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毛笔字图片大全:知青生活:难忘的岁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9:44:54

难忘的岁月

  公元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即戊申年阴历八月初七,星期六九点钟,打起背包怀揣宝书,我登上上山下乡的列车,去辽宁西部一个村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哪里大有作为

扎根农村干革命,一颗红心两腿泥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很有必要

坐在山头望北京,心中想念毛泽东

难忘当年茅草房,缺菜少油半年粮

战天斗地,建设新农村

亲密的战友们_同在一个生产队

昔日同吃一锅饭,如今天南海北客

 

图片有些出自网上

 

 

 

天上布满星,
月牙亮晶晶。
生产队里开大会,
诉苦把冤申。
万恶的旧社会,
穷人血泪仇。
千头万绪,
千头万绪涌上了我的心。
流不尽的心酸泪,
挂在心。
不忘那一年,
北风刺骨凉。
地主闯进我的家,
狗腿子一大帮。
说我们欠他的债,
又说我们欠他的粮。
地主逼债,
地主逼债好像个活阎王。
不忘那一年,
爹爹病在床。
地主逼他做长工,
累得吐血浆。
瘦得皮包骨,
病得脸发黄。
地主黑心,
地主黑心逼死了我爹娘。
不忘那一年,
苦难没有头。
走投无路入虎口,
给地主去放牛。
半夜就起身,
归来落日头。
可怜我这孤儿,
向谁呼救?
不忘阶级苦,
牢记血泪仇,
世世代代跟党走,
永远跟党闹革命!

那年是1968年,那月是金秋9月,那日是离国庆节就差2天的28号.那年那月离现在已经39个年头啦.每当想起那段经历总是叫人感慨万分,百感交集,止不住的心酸泪往下流.



    那年那月那天,俺随着社会潮流,跟着同学,背着行李,踏上火车,又转乘货车,一路颠簸,来到了哪村庄.

    哪村庄的村西头,是个三叉路口,一条朝北去乡上,可以去闾山风景区;一条望西去山里,去大芦花,是新开发的风景区;一条朝东去公路坐汽车上火车站;出村子向南,通东北著名佛教景区青岩寺.三条路的交汇处形成个广场,广场的东南角有棵上
百年的柳树.于是这个村,被人称作大柳树屯.

    就在那天傍晚,俺在哪村庄的这个地方,被三队队长领走,开始了三年两个月的接受贫下中农对知识青年的再教育

 


                      一,午夜惊魂

   那天,已是傍晚时分.夕阳斜挂.

  队长热情的招呼着,把我们分到三队的六男六女的行李,放到一挂小驴车上鞭子一挥向三队队部走去.我们三三两两,一路说笑着,跟随其后来到队部.

  三队队部,一溜土顶平房,有十多间,房顶上放着磙子,还有一捆捆红红的高梁头.那时还不会查檩头数房子.只知道房子很多.东边是一排猪圈,那时强调养猪积肥嘛,队部怎能没猪圈呢.西边一排厢房,有粉房和草栏子.正南方向是场院,大大的一片空地,摆放着几个大小不一的磙子.

   正房西边四间是我们的住处,新糊的窗户,窗户纸糊在外.这回见到了东北三大怪之一,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夹个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窗户纸糊在外)女生住西屋,男生住东屋;西屋一间.盘的是对面炕,住六个女生不算挤.东屋两间,靠南边盘的一面炕.住六个大小伙子显得有点挤.厨房有一个锅台,一口水缸.这是我们的落脚点,我们的家,我们的知青生活从这里开始,人生也从这里延伸.

   天黑后掌灯.煤油灯亮起来.吐着黑黑的舌头吞舔着灯伞.人都拖着长长的影子,屋子里能见度很低,象似进了电影院.队长最后一个走的.队长走后,奔波了一天的同学陆续进入了梦乡,酣声很快响起.

   晚秋的夜,风清月冷.虫啾蛙鸣,斗转星移.

