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宣传片 高清:天台小止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29:31

天台小止观

隋 智者大师着

净莲法师注疏

原序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官瓦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今『禅波罗蜜』是。三曰:不定止观,即陈尚书令毛喜请大师出,有一卷,今『六妙门』是。四曰:小止观,即今文是。大师为俗兄陈针出。实大部之梗概,入道之枢机。曰「止观」、曰「定慧」、曰「寂照」、曰「明静」,皆同出而异名也。若夫穷万法之源底,考诸佛之修证,莫若止观。天台大师灵山亲承,承止观也。大苏妙悟,悟止观也。三昧所修,修止观也。纵辩而说,说止观也。故曰说己心中所行法门。则知台教宗部虽繁,要归不出止观,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议天台教,故入道者不可不学,学者不可不修!奈何叔世寡薄,驰走声利,或胶固于名相,或混淆于闇证,其书虽存,而止观之道,蔑闻于世,得不为之痛心疾首哉!今以此书命工镂板,将使闻者、见者,皆植大乘缘种,况有修、有证者,则其利尚可量耶!予因对校,乃为序云。

宋绍圣二年(一零九五)仲秋朔余杭郡释元照序。

原序的部分,主要是简单介绍天台四部止观的内容。 第一部是圆顿止观,由于是最大的一部止观,所以也称为摩诃止观,摩诃就是大的意思,这是天台智者大师在荆州玉泉寺时所宣讲的,由章安大师记录,内容分为十卷。第二部是渐次止观,为什么称为渐次止观呢?就是从浅入深,很有次第的介绍如何修习止观的所有内容,这是智者大师在南京瓦官寺时所说的,由弟子法慎记录为三十卷,再经章安大师治定为十卷,就是现今的禅波罗蜜。第三部是不定止观,由于它深浅不定、能大能小,所以称为不定止观,是陈朝的尚书令毛喜,恭请智者大师于金陵瓦官寺宣说的,共有一卷,就是现今的六妙门。 第四部止观,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小止观。这部小止观是在什么样的因缘之下说出的呢?原来是智者大师为他俗家兄长陈针所说的。他的哥哥当时为中军参将,在四十岁那一年,遇到张果老,这位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一见面就说:「啊!看你的相貌,阳寿已尽,一个月内必死无疑。」他哥哥一听吓了个半死,赶快回去找弟弟商量:「怎么办?张果老说我活不过一个月。」智者大师回答:「嗯!没关系,我教你止观法门。」这就是小止观的来由,原本是为他哥哥延长寿命而说的。他的哥哥很听话,就按照小止观的内容认真地修习,结果一个月之后不但没死,而且还活得很建康。到了第二年再碰到张果老的时候,张果老吓了一跳,很惊讶地问:「你到底是吃了什么长生不死的药,才可以活到现在的?」他就回答说:「我有一个弟弟,他告诉我修习止观,我只是按照他教的方法不断练习,才可以活到现在的。」张果老听了不禁赞叹地说:「佛法真是不可思议,居然有这种长生不死的妙药,真可谓希有。」

这部小止观,虽然称之为小,而实际上它却是整个大部止观(摩诃止观、圆顿止观)的梗概、入道的枢机。它既可以称为「止观」,也可以称为「定慧」,可以叫做「寂照」,也可称为「明静」,指的都是止观,只是有不同的名称罢了。若要穷究万法的根源,考证诸佛的修证,没有比研究止观更恰当的了。天台大师所亲承的教法是止观,他的师父(慧思大师)所妙悟的境界也是止观,天台所有三昧所修的内容还是止观,纵横论辩所说的仍是止观。所谓的止观,只不过是说出自己心中所行的法门而已。因此,天台的教观虽然繁杂,若归纳其要旨,也不出止观的范围。若是舍弃了止观,就不足以说明整个天台的修道;也没有资格来议论天台的教法。所以,凡是想入佛道的修行人,不能够不学习止观;学习止观的人,也不能不修习止观。怎奈现在的世间人,不但福报短少,而且智慧浅薄,大多驰走于名利之间,能够入门修行的人不多,能够悟入、实证的更少,不是困在止观的名相当中,就是混淆于闇证而不自知,致使止观的书虽然还存在世间,而止观之道却无闻于世,又怎不令人痛心疾首呢?如今将此书重新出版,希望听到、或是见到这部止观的人,能够种下大乘因缘的种子,若是能进一步修证止观,所得的利益,当然就更没有办法衡量了。我因为校对此书,所以写下了这篇序文。时为宋朝绍圣二年(一零九五)仲秋朔,余杭郡释元照。

「校订本」刊行序

我国历代流传的『天台小止观』,具多种异本,致使内容参差不齐,近人日本学者关口真大博士,从历代异本较订、考证,成为最整然而完善的「定本『天台小止观』」,诚对佛学界贡献不少!

我国历代所流传的『天台小止观』,由于有多种不同的版本,致使内容参差不齐,近代的日本学者关口大博士,从历代不同的版本中,经过校订、考证,而成为最完整的一部天台小止观,对整个佛教界的贡献真可谓不小。

所谓『天台小止观』,属初学坐禅,必须研究的工具书,内容平易而简单,被称为天台实践门的入门书。

本来,智者大师(五三八~五九七),昔日于金陵八年(五六八~五七五)间的弘法中,对于指导实践坐禅修持法,乃从『大智度论』有关禅学部门,及印度所传来的坐禅实践法,搜集组织,成为『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十卷。后来,为初学者们,方便易于学习起见,遂令其高足慧(净)辩法师,从该书的第二、三、四卷中,略出概要,就是本书(『小止观』)。又本书问世的另一缘由是:智者大师为其兄陈针的健康延寿而说。内容分为十章,即第一具缘、第二呵欲、第三弃盖、第四调和、第五方便、第六正修、第七善发、第八觉魔、第九治病、第十证果的次第,如有兴趣学习坐禅,本书乃属非研究不可的基本教材,故本书自古以来,就被中国佛学界所重视!

在唐朝时代,华严宗贤首法藏(六四三~七一二)大师,就引用本书于解释『大乘起信论记』(参照:大正四四~二八三~四)。又净土宗善导(六一三~六八一)大师的『观经疏定善义』,也依『小止观』而解释坐禅法。还有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在其着『大乘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律宗鉴真大师的上足法进律师着『沙弥十戒并威仪经疏』;及韩国元晓大师的『起信论疏』都引用『小止观』不少!又后唐圭峰宗密(七八零~八四零)大师的『圆觉经道场修证仪』,竟将『小止观』的大部分抄袭应用,即其卷第十八,分为『道场法事七门』、『礼忏法八门』、『坐禅法八门』,将『小止观』的「呵欲」、「弃盖」、「具缘」等纳入于「道场法事七门」中;又将『小止观』的「调和」、「近方便」、「辩魔」、「治病」、「正修」、「善根发」、「证相」,摄入于「坐禅法门」中(参照:卍续经(一二八~三六一)。且圭峰大师的『圆觉经大疏』(卍续经一四~一七五后A)也引用『小止观』的半数以上。

更有华严长水子璇(?~一零三零)法师,在其着『起信论疏笔削记』卷十九(大正四四~三九八),即以『小止观』的全卷十章中的概要,尽予于引用。由此,华严、禅宗、律宗、净土宗的大德,对于『小止观』的重视可知!尤其韩国、日本等地更甚!

且我国的道家(参照『道藏』六八九、云笈七签五九以下)载:「王真人气诀」;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法」、「神仙绝壳食气法」等,及呼吸调息法,都和『小止观』中的「二十五方便」相似。尤其道教修炼中心的「存三守一」、「观身守一」,更是受『小止观』的影响不少!

上述,中国的各宗派,或他教徒及外国佛教徒,都对『小止观』极表好感!但我国天台宗徒,却少有人去研究,如宋元照(一零四八~一一一六)大师,在『小止观』序文说:「……台教宗部虽繁,要归不出止观!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议天台教,故入道者不可不学;学者不可不修!……其书虽存,而止观之道,蔑闻于世,得不为之痛心疾首哉!」殊为可惜!

但近代的欧美人士,却对止观实践的坐禅法,极表重视,既于西纪一八七零年,就有『小止观』的上卷英译问世。又一九五一年,更有法文『小止观』的全译,在巴黎出版。还有德文『小止观』的全译本,保存于西德鲁鲁大学拟出版。又一九七二年,日人冈仓天心,将英文『小止观』的全译稿,寄存于美国波斯顿美术馆。据云:现已有英文『小止观』的全卷单行本,在市面上出现,这可以说是「天台止观学」,弘扬世界的好现象!

今秋,恭逢智者大师圆寂一千三百八十年纪念;并能将『小止观』的校定本印行流通,欣喜而谨写数语以资纪念!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校定本)

首先介绍总题。「止观」,梵语叫做「禅那」,翻成「静虑」。「静」,是指修止、修定;「虑」是指修观、修慧。因此修习止观,就是修习定慧。「法」,是法则,说明所有坐禅时应该注意的法则。「要」,是要道、关键。而这个法则,是修行的要道,是超越烦恼、生死,证菩提、涅盘的关键。

天台智顗大师所说 慧辩记。

本书是天台智顗大师所说,由慧辩记录而成。

诸恶莫作 众善举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这四句话可说是整个修行的次第。从断除一切恶,到修习一切善,最后连善也不执着,这才是真正的佛教。

夫泥洹真法,人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即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他,法皆具足。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庄严 以此度众生」(大正九~八A)。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两轮,鸟之二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愚狂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此而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因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旨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要证入涅盘的法门虽然很多,但是最直接、最紧要的,就是止观二法。为什么?因为止是降伏烦恼的开始,而最终的断烦恼则要靠观。止是滋养心识最佳的资粮(修止后的宁静,等于在滋养我们的心识),而观是策发神通、慧解的妙术。止是禅定最殊胜的来源,而观是智慧最主要的凭借。一个修行人如果成就了定慧二法,就同时具足自利利他的一切法了。正如法华经中所说:「佛自己就是安住在这个止观不二的大乘法当中,以自证的定慧力来庄严自己,也以这个法来度众生。」(定力指福德庄严,慧力指智慧庄严,所以「定慧力庄严」。)定慧二法,就像车的两轮、鸟的两翼,缺一不可。若是偏修的话,就会堕入颠倒的邪见当中。所以经中说:「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的人,称为愚痴(修定不修慧,得的只是枯定、枯木禅而已);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的人,称为狂慧(没有定力摄持的慧,只是狂慧)。」愚痴和狂慧的过失虽有不同,但因邪见而轮转三界的结果,却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不能均等来修的话,就等于违背了止观不二、定慧等持的圆具之道,又怎能快速地证得佛果呢?又如经中说:「声闻小乘的人,由于偏于定力,因此不能见佛性;十住位的菩萨,又偏于智慧,虽然已见佛性,却不能完全明了;只有诸佛如来定慧力均等,才能彻底明了佛性而成就佛果。」由以上说明,我们知道止观是通往涅盘最重要入门,是修行人成就菩提最殊胜的道路,也是众德(福智二德)圆满的旨归,无上佛果的正体。(止观圆满的时候,就证得佛果,就等于佛果的本身,所以叫正体)。」

若如是知者,止观法门,实非浅故,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若心称言旨于一眗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岁月,取证无由,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

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就知道,止观法门并非浅显。它是一本接引初学者的好书,可以开启童蒙,而进入修道。别看它说起来容易,修起来却很困难,更何况是详论它的深广微妙呢?如今,只能简略地说明十个内容,来启示初发心的修行人,使他能够明了,登上正道的阶梯,进入涅盘的次第。寻求佛道的修行人,应当惭愧止观的难成,不可鄙视本书文章的浅近。如果我们的心,能够和这本书的内容相应,相信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所证得的智德、断德(修观能够有智德,修止能够有断德,所以智德和断德是修习止观的成果),将不可称量;所获得的神通、智慧,更是变化莫测。但如果我们只是按照文章表面的言辞,一味地分别名相,不肯真实恳切地修持,那就只是空延岁月,不会有任何的取证,就像贫穷人数他人的财宝,对自己又有什么帮助呢?

具缘第一。呵欲第二。弃盖第三。调和第四。方便行第五。正修行第六。善根发第七。觉知魔事第八。治病患第九。证果第十。

本书的十个内容,首先是具缘第一,就是修习止观必须具备的因缘条件;第二是呵五欲,就是呵责色声香味触这五欲,使修行人不受外境的影响;第三是弃盖,就是弃除贪欲、瞋恚、睡眠、掉举、疑这五盖,使内障不起;第四是调和,即外调饮食、睡眠,内调身、息、心;第五是行五法,行欲、念、进、慧、一心这五法,使所修的一切法门都能成就。以上五者,是修止观的前方便;第六是正修止观;第七是善根发,在修习止观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些善根开发的情况发生;第八是觉魔事,就是要知道一切魔事的内容;第九是治病患,病是障道因缘,所以要知道如何对治病患;等到一切魔、一切病都去除之后,就能够证果,所以第十是证果。

今略举此十意,以明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禅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行之,可以安心免难,发定生解,证于无漏之圣果也。

现在略举这十个内容,来说明修习止观的方法,这些内容对于初学止观的人来说,是非常急切而且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善解其意,而依之修行的话,就能非常安心,且可避免一切的障难发生,等到我们开发禅定而生起智慧时,就能证得无漏的圣果了。

具缘 第一

云何名缘?所谓行者,欲修止观,必须具足五缘。五缘者:一持戒清净、二衣食具足、三闲居静处、四息诸缘务、五得善知识。

什么是缘?就是修行人在修习止观之前,必须先具足五缘。所谓的五缘;第一是持戒清净;第二是衣食具足;第三是要闲居静处;第四是息诸缘务;第五是得善知识,这五缘具足的话,就可以开始着手修止观了。

第一:夫欲修止观,必须持戒清净。如经中说(遗教经˙大正一二~一一一一A):「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此丘,应持净戒」。云何名持戒清净相,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

一、持戒清净。 要修止观之前,必须先持戒清净。遗教经中说:「因为持戒能够生出各种禅定,以及解脱的智慧,所以比丘应该发心来持清净的戒律」。同样的持戒,却有上品持戒、中品持戒、下品持戒的差别。

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受三归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大比丘,及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受染色。

(一)上品持戒。 上品持戒的人,在没有学佛以前,从未造过五逆重罪,到遇见善知识,教导受持三归五戒之后,就成为佛弟子。若有缘出家,先受沙弥十戒,再受具足戒,成为大比丘或比丘尼。自从受戒以来,能清净护戒不犯,就是上品持戒的人。像这样持戒清净的修行人,修习止观必定证得佛法,就好像一件非常白净的衣服,要染上什么颜色都可以,没有丝毫的障碍。

二者:若人得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有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虽有垢腻,若能洗净,染亦可着。

(二)中品持戒。 中品持戒的人,在受戒以后,虽然不会犯下重戒,但对于轻戒,却是多有毁损。现在因为修定,如果能如法忏悔,也算持戒清净,也能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就好像衣服虽然脏了,如果能够清洗干净,还是可以染上各种不同的颜色。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若依小乘教门,则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故经云:(大正二一~七二零)「佛法之中,有二种健儿,一者:性自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悔。」夫欲忏悔,必须具足十法。何等为十: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惭愧。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六者断相续心、七者起护法心、八者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常念十方佛、十者观罪性无生。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洗浴清净,着净洁衣,烧香散华,投三宝前,如法修行,一二三七日,至七七日,或一月至三月,乃至经于年岁,专心忏悔,所犯重罪,取灭相方止。

