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固定器:读《论语》打开智力大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2:02:22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学习语文,不管是文言文抑或是白话文,能被选录到教科书里的文章,应该都是我们可以效法的典范,文章旁边通常都会有一段作者介绍,我们会发现这些作者都是3岁至5岁开始读书,10岁可以作文章,甚至有些人11岁或12岁时就已名满天下。胡适曾写过一篇《四十自述》,提到在4岁之前,他读他父亲自己作的文章,4岁后开始念古书。何谓古书?指的即是四书五经。

  家长也许认为小孩子能懂四书五经么?让他看也看不懂,但孩子不必懂,他会将它们印在他的生命中,作为一辈子性情涵养的基础。要培养一个有能力的孩子就这么简单。

  ●不要错过脑构建的“黄金时期” 

  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其实都有一定的规律,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该预备什么内涵,违背了这个时机,那教育就是浪费资源,甚至还会有后遗症产生。如果能顺着人类发展的阶段好好把握,把孩子教的有能力、有品德、有智慧其实是很容易的。

  “孩子的吸收能力像海绵一样,但超过三岁他的能力就减低一半,超过六岁再减低一半,超过十三岁就永远不会再成长。孩子比我们聪明一百倍以上,而我们却不知道,我们用大人的眼光限制孩子的生长,扼杀了他的教育。”程跃博士说:“对于早期发展我们不一定非要强调理解,不一定非要知其所以然。不一定要看懂,不一定要听懂,但是在脑发育的早期,我们需要看见、需要听见,需要信息量的刺激。脑科学并不是‘无源之水’,一个人的大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神经网络,它的功能比全世界所有电脑全部网络化以后的功能还要大。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没有利用它、没有开发它、没有利用它,数1000亿脑细胞的网络化过程,是早期发展的根本。”

  程跃博士表示:“脑力开发不是以知识学习为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要以建构大脑,发掘潜能为最终目标。金色摇篮的潜能开发理论是以神经系统不成熟为条件的,它以抓住大脑可塑期,作为发展的基础。只要我们在神经系统的可塑期内,不失时机地进行早期教育,我们就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

  ●“读经教育”是一种无意识潜在教育

  “记忆和理解是学习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幼儿发展的早期,大脑以机械记忆或无意识记忆的方式快速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完成知识经验的原始积累,为进一步理解学习打下基础。一方面,记忆是理解的前提,这时的学习可以是囫囵吞枣,先记忆后理解,先进食后消化,可以理解为一种反刍学习;另一方面,理解只是学习的开始,而不是学习的终止,只有理解了才能进行学习。”程跃博士是这样认为的。

  “将《论语》、《唐诗》《宋词》等,作为潜在课程进行教学。潜在课程可以促使机械记忆和无意识记忆能力的最大利用。它有利于智力建构、文化储备、知识积累。”程跃博士说:“潜在课程的原理是:利用刺激的能量特点影响大脑发育,利用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原理及记忆的无意识性和机械性积累原始知识,利用无意注意模仿能力,潜移默化地形成态度、行为、观念等价值体系。


  ●古文是开发孩子天分的一个法门

  程跃博士表示:“有远见的父母应该教孩子读古文,那都是经过时间的洗礼而保存下来的经典之作。《论语》里的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经常性的、反复的,推及读经,最佳方法就是背诵,大量的背诵。中国的文言文其实比外文简单的多,古代任何一个读书人只要读两年到三年,一辈子就能够读文言文,读经史子集。孩子不但该读,而且可以从很小就读。人类学语言最快的时机也是从零岁到三岁,称为语言的天赋。相信在孩子记忆力最强、而又还没有升学压力时,把古文‘塞’进孩子脑海里,长大后,孩子随时都可从这个‘储存室’里拿东西出来用。同时,学习古文和培养其他能力也密切相关,包括听觉、视觉、数理诸方面能力等等,因此古文也是开发孩子天分的一个法门。”

  一个孩子的语文能力是天生的,如果没有培养它,就只是一个能达到够你生活用,活着可以用的工具罢了,但如果能够去培养它,我们就能更进一步吸收人类文化结晶,使生命成长得更快,在我们十年生命中,就可以吸收人类三千年、五千年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