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家长要陪吗:领导学【官场指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4:09:40

领导必须具备的素质
  • 一、沉稳
  • 1、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
  • 2、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
  • 3、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讲
  • 4、不要一有机会就唠叨你的不满
  • 5、重要的决定尽量有别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发布
  • 6、讲话不要有任何的慌张,走路也是
  • 二、细心
  • 1、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常思考它们的因果关系。
  • 2、对做不到位的执行问题,要发掘它们的根本症结
  • 3、对习以为常的做事方法,要有改进或优化的建议
  • 4、做什么事情都要养成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
  • 5、经常去找几个别人看不出来的毛病或弊端
  • 6、自己要随时随地对有所不足的地方补位
  • 三、胆识
  • 1、不要常用缺乏自信的词句
  • 2、不要常常反悔,轻易推翻已经决定的事
  • 3、在众人争执不休时,不要没有主见
  • 4、整体氛围低落时,你要乐观、阳光
  • 5、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因为有人在看着你
  • 6、事情不顺的时候,歇口气,重新寻找突破口,就结束也要干净利落

  • 四、大度
  • 1、不要刻意把有可能是伙伴的人变成对手。
  • 2、对别人的小过失、小错误不要斤斤计较
  • 3、在金钱上要大方,学习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
  • 4、不要有权力的傲慢和知识的偏见。
  • 5、任何成果和成就都应和别人分享
  • 6、必须有人牺牲或奉献的时候,自己走在前面
  • 五、诚信
  • 1、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说,说了就努力做到。
  • 2、虚的口号或标语不要常挂嘴上
  • 3、针对“不诚信”问题,拿出改善的方法
  • 4、停止一切“不道德”的手段
  • 5、耍弄小聪明,要不得!
  • 六、担当
  • 1、检讨任何过失的时候,先从自身或自己人开始反省。
  • 2、事项结束后,先审查过错,再列述功劳
  • 3、认错从上级开始,表功从下级启动
  • 4、着手一个计划,先将权责界定清楚,而且分配得当
  • 5、对“怕事”的人或组织要挑明了说

领导七戒

构成领导者要素的先天性要素、修炼性要素和能力要素,以修炼性要素最受当今公务员欣赏,例如责任、尊重、文化、道德、勇气、激情及服务意识等。在修炼性要素中,责任被公务员们不约而同地选为最重要的要素,第二是公平及正义,第三是尊重他人及尊重多样性。
  要做一名受人欣赏拥戴的领导,成就一番事业,为官者就得不断加强修炼,克服自身“软肋”,追求自我完善与提升。有七种“软肋”应予提防和戒除:
  推卸责任
  

  亲疏失度
  

  
专权
  

  优柔
  

  武断
  

  妒能
  

  贪功
  

管理者如何得人心
1.委功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当一件事成功而受赏之时,将功劳分亨给应赏之人,以满足他们的成就欲与满足感,这样能极大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让他们有‘士为知已者死’的良好意愿,同时能使贤能者争相立功,如果长期坚持这样做则自然会产生‘远者来而近者悦’良好局面。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在这方面就是一个高手,当年勾践十年卧薪尝胆回国以后,对诸大臣说:“孤实不德,以致失国邙家,身为奴隶,苟非相国及诸大夫赞助,焉有今日”。就这一席话令所有大臣深为感动,加重以身报国的情愫,后来勾践在这群大臣的努力辅助下最终打败吴国成就霸业。

2.揽过
战国时期子产说“爱莫加之过,尊莫委之罪”就是讲如何爱护和尊重下属,作为管理者用人莫大于得人、得贤,得贤莫大于得心,以罪已收买人心,把自已造成的过错主动承担下来,就是对下属最大的爱护和尊重,最能激发下属的报答之情。所以我们要经常用放大镜来检查自已的错误,用包容来对待别人的错误,才能对自已和别人的错误有一个公正的评价,才能赢得下属的尊敬与拥护。

3.交心
我们常说的知已、知心朋友等就是说朋友间彼此心与心真诚地交流。我们常讲得人莫大于得心,得心莫灵于赤待,如何对待下属,俗语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很多人都有一套自已善待下属的方法,如以人为善、取人为善、投桃报李、连环相生,这就是赤待下属,为下属着想。

4.身先士卒
现在管理界有些人提出向军队学管理,其实不是学什么高深的方法而是学军队的执行力,学习部队军官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精神。在管理之中,行动比诺言更有说服力,身教比言教更有效。做领导的只有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用行动做表卒,才具有最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领导如果要求下属做到自已更应先行做到,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才能赢得人心,使下属自觉地跟着领导走。在这方面清朝的康熙皇帝就做了很好的表卒,他在位期间数十次御驾亲征大漠边关,在他的带领下各将士无不奋勇杀敌,取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骄人战绩,为收复国土稳定边疆奠定了不朽功勋。

