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9月安全活动方案:【资料】古人的酒量和中国的酒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9:27:45

古人酒量之谜

    读古书,看到古代酒人的海量,不免自惭形秽。《汉书》载于定国食酒数石不乱;晋竹林七贤中刘伶自己就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石,五斗解酲”。再看《水浒传》中武松,他去打蒋门神,提出“无三不过望”的要求,也就是从孟州牢城营出发到快活林的途中,每经过一家酒店,都得喝三碗。算一算,每碗以半斤计,一次就是一斤半,路经十几处有酒望子的酒店,大约二、三十斤酒便下肚了。还有景阳岗那回,武松足喝了十多碗,估摸着起码也得六、七斤了吧!
     不过笔者也心存疑惑,古人酒量当真就比现代人的酒量大出许多?
     有学者研究,差别没有那么悬殊。其理由有二。
     一曰古今酒的度数不同。现代人所喝的烈性酒,酒度高至六十度以上。这样高度数的酒须用蒸馏法方可酿出。查阅史书,大约到宋代才开始有人使用蒸馏法。此前的酒多以甜酒酿作酒母加水或增曲制造,其酒度不过一、二十度而已。
     可以证明时间界限的,有《中国化学史话》,该书中写道,唐代尚无蒸馏酒,大约到宋代才有。又据英国李约瑟博士说,蒸馏酒在中国的出现,可上溯到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期,是中亚的进贡品;但是南北朝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曾详细记载了到那时为止的酿酒法,书中无一字提到蒸馏酒的制作法。唐宋人的各种有关酒的记载中也未提及蒸馏法。反倒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很说明问题:“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即使依《中国化学史话》所言,宋代开始时也仅是少数酒坊试制烈酒,待到元代,有西域、中亚人大量到华夏,蒸馏法才普及。而古书上提到能饮一石的人,均在南北朝之前,唐以后越来越少,可见酒的量是随着酒度的提升在逐渐减少。
     二曰古今计量酒的单位不同。现今计量酒或用重量单位——斤、两,或用容量单位——杯、瓶、升。古人饮酒常以酒器计算,且无统一的计量单位。古书上提到的酒器大小不等花样繁多,有尊,豆,斗,爵,觥,觚,角,卮等等,其中的角和斗两种,既是酒器,又是量器。角(酒提子)今天还做量酒之用,斗在古代也是量酒之器。宋朝《中山诗话》中记载一则故事:“真宗问近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丁晋公独曰‘斗值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由此可知,唐宋时以斗做量酒之具,有如现在用提子(角)和杯(如卖散装啤酒),作为量具的斗总不至于大得和现今的斗一样吧。清初人刘献庭在《广阳杂记》中引用朱昱《杂记》说:“淮以南,酒皆用升计,一升曰爵,二升曰瓢。那么一爵就是一升,十爵是一斗,百爵为石。”
     一石之酒,古时酒味薄,若拉长时间饮用,几斗大概还是可以喝下去的。如今人喝啤酒,不也十瓶、二十瓶的喝么!


3楼

浅谈酒文化

----------------------------------
世界各地的多种文化在其兴起之日起,就各具其特色,人们所食用的物产也因其所处地域的差异而不尽相同,但是酒却是世界绝大多数地区不同民族所共同拥有的。一般而言,酒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因为酒是用农作物尤其是粮食制作的。“凡酒,稻为上,黍次之,粟次之。” “五齐三酒,俱用秫、稻、麴蘖、鬯酒用黑黍。” 传说中国在神农黄帝时便有了酒,文字有《太平御览》:“神农耕而作陶”,而陶是用来盛酒的;《抱朴子》载,黄帝造酒泉法,以曲米和成丹药;《素问》载:“黄帝命作汤液酒醴以为备。”实物则有如龙山遗址中尊、斝、盉等陶制酒器;大汶口遗址中的灰陶尊、白陶豆、黑陶杯等酒器;以及甲骨文、金文中便有“酒”字等等。可见,酒在中国的出现肯定相当久远。
     就象古代许多伟大的发明与发现一样,第一个造酒或发现酒的人已经湮不可考。东晋时江统在《酒诰》中论述道:“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认为酒是吃剩的饭久放之下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不需要什么神妙奇方。这一观点可以说是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酒的源起,因为酒总要在粮食略有节余的情况下才有出现的可能,而且在初民那里酒因剩余粮食发酵而偶然出现的可能性,当远远大于有人刻意去造酒的可能性。
     心理人类学家维特·巴诺通过对美洲印地安人社群的调查研究,认为酒是一些民族焦虑程度的指标 ,这一结论几乎可以说适用于所有的饮酒民族。因为自从人类出现,人就生活在一种他无法控制的紧张与矛盾状态中,其中既有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为克服协调这些矛盾而带来的紧张,也有整个人类为协调自身所共存的文明倾向和动物本性而带来的某种紧张,这些紧张、焦虑持续到一定程度时,人就必定需要一种释放,以求得一种平衡。现代人发泄的渠道相对说来要多一些,但在文明初始和许多原始民族那里,酒则是一种比较普遍也比较容易让人采用的一条释放渠道。因而酒可以说成了许多民族焦虑程度的指标。但这一结论在古代中国却有些许不一样。
     酒在中国最早出现时,并不是用作为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普通饮料的。《战国策·魏策》载:“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从中可知,至少在禹夏时酒饮尚未普遍通行。这一时期的酒饮是和“礼”关联在一起的。而对于中国历史社会文化和人文心态有着重大影响的“礼”,最早是从初民的祭祖祭神仪式发展而来并与之密切相关。《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古人饮食必祭,《周礼·膳夫》郑注云:“礼,饮食必祭,示有所先。”释曰:“凡祭,皆祭所造食者。”《礼记·曲礼》郑注曰:“祭,祭先也,君子有事不忘本也。”太古时的饮酒习俗是“污尊而抔饮,……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饮酒是祭祀典礼之一。到了周王朝时还设有专门的酒官:酒正、酒人、浆人等执掌与酒相关的典礼。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祭祀等原始宗教仪式并未象其他一些民族那样发展成为正式的宗教,而是很快转化为礼仪、制度形式来约束世道人心,共有一百多卷的《仪礼》和《礼记》便是两部详详细细的礼仪制度章程,不厌其烦地告诉人们在何种场合下应该穿何种衣服、站或坐在哪个方向或位置、第一第二第三……每一步该如何如何去做等等。其中大多数礼仪都与酒有关或都需要用酒,除去祭祀用酒外,普通人生活的许多场面仪式都要用酒,形成了种种的酒礼。诚如后人所言,酒在中国古代的作用实在是大极了。如魏晋时的王粲在其《酒赋》中称酒能“章文德于庙堂,协武义于三军,致子弟之存养,纠骨肉之睦亲,成朋友之欢好,赞交往之主宾。”刘惔在《酒箴》中赞扬“作酒于社,献之朋辟。仰郊昊天,辨定宾主。啐酒成礼,则彝伦攸叙”等酒的功用。都是说酒有颐神定人等维持天道和社会伦理秩序的巨大作用。这样在古代中国,酒从一开始就有高居庙堂朝会之所的高贵身份地位,与礼仪、仪礼密切关联,成为社会秩序的象征。


