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酒博物馆图片:北大校长的青年情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18:04

北大校长的“愤青”情结

 

日前在《博客中国》上发了一篇《北大校长离“三妈校长”还有多远?》。没想到这位周校长向着“三妈校长”的目标,加足马力大踏步地奔跑,比我原来料想的速度要快得多。

周校长经常参加“化妆舞会”,所以需要多张脸谱。人们看到最多的是风度翩翩、温文尔雅,一副温良恭俭让的学者脸谱。这多半出现在诸如中外大学校长高峰论坛或是院士大会一类的高端场合。有时又以亲切、幽默的脸谱示人,似乎像老一辈科学家高士其那样用科普作品关爱青少年一代,给你来一个小段子《化学是你,化学是我》,甚至在毕业典礼上引用流行歌曲的歌词,与学生娃套近乎。而经常性的脸谱——不,确切的应该叫本色,因为这张脸谱与他的真实面目是完全一致的——则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严肃的“党性”。例如“三妈教授”在北大脱颖而出后,在网上受到压倒性的抨击。众多网友纷纷要求北大辞退无德和不良的教授孔某。而在周其凤看来,这是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原则问题。像孔某这种教授北大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是极其珍贵的稀缺资源,关爱、培养犹恐不及,岂能让其受到伤害?故而公开表态,宣称孔某是个才华横益的人,“他写的很多东西都非常好,我本人很喜欢他的文字。”周其凤还说,“孔庆东给他的印象一直是一个怀着赤子之心的学者,真诚且率直”。

“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严肃的‘党性’”是周其凤真实面目的表现,也是政客们的常态。不过使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北大校长,竟然还有着愤青的情结。

愤青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逢美必反,其二是自己当“爱国贼”的同时动辄骂别人“卖国贼”、“汉奸”;其三是不讲道理,信口雌黄。当然还有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

现在用事实来看看这位北大校长的身上有没有愤青的情结。

周其凤在长沙市一中向师生发表演说

 

    据《潇湘晨报》消息,“12月24日周其凤站在家乡长沙市一中的讲台上,面对长沙四大名校中学生进行演讲”。其中谈到美国和中国的教育时,周其凤称:“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周其凤认为中国的教育很成功,理由是中国这些年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在进步,靠的就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才。”

    骂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歌颂中国的教育“很成功”,是很轻松的,因为可以信口开河,不用举证,而且可以仕途通达,升官发财。而说美国的教育不是“一塌糊涂”,中国的教育不是“很成功”,不仅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要充分说理,而且最关键的是官人们很不爱听,因为这将“诋毁”官人们的政绩,因此官人们和愤青、愤中、愤老们会骂你是“汉奸”、“卖国贼”、“带路党”。

老石生来就是一副“贱骨头”,对任何事都爱认死理,爱较真,容不得人颠倒黑白,不管你是哪路神仙,哪怕你是“国子监”的“祭酒”。

对周其凤的“满纸荒唐言”逐一驳斥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只要“用事实说话”即可真相大白。

首先,周其凤说:“他们(指美国——笔者注)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

幸亏这个周某在1980年1月-1983年2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还混了三年,即使没有这三年,一个普通的中国高中生也都知道“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怎么周某一杆子打翻美国220年44个总统时,连林肯也不放过呢。林肯不仅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总统的第一人”,而且他的“民治、民有、民享”的伟大思想和实践已经跨越了国界,穿越了历史,成为两百多年来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这样的人会如同周某说的“不懂得尊重人”吗?

抗战期间毛泽东也说过:自由民主的中国“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毛泽东心目中的林肯会是一个“不懂得尊重人”的总统吗?

克林顿若干年前访问中国西安时,和一个小学生对话。小学生很羡慕他能管全美国人民,克林顿马上纠正说,“不对,是全美国人民都管我”。

    克林顿这句话道出了每个美国公民对总统要求的底线:每一个美国总统都必须“被关在笼子里”。因此总统巴结选民唯恐不及,怎么可能如周某说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如果总统不慎“雷”出了“政府对待刁民就是要硬气”(龙永图语),“反对政府就是恶”(重庆江津区委书记王银华语)这类雷语,估计用不了48小时就得下台(尼克松水门事件从“东窗事发”到宣布辞职不到24小时)。美国总统虽然从不称自己为“人民的儿子”,但美国公民的地位就像巴金先生《家》中的高老太爷,而总统就像整天诚惶诚恐的孙子觉新。“孙子”哪敢“不懂得尊重人”,上面有“爷爷”管着哩。

“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这位校长大人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

如果要比较美国与中国哪个更“懂得尊重人”,应该“用事实说话”。没听说美国有工人干了活后拿不到工资,手里只有一张“白条”的;没听说美国因暴力拆迁而导致自焚的;没听说美国因为在网上批评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导致被“跨省追捕”的;没听说美国的“三公消费”(人家没有这“中国特色”的东东)“可上九天揽月”,而中小学生却六七十人挤在额定20人左右的沙丁鱼罐头般的校车里,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没听说美国公民上访(这也是“中国特色”的东东),到了华盛顿被德州或加州的驻华盛顿办事处与中国安元鼎美国分公司联手截访,遣送回原地的……。够了,让左、中、右各路人士,舍弃各自的偏见,评一评美国与中国哪个更“懂得尊重人”?

