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绿绿造句:关于《交流》杂志的回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53:54
关于《交流》杂志的回忆 文/阙维杭 2006年04月08日,星期六

坐落于上海静安区乌鲁木齐路上的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相信是许多中国人熟悉或到过的地方,从中国大陆以留学、旅行、探亲、商贸、公务访问等各种名义来到美国的中国人,大约有三分之一是从它这儿获取签证的。华东地区六省一市(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安徽、上海)的赴美签证都由它辖管,而华东地区在中国属于赴美人数居高不下之处,因此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至少与美国驻北京大使馆、驻广州总领事馆一起三足鼎立,其在大陆事务与大陆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犹记得我是20世纪90年代初一个春天里的日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去那儿申请签证的。一大早搭公车从旅馆所在地赶到那个不无神秘的处所,发现排队等签证的队伍已从大门边沿围墙根一长溜的延伸着,赶紧贴上去,领到挨个发放的号牌纸,还忐忑不安地生怕会“落伍”,因为大家都知道每天办理的签证申请个案总是有限的几十个。嘈杂的人声把这一带明显属于高尚区的精谧安宁打碎了,捱到大约9时,有颇具“买办”习气的中国雇员出来叫号放人,自己总算被领到了当天的号;进去的人们又紧跟着排队鸦雀无声地在围墙里面的小道绕幽雅的花园草坪走了一小圈,鱼贯而入来到一栋西式洋房前,到里面才省悟这便是到了关键的关头了。一楼是个并不太大的厅,一边是一排约三四个隔成小窗口的签证处,众人皆肃然挨个坐在另一边,看前面的人申办签证,等候轮到自己的时刻,那心情更忐忑不宁了。
我很顺利地通过了签证,庆幸没有遇上当时外界传得很广的那位难缠的“黄毛”领事,为我和我儿子办理签证的菲律宾裔领事态度平和地告诉我下午4时再来取签证。我们到南京路上痛快地走了一圈,并在一家知名酒楼用了午餐,便又欣欣然地折回乌鲁木齐路上的领事馆,还是在上午到过的签证厅等待,大家的心情却都格外轻松了。屋内的一张小桌上摆着几叠杂志,取几本来翻阅,原来是美国新闻处(香港)编校、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出版的《交流》季刊,均是中文印刷,图文并茂,内容全是介绍美国社会、文化、经济、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事与人,或历史掌故之类,相当吸引人。我征得工作人员同意,带了三本连同签证一起归去,颇有如获至宝的感觉。来美前读了多遍,启程时索性把这三本杂志塞进了行囊,内心把它当作了认识美国的向导性读物。
到美国后,尤其是定居西海岸后,我与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打交道的次数渐多,发现那栋位于市区日本城对面和圣玛利大教堂旁的楼宇,虽然还算气派,但远不如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处所清幽,更没有那儿庭院深深的雅致,平时也不像那儿有卫兵站岗。看来中国对邦交国的驻华机构礼遇有加,绝对超过美国对他国外事机构的优待,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这年出席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的春节招待会,在大厅外一角小桌上也见到了几本《交流》杂志供来宾取阅,却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全称为《中外文化交流》,只是封面处理上将前四字缩小淡化,凸显“交流”二字。我马上联想到当年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看到的杂志,也欣然选了几本带回家,并迫不及待地从故纸堆里翻检出那三本美国人编的杂志。比较的结果,尽管中国版的印刷质量堪称上乘,但内容编排上显然不如美国版的精致简约和定位准确,让人不得不发出一声叹息。
且看那三本份别为1986年第四期、1987年第2、第四期的美国版《交流》杂志,文章有“美国电视面面观”、“电视文化的影响”、“今日美国农业”、“超级市场的兴起”、“小学校、大作为”、“再论环境保护问题”、“美国精神的化身”、“费城的奇迹”、“美国副总统的新职权”、“美国的医疗制度”、“比想像中更勇敢的海明威”、“城市的新貌与旧颜”、“高科技渗入文科教育”、“美国诗坛:江山代有才人出”、“艾奥瓦作家讲习所”、“美国妇女和体育运动”、“喜剧演员比尔·科斯比”、“代沟的神话与中产阶级”、“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艾科卡自传》摘录”等等,涉及的栏目包括“文学与艺术”、“教育”、“科技与企业”、“体育”、“外交与宪法”、“城市与风土人情”、“新书评价”等等,林林总总,介绍的都是读者关心或亟欲了解的美国各个方面的清b状、发展、历史沿革,及与之相关的代表人物或事件,史料价值高,可读性强,既照顾到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也充份宣传、报导了美国的一切,足以引起任何读者认识美国的兴趣。
再看三本份别是2002年10月、11月、12月的中国版《交流》杂志,栏目包括“文化论坛”、“文化广场”、“艺术”、“交流”、“民俗风情”、“文化奥运”、“灵韵流动”、“信息传真”等等,发表的文章除“析‘全球化’的中国电影产业”、“‘龟’文字向‘硅’文字的演变”、“保护少林文化”、“侧看漫画家华君武”、“中国品牌: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SOHO:苏州河的梦想”等几篇内容与中国有关外,再就是一些中外文化交流短讯,其余大半篇幅倒是介绍世界各国风情、艺术、文化的内容,显得芜杂而缺乏特色。可以说,报导中国的没有讲透或抓不住重点,报导外国的则零散而茫无目标与主题,其功效断断比不上《世界博览》、《环球》那样的杂志。也许戴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大帽子,却难以做好中国文化的“小”文章了,实在有负于其“唯一的国家级大型文化交流杂志”之自许。一些栏目也值得商榷,譬如“文化论坛”、“文化广场”、“文化奥运”有必要分而治之么?该刊物内附的订阅单自称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通达世界文化的桥梁、传播地域文化的媒介、展示品牌形像的平台”,背负的责任太重大了,不是一份刊物可以承担的,还有事关杂志定位的问题,包罗万象并非最佳的象征,简单集中倒可能是出奇制胜的法宝。美国版的杂志称“《交流》是以文字和图片反映当前美国知识和艺术领域内受到关注的问题的一份季刊”,那定位面向有兴趣了解美国的读者,平实而又具张力,堪供中国杂志出版界同行反思。
但无论如何,美中两国领事馆派发《交流》杂志的动机不谋而合,那情景是令人怀念的;美中间在各个领域的交流正日益增多,《交流》杂志正充当起文化天使的角色,她理应梳妆得更美更可心。

(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