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著名的诗:高中数学学习特点与学习规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7:15:12

高中数学学习特点与学习规律

[导读] 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 刘善忠 刘金华 山东省烟台青华中学 264000;刘作高 山东省烟台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 264006
        高中数学学习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对于不少刚刚升入高中的新生来说,没有认识到初中与高中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的改变,仍然沿用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去应对高中的数学学习,虽然很用功,但效果不佳。所以深入了解高中数学的学习特点,转变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是尤为必要的。
        针对数学学习的特点,要学好高中数学,应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首先,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其次,要学会科学地听课。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致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再次,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讲课的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另外要做好及时的复习。讲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这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了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可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二、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数学思想有以下几个: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解数学题时,也要注意解题思维策略问题,经常要思考:选择什么角度来进入?应遵循什么原则性的东西?高中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思维策略有以简驭繁、数形结合、进退互用、化生为熟、正难则反、倒顺相还、动静转换、分合相辅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败不馁,胜不骄,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的优良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四、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2、建立数学纠错本。要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的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4、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5、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数学学科课外活动与讲座,多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6、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总结归类。如:从数学思想分类,从解题方法归类,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五、做题不在多,在于高效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这是不妥当的,“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欠缺。因此,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尤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老师布置的作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这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