4楼

     但是,由于酒自身的特殊成分,它又能够兴奋乃至麻醉人的精神,达到迷醉人的心神的效果,使人在紧张焦虑的生活中得到一点暂时的平衡,正如曹植所说;“于斯时也,质者或文,刚者或仁,卑者忘贱,窭者忘贫。” 因而古人们很快就在礼仪秩序之外,开始追求酒给人带来的生理上的快感和使人暂时从焦虑情绪中解脱出来的神奇功效。这一追求造成了两个直接结果,一是人们开始不只是在祭祀等礼仪之时才饮酒。夏王朝时便有帝王诸侯饮酒失职失德的事例,如《尚书-胤征》载:“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通鉴前编》载: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晏子春秋》中晏子劝谏齐景公纵酒的篇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新序》中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病,他感到很得意,臣下优莫说他还是不及殷纣王,因为纣曾饮酒七日七夜,赵襄子听了很惶恐,担心自己是否也将象纣那样要亡国了,优莫说不用担心,桀纣只有遇到汤武时才会亡国,现在“天下尽桀也”,所以即使象纣王一样腐败也不会亡国。可见当时帝王恣意饮酒纵乐是相当普遍的。此外平民也在追求感官快乐的行列,从《酒诰》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通百姓在辛勤劳作之余,也会“自洗腆致用酒”。祭祀等礼仪之外的普遍饮酒带来第二个结果,便是酒味日趋于厚。关于这一点,吕思勉先生早有研究:
     《周官·酒正》有五齐、三酒、四饮。五齐者,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沈齐。注云:“自醴以上尤浊,盎以下差清。”三酒者:一曰事酒。注云:“即今醳酒。”疏云:“冬酿春成。”二曰昔酒。注云:“今之酋久白酒,所谓旧醳。”疏云:“久酿乃熟,故以昔酒为名。对事酒为清,对清酒为白。三曰清酒。注:“今中山冬酿,接夏而成。”疏云:“此酒更久于昔,故以清为号。……四饮者:一曰清,即《浆人》醴清。二曰医,即《内则》所谓或以酏为醴。三曰浆。四曰酏。郑曰:五齐之中,醴恬“与酒味异。其余四斋味皆似酒。”盖四饮最薄,五齐次之,三酒最厚。四饮去水最近,五齐醴以上近水,盎以下近酒,而古人以五齐祭三酒饮。其陈之也,则玄酒为上,醴酒次之,三酒在下。可见酒味之日趋于厚矣。
     能够在仪礼之外的日常生活中随意饮酒,而且是酒味日趋于厚的酒饮,其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和精神上的快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帝王与官吏纵酒的危害太大,商王朝虽然制定了惩治官吏纵酒及臣下不劝谏帝王饮酒的法条:“敢有……酣歌于室,……臣下不匡,其刑墨。” 但殷纣王还是因为沉湎于酒而亡国。取而代商的周武王很明白地看到了这一点,“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因而在《酒诰》中他谆谆教诲臣下“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警告大家要戒酒“汝典听朕毖,勿辨乃司民湎于酒”。前文所引大禹疏仪狄绝旨酒也是因为他预见到了酒对社会秩序的危害性。但是尽管如此,酒仍然未被逐出“礼”的高贵殿堂。因而正如汉代邹阳在其《酒赋》中所说的那样:“清者为酒,浊者为醴。庶民以为欢,君子以为礼”,在中国古代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方面是酒作为礼等社会秩序的象征,在殿堂庙宇中洋洋作态,一方面又是酒已经成了上自帝王百官下至平民乞丐的饮料,因纵酒无度等而引发的灾祸不绝于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酒在中国文化中作为秩序与礼仪载体的同时,又蕴含了它们的负面效应,即非理性的、否定秩序的成分,是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文化符号。


5楼

酒文化:阐释生命的意韵 (1)

     酒为无上妙品,其色、其香、其味、其劲融炼成完美的酒性,给人带来无穷的福乐。随着社会发展,消费者追求更为丰富完满的精神享受,酒业营销从酒性转向了酒文化。
     于是帝王将相、文化名人、传说典故、窖址历史,都被挖掘出来粉饰其酒文化,酒业营销俨然成了考古学,而且嗜古成性,似乎越古老文化味就越浓厚。有的商家甚至干脆玩起了文字游戏,无论什么名目,都贴上文化的标签去炒作一番。
     结果,其产品反而被消费者疏远了。传说典故固然令人神往,历史名人固然令人钦佩,文化建设不失为企业长盛久兴之道,然而又与消费者购买产品有什么关系呢?
     紧贴消费者的需要,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是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酒文化的真义,自然也要从消费者价值的视角上去理解。
(一) 远古传说中酒文化的本涵
     相传在远古的黄帝时代,风调雨顺,连年丰收,杜康把吃不完的粮食储存在树洞里,久而久之,这些粮食就发酵成一种特别芳香的液体。杜康把它献给黄帝,黄帝饮后但觉精神爽朗,心气开阔,就命仓颉为之命名。仓颉说道,此水香而淳厚,饮而得神,应起名叫“酒”。
     这则关于酒的起源的传说,揭示了中华先民对酒的理解和原始的酒文化观。“香而淳厚”,指的自然是酒性,“得神”指的是饮酒后心理和精神上的感受,然而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却归之为神灵现象,并与广泛的社会活动联系起来。
     在人类的童年时期,先民们认为神灵主宰世间一切,各种活动能否达到目的,除了人为的努力,还取决于神灵的意愿,凡事都讲究占吉凶以决疑惑,避凶祸而趋吉福。巫祝凭借沟通神灵的特殊能力,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在仓颉看来,酒凝聚了粮食的精华,神性灌注其中,饮酒能够“得神”,使神性进入人的心灵中,象神灵一样拥有无上能力,增强了自主掌握命运的能力,无需借助巫祝占断了。
     中华先民潜意识中,存在一条酒性——“得神”——生命的链条,他们乘着酒性,供奉神灵,省悟生命的本真,释放生命的潜能,陶然而自信地面对自然界的挑战,形成了原始的酒文化。
     然而神灵并不存在,它是人类对自己本质颠倒的理解。神的灵通圆妙、至美至善、超临万物,不过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本质得以完全实现的境界。先民们饮酒“得神”,其实是酒性激发了他们的本质力量,推动他们以观省到的生命本原去直观地掌握生命的活动。当我们剔除巫术迷信的因素后,酒文化体现的是酒性与生命的关系,酒性中飞扬的是刚强昂扬的生命力,映照的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意旨,酒文化就是生命文化。


