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预评价导则:小小说写作圭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1:48:16

小小说写作圭臬

(2011-09-07 18:36:55)转载 标签:

文化


  小小说写作技巧
  第一:创作技巧的研究。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角度。一些初入门的小小说作者最关心的也是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写小小说”、“怎样写好小小说”。这方面,刘海涛、邢可等人做过很出色的努力,近来侯德云先生在《小小说选刊》上专题《小小说课堂》也颇有些这种色彩。他们的研究把小小说技巧研究,特别是刘海涛教授的技巧研究,非常工整、系统,他提出的小小说模式、结构技巧、写作规律等,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颇具研究功力,贡献极大。有心人雪弟对近年来小小说批评着作进行了统计,在他所枚举了的30多部着作中,研究的也大多数都属于这类方向。
  我个人看重技巧和技巧的研究,是因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熟练地掌握了技巧,才能得心应手。“技巧”中到底还有多少风景,还是很值得有兴趣、有功力的评论者们深入探究的。侯德云持一套自己的“技巧”观,他用自己的工具(术语)来写小小说,因此,他的“小小说课堂”里,关于技巧的论述或者如何关于运用某些技巧,也都是很“自我”的,具有很强的个人标志。这是“技巧无穷”的具体体现。我自己也曾“发明”过一些写作“技巧”,但我觉得那些“术语”并没有真正切入小小说体内,带有很强的摹仿或者试探的色彩。
  当然,我个人还有另外几个问题要问:技巧如何来?一个作者光看“技巧研究”,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怎样写好小小说”?事实上,对于小小说作者来说,入门之后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这时的“技巧”研究对于小小说来说,过于静态了。好的小小说,除了技巧,还有创作氛围、个人阅历、思想深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无视技巧的存在当然不客观,但如果片面强调“技巧”,也属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第二,小小说事件的研究。小小说世界里经常发生很多事件,这些事件到底具备什么样的意义?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或者影响了小小说的发展,不管是个体的,还是小小说整体的?这虽然与具体的作品关系稍微远了点,但并不是对作品没有一点影响。事件的研究既包括具有普遍意义的“大事件”,也包括许多具有私人意义的“小事件”。
  通常的情况是,透过种种事件,我们很可能发现小小说作品中隐藏着更多的秘密。譬如,几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天池》杂志编辑邹丽杨辞职,另谋生路;一些小小说作者改弦易张,或离或归;当地的宣传文化部门突然发现自己的辖地有一个全国知名的小小说家,然后就出台了一些扶持或奖励青年作者的文件……这些事件并不是无聊和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的,而是与小小说的发展可能有着某种深刻联系的。我确信这些事件研究出来之后,对于我们看待我们的小小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惜,目前对此作深入研究的人不多,甚至上还是空白——那些散文式的愤慨算不上研究。
  第三,小小说现象的研究。之所以提出“小小说现象的研究”这么个角度,是因为我个人对这个问题有某种程度的偏爱。“现象”不是“事件”。“现象”比“事件”大一些、宏观一些,带有潮流、趋势的色彩。这个角度的研究可以分解为这么一些“子”问题:小小说为什么会在80年代的中国突然崛起?是哪些因素使得这种崛起一直到今天还依然坚挺,创造了不俗的集发行、娱人、培育作者、在巩固阵地的基础上扩大阵地?小小说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哪些启示意义?小小说的未来走向?它到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还是纯粹的个人或者小团体的智慧?小小说在繁荣和促进文体建设方面,对于其他文体是否具备启示意义?如果有,是什么?记者柳萌对这一问题以新闻的形式进行这全面的报道。前一段时间,在首届小小说节上,中国作协也终地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吉狄马加首肯小小说选刊对于文化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满怀期望地等待着有人在吉狄马加之后,来一番“深入研究”,填补这一空白。这有助于整个中国文化产业乃至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如果这个问题可以称之为“小小说必然性研究”,那么,“小小说事件的研究”也可以称之为“小小说偶然性研究”。
