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校园27册免费阅读:“痰”派老生化痰湿(3)痰湿在四肢,手脚怕冷、风寒湿痹症、核心药、龟苓膏、宗老“加减二陈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6:53:05
“痰”派老生化痰湿(3)痰湿在四肢,
手脚怕冷、风寒湿痹症、核心药、龟苓膏、宗老“加减二陈汤”
',1)">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M0NzYyMTA0/v.swf
本期节目请来的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并且已经家传四代,他就是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的原主任宗修英老爷子以及他的儿子及学术继承人,北京友谊医院宗文汇大夫。
上两期节目讲了痰湿在头部和痰湿在脾肺,今天讲痰湿在四肢。
到了冬天,手冷脚冷,四肢疼痛,沉重,很多都与痰湿与风寒湿三邪相合有关。到了天冷了,穿了两条毛衣三条毛裤,平时还运动,还觉得冷,就是病了。还有冬天手法冰凉也是病。冬天盖两三床被还会被冻醒。还有更严重的。
宗老举例:有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看起来不胖不搜中等身材也没什么特殊,可这个人冷的就不一般了,找宗老看病时,那时的天气也很热的,穿着皮袄毛皮鞋,睡觉时盖得很厚,老觉得冷,睡到天亮脚都暖不过来,走路有很沉重的感觉。
中医理论认为百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腿和脚是最容易受寒的部位,体内的湿邪与风、寒相合,会造成行痹、痛痹和着痹。而各种痹证又会两两相合,造成各种疼痛。
痰湿在人的身体里是一种病邪,它走到那儿就有那儿的症状,如果它走在人的四肢尤其是未端,阳气就不能通达到这里,手足不湿就是必然的了。
寒气代表人的脾气不足、中气不足与寒气相结合,阳气受阴,血液流动受影响自然就会觉得特别冷。
痰湿在四肢还有个典型的症状,是四肢的沉重感。
腿疼是痰湿在四肢的表现吗?
那是血液不通,中医有句话: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是疼,都是代表有一些不通的地方。寒湿凝聚,凝聚在什么地方,那儿的血液受阻,自然就疼。
老寒腿就是凉的过甚,上面举的例子,走路沉重是有湿在里面,疼痛是有寒的问题。
上台三位女阿姨,体形都稍微偏胖。
一位阿姨就是腿疼,一动就上头老出汗,下头就凉,手脚不是一般的凉,腿有时朩胀,也肿,她这种情况是寒湿体质,阳气不足,喝点水或喝点汤都会出汗,下面是脾的阳气不足,可以上面吃点益气固表的药物,同时也管下面腿凉。
另一位阿姨腿肿腿沉,一条腿疼肿,一条腿不肿但从侧面疼,看过中医说湿气太大,穿的也多,怕冷。这位阿姨的症状从表面上看是湿气比寒气重,吃药时就以化湿为主,散寒通络为辅,也就是益气、散寒、化温并进。
第三位阿姨脚怕冷,尤其是腿肿且胀,走路发沉尤其是天气不好时更明显,这位阿姨的情况比前面两位轻点,但她的痰湿还是比较重,因为她的体形还是湿比较重。
有句话:百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

人体上面属阳,下面属阴,常有人说上火、下寒,上火就是口干舌燥,可下面脚特别凉。
湿不独生,湿是阴邪,单纯的湿致病少一些,主要是它跟其它的寒气结合而发病,跟寒结合成寒湿,跟风结合成风湿,跟热结合成湿热。
中医把各种关节的疼痛归纳于痹症。

风、寒、湿三种痹症各有特点:

伤了人之后,虽然都是疼,但各有各的特点。风邪是痛无定处,老百姓说是串着疼,所以中医形象地称它为行痹。还有一个串着痛是生气、暴怒肝气串着疼,属于肝气淤滞,疼在两胁,胸背的串痛,倜尔才出现胳膊腿的串疼,这两个要区分开来。行痹是受了寒凉引起的,疼在关节四肢和肌肉这个好区分,
寒气伤人,因寒主凝滞,受寒了气血不通就会疼,所以叫痛痹,它的主要特点凡是疼的地主用手摸的时候都会觉得凉,而且一受凉后就会加重。反过来一接触到热都会得到缓解。
湿,遇到寒后典型的症状就会四肢比较沉重,所以叫着痹。关节肌肉的酸疼、沉重无力。
从上面的三个症状可非常清楚地分别自己是受了寒还是风或是湿引起的疼痛了。
一台一位阿姨,胳膊疼,到处跑的疼,买了电褥子,暖它就不疼了,但一离开就疼,这属于风、寒造成的疼痛,病在里,但热敷不行,还得吃药。

另一位阿姨上台,右侧腿疼固定的,加上背后有一块特别的冰已经有二三十年了。腿疼用热宝也会缓解,遇凉就疼的厉害,但已经低湿烫伤了。宗老说是寒着疼,没有风的问题,就是寒的问题,后面的背凉,张仲景伤寒论里有专门谈到这个病,叫背冷如掌大,怎么治也治不好,这就是痰饮。也有专门治这个的一些方药。而且这位阿姨病都在阳面,就是一个阳气不足,就会出现寒饮。
风+湿合起来就会怎么样呢:

治疗时就要祛风、祛湿、利湿。
寒+湿相结合

治疗时就要散寒,化湿,通络止疼。
宗老介绍一个小方核心药(基本方)

治病就凭这三味药治不了,还需加减配药。桂枝温经通络,散寒,解风寒感冒,和胸痹症胸疼。防风的去风,防已是去湿。
如果是寒重的,桂枝再增加点量12~15克。防风、防已也是如此。要是人容易上火的桂枝少用点。
需要的人可以找医生加减配药,光这三位药是治不了病的。
如果四肢不温又不想吃药的,有个穴位可以治疗:阳池穴

在腕横纹的中点属于三焦经的穴位,管人身上通热气的(阳气)的,用手按住五分钟,两手都按,但然不是一回就能解决的,天天得按一回,慢慢的经络就通了,手脚就不那么凉了。这是个长功夫。
湿疹跟痰湿在四肢有关系吗?
举例:一位女病人是顽固性的泛发性产湿疹,就是久治不愈说明它有湿且是重浊黏腻,反复发作,而且全身无处没有全是非常严重,疹子还流汤挂水,还痒,全身抓的都是痕迹,病人说要是不抓出血来不解痒不过瘾,非常痛苦。这是湿和热相争外发到皮肤,如果加上风是话就痒。

推荐一种药叫龟苓膏

龟苓膏和龟苓集不是一个药,龟苓集是调补身体的药,龟苓膏是清热、泄火、化湿的药,龟板清热、凉血、滋阴,土茯苓是清热、利湿、解毒,它能够到各种经络关节等地方搜刮这些病毒,所以在平常的皮肤病尤其是湿热的皮肤病用的特别特别的多。
湿热在人体里伤了人的表现有两种:
一种在外,在皮肤,在关节什么的;特点是热,红,分泌物一般都是黄的,粘稠的。
另一个就是内在的湿热,往往跟风相结合,会痒。还有眼睛有没有眼屎,有没有口干舌燥,喉咙发干想喝水,大便比较干燥,不通畅,小便是不是有黄短,又黄又少,这些是内在的湿和热。
龟苓膏可以作为清利湿热的保健用药。煎药、煮水都可以。

土茯苓单独的用,可以10克、20克、30克都可以单独的煮水喝治疗这个病。如果土茯苓压成面外敷洒在这些流汤挂水的地方也可以。或是土茯苓煮完水的头一天,第二天用来喝,第三天用水洗或泡,或用毛巾纱布沾这个水贴在病灶处效果也非常好。
有个小镇中药铺凭四张方子打天下,历代相传。它们分别是1、四物汤;2、四君子汤;3、二陈汤;4、平味散。中药是非常灵活的,凭四张方子加减论治。其中的二陈汤,是宗老的代表方,二陈汤是一个基础方子。

