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客app:2011网络用语井喷年,不同的语言同一种无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06:55




2011网络用语井喷年,不同的语言同一种无奈

首先要郑重声明,这不是盘点帖!当然也有盘点的内容,扫盲说不上就当是和看客们一起重温2011的种种回忆吧。年底了,无论是排行榜还是看榜的人可能都为图个乐吧。网络用语年年都有,且越来越丰富,每一年都会有形形色色的排行榜出炉,就像每一年在网络上演的各种闹剧一样。当我问你09年最火的网络用语是什么,相信没人能在模糊的记忆里回忆来出什么,08年的呢?



一直在关注每年的排行盘点,可是在解读和分析榜单的却少之又少。方舟子、十三姬、蒋方舟、郑渊洁,百度沸点访谈这样的嘉宾阵容倒是让我眼前一亮。但是2011过往的林林种种,又且是几位嘉宾几次访谈能够说清道明的,所以请允许我的借题发挥。







1、咆哮体




“咆哮体”几乎每句话以叹词结尾,而且大量感叹号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所以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喷发而出的情绪。最早“有没有”这一词是出现在电视广告中操着一口台湾腔大声疾呼的主持人的口中!接着在宁浩的疯狂的赛车中!徐铮又将这一口头禅发挥的淋漓尽致!!

点评:“咆哮体”没什么可说的,又是一个网民用来释放的道具,它能排第一只是因为其它的为数不多的渠道堵得严严实实的了。



2、TVB体


TVB体,是指大量套用TVB电视剧中的经典台词来“吐槽”或者寻求“安慰”,这种新的网络文体被赞语言平实却“很疗伤”,成为新的“吐槽”方式并在网络上走红,受网友追捧。

点评:大陆影视剧由于种种原因整体质量逐渐下降,加之特区的电视剧一直就有固定的受众群,TVB体的流行顺利成章




3、淘宝体



淘宝体是说话的一种方式,最初见于淘宝网卖家对商品的描述。淘宝体后因其亲切、可爱的方式逐渐在网上走红,2011年7月南京理工大学向录取学生发送“淘宝体”录取短信。2011年8月1日上午,一则关于外交部微博“淘宝体”招人的消息在网上流传。

点评:商家亲切并不奇怪,不少政府部门的微博用语纷纷效仿确让人眼前一亮。也许网络的环境让人和人之间更近更平等了,毕竟我们又何尝不是“消费者”呢?





4、丹丹体



宋丹丹在微博的一句微博:“潘总,我就是个演员没多少钱,我请你喝拉菲(红酒),别再盖楼了,真的,求你了!”便创造了丹丹体,成了网友的吐糟利器





点评: 中青报总编辑陈小川在百度沸点的采访里说:“搜索排名的榜单反映了真实民意,互联网时代加速了网民感染和相互影响的重要表现,从中看到更多的是全民性的焦虑。”宋丹丹在微博的反应不算强烈,但切合的民众对房、房间的群体性焦虑,丹丹体糅杂着焦虑在网络中间发酵。



5、蓝精灵体



《蓝精灵》这部电影引发集体怀旧热潮,更多网友找到了一个最大的潜力点:蓝精灵主题曲。通过改编歌词,出现了“蓝精灵体”,以至于被各行各业的网友们改编成了吐槽专用体。


点评:童年的美好,总是值得怀念的!



6、撑腰体



2011年10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家董藩转发这样一条微博:“北大副校长:‘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后,“撑腰体”迅速成为微博最热的句式。


点评:本不需要的“撑腰”现在需要有人来“撑腰”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本来可以“撑腰”的东西确不见了,更可悲的是渐渐的就没有“腰”可撑了。



7、私奔体


2011年5月16日深夜,新浪微博用户、鼎晖创业投资合伙人王功权微博宣布私奔,为爱放弃一切。在网友上引起了极大的热潮,网友们纷纷效仿,由此诞生了私奔体。


点评:有些人可以“舍弃”一切表演“私奔”,但我们确无处可奔。



8、宝黛体



当宝黛初会时,宝哥哥不再问“有没有玉”,而是和林妹妹有腔有调地谈起织围脖,买股票,调油价……连宝哥哥的扮演者欧阳奋强都忍不住感叹:“宝黛体,你伤不起啊伤不起……”

点评:现实是有多憋屈啊,让网友都开始扒清朝的句子啦!



9、青年体


2011年10月,青年体走红于微博。网友们用五花八门的爆笑对比图做成“普通青年VS文艺青年VS2B青年”的格式,这一青年体红遍网络。


点评:简单的语言,生动的图片构成了网民对社会上的人和事最直接的评价。



10、秋裤体



2011年11月,“有一种思念叫做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做忘穿秋裤”这句话很流行,而秋裤诗词接龙也在网上兴起,“英雄不问出处,全都要穿秋裤”等搞笑体秋裤诗词在网友间广为流传。“秋裤体”第一次出现是在2011年9月,2011年11月正式走红网络。


点评:就这样“秋裤体”让无聊的、空气阴霾的冬天欢乐了起来。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像“伤不起”、“hold住”这样的词,渐渐的迈入了“体”时代。但不管是“词”还是“体”,也不管这些“词”这些“体”是有多么诙谐,还是能从中看到高房价、物价上涨、生活压力……这样的“体”越多表示我们越焦虑越无奈,无奈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这样的“体”可能是给无奈最好的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