  第四,小小说评论的研究。小小说评论不能光看别人——也就是俗语所云:乌鸦落在猪身上——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这个工作滞后了。有两个原因:一是早期评论太少,还形不成被关注的气候;二是很少有人想到这也是一个问题。按照我个人的资料,雪弟似乎是较早地涉足这个领域的人,是他提醒我们还存在着这样一个角度——我觉得雪弟在这一点上表现出十分的专业精神来。这么多年来,评论小小说的文字不少了,那么,这些评论的方法是什么?这些评论有什么特点?方法本身的客观和不足体现在哪些方面?我想,有关小小说评论的研究如果多起来了,小小说评论才算得上步入到一个真正成熟的阶段。那个时候,也许就不会有人说我们“太缺少小小说评论”了。因为,“裁判员”也有了裁判。
  第五,小小说作品的研究。这个不用多说,大量的小小说评论几乎都是选用了这个角度。一些评论家的入门评论也是“作品研究”。没有认真研究作品,没有阅读足够数量的作品,就敢于指手划脚——对这样的评论者,我只能惊叹其“胆子实在太大了”。
  第六,小小说作家的研究。作家研究当然离不开作品。但这二者并不完全一致。作家研究是把作家除作品之外的思想感情轨迹、成长经历、学识等综合起来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是对“作品”本质的研究,是对作品根基的研究。现在对作家的研究风气很盛。早先有侯德云写过一大“堆”的“小小说的XX”,把作品特性、主题走向、作家性情等研究了个遍,然后,马新亭又写了“百家争鸣之XX篇”,等等。这些努力是有意义的,将会使我们更关注作家、更关注作品深层次的东西——它的影响力,将会超过对“技巧”的研究。
  这六个角度只是比较浮在表面上的角度,也可能还有更丰富的角度可供我们切入小小说。如果真的找到了那样的角度,小小说研究、小小说评论必定会别有一番天地——我们一直在说“小小说的百花园”,也许,新的研究角度诞生的那一天,我们再说这句话时,心里才不会发虚,才真正觉得“腰身壮、胆气豪”。
  文学就是人学,任何文学作品,人物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没有人物就不会有故事发生了,即便是写动物,你笔下的动物也是会被注入人的感情的,就像动漫里的米老鼠、唐老鸭、猫和老鼠等,甚至是《西游记》、《聊宅志异》中那些神仙鬼怪,无一不包含人类的思想感情,无一不是人间善恶美丑的化身,说白了,它们都是被异化过的人物。人物的形像是从多方面塑造出来的,如肖像、语言、行为等,由于时间关系,我在这里就只简要地说一下肖像描写的几种基本方法,但愿能对初入此道者有点帮助。
  在前人成功的的基础上并综合了自己几年来的创作经验,我大致总结了一下,认为小小说人物的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这不仅是写小小说应该注意的问题,而是所有文学艺术的一个共同问题。个性:你的作品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像应该是一个有个性的人物,切忌千人一面,像古代戏曲里那样,描写年轻人漂亮,不管男女都是那一套:“杏核眼、柳叶眉,雪白的脸蛋儿没麻子儿,打一个哈欠张一张嘴,露出雪白的银牙根儿。”而描写英雄人物的时候,往往都是身材魁伟、浓眉大眼、大耳垂肩等,结果到最后读者便分不清谁是谁了;再如六、七十年代的连环画,好人就一定会相貌堂堂,日本鬼子、汉奸特务以及地主老财,一定会长画和尖嘴猴腮丑陋不堪,这是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在这方面,《水浒传》和《红楼梦》等作品就做得相当好:在里《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便有一百零八个个性;而《红楼梦》里的人物个个形像鲜明,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共性:在塑造人物个性的同时,其共性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主要是社会问题,因此,我们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应该能代表一个人群、一个阶层甚至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不是一个个体或一种偶然现象,这就是人物的共性,或是集中多个原型的特征,或是作者制造出来的人物,都应该符合以上特征。如鲁迅先生《啊Q》正传中的啊Q,世上本无此人,可是仔细对比,就会发现从我们身上又能找到啊Q的影子,这就是作者的成功之处。总起来说,个性和共性是同生共存、相互制约的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