6楼

酒文化:阐释生命的意韵(2)
  

(二) 文化视野中的酒文化
     从字面上看,酒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子集,它应当具有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掌握文化的涵义,是理解酒文化的前提。
     简言之,文化就是“人化”,是人类自觉地从宇宙人伦中提取自由自觉的“人”本质,使自己成为“人”的过程,它把宇宙人伦中的“非人”因素改造为“属人”的状态,使宇宙人伦中的属人境界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开拓出来,推动生命活动的自由空间和自觉范畴向更广阔、更深入的境界延展。
     每种文化都以其属性改造着特定的领域,物质产品改造的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道德改造的是人伦准则,政治法律改造的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机制。当酒与文化结合成酒文化时,酒性改造的对象是什么?成果又如何体现出来?
     酒性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能把人体非“人”的病态调整到属“人”的正常态,这未尝不是一种文化。然而酒渗透到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却并非酒可治病的缘故。
     生命活动始发于心,由心引领。 性之所由,情之所感,意之所愿,志之所往,莫不发轫于心;生命种种风情,万千意趣,莫不宰制于心。具有什么样的心性,就形成什么样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文明。心性就如一道围墙,限定了生命活动的可能,也决定了人性的边界,而生命的发展,人性的上升,文明的进步,就始于心性的开化。
     通常意义的酒文化中,酒性改造的就是人的心性,把心性中的非“人”因素改造成属“人”因素,使人的心性更成为“人”的心性。酒体之美,化解心之所止,劲道之力,冲破意之所滞,心性朗彻而精神投射于广漠深邃的宇宙人伦深处,观彻万物的化育,通达生命的韵致,扬之以性情,驰之以意气,见之于行动,就是酒文化。酒文化就在于开启心性,化育心灵。
艺术也是化育人的心性的,与酒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历史上文人墨客就常常与酒结下不解之缘。“音由心生”,“诗言志,歌咏言”,酒作为诱因,使人心胸舒展,意气洋洋,思绪涵摄宇间万象,性情达于生命的至理,文人墨客行之笔端,得于诗词书画,是为艺术,在平民百姓止限于一腔感慨罢了。艺术与酒文化,并无绝对的界限,一雅一俗而已。然而艺术在于审美,是对生命的本真和力量的品味,多限于心,酒文化更体现为一种生活态度,是心性对生命的驾驭。


酒文化:阐释生命的意韵(3)
  

(三) 生命绵绵展开的辽阔意象
     那么,酒文化具有什么样的内容呢?或者说,酒性推动心性沿着什么方向展开,最后达到什么状态?
     生命是无限上升的,心性的内容既包括人已经实现的本质,又含有未既的部分。人在宇宙自然、社会人伦的现实状态,所占有的现实生活,是既济的生命本原的物化形态;而在心理和意识层面对现实的改造中,提炼出高于现实的生命意义,则是未既的,成为又一轮生命活动的起点。酒文化反映的就是生命这种未既的本然状态。
     酒性从两方面拓展人的心性:其一,于酒体中照见宇宙人伦中未既的生命本原,形成心理的内容,如金六福的“福”文化;其二,于劲道中见证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化作意志的力量,如血的斗牛士精神。酒体中照彻的是生命之美,劲道中流淌的是生命之力,而劲道和酒体融炼得如此完美,恰是生命之力和生命之美相互包容、生命之力推动生命之美向宇宙人伦的本真状态绵绵展开的壮丽景象。
     这是人们心灵深处的生命意象,而不是生活的实况,体现了生命的本真之美,而不止于美。它把每一个生活场景、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生命意旨发扬到极致,人性超临物性尽显自由自觉之本质,又与物性相亲无间,性情澹然,意志率然,生命处于完满的境界中。


7楼

     所以酒文化的特点在于尽心性。只有尽心性,才能尽人性;只有尽人性,才能尽物性之用,把生命的意趣发挥到极致。因而日常饮酒,讲究尽情尽意,忌“不及”,戒“过度”。意犹未尽,不能得酒性之妙,难窥生命之真谛;饮酒过度,癫狂疯怒,则走向酒文化的反面了。在营销创意中,则要把心理内容及意志形式推展到社会条件的极限,尽揽时代的风尚和韵致。
     酒文化秉承传统,指向现实未既的生命本原。对现实生活的简单临摹已离开酒文化的本涵了,对传统文化的机械搬弄实为人性的复古,更失之千里。把酒文化理解为精神或情感,其言泛泛,难窥酒文化之真义。孔府家酒、青酒把人的情感与酒嫁接在一起,虽不失为高明的品牌策略,却不能称之为酒文化,因为没有创造出新的心理内容。


酒文化:阐释生命的意韵(4)

(四)境遇、酒性、心性,酒文化三要素        
     酒文化不在酒中,而在酒外,在于人类对生生不息的生命至理的观省和追求中。然而酒文化却是在酒性的浇灌下长成的,是对酒性的审美感知中迸发的生命之火。酒性、心性和生命,形成了酒文化的三个环节,而酒性、心性和境遇,自然成为酒文化的三要素。境遇是生命的现实形式,酒性和境遇交相辉映,激发起情感和意志,推动心性沿生命的本真情状方向展开,于意象中照见境遇中未既之生命本原,产生了酒文化。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这首著名的《凉州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描绘的是酒性,战争环境、军情紧迫,“欲饮琵琶马上催”是人的境遇,“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则表达一种达观生死、杀敌报国的心性。
     《水浒》中的“透瓶香”的酒文化,也是通过境遇、酒性和心性塑造的。酒名叫“透瓶香”、又叫“出门倒”,展示的是酒性。郁郁青山中的一座酒店,横跨路途的一道大山岗,山上时时伤人的猛虎,就是境遇。“三碗不过冈”的广告词,从反面激发起挑战境遇的洋洋意气。最后通过武松的喝酒、上冈、打虎的形象描写,意气风发、刚劲昂扬的酒文化形象便生动地展现出来。
     在日常生活中,境遇就是人们身处的场景,人们在其中展开生命活动,有所感发,于心性中照见酒性,酒性又化作心性,半醉半醒之际,性情奔扬,意志流溢,把场景所能容涵的生命情趣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
     而在品牌中,境遇隐含了社会生活的总体,或者其中的某个层面,心性却脱离了个体形态,表现为人们对生活的某种共同愿景、价值观或人生态度。这时酒文化脱离了越分越细的市场细分法,体现出市场整合的倾向,如金六福、小糊涂仙都超越了年龄、阶层、收入等的细分范畴,是各个群体的共同心愿的写照,这是从心理倾向去细分市场。