(三)下品持戒。 下品持戒的人,在受戒以后,因为不能坚持护戒,所以不但犯了重罪,连轻的也犯了。若是依据小乘的戒律,杀盗淫妄这四重罪是不通忏悔的,可是依大乘的菩萨戒来说,还是可以通过忏悔而灭除。所以经中说:「佛法之中,有二种健儿;一种是本来就不会造业的人;另一种是造了以后,可以马上忏悔的人。」至于忏悔,则必须具足十个条件,才算圆满。那十个条件呢? 第一是要相信因果。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造业一定受报,这样就不会心存侥幸而造业不断。 第二是生起大怖畏的心。由于相信因果,所以一想到恶因必定感恶果,就会生起大怖畏的心。第三是深感惭愧。如果相信因果,又对恶果生起大恐怖,就会深感惭愧而觉得应该忏悔。 第四是寻求灭罪的方法。既然应该忏悔,就当寻求一个忏罪的方法来如理忏除。在大乘经典当中,说明了许多忏罪的方法。第五是发露先罪。过去已经造的叫做先罪,已经造的就要发露忏悔,如果一味地覆盖自己的罪,只会让罪性增加,这样不断串习的结果,要改习气就越来越困难,所以发露先罪,是说明不再覆藏自己的过失。第六是断相续心。如果我们发露忏悔后,依然再造,就不能真正断恶,所以接下来还要断相续心。所谓断相续心,就是发誓不要再造了。 第七是发起护法的心。就是生起护持佛法的心,希望佛法能够久住世间。如何让佛法久住世间呢?当然自己要先护戒,护戒才是真正的护持佛法。第八是发大誓愿,度脱众生。就是发四弘誓愿,希望能度尽一切众生。 第九是常念十方佛。就是要时常忆念十方佛。念佛能够成佛,也能灭罪。 第十是观罪性无生。观这个罪的自性也是空的。为什么罪的自性也是空的呢?因为它是因缘所生。凡是因缘所生,自性都是空的;虽说自性是空,可它还是有作用,所以在受报的时候我们还会觉得苦。如果在受苦的当下,我们知道苦是由业来,而业是由心造,但观心却了不可得,既然观心了不可得,故由心所造的业也不可得,因此一切业本来无生,这就是观罪性无生的道理。前面九个属于事忏,第十个属于理忏,必须理事圆融,才是真忏悔。 具足前面所说的十个条件之后,就正式作忏悔。首先庄严道场,将自身洗浴清净,穿上洁净的衣服,烧上一切好香,供养种种微妙宝花,在三宝面前,如法修行。这样经过一日乃至七日;或者二个七、三个七、四个七、五个七、乃至七个七;或者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乃至一年。如此专心忏悔,一直到取得灭罪之相为止。

云何知重罪灭相?若行者,如是至心忏悔时,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或复睹诸灵瑞异相,或觉善心开发,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影,因是渐渐证得,诸禅境界,或复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因是法喜心生,心无忧悔,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即是破戒障道罪灭之相。从是以后,坚持禁戒,亦名尸罗清净,可修禅定,犹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洗净,犹可染着。

怎么知道重罪已经消灭了呢?如果在至心忏悔时,觉得自己身心轻安、快乐,得种种祥瑞的好梦;或见佛放种种光明等灵瑞奇异之相;或觉善心开发;或在坐中,自觉身体如云如影般的空净(这是证得欲界定的相状),从此以后,渐渐证得未到地定,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或者豁然开朗、解悟心生,过去不明了的种种名相,现在都能明了,随所听闻的经典,也可以马上知道它的义趣所在。从此以后,心中时常生起法喜,不再有忧虑或悔恨的情况发生,这时就知道因为破戒而障道的罪业已经消灭。自此以后,只要坚持不犯,还是可以称为持戒清净,也同样可以获得禅定,就像是衣服脏了、破了,只要洗干净,补一补,还是可以染上各种颜色的。

复次: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禅定,虽不别依经,修诸行法,但生重惭愧,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端身常坐,观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禅时,即便至心,烧香礼拜,忏悔诵戒,及诵大乘经典,障道重罪,自当渐渐消灭,因此尸罗清净,禅定开发。故『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灭,若除禅定,余无能灭。」是人应当,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定三昧,自然现前。

另外一个比较简单的忏悔的方法,是有人犯了重罪,恐怕障碍禅定不能可开发,虽然没有依照经典中所说的忏罪方法去忏除,但只要生起深深的惭愧心,先在三宝前,至诚发露先前所作的罪业,断相续心,发誓以后绝不再造;然后端身正坐,观罪性本空,念十方佛;从禅定出之后,还要诚心修供养、烧香、礼拜、忏悔,诵戒,以及读诵大乘经典,这样修习,障道的重罪也能逐渐消除,等到持戒清净之后,禅定自然就会开发。所以妙胜定经中说:「若是有人犯下重罪,心生怖畏,就当端身正坐,观罪性本空,来除灭这些重罪,除了这个禅定的方法以外,其余的都无法真正的灭除。」因此,忏罪之人应当找个空闲的处所,好好摄心打坐,出定之后,还要多多读诵大乘经典,这样修习,一切的重罪都会消灭,种种禅定三昧自然现前。

第二:衣食具足者,今明衣法,有三种。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二者:如迦叶等,常受头陀法,但畜粪扫三衣,不畜余长。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外之畜百一等物,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

二、衣食具足。 具缘的第二个条件是衣食具足。 (一)衣法。 衣法方面,也有上根、中根、下根的差别。 1、上根衣。 如果是一个人在深山里面修行,不需要别人供养的,我们称为上根衣。如雪山大士(释迦牟尼佛)当时在雪山苦行六年,只要一件鹿皮衣,或草编的衣服遮蔽身体就足够了。因为不再游行人间与大众接触,同时也已成就耐寒的能力,所以能够行上根衣。 2、中根衣。 就像释尊的弟子迦叶,常受头陀法,只要三衣就够了,不需要再多。 3、下根衣。 有些地方比较寒冷,三衣是不够的,加上耐寒力也还没成就,所以如来允许三衣以外,还可以再多准备一点,但是必须「说净」。所谓说净,就是把这件衣服供养给三宝大众,请三宝大众慈悲纳受,既然已经供养给大众了,就不再是属于自己,而是大众所赐给的。虽说

具缘第一 12

以这种方式可以多蓄衣服,可是仍须知量知足。如果过于贪求而积聚难舍的话,心还是容易被扰乱,而妨碍道业。

次「食法」有四种: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药菓蔬菜,随得资身。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名圣种。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四维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为净(青)目女说。三者:阿兰若处,檀越送食。四者:于僧中结净食。有此等食,名食缘具足。如若无此等缘,则心不安,于道有妨。

(三)食法。 食法方面有四种。 1、上根食。 第一种是属于上根利智的菩萨,居住在山岩石窟、水边林下,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只靠随手取得的药草、松果、野菜就可以活命了,完全不需要别人的供养,称为上根食。 2、中根食。 第二种中根食,是常行头陀,就是托钵受乞食法。这种乞食法能破除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由于能生出圣道,所以称为圣种。所谓四种邪命:第一「下口食」,就是口向下,如耕田种地等;第二「仰口食」、就是口朝上,如仰观天相等;第三「维口食」,是想种种辧法维持生计,趋炎附势、结交权贵等;第四「方口食」,是游走四方,如为人卜卦、算命、治病、看相等。出家比丘,应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故应远离这四种邪命。有关邪命之相,正如舍利弗为青目女所说(大智度论)。 3、下根食。 第三种下根食,是住阿兰若处,由檀越送食。 4、下下根食。 第四种下下根食,是在丛林、僧众中供斋,以比一钵饭,供养十方三宝,以及布施大鹏鸟、旷野鬼神,然后进食。由于已经供养、布施出去,所以也算净食。如果有了前面所说的条件,就称为食缘具足。若是没有这些食物的来源,心就不能安稳,对于道业也会有所妨碍。

第三:闲居静处者,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此有三处,可修禅定。一者:深山绝人之处。二者:头陀兰若之处,离于聚落,极近三里,此则放牧声绝,无诸愦闹。三者:远白衣舍处,清净伽蓝之中,皆名闲居静处。

三、闲居静处 具缘的第三条件是闲居静处,就是找一个清净的地方来修止观。没有很多事情要忙叫做闲;远离愦闹叫做静。也有三个地方可以修禅定:(一)上根人的闲居静处。第一个是深山绝人之处,因为衣食不需靠别人的供养,所以就可以住在人烟绝迹的深山里,这是属于上根人的闲居静处。 (二)中根人的闲居静处。 第二个是行头陀的阿兰若处,就是离聚落大约三里的地方,主要是为了托钵的方便,同时也听不到村落的鸡鸣、狗吠、以及放牛、牧羊的声音,如此才好静下心来打坐,这是属于中根人的闲居静处。(三)下根人的闲居静处。 第三个是远离白衣舍处,就是远离在家众住的地方,而住在清净的伽兰(丛林寺院)之中,这是属于下根人的闲居静处。

第四:息诸缘务,中有四意:一、息生活缘务,不作有为事业。二、息人间缘务,不追寻俗人,朋友亲识,断绝人事往还。三、息工巧技术缘务,不作世间,工匠技术,医方禁咒,卜相书数,算计等事。四、息学问缘务,读诵听学等,悉皆弃舍,此为息诸缘务。所以者何?若多缘务,则行道事废,心乱难摄。

四、息诸缘务。 具缘的第四个条件是息诸缘务,这其中包括四种缘务: (一)息生活缘务。 第一种是止息一切生活上的缘务,就是不从事士农工商等任何治生的缘务。(二)息人间缘务。 第二种是止息一切生人间的缘务,就是不再去攀缘大众,包括不追寻俗人、朋友、亲戚、知识,断绝人事上的来往。 (三)息工巧技术缘务。 第三种是止息一切巧技术缘务,就是不再去作任何的工匠技术;或者帮人家看病、开药方;或者从事一些巫术、画符、念咒等疗病的事情;或者帮人卜卦、看相、以及书写、算计等事。(四)息学问缘务。 第四种是止息一切学问缘务,就是世间的学问,不论是读诵、听闻、还是学习,都要暂时放下。 以上所说,就是息诸缘务的内容,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主要是因为缘务过多的话,修道之事就会被废弃,心也杂乱难以收摄,这样又如何修习止观呢?

第五:近善知识,善知识有三种:一者、外护善知识,经营供养,善能将护行人,不相恼乱。二者、同行善知识,共修一道,互相勤发,不相扰乱。三者、教授善知识,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示教利喜。(略明五缘具足)

五、近善知识。 具缘的第五个条件是亲近善知识,一般来说,善知识有三种: (一)外护善知识。 第一种是外护善知识,就是能够护持你,让你安心修止观的一个善知识。这个善知识,必须已经有修止观的经验,而如今来护持你,他不但要经营供养你一切生活上的所需,而且同时要保护你,不受别人的扰乱,使你能屏息诸缘,安心地修止观。(二)同行善知识。 第二种是同行善知识,就是大家在一起共同修习止观法门,彼此互相切磋、鼓励、勤发,而不互相扰乱。 (三)教授善知识。 第三种是教授善知识,就是教导我们修习止观的善知识,他能以调伏内外身心种种方便的禅定法门,开示教导我们,使我们获得止观的大利益。

呵欲 第二

所言「呵欲」者,即是呵责五欲也。夫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呵责。五欲者:即是世间色声香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之,是名呵欲。

五缘具足了之后,第二就要进入「呵欲」的阶段。呵欲,是使外境不入的意思,外境指的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六尘,不让它扰动我们的心。所谓「呵欲」,就是呵责五欲。在我们想要开始坐禅,修习止观时,必须先呵责世间的色声香味触这五欲。为什么呢?因为它经常欺骗凡夫的心,使我们心生爱着。如果能够深深了知它的过患,不要亲近它,就称为呵欲。那么,又该如何呵责五欲呢?

一、呵色欲者:所谓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高眉,朱唇素齿,及世间宝物,青黄赤白,红紫缥绿,种种妙色,能令愚人,见即生爱,作诸恶业。如频婆娑罗王(大正二五~一八一B),以色染故,身入敌国,独在媱女阿梵婆罗房中。优填王(大正二七~三一四B),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色过罪,如摩呵衍中广说。

一、呵色欲。 色欲的范围很广,无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只要是形色容貌长得端庄,譬如修长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红的嘴唇、白白的牙齿等,都会引发我们对色欲的贪爱,这是对有情来说。至于无情之物,如世间的金刚、宝石、珍珠、玛瑙、琉璃、水晶等宝物,它们所散发出的青、黄、赤、白、红、紫、蓝、绿等种种妙色及世间宝物,也经常让我们迷失在它的五光十色当中。但不论是有情还是无情,对于贪恋美色的愚痴众生来说,都是只要见到,就马上产生爱着,当然为了得到他,就不免造下种种的恶业了。譬如频婆娑罗王,因为贪着美色,而甘冒生命的危险,身入敌国,独自处在淫女阿梵婆罗的房中;又如优填王,也因为五百仙人贪染女色的缘故,而截断了他们的手足。像这一类的例子,就知道色欲害人的罪过有多么深了,这些在大智度论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二、呵声欲者:所谓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及男女歌咏赞颂等声,能令凡夫,闻即染着,起诸恶业。如五佰仙人,雪山中住,闻甄陀罗女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声过罪。

二、呵声欲。 一切包括箜篌(古弦乐器,似瑟而较小,古为五十弦,后改为二十五弦)、古筝、笛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金(钟)、石(磬)等乐器所发出的音声(此乃无情之声);以及由男女所发出的歌咏、赞颂等音声(此乃有情之声),都会令凡夫听了立即产生染着,因而造下种种的恶业。譬如五百位仙人,在雪山中修定,当他们听到甄陀罗女(欲界天的乐神)的歌声时,立即丧失禅定、心醉狂乱。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音声对禅定所造成的过患,所以应该呵责声欲。

三、呵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熏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开(发动)结使门。如一比丘,在莲花池边,闻花香气,心生爱乐,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以着香故,令诸结使,卧者皆起。如是等种种因缘,知香过罪。

三、呵香欲。 一切包括男女的身香(这种身香,有的是擦了香水,有的是自然散发的香气,如古代香妃。另外曾有一位比丘尼,因为诵经的功德,口中常生兰花香气;也有一位老比丘,因诵法华经,而满身发出旃檀香气,这些都是宿世善因所感得的果报);世间饮食所发出的馨香;以及一切的熏香(如沉香,檀香,精油、香水等),凡夫愚痴不知道香的自性也是空的,一闻到这些香气就心生爱着,引发种种烦恼。譬如有一位比丘在莲花池边散步,清风徐来,阵阵莲花香味沁入心肺,不禁心生爱着。这时池神就现身苛责他说:「你怎么可以偷我的香气?」恰巧此时有一位在家人闯入池中,不但拔走池中的莲花,还踏坏了整座莲池,可是池神却吭也不吭一声。比丘不服气,就责问池神说:「为什么这位在家人拔走了莲花,又破坏了莲池,你却没有责备他;我只是闻了一下香气,就受你严厉的苛责?」池神回答比丘:「在家人已是满身的罪恶,就是再多造一些,也好比黑衣点墨,看不出任何的痕迹;而你是清净的比丘,平时严持戒律,精进用功,就像一块白玉,没有任何的瑕疵,只要有一点染污就清晰可见。我是不忍心见到你因为贪着香气,而又落入轮回长劫受苦,才好心诃责你的。」由此可见,贪着香气,会使我们含藏在第八识的烦恼种子都起现行。所以修行人应当了知香的过患而远离它。

四、呵味欲者:所谓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着,起不善业。如一沙弥,染着酪味,于命终后,即生酪中,受于虫身。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味过罪。

四、呵味欲。 不管是苦的、酸的、甜的、辣的、咸的、淡的等种种饮食和美食佳肴,都能令凡夫心生染着,而造下残害生命不善业。譬如有一位沙弥,因为生前喜爱酪味,命终之后就生在奶酪当中当一只小虫。有一天僧众在分酪的时候,他的老师(已证阿罗汉)就说:「小心一点,慢慢来,不要伤到我的爱酪沙弥!」大众都很惊奇地猜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老师就开示说:「这位沙弥,因为生前染着酪味,所以死后受于虫身。」由此可知,味欲也会令人心生爱染而堕落恶道,所以应当远离。