  2.注意语言简洁,表达准确:小小说创作中对人物的描写一般都是采用白描手法,没有必要像照相机一样把一个从头到脚拍下来,寥寥几笔,便塑造一个非常鲜明的人物形像。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在塑造人物时笔墨是非常经济的,比如《故乡》中的杨二嫂:“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那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的比喻胜过千言万语,这个人物就写活了。另外,在他的《孔乙己》中描述丁举人时,却只用了“这一回是他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一句话,丁举人并没有出场,然而,作者却把丁举人这个仗势欺人、凶狠残暴的人物形像一览无余地展现有读者眼前。话虽如此,但是真要达到这个境界得需要下一番功夫,也就是说,作者一定要煅练出准确的表达能力,要抓住人物最具个性之处,进而一语击中要害。换句话说,就是做到三多:多读——多读别人比较成功的作品,留意他们是怎样塑造人物的;多看——多观察身边的人物,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能力;多练——从身边的人物着手,试着用最简洁的方式描述他们的基本特征,就像我学习正骨按摩时那样,走在大街上都在研究行人休表与穴位的关系,我看人的时候没有看别的,就看他身上的穴位了。这是以一个按摩师的眼光看人,如果你以一个作家的眼光去看人,时刻注意观察别人的行为动作及脾气性格,甚至猜测他的职业、家庭、心理等内在特征,就会有很多发现,总之只要付出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
  3.让你的人物动起来:在摄影和雕塑技术中,照片虽然是一瞬间的再现,但是,好的摄影作品却给给人们带来动感的享受,就是那种似动非动的感觉,这主要取决于摄影师和雕塑家取景和造型的艺术眼光。我们在用文字塑造人物,也应该尽量追求这种艺术效果,只有让自己笔下的人物动起来,才是一个鲜活的人物,否则你描述得再好,也与一具死尸无疑。这种效果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另外语言、行为及心理的刻画也非常重要,将在第5节详述):一是静态描写,静态描写的时候尽量留下人物活动的余地,就像摄影时取景一样,人物做出了向左走的动作,就需要让人物靠在取景框的右侧,把左边的空间留下来作为他活动的余地,反之,如果他做出了向右运动的动作,就应该把左边的空间给他留出来,这样就会产生一定产生一定动感效果,不然你的人物就会走进死角,想动也去不起来;另一方面就是尽量不要刻意地去描写肖像,而是应该寓静于动,在故事发展中刻画人物。记得我在一篇叫做《领导吃了苍蝇以后……》中曾经这样描述过一个“领导”的形像:“整天像刚杀的猪头那样嘟噜着一张胖脸,上班时滚圆的大屁股一扭一扭地走进办公室,下班时大肚子一甩一甩地走进电梯,一点生病的迹象也没有。”像这样,把人物的肖像描写融进他的行为动作之中,这个人物就是活的、自然的,可以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说白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动、言之有物等原则。
  4.有目的地去刻画人物:咋听起来,这个问题与以前的“切忌千人一面”、“不要刻意地描写”等说法似乎有些冲突,但是这两个问题却存在着质的差异。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下小小说三要素的关系:环境服务于情节,情节服务于人物,而这一切又都服务于主题。有目的地刻画人物,并不是让你去刻意造作,而是根据你的需要去刻画人物的最能显示他性格及人格的某一部分。比如说,想描写一个美女,可是那个女孩并不美,但是她肯定不会一点漂亮的地方也没有,如身材、头发等部位,那么我们就只描写她一个背影就够了:“纤细的腰肢、端正的双肩、苗条的大腿,一头秀发瀑布一般一泻布下”,这样就够了,至于她脸上是不是有痦子,是不是兔唇,就不要管她了;如果她全身都难看,就是一双眼睛迷人,我们就可以只描写她的眼眼、睫毛以及眼神就可以了,一美遮百丑。相反,如果想丑化一个人,我们可以专门拣他丑的地方写,还以我的《领导吃了苍蝇以后……》里那段为例,这个领导不一定一无是处,也不一定不风度翩翩、不宽厚仁慈,但是好的地方咱偏不写,就写他的大屁股和大肚子,在肖像描写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作者的思想。但是以上的所有方法,必须坚持一个原则——真实感,让读者一看确有此人,你不是在说假话。
  5.合理使用人物语言:语言是塑造人物不可缺少的工具。不管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人做什么事,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在写小小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人物语言的合理运用,在你笔下的人物,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及道德修养,不要让人物之间的对话变成作者的自言自语。比如说,如果让几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讨论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那笑话就出大了。