8楼

闲话酒道
  

饮酒有类
在不同的饮酒场合,所应该准备的酒种类也各不相同。如平时在家中独饮或与家人共饮,通常只需一种酒即可;若宴请宾客,则需要准备2-3种酒;在国外还有餐前酒、佐料酒、餐后酒之分。餐前酒可准备一些可以起开胃作用的味美思和鸡尾酒等;佐餐酒则要因菜而异,一般选用干红或干白葡萄酒、黄酒、啤酒、及香槟酒等;餐后酒则选用甜食酒、鸡尾酒、白兰地及威士忌等蒸馏酒或利口酒。

上酒有序
若酒席上备有多种美酒,则应先上低酒度,再上高酒度;先上酿造酒,再上蒸馏酒;先上汽酒,再上无汽酒;先饮淡雅酒,再饮浓郁酒;干烈酒先行,甘甜酒稍后;白葡萄酒要优先于红葡萄酒。

开瓶有法
开瓶前先将瓶的外壁及瓶口用洁净的布擦拭干净,再根据不同的酒选不同的开启方法和时间。葡萄酒应在饮用前约1小时开盖,以增添酒席的热烈气氛;香槟酒在开瓶前应先冷却,然后左手用餐巾捏瓶颈,右手解开铁丝扣,并用餐巾包住塞子把瓶子转动几下,瓶塞即可冲出,迅速擦净瓶口,待酒液涌出,缓缓倒入香槟杯中;开啤酒时则一定要用开瓶器,并且在开瓶前不能将啤酒加热,否则会爆裂。

倒酒有方
通常按顺时针方向,将商标向着客人,站在每位客人的右侧逐一倒酒,可用右手持杯略斜,将酒沿杯内壁缓缓倒入。一般倒入置为2/3宜。

配菜有别
佐酒菜的色、香、味、格与酒的色、香、味、格尽可能谐调。如色泽浅的菜与色泽浅的酒相配,法国通常强调海鲜、鸡肉等白肉与白葡萄酒相配,牛肉等与红葡萄酒相配,这样菜与酒相得益彰,既领略了菜肴的独特口味也突出了酒的风味;菜肴应具有恰当营养价值,如白酒等蒸馏酒营养价值比酿造酒要低,故所配菜肴的营养要更全一些。我国民间有"四冷四热"等荤素相间的佐酒菜肴之说,如松花蛋、腐竹为冷盘、香菇鸡等可做热盘等;佐料菜还要兼顾酒后用饭的需要,如糖醋鱼等,既有保护肝脏免于酒精刺激的作用也利于下饭。豆制品含丰富的半胖酸氨等基酸,能加快酒精在体内的代谢,所以也是佐酒的佳肴。

细酌慢饮
每个人的酒量不同,各种酒的酒度也不同,因此,各人的饮酒速度也不相同。但总的来说,酒以慢饮为好,可以避免胃、肝脏及脑神经受到强烈刺激而引发的不良后果;而且慢饮不易致醉,使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更有利于对美酒的欣赏和享用。劝酒令"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添一添。"则是一种喝酒

不要命的表现。
饮酒的环境也很重要。最好是在安静、空气新鲜、无烟雾、无阳光直射又明亮的场所,可独饮;可与家人共饮,或与知已欢聚畅谈,共赏美酒,但别忘却了饮酒亦有道"。遵循其道,才会饮出健康,饮出趣味,饮出意境。

酒德和酒礼  

      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讲究"酒德"两字。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从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 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饮酒的习俗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格。  



9楼

进入正题【中国酒文化】

我国素多名酒,其中如茅台等某些酒早就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奖。酒的产销量也非常之大,可说是酒的大国。从造酒史来看,更是酒的古国。
      关于酒的发明者一说是夏代的仪逖,一说是商代的杜康,但均无确证。约在公元前二千八百年至前一千八百年的龙山文化时期,我国就有了自然发酵的果酒。此后进步到利用谷物糖化再酒化而酿酒,到公元前十六世纪左右的商代得以发展,能生产用黑黍加香草鬯酿成的“秬鬯”(《书·文侯之命》:用?尔纒鬯一卣)是当时的极品,为王室所有,而一般的用酒是普通的“醴”。至公元前二百多年的先秦时期,出现了用谷物或其副产品培养出一种能发酵的活性微生物或其酶类的“曲”的直接酿酒法。这大大先于十九世纪的欧洲。秦汉之际,造酒业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制酒六法即“稔”(原料须采成熟的谷物)、“泉”(使用优质泉水)、“洁”(制造过程要清洁)、“时”(下曲要及时)、“适”(火候要适宜)、“器”(容器要用优质陶制品)。汉代以后更发展了制曲技术,曲的种类增多,也就增加了酒的品种。降至东汉又引进了葡萄酒的生产。宋时即有了药酒。元明间又有了蒸馏法酿制的烧酒。另外,苗乡也盛行用竹管或芦管聚饮的咂酒。特别是关于制曲和酿酒的技术理论,我国早在公元五世纪的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就有专章论及;唐以后又有朱翼中《北山酒经》的专著。故我国的造酒史是很悠久的。
      商、周以后,酒不但用于祭祀,且会盟、祝捷、公务活动,渐次到民间的喜、丧礼仪,和节日欢聚、友朋迎送等场合都少不了酒。以后又陆续有了关于酒的著述、涉及酒的诗文异采纷呈。仅关于“酒令”就可出一部二、三十万字的专著。还有从旧文化遗址和古代墓葬中先后出土了青铜或陶制的尊、?、卣、爵、罍?等酒器也是不少。可以断言,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
      对于饮酒,我国民间素有“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和“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两种绝然不同的看法,而大多数人是主张“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的。从而有了“法饮宜舒,放饮宜雅,病饮宜小,愁饮宜醉;春饮宜庭,夏饮宜郊,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的一些讲究。当然,这是文化人的情结,而一般百姓呢?却另有佳兴,据说绍兴民间在女孩降生后,即酿好酒用有花纹的酒坛盛好,以红纸封严,窖藏到这女孩长大出嫁时用,称为“女儿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花雕。这又多么富有诗意。
      当饮酒进入了社会生活,且有较久远的历史,也就有了社会精蕴。除了灌夫、邓弼的使酒骂座;刘伶、阮籍的纵酒疏狂令人扼腕外,历代还有许多与此有关的名篇佳句,目不暇接。曹操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是尽人皆知的;陶渊明的《饮酒诗》情理浑然,使人有回归自然之感;李白的《将进酒》《月下独酌》折射出诗人与社会的矛盾,是与人世决裂的宣言,但又抚慰人生。王维的《渭城曲》成了阳关三叠的乐曲,至今仍然鲜活;柳宗元的《饮酒》,写出了酒写出了醉态和性格,是独有个性的饮酒诗,活脱脱的自画像。再如王翰的《凉州词》表达了边塞军人紧张、热烈的生活和带有朦胧的追求与幻想的豪情逸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引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引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李清照“浓睡不消残酒”引出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引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华发生”,等等。真是字字珠玑。元代白朴的《劝饮》(寄生草),既难忘功名又关心邦国,胸怀壮志又报效无门,借酒浇愁,故作旷达的内心矛盾和痛苦的宣泄的写照。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醉乐”贯串全文,令人一唱三叹。而载名世《醉乡记》恰恰相反,批评醉乡有人,天下无人,普天下都成“醉汉”,国家民族的前途何在?确为警策。现代的许多文学巨子如梁实秋、林语堂、丰子恺、周作人等也都有关于饮酒的随笔,饶有韵致。甚至鲁迅的《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现在还有人利用这块招牌。