  梦中,有人在轻轻抚摸我乱蓬蓬的头发,一下一下把它理顺,好似慈母在嘱托,"孩子,到了新地方,不要与人打架,不要由着性子来,...... " 忽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热烘烘青草味.一激愣,我坐了起来.屋里黑黑的,窗户有几丝月光,只见两个闪着绿色光亮的小灯笼,在慢慢向后移动,并不时的喷着气.我惊叫着,狼来了,有~~ 狼.声音几近恐怖.

   寂静的深夜,恐怖的叫声,惊醒了所有的人.不知是谁打开了知青带来的唯一的家用电器--手电筒.在光柱中,一个土黄色大家伙不停的喷着热气,闪着绿光,惊恐的慢慢往后退.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牛~~~,是牛,  不是~~~狼.

  于是有人跳下炕,拽的拽,推的推,终于把入侵者赶出宿舍.

  对面屋的女同学也被惊醒,睡眼惺松出来观看这场闹剧.

   第二天,听队长说,我们男生住的这两间房,原来是牛舍.在接到上级委派的接收知青任务后,临时改造的.晚上牛习惯的来到它们的故居,闻到头发上咸味就舔了起来,也许是头发扎了鼻孔就打起喷涕来.于是就发生了夜间惊魂那一幕.

  其实那夜进屋的牛,一共有三条.公牛母牛在厨房大吃大喝呢.只有小牛不认生,和远来的客人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这个玩笑,至今我仍记忆犹新.谁让咱们与牛争屋了呢

                             二,马失前蹄

    马是世间最具有灵性的动物.我喜爱马,从小就喜欢,可无法接近.下乡后有了机会,也就发生了故事.

  那是一匹枣红马,6岁半口,正壮年,牡马.大大的眼睛,尖尖的耳朵,圆圆的蹄子,长长的尾巴.

  闲暇无事,我都要到饲养室去看看它,给它添把草,喂捧料,挠挠痒痒.每次,当它吃完最后一粒玉米,它都会打个响鼻,表示感谢.一来二去的,就产生了感情.只要我走到饲养室门前,人还没进屋里,它就会摇头摆尾,打响鼻;如果进去迟了,它就会用蹄子刨地.

  那年是下乡第二年.春天播种时节,队上在南地种花生.要说南地这块地,是队上最好的地,不仅土质好,肥沃,而且是沙性土,还有那个的平,一眼望不到边.老农说,这儿一个垄就是一亩地.过去是地主老财的地,是全大队的地核.所以队上把全队人的希望都播种在这块地上,种经济作物__花生.花生是队上的当家品种,那时种的品种叫来西复,也有种四脚起的.亩产也就二,三百斤.可惜那时是统购统销,一斤才卖5角多钱.一亩地花生换不来一块上海产的全钢表呢.

  不管怎么样,地还要年年种.农民苦是苦,也学会了苦中找乐.歇气的时候,几个当地青年闲拉瓜,也不知怎么就扯到敢不敢骑马这个专题上来.那时,枣红马已经卸了套,在地头悠闲的啃着青草.只见张三,外号三楞子走到马前,拽着马纲,枣红马后退几步,来个前腿蹬后腿弓的架式,脑袋高高扬起,并不时的往上挣,还咴咴的叫着,一幅不肯驯服的状态.后来,还有几个人也在马转了几圈,枣红马都表示了不肯合作的意思,只得做罢.