    另外一点就是“口头禅”的运用,一句经典的口头禅能在很大程度上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比如鲁迅先生《风波》里的九斤老太,一句“一代不如一代——”的口头禅,就让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并记住这个人物了;深受儿童欢迎的动漫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如《神奇宝贝》中火箭队的出场台词:“既然你诚心诚意问了,我就大发慈悲地回答你,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武藏、小次郎,我们是穿梭在银河的火箭队,白洞,白色的明天在等着我们,(喵喵)就是这样,喵——”,他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出场都是这一套台词,也算是口头禅,这样就让孩子们牢牢地记住了这几个人物。

    另外,像《美少女战士》、《奥特曼》都是这样吸引儿童眼球的,以及《阳光的快乐生活》里那句“咱是谁呀?咱是阳光麻”超经典的口头禅贯穿全剧,不能说这不是作品的成功之处。由于篇幅原因,这个问题就先说到这里,有时间再整理一下小小说语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再详细交代。


  小小说创作之一:善打基础有志于小小说创作的朋友,一定要打好小小说创作的基础。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最要紧。”这句话在这里同样重要,可小小说创作的基础工作,不像万丈高楼的基础工作,必须一次性打牢,只要你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可以开始小小说创作。这个基础要在小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天天打,月月打,年年打,时时打,处处打。只要你在小小说创作过程中始终如一坚持打基础,你的小小说创作功底就会越来越强,就会给你今后的小小说创作带来难以想象的创作源泉和动力支撑。古人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什么是基础?有人会说,废话,这能不知道?那就重申一遍。

    一是知识基础。没有渊博的知识水平,就不能在小小说创作过程中,驾驭美妙的语言,创作出光华四射的精美小小说。

    二是生活基础。小小说的情节是虚构的,细节是真实的。细节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就是你生活中的所为所观所闻所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素材积累,积累起来的素材,就是你的生活基础。你的生活基础越深厚,你的小小说创作就越坚实,创作源泉就越不会枯竭。

    三是写作基础。写作基础就是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写作技巧越熟练并能有所创新,你创作出来的小小说精美作品就越多。

    四是思想基础。对一个小小说创作者来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决定着一篇小小说成败得失,只有那些具备高尚人格魅力的人,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小小说。时时处处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断雕塑自己的高尚情操,是打好小小说创作的思想基础。
  如何“善”打基础?