5.关爱
孙子兵法中说:“视卒为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渊,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对士兵关爱的重要性,有了这种关爱故他们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如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做管理也同带兵打仗一样,对下属一切关爱的举动,如两句动情的话语,几滴伤心的泪水等都会让下属终生难忘,这些往往胜过高官厚禄金钱美女的作用,同时牠的影响不仅是受惠者本人,还能扩散到更加广泛的群体,取得意外的收获。

6.对症下药
渴望被肯定是许多人内心所企盼的,如果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满足下属这种欲望,便可交他们的心牢牢抓住。清朝名臣曾国藩在这方面就是高手,他将谋人之术分为三等,即三等人用钱攻心,二等人用权攻心,一等人制人攻心不用钱。一般说来领导笼络下属的手段不外乎钱、权两种,但有时候领导不必付出实质性的东西,而只通过某种态度某种表示就能给下属极大的满足,使下属受宠若惊而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地为其效劳。比如我们可以给职位卑贱者以尊重,给贫穷者以适当的财物,给落难者以援助,给求职者以机会等都是赢取人心的好方法。

领导干部要关注十类“老实人”

一是不和你套近乎但又能积极配合你工作的人。

   不套近乎,工作任劳任怨,服从命令,这类老实人注重的是主动干事,不习惯于察言观色,一切听从组织安排。然而,有些人也是“积极”配合你工作,但是夹杂个人私利,见风使舵,投其所好。这种积极配合,往往是套着“老实人”的面孔以实现个人目的,最容易让领导干部“眼花缭乱”。

 

二是不和你多走动但又能体谅你良苦用心的人。

   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老实下属,都一样有血有肉,在一起工作,产生不了感情是不可能的。这类老实人,工作中有了一点点成长进步、生活上得到一丝丝照顾,都能够深切体谅到组织、领导的关心和厚爱,以更高标准、更好状态投入工作,用实绩来报答组织的关爱,而不是靠多和领导走动来获取什么。

 

三是不往你家里跑却常往基层跑的人。

这类老实人,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基层,不怕领导注不注意,就怕基层满不满意。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基层疾苦和群众困难,他们能记住老百姓的门朝东还是朝西开,却记不住领导家的门牌号码。如果领导不常下基层,就不知他们姓甚名谁,他们最容易被忽视和埋没,也最容易吃亏。

 

四是不关心你生活私事却常帮下层排忧解难的人。

   这类老实人,不琢磨人,专琢磨事。他们对领导私事没兴趣,对群众需求很在意;他们对领导的生活习性、兴趣爱好知之不多,对老百姓的需求、困难倒背如流。对有些领导来说,他们往往容易被看作不会来事、不懂“道理”,太木讷、不机灵,不受欢迎,也不给任务。

 

五是不当面恭维你但又能树立你威信的人。

   他们不习惯于说客套话,不会拍领导的马屁。在他们心中,威信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靠工作、业绩立起来的。他们觉得,只有老老实做人,扎扎实实干事,才能受人尊敬和爱戴。他们讨厌说一些违心话,甚至认为说违心话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六是不向你表态但又能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人。  

   他们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声不响地干,竭尽全力地干,坚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个高调,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对工作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这些人,一声不吭,埋头苦干,他们认为干的要比说的好听,默默致力于高标准完成任务。

 

七是不爱多表功但又能创造性工作的人。

   这些人,把所有心思凝聚在工作上,为了干好工作他们走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可是,他们对自己的功劳只字不提,甚至对成长进步也顾及不到。这样的老实人,不加以关注和重视,时间一长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爱多表功,只求多立功,是他们坚守的信条。

 

八是不爱提个人要求但又能积极表现的人。

   他们表现很突出,业绩很突出,为了工作甚至可以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委屈和痛苦。然而,他们在个人进步面前,往往难以启齿,不好意思开口。以致有的人到后来感叹到:如果能用这种工作劲头去为个人进步跑门路、拉关系,恐怕早就功成名就。

 

九是不看你脸色行事但又能公事公办的人。

   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最能保护人,也最容易得罪人。他们不看领导脸色行事,只依规章制度办事,不以领导意志为转移。然而,与有些领导“唱反调”后果很严重。你不看领导脸色行事,领导就不会给你好脸色看,你今后就不好开展工作。其实,领导干部应以拥有这种老实人而自豪,因为他们是你的“保护神”。

 