五、呵触欲者: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诸好触,愚人无智。为之沉没,起障道业,如独角仙人(大正三~七二六B)因触欲故,遂失神通,为淫女骑项。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触过罪。

五、呵触欲。 不论是男女身体柔软细滑的感受;或者是寒时喜温热时喜凉的感觉;以及其它种种好的触感,都会使愚痴的众生,沉没其中而造下严重障道的恶业。正如独角仙人,因为贪着触欲而丧失神通,让淫女骑在他的颈子上。这个障道的例子,就是要提醒修行人,了知触欲的过患,而发愿远离。

问曰:云何呵五欲?答曰:呵欲之法,如摩诃衍(『大智度论』)中说。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

有人问:「应当如何呵责五欲呢?」回答说:「呵责五欲的方法,应当如大智度论中所说的:『可悲呀!一切众生经常被五欲所恼害,却仍然穷追不舍!』」。

此五欲者,得之无厌,恶心转剧,如火益薪,其炎转炽,五欲无益,如狗啮枯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亦如假借须臾。是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此后世,受无量苦。此五欲法,与畜生同有,一切众生,常为五欲所使,名为五欲奴仆。坐此弊欲,堕有三途。我今修禅,复为障蔽,此为大贼,当急远之!如禅经中偈说(大正一五~三三六BC):

生死不断绝 贪欲嗜味故

养冤入丘冢 唐受诸辛苦

身臭如死尸 九孔流不净

如厕虫乐粪 愚贪身无异

智者应观身 不贪染世间

无累无所欲 是名真涅盘

如诸佛所说 一心一意行

数息在禅定 是名行头陀

这个五欲使人贪得无厌,爱染只会愈来愈强烈,就像猛火中再加木材,只会愈烧愈旺;五欲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丝毫的帮助,就像狗啃骨头,一点滋味都没有;五欲只会让我们增加纷争,就像一群鸟在争食一块肉一样;五欲对人的伤害,就像逆风拿着火把,只会烧伤自己;五欲的害人就像踩到毒蛇一样,随时会让我们丧命;五欲并不是真宝存在,就像梦中的境界一样;五欲不可持久,像电光石火,剎那即逝。愚痴的众生不知,仍然贪着五欲,到死都不弃舍,致使生生世世在轮回当中,受无量的苦;五欲之法,和饿鬼、畜生、天人同有,这些众生常被五欲所驱使,可说是五欲的奴仆。我们若是还耽着在这粗敝的五欲当中,就只有堕三途的份了(地狱是火途,畜生是血途,饿鬼是刀途)。如今既然要修习禅定,就不能再被五欲所蒙蔽,应该视为最大的敌人,尽可能地快速远离。正如禅经中的偈颂所说: 「我们为什么会轮回不断,就是因为贪着五欲、嗜好五味的缘故。这就好比终其一生养个冤冢,还带进坟墓,只是白受种种辛苦罢了。我们的身体就像臭秽的死尸一样,九孔也常流不净,如果我们还是愚疑地贪恋色身,就跟厕所里的蛆,在粪坑里钻进钻出乐不可支,并没有什么差别。凡是有智慧的修行人,应该观身不净,以去除对五欲之乐的贪染。如果能做到无欲无求无牵挂,这是真正的涅盘。正如诸佛所告诫我们的,内收摄六根,外不攀缘六境,一心一意数息修禅定,这就是真正行头陀的人。

弃盖 第三

呵五欲,是让外境不入,弃五盖,是使内心不起。为什么要弃五盖呢?因为面对外尘境界,虽然可以做到不受影响,但如果我们的内心还充满贪瞋痴的话,也一样会障碍禅定,所以必须要弃五盖。

所言「弃盖者」,谓弃五盖也。一、贪欲盖,二、瞋恚盖,三、睡眠盖,四、掉悔盖,五、疑盖。

所谓的「弃盖」就是弃除五盖。一、贪欲盖;二、瞋恚盖;三、睡眠盖;四、掉悔盖;五、疑盖。

第一、弃「贪欲盖」者,前说外五尘中生五欲,今约内意根生欲。所谓行者,端坐修禅,心生欲觉,念念相续,覆盖善心,令不生长,觉已应弃,所以者何?如术婆伽,欲心内发,尚能烧身,况复心生欲火,而不烧诸善法。复次: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所以者何?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着欲,无由近道。如除欲盖偈说(大正二五~一八三C):

入道惭愧人 持钵福众生 云何纵尘欲 沉没于五情

已舍五欲乐 弃之而不顾 如何还欲得 如愚自食吐

诸欲求时苦 得时多怖畏 失时怀热恼 一切无乐处

诸欲患如是 以何能舍之 得深禅定乐 即不为所欺

一、弃「贪欲盖」。 前面的「呵五欲」,是面对外在五尘境界时,所引发的欲望;现在的「弃五盖」,是指内在意根所生起的欲望。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打坐的时候,妄念、烦恼不断的话,善心的种子就没有办法生起现行,既然察觉到了妄念、烦恼会覆盖、污染我们的心,就应该弃舍它。为什么呢?因为就像术婆伽(当时印度的一位淫女),当她淫欲心发的时候,尚且能够烧身,更何况我们内心所生起的贪欲之火,那有不烧尽一切善法的?再说,贪欲重的人,是没有办法修道的。为什么呢?因为贪欲是一切烦恼、扰乱的住处;而菩提道是清净、安稳的住处。一个是污秽,一个是清净;一个是生死,一个是涅盘。如果我们内心执着欲望的话,根本没有办法接近道。就像除欲盖偈中所说的:「凡是具足惭愧的修行人,就该持钵去造福、利益众生,怎么能够放纵于五欲六尘,让自己沉没在五根的享受当中?既然已经舍下五欲之乐,就该弃之而不顾,为什么还继续穷追不舍?这种情况,不就像已经吐出的东西,再把它吞回去一样的愚痴吗?五欲之乐,在追求的时候很苦,得到的时候也苦(时时处在怖畏当中),失去的时候更苦(满怀热恼),所以几乎没有剎那的安乐可言。五欲的过患,既然如此的严重,我们该如何把它弃舍呢?就是深得禅定之乐,那就不会再被它欺骗了。」

第二、弃「瞋恚盖」者:瞋是失诸佛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是故行者,于坐禅时,思惟此人恼我,及恼我亲,赞叹我怨,思惟过去未来亦如是,是为九恼。恼故生瞋,瞋故生恨,恨故生怨,怨故欲加报恼彼,瞋恚覆心,故名为盖。当急弃之,无令增长!如释提婆那,以偈问佛(大正二五~一六七A):

何物杀安稳 何物杀无忧 何物毒之根 吞灭一切善

佛以偈答言:

杀瞋则安稳 杀瞋则无忧 瞋为毒之根 瞋灭一切善

如是知已,当修慈忍,以除灭之,令人清净。

二、弃「瞋恚盖」。 瞋是失去一切世间和出世间善法的根本,也是堕三恶道的因缘,是法乐的怨家,是善心的大贼,是种种恶口的府藏(种种恶口都从瞋恚起,所以称为府藏)。如果修行人在打坐的时候,想到这个人曾经恼怒过,我曾经恼怒过我最亲爱的人,或者赞叹我的怨敌,这就是现前的三恼。如果再加上过去的恼我、恼我亲、赞叹我怨,和未来的恼我、恼我亲、赞叹我怨,就一共是九恼。这九种恼怒,使我们生瞋;若是瞋心不能化解,就转为愤恨;若是愤恨难消,就形成怨结;形成了怨结以后,就想到怎么去报复他、伤害他、激怒他。这一连串瞋心的过程,盖覆了我们的真心,使本自清净的菩提自性无法开显,这就是为什么将瞋恚称为盖的原因。既然了解瞋恚的过患,就应当赶快把它弃舍,不要再让它继续增长。正如同释提婆那以偈颂问佛说:「什么会杀害我们的安稳(安稳指涅盘)?什么会杀害我们的无忧(无忧指菩提)?什么是一切毒的根本?什么可以吞灭一切善? 佛也以偈颂来回答:「是瞋恚杀害了我们的安稳,是瞋恚杀害了我们的无忧,瞋恚是一切毒的根本,瞋恚可以吞灭一切善。」知道瞋恚严重的过患之后,就应当修慈忍来除灭它,这样才能令我们被覆盖的真心恢复清净。

第三、弃「睡眠盖」者:内心惛暗,名为睡。五情暗蔽,放恣肢节,委卧睡熟,名为眠。以是因缘,名为睡眠盖。能破今世后世实乐法心。如是恶法,最为不善,何以故?诸余盖情,觉故可除,睡眠如死,无所觉识,以不觉故,难可除灭。如佛诸菩萨,呵睡眠弟子偈曰(大正二五~一八四B):

汝起勿抱臭尸卧 种种不净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体 诸苦痛集安可眠

如人被缚将去杀 灾害垂至安可眠

结贼不灭害未除 如共毒蛇同室居

亦如临阵两刃间 尔时云何安可眠

眠为大暗无所见 日日欺诳夺人明

以眠覆心无所识 如是大失安可眠

如是等种种因缘,呵睡眠盖,警觉无常,减损睡眠,令无惛覆。若惛覆心重,当用禅镇,禅杖等却之。

三、弃「睡眠盖」。 内在的心识,陷入昏暗叫做睡;五根进入暗蔽,四肢关节随意放纵睡熟叫做眠。由于在这种身心昏昧、不自在的情况之下,是无法修习止观的,所以称为睡眠盖。睡眠盖能破除今世真实之乐、后世生天之乐、以及涅盘究竟的安乐。这个恶法,是最不善的。为什么呢?因为其余的四盖,一生起就可以立刻察觉、马上去除,而睡眠却像小死亡一样,使人浑然不觉,因此很难除灭。正如诸佛菩萨呵斥他喜欢睡觉的弟子的偈颂中所说的:「赶快清醒吧!不要再抱着你那臭掉的死尸睡觉。这个臭掉的死尸,只是三十六种不净物的聚合体,假立一个名称叫做人而已。我们现在就像得了重病、身中毒箭的人,正聚集各种的痛苦,怎么能够安然入眠呢?也像犯人已被绑往刑场眼看灾害就要临头又怎么能够安然入眠呢?烦恼贼一日不灭,祸害就一日不除,就像和毒蛇同居一室,也像临阵在两刃之间,这时你如何能安然入眠呢?睡眠使我们痴暗,什么都看不见;睡眠每天都来欺骗我们,劫夺我们的精明;睡眠覆盖了我们的真心,使我们不能分辨真实;睡眠有这么大的过失,又怎么能够再安然入眠呢?因此,我们应该尽量想办法来呵责睡眠盖,多思惟念死无常来减少睡眠,不要再被昏睡盖覆我们的真心。如果昏睡的心还是很严重的话,就用禅镇或禅杖却除。

第四、弃「掉悔盖」者:掉有三种,一身掉、二口掉、三心掉。身掉者:身好游走,诸杂戏谑,坐不暂安。口掉者:好喜吟咏,诤竞是非,无益戏论,世俗言语等。心掉者:心情放荡,纵意攀缘,思惟文艺,世间才技,诸恶觉观等,名为心掉。掉之为法,破出家心,如人摄心,犹不得定,何况掉散!掉散之人,如无钩醉象,穴鼻骆驼,不可禁制。如偈说(大正二五~一八四C):

汝已剃头着染衣 执持瓦钵行乞食

云何乐着戏掉法 放逸纵情失法利

既无法利,又失世乐,觉其过已,当急弃之!悔者:若掉无悔,则不成盖,何以故?掉时未在缘中故。后欲入定时,方悔前所作,忧恼覆心,故名为盖。但悔有二种:一者、因掉后生悔,如前所说。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常怀怖畏,悔箭入心,坚不可拔。如偈说(大正二五~一八四C):

不应作而作 应作而不作 悔恼火所烧 后世堕恶道

若人罪能悔 悔已莫复忧 如是心安乐 不应常念着

若有两种悔 若应作不作 不应作而作 则是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 不作而能作 诸恶事已作 不能令不作

如是等种种因缘,呵掉悔盖,令心清净,无有覆盖。

四、弃「掉悔盖」。 掉有三种:第一身掉;第二口掉;第三心掉。所谓身掉:就是身体喜欢东奔西走,专门从事一些闲杂的嬉戏、笑谑等事情,即使是很短的时间,也无法安静地坐下来。所谓口掉:就是喜欢哼一些歌曲、跟人家争论是非、从事没有利益的谈笑、或者说一些世俗的言语等。所谓心掉:就是放纵我们的心情,恣意地攀缘六尘境界。有时思惟文学、艺术,或者世间的才能、技术;有时则胡思乱想,起一些恶念邪思等。掉这一法,专门破坏出家寂静的心,心一散乱,道业就很难成就。一般人就算专心一意来修禅定,都不能得定,更何况是掉举、散乱的时候,又如何得定呢?掉举、散乱的人,就像喝醉了的无钩大象,没有穴鼻的骆驼,是无法驾驭牠的。正如偈语中所说的:「你既然已经剃了头,也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就应该持着瓦钵去行乞,怎么可以乐着在身口意的掉举当中?这样放逸纵情自己的身心,是完全得不到佛法利益的。」如此既没有佛法的利益,又失去了世间的安乐,在察觉了掉举的过失之后,就应该赶快把它舍弃。悔,是后悔的意思。掉举如果没有悔在里面,就不能成为掉悔盖。为什么呢?因为掉举的时候,心并没有在所缘境当中,而是在我们想要端身正坐的时候,才开始后悔因掉举所作的种种罪过,这时忧愁、烦恼便盖覆我们的真心,所以称之为盖。一般来说,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前面所说,因为身口意的掉举,而造作种种罪过,之后入定时才生起追悔之心。第二种是过去曾经造过重大罪恶的人,他的心中经常怀着恐怖、畏惧,悔恨的箭,已深深地射入他的内心,坚固地难以拔除。这两种情形,就如偈颂中所说:「不应该做的(罪业),我们已经做了(已造重罪);应该做的(不掉举),我们反而没有做(依然掉举),这些都会让我们生前常被悔恼之火所烧,死后还会堕恶道。如果在造罪之后能够忏悔,忏悔之后,就不要生起任何的忧恼了,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的心真正得到安乐。如果还有这两种悔:一种是应该不掉举反而掉举;另一种是不应该作恶反而作恶,就是愚人之相。因为那些应该不掉举的事,不会因为你心生忧恼,就能不掉举;那些已经做了的恶事,也不会因为你心生忧愁,而能让它不做,所以说这两种悔是愚人之相。」知道了掉悔的种种过患之后,就应该诃责它,这样才能恢复本自清净的真心,不再被掉悔所盖覆。

第五、弃「疑盖」者:以疑覆心故,于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获。譬如人入宝山,若无有手,无能所取。复次:疑过甚多,未必障定。今正障定疑者,谓三种疑:一者疑自、二者疑师、三者疑法。

一、

疑自者:作如是念,我诸根闇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作此自疑,定法终不得发。若欲去之,勿当自轻,以宿世善根难测故。

二、疑师者:彼人威仪,相貌如是,自尚无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为障定。欲除之法,如摩诃衍中说(大正二五~七八三取意):「如臭皮囊中金,以贪金故,不可弃其臭囊。」行者亦尔!师虽不清净,亦应生佛想。此事彼论具明。

三、疑法者:世人多执本心,于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若生犹豫,即法不染心。何以故?如疑义偈说(大正二五~一八四c):

