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教育内容:独步东西的张辛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20:39:14
颠簸了十年之久的张辛欣,以她的执着与才干,在时代风云变幻的职场永不寂寞。是作家?是编剧?是导演?是经济学家?是IT时代的先行者?在美国与中国之间独步东西的张辛欣。
  在“纯文学”受冷落的今天,对作家崇拜得五体投地的文学青年几乎荡然无存。由于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演员、歌手和节目主持人纷纷独领风骚,吸引了大批追星族。曾经颇为红火的女作家张辛欣,在读者的视野里消失大约10年后,还能再次唤起人们的热情吗?
  因为自信,所以孤傲
  严格地说,今天的张辛欣已不仅是一个纯粹的作家了,在美国生活了11个年头后,她已是一个集记者、经济学家、影视评论家、编剧和导演等等于一身的复合、全能型人才。自从1998年1月回到北京后,两年里,张辛欣编剧并导演了一部自己的小说《珍邮迷案》和完成了一部新书《我知道的美国》。
  由于张辛欣在文学上颇有成就,结果便掩盖了她的真实本行。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后,张辛欣曾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导演,只是,她的文学作品接二连三地问世,使她迅速成为80年代文坛上风行一时的年轻女作家。她的一系列作品《疯狂的君子兰》、《我们这个年纪的梦》、《在同一地平线上》、《大劫案》、《在静静的病房》和《北京人——100个普通人的自述》等等,为她奠定了在当代文坛的位置。
  当年,这个有着鲜明个性、性格泼辣、思维敏捷的军人的女儿、的确鼓舞过、甚至影响着许许多多的文学青年。尤其是她骑自行车沿着大运河采访的壮举被电视台跟踪报道后,更引起极大的轰动。尽管那时电视机尚未普及,但这个别具一格的年轻女作家给读者留下了特殊的深刻印象。
  1988年去美国后,国内关于她的消息渐渐绝迹。9年间,她曾回到过北京,但一直回避媒体低调处理。张辛欣属于那种比较孤傲的女性,因为对实力的自信她能够远离各种小圈子,而不必担心被人遗忘或者被人冷落。
  美国不是唐人街——文化转型
  同纷纷涌到美国去镀金又潮水般返回的女演员不同,张辛欣不是铩羽而归。在一个基本以白人为主体的陌生社会里,家住亚特兰大的张辛欣凭着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在较短的时间内跻身到主流社会中。她不同于那些回避压力而一头扎进唐人街小圈子的中国人,而是力图从更多侧面了解和感受这个与中国社会迥然不同的西方世界。与那些曾在国内被捧为明星而在美国则根本无人知晓的演员不同,张辛欣的作品被译成英文,毕竟在当地知识界还能遇到知音。
  不甘寂寞、也必须挣钱的张辛欣很快就找到了能发挥自身优势的用武之地。她开始为电台和报纸撰写新闻背景分析和时事问题报道,在那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她渐渐对经济和金融痴迷起来,不久又为杂志开辟专栏,长篇累牍地评论金融风波和股市起落。
  精力充沛、擅长交际的张辛欣,在每天被大量文债逼迫下,依然能有时间和有精力再去做自己最爱干的事情——写小说。于是,海峡两岸、三地的出版界便闻讯与她取得联系,反过来她又为海峡两岸、三地的出版事业穿针引线。为此,她又一次次往返于台北、香港和亚特兰大及北京和上海等城市。
  电影启示录——归去来兮
  身处异国他乡的张辛欣,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行,每周都必须走进电影院至少两次,随时掌握美国和欧洲最新的电影动态,把各个流派、各种类型的代表作品浏览一遍。