十是不喜欢给在职领导烧香又能给离职领导送温暖的人。

   人走茶不凉。他们不势利,不图利,人前人后一个样,老老实实待人,即使领导离职了,依然尊重他们,关心他们。他们为人很厚道,说话实实在在,干事踏踏实实,为人真真实实,一点也不矫揉造作。

 

 十种不能跟的老板

一、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毕竟不多,我有我的独到之处。”这时你就应该怀疑自己的老板了,如果不是他有某些重大的缺点,他不会总是经历失败,一个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又怎么能肯定下次一定会成功。 二、事必躬亲的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常说,“无论大事小事,我不经手就一定会出差错”,并引以为豪的话,你就应该想到,这位老板肯定留不住人。老板不问大小事都要亲自参与,他怎么能放心让下属独立工作?特别是在事必躬亲的老板不在场的时候,无法独立的下属“出错”的机会就更多。一个有创意、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人,绝不希望这样的老板常在身边唠叨。 三、朝令夕改的老板: 这样的老板可能会不断地给你新指示,你花费许多时间策划的方案,老板可能在实行3天后取消,或者花费数月酝酿的一个计划,可能因为他一句话而宣布作废。这样的公司上上下下天天都会很忙,但大家忙的都是收拾残局、挖东墙补西墙。 四、喜新厌旧的老板: 每个公司都会有几位“开国元老”,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这类员工大都在公司事业稳定之后被“杯酒释兵权”了。这类公司的员工流动率通常都会很高。 五、感情生活复杂的老板: 这类老板往往喜欢雇用年轻漂亮的女员工,也喜欢用“感情”处理人际关系。你可以想象一个终日拈花惹草、绯闻不断,将最宝贵的时间都耗费在感情纠纷上的老板,是根本无法冷静地经营企业的。 六、鱼与熊掌都想兼得的老板: 这类老板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到头来二者都得不到。他们常常会因小而失大,既不知何所取,也不知何所舍。 七、多疑的老板: 这样的老板所持的观念是人治胜过规章制度。如果你是一个部门主管,经常会在非工作时间接到老板的电话;如果你是基层员工,他也经常会对你表示不痛不痒的“关切”。跟着这样的老板工作,心理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八、言行不一的老板: 这类老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赚这么多钱对我并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利润是公司生存的惟一命脉,又何必加以否认呢? 九、爱听甜言蜜语的老板: 一般说来,老板不可能听到批评还会心花怒放,但如果连善意的批评和宝贵的建议也听不进去,并因此影响了员工在公司的发展,则人人都会噤若寒蝉。 十、心胸狭窄的老板: 这样的老板看不得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更不会创造条件让你事业有成。

中层必备以下十大能力
一、领悟能力。一定要了解上级领到的意图,要不就做无用工了。
二、分析判断能力:在事情的的处理中要有正却的判断能力。
三、计划能力:做事情要有计划,下属的业绩是你计划出来的。
四、指挥能力:指挥能力包括工作的分配、协调、临场发挥以及对危机事件的指挥处理能力,让你的下属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
五、协调能力:部门之间的协调,下属之间的协调。
六、写作能力: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一条无足轻重,其实不然。单独把写作能力拿出来说,就是为了强调这个能力在中层干部中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中层,免不了要撰写很多计划、总结、调研分析之类的文档,如果这一关不过硬,那就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毕竟,很多情况不是光说可以解决问题的,还要写。
七、业务能力:这一点没多少好说的,是个基本功。
八、控制能力:控制能力包括业务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业务控制就是追踪考核,确保目标达到、计划落实。自我控制能力包括情绪控制能力,自我估计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对管理者而言,情绪化的语言和行为并不能解决任何工作中的问题,反而会让下属丧失对你的认同。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理智、客观的对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九、自我估计能力:这个能力最主要的地方在于中层经理需要有自知之明。这个岗位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工作是否自己能做,这个任务是否需要自己亲自去完成,这些都非常重要。
十、授权能力:人无完人,即使是完人,其时间也是有限的,作为中层不能事事亲历亲为,而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培养下属共同成长,给自己机会,更要为下属的成长创造机会。孤家寡人是成就不了事业的。

官场上的成熟与幼稚?