  我把撅嘴损(农村的土烟)一扔说,来,我试试.我走到枣红马前,拍拍脑门.枣红马上下晃动着脑袋,表示友好.我牵着走了几步,一翻身跨上马背.嚇,好高啊,平时没觉得枣红马有多高,如今骑了上来真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太爽了,妈的,早知道早就应当骑骑了.马踱了几步,我的身子有点摇晃,屁股底下滑流流的,有点硌的慌,特别是硌男人的特区部位.怕硌身子就歪,身子正了下边就硌的疼,又有点不爽.不知谁喊了一声"驾",马抬腿迈步往前走,这时我就觉得有股离心力在把我向地面上使劲拉.有人喊抓住缰绳.我就使劲一挒,马好象听到指令昂首
阔步加快了步伐.队长不知道何时睡醒了,气急败坏的喊着我的名字,快下来,快下来~~~~.快下来,谈何容易,真是上马容易下马难啊!!我觉得风迎面扑来,树向身后移动,转眼间人已经变的矮矮小小啦,声音也听不到了.枣红马在飞驰,沿着车道沟,一晃来到一个三叉路口,马来了一个急刹车的姿式,两个前蹄使劲一蹬.于是,我就一个前滚翻,从马背上重重的摔了下来.

  后面的事就不知道了.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大队卫生所里,胳膊上挎上了绷带,脑袋也缠上了,象个伤病员.事后,同学告诉我说,幸好你摔在沙滩上了,再歪一点就是石头堆,你命真大.后来,我到县医院照了相,只是臂骨有些裂纹,胳膊脱臼了,休养半个月就涛声依旧了.

  不过,这件事也深深的印在我脑海中,做为永久的回忆.

  当你遇到一个新事物的时候,要想一想你是否有足够的本领去驾驭它,否则就不要去尝试,千万不能盲目.

                            三,没粮吃狗



   下乡第二年春天,也就是六九年春.在吃饭问题上遇到了大麻烦.由于不会计划,没到种地时,就没粮了,只好借着吃,有上顿没下顿.

  一天,队长出于恻隐之心,把自家狗勒死了送给青年吃.可是狗还没剥皮,怎么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俺们几个男生跃跃欲试,很快就把狗从队长家弄到队部绑到柱子上.于是乎,磨刀的磨刀,烧水的烧水,一片热闹.剥皮是大活,理所当然的由我主刀.这是赶鸭子上架,新媳妇上轿的活,即是头一回,又是无奈之举,谁让咱是三队青年的头呢.弟兄们都眨巴着眼睛瞅着咱呢.哎~,干吧,接过掐刀(掐高粮穗的专用工具),从狗的鼻子开始了第一刀,贴着骨头剔肉,蹭刀,一面把皮往上提.但是到眼睛,耳朵旁边就不好剥了,劲小了不行,大了也不行,不小心就出窟窿.等把狗脑袋剥出来,已经是一身汗了.喘了喘口气,俺要袋蛤蟆赖,边抽边歇边思索.等到汗落了,接着剥.这回局面不一样了,就象百万雄师过大江一般,摧枯拉朽之势,把狗皮顺着脊梁骨用力往下撕,一撕一片.一撕一片,特快,剥出的皮也很好,白花花的没有血丝不带肉.到了爪子部位,费了些精力.最后,一条光溜溜狗的胴体就高高的挂在俺们面前.

  然而没想到的是女生中重量级人物,发表了严重声明.因为狗肉腥,不吃,不仅不吃,还不让用锅煮.这不是扫兴吗,几个月没见荤性了.你不吃咱吃,弟兄们铁了心.
到嘴的肉还能叫别人叼去?正好水也烧开了,把狗放到门板上,大卸八块的剁了起来.一个小时后,狗肉飘香,真香啊.有人到饲养室抓来了盐,有人到小卖部拎了瓶酒.弟兄们围着锅台,边吃边喝,一醉方休.

   这次吃狗肉,恶化了男女生之间的关系,使以队为单位的小集体生活出现了分裂苗头,最终导致解体.这是后话.

   后来,大队青年并伙后,俺们男生又吃了一次狗肉.这次比上次多了捉狗,勒狗的过程,有些惊心动魄.女生们都吓跑了.宿舍里只剩下我独自与狗战斗,终于靠智慧靠勇敢把狗制服了,但是胜利后的感觉是后怕.狗被捉住后凄厉叫声,被勒死前的绝望眼神,冲淡了食欲,没有了第一次狗肉的香味.