如人在歧道 疑惑无所趣 诸法实相中 疑亦复如是

疑故不勤求 诸法之实相 是疑从痴生 恶中之弊恶

善不善法中 生死及涅盘 定实真有法 于中莫生疑

汝若怀疑惑 死王狱吏缚 如师子搏鹿 不能得解脱

在世虽有疑 当随妙善法 譬如观歧道 利好者应逐

五、弃「疑盖」。 因为怀疑会覆盖我们的真心,使我们对一切法都丧失了信心,所以在佛法之中,也会由于缺乏信心,而空无所获。就像有人入了宝山,却空手而回。疑的过失虽然很多,但未必都会障碍禅定,会障碍禅定的疑,大约有三种:一是怀疑自己;二是怀疑老师;三是怀疑佛法。怀疑自己,是起了这样的念头:我的根性这么钝,业障这么重,有可能禅定成就吗?如果这样怀疑自己,是不可能开发禅定的。若是想要去除对自己的怀疑,就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为什么呢?因为宿世的善根难测的缘故。怀疑老师,是说在亲近老师的时候,观察他的威仪和相貌,实在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于是心想:像他自己都没有道,又如何能教我?如果起了这种怀疑老师的慢心,就会障碍禅定的开发。若想要去除这样的过失,就应如摩诃衍中所说:「譬如把黄金放在臭皮囊当中,如果你还贪着黄金,就不能把臭皮囊丢掉,修定的人也是如此。臭皮囊比喻我们的老师,黄金比喻老师所教的法,若是想要获得佛法的利益,就必须要依止老师。因此,老师虽然看起来好像有不清净的地方,也应该把他当作佛一样的来想。」这样我们不但不会造下轻慢老师的罪业,而且还会有无量的功德。如果能以至诚恭敬的心来亲近、承事供养老师的话,则是我们累积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法门,也是我们成就最快速的法门。有关这个部分,在论中都有详细的说明。怀疑佛法,是指一般的世间人,大多执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因此对于所听受的佛法,不能马上相信,也不能以恭敬心来信受奉行。如果我们对于所听闻的佛法,仍然心生犹豫的话,佛法就不能契入我们的心。为什么呢?正如疑义偈颂中所说:「譬如有人走在三叉路上,心中正疑惑不知该走那一条路才好?在我们认知一切法的实相当中,心里所产生的疑惑,也是相同的情况。因为心中有怀疑,所以不能勤求诸法的实相。这个怀疑,是来自愚痴、无明可说是一切罪恶当中最恶的。在一切的涅盘善法和生死不善法当中,必定有其真实法的存在,因此我们不应该在这其中生起任何的疑虑。如果你心中还怀有任何的疑惑,就等于被阎罗王的狱卒牢牢地系缚住,也像被狮子抓住了的麋鹿,想要求解脱是不可能的。我们处在世间,虽然会有种种疑问,但是,当我们踏入佛门,就应该随顺一切善妙之法,就好比我们走在三叉路上,一定是选择最有利的路先走。」

复次:佛法之中,信为能入,若无信者,虽在佛法,终无所获。如是种种因缘,觉知疑过,当急弃之。

再说,佛法中唯有信才能契入,如果我们缺乏信心,就算进入佛门,也终究一无所获。在我们明白了疑盖的过患之后,就应该立刻把它弃舍。

问曰:不善法尘,无量无边,何故但弃五法?答曰:此五盖中,即具有三毒等分,四法为根本,亦得摄八万四千诸尘劳门。第一贪欲盖:即贪毒,第二瞋恚盖:即瞋毒,第三睡眠及疑,此二盖:即是疑毒,是故具有三毒。「掉悔」即是等分摄,合为四分烦恼。一中即有二万一千,四中合有八万四千。是故除此五盖,即是除一切不善之法。行者!如是等种种因缘,必弃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如饥饿之人,得至丰国。如恶贼中,得自免济,安稳无患。行者亦如是!除此五盖,其心安隐,清净快乐。譬如日月,以五事覆翳,烟云尘雾,罗睺阿修罗手障,则不能明照,人心亦复如是。

有人问:不善法如尘若沙,无量无边,为什么只谈到弃五盖呢? 回答说:在这五盖当中,实际上包含了贪瞋痴三毒、以及三毒的等分在内。若是以这四法为根本,就等于含摄了八万四千个烦恼门。第一个贪欲盖,就是贪毒;第二个瞋恚盖,就是瞋毒;第三睡眠盖以及第五疑盖,是属于痴毒,这样就包含了三毒。另外的掉悔盖,是属于等分所摄(等分,就是贪瞋痴三毒之中,可能具足三个或其中的两个),这样加起来就成为四分烦恼。每一分烦恼中,有两万一千,四分烦恼合起来就是八万四千。所以我们若是除去这五盖,实际上就等于去除一切法的不善法。因此,想要修习禅定的人,就一定要想尽办法弃除这五盖。能去除这五盖的人,就好像债务还完了,顿觉一身的轻安;也好像大病初愈后,有说不出的轻松和自在;又好像非常饥渴的人,走进丰国,心中所抑不住的兴奋;也如同虽处恶贼当中,却可幸免于难而安稳无患。修行人也是如此,只有去除这五盖,我们的心才能真正的安稳、清净、快乐。要知道这五盖的覆蔽真心,就像是日月被五种物体遮蔽一样。有了烟、尘、云、雾、罗睺阿修罗手(罗睺阿修罗的手最大,能遮日月之光)的遮障,日月的光明就不能照耀。我们真心被五盖覆蔽的情况,也是如此。

调和 第四

云何名为「调和」?所谓调五法:一者调节饮食、二者调节睡眠、三者调身、四者调气息、五者调心。所以者何?今借近譬,以况斯法,如世陶师,欲造众器,先须善巧调泥,令使不强不软,然后可就轮绳。亦如弹琴,前应调弦,令宽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诸妙曲。行着修心,亦复如是!善调五事,必使和适,则三昧易生,若有所不调,多诸妨难,善根难发。

具足五缘之后,呵五欲使外境不入,弃五盖让内心不起,接下来就要调和五事。 什么是「调和」呢?就是调和五法:一是调节饮食;二是调节睡眠;三是调身;四是调气息;五是调心。也就是外调饮食、睡眠;内调身、息、心。为什么要调和这五事呢?我们就近作个譬喻:好比世间的陶师,若是想制造器具,就必先调和泥土,使它不硬不软,才能够放在轮绳上,做出种种的造型;也好像弹琴,弹奏之前,应先调和琴弦,使它不松不紧,才能拨弄出美妙的乐曲来。修行人修心的情况,也是相同。如果能够善巧地调和这五事,就容易生起禅定,若是不能调和,不但修定会造成障碍,宿世的善根也很难发起。

第一、调食者:夫食之为法,本为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复次:若食秽浊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故云:身安则道隆 饮食知节量 常乐在闲处 心静乐精进 是名诸佛教

一、调节饮食。 饮食的目的,是为了滋养我们的色身,以便修行各种道业。但若吃得太多,呼吸就会短促,身体也变得粗重,气脉没办法畅通,心更容易昏沉,所以坐的时候,心念很难安定下来;如果吃得太少,身体又会非常虚弱,心也好像悬在半空中,很难安住在所缘境上。因此,这两种情况,都不是能得定的方法。另外,若是吃了秽浊的食物,会让我们的心识昏迷;吃了不适当的食物,又会使旧疾复发、四大不调。所以,修行人在初修定的时候,必须谨慎地观察,来调和饮食。 如经中所说:「色身安乐道业就会兴隆,饮食要知量知足,经常乐处于空闲之处,内心宁静而且快乐,如此勇猛精进修禅,就是诸佛的法教。」

第二、调睡眠者:夫眠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若其眠寐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失功夫,而能令心暗晦,善根沉没,当觉悟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故经云(大正一二~一一一一A):「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二、调节睡眠。 睡眠是无明的习气,它会迷惑、盖覆我们的真心,千万不可放纵它! 如果睡得太多,不但荒废了修学圣法,又使功夫丧失,更让我们心识昏昧、善根沉没。因此,应当经常修习念死无常来调伏睡眠。如此神清气爽、意识清明,才能够栖心于圣境,使三昧境界现前。经中说:「除了初夜、后夜(不应睡眠的时间)本来就应该用功之外,即使中夜睡眠的时间,也要保持灵明不昧的觉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睡眠,而让这一生空过,应当念无常的火,经常烧诸世间,没有片刻的安宁,应早求自度,不要再贪着睡眠了。

第三、调身,第四、调息,第五、调心,此三应合用,不得别说。但有初、中、后,方法不同,是则入住出相,有异故。

外调饮食、睡眠已经介绍过了,接下来是内调身、息、心。因为这三项必须互相调和运用,所以不能各别分开说明。由于有初、中、后方法的不同,因此就有入、住、出三相的差别,下面将详细解说。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麤犷,则气息随麤,以气麤故,心则散乱难录,兼复坐时烦愦,心不恬恬,是以虽在定外,亦须用心,逆作方便。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

凡是想要修禅定的人,在入定之前,必须先调好身体才行,也就是说,身体的行、住、坐、卧都要详细地审察清楚,调合到最适宜的情况。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如果我们的动作粗犷,气息随着粗犷,气息粗犷,心就跟着散乱而难以收摄。之后在修定时,便会觉得心烦愦闹,不能安然恬静,而成了入定的障碍。因此,平时虽在定外,也必须用心,预先做好准备,调合身体到最适当的状况,不让它有粗犷的情况发生。当然,在正式修定的时候,也必须妥善地安身,使它方便入定。

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次当正脚,若半跏坐着,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齐。若欲全结跏,更将右脚置左脚上。次解宽衣带周正,不得令坐时脱落。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对安之!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

三、在入定时,应该如何调身。 (一)坐到蒲团上时,先要调整坐垫的高度,使它坐起来安稳,即使久坐也不会有所妨碍。(二)如果是半跏趺坐(单盘),就把左脚放在右脚上,尽量靠近身体,使左脚的脚指与右脚的大腿齐。若是要全跏趺坐(双盘),就再把右脚放左脚上,也是尽量靠近身体,使右脚的脚指与左脚的大腿齐。(三)将衣带松开并放置妥当,不让它在坐中有脱落的现象。 (四)将左手的手掌置于右手的手掌上,上下重迭,大拇指相触,放在左脚上,尽量靠近身体。

次当正身,先应挺动其体,并诸肢节,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已则端直,令脊骨相对,勿曲勿耸!初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仰,平面正住。

(五)摇动身体和肢节七、八次(和最后的按摩法相同),等手脚都调好了之后,就端身正坐,背脊骨打直,身体不弯曲也不高耸。(六)头摆正,使鼻与脐在同一条直线上,头不偏左偏右,不向左右倾斜,也不下低或上仰,如此平面正住。

次当开口,吐去胸中秽气。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悉放随气而出。出尽闭口,鼻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但一亦足。

(七)开口吐去胸中秽气。吐气的方法,是张开嘴巴吐气,不可又粗又急,应该绵绵密密缓慢吐出,同时观想全身百脉阻塞之处,都随着气息打开,秽气也随之排出。气吐完之后,就闭上嘴巴,由鼻子缓缓吸纳清气进入体内。如此三次,如果身体和气息都已经调和,仅仅做一次也可。

次当闭口,唇齿纔相拄着,举舌向上腭,次当闭眼,纔令断外光而已。然后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首四肢,切尔搔动。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不宽不急,是身调相。

(八)上下嘴唇和牙齿轻轻相触,举起舌头顶住上腭。 (九)眼睛闭起来,隔断外面的光线。 (十)这样端身正坐,稳如奠石,不要使自己的身、头、四肢随意摇动。以上所说,就是初入禅定时的调身法,重点是要做到「不宽不急」(不松不紧)。

第四、初入禅调息法者,调息凡有四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也。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气相?坐时虽复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名气相。云何息相?

不声、不结、不麤、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此为息相。 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复次:坐时有风喘气等三相,是名不调!而用心者,复为心患,心亦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所障碍。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而言之,不涩不滑,是息调相。

四、在入定时,应该如何调息。 调息有四种不同的相:一是风相;二是喘相;三是气相;四是息相。前面三种是不调相,后面一种是调相。什么是风相?就是在坐中,鼻子的呼吸出入有声。什么是喘相?就是在坐中,鼻子虽然没有声音,但呼吸出入结滞不通。什么是气相?就是坐时,呼吸虽然没有声音,也不结滞,但出入却不微细、绵密。什么是息相?就是呼吸没有声音,非常顺畅、微细绵密,如此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神情安稳,精神愉悦,这就是息相。修行人在坐禅时,对于这四种调相,一定要仔细地分辨清楚,否则一直守住风相容易散乱;一直守住喘相容易气结;一直守住气相容易疲劳;只有守住息相才容易入定。所以,凡是坐时有风、喘、气三相就是不调相,如果以它来用心,就会犯心痛的毛病,同时心也难安定下来。如果想调到息相,就应当依照下面的方法来做,一是把心放轻松;二是把身体也放轻松;三是观想气息周徧全身,随着八万四千个毛孔,同进同出,没有丝毫的障碍。这样心渐渐变得微细,气息也跟着微细了。只要息调,一切的毛病就不会发生,心也容易安定下来。以上所说,就是初入禅定时的调息方法,重点是要做到「不涩不滑」。

第五、初入定调心者,凡有二义:一者、调伏乱念,不令越逸。二者、当令沉浮、宽急得所。何等为沉相?若坐时,心中昏暗,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沉。何等是心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则定住,此则心易安静。举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调相。

五、在入定时。应该如何调心。 调心有二种涵义:一是调伏心中的乱念、杂念,不让它超越、放逸;二是将沉浮、宽急调合到恰当。什么是沉相?如果在打坐时,心中陷入一片昏暗、无记,头也经常往下垂,就是沉相(昏沉相)。昏沉时,应该如何对治呢?这时应当系念鼻端,使心安住在所缘境上,这样就可以对治昏沉。什么是浮相?如果在打坐时,心时常喜好飘动,身体也坐不安稳,心念总是忙着攀缘不同的境界,这就是浮相(散乱相)。散乱时,应该如何对治呢?这时应当把心念往下放,系念在脐中,就能制伏妄想杂念,而使心安住。以上所说,就是初入禅定时的调心方法,重点是要做到「不沉不浮」。

问曰:心亦得有宽急相不?答曰:亦有此事。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用,念望因此入定,是故气上向,胸臆急痛。当宽放其心,想气皆流下,患自差矣。若心宽病相者:觉心志游漫,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时暗晦。尔时应当敛身急念,令心住缘中,身体相持,以此为治,心有涩滑之相,推之可知!是为初入定,调心方法。

问:定心中也有宽、急的病相吗? 答:有的。所谓定心中的急病相:是因为在打坐的时候,用心过度,急于想要入定的结果,就会引气向上,使胸臆急痛。这时应当放松心念,观想全身气都往下流,如此心气急痛的病症自然就会解除。至于定心中的宽病相:反而是因为放逸过度所造成的。坐的时候,只觉得心志游荡,身也萎靡不振,有时还会流口水、或六根迟钝(不明利)。这时应当收敛身体、提起念头,把心安住在所缘境上,这样身心相互扶持,就能对治宽病。此外,定心中还有涩、滑的病相,也可以此类推而找到对治的方法,这些都是最初入禅定的调心方法。

夫入定,本是从麤入细,是以身既为麤,息居其中,心最为细静,调麤就细,令心安静,此则入定初方便也。

入定时,是从粗入细。由于身是最粗,息在中间,心是最细,所以先调身,次调息,后调心,如此调粗就细,使心安静,就是入定的最初方便。

第二、住坐中调三事者:行人当于一坐,随时长短,十二时中,或经一时,或至二三时,摄念用心,是中应善识身、息、心三事,调不调相。若坐时,向虽调身竟,而今此身,或宽或急,或偏或曲,低仰不俱,觉已随正,每令安稳,中无宽急,平直正住。复次: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或不调。不调相者,具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复次:一坐时中,身息虽调,而心或沉、或浮、宽急不定。尔时若觉,当用前法,调令中适。