成熟,看上去很美

成熟好比梯子,能帮你到达某个墙头,在那里,你获得了高度,有了俯视的权力。当然,你也可以继续,把成熟的旗帜插得更高,使人生更丰富、更圆润。人在仕途,成熟不仅是高度,是权力,还是准行证,没这个东西,无论是谁,早晚都得改走别的路。

官场本身是个成熟之场,既有完善的构成机制,也有成熟的运行规则。对场内人而言,成熟是不言自明、无须论证的,你是否成熟,成熟到了什么地步,别人心里绝对有数。在官方的评价用语中,成熟这个词儿用得并不多,这也没多少道理好讲,你是官员,必须站在墙头上,没有这个起码的高度,你还好意思戳在那儿吗!在官场,关于成熟的话题,从来都不是热门,没谁老拿它来说事儿。但是,不说不等于不重要,实际上,成熟是个大课题,成熟的背后堆满了复杂的东西,任谁都马虎不得。

官场的成熟似应有这样几个要点:

首先,得有些智慧。无论大小,多少得有一点儿。这里专提智慧,不讲聪明,因为智慧离成熟最近,聪明则很难说。无论是小聪明,还是王熙凤那样的太过聪明,都和成熟是两回事。人不一定很智慧,但不能笨,和笨人没法儿计较成熟。当然,智慧不等于成熟,成熟却一定要有智慧垫底。有了智慧,才有悟性,才有可能参透玄机,读懂官场百态。

其次,要具备正常的思维。人的差别很大,思维不正常者绝非个别。比如:有人认死理,有人喜欢跟风,还有人自以为是等等。所谓正常,说的是思维应该科学,符合逻辑;应该独立进行,不受干挠;应该全面缜密,不偏倚,不固执。唐初,李世民制造玄武门事件,杀了太子和齐王,随后,下令赦免所有追随者。但是,各地都以为上面在作秀,仍然全力追捕余党。魏征受命安抚河北时,发现河北方面已抓获两人,正准备押解进京。魏征严令无条件放人,同时,还说了一大段话,阐述了他的思考要点、辨识逻辑以及慎重态度。魏征放人之举,备受好评,对平息骚乱产生了积极影响。

再次,要有知错必改的态度。孔子评价颜回时,特别赞赏其“不迁怒,不贰过”。这两条,似可看作成熟的重要指标。人皆有过,闻过则喜很难,但闻过则改却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出现失误后严格自省,不迁怒他人,不推卸责任;同时认真吸取教训,坚决不犯同样的错误。如此这般地坚持下去,不想成熟都难。在这个问题上,唐太宗李世民做得最好。他曾下令修葺洛阳宫殿,给事中张玄素提出批评,口气强硬,措词严厉,甚至把李世民比作隋炀帝。李毫不计较,真诚批评自己“思之不熟”,并立即中止该建设项目,此后多年,他很少动用民力修宫建殿。

再次,要有审慎笃实的行事风格。少说多做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观点,孔子曾严厉批判“巧言令色”,主张“讷于言而敏于行”。时至今日,此类观点仍有价值,仍是成熟的应有之义。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喜说厌做,问题还没弄明白,就敢表态,敢下结论。遇有分歧,口水仗没完没了。人如果老是这样,只能离成熟越来越远。真正的成熟,应该坚持审慎价值,看不懂就闭嘴,想好了就去做,构建一种冷静慎重务实的从政格调。

最后,还要有点儿自我调节的功夫。这是真本事,也是最容易露怯的地方。人在仕途,经常要承受荣辱得失,面对进退去留,完全超脱很难。成熟与否,就在于如何处理,能不能想得通,看得开,放得下。因为事实已不可更改,愤懑无济于事。成熟的态度当然是事前力争,事后放下。不服气就自我调节,把情绪理顺,让心态平和,看看天空,想想未来。走出这样的季节,你可能就成熟了。

成熟本身很复杂,不能搞得太过,过了就成了伪成熟。真和伪不是兄弟,而是形和影,伪成熟披着成熟的外衣,做的却是另外的勾当。

有两种情况值得一提:一个是圆滑。这类人很多,有时也得势,时下被称为跟风干部。其特征是专心揣摩上头心思,长于笼络私人感情,善于背后经营运作,遇到矛盾模棱两可,碰到难题不置可否,满嘴大话,不干实事。这种人除了圆滑,几乎看不出别的破绽。比如,武则天时期,苏味道做丞相。该人没有原则,不讲官德,一味地看眼色,观风向,四下讨好,八面玲珑,看似成熟,实则圆滑到了极致。他曾介绍过自己的经验,“大凡处天下事,不要十分明白,但只摸着边棱,在是非可否之间,两下里都占些分数。使其事行之而有利,我固可以安享其成功;使其事行之而有害,我亦可以苟免于罪责。”这就是苏味道从政为官的理念和诀窍,是伪成熟的极端个例。