    一是尽可能的广博的增加自己的知识面。除了书本阅览上网阅览外,还要有社会阅览。什么叫社会阅览?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个信息高速传播高速增加的时代,因为一个人的圈子都有一定的局限,你必须在逛商场进饭店外出旅游观光等各种社交活动时,处处留意各种书本和网络意外的知识,努力加以吸收,变成你自己的知识积累,你才能有渊博的知识基础,你才能在小小说创作驾驭文字时,语言表达得心应手。譬如,进商场注意各类商品的商标,你在写某种商品时,这个商品就能毫不费力的进入你的小小说等。

    二是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生活面。除了自己已经有或者正在有的生活圈子外,广泛结交各个层面的朋友,从他们那里了解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故事,做到脑勤手勤把它记录下来,成为你的生活素材积累,不断奠定你的生活基础,为小小说创作积累真实的细节资料,一旦用时,你的小小说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可能栩栩如生,感人至深。因为情节是小小说的骨架,细节是小小说的血肉。只有丰满的细节,才有刻骨铭心的动人小说。

    三是要尽可能地精益求精地掌握创作方法。这里我再提:向名篇名家学习。学习优秀的小小说作品(名篇之作),学习优秀的小小说创作理论(名家之言),并不断的在创作实践中认真写作体会,并逐渐创出一条自己的创作路子。水滴石穿,铁杵磨针,不断夯实自己的写作基础,功到自然成。

