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肩的蝶触手猴:中国四大“布达拉宫” 谁山寨了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59:12

布达拉宫的建筑是在200多年间一点一点建设完成的,起初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图纸
中国有四个布达拉宫,当然这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版,另外三个均是较为相似的山寨版本。虽然说是山寨,其他三个几乎都是与拉萨的布达拉宫建在同一时期,其中甚至有更早于布达拉宫建成的,民间甚至有布达拉是借鉴了其中一个的传说。这一下,到底谁山寨了谁?让人有些一头雾水。

承德普陀宗乘之庙更为流行的名字是“小布达拉宫”
最为众人所知晓的一个版本是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的“普陀宗乘之庙”,这座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寺庙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藏式建筑特色。因其建筑多是平顶白墙,主体建筑大红台是一座暗红色的方形建筑,与布达拉宫有着神似之处。

桑珠孜宗堡与布达拉宫结构气势极为类似
另一个版本是位于西藏日喀则的桑珠孜宗堡,位于日喀则城西北山岭的一座名为“日光”的小山包上。据文献记载和历史图像显示,桑珠孜宗堡与布达拉宫在结构和气势上极为类似,都是中央红宫、两侧白宫的形态构成,只是在规模、体量和细部上有所区别而已。桑珠孜宗堡比布达拉宫在清顺治二年(1645)所建白宫和康熙二十八年(1690)所建红宫分别要早285年和330年以上,因而民间传说后者在建筑形制上受到了前者的直接影响。

赞丹寺是工匠们依据不完全的布达拉宫图纸建造起来的
三座建筑中与布达拉宫最为相似的应该是位于那曲地区索县的赞丹寺,这座格鲁派寺庙坐落于雅拉多山西侧雅拉乡(现索县县城边缘)。赞丹寺建成的年代与布达拉宫建造的年代非常接近,在寺庙下的小村里,老人们会给你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当年这所寺庙的建筑者们特意前往拉萨取得布达拉宫的建筑图纸,只是因为交通极为不便,在漫长的旅途中,图纸中的几张被风雪蚕食,已经不能辨认。后来,寺庙的工匠们只能依据不太完全的图纸建造起赞丹寺。因此,在三座山寨版的布达拉宫中,赞丹寺无论从传说、形式、外观都是无愧的王者。
索县位于西藏那曲地区毗邻青海省,距那曲市252公里。虽然只有两百多公里,但通常前往该地的公交车要走上整整一天的时间才能到达,沿途景观非常美丽。
强巴格桑精彩演讲:布达拉宫是我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09:20 中国西藏新闻网
大公网
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强巴格桑日前在上海《解放日报》举办的第六届“文化讲坛”上发表《布达拉宫是我的家》的演讲,以下为演讲摘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和朋友们,我荣幸地参加第六届“文化讲坛”活动,其实我这次来
上海是来学习的。本人没有进过学校,为什么呢?我的父母死得早,所以我学习的机会是没有的。我现在说的汉语是从电影里面学来的,我在电影行业干了30年,放电影。所以我汉语的水准很低,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开始我坚决不去布达拉宫,怕这么多文物我担当不了
布达拉宫是我的家,布达拉宫是西藏的象征,是中国33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保护布达拉宫的文化资源,是有序利用布达拉宫,是子孙后代传播西藏的文明、弘扬藏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布达拉宫管理处是保护布达拉宫的专职机构。为弘扬布达拉宫的文化,这些年来,管理处在布达拉宫文化资源保护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布达拉宫是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的一个直属单位,它是一个独立建制。我是1989年10月12日到布达拉宫的,是在布达拉宫第一期维修的时候,从电影公司借到布达拉宫去的,搞接待专家等工作。后来我调到布达拉宫管理处,为什么呢?他们说原来那个处长管不了维修方面的工作,必须叫我去。我一开始是坚决不去的。一个是怕布达拉宫这么多的文物,这么多的宝贝,我想我担当不了。为什么呢?我是没有文化的。结果我还是调过去了,当时那里总共只有40个人,喇嘛27个。只有一个保卫科,一个接待科,一个行政科,只有这几个科室。现在增加了文物研究室、维修科,新增加了这两个。布达拉宫现在的干部是50个人。我们在占地面积和拥有文物方面,和故宫也差不多,但我们人数很少。从我调到管理处到现在,布达拉宫经过了第一期维修,第二期维修现在还没有完。