10楼

      其他如戏曲的《太白醉写》《贵妃醉酒》《醉打山门》;绘画的《洞宾醉卧岳阳楼》《醉渔图》;书法上张旭的狂草,等等。无不是对蹇达的感愤和忧乐的宣泄。如此,使中国的酒文化斑斓多采,意蕴无穷。
      中国的酒宴并非专为口腹之好,而是要有一种情趣甚至行乐,以及人情的沟通。故“酒令”应运而生。俗者如“猜拳”、“击鼓传花”;雅者如“射覆”、“行令”。《红楼梦》《花月痕》《镜花缘》《兰花梦》等小说对此多有描写。
      “射覆”类似猜字谜:取两个字分别去其组合的部分,将未去者再组合成另一字,让对方猜出所去掉的部分。而“行令”最普遍的是由第一人吟出一句诗,第二第三人……各依次接着联缀一句,但订有某些规则(如用典、限韵、或用前人句,等等)。借一例说明:清代袁枚一次出席某宴会,饮酒时“行令”,规定每人须吟一句前人诗作,句末须有“红”字。座上有一被人鄙视的暴富盐商,假充斯文胡诌出:“落絮飞来一片红”。众皆讪笑,落絮自应白茫茫一片,怎么“红”了?惟袁枚谎称此是元人旧句,杜撰其上句:“夕阳斜照桃花岸”,飞絮飘忽于红光中岂不映红?此盐商感谢他解窘,事后赠以重金。袁枚虽贪鄙却也有急智,而“行令”是需急智和能锻炼急智的。
      另有一种较简便的方法,就是使用“令簿”或掷骰子。所谓“令簿”,是十八张各自折叠好的纸摺子,平分为三部分,按人物——将军、僧人、小姐、醉汉、妓女、乞丐;处所——疆场、佛殿、闺阁、街市、青楼、破庙;行为——作战、参禅、刺绣、舞拳、献媚、酣眠等分别写入不使外露。然后轮流由每人从此三部分中各抽出一张,展开组句。如果是“小姐”“闺阁”“刺绣”当然合适;“小姐”“闺阁”“酣眠”也还说得通,不罚酒。如果是“僧人”“青楼”“参禅”或“将军”“街市”“献媚”那就可笑,应该受罚。如果是“僧人”“破庙”“舞拳”尚可,则免罚。如此等等,以分胜负。掷骰子即将上述“令簿”的十八个词语写好,按人物、处所、行为分组,分别粘贴在三颗骰子的各自六面,置于盘中让各人抓掷,根据掷出的词语组句的合理与否以定赏罚。与抽“令簿”一样,由于组成的文句常是七古八怪,引得参与者笑乐。可见中国的酒筵着眼于游戏佐酒取乐,也就有了一种别饶风趣而祥和喜悦的文化氛围。故中国的酒文化具有生动的民俗美和深层的社会积淀。   


杯盏之道

       在中国古代,喝酒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要喝酒,不可缺少的就是酒具,因此,酒器也就随着酒的出现而产生。考古发现证明,我国古代酒器的产生,可早到大约六七千年前,而到五千年前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已在使用一些极为精美别致的酒器了。
酒器的使用多不是单一的,都有一定的搭配和组合,在考古发掘中,也经常发现酒器成组出土的现象。从用途上来看,一套完整的酒器中,一般来说应该有盛储器、温煮器、斟灌器、挹取器、饮用器和娱酒器,到春秋以后又增加了冰镇器。从其质料上来说,早期的酒器多为陶器,尔后出现漆木器、青铜酒器和原始青瓷;自东周以后,质料更为繁多,如金银器、玉器、瓷器和玻璃器等相继出现并普遍使用。
根据目前所知道的情况,可以把中国古代酒器组合的发展演变历史,粗略地划分为五个大的阶段:
1.新石器时代的夏代,流行陶质酒器。除此之外,也有少量的漆器,主要是漆觚。
2.商代和西周,流行青铜酒器,此外还有不少陶酒器。
3.东周、秦、汉代,大体上是青铜酒器与漆木器并重。在此期间,铜器逐步衰微,漆器日益昌盛。另外有少量的金银酒器、玉酒器、瓷酒器、玻璃酒器和象牙酒器等,器类多属杯、卮、盏等。实用陶器已很少出现。


11楼

4.魏晋至隋唐时期,瓷酒器日渐发达。玉酒器日益繁荣,主要有耳杯、杯盏等。金银酒器也争奇斗艳,以壶、盏、杯为主要代表。但漆器却黯然失色。
5.宋元以后,瓷酒器空前普及,玉器、金银器也有相当数量。玻璃酒器至清代才有较大的进展。

酒的别名雅号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中,酒名也乃一大特色。由于不同酒品在品质、成分、功能、品牌等各方面各有特征,决定了酒品名称的星光灿烂,繁花似锦。此外,酒还有别名、雅号,酒乡常客,又岂能不知。    
     黄流
     出于《诗大雅旱麓》中“瑟彼玉瓒,黄流在中”的句子,旧时七大夫熟读四书五经,都知黄流即为杯中物。
     欢伯
     此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金代元好问在《望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
     扫愁帚,钓诗钩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要当立名字,未用句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后便以“扫愁帚”,“钓诗钩”作为酒的代称。   般若汤佛教徒用的隐语。据说唐代长庆年间,有一游僧到一寺庙诵经,叫寺里的侍者沽回酒来,被寺僧掷向柏树,瓶碎,这游僧说:
     “我诵《般若经》,要喝一杯酒,便声音嘹亮。”将瓶拼合,收回泼出的酒,几口入肚。般若汤之名由此而来。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曾题词“香醇般若汤”。  
     曲生,曲秀才
     来源于《开天传信记》中的神话故事,唐代一道士叶法善与一群官员相聚,大家正想喝酒时,突进一年轻少年,自称曲秀才,高声谈论,许久站起,如风一般不见人影,法善以为是妖魅,等曲生又来时,用小剑刺他,此生却化为酒瓶,美酒盈瓶,其味甚佳,坐客皆醉。后以“曲生”或“曲秀才”作为酒的名称。      
     天禄
     语出《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子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相传,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对诸臣说,“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
     出自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好酒称“青州从事”,劣酒称“平原督邮”。因为青州境内有齐郡,齐与脐同音,凡好酒都是酒力下沉到脐部的,从事又是美职;而劣酒则不下肚,至横膈膜为止,平原有鬲县,与膈同音,督邮又是贱职,故以此为喻。
     除此以外,酒有玉液,流霞,红友,绿醪,金波等美丽的别名。
     时值现代,酒的命名更为名目繁多,举不胜举,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北京市糖业烟酒公司出品“京酒”,因其带浓郁的京城地域风味,深受百姓喜爱;而为庆千年之喜推出的“千禧”系列酒更是世人瞩目。真可谓:“都城多佳酿,偏偏爱京酒,世纪庆典喜,千禧玉液香。”


