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一叶落而知秋:台湾大选 热情不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26:17
台湾大选 热情不再

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再次来临,虽然蓝营焦虑万分,但很明显,台湾社会四年前那种拥戴马英九的大选气氛,已经不再。

「热情不再」的第一症状是蓝营分裂成马英九和宋楚瑜的两组人马参选。如何看待宋楚瑜参选?蓝营舆论几乎全将宋参选归罪于宋个人品德低下,宋是蓝营分裂的罪人。但是,宋参选难道不正是「泛蓝减半」的最新版吗?「泛蓝减半」是四年前马英九当选没多久就出现的现象,持续至今。若定性宋参选是「泛蓝减半」,则难道不是马英九该承担更多责任?蓝营舆论不将马宋分裂与「泛蓝减半」挂钩,只狂批宋楚瑜,是在回避什么?

「热情不再」的第二症状是「无感政绩」。早在去年四月,我就在本报分析过「政绩无用」,而后更明确使用「无感政绩」一词。但台湾舆论的「无感」,只止于经济,叫做「无感复苏」。马英九的廉政、连串外交成就、世界经济乱局中的稳健表现……,哪一项都激不起民众的支持热情,而这怪异的「无感政绩」现象,绿营自然不必提,蓝营为何也看不到?

从马英九的清廉,还可谈到他个人对社会的特殊奉献,那也是一种「广义政绩」﹕捐钱、捐血、捐身体。马英九从政迄今,共捐款7200万元新台币、捐血180次,总数达45,000CC(一个65公斤男性的全身血量大概是5,000CC),用大号的宝特瓶可装45瓶、1993年签署器官捐赠同意书,数年前又在慈济签下「大体捐赠」同意书。 如此捐赠,含意极深,因为很少有人能同时慷捐此三者。大手笔捐钱的富人,通常捐血不踊跃,捐身体更是天方夜谭,积极捐血捐身体的,以平民为多,但他们少有能力捐巨款。以此来看马英九的「三捐」,可说是世界政坛奇闻,可列入金氏记录 ── 即便在「大爱之岛」台湾,又有多少政治人物做得到?排在马英九之后的第二位是谁?捐赠实绩如何?马英九的奉献善举在台湾并非秘密,媒体也多次报导,此善行的意义远远超出所谓的「台湾之光」,但台湾舆论对此似乎也「无感」,让人简直不解台湾人的是非标准究竟是什么。

「热情不再」的第三症状,则是与「泛蓝减半」形成鲜明对照的绿营「铁板一块」。看看绿营的正副总统候选人,苏嘉全的假农舍、贪污疑云重重的「椰林基金会」……,问题之多,连民进党自己都汗颜,蔡英文则从「十八趴」的「一边拿、一边骂」到「宇昌」案,这些问题要是出在马英九和吴敦义身上,国民党必输无疑,选战早已打完。但蔡、苏的道德丑闻对将近一半的台湾人同样「无感」。马英九的政绩唤不起支持热情,蔡、苏的「败绩」也浇不熄狂热相挺,政绩败绩皆「无感」,台湾缔造了世界民主政治的「奇迹」!

问题根源在哪里?就在族群和国家认同。绿营的「铁板一块」,是基于他们「台独╱本土╱台湾主体意识╱台湾人出头天」的族群和国家认同情意结;蓝营「泛蓝减半」,则是因为马英九疏离「中国」、讨好绿营的「不统不独」失败路线伤了「中国情」浓厚的蓝营基本盘的心。马英九执政,本该一面追求「政绩」,一面站稳中(华民)国立场,解决台湾的族群和国家认同,双轨并行。马英九放弃后者,一如中共改革开放三十年,只顾发展经济,却刻意延迟政治改革。中共的「经济单轨」,造就大陆社会的严重不公与不安,马英九的「政绩单轨」,埋下他自己的执政危机。

该偿的债,再迟也得偿还。某种程度,乐意看到马英九输。也许,台湾还要再经历一番铭心刻骨的社会折腾之痛,蓝绿两营才能学到足够教训,以各自的沉重步伐走出「台独╱本土」和「不统不独」的族群与国家认同桎梏,迎来比较光明的明天。台湾人的「共业」,尚未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