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知识竞赛策划书:习近平的“知青”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7:17:44

习近平的“知青”之路

      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号召城市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969年1月,习近平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并选择了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延安地区,他要以青春的热血去燃烧他的革命理想,寻找他的人生坐标。
      1969年1月13日,不满16岁的习近平和他14位同学一起“插队落户”到延安地区延川县文安驿的梁家河。这是一个只有200来口人的偏僻小山村,这里的人们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住的是土窑洞;睡的是土火炕;点的是煤油灯;烧的是山柴草;吃的是玉米“团子”。习近平从一个“高干”子弟的首都人生活方式一下子转换到这个环境里,从思想上就要克服种种困难,其难度,可想而知,也是令现代青年人所难以想象的。

   
习近平在梁家河村住过的窑洞

      但是,习近平坚信“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梁家河人以他们的淳朴拥抱了来自北京的这批青年,习近平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通过和这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虚心向农民学习,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一切,并为改变这里的生存环境暗下决心。
      从北京来梁家河前,习近平就没有忘记学习知识,他带来最多的就是书籍。劳作之余,总是拿出书籍阅读,或田间地头、或煤油灯下,还经常唤来“农友”侃侃大山,在侃大山的同时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乡亲,把大山外面的世界介绍给“农友”。
     有一年,习近平在报纸上看到四川绵阳一些农村在搞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既方便,又廉价。想到村里年年拉煤的日子,他再也坐不住了。几天后,习近平到公社请了假,自费跑到四川绵阳地区实地考察沼气池建造技术。那时,延安还没有通火车,他要坐两天汽车到西安,然后再坐火车到四川。
     回到村里后,习近平给社员们讲述沼气的好处,从未接触过化学、不知道沼气为何物的大多数社员听不懂。习近平就决定先建好第一口沼气池,用事实来说服群众、教育群众。几个月后,当社员用第一口沼气池的沼气做饭、照明时,社员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的习支书“有知识、点子多”!到1975年,全村就建成了六十口沼气池,基本上解决了社员做饭、照明问题。
在生产劳动中,习近平同样有个硬朗的身板,不怕脏、不怕累,一身泥、一身汗地和社员融为一体,七八十斤重的猪粪、牛粪照样担着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走好几里,当地社员夸奖他是个“好后生”。1972年8月,习近平作为知青积极分子,还被延川县抽调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搞“路线教育”,受到当地县委会重视和好评。
     在梁家河的日子里,习近平先后两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第一次,因为受父亲习仲勋的所谓问题影响,没有批准。第二次,也就是1974年1月,组织上按照中央“父母有问题,不影响子女”指示精神,批准他加入了党组织(1973年入党之说是指农历)。据习近平的入党介绍人、梁家河村农民党员梁玉明回忆,他介绍习近平入党“完全是因为习近平本人表现好,踏踏实实干,有想法,能团结群众、团结队干部”。
    入党后不久,习近平即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社员到寨子渠打坝,当时天寒地冻,打坝的河渠里冰块很厚,不处理掉,坝基不稳,春天一融化,坝就塌了,会劳民伤财。工地上,习近平做了下渠挖冰块的动员,可是寒冷刺骨,社员们没有行动。习近平二话不说,第一个跳进冰水里往外搬冰块。干了一阵,群众感动了,纷纷脱掉棉袄、棉裤下水干了起来。就这样,习近平带领社员们日夜奋战,给村里打了十几个土坝,治理了好几条烂沟。


             
      习近平带领社员打坝淤地造良田。这些坝地至今仍是村里最好的耕地

      1975年9月,习近平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学习,社员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即高兴又舍不得他走。在那些日子里,家家户户都要请他吃饭,习近平在挨家串户的饭菜中,感受到了乡亲们对他的希望和祝福,感受到了乡亲们对他亲同手足的血肉之情。
       走的那天,全村人都没上山干活,排了很长的队伍送他们习支书上路,送了十多里,社员们还在送。习近平看着他们惜别的眼睛,感动地哭了,他说:“你们对我这么好,我不想走,就在这里扎根农村一辈子吧!”一个和他非常要好的青年农民大声对他吼到:“你快走!你上了清华大学,我们就有条件去北京,要不然去北京没有人管我们的饭。为了我们将来看北京,你非得走!”之后,送行的社员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一些 ,但十几个年轻人一直步行30公里,把习近平送到县城,晚上又一同挤在国营旅馆一间平房里打地铺。第二天,习近平带着送行的人到照相馆照了纪念照,当习近平付钱时,社员们就是不舍得让他掏,硬是你三角他五角的凑了五元五角。要知道,那可是这些山里人第一次照相。


             
                     梁家河村民和习近平的合影(前排中为习近平)

      习近平在梁家河近七年的日子里,的确和乡亲们有了不解之缘,至今他还能听出梁家河“农友”的声音并能喊出他们的“昵称”。前几年他回梁家河时看到有的家庭遇到困难,就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他们,还曾把老房东接到福州治病,为他们支付医药费等等。当然,梁家河人也没有忘记他,没有忘记他喜爱吃的“抿尖”,他们时常把自产的“抿尖”送习近平尝尝,像走亲戚一样来看望他。其实,这小小的“抿尖”里面深藏着梁家河人对老支书的一片情,凝聚着梁家河人对习近平的一片爱。
     在梁家河村口有一块碑,碑文是这样写的:“(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的号召,在时任村支书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建沼气(池)60口,这口沼气(池)是保留的其中之一。1975年8月,全省沼气现场会在这里召开,村上做了经验介绍。2007年10月,按照沼气建设新技术,此井在原先的基础上改造维修为旋流布料自动循环高效沼气池,继续为老百姓服务。”金杯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块碑就是梁家河人的口碑。
     梁家河-这里的山水留下过他的影子、这里的草木吸取过他的汗水、这里的风雨磨砺了他的意志、这里的人们呵护过他的青春。习近平也未曾忘记,是这片热土养育了他,他感到很自豪。在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曾激动地说:“我是在延安入的党,是延安养育了我,培养了我,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就像贺敬之那首《回延安》的诗里所描绘的:我曾经几回回梦里回延安。我期盼着在一个合适的时候,能去陕西再去看看延安,向老区人民学习,向陕西的各级干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