我们一个一个房子查,下决心要找出整个地垄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布达拉宫的保护管理工作。1989年到1997年,中央政府专拨5300万元进行了长期加固,布达拉宫的第一期维修保护工程,使建筑的主要险情得到了排除。但是布达拉宫的建筑群组庞大,加上其它种种因素,布达拉宫常年性的维修任务,依然很重。
由于布达拉宫的建筑年代久远,加上目前的建筑规格不是同一个时期形成的,因此结构比较复杂,各个方面、各个部位的险情不断出现。近几年来,我们对布达拉宫的整体建筑隐患部位进行勘查时,不断发现许多新的险情、隐患。特别是1997年以来,由于拉萨地区的气候变化大,雨量增多,布达拉宫的许多部位受到了雨水的冲击和倾注,局部出现了险情。这些问题,管理处逐级向有关部门反映以后,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重视,并派出了很多专家实地考察,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布达拉宫的保护,使得布达拉宫第二期维修工程得以落实。2002年6月26日,第二期维修工程正式实施。总投资3.3亿元的西藏三大文物保护工程,其中布达拉宫是1.7亿元,维修重点放在地垄。
地垄是什么呢?布达拉宫建在山上面,这个建筑不是平面上的。北面比较高,南面比较低,上面要平。这样,为了防止建筑物下滑,建筑底下就打得像井一样,这就是地垄。这样把上面整平了以后,就盖了宫殿,就是红宫。布达拉宫这个地垄是怎么找到的呢?我去了以后,开始有人问,布达拉宫有多少房间?我说我刚来。过了一年,过了两年,这样说不行了。后来我们派了四个川大考古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一个副处长,还有一个木匠、一个石匠,我们几个一个一个房子地查。包括高度多少、有没有窗户等都查。查的时候,红宫底下一个窗户,一个门,全部是堵死的,人进不去。我们考虑,这个要打开,看一看里头有没有好东西。打开一看,里头是24个地垄。
从这时候开始,我们下决心把布达拉宫整个地垄找出来。现在找出来77个。为什么这样说呢?整个布达拉宫的建筑是没有图纸的,什么都没有。它把四周的墙立起来以后,上面堵起来以后,什么都看不见。结果我们打断了,打断以后有洞的话又下去,这样又找到了几十个地垄。现在我们继续在找。上一次自治区主要领导到布达拉宫视察的时候,我也说了,布达拉宫的地垄90%我可以找得到,10%可能找不到。为什么呢?这个建筑相当复杂,结构不是一般的复杂,但我下决心要找。为什么这样呢?我想,还是因为布达拉宫是我的家。
为什么这样说呢?在那儿工作这么多年,我对布达拉宫的感情越来越深了。刚开始去的时候,一个是干部少,一个是资金少,有多少文物不太清楚。1991年、1992年、1993年这三年是我参加工作48年来最苦的,从来没有那样苦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批斗、劳动改造,那个时候我也没有这么苦。反正完了就完了。就这三年,感觉是相当困难的。一个是文物的搬迁,一个是维修。我自己是这样想的:党和人民交给我这个任务,我必须要保护好。结果我就一直睡在布达拉宫。搬迁文物也好,我们都是一起去,喇嘛、干部、职工,都是一起去。这样做了以后,上万件的文物搬迁,我们一件文物都没有丢,一件文物都没有损坏。
我最怕火。如果着火的话,什么都没了
布达拉宫的维修很重要,布达拉宫的文物登记也很重要。刚开始没有照相机,拿一个黑白的照,看得不太清楚。后来,故宫博物院给我们支持,第一次50万元,第二次47万元。这样以后我们才能买照相机,买计算机等设备,又搞第二次登记。布达拉宫这么多的文物,一个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可能有上千的文物。刚开始文化厅宣布我做处长的时候,我跟党组织说了,从今天开始,我的一个脚在监狱里头了。进去还是出来,这是我工作的责任心决定的。我责任心强的话,进不去。如果稍微松懈一点,我就进去了。什么丢了文物呀,着了火呀,后果都很严重。我自己思想上一直想,是进去呢还是出来?一直想。