另一个是自保。也就是利用权势,经营地位名声,保全既得利益。公共事务也用心思,私家诸事更下功夫,公私兼营,两不耽搁,给人一种成熟干练的虚假印象。比如,晋怀帝时期,王衍任司徒、太尉。彼时,朝政混乱,北方石氏政权磨刀霍霍,早有南下之意。王衍对危局看得明白,建议皇帝选一批文武全才,充实地方领导,以巩固中央政权。得到批准后,他假公济私,把两个弟弟安插在荆州和青州,并私下交代:“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居中,足以为三窟矣。”在国家危难之际,王衍关注的是自家利益,其狡兔三窟的方案看似周密,实则不堪一击。不久后,王衍被石勒捕获,石问王,西晋因何而亡?王衍又使出狡兔手段,竭力为自己开脱,希望活命。但石勒没上当,当场戳穿谎言,指责王衍:“破坏天下,非君而谁!”是夜被处死。

幼稚,看上去有点儿糗

每天,我们都要做很多事情。过后去想,可能会想出些许尴尬,想得心里没底儿,边想边心生悔意。这些事,大都和幼稚有关,怎么看都有点儿糗。如果你在官路上行走,类似的事儿看上去就会更糗。

官场的幼稚,属非主流形态,就像随手甩下的纸片,抬头就能见到。无论是谁,一不小心,就可能糗上一把,为别人酒后留下谈资笑料。幼稚虽常见,人人也都明白,但又很少有人能说得明白。如果某次考核,你被认定和幼稚有关,那么,你注定与晋升无缘。如果你总在边边角角忙碌,与中心工作不搭界,遇事说不上话,插不上手,这多半也是幼稚惹的祸。领导可能有顾虑,即便人手紧缺,也不敢让你介入。人家对你缺乏信心,担心你把正事做成糗事。

幼稚起因于思想的单薄,根子在于思维有缺陷。幼稚的思维是简单的直线条的,沿着胡同走,不知道迂回,不习惯变通,走到头才发现不是想去的地方。该种思维通常表现为:观察形势不全面,思考问题不周密,说话跑题儿,办事离谱儿。幼稚性思维最常见的毛病就是顾此失彼,片面偏执。比如,谋划一项活动,正确的设计重视过程和细节,对困难有足够的预想;幼稚的方案却偏重结果,强调有利条件,对可能遇到的障碍估计不足。两者优劣,一目了然。思维一旦幼稚起来,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个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旦付诸行动,必然阻力重重;另一个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使其横生枝节,增大解决的难度。

一般说来,幼稚与年龄和经验有关,但官场的幼稚却稍有不同。年轻不一定单纯,年长也免不了要做糗事。经验只是过去的记忆,套用新的问题时,不一定处处有效,有时还会让人犯傻。官场既是场,必然有场的奥秘,有时,这种奥秘会掩住真相,误导人作出幼稚的判断。唐高祖李渊久经风霜,早修炼得刀枪不入,但在晚年,围绕选立太子问题,却多有幼稚之举。他早已选定长子李建成,后又看好老二李世民,私下里多次以天下相许。事情本来简单,经他一折腾,马上变得复杂起来。当两子争锋、局面将要失控时,他又异想天开,酝酿了两个更离谱的方案,一个是把天下一分为二,让老大在长安当头,老二去洛阳称霸;另一个是让老二接班,把老大弄到蜀国当王。问题既已复杂,李渊却想简单处理,屡犯低级幼稚的错误。玄武门血案的发生,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官场有各种规则,领导也有不同风格,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譬如迷局之类。人在官场,必须适应领导,顺应环境,准确品读潜在的意味。如若不然,说不定就得幼稚一次或者若干次。毕竟,你要按领导意图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你若想有所作为,借助某事火上一把,那就更要把事情本身理理清楚,把相关的东西搞搞明白,这样你才能干得漂亮,才能火得起来。如果只是一厢情愿,轻举盲动,就陷入了想当然的误区。

想当然是一种典型的幼稚。楚汉相争时,韩信率部队奔袭赵国,赵国丞相陈余本是儒生,有想当然的毛病。他一厢情愿地认为对方长途跋涉,兵少而疲,自家有20万人马,胜负明摆着的。为此,他谢绝一切奇谋巧计,在家门口摆开阵式,专等着吃掉对方。结果却被对方吃掉,赵国一战而亡。想当然是一种幼稚病,病者总是从个人意愿出发,以为自己怎么想,别人就一定那样想。事实上,不谋而合的多是个案,且只发生在智者层面,分歧却是常态。一般情况下,你以为正确的,别人不一定赞同,你认为可行的,上面不一定认可。北齐时期,有个叫高长恭的官员,功勋卓著,受到皇帝猜忌,活得很没意思。为了避祸,他故意违法敛财,自毁声誉,并盼望上头早点儿治他贪敛之罪,他想当然地以为这样就可以躲过一死。然而,他以小罪避大祸的设计,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别人可没这么想。皇帝什么也不问,愣是把他杀了。皇帝杀人不要理由。