    四是要自觉的提高自身修养。俗话说:“人无完人”,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五彩缤纷的社会,不是真空社会,真空人活不了。关键看你在五彩缤纷的社会里怎么活?怎样去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人格价值。我认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丢,真善美永恒的价值取向要坚决保持住,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民责任感,这样你的思想基础才会牢固,你所创作的小小说才能有永恒的价值,你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小小说。
  小小说创作之二:捕捉灵感文/赵福海灵感是发现小小说题材,着手小小说创作的前提。没有灵感就没有可写的小小说,没有灵感就无法开始小小说创作。我常常听到周围文友们这样说,没有灵感如何创作呀?有了灵感没时间创作,停了一段时间,灵感消失了无法创作呀。这种情况我也常常有。我的体会是:没有灵感去寻找灵感,有了灵感迅速抓住灵感。
  灵感从哪里找?一是从生活中找。先是从你熟悉的个人生活和周围朋友们中的生活中去找,找的办法就是在脑子里过电影;再就是到朋友中与他们聊天。可能某件事儿或他们谈的某句话令你震撼,于是就有了灵感。我的小小说《二虎进山》就是回忆我在庙子乡政府工作时,一个农机站工作同志到某村下乡时发生的一件事儿,突发灵感,才写出来的。我写的蚂蚁小说《惑》,是听某个朋友讲一个故事,产生灵感写成的。二是在学习中找。读书读报上网查看各类信息,都有可能激发你的灵感,抨发出创作的火花。我的小小说《那天,雪花飘》,是在创作谈及创作方法论版块学习了蔡中锋老师的《关于《新启蒙时代》对话》,突然产生写个关于自己身边事儿的系列短小说,才写出来的第一篇小小说,我系列短小说的标题就是《日子往前过》,计划写一百篇小小说,目前已经写成七八篇,邮箱投寄四篇,报刊采用二篇。
  有了灵感就要迅速抓住灵感。灵感是一个人的意念在脑子里的突然闪现,是心灵抨发的火花,不及时抓住,它就会像流星一样像昙花一样瞬间消失。抓住灵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灵感内容,迅速构思小小说,迅速写作。我的小小说《二虎进山》,就是晚上凌晨四点,回忆以往工作的情景,产生灵感后立即构思,马上起床到书室里写成的。二是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根据灵感的内容,也要不失时机的拿起笔记本梗略地记录下灵感内容,一旦有时间,赶快投入写作。我的短小说系列《日子往前过》,就是简单列了个写作提纲之后,利用双休天和晚上早晨工休时间开始写作的。
  小小说创作之三:精心构思文/赵福海我在评论某作家的小说、诗歌、散文时,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他会说:我这个东西没有事先怎么想啊,感觉这样写着好就一口气写了下来,就写成了,没有精心构思呀?
  其实不然,他(她)已经精心构思了,只是他(她)没有意识到而已。他(她)说的“感觉这样写着好”,就是已经构思了,并且已经基本构思成熟。那是因为他(她)平时看得多想得多练得多,这种构思已经潜移默化在胸中,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胸有成竹”。对于我们初学小小说创作者,还是需要精心构思。
  当然,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已经老于此道的成名作家,在你选定写某个小小说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有了一定的构思过程,成手者可以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地比较熟悉地驾驭自己的构思,在创作中自觉得完善了自己的构思。初学者由于经验不足,如果在动笔创作之前,没有构思成熟就开始写作,就会在小小说的逻辑上艺术处理上出现很多漏洞,修改起来事倍功半,甚至推倒重写,或者无法再写。因为写作者常有这样一个心理:“再丑的孩子也是娃”,不忍心刚出生就给它动大手术。这就注定了写出来的小小说的命运是失败的。因此,初学小小说创作者,要养成写作之前精于构思的习惯。
  如何构思?我们不妨沿用在学校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列提纲。
  一是要有主题思想。先确定这篇小小说你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思想,你想说什么?你想告诉读者什么?当然,小说的主题思想不是要你直接说出来的,是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悟出来的。高明的作者把主题思想在小说中埋得很深,是在一读再读三读,甚至更多的阅读过程中逐渐悟出其主题思想的。譬如:《红楼梦》等名着。小小说的主题没必要埋那么深,但也不能太肤浅。如,鲁迅先生的《药》。
  二是要有人物布局与刻画。因为是小说,小说是要刻画人物的,你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要通过这些人物的言语行动心理活动等表现出来。你要在小小说中安排什么样的人?几个人?如何出场?都是什么样的性格和外貌特征?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外貌特征的刻画,理应是围绕主题思想服务的,因为是小小说,文字受限制,绝对不允许滥用人物。不妨你也像写长中短篇小说那样在提纲中列个人物表,事先把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外貌特征写出来,设计好他们在小小说中的表现位置。这样做可能有些麻烦,但是绝对有非常好的效果。
  三是要有故事情节的设置。鲜活的人物是要靠鲜活的故事情节来表现的。这篇小说你能打动读者多少,在读者心中打下什么样的烙印(尽管你并不清楚能打多深),都要构思好。只有你的这篇小小说在读者心中打上了烙印,你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才算成功。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你可以采用最能表现这篇小小说主题思想的人物故事来虚构情节,但是故事情节的基本元素是细节,细节是真实的。鲜活的人物活在读者心中,实际上是鲜活的细节跳跃在读者心中。你必须调动你生活中阅历中最能表现人物特征的细节去塑造人物。不妨也把这些细节写在提纲中。
  四是要有技巧的运用。有了主题思想,有了人物和表现人物的故事情节及细节,就要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这就是技巧的运用。表现技巧很多,这里不再细说,我会在《小小说创作之五:妙设技巧》中细说。这里要说的是,只有最适合这篇小小说表现形式的小小说创作技巧的运用,才能成就一篇优秀的小小说。有人说小小说创作无技巧,那是因为成手的小小说作家已经把各种技巧烂熟于心,甚至达到了能够创造一种新的技巧的地步,在小小说创作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某种技巧或几种技巧或新技巧。这就与人们常说的“大象无形,大爱无言,大道无名,大商无算”,一个道理。因此,初学者应该在创作之前,认真考虑好在这篇小小说中都运用那些技巧,而这些技巧又必须是最适合表现这篇小小说的。
  五是要有一个好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小小说的标题是捕捉读者眼睛的眼睛。只有标题抓住了读者的眼睛,牵着他的眼睛去看你的小小说,你的小小说才有可能成功。因此,小小说的标题要有厚度要有悬念要有张力,最好新鲜别致。(赵福海)


