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推广 专业:走近闽南“讲古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2:42:29
走近闽南“讲古仙”
  时间:2006-4-7 点击次数:370

闽南讲古也叫说书,古时讲古人被称为“讲古仙”,也有叫“讲古先生”,讲古的地方则被称为“讲古场”。
过去在街坊公共休闲的“茶桌仔”地方,相当于现在的茶艺馆之类的休闲场所,泡上一壶茶,听“讲古先生”讲述一段古篇章回小说的传奇故事,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文化娱乐的享受。在那种文化娱乐项目单一的年代,讲古对于老百姓而言,无疑是文化大餐。
如今,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民间的“讲古场”几乎没有了,但这种民间传统文艺形式仍然受到闽南人的喜爱。为适应这一需求,厦门卫视、漳州电视台、泉州电视台、中国东南广播公司、闽南之声广播电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等媒体都开辟了“讲古场”栏目,对讲古内容赋予了新的特色。
日前,记者走访了几家媒体的“讲古仙”,了解他们在“讲古场”里是如何讲述咱厝的故事,演绎闽南的民俗风情。

咱厝的“讲古仙”

林赋赋 是泉州电视台《泉州讲古》栏目的“讲古仙”,从该台1997年开辟这个栏目至今,连续9年在这个“讲古场”讲述故事达1300多集,是闽南有名的“讲古仙”。
他说,讲古是一门民间文化传统艺术,其表现形式很讲究,会讲一两段故事还不能说会讲古,讲古人应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气质形象、声音质地、表演能力等综合素质,才能讲出好故事,听众才会喜欢。
古时的闽南讲古,大都是讲些历史章回小说的故事,现在的讲古又有新的特点和变化,如《泉州讲古》栏目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大泉州的地方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历史人物及典故、民间笑话,还有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新鲜故事等,内容健康向上,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比较高。
林赋赋是福建梨园戏剧团科班出身,曾到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其艺术生涯有了50年的文化积淀,多次到法国、意大利、新加坡、日本、印尼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演出,为海外闽南人讲古,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海外华人的喜爱。

颜森炎 是漳州电视台《漳州讲古》栏目的“讲古仙”,讲古生涯已有30多年了。他感慨地说,人生道路千万条,自己却偏偏走上了讲古这一条,这是与讲古有缘啊。年轻时,他就经常利用农闲时间,在夜间到各自然村开展有偿讲古,其实也是生活所迫去赚钱。上世纪70年代漳州市区中山公园设有“同乐意愿讲古场”,从那时起,他几乎每天在那里讲古两个小时,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停办。后来他也曾应邀到漳州有线电视台和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讲古。
《漳州讲古》栏目于2004年底开播,主要讲述漳州民间传奇及抗日故事等,目前收视率很高,特别是农村文化水平不高的男女老少都喜欢看这个节目。为了讲好故事,他常常骑着自行车下乡到老人协会、集市、寺庙等场所采集民间故事,有很多节目都是自编、自导、自演的,讲古成了他的一种乐趣。原来他的脚有毛病,现在竟奇迹般地好了,这是经常下乡锻炼的另一个意外收获。

杨敏谋 是中国东南广播公司《闽南讲古场》的“讲古仙”,2001年至今一直是这里的“讲古仙”,主要讲述闽台关系的传奇故事、民俗风情、闽台姓氏考源等,如“闽台六亲”,即地缘亲、史缘亲、血缘亲、物缘亲,俗缘亲、香火缘亲。
他爱上讲古是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那时上山下乡回厦被安排在运输公司,接触很多有丰富故事资源的老工人,加上他的师傅林鹏翔专门在写闽南方言“答嘴鼓”,徒弟深受师傅的影响,后来曾参加厦门群艺馆组织的“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故事演讲队。1984年,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开设“讲古”节目,他就成了这里的“讲古仙”,每天讲古半个小时,共讲述《兴唐传》等10多部中长篇章回小说400多回,直到九十年代初电台停办讲古节目。
杨敏谋介绍说,在电台讲古与电视台有所不同,不仅要绘声绘色,还要讲究语气的连贯性,如果停顿十几秒钟,听众就会误解故事结束了。

琳 雯 是厦门卫视《闽南通》栏目“话仙”节目的年轻女“讲古仙”、也是闽南“讲古仙”的新秀。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她,虽然对传统讲古比较陌生,进入“讲古场”也不久,但凭着一腔的热情,讲起古来抑扬顿挫,生动活泼,深受观众喜爱。