14楼

     可以证明时间界限的,有《中国化学史话》,该书中写道,唐代尚无蒸馏酒,大约到宋代才有。又据英国李约瑟博士说,蒸馏酒在中国的出现,可上溯到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期,是中亚的进贡品;但是南北朝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曾详细记载了到那时为止的酿酒法,书中无一字提到蒸馏酒的制作法。唐宋人的各种有关酒的记载中也未提及蒸馏法。反倒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很说明问题:“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即使依《中国化学史话》所言,宋代开始时也仅是少数酒坊试制烈酒,待到元代,有西域、中亚人大量到华夏,蒸馏法才普及。而古书上提到能饮一石的人,均在南北朝之前,唐以后越来越少,可见酒的量是随着酒度的提升在逐渐减少。
     二曰古今计量酒的单位不同。现今计量酒或用重量单位——斤、两,或用容量单位——杯、瓶、升。古人饮酒常以酒器计算,且无统一的计量单位。古书上提到的酒器大小不等花样繁多,有尊,豆,斗,爵,觥,觚,角,卮等等,其中的角和斗两种,既是酒器,又是量器。角(酒提子)今天还做量酒之用,斗在古代也是量酒之器。宋朝《中山诗话》中记载一则故事:“真宗问近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丁晋公独曰‘斗值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由此可知,唐宋时以斗做量酒之具,有如现在用提子(角)和杯(如卖散装啤酒),作为量具的斗总不至于大得和现今的斗一样吧。清初人刘献庭在《广阳杂记》中引用朱昱《杂记》说:“淮以南,酒皆用升计,一升曰爵,二升曰瓢。那么一爵就是一升,十爵是一斗,百爵为石。”
     一石之酒,古时酒味薄,若拉长时间饮用,几斗大概还是可以喝下去的。如今人喝啤酒,不也十瓶、二十瓶的喝么!


中国酒之最  

人类最先学会酿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国最早的麦芽酿成的酒精饮料:醴。    
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黄酒和白酒。
我国最早的机械化葡萄酒厂: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我国最早的啤酒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我国第一个全机械化黄酒厂:无锡黄酒厂。   
记载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最早的药酒生产工艺记载: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    
葡萄酒的最早记载: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
麦芽制造方法的记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目前产量最大的饮料酒:啤酒。
现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约三千年前)古墓出土的酒,现存故宫博物院。
目前国产价格最贵的酒:茅台酒。     
传说中的酿酒鼻祖:杜康、仪狄。
最早提出酿酒始于农耕的人:汉代刘安《淮南子》,“清盎之美,始于耒耜”。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发酵产物的人:晋代的江统《酒诰》。     
现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酿酒器具: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
现已出土的最早的反映酿酒全过程的图像: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庖厨图》画像石。
已发现最早的蒸馏器: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现藏上海博物馆)。     最早的酿酒规章:周代,见《礼记·月令》。
古代学术水平最高的黄酒酿造专著:北宋朱肱的《北山酒经》。     
最早记载加热杀菌技术:北宋《北山酒经》。
古代记载酒名最多的书:宋代张能臣的《酒名记》。     
古代最著名的酒百科全书:宋代窦苹的《酒谱》。
最早的禁酒令:周代的《酒诰》。   
最早实行酒的专卖: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
酒价最早记载:汉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卖酒,每升四钱。
最早的卖酒广告记载:战国末期韩非子《宋人酤酒》:“宋人酤酒,悬帜甚高”,帜:酒旗。


15楼

春酒的来历

     我国古代名酒都和“春”字有关,不过当时的“春酒”是酒的通称。
     以春名酒,唐宋时代比较盛行。为什么以“春”名酒呢?一是,古代的酒多半是冬酿春熟,人们叫它春酒。二是,魏晋以来,出现了一种做春酒的酒曲。于是就把用春酒曲酿的酒很自然地叫做春酒了。后来,人们在给酒取名时,为了简洁,就用“春”代替了酒的通名,“春”就成了酒。
     到了现代,名酒泉涌,酒香飘逸,也有不少带有“春”的酒名。如剑南春、五粮春、玉泉春、万年春等。


酒 旗

     酒旗,亦称酒望、酒帘、青旗、锦旆等。作为一种最古老的广告形式,酒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韩非子》记载:“宋人有沽酒者……悬帜甚高。”“帜”就是酒旗,后世人称:“酒市有旗,始见于些。”由此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知道利用酒旗这一特殊的广告形式来传播商品信息了。
     自唐代以后,酒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十分普通的市招,而且五花八门,异彩纷呈。这从自唐代始的不少诗歌作品中便可窥斑见豹,如:“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君不见菊潭之水饮可仙,酒旗五星空在天”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有一面“孙羊正店”的酒招。
     酒旗在古时的作用,一般来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招牌、灯箱或霓虹灯之类。在酒旗上署上店家字号,或悬于店铺之上,或挂在屋顶房前,或干脆另立一根望杆,扯上酒旗,让其随风飘展,以达到招徕顾客的目的。有的店家还在酒旗上注有经营方式或售卖数量等内容,以便让客人一目了然。如:《歧路灯》上开封祥符三月三吹台会上的那面“飞在半天里”的“酒帘儿”写着“现沽不赊”;《水浒传》里武松打虎前所进店家的招旗写着“三碗不过冈”;而孟州蒋门神“河阳风月”的招旗可谓是家喻户晓,那两把销金旗上的“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即使与现代广告语相比,也毫不逊色。
     除经之外,酒旗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酒旗的升降是店家有酒或无酒、营业或不营业的标志。早晨起来,开始营业,有酒可卖,便高悬酒旗;若无酒可售,就收下酒旗。《东京梦华录》里说:“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这“望子”就是酒旗。
     随着社会的发展,酒旗如今已被高科技广告设施所取代。偶有仿古酒旗有林立的高楼间悬着,但仍透着一种韵味,不过“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景致现代人已越来越难领略到了。