  狗是人类朋友,是生活的迫使,向朋友伸出了屠刀.那时俺们才十八九岁,正是长身体时候,没油没菜更没肉,整天的高粮米饭蘸盐花.由于没有油,铁锅下锈,煮熟的饭带着一股铁锈味,黑褐色,还有黑黑的壳子,真不知道哪时是怎么吃下去的.

   这是难忘的岁月,更难忘的是那些难兄难弟们,还有那条狗.

                            四,与驴共舞

     下乡第二天去干活,队长分配我跟车.当时队上有三台马车,一台驴车.我走向社会,接受再教育,就是从这头驴开始的.

     赶车的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身板不太壮,好咳嗽,但人挺好,心眼不错.时间长了,知道了他有肺病,是累伤的,干不了重活,队上为了照顾他,让他赶驴车挣工分养家糊口.他给我讲了很多农村里的故事,也讲了这头的驴的来历.

    这头驴,别看它灰头土脸的,个头不高,其貌不扬,却有高贵的血统和光辉经历呢.这头驴的老家在山西,它的祖先个头很高,比马矮点,身条略瘦,穿黑色服装,很绅士,非常高傲,经常引吭高歌,啊~~恩~~啊~~恩大叫,招得一群母驴围得团团转.有时公鹅也会愤愤不平的回应几声,嘎啊~~~~嘎啊~~~~.到它这代,可能是吃辽西大高粮吃得吧,服装的颜色变灰了,个头也矮了,但是那种好张扬的个性没变,那种爱唱一口的习惯没变.听说它的爷爷那辈支援前线立过功,在辽沈战役时往锦州送过军需.部队南下时留在屯里的.

   每天,我都跟着驴车劳作.春天送粪,夏天拉土,有时去河套捡河卵石砌猪圈.更多的时候是打杂.比如,给青年去粮站买粮,上车站送人赶火车等.

   一天生,两天熟.随着日积月累,赶车的小鞭子就到了我的手上,我也从车尾坐到车前,与驴屁股亲密接触了.车老板呢,就放心而悠闲的躺在车厢中间啦.
   于是我也是满嘴驴话了.什么"驾"","我吁","梢"等等,只不过发音不那么地道那么专业那么有地方味罢了.后来,赶车老板干不了活了,队上就把赶车的任务交给我,工分也从原来的每天八分升到十分.那标志我是成劳力了,我的同胞们一天只有八分,还有的只给七分的呢.

   所以我感谢这头驴,特别感谢车老板,没有他们的配合,下乡的第一步还真知道咋迈,也不会有这么一个良好开端.

  三年后,还是这台驴车,拉着我的同学和我的行李,到县招工办报了到.那是1971.11.5日,我参加了工作.后来听说车老板病故了,死的时候还不到50岁,死因不明,有可能是肺癌.

 

                              五,夏日嘻戏

 

有人说,下乡的生活苦,可我觉得苦中也有乐.夏天在农村还是挺有乐趣的.

  下乡的第二年,忙过了春季播种,铲完三遍地挂锄后,很快到了下雨的季节.队上的活也少了,天头也长了,中午还能睡一觉.特别是几场大雨之后,河水暴涨,河面变宽,鱼儿也多了起来,闲暇无事或者利用午休去河里洗澡抓鱼,其乐也融融.

  我下乡的地方是个平原地区,但是离医巫闾山却很近,也就十多里,可以说是闾山脚下.所以这里的河都是季节河,平常日子没有多少水,到了汛期河床满槽水流很急,连解放牌汽车也能冲到四十里之外.由于这里离渤海不远,不超过百里,那时河上又没修闸门,鱼儿顶水能游上来.于是,大雨过去的两三天后,就是抓鱼戏水的好时机.