官场是精英集聚的场所,是智力比拼与竞争的平台,人际关系微妙,最忌感情用事,任何冲动盲目以及情绪化都可能留下不良痕迹,都将被列入幼稚的黑名单。你可以有个性,有锋芒,大刀阔斧做事,但必须依理而行,不能冲动任性,不能突破群体所认可的底线。感情用事所引发的幼稚行为随时可见,比如,得到表扬,就满世界张扬;受了批评,就解释个没完;荣辱临身,就言行失据,表现过火;境况顺利时,就目空一切,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等等。凡此种种,只要沾上其中的某条,就足以说明你修炼不足,幼稚尚存。

幼稚者极易被人利用,受到意外伤害。曹魏时期,曹植受宠,其兄曹丕很妒忌。某次,曹操要组织一次军事行动,拟派儿子曹植率队前行。曹丕得知消息后,马上请曹植喝酒。曹植虽然才高八斗,政治上却不内行,没品出这场酒宴的特殊味道,结果喝高了,酣睡不醒。曹操很失望,在改派他人带兵出征的同时,也彻底打消了让曹植接班的念头。

谁都希望自己远离糗事,活得明亮圆润,像满月一样被人欣赏。但在此之前,你还得受些磨难,穿过幼稚的胡同,成熟就在前面候着。

与上级相处计谋

 

  1.不形于色

 
 对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脸色的下级,上级是比较难以驾驭的。

  这种人不会卑躬屈膝、强作笑脸,也不会为了奉承上级而强作笑脸,而是始终保持自然的神态,喜怒不形于色。

  对年轻人来说,这是很难做到的,但只要你想做,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每天都可能碰上令人生气或不愉快的事,如果每天都动怒,肯定会影响你的情绪,更会影响到你的工作。

  当你在工作上遇到麻烦时,突然被上级看到,你却不形于色,上级会无法摸透你的底细,从此对你加以关注。

  无论上级如何斥责、嘲讽、冷淡,你都能默默承受,连眉头都不皱一下,这种修养需要有相当的自信才可做到。在你失意时都能泰然自若,不表现出不悦之色,即使不相干的旁人,也会觉得你很豁达、乐观,从而乐意接受你。

  这并非意味着失败时也不道歉、不认错,应该道歉时就要道歉,应该认错时就要认错,没有必要因此而感到自己很糟糕、不中用。你要做的是一个负责任但不卑躬屈膝的人。因为一次失意而闷闷不乐,因某事而过分拘泥不化是不可取的。自卑是最愚笨的事,而道歉并非是卑躬屈膝的低头,而是坦然的低头,不伤害自己的尊严。

  经常不露声色的人若有一天突然展颜一笑,会令人感到有无限的吸引力,那将是多么动人的魅力呀!上级也会因此对你更加倾心。

  人之所以会被人吸引,因素之一就是可爱——让人觉得很爱慕、有人缘而想去接近。而人之所以能表现得这么可爱,其源泉来自于内心的善良。

  一旦成为一个可爱的人后,同级和众人都会亲近你。如果你的嘴角也常常带有亲切的笑容,那就更理想了。倘若具备了敏锐的头脑、果敢的行动、强烈的责任心,但却缺少人情味,那么其个人魅力就会大减。当然,一个人总会有一些缺点,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太过于完美,反倒会让别人不敢接近你。

  与上级意见发生分歧时,倘若你有十足的把握,就要信心百倍地谈论你的道理,要井然有序、有理有据。留有退路更是争辩时所需的重要技巧。有时为了保全上级的面子,你必须中肯地说:“我不敢跟你强争,否则会伤感情的,但请你多多考虑。”这样,上级的抗拒心也会相应地减少。但如果你逼他太甚,一定会激起上级的怒火。造成大家势不两立争辩到底的态势,一场争斗就避免不了。“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更何况与上级相争,其结果往往会对你不利。所以,我们要为双方留有退路。

  当你的上级向你表示屈服时,你也一定要表示出你的诚意,以低姿态来跟他说出你的用意,事后才不会留下祸根。例如,“因为我有我的理由,因此不得不向您提出这些违背您的议案。事实上,我并不是要反驳您,只是为了整体的利益才这样做的,这点请多多包涵。我知道我有失礼之处,但也是为了企业的进步,请您原谅。幸亏能得到您的谅解,让我松了一口气,今后还请多多指教……”

  要让上级始终认为,你是“对事不对人”。上级会认可你是个具有潜力的得力干将:“这个人的头脑真好,做人也真不错,看样子我原来误解了他。”他会重新评价你,此后也会多多考虑你的意见。