酒俗之禁忌

   从某种意义上说,酒文化是少数民族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朋好友相会聚饮,敬酒、劝酒、饮酒都有一定的规矩,如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年青人在父母和长辈面前不允许喝酒,不能随意超越某些约定俗成的礼节。否则,轻者影响人际关系,破坏聚会气氛,重则甚至引发意想不到的事端。考察和认识各民族的饮酒禁忌,对少数民族社会和文化的认识有积极的作用。

     酿酒禁忌 海南黎族酿酒时在家门口挂上树叶,以示生人禁止入内,否则酒就会败坏。侗族也有酿酒禁忌,妇女煮酒时,忌生人闯入,他们认为这样会使酒酿坏。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闯酒者要立即从锅里抓一点酒饭扔在地上,这样就可避免不出酒或酒酸败,否则,这家人的酒煮坏了,你就难脱干系了。

     斟酒禁忌 彝族谚语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又说:“酒要满满地上,话要透透地说。”酒满为敬是各族共有的习俗。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不论是彝山苗岭还是壮家傣寨,亲友相聚,主人设杯置碗以酒相待,斟酒时一定要双手执壶将酒轻缓地斟入杯中,直至杯满,斟酒不满或是来宾中斟酒不均匀,都会引起宾客的不满。有经验的斟酒人,能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徐徐注酒入杯碗,使酒液微微凸出杯碗口而不溢出,以示对宾客的敬重。若无外客,居家小酌的环境要相对宽松些,斟酒者可在征求饮用者意见的条件下适度控制斟酒量。


16楼

     斟酒以满为敬,这不仅是各族热情好客的反映,而且,更主要的是文化心理的反映。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观念在斟酒习俗中表现十分明显。彝族谚语说“老酒喝不掉,新酒烤不好”。避开其古朴真挚的感情层面,可以从中寻找出一些影响少数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文化心理根源。

     敬酒禁忌 各民族中有不同的敬酒忌讳。鄂伦春族主人敬酒时,必须饮干前两盅,客人回敬主人也是饮干两盅酒。此后,主人和客人才能边谈边饮。藏族也有类似的习俗,给客人倒酒时必须倒满杯,客人先喝一口,添上;再喝一口,再添满;一直要喝三口,最后满杯喝干。以后,能喝的自由喝。蒙古族民间请客饮酒,不论地位高低,均由主人先尝酒,然后奉客,称为“口利”。口利起初是为了防毒,后来成为一种风俗,以此对客人表示尊敬。
     彝族、苗族在宾客临门时,常以牛角杯、羊角林或猪蹄杯敬酒。敬酒时,绝不能把杯的角尖弯向客人,否则会被视为不友好的表示。客人回敬时,也绝不能把角尖弯向主人,而应双手平举角杯,使角尖右弯或弯向自己。傣族敬酒、饮酒,有把酒倾注少许在地上的习俗。据说,魔鬼们为了客死人类,在酒碗边上抹上毒药,被聪明的人发现后,喝酒前把满碗的酒拨出一点,以洗掉碗口上的毒汁,既喝了美酒,又免除了祸害。这一消灾免祸的习俗遂流传至今,在有的民族中已演变成一种禁忌。类似的做法在少数民族社会中都存在,只是起源传说不同而已。所以,到景颇山寨、傣家、佤山做客,如果遇到主人敬酒时或饮用前倾泼少许在地上,无需多意和惊讶,这才是主人对客人表示尊重的行为,也是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中一种自我保护的近乎本能的反映。
     景颇人敬酒禁忌颇多。景颇人家接待亲友时,主人一般不亲自给来宾敬酒,而是把酒筒交给来宾中年纪较大的人敬。如果主人把酒筒交给你,意味着他把心都交给你了。这时,接过酒筒的人要根据来宾的多少,把酒平均分出,酒筒里还要留一点,表示酒筒里的酒永远喝不完。敬酒时,双手捧着酒筒手递过去,对方也必须双手接酒筒,以示互相尊重。喝酒时,必须先用右手指蘸酒按在自己的额头上,表示敬天,再把酒往地上淋几滴,意为敬地,然后才能双手举筒饮酒。饮酒不能一饮而尽,应留少许在筒里,表示主人的酒筒里有喝不完的酒。景颇人爱喝酒,人在旅途,酒筒在身,路途相逢,互相敬酒。接酒的原则是:接过对方敬来的酒筒,要先把自己酒筒里的酒倒回给对方的酒筒里一点才能喝。喝完,双手递回酒筒,再请对方饮自己酒筒里的酒,对方也应先回敬再喝,以示互相平等,互相尊重。有的景颇人敬酒时手法也有规矩:平时亲友相聚或节庆婚礼,用右手斟酒左手接酒;举办丧事时,手法反之,左手斟酒右手接酒。有经验的人,一看景颇人斟酒的手法就能明白事态的性质和自己置身的环境。
     佤族也有许多敬酒禁忌。在阿佤山区,递酒给阿佤人时,双手要前伸,手心向上,绝不能手心向下。大拇指与四指分开,否则对方会以为递酒人在借酒出手捏死他。现这种心态已消失,但敬酒、递酒时手心向上的习俗仍保留着。饮酒时,主人将酒淋几滴在地,先喝一口,才递给客人。客人双手接碗,以确不离口一饮而尽、碗无余沥为对主人的尊重;如果确
     实不会喝,也要抿上一口,再三向主人致歉,并由其他人向主人解释才行。阿佤人饮酒的另一习俗是,主客围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客人也必须右手接酒,先淋少许在地或用手指弹一点在地上,意为祭祖,以表示对主人祖先的尊重,然后才能饮用。有饮用转转酒习俗的民族,共用一只碗或筒饮酒时,上家在饮酒后,要用手掌心在饮过的碗口或筒边轻轻抹擦一下,把沾在碗口或筒边的残酒抹干净,才双手递给下家,以示互相尊重。
     在特殊的场合,敬酒与饮酒有特殊的禁忌。在鄂伦春族的婚宴上,新郎和新娘向客人敬的酒,必须喝尽,而且要喝两盅,忌讳喝单盎,据说喝单盅不吉利。喝酒时,每人都要先用手指蘸一下酒,左右弹三下,表示敬天敬地。