上面四和简单的药物,如果加减运用,它的变化特别的多,所有现在化痰的一些著名的方子和中成药都是由二陈汤变化演绎而来的。
针对所有痰湿宗老给了一个小方“加减二陈汤”作为参考:

这个方子实际就是二陈汤的加减,二陈就是陈皮、半夏,这两味药放的时间越久去湿效果越好,为此方的主要药来袪湿化痰。
前三味药为基本方,白术健脾,半夏化痰祛湿,陈皮理气化湿。
佩兰是芳香化湿的去上焦的湿,车前草去湿从下边出,两味药都是去湿的通道。
此方既有在内的祛痰、祛燥湿理气化湿,又有上下的出路,是个祛湿的基本法则。如果临床用的话要根据情况变化的,如果上焦湿种的话,佩兰就不止15克,如果尿又黄又短代表有湿热在下焦,车前草就可以用到30克,再加点清下焦的药。用这个方来治疗是有好处的,但不是通治百病的,只是作为参考,因为中医用药就是比较活。要辩证当时表现的一些症候群然后设计方子。
如果觉得自己是个痰湿体质,平时脾胃不太好,消化不太好,有痰,甚至有时人有一点晕晕的,有点困倦老想睡觉,尿有点黄甚至尿的不痛快,这张小方非常好。
相关链接:
“痰”派老生化痰湿(1)痰湿与脑梗,清头醒脑方、脂溢性脱发内服与外用方、祛痰湿小方
“痰”派老生化痰湿(2)痰湿困脾肺,怎样判断痰湿困脾?化湿小方、急、缓治疗二方、乐尔康、踮脚八段锦
健康课堂:你的血脂还好吗?(上)、(下)
健康课堂:提倡四季养生法 建立健康新生活(上)、(下)
健康课堂:冬季养生与疾病预防(视频)
健康访谈:肠轻松保健康 (视频)
健康访谈:神奇的葡萄籽 (视频)
健康课堂:抗生素滥用之祸(视频)
[视频] 刺血放血治疗疾病 共七集
[视频] 《先天之本后天养》专辑10集
健康课堂:冬季巧吃绿色蔬菜解干燥(视频)
健康课堂:冬季巧吃黄色食物健脾胃(视频)
健康课堂:冬季巧吃红色食物护心脏(视频)
健康课堂:冬季巧吃黑色食物解尿频(视频)
健康课堂:冬季巧吃白色食物润肺止咳(视频)
健康课堂:巧用姜保健康(视频)
健康课堂:大蒜的妙用(视频)
健康课堂: 【抓住“食机”呵护胃】(视频)
健康课堂: 【抓住“食机”巧进补】 (视频)
健康课堂:【抓住“食机”驱寒湿】 (视频)
健康课堂:【抓住“食机”润秋燥】 (视频)
健康课堂:萝卜荟萃 调血糖 (视频)
健康课堂:冬季养肾正当时1、2、3 (视频)
健康课堂:巧吃干果保健康(视频)
健康课堂:隐藏在胃里的杀手(视频)
健康课堂:膏方养肺要赶早(视频)
健康课堂: 冬季帮您远离感冒的烦恼(视频)
健康课堂: 远离威胁健康杀手(视频)
健康课堂: 强健心脏法则(视频)
健康课堂: 秋冬换季隐匿的杀手(视频)
健康课堂: 造就健康的腰椎(视频)
健康课堂: 失明背后的秘密(视频)
健康课堂: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保障市民身体健康(视频)
健康课堂: 霜降时节,被堵住的呼吸道的危险(视频)
健康课堂: 足不出户的健身妙招(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