  河在村西头的玉米地边流过.水面没过膝盖,风平浪静,泛起一丝丝的波纹.河里早有当地汉子和孩子在嘻闹着.我们几个男知青钻进玉米地里迅速的换好衣服.我穿的是用两个红领巾做的游泳裤叉,由于小又不太合身,偶尔有几根毛毛茁壮的钻出来,不知不觉地吸引一些人的眼球.

  河里有好多鱼,在水下不时的撞击大腿.有沙葫芦,有鲫鱼瓜子,还有青蜓子.沙葫芦最傻,用手就能抓住.鲫鱼瓜子用手把水和鱼往岸上兜,兜上来的鱼在岸上不住的跳,跳累就不跳了,躺在地上翻白眼,这时你撅根细柳条,从鳃穿起来即可.最不好抓的是青蜓子,这家伙游的特快,不等你伸手,它就没影了.对付它
就得抽.怎么抽呢?找一根长一点粗一点直一点的柳条,站在河边目不转睛的盯着水面,见到水面有个亮光一闪水花一翻,就用柳条狠狠的抽下去,不一会下方的水面上就会漂上一条鱼来.用这个办法对付青蜓子很有效.老乡说,青蜓子是海鱼,是燕鲅鱼的幼苗,营养很丰富.有时还能抓到大老鲇.发水时常常会砸出一些坑来,在这些水砸出的窝子里,水退后会滞留一些鲇鱼.这种鱼体型大,肉质细腻,特别好吃.所以当地农民不等水退就冒着危险去摸.我只有幸摸到一回,有三斤多重,回去后弟兄们美美的吃了一顿.

  戏水也是一大乐趣.打水仗,你溅我一身,我溅他一身,你跑我撵,我跑他赶,奔波逐流,笑声连连.有时不慎跌倒,浑身精湿,索性就往水里一趴洗起澡来."
清粼粼的水来,蓝蓝的天~~~,小芹我洗衣来到那河边~~~~"岸边有人唱起了评剧,还有胡琴伴奏呢.

  河边沙滩平整,沙子很烫,在烈日下躺在沙滩上,不消片刻便大汗淋漓,什么毛病都会随汗而出.抓鱼累了,就在沙滩上躺一会,用沙子把腿埋上,把脸用草帽遮上.待汗出来又自然落汗后,就趴到河里享受清凉.借此机会,把衣服洗了晒在沙滩上,一袋烟的功夫就能干,抖了抖落就可以穿.有时找个荫凉处,在树下把衣服铺在地上,翘起二郎腿美美的睡上一觉.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的叫,好象在为人催眠.

  女知青们也不示弱,她们也到河里洗澡.那时,游泳衣不那么普及.她们穿着短袖背心和花布做的齐头裤叉.下水后都粘到身体上,于是身上高的矮的凸的凹的都显现出来,黑乎乎的三角区尤为显眼.她们经常蹲在水里,背过身去,泡凉快后就钻到玉米地里换衣服.然后再去洗衣物.她们把岸边打扮的花花绿绿,五彩缤纷.

  夏天的生活过的很快,转眼之间,田野里由绿变黄,一个金灿灿的季节即将到来.所以说夏天是绿的世界,是玩的季节,而秋天是金色的世界,是吃的季节.

                                 六,秋之灿烂

  在此,向已故的车老板表示哀悼,安息吧!!好人.

     插队到农村,第一次感受到天地的广阔.十月金秋,一片金黄.金黄的秋天是丰收季节,也是劳累的季节.对于刚刚参加劳动的青年更是如此.劳累冲淡了丰收的喜悦,疲惫加深了记忆的刻度,岁月的砂轮磨不掉疲倦的叹息.然而,秋天却还是个吃
的季节,成熟的农作物随时可以慰劳饥肠碌碌的肚子.所以,它也是个难忘的岁月.