六、在住定时,应该如何调身、息、心。 修行人在一坐之中,不论时间的长短,或许两个小时、或许四个或六个小时,必须收摄心念,善用其意。但是在这摄念用心的同时,也应该善于分别身、息、心的调不调相。在一坐之中,虽然入定时已调好身,但可能因为久坐疲劳,而使身体变得太松、太紧;或者头部有偏斜、低仰等现象。一经察觉,就要立即纠正。一定要让身心感觉安稳、没有太松或太紧的情况发生。如此平直正住,就是住定时的调身相。在一坐之中,有时身体虽然调好了,但气息却不调和。所谓的不调相,就是前面所说的呼吸有声(风相)、不顺畅(喘相)、太粗(气相)、太急、身体胀满等。每当有这些情形发生,就要用前面所说的方法(放松心、放松身、想息气徧毛孔出入无障无碍)对治,一定要调到绵绵密密、若有若无,这就是住定时的调息相。在一坐之中,也可能身、息都调好了,而心却不调。或许昏沉、或许散乱、也可能太松(放逸、散漫)或太紧(用心过度,胸臆急痛)。如果察觉有这些情况发生,就要用前面所说的方法对治(昏沉时系念鼻端;散乱时系念脐中;太松时收摄身心提起正念勿向外驰;太紧时把心放松想气息皆下流),一定要调和到适中,这就是住定时的调心相。

调此三事,的无前后,随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心三事调适,无相乖越。若和融不二,此则能除宿患,障妨不生,定道可克。

调和这三事,并没有前后的次序,发觉不调时,就随即调整,一定要让一坐之中的身、息、心三事调和适当,不互相违越。如果真能调和融恰的话,不但宿病全消,妨道的障碍也不会生起,如此就可证得禅定了。

第三、出时调三事者:行人若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前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息从百脉,随意布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臂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然后以手遍摩诸毛孔,次摩掌令暖,以揜两眼,然后开之,持身热汗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疆,犹如风劳,于后坐中,烦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须在意,此为出定调身、息、心方法,以从细出麤故。

七、在出定时,应该如何调身、息、心。

修行人在打完坐想要出定时,首先应该放松心念,离开原先的所缘境;接着开口吐浊气三口,观想气息从百脉随意流散;然后慢慢摇动身体七、八次,再动肩膀、两手、头颈、两脚,使全身肌肉、关节不再僵硬;再用两手摩擦全身毛孔(因为在静坐时,全身毛孔张开,如果不摩擦,风气进入体内,就容易得风湿症),最后两个手掌摩擦生热后,盖在两个眼皮上,再张开眼睛。应该注意的是:一定要等到身体发热、发汗的情况减缓之后,才可以随意地进出门户。如果不按照以上的方法出定,由于在坐中定心已久,若出定时快速急促,停留在身中的细法未散,就会患头痛之症、全身的骨节也变得僵硬,像是得了风劳(患湿之病)一样。若是得了这个病,以后在坐中,就会感到烦躁不安。所以,在心想出定的时候,千万不可粗心暴气、轻躁妄动。以上所说,就是在出定时,调身、息、心方法,顺序是先调心、次调息、后调身,由于这时是从细出粗的缘故。

是名善入住出,如偈说(大正四六~五八一A):

进止有次第 麤细不相违 譬如善调马 欲去而欲住

『法华经』(大正九~四一C)云:「此大众诸菩萨等,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善入住出,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

若是能够做到前面所说入定、住定、出定时的调身息心三事,就可称之为「善入住出」。正如偈中所说:「进止有次第,粗细不相违,譬如善调马,欲去而欲住。」意思是说,入定的时候从粗到细,出定的时候从细到粗,这样前后次第、粗细不相违背,就好比有人善于调马,要停就停,要走就走,来去自在,了无挂碍。也如「法华经」中所说:「诸菩萨大众们,为了上求佛道,已经于无量千万亿劫勤行精进,才能在成就佛果的时候,善能入、住、出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这都是久修梵行,能善入、善住、善出,以及修习一切善法的结果。」

 宁静致远发表于 2010-3-10 13:18 | 只看该作者 007

方便行 第五

云何名方便行?所谓行于五法,五法者:一欲、二精进、三念、四巧慧、五一心。

前面的具五缘(使具足修道的助缘)、呵五欲(使外尘不入)、弃五盖(使内障不起)、调五事(使身心适当)都已经具备,如果没有行于五法,所有的禅定也很难现前。所以还必须加上方便行(使用适宜的方法),才能让一切的行门成就。什么是方便行?就是行于五法。什么是五法?一欲;二精进;三念;四巧慧;五一心。

一、欲者: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禅定智慧法门。故亦名为志、亦名为愿、亦名为好、亦名为乐。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名为欲。如佛言曰(大正二五~二四九C):「一切善法,欲为其本。」

一、欲:是乐欲。包括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的厌离欲;及欲得一切禅定智慧法门的欣求欲。这个欲,又称为志(志愿修止观)、又称为愿(发愿修止观)、以及好、乐(好乐修止观)。一个人志、愿、好、乐修习一切甚深的止观法门,就称为欲。如佛说:「一切的善法,以欲为根本。」

二、精进者:坚持禁戒,弃舍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废。譬如钻火,未熟终不休息,是名精进。如佛告阿难:「诸佛一心,勤精进故,得三菩提。」何况余善道法。

二、精进:是不杂、不退。坚固执持禁戒、呵五欲、弃五盖,使内外清净,然后于初夜、后夜精进不懈地修止观,就像钻木取火一样,在火没有生起之前,绝不休息,这就称为精进。正如佛告阿难说:「一切诸佛就是因为一心专勤精进,才证得正觉的。」何况其它的善法,那有不精进而能成就的。

三、念者:念世间为欺诳可贱,禅定智慧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是为可贵,故名为念。

三、念:是忆念。念世间五欲之法,是欺骗、诳惑人的,是可贱、可恶的;念出世间的禅定、智慧之法,是可尊、可贵的。若是证得禅定,就能具足无漏智能、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因此说它是可尊、可贵的。

四、巧慧者: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闲旷,永离生死,长与苦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故名巧慧。复次行者,修止观时,善用如下所明,五番修止观意,安心得所,因是必入法门,故名巧慧。

四、巧慧:是善巧的智慧。就是用善巧的智慧,衡量世间的五欲之乐,和出世间的禅定智慧之乐,它们之间的得失轻重。世间的五欲之乐,是有漏、有为、无常、虚诳不实的,总是苦多乐少,所以是失、是轻。而禅定智慧之乐,是无漏、无为,湛然寂静、永离生死的,总是和苦长别,所以是得、是重。能如此分别,便称为巧慧。另外,在坐中修习止观时,能善巧运用下章五种修止观的方法来安心,也可称为巧慧。

五、一心者:念慧分明,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禅定,智慧功德,可尊可贵,尔时应当,一心抉定修行止观。心如金刚,天魔外道,不能沮坏,设使空无所获,终不回异,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须知道通塞之相,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说巧慧一心。经云(大正一二~五四六C):「非智不禅;非禅不智。」义在于此。

五、一心:是一心决定修止观。既然已经明见世间有为法的可患可恶;也认识了禅定、智慧功德的可尊可贵,就应当一心决定修行止观。坚定的心,要像金刚一样,不会轻易被天魔或外道所破坏。纵使历久修行空无所获,也始终不后悔或半途而废,这就称为一心。好比路上的行人,一定要先知道路的通塞情况,才能够抉择该如何走。修行人也是相同,认清涅盘之路是通畅、可行的;生死之路是阻塞、不可行的,决定之后一心蓦直走去,就称为巧慧一心。正如经中所说:「没有智慧,不能修禅定;没有禅定,不能生智慧。」想必就是这个道理。

  宁静致远发表于 2010-3-10 13:19 | 只看该作者 008

正修行 第六

若修学止观,应当细意思取!修止观,有二种:一者于坐中修、二者历缘对境修。

具足了前面所说的二十五种前方便,就可以正式来修止观。但是在修学止观的同时,也应该详细分辨修止观的内容。一般来说,修止观有二种的不同:一是坐中修止观;二是历缘对境修止观。

第一、坐中修止观者,于四威仪中,乃皆得学道,坐为最胜,故先约坐以明止观。略出五意不同:一者对治初心,麤乱修止观,二者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三者随便宜修止观,四者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

一、坐中修止观。 本来修习止观,在行、住、坐、卧四威仪当中,都可以来做,但是对于一位初修的人来说,还是在坐中修习比较殊胜。因此,首先说明坐中修的五种情况:一是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二是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三是随便宜修止观;四是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五是为均齐定慧修止观。

第一、云何名为对治初心,麤乱修止观?所谓行者,初坐禅时,心麤乱故,应当修止,以除破之! 修止不破,即应修观,故曰:「对治初心、麤乱修止观。」

(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 什么是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呢?修行人在最初坐禅的时候,难免会心粗散乱,这时应该修止来破除它;如果修止不能破除的话,再用修观来破除。这样用止观来对治初心时的粗乱,就称为「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

今明修止观,即为二意:一、先明修止,二、次明修观。

既然谈到修止、修观,就应该详细介绍止观的内容:一、先说明修止;二、再说明修观。

止有三种,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隔鼻,脐间等处,念心不散。故经云(大正一二~一一一零A):「系心不放逸,亦如猴着锁。」二、制心止者:所谓随心所起,即使制之,不令驰散。故经云(大正一二~一一一零A):「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第三、体真止者: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一切诸法中 因缘空无主 息心达本源 故号为沙门

1、止有三种:

(1)系缘守境止。 所谓的系缘守境止,就是把心念放在鼻端、脐间等处,使心不驰散,以达到专注一境的目的。正如经中所说:「若将心念系在一处,就能使它不放逸,好比把活蹦乱跳的猿猴锁住,自然就安静下来了。」

(2)制心止。 所谓的制心止,就是心念一起,马上制止,不让它向外驰散。正如经中所说:「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是以心为主,所以应当把心制止好。」但如何制心呢?就是念头一起,就立刻放下,制止它攀缘外境。因为一攀缘外境,就会产生分别执着,一产生分别执着,烦恼就跟着来了。以上这两种止,都属在事相上修,所以不须另加分别

(3)体真止。 所谓的体真止,就是随心念所起的一切诸法,都当下了知它是因缘所生、空无自性。这样心念自然就不会取着,不取着则妄念自息,所以称之为止。正如经中所说:「对于一切因缘所生的诸法,若能了知它的性空无主,则妄心自息而达心的本源,这样的修行人,可以称之为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的大沙门。」第三种体真止,是在理体上作观察,所以必须多加思惟、分别。

夫行者,初学坐禅,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应当发重誓愿,度脱众生,求无上道。其心坚固,犹若金刚,精进勇猛,不惜生命!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然后于端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诸法,真实之相。所言一切诸法者:即是约心,明一切法也。如一切善法、不善法、无记法,一切有漏烦恼法,一切三界有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经云(大正二六~一六九A):「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若行者知心无性,岂有诸法之实,若诸法不实,即是虚诳,则空无有主,则不可取,若不取着,即妄念心息,得寂然无为!夫无为者:即是诸法之本源,若能安心本源,则无染着,若心无染着,则一切生死业行止息,即证泥洹。故经云(大正一三~九零三A):

有心不知心 心者不见心 心起想即痴 无想即泥洹

若能如是,修体真止,当知是人必得泥洹,名大沙门。是则略说,修体真止相。

初学坐禅的人,若是想修学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法教,就必须先发大誓愿:上求无上道,下度化众生。所发的愿心,要像金刚一般地坚固,而且还要勇猛精进,永不懈怠,就算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始终不退转。这样发完誓愿以后,就端身正坐,以正念思惟一切诸法的真实相:所谓的一切诸法,是以「心」的立场来说明它的存在。为什么呢?因为不论是善法、不善法、、无记法;一切有漏烦恼法;三界有为法;生死因果法,都是因心而有。正如十地经中所说:「三界并没有另外的真实法存在,只有一心所作。」也就是说,一切法都是从心而起。如果修行人了知心的空无自性,就知道并没有诸法的真实存在;若没有诸法的真实存在,就说明它是虚妄不实的;既然是虚妄不实的,就空无有主;既然空无有主,就不可取着;既然是不可取着,则妄心自息而到达寂然无为的境界;这寂然无为的境界,就是诸法的本源;安住在这种本源当中,心自然就不染着;心不染着,则一切的生死业行就会止息,这就是证得涅盘。所以经中说:「一切凡夫都有真心,但却浑然不知;妄心起时,是不见真心的;要待妄心息灭后,真心才会显现。因此心起妄想是愚痴;无想无念是涅盘。」如果修行人能够这样来修体真止,就一定会证得涅盘,而被称为「大沙门」。以上就只简略地说明修体真止的相貌。

第二、云何名修观?观有二种:一者对治观,二者正观。

2、观有二种:

一、对治观者:如不净观,对治淫欲,慈心观,对治瞋恚。如是等观,皆名对治观。今不分别也。

(1)对治观。 如修不净观对治淫欲;修慈心观对治瞋恚等,都属于对治观,但在此并不特别作说明。

二、正观者:即是现诸法实相智慧,如经中具说(大正一三~九零六A):

诸法不牢固 常立在于念 已解见空者 一切无想念

(2)正观。 正观,就是观察诸法实相的智慧。如经中说:「一切法是不牢固的,完全依于想念而有,一位已经解悟空性的人,是不起一切想念的。」

若行者初坐禅时,随心所缘,一切诸法,念念不住,虽用如上「体真」之止,而妄念不息,尔时应当随心所缘,一切诸法,若善、若恶、若无记、若三毒贪瞋痴等。若念一切世间之事,即当反观,所起之心。如是等心,为是有耶?为是无耶?若是无者,无则无心。云何有心?若谓心是有者,为在是过去、未来、现在耶?若在过去,过去已灭,何得有心?若在未来,未来未至,何得有心?若是现在,现在不住,则不可得,若不可得,则无有心。复次:若言心在现在,即当谛观,现在之心,有何等相貌,谛观不见相貌,则心不可得,若不可得,则无有心。

若是初修坐禅的人,已经用了以上所说的止观,但妄念还是不停息,就应当随念能起一切法(不论是善、恶、无记法;或是贪瞋痴烦恼等法)的心,究竟是何相貌?它是有呢?还是没有?如果是没有,就是没有心;既然没有心,又怎能说它是有呢?假若心是有的,那么它是属过去、未来、还是现在呢?如果是属过去,过去已灭,怎么会有心?若属未来,未来还没有来,又怎么会有心?倘若说属现在,但现在念念生灭不住,又怎么能说是有呢?就算现在的心是有的,但它应该是什么相貌?是方的、圆的?还是青的、黄的?在内、在外、还是中间?观察的结果发现:它既不是长短方圆,也不是青黄赤白;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既然在一切的形色、显色、处所上,都觅心了不可得,可见并没有心。

复次:若以生灭为心相者,心为即是生灭,为不即是生灭。若为即是生灭,一切草木,皆有生灭,亦应即是心相。若非心相,岂得以生灭,为心相耶?当知!心相不可得;心相无故,则无有心。

心虽然不能说是现在,但能以「生灭」作为它的形相。假设以生灭作为心的形相,那么,心等于是生灭?还是不等于是生灭?如果心等于是生灭,一切的草木都有生灭,也应该都是心相;如果心不等于是生灭,又怎么能以生灭作为心相呢?由此可知,心相无论等不等于是生灭,都不可得;既然不可得,就证明没有心。

复次:若谓因现在剎那生灭,成于心者,今谛检生灭,尚不可得,何能成心?若言现在有生灭者,为当过去心灭,现在心生,为不灭而生?若过去心灭,现在之心生,从何处生?若不灭而生,即应有二心并住,而实不然,云何言不灭而生?若非灭生,亦非不灭生,当知则无有生,若无生,则无灭,若无生灭,何得以生灭成心?故知心不可得!