  2.保持冷静

  无论是谁,受到警告、谩骂,或被指责缺点时,心里都会不痛快。人性的弱点在于,即使知道失败的责任在自己,在内心也仍然会想“这实在是不得已”等等,总是想出多个理由来替自己辩解,设法减轻责任。

  于是,如果有人当面斥责你,你便会生气,认为“不必你说我也知道”,并怒气冲天,脸红脖子粗。倘若此时压不住情绪冲动行事,事后你一定会懊悔不已。所以当你想要发怒时,最好在心中默念“等一等”,这句“等一等”也就是要你多多忍耐。当你将挨骂时,或正在挨骂时,不妨使用气氛转换法,使用诸如将火柴棍一根根折断等方法来抑制怒气。性格较为乐观的人,也许在被上级责备后就没事了。而那些消极的人,在被上级斥责而感到羞辱后,他们不但不会发脾气,反而会产生“我真不行”的想法,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会叹息气馁。

  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当做到不要轻易地被斥责者搅乱自己的心情,应保持弹性和冷静。挨骂时低着头认错就好了,只要自己心里明白是非曲直。

  对上级而言,被下级反驳是件难堪的事,而下级被上级斥责却是理所当然的事。既然已经被斥责了,那就干干脆脆地道歉吧!这才是下级应有的态度。在别人指出你的缺点或错误后,才能通过自我反省提升自己的人格,从而提升自己的涵养和气度。挨骂换个角度来想也许能促使你进步。

  你算算看上级的年龄是多大,是不是五十来岁?如果是的话,那就相当于你父亲的年龄吧?如果是四十多岁,或许就相当于你叔叔的年龄吧?如果对方是三十多岁,大概相当于你兄长的年纪。用这种方式去推算他的年龄,心情就会开始轻松起来。你心里会想,我是在挨父亲的骂,受叔叔的指责,或正在听兄长说教,能这样想,你就容易接受斥责了。如果把他视为与你没有多大关系的人,你才会容易生气。而一旦把他看作自己的亲戚,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在心中说,“叔叔,对不起!”从而诚恳地去道歉。

  3.注意小节

 
 有素养的上级总是希望自己的下级富有教养。上级外出时,希望自己的随行人员谦虚、恭顺、懂礼节、善交往,能够受到人们的称赞。

  做人平时要注重“大节”的修养,在才干素质和品德上下工夫,提高自己的内涵;但同时也不要忽视“小节”,因为“小节”虽小,却也往往能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一些细节的品质往往在不经意间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不小的影响。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例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上级交代的任务时,下级要认真、恭敬;对上级的要求要表明态度;对上级讲的重要内容要做记录;尽可能地少提问,不要给人以啰嗦的感觉。

  又如,随上级外出参观、学习时,要认真听取介绍、讲解,做笔记,不要过多地发表意见,尤其不能发表不同的观点意见。表扬性的意见也不要太多、太过,不要给人以吹捧的感觉。

  上级公开发表意见时,下级要表示同感,但只需用面部表示即可。和接待单位有关人员私下谈话时,要集中学习人家的经验,不讲本单位或自己如何。不能在表扬别人的同时,把自己贬低得一文不值,因为这样只会使本单位上级的面子受损。

  再如,随上级在公开场合时,不可离上级太远,更不要挤在前面,一般跟在上级后面不远处为妥。不管组织者如何安排,都不要和上级并排就座。选择自己的位置时,要注意周围人的身份,不要过于显露自己。要注意避开摄影、摄像机镜头,将镜头让给上级。

  随同上级出现在社交场合时,要记住自己不是主体,而是随员,是下级。言语要适当,忌过多或过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大呼小叫、放声大笑或大声与人说话,要学会经常面带微笑、低声谈吐,给人以谦虚、亲切、恭顺、严肃之感。

  在别人通过自己向上级转达事项或请示时,不要做肯定答复,也不宜表明自己的看法。即使了解情况、很有把握,也不要过早表态。因为自己是下级,不能做越俎代庖之事,也不能说越级的话。不要主动为别人向上级传递信息、转达请示,转递信件和材料,或者送上级批示等等,以免给人造成包揽办事、以图私利的印象。

  以上所说可以说都是“小事”,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会给上级脸上“抹黑”,同时也使上级对自己产生不好的看法,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很被动。

  4.表现得当

  有些下级雄心勃勃,希望做一番大事业,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往往锋芒毕露,工作特别努力,急于获得上级的注意和赏识。而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反而使自己变得很孤立,得不到大家的认同。有许多人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M是最近刚被提拔的部门副经理,为了报答上级的“知遇之恩”,他事事都抢着去做,为上级担责分忧。他对自己的热情和态度很满意,觉得上级也一定会对他赞不绝口。