再一个的话,布达拉宫记者来得比较多,包括国外记者。外国记者政治上问的比较多,这也是我一直在考虑的,一直站在咱们国家的立场上,一直谈。以前布达拉宫的经书没有保护好,国外骂得一塌糊涂。刚开始整理经书的时候,有人说:“布达拉宫的‘驴’在干什么呢?”我就是一个“驴”。我回答他们说,这个“驴”现在就是”吃”纸,经书也要“吃”。
2001年,我去了国外,去了5个地方。他们问我布达拉宫的经书全部回来了吗?我说不是全部,但比旧社会多。多的原因是什么呢?人家送的比较多。很多人都送经书过来,这就多起来了。比如有一个活佛,他快去世的时候,他家里的34尊佛像,比较珍贵的,他全部送到了布达拉宫。我说留在你们庙里吧,我们这里太多了。他弟子说,活佛说必须要送到布达拉宫。
我今天讲的是没有什么次序,我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实在对不起。
再一个是布达拉宫的安全问题。它是土木结构的,稍微不小心就会着火。1984年6月17号,强巴佛殿着了一次火。这次文物的损失,用20年时间才能挽回。我最怕火。我们布达拉宫职工里头,三分之一干保卫方面的工作。保卫是我亲自管。结果他们怎么说呢?就是保卫科要什么钱就有钱,是处长亲自管的。我说再有意见,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买什么。如果他们的条件没有满足的话,出了事我们就不好办。他们的条件得到满足了之后,一旦出了事,我们才有资格说话。
布达拉宫原来有一个消防班,后来成立了一个消防大队。文物丢失方面,丢了以后可以找出来。但是如果着火的话,那一把火什么都没了。所以我最担心的就是火。这几年,布达拉宫安全上做了很多工作,硬件、软件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
欢迎上海的朋友来,我又怕这么多人都到布达拉宫去
1999年开始,咱们有了“黄金周”,再一个是休假。这样一来,布达拉宫的压力比较大,人来得特别多。我们布达拉宫是在2003年5月1日,开始限制游客人数的。刚开始有些领导骂得我厉害,开了四次会,说:“你不是说没钱吗?你为什么要限制人数?钱送到你嘴上,你为什么不吃?”我这个人脾气比较怪,最后我说领导你签个字,有多少人来就放多少人,毁了的话你来负责。结果他也不敢签字。后来《文物报》写了一篇文章,文章里面怎么说的呢,说西部比较穷的一个省也知道保护文物,限制游客人数。文章写得特别好。结果我拿了这个给领导看的时候,领导说我们也要保护,文物要保护。看到国家报纸的文章一出来,就都说我们要保护。
今年7月1日开始火车通了以后,人就越来越多了。我的压力相当大。我们全体干部职工和喇嘛一起开会,决定从7月1日开始,早上7点半上班,下午6点到6点半下班,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工作。从我开始,都是这样做。这样做了以后,大家都没意见。结果我们是20分钟放100个人,这样走一天是限制在2300个人。这样也还是不行。后来跟旅游局商量,导游在外面讲解,进了里面不讲解了。旅游局同意了后来又定了,宫内只能看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超过以后,我就扣旅行社明天10张票。如果一个小时里离开的话,我们就不扣。这样操作,游客的流量比较快,文物损失方面也比较少。就这样我们继续下来了。
今年10月1日开始,一个是上海到西藏,一个是广州到西藏的列车将开通。我欢迎上海的朋友到布达拉宫来参观。为什么呢?火车一通,咱们交通方面都方便多了。欢迎到布达拉宫去。但是,我又是最担心,这么多的人都涌到布达拉宫去,布达拉宫毁坏怎么办?
我们布达拉宫在钱这个方面,根本没有想过。我们是在保护方面想得多。为什么呢?这个建筑不是一般的一个建筑,特别雄伟。我们旅游局的局长,他们都到地垄里头看。我说上面很漂亮,底下看看呢?看了底下的建筑结构,他们也有点怕。现在对这个我们心里是最担心。布达拉宫的门票和到西藏的火车票,自治区主要负责同志说,倒卖的比较多。为什么呢?因为限制人数。所以如果去,跟旅游团队去最好。因为旅游团队我们给的是一天1600张票。团队一起去的话,会有保证。
再一个是我们布达拉宫的商标问题,为这个我们到处跑了三年了。布达拉宫一个是商标图案,一个是文字名称,这些年许多地方到处都挂。结果我们跑了以后,现在是解决问题了。上次电视、报纸也报导了,布达拉宫名气这么大,它的商标搞得到处都有,这是不象话的。所以比较高档次的我们留下来,其它的我们都准备取消了。结果别人都以为布达拉宫要钱,他们就说你要钱我们就给钱,但商标必须留下。其实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只把高档次的留下来,其它的我们都准备要取消。
这是我们这几年做的工作。
我讲得罗哩罗嗦的,对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