如果你说:是因为现在剎那生灭才形成心的。但如今我们检验的结果发现:生灭不可得。即不可得,又如何形成心呢?就算你说的对,现在有生灭,那么请问:是过去的心灭了之后,现在的心才生?还是过去的心不灭,而有现在的心生?如果说过去的心灭了之后,现在的心才生,请问它是从何处生?若是过去的心不灭,而有现在的心生,那就等于有两个心,但事实并不是如此,所以你怎么能说是不灭而生呢?既然不是灭生,也不是不灭生,就证明它没有生,没有生就没有灭,这样没有生灭,又如何形成心呢?由此可知心不可得。

复次:若谓定有现在心者,心为从自生,为从他生,为从自他生,为不从自他生。若言从自生,未对境时,何故不自生?若言从他生,他法若是心,则为他心生他心,不应计他心为己心,他法若非心,非心何能生于心?若言因自他合,故有心生,此亦不然。若自他各有心,不待合故有心生,若自他各无主,合亦不能生。若言不因自他生者,应从虚空中生,而实不然,从因缘生,尚不可得,何况无因生。如此种种因缘,推检现在心中生,毕竟不可得。

如果你说,就算不是以生灭来形成心的,也一定有现在心的存在。如果是这样的话,请问:这个现在心,是从自生?从他生?是自他共生?还是不从自他共生(无因生)?如果说它是自生,在没有对境的时候,它为什么不自生?若说是从他生,那么他法是心?还是不是心?如果他法是心,应该他心生他心,不应该把他心当成是自己的心;倘若他法不是心,不是心又如何生心?如果说是自他合(共生)才能生心,这也是不合道理的。为什么呢?因为自他如果都各自有心,就不用等待相合后才能生心;若是自他都各自无心,就算和合了也不能生心。如果说是不因自他共生(无因生),那么就是从虚空中生了,但虚空不能生心。再说,从因缘生都不可得了,更何况是从无因生。从以上种种推论来分析,便可得知:从现在心中生,也是毕竟不可得的。

若不得所观之心,岂得能观之智!若不得能观、所观心,则一切心,皆不可得;若一切心不可得,则一切法,亦不可得;若一切法不可得,则心无所依;若心无所依,则无所忆念;若无所忆念,则颠倒想断;若颠倒想断,则心无分别;若心无分别,则诤论心息;若诤论心息,则无爱恚;若无爱恚,则觉观攀缘不起;若觉观攀缘不起,则身心寂然;若身心寂然,即得正定;若得正定,则发真实智慧,永离一切生死。故释论偈云(大正二五~一九零B):般若波罗蜜 实法不颠倒 念想观已除 言语法皆灭 无量罪灭除 清净心常一 如是尊妙人 则能见般若 是则略说,对治初心麤乱修止观竟。

既然所观的心不可得,那么能观的智慧也同样不可得。如此能观、所观的心不可得,则一切心不可得;一切心不可得,则一切由心所生的法也不可得;一切的法不可得,则心就无所依;心无所依,则无所忆念;无所忆念,则颠倒想断;颠倒想断,则心无分别;心无分别,则诤论心息;诤论心息,则无爱恚;若无爱恚,则攀缘心不起;攀缘心不起,则身心寂然;身心寂然,就得正定;若得正定,便能开发真实智慧而断生死。所以,释论的偈颂中说:「般若波罗蜜,是真实不颠倒的智慧;一切想念都因般若正观而完全除灭(心生处灭),言语寻伺也不再生起(言语道断);无量生死重罪到此真正除灭,清净心也恒常如一现前;像这样尊贵善妙的修行人,是真正能见般若实相的人。」以上是简略说明「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的内容。

第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者:行者于坐禅时,其心闇塞,无记瞪懵,或时多睡,尔时应当,修观照了。若于坐中,其心浮动,轻躁不安,尔时应当,修止止之。是则略说: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相。但须善识药、病相、用之,如一一不得于对治,则有乖僻之失。

(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 如果在坐禅时,内心昏沉、无记、多睡,这时应当修观来对治;若是在坐中,内心浮动、轻躁不安,就应当修止来对治。这是简略说明「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的相貌。总而言之,就是要善分别病相与用药的情况。昏沉时用修观对治;散乱时用修止观对治,若是得不到适当的对治,就会有乖违、偏邪的过失。

第三、随便宜修止观者:行者于坐禅时,虽为对治心沉故,修于观照,而心不明净,亦无法利,尔时当试修止止之。若于止时,即觉身心,安静明净,当知宜止,即应用止安心。若行者于坐禅时,虽为对治浮动故修止,而心不住,亦无法利,当试修观,若于观中,即觉心神明净,寂静安稳,当知宜观,即应用观安心。是则略说:随便宜修止观相。但须善约便宜修之,则心神安稳,烦恼患息,证诸法门也。

(三)随便宜修止观。 修行人在坐禅时,虽用修观来对治昏沉,但心仍然不能安详、明利,也得不到修法的利益,这时应当尝试用修止来对治。如果改修止后,反而觉得身心安静、明利,就知道应当用止来安心。若是散乱时,虽用修止来对治,但心仍然不能安住,也无法获得修法的利益,这时应当尝试用修观来对治。如果改修观后,反而觉得心神明净,寂静安稳,就知道应当用观来安心。以上是简略说明「随便宜修止观」的相貌。总而言之,必须随自己的方便、适宜来修止观,而不拘限于一定的形式,如此才能心神安稳地止息一切烦恼、证得一切的三昧。

第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者:所谓行者,先用止观,对治麤乱,乱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细故,觉身空寂,受于快乐。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于偏邪之理。若不知定心虚诳,必生贪着,若生贪着,执以为实。若知虚诳不实,则爱见不起,是名修止。虽复修止,而心犹惑着,爱见结业不息,尔时应当修观,观于定中细心,若不见定中细心,即不执着定见,若不执着定见,则爱见烦恼业,悉皆摧灭,是名修观。此则略说,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相。分别止观方法,并同于前,但以破「定见」微细之失,为异也。

(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 修行人在坐禅时,已经先用止观对治了粗心乱想,乱心既然息灭,就能渐入禅定之中,这时微细的心念,有时感觉自身是空寂的、有时又觉受到快乐、甚至能在定中变化种种境界,此时很容易走入偏邪的道路上去。如果不知道定中的境界是虚诳的,就会产生贪着;一旦产生贪着,就会执着这些境界以为真实。如果了知定中的细心,只是法尘分别影事(是虚诳不实的),就不会生起分别执着;不生起分别执着,则爱见不起;爱见不起则心地清净,这就是修止。 若是修止,自心仍然迷恋贪着种种境界,爱见烦恼也不曾停息,这时就应当修观来照破。反观定中这一念细心。究竟是何相貌?发觉它了不可得。既然定中的细心了不可得,就不再执着定中所见,不执着定中所见,则爱见烦恼不生,这就是修观。以上是简略说明「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的相貌。其中修止、修观的方法,和前面所说的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以破除定中细心所见的过失为主。

第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者:行者于坐禅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观,而入禅定,虽得入定,而无观慧,若无观慧,是为痴定,不能断结。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析!若于定中,智慧开发,那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若行者于坐禅时,因修观故,或因修止,即发智慧,而无定心,智慧既多而心豁然开解,智慧分明,而不得定心,定心少故,则心动散,故如风中灯,照物不了!故释论云:若无定心,虽有观空、无相等智慧,是为颠倒智慧,是为狂智慧,不能出离生死。尔时应当复修止,以修止故,即得定心,得定心故,如密室中灯,则能破闇,照物分明。是即略说:为均齐定慧二法修止观相。

(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 修行人坐禅时,因为修止或修观入禅定。虽能入禅定,却没有观慧,这种没有观慧的定,叫做「痴定」,不能断烦恼。由于观慧很少,因此不能发起真实的智慧;没有真实的智慧,就不能断除一切的烦恼结使,不能证得种种的止观法门。这时我们应当修观破析,使他在定中能开发智慧,成为定慧均等,如此就能断除一切烦恼结使,证得种种止观法门。修行人坐禅时,因为修观或修止得以开发智慧。虽然心能豁然开解、智慧分明,但却不得定心。因为不得定心,所以容易散动,就像风中的灯,照物不能明了。如释论中所说:「若是没有定心,就算有观空、无相等智慧,也是颠倒的智慧。这种颠倒的狂慧,是不能出离生死的。」这时我们就应当再次修止来获得定心。有了定心,就像密室中的灯火,不但能够破除黑暗,而且还照物分明。以上是简略说明「为均齐定慧二法修止观」的相貌。

行者若能如是于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番修止观意,取舍不失其宜,当知!是人善修佛法故,必于一生不空过也。

修行人在坐禅时,如果能够善用这五种修止观的法门,并且取舍适当得宜的话,就是善修佛法的人,在这一生当中,绝对不会白白空过。

第二、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端身常坐,乃为入道之胜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结业触处而起,岂得疾与佛法相应!若于一切时中,恒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云何名历缘修止观?所言缘者,谓六种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音:佐,意:劳动)作、六言语。

二、历缘对境修止观。 能常于坐中修止观,对于一位初入道的人来说,虽然最为殊胜、切要,但对于有世俗之累的凡夫来说,每天一定有许多的俗务缠身,未必就有时间在坐中修止观。如果在随缘对境的时候又不修止观,修行的心便有了间断,在面对尘境的时候,就难免会心生烦恼,这样又如何快速与佛法相应?若是能在一切时、一切处,任何历缘中对境之中,恒常修习止观的话,一定能快速地通达一切佛法。什么是历缘修止观呢?所言的缘,有六种: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作;六言语。

云何名对境修止观?所言境者:谓六尘境,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行者约此十二事中,修止观,故名为历缘对境修止观也。

什么又是对境修止观呢?所谓的境,就是六尘境界: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修行人如果在这十二缘境当中修止观,就称为历缘对境修止观。

行者若于行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行,若为不善、无记事,则不应行,若能善利益,为如法事,即应行。云何名行中修止?若于行时,即当了知,因于行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行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运身故,有去来往反,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行,反观行心,不见相貌,当知!行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行中亦预有,五番修止观意,如前分别。

(一)历缘修止观。 1、行。 修行人在行路的时候,应该这样来作观察:我现在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如果是为了不善、无记的事,就不应该去做;若是为了善、利益、如法的事,就应该去做。如何在行中修止?就是在行路的时候,了知因为行的缘故,才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但不论是能起这一念行的心(行心),还是行中的一切法,都是了不可得的。既然是了不可得,则妄念不起,这就是修止。如何在行中修观?就是在行中观察:由于心念的推动,才能运作身体的往返动作,而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这叫做行。但是反观这一念能行的心,却不见相貌。既然不见相貌,那么由心念推动而行的人(行者)、及行中的一切法也毕竟空寂,这就是修观。在这行中,也包含有五种修止观的方法在内,应该如前面所说的来详加分别。

次:若于住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住,若为不善、无记事,即不应住,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住。云何名住中修止?若于住时,即当了知,因于住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住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制御,竖身安立,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住,反观住心,不见相貌,当知!住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为修观。住中亦预有,五番修止观意,如前分别。

2、住。 修行人在止住的时候,应该这样来作观察:我现在是为了什么事情而住?如果是为了不善、无记的事,就不应该住;若是为了善、利益的事,就应该住。如何在住中修止?就是在止住的时候,了知因为住的缘故,才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但不论是能起这一念住的心(住心),还是住中的一切法,都是了不可得的,则妄念不起,这就是修止。如何在住中修观?就是在住中观察:由于心念的驾御,才能竖身安立,而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这叫做住。但是反观这一念住的心,却不见相貌。既然不见相貌,那么由心念驾御而住的人(住者)、及住中的一切法也毕竟空寂,这就是修观。在这住中,也包含有五种修止观的方法在内,应该如前面所说的来详加分别。

次:若于坐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坐?若为不善、无记事,即不应坐,若为善利益事,即应坐。云何名坐中修止?若于坐时,即当了知,因于坐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坐中修观?应作是念,累脚安身,由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坐,反观坐心,不见相貌,当知!坐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坐中亦预有,五番修止观意,如前分别。

3、坐。 修行人在坐的时候,应该这样来作观察:我现在是为了什么事情而坐?如果是为了不善、无记的事,就不应该坐;若是为了善、利益的事,就应该坐。如何在坐中修止?就是在坐的时候,了知因为坐的缘故,才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但不论是能起这一念坐的心(坐心),还是坐中的一切法,都是了不可得的,既然是了不可得,则妄念不起,这就是修止。如何在坐中修观?就是在坐中观察:由于心念的牵引,才能垒脚安身,而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这叫做坐。但是反观这一念坐的心,却不见相貌。既然不见相貌,那么由心念牵引而坐的人(坐者)、及坐中的一切法也毕竟空寂,这就是修观。在这坐中,也包含有五种修止观的方法在内,应该如前面所说的来详加分别。

次:若于寝卧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卧?若为不如法,放逸等事,即不应卧,若为调和四大故应卧,卧时应如师子王卧。云何卧中修止?若于寝息时,即当了知,因于眠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卧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劳乏,即便惛闇,放纵六情,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眠,反观卧心,不见相貌,当知!卧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卧中亦预有,五番修止观意,如前分别。

4、卧。 修行人正当寝卧时,应该这样来作观察:我现在是为了什么事情而卧?如果是为了不如法、放逸等事,就不应该卧;若是为了调和四大,就应该卧。(卧时应该如狮子王右胁而卧。)如何在卧中修止?就是在寝息的时候,了知因为睡眠的缘故,才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但不论是能起这一念卧的心(卧心),还是卧中的一切法,都是了不可得的。既然是了不可得,则妄念不起,这就是修止。如何在卧中修观?就是在正要卧的时候观察:由于心的疲劳困乏,才会昏闇,放纵六根,而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这叫做睡眠。但是反观这一念能卧的心,却不见相貌。既然不见相貌,那么由心念的劳困而卧的人(卧者)、及卧中的一切法也毕竟空寂,这就是修观。在这卧中,也包含有五种修止观的方法在内,应该如前面所说的来详加分别。

次:若于作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作?若为不善、无记事,即不应作,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作。云何名作中修止?若于作时,即当了知,因于作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作时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运身手,造作诸事,由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作。反观作心,不见相貌,当知!作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作中亦预有,五番修止观意,如前分别。

5、作。 修行人在工作劳动的时候,应该这样来作观察:我现在是为了什么事情而作?如果是为了不善、无记的事,就不应该做;若是为了善、利益的事,就应该作。如何在作中修止?就是在工作劳动的时候,了知因为工作劳动的缘故,才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但不论是能起这一念作的心(作心),还是作中的一切法,都是了不可得的。既然是了不可得,则妄念不起,这就是修止。如何在作中修观?就是在作中观察:由于心念的牵引,才能运作身手、造作种种事,而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这叫做作。但是反观这一念能作的心,却不见相貌。既然不见相貌,那么由心念牵引而作的人(作者)、及作中的一切法也毕竟空寂,这就是修观。在这作中,也包含有五种修止观的方法在内,应该如前面所说的来详加分别。

次:若于语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语?若为欲论说,不善、无记事,即不应语,若为善利益事,则应语。云何名语中修止?若于语时,即当了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语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觉观,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腭故,出音声言语,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语。反观语心,不见相貌,当知!语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语中亦预有,五番修止观意,如前分别。

6、语。 修行人在言语的时候,应该这样来作观察:我现在是为了什么事情而言语?如果是为了论说不善、无记的事,就不应该言语;若是为了论说善、利益的事,就应该言语。如何在语中修止?就是在言语的时候,了知因为言语的缘故,才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但不论是能起这一念言语的心(语心),还是语中的一切法,都是了不可得的。既然是了不可得,则妄念不起,这就是修止。如何在语中修观?就是在言语时候观察:由于心念的分别,才能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腭发出音声言语,而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这叫做言语。但是反观这一念能言语的心,却不见相貌。那么由心念鼓动而发出言语的人(语者)、及语中的一切法也毕竟空寂,这就是修观。 在这语中,也包含有五种修止观的方法在内,应该如前面所说的来详加分别。

