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到烟台坐车要多久:江青和毛泽东第一次见面的真实情况(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1:10:40

江青和毛泽东第一次见面的真实情况(2)

王凡

2011年08月23日16:44  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        微博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推荐至人民微博:用户名: 密码:  看看微博

会议期间,中共在各地的领导、各军的将领们大都来到了延安。会议结束后的一天,贺龙对毛泽东说:“你还不请我们吃饭?”“哦,为什么要请你们吃饭?”“你结婚了,还不该请吃饭吗?”“好!我请你们吃。”毛泽东叫来了叶子龙,说:“你给我们办两桌饭。”



  王明到来不久,就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作了个题为《如何继续全国抗战与争取抗战的胜利呢?》的报告,批评洛川会议以来中央的正确路线,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投降主义主张,否定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由于他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因而迷惑蒙蔽了一些人,使其错误意见一度占了上风,并在党内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思想混乱。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以肃清右倾投降主义思潮的影响,更好地领导抗日战争。

  会议期间,中共在各地的领导、各军的将领们大都来到了延安。会议结束后的一天,贺龙对毛泽东说:“你还不请我们吃饭?”“哦,为什么要请你们吃饭?”“你结婚了,还不该请吃饭吗?”“好!我请你们吃。”毛泽东叫来了叶子龙,说:“你给我们办两桌饭。”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叶子龙这个机要科长就兼任了部分生活秘书的职责。有一段叶子龙病了,住到了延安城里,毛泽东身边没了人,感到很不方便,当叶子龙病好后,立即把他调回身边。叶子龙听了毛泽东的吩咐,当晚就办了两桌饭菜,请了朱德、周恩来、刘少奇、贺龙、王若飞等人。王若飞喝得有些醉意,一个劲儿骂机会主义。

  几天后,叶子龙又替毛泽东承办了几桌饭菜,请上次未请的人。这次来的人更多,张闻天、李富春、滕代远等也来了。这一次把叶子龙忙得够呛,准备饭菜,组织车子接送……还碰上了敌机来轰炸。

  朱仲丽在《女皇梦》书中,将毛泽东请客一事说成是江青逼迫的,与叶子龙的回忆有很大的差异。另外,叶永烈根据第二次毛泽东请客吃饭的参加者徐明清的回忆,将毛泽东与江青结婚的日子确定在第二次吃饭的1938年11月20日,看来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吃饭在结婚之后,并非与结婚同时;如果要以吃饭为结婚标志,似乎也不该以第二次请客吃饭为结婚日,况且徐明清本人也说结婚约在吃饭前后,并未以其吃饭那日为结婚日。

  敌机轰炸后,中共中央就搬了家,据说是第二次参加吃饭的滕代远建议的,他认为凤凰山不安全,而杨家岭情况好些。于是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从凤凰山搬到了杨家岭。毛泽东和江青住了三间窑洞,王明住在他们后面的一排窑洞。请客之后,毛泽东和江青结婚一事才为人所知。在这之前,叶子龙也说不清毛泽东和江青结婚究竟应从哪一天算起,因为他恰巧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到中央党校学习了三个月。

  1939年,叶子龙收到中共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项英从江苏发来的电报,说是江苏、上海方面的一些共产党员,听闻毛泽东与曾是上海电影演员的蓝苹结婚,认为很不合适。他们反映,蓝苹的情况比较复杂,曾经被捕,亦因婚姻不严肃搞得沸沸扬扬,请毛泽东慎重考虑。

  关于项英的电报,笔者在一些文章和书籍中看到过几种说法:

  一是当事人之一杨帆的回忆,他说项英曾向他问及江青的情况,他告诉项英江青被捕过,是否变节不清楚,但讲了对江青个人生活作风问题的看法。项英要他写个材料,还让他“拟了一份电报给延安的康生”,项英在电文后加了“此人不宜与主席结婚”一语。

  一是黄子云在1995年1月《党史博览》发表的《“幸有寸心如火炽”》文章中的叙述。黄文说1939年,任新四军军部秘书的杨帆,向新四军政委项英反映了江青“在上海的劣迹”:“通过无线电波,反映江青劣迹的这份材料很快地到了延安。可惜这份材料没有直接落到毛泽东或是中央其他领导同志手里,而是落到康生的手里。康生收到这电文的次日,将原文给江青看了,而且把电文扣了下来。”

  由于决定给延安发电的项英于皖南事变中牺牲,电报是否直接发给康生无法确定。但叶子龙收到的电报并非发给康生的,否则他不应该先将电报直接送给毛泽东。叶子龙回忆说:“电报是我送交毛泽东的,所以记得电文的内容。毛泽东看了电报对我说,江青的情况康生都了解,如果有问题他就会告诉我了,可他并没有说什么,可见没有什么问题,不必大惊小怪。就让我把电报拿回来了。”

  同样的电报既发给中央,又发给康生个人,似乎不太可能。如果项英只给中央发了一份电报,按正常程序,应该如叶子龙所说,由叶先送毛泽东,而不可能直接落入康生手里,并由他拿给江青看,又私自扣了下来。根据黄文的叙述,毛泽东显然不可能知道项英来电报一事,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事实是毛泽东首先看到了项英的电报,但他相信了康生有关江青情况的汇报,所以没有以此为意;至于他事后是否又因此询问过康生,就不得而知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