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员工的方法:建筑垃圾处理谁来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3:29:28
人民政协网 www.rmzxb.com.cn        日期:2010-05-27 01:17           字体显示:大中小【查看评论】
王硕


作为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建筑垃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单一品种排放数量最大、最集中的固体废弃物,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到40%。而这些建筑垃圾目前回收率不到5%……
您可曾见过这个场景:尘土弥漫之间,挖掘机铁臂伸向一座楼宇,扒下一大块连带着钢筋的水泥;工地之上,拆除下的废砖瓦散落一地……然而,一段时间之后,拆除时的杂乱不见了,一座新的高楼在原址上拔地而起。就这样,窄街矮房不见了,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成为城市新的风景。
然而,在您享受这万象更新的氛围时,可曾想过,那些曾经被拆除和用剩的砖石、渣土等之后都去了哪里?
建筑垃圾吞噬着城市土地
建筑垃圾,即在新建、改建、扩建、维修、装修和拆除各类建筑物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据资料显示,每10000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建筑垃圾500吨到600吨,而拆除10000平方米旧建筑,将产生7000吨到12000吨建筑垃圾。作为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建筑垃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单一品种排放数量最大、最集中的固体废弃物,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到40%。
当全国在为生活垃圾处理焦头烂额,为处理方法针锋相对时,建筑垃圾处理的重要性显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如此庞大的垃圾究竟是如何处理的?据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陈家珑教授介绍,“这些建筑垃圾目前回收率不到5%,其余主要通过填埋处理。”
然而,“只有大约10%的建筑垃圾会被运往指定的消纳场所,其余的或被随意倾倒,或被运往非法运营的填埋地进行处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地理系博士高世扬花了近1年,调查北京建筑垃圾的回收情况,得出了这个惊人的数据。“眼下北京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点主要分布在远郊区县,把垃圾倾倒在这些消纳点需要办理渣土运输证和消纳证,还要承担消纳费和相应的运输费。同时,北京远郊区县还有不少‘民间’建筑垃圾消纳点,由于采砂等原因,一些大坑需要填埋,因此当地欢迎建筑垃圾回填大坑,不但不收费,每车还付给10元钱。”高世扬介绍。“有些甚至趁着夜晚直接倾倒在非主要公路的两边。”
随意处理的建筑垃圾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占用了大量土地。根据陈家珑的计算,每万吨建筑废物占地2.5亩。未来20年,中国的建筑垃圾增长会进入高峰期,将直接加剧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地冲突。
此外,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造成对大气的污染。有专家指出,建筑垃圾中的胶、涂料、油漆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被埋在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难道,建筑垃圾除了占用土地填埋、堆积,就再无去处了吗?
建筑垃圾真的无用?
技术已不是制约
草场5条20号院是北京前门改造中的一个示范院,由仿古砖砌成的墙体尤为引人注目。“这其实是一个建筑垃圾示范院,我们在改造过程中采用了多项技改措施,其中墙体就使用的是建筑垃圾再生砖。”陈家珑教授介绍。
据了解,这种再生砖是用建筑垃圾中的废弃砖瓦为原料。经权威部门计算,与实心黏土砖相比,同样是生产1.5亿块砖,使用建筑垃圾制砖,可减少取土24万立方米,节约耕地约180亩,同时可消纳建筑垃圾40多万吨,节约堆放垃圾占地160亩,两项合计节约土地340亩。
“其实,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筑垃圾本被称为‘拆除旧料’,从这个名称中可以看出那时是承认他们的价值的。每次拆完的城墙砖土都由规划局分配给有需要的单位或者有计划的堆山添坑。一直到了改革开放以后,这些东西才被称为‘建筑垃圾’。”在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后,高世扬解释,“名称的改变也代表着关注重点的变化,使建筑垃圾的处理从资源分配问题变成了市容环境问题。”
除了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再生”建筑垃圾的市场前景也并不差。以再生混凝土为例,每立方米再生混凝土比天然砂石骨料混凝土的成本低5元到10元。
“目前建筑垃圾处理的问题不在于技术。”据陈家珑介绍,我国已在基础回填、再生混凝土及制品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尤其是建筑垃圾再生砖技术,已基本趋于成熟,产品在大量工程中的应用已有四年之久,效果良好。建筑垃圾处理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也基本能够满足目前实际需要。
“除了用于墙体的再生砖,建筑垃圾更大的利用在于制造路面透水砖、步道砖”。北京天实伟创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玄表示,“这不仅可以丰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品种类,也可以使我国的建筑垃圾大规模再生利用率从预计的最高30%~40%,提高到95%以上。”
变垃圾为宝难在哪里?
制度完善需先行
“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原料来源。”元泰达公司董事长吴建民苦恼地说。“一开始的示范项目由于有项目支持,一直有建筑垃圾供应。但是项目结束后,很少有企业给我们送来建筑垃圾。按照目前的规定,拆迁公司必须把垃圾送渣土消纳点,因此正规办了证的企业就把建筑垃圾送消纳点了,没办证的企业或卖给民间消纳点或随意倒掉,懒得跑路耗油地给我们送来。我们企业要是自己上门收集原料那恐怕就赔大了。”
“要是政府能制定一些支持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政策,要求拆迁公司把建筑垃圾送到我们这里来,就不用再占用土地填埋了。”吴建民建议。
“另一个制约因素在于制度,例如拆迁许可与建筑垃圾的处置无关,两者是孤立的。”据陈家珑介绍,北京市旧房的拆迁许可、新建工程开工许可由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审批,但其只管拆迁的安置与补偿。而建筑垃圾的消纳许可、监督运输许可由北京市政管理委员会审批。于是开发商只需解决好人的安置,就可以开工建设。建筑垃圾则承包给某些单位和个人。至于这些单位和个人是否按要求消纳还是随便乱倒就无人管理了。这样的制度安排最终导致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成为一句空话。与此同时,由于守法(按要求处置)成本远大于违法(随意乱堆)成本,建筑垃圾的随意处置成为目前一种普遍现象。
“只有将垃圾的产生、运输、处理、再利用通过政策统筹起来,才能形成一个闭合的建筑垃圾处理链。”
天然资源的随意浪费利用也是抑制再生产业发展的一大原因。“天然资源太便宜了,可以随时获取,有谁还用再生的?”陈家珑说,“例如北京一年的砂石用量可达1亿吨,仅盗采盗挖就占4000万吨。”
此外,对于民众的宣传教育也是极为必要的。陈家珑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前门那个建筑垃圾示范院我们并不敢大肆宣扬。因为害怕由于知识以及宣传不够,老百姓会认为房子是‘垃圾’做成的肯定有质量问题,造成纠纷。其实在国外,如果说自己的房屋是再生原料制成是件很光荣的事情……”
根据建设部公布的最新规划,到2020年我国还将需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新产生建筑垃圾至少50亿吨。
如此巨大的资源究竟命运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