次、云何名眼见色时修止?随见色时,即知如水中月,无有定实,若见顺情之色,不起贪爱,若见违情之色,不起恚恼,若见非违非顺之色,不起无明,及诸乱想,是名修止。云何名眼见色时修观?应作是念,随有所见,即无见相,所以者何?于彼根尘,空明之中,各各无见,亦无分别,和合因缘,出生眼识,眼识因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分别,种种诸色,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念色之心,不见相貌,当知!见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为观。眼见色中,亦预有五番修止观意,如前分别。

(二)对境修止观。 1、眼对色。 如何在眼见色时修止?修行人随眼见种种色相时,了知它如空中华、水中月一般的不真实。若见顺情之色,不起贪爱;若见违情之色,不起恚恼;若见非顺非违之色,不起无明、乱想,这就是修止。如何在眼见色时修观?修行人随眼见顺、违、非顺非违之色时,了知其相本自空寂。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若是寻其根、尘、空、明等相貌,发觉它了不可得,也无法分别。虽然各无所见,也无分别,但却是生起眼识的助缘。也就是说,必须根、尘、空、明等因缘和合,才能生出眼识。在生起眼识的因缘当中,还必须要有意识,才能分别种种色相,而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但是反观这一念能见色之心,却不见相貌。既然不见相貌,那么由这心念所发起能见的人(见者)、及见中的一切法也毕竟空寂,这就是修观。在这眼见色中,也包含有五种修止观的方法在内,应该如前面所说的来详加分别。

次、耳闻声时修止者:随所闻声,即知声如响相,若闻顺情之声,不起爱心,闻违情之声,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声,不起分别心,是名修止。云何闻声中修观?应作是念,随有闻声,空无所有,但从根尘和合,生于耳识,耳识生故,次生意识,强起分别,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闻。反观闻声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为修观。耳闻声中,亦预有五番修止观意,如前分别。

2、耳对声。 如何在耳闻声时修止?修行人随耳闻种种声相时,了知它如谷响一般的不真实。若闻顺情之声,不起爱心;若闻违情之声,不起瞋心;若闻非顺非违之声,不起分别心,这就是修止。如何在耳闻声时修观?修行人随耳闻声时,了知其相空无所有。为什么呢?因为根、尘和合而生起耳识。有了耳识,次生意识,有了意识之后,强起分别,才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这叫做闻。但是反观这一念能闻声之心,却不见相貌。既然不见相貌,那么由这心念所发起能闻的人(闻者)、及闻中的一切法也毕竟空寂,这就是修观。在这耳闻声中,也包含有五种修止观的方法在内,应该如前面所说的来详加分别。

次、鼻嗅香时修止者:随所闻香,即知如焰不实,若闻顺情之香,不起着心,违情臭气,不起瞋想,非违非顺之香,不生乱念,是名修止。云何闻香中修观?应作是念,今所闻香,虚诳不实,所以者何?根尘合故,即生鼻识,次生意识,强取香相,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闻香。反观闻香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为修观。闻香中,亦预有五番修止观意,如前分别。

3、鼻对香。 如何在鼻嗅香时修止?修行人随鼻嗅种种香相时,了知它如旸焰一般的不真实。若闻顺情之香,不起着心;若闻违情臭气,不起瞋想;若闻非顺非违之香,不生乱念,这就是修止。如何在鼻嗅香时修观?修行人随鼻嗅顺、违、非顺非违之香时,了知其所闻之香虚诳不实。为什么呢?因为是根、尘相合而生起鼻识。有了鼻识,次生意识,有了意识之后,强取香相,才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这叫做闻香。但是反观这一念能嗅香之心,却不见相貌。既然不见相貌,那么由这心念所发起能嗅的人(嗅者)、及嗅中的一切法也毕竟空寂,这就是修观。在这鼻嗅香中,也包含有五种修止观的方法在内,应该如前面所说的来详加分别。

次、舌受味时修止者:随所受味,即知如梦中得味,若得顺情美味,不起贪着,违情恶味,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味,不起分别忆想,是名修止。云何名舌受味时修观?应作是念,今所受味,实不可得,所以者何?内外六味,性无分别,因内舌根,舌根本无知,和合生舌识,次生意识,强取味相,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反观缘味之识,不见相貌,当知!受味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舌受味中,亦预有五番修止观意,如前分别。

4、舌对味。 如何在舌受味时修止?修行人随舌受种种味相时,了知它如梦中得味一般的不真实。若得顺情美味时,不起贪着;若得违情恶味时,不起瞋心;若得非顺非违之味时,不起分别忆想,这就是修止。如何在舌受味时修观?修行人随舌受味时,了知其所受之味实不可得。为什么呢?因为舌根在受酸、甜、苦、辣、咸、淡等六种滋味时,本来无分别,是在因缘和合,生起意识之后,强取味相,才有一切善、恶等法的产生。但是反观这一念能受味之心,却不见相貌。既然不见相貌,那么由这心念所发起能受味的人(受味者)、及味中的一切法也毕竟空寂,这就是修观。

在这舌受味中,也包含有五种修止观的方法在内,应该如前面所说的来详加分别。

次、身受触时修止者:随所觉触,即知如影幻化不实,若受顺情乐触,不起贪着,若受违情苦触,不起瞋恼,受非违非顺之触,不起忆想分别,是名修止。云何身受触时修观?应作是念,冷、暖、涩、滑、轻、重等,名之为触。头等六分,四大和合,名之为身。触性虚假,身亦不实,谁能受触,和合因缘,即生身识,次生意识,忆想分别,苦乐等相,故名为受触。即当反观,缘触之心,不见相貌,当知!受触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身受触中,亦预有五番修止观意,如前分别。

5、身对触。 如何在身受触时修止?修行人随身所受种种觉触时,了知它如影一般的幻化不实。若受顺情乐触时,不起贪着;若受违情苦触时,不起瞋恼;若受非顺非违之触时,不起忆想分别,这就是修止。如何在身受触时修观?修行人随身受种种触时,作以下的观察:冷、暖、涩、滑、轻、重等,称之为触;头、身、两手、两脚等六分,是四大和合的,称之为身。但是反观触的自性虚假、四大假合之身也不实,那么是谁在受触呢?所谓的身识,只是因缘和合而有,次生意识,才能忆想分别苦乐等相,这叫做受触。这时反观这一念能触之心,却不见相貌。既然不见相貌,当知由心念所起受触的人(受触者)、及触中的一切法也毕竟空寂,这就是修观。在这身受触中,也包含有五种修止观的方法在内,应该如前面所说的来详加分别。

次、意知法中修止观相,如初约坐禅中明。修止观相,五番之意,是中应广分别,今不重辨。

6、意对法。 如何在意知法中修止观,前面五种坐中修止观的内容当中,已有详细的说明,这里就不再重复分辨。

行者若能于行住坐卧,见闻觉知等,一切处中,修止观者,当知!是人真修摩诃衍道。如大品经中(大正二五~四零二C):「佛告须菩提,若菩萨,行时知行,坐时知坐,乃至身服僧伽梨,视眴一心,出入禅定,当知!是名菩萨摩诃衍,以不可得故。」

修行人如果能在行、住、坐、卧等六种事缘当中;以及见、闻、觉、知等六根相对的六尘境界上,时时修习止观,就是真修大乘的人。如大品般若经中所说:「佛告须菩提!若菩萨行时知行,坐时知坐,乃至穿衣吃饭、扬眉瞬目之间,皆安住在禅定之中,当知此人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因为实在不可多得的缘故。」

复次:若人如是,一切处中,修行大乘,是人则于世间,最上最胜,无与等者。如释论中偈说(大正二五~一六一A):

闲坐林树间 寂然灭诸恶 澹泊得一心 斯乐非天乐

人求世间利 名衣好床蓐 斯乐非安稳 求利无厌足

纳衣行乞食 动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眼 观知诸法实

种种诸法中 皆以等观入 解慧心寂然 三界无伦匹

若能于一切处中修行大乘,就是世间最尊贵、最殊胜的人,再没有人能和他相等。正如大智度论的偈颂中所说:「空闲安坐林树之间,寂静安然息灭诸恶,内心澹泊一心清净,这种快乐不是天乐所能比拟。世间之人追求名利,讲求好衣好床蓐,那里知道这种快乐并非真正的安稳,因为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出家人穿着布纳衣沿街乞食,无论动静都在禅定之中,常以智慧的眼目,观察了知诸法的实相,故能视一切法平等,而寂然不为一切境界所动。这样的修行人,在三界之中,是无人能与他相比的。」

 善根发相 第七

今明善根发相,则有二种不同。

由于善巧修习前面所说的止观,所以经常会发动宿世的善根,修行人应当一一分辨清楚,才不致因为认识不清而误入邪道或退失道心。一般来说,有二种不同的善根发相。

一者、外善根发相:所谓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供养三宝及读诵听学等,诸善根发相。此是外事,与魔相滥,今不分别。

一、外善根发相。 如果在修习止观时,突然发起一种喜欢布施、持戒、孝顺父母、恭敬尊长、供养三宝,读诵经论、听经学教的心,就是所谓的外善根发相。这些善根的开发,是由于宿世曾经熏习过布施、持戒、孝顺父母……等善根,而现在由内心中开发,和用功修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说它是外善根发相。外,是属于外表事相的意思。这种情况,如果不是正修,很容易和魔境相混淆,相关的内容,在此并不作分别。

二者、内善根发相:所谓诸禅法门,善根开发也。即为三意:一正明善根发相、二分别真伪、三明用止观长养善根。

二、内善根发相。 这是由于修习止观的缘故,而开发宿世修习禅定的善根。其中内容分三:一、正明善根发相;二分别真伪;三明用止观长养善根。

第一、云何名内善根发相?有五种善根,发相不同:一、息道善根发相;二、不净观善根发相;三、慈心善根发相;四、观因缘善根发相;五、念佛善根发相。

(一)正明善根发相。 什么是内善根发相呢?这里有五种善根发相的不同:一是息道善根发相;二是不净观善根发相;三是慈心善根发相;四是观因缘善根发相;五是念佛善根发相。

一、云何息道善根发相?行者善修止观故,身心调适,妄念不起,因是自觉其心,渐渐入定,发于欲界,及未到地等定,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稳。于此定中,都不见身心相貌,于后或经,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将息不得,不退不失,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八触而发。八触者:所谓觉身,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当触发时,身心安定,虚微悦豫,快乐清净,不可为喻!是为数息根本禅定善根发相。

1、息道善根发相。 什么是息道善根发相呢?由于善修止观的缘故,调身、息、心适当,因此妄念不起,自觉其心由粗住、细住而渐渐入欲界定、未到地等定,这时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稳。在此定中,不见身心相貌,如此经过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息渐微弱、不退不失,就在定中,忽然感觉身心运动而发动八触。所谓的八触,就是身体有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八种感觉。当八触发动时,应当了知是身中四大调整的一种过程,就不会以为是魔境现前而退失道心。当八触发过之时,身心顿觉寂然安定、清明愉悦、快乐清净,这种觉受,实在很难用言语来形容。这就是数息根本禅定善根发相。

复次行者,或于欲界未到地中,忽然觉息,出入长短,遍身毛孔,皆悉虚疏,即以心眼,见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麻麦谷豆等,心大惊喜,寂静安快,是为随息特胜善根发相。

或者行人在欲界未到地定当中,忽然觉得鼻中的气息,不但经由鼻中出入,也从全身八万四千个毛孔中同时出入。心眼能清楚看见身内的三十六物,就像打开仓库能看见麻、麦、谷、豆等一样的清楚分明。这时不禁心中惊讶、喜悦、寂静、轻安、快乐。这就是随息特胜善根发相。

二、不净观善根发相:行者若于欲界,未到定中,身心虚寂,忽然见他男女身死,死已膖胀烂坏,虫脓流出,见白骨狼藉,其心悲喜,厌患所爱,此为九想善根发相。

2、不净观善根发相。 修行人在欲界未到定中,身心虚然寂静,忽然见到男、女死亡,死后身体由肿胀、青淤、烂坏,血涂、脓烂、虫噉、散坏、见白骨交错狼藉,心中顿时悲喜交加、倍感厌恶,不再贪爱男女身分(属外贪)。这就是九想善根发相。

或于初禅定之中,忽然见内身外身不净,膖胀狼藉,自身白骨,从头至足,节节相拄,见是事已,定心安稳,惊悟无常,厌患五欲,不着我人,此是背舍止观发相。

或者在静定当中,忽然见到自身、他身的不净相。或见膖胀狼藉;或见自身白骨,从头到脚节节相拄。见到这些境相后,定心安稳,惊悟无常,厌患五欲,不再执着人、我之相(属内外贪)。这就是背舍善根发相。

或于定心中,见于内身及外身,一切飞禽走兽,衣服饮食,房舍山林,皆悉不净,此为大不净善根发相。

或者在定心当中,见到自身、他身、以及一切的飞禽走兽、衣服饮食、房舍山林,都是充满不净的(属徧一切处贪),这是大不净善根发相。

三、慈心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于此定中,忽然发心,慈念众生,或缘亲人,得乐之相故,即发深禅定,得内心清净,悦乐不可为喻!中人(非亲)怨人、乃至十方,五道众生,亦复如是!从禅定起,其心悦乐,随所见人,颜色常和,是为慈心善根发相。悲、喜、舍等善根发相,类此可知。

3、慈心善根发相。 修行人在欲界未到地定中,有时突然发起慈念众生的心,或缘亲人得乐之相而发深禅定,这时内心的清净、喜悦,实在很难用言语来形容。其它或缘中人(非亲非怨)、怨敌、乃至十方五道众生得乐之相的情况都是相同。出禅定之后,内心充满喜悦快乐,不论见到任何众生,神情都是柔和慈善的。这就慈心善根发相。其它如悲、喜、舍等善根发相,也可模拟得知。

四、因缘现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静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即离断常,破诸邪执,得定安稳,解慧开发,心生法喜,不念世事,乃至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中,分别亦如是!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相。

4、因缘善根发相。 修行人因为修止观证得欲界未到地定,有时在身心静定当中,忽然心生觉悟。这时推寻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三世十二因缘的关系,发觉它只是三世相续因缘和合而有,若要寻求人、我则了不可得。这时自然破除以为有我、有人的邪见;也能离断、常两边(三世迁谢故不常,三世相续故不断,过去破常、未来破断、现在双破断常)。由于得定安稳,所以能开发智慧、心生法喜。从此不再缘念世间的事,也不再分别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事。这就是因缘观善根发相。

五、念佛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所有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不可思议,如是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作是念时,即敬爱心生,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稳,无诸恶想,从禅定起,身体轻利,自觉功德巍巍,人所爱敬,是为念佛三昧善根发相。

5、念佛善根发相。 修行人因为修止观证得欲界未到地定,有时在身心空寂当中,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应身佛)的不可思议;所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三昧解脱等法(报身佛)的不可思议;还有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法身佛)的不可思议。在忆念这些无量功德不可思议的同时,心生敬爱、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稳,没有一切的杂心恶想。出禅定之后,自觉身体轻安便利、功德巍巍,同时也为众人所敬爱。这就是为念佛三昧善根发相。

复次: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身心澄静,或得发无常、苦、无我、不净、世间可厌患、食不净、死、断、离、尽想、念佛、法、僧、戒、舍、天、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空、无相、无作、六度波罗蜜、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发相,是中应广分别。故经云(大正一二~一一一一A):「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除了以上所说五种内善根发相以外,也可能在身心澄净当中,得「无常、苦、无我、不净、世间可厌患、食不净、死、断、离、尽想」十想的善根发相:或「念佛、法、僧、戒、舍

、天」六念的善根发相:或「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三十七菩提道品的善根发相;或「空、无相、无作」三三昧的善根法相;或六度波罗蜜、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的善根发相,这其中的内容,应该详细作分别。所以经中说:「只要做到制心一处,是没有一件事不能成办的。」

