮 一 瓶 水

1984年夏,我作为部队报道员被送到河南《洛阳日报》社学习。很快给老师们留下了谦虚好学与吃苦耐劳的良好印象。一天,报社团委组织出去游玩。一位直接辅导我的老师带着她四、五岁的侄子,为跟上集体的节奏,爬山过河我都背着这个小孩,师生之间很快变得如姐弟一般亲密。还剩最后一瓶汽水时,老师说:“这瓶汽水我们一起喝。”小家伙咕咚咕咚喝了一阵后,老师让我喝,我推辞。她说:“你这孩子,让你喝你就喝”。她尽管只比我大几岁,语气中却透着母性的亲昵与威严,比那位小姑娘“厉害”多了。我赶紧喝了一大口后递给她。她喝干了最后一滴,笑了。那笑太特别了,不是慈祥不是妩媚不是暧昧……说不出是什么味道,反正很亲和。后来我向一位已较亲密的异性朋友要她手里的水喝,她拒绝说:“我们好像还没亲热到可以同喝一瓶水的程度”。从此老师与我共喝一瓶汽水以及她的笑容更深更久地温暖在了心里。

磨 筷 子

1995年至1997年,我在南京一所大学进修。这所大学的新闻系有几百名写手,而那时我在这所学校能影响一批作者,于是常有编辑去约稿。一次,回请一位神交已久的杂志社女编辑吃饭时,我将一次性筷子掰开,交叉磨去粗糙的棱角,使之变得光滑,然后递给她。这不经意的小动作迅速拂去了初次见面的矜持。她的眼神、脸色写满了柔情与妩媚,说话的声调已近于呢喃。从此我们变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她说活了30余年追求过她的男人不少,他们能够殷勤的送玫瑰,却没有一位懂得为她磨筷子,她以此以偏概全夸我有绅士风度,能体贴人。我再三声称我是如何粗心粗鲁粗糙,她却怎么都不相信。

吮 手 指

那位编辑第二次来校约稿时,行程比较紧凑,第二天便要奔向另一座城市。我为她张罗来几十份稿件,但没来得及像第一次一样进行初选。在宾馆里送走一位位作者后,我俩一起阅稿,将大概能发的稿子挑选出来,其余第二天就还给作者,便于改投。她突然嚷嚷:“这个信封的边划破了我的手指”。我想赶在午夜12点之前看完稿子赶回宿舍睡觉,以避免瓜田李下的闲话,便没有抬头地讪笑她:“信封也能划破手指,撒娇吧”。“去你的吧,都流血了,一点也不关心人”。我抬头一看,真有芝麻大一颗血珠挂在指尖。我便拉过她的手指噙在嘴里使劲吸了几口。她有点嗔怒地推开我说:“你干什么呀?趁火打劫呀,都弄疼了我”。我解释说:“我小时候砍柴割草经常割破手指,或针、刺扎了手,妈妈教我在血欲流未流时,要吸出几滴来,那样就能防止感染”。她蜻蜓点水般在我脸上亲了一下,我感觉那仅仅只是表示感谢与亲密,不热烈但美好。后来她移居到国外,在异国它乡还几次念叨过那两个细节。

包 书 皮

大学校园里是比较容易出故事生情调的地方。在我所在的那个进修班里,我是“德高望重”的老大哥,那两年也是我前半辈子写作上的一个高潮,指点帮助别人甚多,因此人缘好,与其中几位师妹较为融洽亲近。

一次,一位兰心惠质的师妹殷切地向我推荐一本她刚看过的书。她曾读过许多古今中外的人文书籍,腹有诗书气自华之外,还有点清高与洁癖(包括精神上的),交友重质轻量。她的好书怕人弄脏,是不轻易借给人的。我很珍惜她给予我的特殊待遇,便从《读者》杂志中间挑了一张精美的铜版纸彩色艺术插页,细致地为她那本书包了封皮。还书时,她陶醉地抚摸着精美的封皮,邀请我晚自习在大操场交流读书心得。各自独特的视角、睿智的见解在月光下交锋交融,充盈着一种特殊的快感。而那之后她每有新书便必给我看,当然我也一定精心给她包书皮。包书皮明显增进了我们的友情,我在为她包书皮的过程中也感到了温馨。

目  光

在军事院校里,从宿舍到教室到饭堂,都要集合列队前往。多数时候,关系亲近的同学之间会借集合前等人的两三分钟时间或寒喧或调侃或嬉笑打闹以表达亲近。一次午休后集合前,一位师妹上衣的下两颗扣子未扣,容易产生不淑的感觉。我似是而非地递给她一瞥,将自己衣服相应位置的两颗扣子拽了拽。她立即反应过来,迅速用一只手挡住另一只手扣好了扣子,并回了我表示谢意的一瞥。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往往也容易体现在志趣性情相投的朋友之间的琐碎细节上。我与她之前常有心灵的交流,日常生活中彼此关注,人群中飘来似有若无的一瞥,就能判断那是给自己的,并能领会传达的信息,那是一种亲昵的默契。