     劝酒禁忌 热情劝酒但忌强使宾客饮酒。到彝族、苗族、傣族、哈尼族等群众家做客,主人上酒时,杯或筒、碗必满,客人不宜拦阻以拂主人盛情,也不必拦以使主人产生误会,因为“倒不倒满是主人的事,喝不喝完是客人的事”,主人斟完酒,双手举碗,先喝一口,然后或歌或语,殷殷劝酒,客人则不能一口回绝主人的美意,也应双手举碗,确实不能喝或者不会喝,也要把酒碗端至唇边沾一下,以示谢意或回敬,这时,主人会很高兴地向下一位客人依旧劝酒,绝不用强硬的语言或行为迫使宾客饮酒。


17楼

酒与古代文人

欧阳修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了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苏东坡  
     苏东坡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从他嗜酒如命和风度潇洒的神态,可以寻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散文都有浓浓的酒味。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样,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为之锐减。

陶渊明  
     东晋的陶渊明,他的诗中有酒,他的酒中有诗。他的诗篇,与分的饮酒生活,同样有名气,为后世歌之颂之。他虽然官运不亨通,只作过几天彭泽令,便赋“归去来兮”,但当官和饮酒的关系却那么密切:其时衙门有公田,可供酿酒。他下令悉种粳以为酒料,连吃饭的大事都忘记了。还是他夫人力争,才分出一半公田种稻。弃官就无禄,喝酒就成了大问题。然而回到四壁萧然的家,最初使他感到欣喜的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但以后的日子如何,可就不管了。

白居易  
     白居易是位大酒徒。他的一生不仅以狂饮著称,而且也以善酿出名。他为官时,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酿造。酒的好坏,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看水质如何。但配方不同,亦可使“浊水”产生优质酒,白居易就是这样。他上任一年自惭毫无政绩,却为能酿出美酒而沾沾自喜。在酿的过程中,他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亲自参加实践。  

饮中八仙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作了一首著名的诗《饮中八仙歌》,对唐朝八位嗜酒如命的名人作了生动的描述。诗人写道: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酒仙李白
     李白诗盛,其酒亦盛,可以说饮酒与其诗句齐名。美酒伴随着他坎坷而又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饮酒,催发其诗欲,启迪其灵感,在醋畅仙飘之时,创作了大量优美诗句。相传天宝年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畔赏牡丹,著名乐师李龟年奏乐唱歌助兴。歌声刚起,玄宗即令停止,谓今日对名花,应速召李学士进宫填新词。李龟年至翰林院,未见李白踪影。寻至长安街上,忽听一酒楼上有人饮酒高歌:“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莫为醒者传。”李龟年上楼一看,正是酒仙李白,此时已酩酊大醉,伏案而卧。李龟年宣旨,李白不理,口中念唱着陶渊明的诗句:“我醉欲眠卿且去。”李龟年让人用马将其驮进宫去见驾。玄宗令人用水喷其面,酒方醒。又令人送来醒酒汤,并亲自调温使李白饮下,请他作新词助兴。李白请玄宗先赐酒,玄宗不解,李白说:“臣是斗酒诗百篇,醉后诗兴如泉。”玄宗只得命杨贵妃手执七宝杯,亲自斟酒赐之。李白连饮数杯,飘飘欲仙,立即挥笔赋《清平调》三首。由此可以看出李白确是“醉后诗兴如泉”。


18楼

     唐代皮日休在《七爱诗·李翰林白》写道:“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看来称李白为“酒仙”,赞其“口吐天上文”、“斗酒诗百篇”实不为过。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李白嗜酒,不拘小节,然沉酣中所撰文章,未尝错误,而与不醉之人相对议事,皆不出太平所见,时人号为‘醉圣’”。可见五代时人已对李白酒后作文给以很高的评价。
     李白的“将进酒”即劝酒歌,是曲调的名称,属于汉乐府“短萧·铙歌”。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河南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颖阳山居作客,此处离母亲河——黄河不远,三人登高饮宴,异常欢愉。诗中道“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夫子是尊称,生指平辈的朋友。这首劝酒歌,酒是贯通全诗的,充分表现了李白的鲜明个性和思想特征。
     诗中前十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以酒会友乃人生一大快事。诗的发端十分精彩,气贯长虹,用了两组排比长句。第一个“君不见”写九曲黄河,汹涌澎湃,由于落差甚大,如从天而降,这里写的是来、去向何方?一泻千里,奔腾到海,一去不复返。好一幅“黄河落天走东海”的壮丽画卷!第二个“君不见”把人生的青年至老年的全过程,比喻为朝和暮,由青丝变成如雪的白发,情感色彩极浓。这一来一去,一朝一暮,两个君不见,气势宏伟,悲壮至极。有人生易老、岁月如梭的悲感,但绝非悲伤,因为这不是李白的个性。读李白的咏酒诗,表现出他有炽热的情感、远大的抱负、非凡的才华,这些都为世所不容,常常被排挤,受打击,处处碰壁,这就难怪他要悲叹“朝如青丝暮成雪”的生命之无常了。为表达他对当时昏暗社会的满腔愤慨,有时就借酒浇愁,尽情发泄。我认为喝酒正反映出李白对不合理现实的极度不满甚至是抗争,这个酒该喝!
     诗中五六句由悲愁转为欢乐,而且是“尽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金樽指珍贵的酒杯,千万别让它空着。紧接着是传颂千古的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至今还常被人们作为引经据典之用。表现了诗人乐观向上、争强好胜、肯定自我的昂扬精神。一个“必”字,何等自信,简直是一篇体现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宣言书。后面几句同样含有诗人志趣高雅、不惜千金的乐观精神。“会须”即应当,应当一饮三百杯。整个十句深蕴于诗人心灵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诗中后十句:
     “钟楼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为何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人认为富贵生活这“不足贵”,他祈盼“长醉不复醒”。他酒后吐真言,由狂放不羁转为愤懑之情。诗中“陈王”就是“七步成诗”的大才子曹植。当时曹植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激起李白的深切同情,可谓同命相怜,同时表现了诗人的自我意识和坚定信念。后面诗句中写酒兴更浓,即使千金散尽也不吝将名贵宝物——五马花、千金裘卖掉换取美酒,来一个一醉方休。本诗以“与尔同销万古愁”为结束语,这个愁与开篇的悲前后映衬,愈显深沉。全诗感情奔涌跌宕,大起大落,如大河奔流,有气势又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抗鼎。正如《唐诗别裁》所说“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岩逸之神,才是谪仙人之面目。”这首劝酒歌当之无愧。
     “诗仙”“酒仙”集于一身,绝无仅有。读李白的诗,酒比比皆是,酒的魅力无穷。例如“行路难三首”(其一)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又如在“月下独酌”中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真妙不可言。再如《金陵酒肆留别》诗中“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是花店还是酒店?人们可以像饮酒一样,慢慢的去加以品尝。如此等等,真不胜枚举。李白无疑超越生死的旷达,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解脱就是随心如意,因而达到了智慧人生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