  可是,上级对他的表现并不领情,反而还别有深意地对他说:“好表现自己的人,最终会脱离群众,我们需要的是内部的和谐。”

  M对此颇为不解,一位即将离任的上级帮他解开了这个谜团:“你可能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想过要表现自己,但你的表现却会让人觉得你在表现自己,这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你要明白,大家的目光都注视着你,他们常常对你的每一个举动进行着评价。除非你能用行动使他们——尤其是你的顶头上级放心,才能让他们觉得你是值得信赖的。不然的话,你就会永远在别人的审视中过日子,而他们也会不断给你找麻烦、出难题。”

  于是M开始变得谦恭起来,工作也不像以前那样拼命地超前了。尤其是上级在的时候,他更是谨言慎行,让上级“占尽先机”。终于,他又慢慢赢回了上级的微笑和同级的好评。

  下级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把眼光放远一些,把心境放平和一些,不要急于表现自己,而是要尽快地融入既定的关系网络中。只有在具备了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之后,你才能心情舒畅,才能与上级形成默契和谐的工作配合,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才干。

  事实上,你根本不必急于表现自己。即使上级对你的态度很冷淡,他也无法忽视你的存在。他的“若无其事”往往是装出来的,在背地里他很可能也会议论你,并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想要知道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对他自己构成威胁吗?可能会产生利益冲突吗?是否可以做朋友或“心腹”呢?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基本回答之前,他是不会失去对你的兴趣的。你毕竟不是一盆花,有与没有对他而言绝不可能毫无关系。相反,你的存在就好比竞技场上又多了一名对手,谁能不在乎呢?

  是金子就总是会发光的。如果你有真才实学,就不要害怕自己被埋没;而如果才学和经验尚欠火候,你就是怎么表现自己,也只能贻笑大方,暴露自己的才疏学浅。

  表现自己,只会给上级留下一个“好出风头”、“有个人主义倾向”的坏印象,有百害而无一益。下级在和上级相处时,要准备打“持久战”,要克服急躁心理和短视行为。不要过于急于求成,要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5.协助上级

 
 作为下级,你应该认识到上级不是完人,他也有无知的地方,也有无助的时候。因此,他也需要下级为他排忧解难。

  通常,上级都是具备某种技术特长或专业知识的,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技术特长和专业知识只能保证做好某—项工作,而管理工作却要统筹各方,可以说是千头万绪。

  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带来困扰,上级由原部门调任到—个新的工作环境,他原有的知识结构可能已经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这会使他在新环境下显得有些无措。如果你能帮助上级及时弥补对那些知识的欠缺,对他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协助。在协助上级的时候,你需要时刻注意技巧。“好心无好报”往往是技巧不足或使用不当的结果。

  首先,你要确认上级在哪方面存在不足。比如,一个长期担任总经理秘书的人被提拔为人事部门的经理时,他也许对人事部门的工作欠缺很多知识。

  接着,你可以先预计一下上级的知识不足的程度,然后在实践中加以证实,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得出结论。最好能有个清楚的把握。

  然后,你要在实际工作中自然地帮助上级弥补其不足的方面。比如你可以争取做一些上级并不是太了解的工作,而把上级可以顺利完成的工作留给他自己。切记,不可当面或在公共场合指出上级的不足。无论这在客观上是否真实,他主观上都不太愿意承认。你可以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特别是没有他人的时候,直接向上级灌输弥补他的这种不足的知识。当然,一定要采用比较婉转的语气和方式,然后在闲谈中有技巧地告诉他有关知识,让他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增长见识、弥补不足。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有这样一位下级,他在一家公司的公关部门任副经理,其外事工作知识相当丰富。在公司的一次人事变动中,来了一位新上级。这位上级在人事部门工作了三年,成绩斐然,看来公司正准备重用他,在此之前把他派往—个部门先锻炼一下。

  部门副经理发现新上级在外事知识上很欠缺,甚至缺乏接待外商的基本常识。在走马上任的头几天里,这位上级出了一些洋相。

  有一次,公司需要接待一名前来访问的外商,上级为了表示足够的重视,决定亲自布置接待场面。这位下级发现上级不知道该放一些什么样的鲜花和装饰品,于是他便劝阻上级,说这些小事无须上级亲自操刀,由他代劳即可,上级欣然同意了。结果,这次接待活动搞得非常成功。

  在事后的宴会中,他与上级闲聊时,透露出外国人都有什么禁忌和偏爱,并夹杂一些故事和笑话,使得上级在言谈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这实在是个聪明的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