   下乡当年赶上了秋收,当时队上没把青年当成劳力看待,多是派些半拉子的活.
   第二年不同了,和队里的青年一样派活.但是队上多是派我们去看青.为什么呢?
    一是我们与社员没有亲戚关系,二是我们干农活不熟练,三是我们不会监守自盗.于是我就夹个镰刀,每天溜溜达达的在村外地边转悠.从早到晚,从日出到日落,钻高梁地,玉米地,重点照看的还是经济作物,也就是花生.因为那时已经快成熟了,
拔出来就能吃,所以那块花生地的地头都有一丈多长的空垄,被来来往往的人随手拔了去吃.如果看青员在地头坐着,这样即使你不说话,别人也不好意思去拔.毕竟
    你有张嘴可以向队长汇报嘛.那时阶级斗争抓的紧,谁也不想惹上麻烦.手里的镰刀就是看青员的标志,类似于现在的大盖帽,证明我是公家人,队长派的"公务员".

  有一次,我发现远处有个灰色的影子急匆匆的钻进高梁地.高粮地的旁边是花生地.于是我悄悄的迂回过去,看见一个蹲在地上地背景,听见了嘘嘘的声音.为了不惊动他,抓他个现行,我放慢脚步,找个隐蔽处观望.只见那人站了起来,一面走一
面张望一面用手系着裤带.哦!!原来是个解手的,细看还是个女的,岁数还不小.那时候人们穿的衣服只有兰白青灰四种颜色,不象现在色彩缤纷,男女都一样,离远了你还真就难辨男女.多亏没去抓,不然就闹了笑话.

  更多的时间是一个人度过.躺在地格平整整的青草上,望着天,数着天上飞过来大雁和飞鸟.太阳照在身上暖融融的,血流加速,舒适又舒服.不知不觉就睡一小觉.有时还会作作春梦,醒来时涨的很大很疼.饿了就去掰几穗苞米,用火燎燎吃,糊香糊香甜兮兮的好吃.渴了用镰刀割几根高粮杆,嚼嚼也是甜的.有时也偷偷的拔几棵花生尝尝味道,这叫干啥吃啥嘛,是符合当时当地规则的.当时流传一句顺口流:大干部搂,小干部偷,社员逢个大挎兜.这个大挎兜,你没见过吧,那真叫大,在大襟里面,从底边逢到乳头下方,够大吧,还是两面对开的呢,能装好多东西.

  中秋节前后拔花生,拔花生是个埋汰活,花生连秧拔出来后,要在地上把土摔掉.摔掉的土蹦的那都是,脖颈子里,裤兜子里都是土.晚上收工后,在井台穿个裤衩用井拔凉水冲,胳臼窝,腚沟子都是泥.男人尚且如此,那女人呢,那些女青年呢.

  拔花生主要是女劳力的活,男劳力此刻在割高粮.高粮是主种品种,面积大劳动强度自然大.当地把割高粮叫上趟子.上趟子是给加分的,12分,一般成劳力每天记十分,如各种匠人等.割高梁即需要体力又需要技术,更需要意志和耐力.割,捆,抗,都是考验.一天下来,腿累的拉爬了,手割出大口子了,胳膊都是血印子.回到青年点,饭都不知道咋吃的,倒下就睡,一觉就到天亮.第二天腰就象折了一样,浑身那个疼.坚持一个星期后,活还是那些活,感觉不那么疼了,速度的也快了许多.割高粮累,割
豆子扎,扎的手都象血葫芦似的.所以割豆子都是起大早,借着露水割.这样不扎手,豆荚也不裂.但是得起早.最轻巧的就属劈苞米啦.女青年说,她们最怕摘棉花,又扎手,又猫腰,又热,汗顺着大腿往下流,腰酸的直不起来.不过我没干过没体会.我想
那个活也不容易吧.农村生活就是这样,这就是广阔天地,是磨练人意志的地方.

  金色秋天,火热的生活,青春年华.在哪年哪月哪村庄有哪么一群年轻人,组成了时代的交响曲,最后定格为历史画面.多少人牺牲了青春,为国家分忧解愁.是他们不想上学吗?是他们需要锻炼吗?答案是否定的.是国家的需要,是青年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