另一天下晚自习后,一位师妹约我向宿舍前的大操场中心走去。月光皎洁,周围安静。她只是微微仰着头看着我,目光中既看不出抒情意味,也看不出叙事内容,又不说话,也没有体态语言。她是个很不简单的姑娘,外表像戴望舒诗中结着淡淡忧郁而又羞涩的丁香姑娘,内心世界却如三毛般洒脱飘逸。她有着许多非常经历,这些非常经历如果让很多人知道会受到伤害,而长期紧紧捂在心里对自己心灵也是一种折磨。于是她选定了我作为她唯一的倾诉对象,我在耐心倾听后给予了她适当安慰与建议,当然也做到了守口如瓶。只有对她目光洞悉入微的我捕捉到她表达了一种具有弹性的情意,但只是对视了几分钟,就回宿舍了。

唤一声你的名字

两位同学不知为了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了矛盾,本来平时比较平和的两个人,各自积累了一些与对方毫不相关的消极情绪,但恰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同时爆发了。平时没吵过架的两个人真吵起架来反而不得要领,不会克制与调控,情绪亢奋。两方都有几位消防队员在灭火,可效果并不佳。此时正当各个班上千人将要集合之时,再吵下去会大大扭曲她们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我只是轻轻地唤了一声:“小茜”、“小玉”。双方都嘎然而止。同班几十双目光在我身上友好地闪了一下。我又不是你们的领导,又不是权贵或黑社会老大,为何只轻轻叫一声就乖乖地安静了下来呢?你们让我有一种心灵富足的舒坦潺潺流淌至今。

捧着茶杯的神态

我嗜茶,每天必提一暖瓶开水去教室。每天提水到教室的总是只有少数几个人,而多数人又愿意喝水。谁来讨水喝都不便拒绝,一瓶水往往自己只能喝上一杯。反过来也并不是谁都会来讨,由此会自然分出人际关系的远近亲疏。

南方的冬天,气温虽然在零上几度,但室内没有暖气,感觉比北方还冷。有一位将军的女儿气质高贵优雅,性情却温和娴静,学习又举重若轻,10余个女生中数她人缘最好。她从来没有向我讨过水喝,但课间的10分钟,她常浅笑着坐在我对面,文静地捧着我茶杯取暖。初时并没有在意。最后一学期,调整座位后她恰好坐在我前排,一有空便转过身来,捧着我茶杯取暖,好像这是她必修的功课。星期天的教室很安静,我常去那里写作,她能捧着我茶杯静静地看几个小时的书。通常情况下,写作最烦有人干扰,但她那姿态与神情不仅没有干扰我,反而能迅速让我凝神静气的进入写作状态。写累了一抬头,她还是那么娴静优雅地坐在那里,恬适地浅笑着。似乎为了赶在她离开之前完工,笔下总是异乎寻常的顺畅快捷。杜诗圣若有此际遇,也许要修改“读书破万卷 下笔若有神”的名句了。那之后的几年我迎来了一个写作高潮,断然与她捧着我茶杯的神情有关。在20出头的妙龄少女中,活泼欢快型、新潮前卫型、奢华享乐型、热烈奔放型、忧郁自恋型等等都有不少。但那娴静优雅恬适浅笑实在是太少见了,于我更是空前绝后可遇不可求的。

响三声,你别接

除恋人和血缘亲人之外,还有一种“创可贴”型朋友,让人深深牵挂。有那么两个月,我们俩的工资大半用在了电话费上(那时话费比现在贵得多)。这种交谈密度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但一天不通话就觉得少了点什么,一两周不通话其中至少会有一人忐忑不安。那时我使用的是小灵通,互相又不能发短讯。有一天,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彼此打给对方的座机响四声手机数四下才接听。响三声就挂了表示发给了对方三个字的短讯,意为“你好吗”“报平安”“我想你”等等,谁愿意当成其它的什么三个字也行。写到此,桌上的座机“嘟--嘟--嘟--”响了三声。似乎意犹未尽,接着小灵通又响起了美妙的音乐……

作为欲望已渐渐沉降的中年男人,在身体意义上至今只有过一个女人,没有过婚外恋、一夜情等等。爱情如烟花爆竹,绚丽开放后是满地纸屑与呛鼻的烟味;而有一种友情却历久弥香。我有以上种种细节带入骨灰盒,骨灰盒应不会太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