  小小说情节链的发展,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必要时亦可加上序言和尾声这两个环节,如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就是由序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这六部分组成的,是一篇结构非常完整的小小说。一篇小说的好坏,除了前面各部分以外,结尾也非常是关键一个环节,其他部分写得再好,到结尾时处理不好,也不能算是一篇好作品,因此结尾部分往往在小小说中起着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使整篇文章得以升华。
  结尾的形式很多,但是,在现在小小说向故事化发展的时候,有一种结尾是比较受欢迎的,也是很多作者比较喜欢使用的一种形式——那就是出人意料结尾,又叫戏剧性结尾、好像也叫欧·享利式结尾(我记不太清楚了,说错了大家都表笑啊),说白了,也就是像说相声一样,抖个包袱,让人大跌眼镜。最后我发现的问题就是,不少作者虽然采用了这个形式,构思也相当巧妙,只是有一点,就是太拖拉了,往往是你看着应该收笔了,结果下边又是一大段,给人一种拖泥带水的感觉。说实话,如果这个结尾用好了,确实能给作品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是用得不好,那么整篇作品就会被它毁掉。我在前人的基础上又结合自己的经验做了一个初步总结,感觉使用这种结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蓄势,准备充足:每个故事的发展都有一个必经过程,因此,我们应该在开始写的就应该注意精心策划,一步步把读者引进你的圈套,直到把故事情节推到高潮,把他的心提到喉咙,然后再突然抖出一个包袱,让他大吃一惊,但是,给他一个震惊还应该让他回味无穷,从而记住你的作品,这就要看你结尾的那句话怎么说了。
  二、意料之处,情理之中:真实性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众所周知,小说是虚的,但是也应该尽最大可能保持它的逼真性,所以说出话来就应该在情理之中,应该让人相信。
  三、语言精确,简洁明快:这是最近我发现的最大的一个问题,不少结尾构思的都相当巧妙,结果就是啰嗦了点。和说相声一样,我们把笑料一件一件地装进了包袱里,到最后的时候,就不能再一件一件地往外拿了,而是应该“哗”地一下抖响它,喜剧结尾应该让人突然发笑,悲剧结尾应该让人心里猛然一沉,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也就是说,故事发展到高潮以后,笔锋突然一转,一句话扭转全局(当然还得要符合我说的第二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在这方面,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的相声段子《如此所长》,那篇同名小说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另外还可以看看我的《相思》,在这篇小说里,我用两句关键话抖开了两个包袱,第一句:“妈妈醒醒,你是不是又做恶梦了!”扭转了前边那个看似荒谬的故事,不等读者回过神,马上又抖开了二个包袱“我又梦到你爸爸了,今天上他的忌日……这应该算是连环套包袱吧。在《天天文学读本组稿》版里,高峰文友的《村姑》在这方面做得就非常好,他在情节发展的时候曾不止一次提到:一句和信的内容极不协调的冰凉的话:“还是没有收到你的来信。”并且用“村姑有时候加倍的贴邮票,她怕邮资涨价她不知道……”等一系列内容一步一步把故事推向高潮。到最后揭开迷底的时候,就用了一句话:“那个铁筒子,-----多年不用啦!”干净利索且毫不做作。也就是说,我们的结尾不应该是一大段,而应该是一句话,嘿嘿,看这个结尾够重要吧?另外,即便是你的文字需要加一个尾声,我觉得也不应该太哆嗦了,比如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这一句富念哲理的议论,流传了一百多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四、顺其自然,不要走极端:小小说是一种以小见大有文学形式,因此,我们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尽量不要走极端,把人搞得生离死别,制造血腥。有时候,平静的故事往往会带来不平静的效果。在这方面,大家可以参照一下金石的《等待》、《情书》等作品,但最应该学习的一篇,应该是王任叔的《河豚子》(我已经转帖到了《名篇赏析》版),看前辈是怎样处理这个悲剧结尾的,另外,还应该用心感受一下这篇作品的艺术效果。总起来说一句话,于无风处见波澜,才能真正算得上一篇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