第二、分别真伪者,即有二意:一明邪伪相、二辨真正相。

(二)分别真伪。 内善根发相的第二部分,是分别真伪。内容有二:一、明邪伪相;二、辨真正相。

云何名邪伪相?行者!若发如上诸禅时,随因所发之法,或身手纷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时身轻欲飞,或身如被缚,或时逶迤垂熟,或时煎寒,或时壮热,或时时见种种诸异境界,或时其心闇蔽,或时起诸恶觉,或时念外,散乱诸杂难善事,或时欢喜躁动,或时忧愁悲思,或时恶触,身毛皆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如是等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名为邪伪。此之邪定,若人爱着此,即与九十五种鬼神之法相应,多好失心颠狂,或时诸鬼神等,知人念着其法,即加势力,令发诸染,邪定邪智,辩才神通,惑动世人,见者谓得道果,皆悉信伏,而其内心颠倒,专行鬼法,是人命终,永不值佛,还堕鬼神道中,若坐时多行恶法,即堕地狱。

1、明邪伪相。 什么是邪伪相?修行人如果在修止观时,发了以上所说的善根相,伴随着所发的相,或者身手搔动、或觉身重如有物镇压、或觉身轻欲飞、或觉身如被缚,有时精神不振、有时感觉酷寒、有时感觉燥热、有时见到种种怪异的现象、有时其心昏暗覆蔽、有时心起恶念邪思、有时忆念诸乱杂事、有时心情欢喜躁动、有时心情忧愁悲思、有时突感恶触身毛惊竖、有时突感喜触大乐昏醉,只要有以上种种邪法,和禅一起发,就称为邪伪,并不是真正的禅发相。这些邪定境界,修行人一旦爱着,就会和印度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每每令人失心颠狂。这些鬼神都有他心通,知道修行人的贪爱,所以就随着他的爱着,来增加他的势力,使他发邪定、邪智、辩才、神通。修行人不如,以为是好境界,于是心生贪着;凡夫愚痴,也不知是着魔,还误认他已证得道果,对他更是信仰崇拜,完全心服口服的依之而行。那里知道他的内心颠倒,只是专门行鬼法来惑乱世间。这个人命终之后,不但会堕在鬼神道中,而且永远不能遇佛,如果生前多行杀、盗、淫、妄等种种恶法的,还会堕在地狱中。

行者修止观时,若证如是等禅,有此诸邪伪相,当即却之。云何却之?若知虚诳,正心不受不着,即当谢灭,若不谢灭,应用正观破之,即当灭矣。

若是修行人修止观,遇到这些邪伪相时,应当立刻却除,千万不可贪着。如何却除呢?了知这些邪定、邪慧、邪辩、邪通都是虚诳不实的,端正其心不受不着,这些境界就自然消灭。如果还是不消灭,就用正观来破,最后一定能灭除。

二、次明正禅发相者:若于坐中,发诸禅时,无有如上所说诸邪法等,随正禅发时,即觉与定相应,空明清净,内心喜悦,澹然快乐,无有覆盖,善心开发,信敬增长,智鉴分明,身心柔软,微妙虚寂,厌患世间,无为无欲,出入自在,是为正禅发相。譬如:与恶人共事,恒相触恼,若与善人共事,久久逾见其美,分别邪正二种禅发之相,亦复如是。

2、辨真正相。

什么是真正禅发相?如果在坐中善根发相的时候,并没有上面所说的种种邪定境界,反而觉得与定相应、空明清净,内心喜悦,澹然快乐,无有覆盖、善心开发、信敬增长、智慧分明、身心柔软、微妙虚寂、厌患世间、无为无欲、出入自在,这些就是真正的禅发相。这种情况,就好比和恶人共事,总是互相触恼;如果和善人共事,久而久之,反而愈见其美,分别邪正二种禅发之相的情形也是如此。

第三、明修止观长养诸善根者:若于坐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进。云何修令增进?若宜用止,则以止修之!若宜用观,则以观修之!略云大意如此。

(三)明用止观长养善根。 内善根发相的第三部分,是说明如何用止观来长养善根。 修行人在坐中,开发内、外善根的时候,应当修止观来使它增进。如何使它增进呢?就是适合修止的时候,就以止修之;适合修观的时候,就以观修之。至于止观的内容,前面第六章中已经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重复说明。

觉知魔事 第八

当修行人的功夫渐深,魔王就会乘机破坏他的道行,因此,对于所有魔事的内容,不得不加以觉知。

梵音魔罗,秦言杀者,夺行人功德之财,杀智慧命故。云何名魔事?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脱众生,入涅盘为事。魔以破除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若能安心正道,方知道高魔盛,故须善识魔事。但魔有四种:一烦恼魔、二阴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前三种魔,皆是世之常事,今不分别。鬼神魔相,此事须知,今当略说:鬼神魔有三种:一精魅鬼、二堆惕鬼、三魔罗鬼。

所谓的魔,就是魔罗,秦译杀者。为什么称为杀者?因为他会夺取修行人的功德法财、杀修行人的法身慧命。 为什么称为魔事?因为佛经常用功德、智慧来度脱众生,专门以入涅盘为事;而魔却常以破坏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修行人若能安心于正道,道高时,魔则愈盛,这时务必善于分辨魔事。一般来说,魔的种类有四:一是烦恼魔;二是阴入界魔;三是死魔;四是鬼神魔。前面三种,是属于世闻常有的事,也是随我们自心所生的,如果用正念遣除,大多能息灭,所以在这里就不特别作分别。至于第四种鬼神魔,则必须详加分别了知。鬼神魔略说有三种:一是精魅鬼;二是堆惕鬼;三是魔罗鬼。

一、精魅者: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身相等,种种非一,以恼惑行者。此诸精魅,饮恼行者,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多于寅时来者,必是虎豹等,若多于卯时来者,必是兔麞鹿等;若多于辰时来者,必是龙鳖等;若多于巳时来者,必是蛇蟒等;若多于午时来者,必是马驴驼等;若多于未时来者,必是羊等;若多于申时来者,必是猴玃等;若多于酉时来者,必是鸡鸟等;若多于戌时来者,必是狗狼等;若多于亥时来者,必是猪豕等;若多于子时来者,必是鼠等;若多于丑时来者,必是牛犊等。行者若能善占则知!恒用此时来者,即是其兽精魅,呼其名字,而呵责之,即当谢灭。

一、精魅鬼。 是属于十二时兽,能变化种种形相,或作少男、少女、老男、老女的形貌;或作可爱、可怖的身相来恼乱、迷惑修行人。这一类的精魅,会按照一定的时辰前来,所以只要清楚知道十二时辰所属的三十六兽,就能不受其干扰。于寅时来的,必是狸、豹、虎。 于卯时来的,必是狐、兔、貉。 于辰时来的,必是龙、蛟、鱼。 于巳时来的,必是鳝、鲤、蛇。 于午时来的,必是鹿、马、麞。 于未时来的,必是羊、雁、鹰。于申时来的,必是狄、猿、猴。 于酉时来的,必是鸟、鸡、雉。 于戌时来的,必是狗、狼、豺。 于亥时来的,必是豕、貐、猪。 于子时来的,必是猫、鼠、伏翼。 于丑时来的,必是牛、蟹、鳖。修行人在清楚分辨,每一个时辰所出现的精魅后,只要直接叫唤它的名字,再加以呵责,就会马上消失。因为这些精魅,都害怕被别人识出其形、以及名字,所以一旦叫出它的名字就已经不敢前来,更何况是识得其形,当然就更不敢胡作非为了。

二、堆惕鬼者:亦作种种恼触行人,或如虫蝎,缘人颜面,钻刺,或击枥人两腋下,或乍抱持行人,或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者,应即觉知,一心闭眼,阴而骂之,作如是言:我今识汝!汝是此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本,若在家人,应诵三皈、五戒、八戒等,鬼便却行匍匐而去。如是等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断之法,并如禅经中广说。

二、堆惕鬼。 修行人在坐禅时,堆惕鬼也会时常作出种种恼乱行人的事。有时如虫蝎(木中的蛀虫),缘着人的头面内外钻刺;或者击枥人的两腋下;有时突然抱住修行人;有时则言说啾啾音声喧闹;或者作种种不同的兽形来恼乱修行人。有以上这些情况发生时,应该立即提高警觉,一心专注,闭上眼睛呵斥他:「我知道你的名字!你是阎浮提中,专门食火嗅香偷腊吉支,因为邪见专门喜欢破戒的人,但我如今持戒清净,所以一点都不怕你。」这时出家人应诵戒本;在家人应诵三皈、五戒、八戒等,堆惕鬼便会退却匍匐离去。其它有关种种恼乱修行人的内容、及如何断除的方法,禅波罗密经中有详细的说明。

三、魔罗:扰乱行者,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人善心。一、作违情事,即是作可畏五尘,令人恐惧。二、作顺情事,即是作可爱五尘,令人心生爱着。三、作非违非顺事,即是作平等五尘,动乱行者。是故魔名杀者,亦名华箭,亦名五箭,射五情故。

三、魔罗。 魔罗扰乱修行人的方式,大多是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坏修行人的善心。一是作违情事:就是化作可怕的五尘境界相,令行人心生恐惧;二是作顺情事:就是化作可爱的五尘境界相,令行人心生爱着;三是作非违非顺情事:就是化作一般的五尘境界相,令行人心生动乱。所以,魔罗又称为杀者(杀修行人的法身慧命)、也称为华箭(如飞来的一朵花,其实是箭,能伤身命)、也名为五箭(专门射人的五根)。

在名色中作种种境界,惑乱行者,作顺情色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着色中。作违情境界者:或作虎狼狮子、罗剎之形,种种可畏相,来怖行人。非违非顺者:但作平常之形,动乱人心,令失禅定,故名为魔。或化作种种好恶音声,或作种种香臭之气,或作种种好恶之味,或作种种苦乐境界,来触人身,皆是魔事。其相众多,不可具说。

究竟魔罗是如何射人的五根呢?总的来说,就是在名色中,化作种种境界来惑乱修行人。别的来说,是化作以下三种境界:一是作顺情境界:即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等可爱之境,令人心着色中;二是作违情境界:即化作虎狼狮子、罗剎夜叉等种种可畏的形相,来惊吓修行人;三是作非违非顺境界:只化作平常的事物,来动乱修行人的心,使他失去禅定,所以称为魔。或者化作种种好、恶的音声;香、臭的气味;好、恶的滋味;苦、乐的境界来触人身。有以上所说的这些情况,当知都是魔事。除了这些以外,其实还有很多不同的魔事,在此无法一一举例说明。

举要言之!若作种种五尘,恼乱行人,令失善法,起诸烦恼,皆是魔军。以能破坏平等佛法,令起贪欲忧愁,瞋恚睡眠等,诸障道法故。如经偈中说(大正二五~九九~一六九引用):

欲是汝初军 忧愁为第二

饥渴第三军 渴爱为第四

睡眠第五军 怖畏为第六

疑悔第七军 瞋恚为第八

利养虚称九 自高蔑人十

如是等军众 厌没出家人

我以禅智力 破汝此诸军

得成佛道已 度脱一切人

总而言之,只要是化作种种五尘境界,来恼乱修行人,使他失去善法、生起烦恼的,都称为魔军。它不但会破坏平等的佛法,还会令修行人生起贪欲、忧愁、瞋恚、睡眠等障道法。正是经中的偈颂所说:贪欲是你第一个魔军,忧愁则是第二个魔军, 饥渴是你第三个魔军,渴爱则是第四个魔军, 睡眠是你第五个魔军,怖畏则是第六个魔军, 疑悔是你第七个魔军,瞋恚则是第八个魔军,利养名称第九个魔军,贡高我慢第十个魔军。 这些众多邪恶的魔军,专门诳惑沉没出家人, 我以禅定智慧的力量,摧破降伏了这些魔军, 就能成就无上的佛道,圆满度脱一切的众生。

行者!既能觉知魔事,即当却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彼自当灭。二者、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谢灭。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念,勿生恐惧,不惜躯命,正心不动,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即佛法自当现前,魔境消灭。

知道了魔事的内容之后,当然更重要的是,该如何退却它?退魔的方法有二种:一是修止来退却:只要见到一切外来的恶境界,当下都要知道它是虚诳不实的。如此心中不生忧虑、不生恐怖、不生取着、不生弃舍、不生分别、不生计度,只是息心寂然,魔境界自然消灭。二是用观来退却:若是用止的方法,不能退却种种魔境,就反观这一念能见的心,究竟是在何处?四处徧寻不着,可见它并无处所。既然没有能见的心,又怎么会有所见的魔境界呢?既然没有魔境界,又是谁被恼乱呢?如此观后,魔境界很快就会灭去。如果还是迟迟不去,就把心安住在正念当中,不起丝毫恐惧之想。观察四大本空,五蕴非我,不再贪恋,爱惜自己的身命。如此正心不动,思惟魔境界的自性本空,佛境界的自性也空,在空性当中,无论是魔境界还是佛境界,都是平等一如的。没有魔境界要舍,也没有佛境界要取,安住在这不取不舍的平等法性中,魔境界自然消灭。

复次:若见魔境不谢,不须生忧,若见灭谢,亦勿生喜,所以者何?未曾见有人坐禅,见魔化作虎狼来食行者;亦未曾见魔化作男女可为夫妻也。当知!皆是幻化,愚人不了,以生惊怖,及起贪着,因是心乱,失定发狂,自致其患,皆是行人,无智受患,非魔所作。

实际上,见到魔境界不消失,不需要心生忧愁;见到魔境界消失,也不需要心喜悦。为什么呢?因为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人在坐禅;也没有真实的魔化作虎狼狮子来吃修行人;同样地不曾看见有魔化作男女来做夫妇……,这些都是幻化不实的。只有愚痴、不了解它是虚妄的人,才会心生恐怖、贪着、失心、狂乱、以及丧失禅定。这都是自己缺乏智慧所造成的过患,并非魔所作。

复次:若诸魔境恼乱,或经年月不去,但当端心,正念坚固,不惜身命,莫怀忧惧,当诵大乘方等,诸经治魔咒,默念诵之,存念三宝。若出禅时,亦当诵咒自防,忏悔惭愧,及诵波罗提木叉戒,邪不干正,久久自灭。魔事众多,说不可尽,善须识之!是故初心行人,必须亲近善知识,为有如此等难事故,是魔入人心时,能令人心神狂乱,或忧、或喜,因是成患,乃至致死,或时令得诸邪禅定,智慧神通陀罗尼,说法教化,人皆信伏,后则大坏人出世善事,及破坏正法。如是等诸异非一,不可说尽!今略示其要,为令行者,于坐禅中,不妄受诸魔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归正,当观诸法实相,善修止观,是则无邪不破!故「释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如偈中说(大正二五~二一一A):

若分别忆想 即是魔罗网 不动不分别 是则为法印,如果种种魔境恼乱修行人,经年累月不去的话,除了端正其心,正念坚固、不惜身命、不怀忧惧之外,还需诵大乘方等经(楞严、维摩等经)以及治魔咒(楞严、大悲等咒)。若是在禅定中被魔恼乱,就立刻默念诵之,心中存念三宝;如果是出禅定后,也应诵咒来自我防护,加上深切地忏悔惭愧,以及诵一切戒。如此则邪不胜正,久久魔境自然消灭。魔事的内容实在很多,一时也说不尽,总而言之,修行人应该善于辨识才好。初发心修习止观的行人,最好亲近善知识,因为善识是善于辨识魔事的人。否则当魔入心时,往往令人心神狂乱,呈现时忧、时喜的状况,若日久成病,还会令人丧命。有时更令行者得邪定、邪智、神通、陀罗尼,能说法教化众生,人人对他信仰折服,这样的结果,不但破坏了出世间的善事,也同时毁坏了正法。

魔境界的相貌不一,种类也很繁多,在此只能简略地举出一些重要的例子,使修行人在坐禅中,不会妄受魔境界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若要遣邪归正,就当观一切诸法的实相,如此善巧地修习止观,则无邪不破。正如「释论」中所说:「除了诸法的实相以外,其余的一切都是魔事。」也如偈颂中所说的:「若作分别忆想,就会堕入魔罗网中;如果能不动不分别,就是诸佛的法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