  长期泡在影院,张辛欣对各类影片的相对固定观众群也有了切身的体会和认识。如白人中产阶级喜欢看那些温馨和浪漫的经典影片,他们的反应是平静和极有节制的。而那些充满幻想、动作激烈的影片则吸引更多的黑人观众,他们是奔放和粗犷的,他们对某个镜头或某句台词的反应是毫不掩饰的大笑、热烈击掌和深重的呼吸。而少男少女们因为没读过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原著,在看到悲剧的结尾时,竟然一片抽泣、唏嘘声。
  张辛欣不是为了打发时间去影院消遣,她是带着明确的目的走进影院的。每次走出影院在回家的路上,她和丈夫便开始给刚看完的影片打分。几天后,再与当地报纸和全美报纸的有关评论对照,后来,他们惊奇地发现:他们的审美趣味竟然与有影响媒介的观点不谋而合。
  因为能有比较广泛的了解和相当宽阔的视野,张辛欣便能从容、客观地审视国内的影视界。或许是自身性格或者也是由于在美国生活较长的缘故,张辛欣在评论国产影视剧时,直言不讳、快人快语。在国外,她始终关注着祖国,留心阅读每一篇关于国内演艺圈动态的文章。所以尽管远离祖国,但张辛欣对国内的演艺圈并不陌生,回国后不久,她就将自己早期一部小说《封·片·连》改编成剧本,并且亲自当导演,在1998年年底拍摄完成。
  对于国内的文坛现状,张辛欣没有流露太多的看法,她只是对一些曾经受过政治迫害的作家至今对同类缺乏起码的“悲悯之心”,表示深深的遗憾和愤懑。站在局外的一个高度,张辛欣显然多了些超脱和豁达。所以,对某些不正常的现象和某些不可爱的人物,她表示也能理解。
  多元社会里的抉择——不做母亲
  在网络风起云涌的今天,张辛欣又开始迎头赶上。北美留学生在北京建立一个新的“bookoo.com.cn”网站,聘请张辛欣做顾问。这个网站的特点之一就是与国内著名作家签约上网,张辛欣在这方面自然是游刃有余。在北京城东北部的燕莎毗邻一幢写字楼里,张辛欣“独步东西”的主页上首先在淡黄色“博库”网站上出现。刚刚出版的30万字新作《我知道的美国》,很快也成为“博库”网站上被点击最多的主页。
  事业型的张辛欣坦言:不准备承担做母亲的义务。她对于传统女人的生活轨迹不敢苟同,她不以意识超前女性的口吻讥笑绝对多数相夫教子的同胞,她肯定她们的选择是正常与合理的。但她坚持认为自己的选择也同样是正常与合理的。在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开放社会,生活模式也是多样化的。生在南京、长在北京、15岁便被“分配”到北大荒兵团,以后又在湖南当兵、在北京做护士的张辛欣,认为自己没有办法满足孩子的虚荣心和没有能力保证孩子的未来。她不想让孩子跟随自己颠簸,也不会因为身边没有孩子而寂寞。
  显然,张辛欣还想沿着自己的生活道路,就这么继续“颠簸”下去。她的率直、爽朗、执著和才干都注定了她的选择和注定了她的永不寂寞。多产而活跃的张辛欣,新作轮番上场,一部《独步东西》率先在博库网站上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出现。这既是一个中国导演的网上舞台,也是一个旅美作家的网上随笔。一向敢于开先河的张辛欣,在IT时代到来的时候,又成为一个先行者。
  爱情,不是小说里的浪漫
  张辛欣从不忌违说她的“爱情”。离异后的张辛欣,几乎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与一个有教养、有才华的高大美国律师(日尔曼人)史蒂夫结婚。尽管她曾经在小说里编织了无数感人和浪漫的爱情情节,但是,轮到她自己与未婚夫初次约会时则是很狼狈的。通过学生的介绍,相约在感恩节那天见面,谁知这一天她不慎摔倒痛苦地瘫躺在浴缸里,她想见面肯定要取消了。就在她懊丧和犹豫的片刻中,她突然决定无论如何得起来!因为在她所居住的公寓里,互不往来的人往往悄悄地消失很久不为人知,直到尸体腐烂发臭才被发现!
  她挣扎着起来,缓慢地艰难穿上衣服,幸好她的车是自动档,忍着骨折的剧痛在高速公路上慢速前行。当她第一眼望见正从教堂走出的史蒂夫时,凭直觉感到:肯定就是他!他们在各自的汽车前瞬间打量一下对方,命运便安排了他们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