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七步床:有大师的江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4:37:21

有大师的江湖!

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不是为战火连天的中国大学设施的简陋开脱,是在上世纪20年代来到清华任教时便提出的“人才战略”。这位留美高材生,就是后来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在他周围,出现了一大批中国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蔡元培、梁启超、陈寅恪到章太炎、傅斯年、胡适、鲁迅、钱穆、梁思成、梁思永、金岳霖、林徽因、冯友兰、顾颉刚,也有不少晚辈将他们称为“大师”。

一位文学教授曾经半开玩笑地告诉我:“在中国,要想当大师就必须长寿。否则,没有弟子,谁封自己为大师。”目下中国文化老人越来越少,貌似大师的标准也越来越低,于是一个上了年纪、劣迹斑斑的出版社文学编辑也被媒体称为“国学大师”,将其与陈寅恪、章太炎、傅斯年平起平坐,不知道诸位前辈地下有知,会不会气到诈尸。很显然,前面那位教授的话击中了要害,年龄已经超越学术成就、个人修养成为当下认定大师的首要标准。《现代快报》的评论文章称:“在很多学术大师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高尚品格。他们的思想拯救了我们的灵魂,他们点燃的火焰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而这种温暖我们无法从自己身上得到,这或许就是我读《南渡北归》的原因。”

虽然每个时代需要有精英,但不是每个时代都能够有大师,这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当下缺乏大师的时代里,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民国,那段晦暗混乱却又星光璀璨的时期。民国连年军阀混战是不争的事实,但民国才人辈出也应该成为共识。在学界的诸多研究领域,他们的成果依然是无法超越的巅峰。

知人论世也许更有助于我们相对公允地看待那个时代及其学术成就。作家岳南推出的  《南渡北归》系列,用一手史料描述了学术大师的处境和命运。《南渡北归》的时间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描述了北大、清华、南开、同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等学术团体南渡的经历,描写了上述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与精神境界。“傅大炮”的傲慢耿直、梁启超的坚忍不拔、王国维的因循守旧、胡福林的江湖士气、林徽因与金岳霖的动人爱情等都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艰险与情绪的“魏晋风骨”的士林江湖。

然而,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提出的问题:“在那样的环境中我们出现了这样多的大师,培养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现在我们大学的硬件已经超过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钱老还提出那样的问题?” (钱学森曾经向前来探望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我不赞同有评论所说“国家多舛而学术益盛”来刻意拔高民国时期的成就。事实上,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并不是空谈。纵观中国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都曾四分五裂、硝烟弥漫、生灵涂炭,但它们又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学术成就最丰硕的时期。这并不直接等于乱世出大师,盛世就平庸,而是说在混乱而自由的极端形势下,人的诸多潜能可以被激发出来,反而有助于造就各路“英雄”。民国时期也可称得上是精彩纷呈的乱世。《南渡北归》里那些学者虽然有抱怨、有愤怒,但依然在朝不保夕的现实困境里坚持不懈地研究,在陋室之内静心修学。

岳南说:“无论这批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生活多么艰难困苦,他们仍然让人感受到一股巨大的潜能和力量在喷发,《南渡北归》所描述追思的正是这种精神力量的投射。”这种巨大的潜能也许在战乱年代能够更为鲜明地凸显出来。这种潜能成就了了他们的学识与修养,也成就了大师们的江湖。在我们这个已无大师、也将无大师的时代里,缅怀故去的大师未尝不是学习之道。(易珏)

48顶起 4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