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科路由器动态ip设置:“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计划 - 扶余县三骏乡第二中心小学 - 吉林省教育社区 吉林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20:17:48
“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计划                                      ——扶余县三骏乡第二中心小学            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味 ,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和生长点。为此我校为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呈现学校鲜明个性,努力挖掘自身的优势,结合学校所在地——三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地域特点,积极投身于创建特色学校的活动中,现制定创建“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学校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中央8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从本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出发,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形成的基本规律,深入挖掘校本德育资源,积极推进德育创新,努力创建特色鲜明,育人效果明显的德育特色学校。 

 

    二、创建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一两年的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特色学校创建途径,努力形成“民族团结教育”特色的农村小学,争取在09年3月申报扶余县德育特色学校,2010年成为扶余县教育局命名的德育特色学校,到2013年前成为松原市德育特色学校。     2、理论目标    民族团结教育是培育学生民族精神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对固有文化价值观进行调整和界定,与时俱进,理顺义利关系,明确精神追求,营造精神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民族团结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学校创建。    3、实践目标    (1)从教师方面,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队伍其人格素养、教育素养和研究素养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研究者在投身建设德育特色校的实践中不断地开掘自身的潜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从而形成一支关注学生精神家园,具有爱国敬业、乐观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积极主动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     (2)从学生方面,通过实践,民族团结的思想会在小学生头脑中扎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理想会在学生中进一步得到落实,学生的品德素质乃至整体素质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3)从学校方面,学校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从而形成独特的办学个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得到强有力的推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将再上新台阶    三、创建策略

    有组织有计划开创性地开展民族团结的启蒙教育和民族常识教育,增进小学生对中华大家庭的了解和认识,重点采取民族团结教育课、班队会、演唱民族歌舞、民族知识讲座、民族团结故事会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民族团结教育和文化娱乐、素质教育为一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民族团结、互相尊重,共同繁荣的思想认识。

         四、具体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年2月——2009年4月    学校成立创建特色学校领导小组,充分听取教师、学生意见,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从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本乡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09年4月——2011年12月      1、申报创建“民族团结教育”德育特色学校 。

      2、组织教师学习落实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使教师和学生明确自己在特色建设中的目标和责任,找准位置,让学生认识了解56个民族,了解民族常识,渗透“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确保方案落到实处。

      3、积极调查走访,确定德育基地。

      4、调查研究,摸清小学民族教育的重点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难点。

      5、结合小学生特点,探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模式、途径、方法、活动等。比如利用五一、国庆等节日,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在少先队活动中贯穿民族团结教育;积极组织开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开展为少数民族失学儿童捐款、捐书、捐学习用品,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剪纸等活动;开放图书室、阅览室,引导学生读爱国图书,看民族书报,课内外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5、把特色学建设与校本研究结合起来,研究如何以民族团结教育为重要载体,有效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并形成一定的模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和亮点。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1月——2013年12月

  对创建特色学校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从个人到学校整体,积极反思,找出经验和不足,以便开辟更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新路。

 

五、保障措施

    1、德育领导工作小组每学期至少在期初、期中、期末三次召开会议,研究、检查、总结德育工作,做好研究和指导工作,制定并落实工作计划,扎实有序推进各项活动。
  2、学校积极开展与德育基地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
  3、学校为各项德育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4、每学年表彰、奖励在德育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取得显著成绩的师生。


 

 

                               2009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