其次,读了周某的“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以后,再读了下一句“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顿时恍然大悟。周某的“人”,和“别人”实际是有着特定的语境和着潜在含义的。美国总统不可能也不敢不尊重他的公民,但是美国人——无论是总统还是普通民众,他们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包括总统和普通公民是绝不会“尊重”萨达姆、卡扎菲的,也不会“尊重”本.阿里、萨利赫、穆巴拉克、巴沙尔的。对卡斯特罗、金家父子,美国总统确实也是“不懂得尊重人”的。

至于“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似乎也有一点道理。对伊拉克的萨达姆,利比亚的卡扎菲,可能是“强加”了。但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和今年北约在利比亚实行“禁飞区”,都是经过联合国授权的。今年10月4日由于中国和俄罗斯行使了否决权,法国和英国对叙利亚“施压”的决议就没能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大国没有联合国的授权,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巴沙尔继续在屠杀叙利亚人民而“爱莫能助”。这说明当今这个世界,国际“游戏规则”并非贱如敝屣,把“自己的意愿”想“强加”就能“强加”的。

其实“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的,过去和现在倒真还不少。1976年,毛泽东去世,毛远新、王海容们恸哭,你也不得不跟着哭。金二死了,金家人和李春姬们嚎啕大哭,据说朝鲜两千多万人举国哀嚎。民众的号丧,看起来没有人“强加”,实际上是比没有“强加”更厉害 的“强加”,因为暗中有一双双流露出咄咄逼人的凶狠目光无时不在地窥视着你。再有,从乡镇、区县到市、省再到全国,哪一个人不是“被代表”?哪一个人不是别人的意愿“强加”于自身?

再次,看看周其凤对美国教育的评价。

第一、周说“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

在上述短短的60个字里,周其凤把自己“大学校长”、“院士”、“教育家”、“教育家”的外衣、内衣,像脱衣舞娘一样,一件件剥了个精光。

如果如周其凤所说“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那么1980年1月,公派你到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学习时,你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断然拒绝,因为那时你已经是一个33岁的在北京大学攻读了本科和硕士学位达七、八年之久的研究生了,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应该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既然“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又何必既浪费纳税人的真金白银,又虚度你的青春呢?退一步说,当时出国时对美国的教育不甚了了,“受了蒙蔽”,那也应该在1981年9月获得硕士学位以后“迷途知返”,不应该“一错再错”,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直至1983年2月返国。看来你那个美国的硕士、博士学位,也是“一塌糊涂”的,毫无含金量,除了可供你捞取院士和当大学校长的桂冠做一块敲门砖外,别无它用。

第二、“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这完全不像出自一个教育家和大学校长之口。因为这句话非常不合逻辑。“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教育就“一塌糊涂”吗?这二者之间根本就不存在因果关系。用一个人所共知的实例就把这句话驳得体无完肤。蒋介石是一个出了名的“不懂得尊重人”的“总统”(那时还是委员长),可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在昆明的西南联大培养出无数优秀人才,在重庆的中央大学,在福建建阳的暨南大学,经历了艰辛的颠沛流离,可是在培养人才方面也都卓有成就。它们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写下了解放后60多年来无法与其比肩的辉煌。

第三、教育狭义的概念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但是周其凤谈的教育,显然是指教育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美国现在是吸收世界上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而且它能够像磁铁一样,把外国留学生中最优秀的人才吸引住、留下来为美国服务。如果它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能做到吗?相反,周其凤认为“中国的教育很成功”,同样是不值一驳。别的不说,就说北大理科,尤其是物理等专业,最优秀的毕业生几乎全都到大洋彼岸效忠于美利坚去了,就凭这一点,也无法掩盖周其凤的“中国教育很成功”自拉自唱式的自慰。

中国62年都出不了一个本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教育“一塌糊涂”的美国自1901年诺奖设置以来,产生了三百多位得主。像这样的“一塌糊涂”有何不好?中国两院开院士大会时,坐下来一大片,像个敬老院,极其优厚的“院士待遇”,“一个都不能少”,可是各行各业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创新型的领军人才却几乎是空白。作为一个大学校长如果还有一点点愧疚之心,竟然还能毫不脸红地宣称“中国的教育很成功”吗?

    周其凤认为中国的教育很成功,理由是中国这些年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在进步,靠的就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才。”

“中国这些年都在飞速发展”,不错,汽车的产销量世界第一,但就是造不出有自己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和质量精湛的发动机,更不用说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飞机了。手机的使用量也是世界第一。给世界知名手机企业生产手机,由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外国人拿去了利润的90%以上,中国的制造商沦为夏衍当年笔下的“包身工”。就是那可怜巴巴的5%左右的利润,也是用廉价的劳动力、环境和生态的恶化、不可再生资源的恶性消耗、民族工业发展的牺牲、利税的不当减免等等为代价的,甚至连子孙后代的宝贵资源都大大地透支了。这种“发展”和“进步”有什么值得夸耀?“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才”如果只会搞这种“发展”和“进步”,还不如趁早让教育“关张”为好,免得劳民伤财。

看来这位校长大人的脑子真是有点“一塌糊涂”,而且不幸的是还染上了愤青并发症。要治?难!因为“屁股决定脑袋”,“利”可以使人“智”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