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ppt:关于《大象》的影评——从《大象》看电影叙事的确定性与客观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23:34

回顾世界电影史,探索电影叙事的确定性与客观性可谓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主题,而《大象》的导演在这一问题上也是匠心独运,用心良苦。


首先,导演大量采用长镜头跟拍不同角色的行动,甚至刻意调整焦距,使观众的视野与角色等同,这种完全的纪实性风格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公民凯恩》、《罗生门》乃至《英雄》中基于当事人叙述而产生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更让因人性的虚伪利己而导致的文过饰非无所遁形。


其次,导演似乎一直试图把自己从影片中抽离。不同于迈克尔·摩尔《Bowling for Columbine》的强烈主观,更不同于昆汀·塔伦蒂诺的暴力美学,高斯·范·桑特“存在主义倾向”的电影没有试图去解释惨案发生的原因,因为他知道就连当事人或许也没有一个既定的理由。


描绘性的阐述都带着个人的主观色彩和片面,他的处理“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细致冷静,仿若一个旁观者,没有主观臆断,只有事实。或许正如别林斯基所言,“真实地描写丑恶比任何攻击它的话都要有力量的多”,尽管每个人对此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但是,正如二战期间数学家里柯克的哀叹:科学、神学和哲学共同参加了一个葬礼,那就是确定性的死亡。基于康德“现象世界”可知而“自在之物”不可知的认识论,既然是影片,就逃脱不了导演的构思与打磨,而所谓的真相与意义,也必然受制于导演的选择。


电影厚积薄发的叙事给了几乎所有初次观看者巨大的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早就知道这是一部描写校园枪杀案的电影,但前一个小时“蓄势”可说是平淡甚至冗长。当全副武装的少年行进于狭长的走道,我们仿佛还沉浸于那轻柔而又蕴含骚动的《致爱丽丝》,还以为这只是一场游戏,一次策划,或HBO那杀人如麻的枪战片,但颇有些突兀的枪声和无辜者的鲜血让我们幡然醒悟,一场真正的杀戮已经开始。


或许我们早已在电影、电视中目睹了太多廉价的死亡,血肉横飞也未必会让我们有些麻木的心灵产生更大的波澜,但这一次逝去的,却是和我们同样平凡而又鲜活的生命。由此我更折服于导演蓄势时看似闲散的拍摄:他们(包括罪犯)有欢乐,有烦恼,有各自如意或是不如意的生活,但暴力以其绝对冷静宣告末日的降临,一切终结,归于平静。


就像影片中三次出现灰色天空中飘荡着白云的空镜头。从影片开始时的暗流涌动,到惨案发生前的阴云密布。最后,当杀戮在歌谣中嘎然而止,我们看到字幕一行、一行地在云卷云舒的天空里升起。


就像片名“大象”,有人读出了“当大象出现在起居室,人们要么当作没有看到它,要么当它不是真的大象”的英国谚语,有人读出了北爱尔兰对英国的威胁,还有人想到了中国“盲人摸象”的比喻。


导演带领我们切近而又遥远,真实而又虚幻地经历了惨案的前因后果,在比比皆是而又都只是人的假设的意义、原因中有些无可奈何地注视着一切。但合上双眼,我总觉得在那镜头之后,有属于人类的宽恕与悲悯——面对人类的疏离与彼此伤害,联想弗吉尼亚校园枪杀案将凶手也列为受害者,或许只有爱才能让我们最终得救,这或许也是导演内心的不自觉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